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秦霸世-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失败。

    大秦国人不断在街头相聚,兴奋之情难以抑制,说书人不断讲出一则则秘闻,围观者人山人海。

    老秦人被山东反秦势力压抑的太久了,如今秦帝胡亥大破龙且,自然是引起了这种情绪的反弹。

    有了一个突破口,一下子宣泄出来了。

    这一刻,老秦人的朴实无华以及对于大秦帝国的忠诚彻底的表现了出来。

    入夜,咸阳城史无前例地大举夜市,灯火照亮了小城堡的每个角落,社火歌舞也走上了街头。

    这根本就是举国狂欢,举国同庆!

    本章完

第304章 尉缭的连续布局() 
帝都咸阳之中,每个商家店铺前都是人头攒动,每个酒肆饭馆中都是高谈阔论,整个咸阳国人百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欢之中。

    夜幕下的咸阳,也在灯火阑珊摆起了夜市,推出了社火,连奉命劳作的民夫们也聚酒畅饮,不亦乐乎。

    这是老秦人最近数年之内,最扬眉吐气的时刻,朴实勤劳的老秦人自然想要欢喜一场。

    最近两天里,帝都咸阳一下子变的繁华起来,人声鼎沸,相比于往常多了一丝人气,变得舒服多了。

    这便是一场酣畅淋漓大战,带来的变化,没有人可以忽视。

    ……

    “丞相,府外有三老请命——”丞相府文吏匆匆而来,向子婴将门外的情况说了一遍。

    “三老请命?”

    伏在长案上的子婴猛然起身,看了一眼文吏,一摆手,道:“王歇,知道是怎么回事么?”

    “禀丞相,属下并未多问。”说到这里,王歇话锋一转,道:“不过属下以为,三老所来,必为陛下大胜一事。”

    “嗯。”

    微微颔首,子婴清楚这是最有可能的解释。沉吟了片刻,道:“将三老请进来,老夫见一见!”

    “是!”点头答应一声,王歇大步离开了。

    “老朽,见过丞相大人!”三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进大厅,对着子婴行了一礼。

    子婴对着三老还了一礼:“不知三老到来,所为何事?”

    三老彼此对视一眼,中间的老者从袖间取出一卷竹简递给子婴,道:“丞相,陛下大胜龙且,一洗大秦帝国颓废之风。”

    “于情于理,当举行“大酺”,以慰国人庆贺之心。”

    “举行大酺?”

    呢喃了一句,子婴沉吟了片刻,将竹简之上的字迹一一看了个遍。这份竹简之上,有七十岁老人三百余人上书丞相府府,请求举行“大酺”,以慰国人庆贺之心。

    “好!”点了点头,子婴:“陛下大胜,可喜可贺,老夫答应了——!”

    子婴清楚,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他答不答应的问题了。国人热情似火,他纵然不推波助澜一下,也不能拖后腿。

    这件事,必须答应。

    因为举行举行大酺,能够更好的让老秦人的情绪调动起来,恢复大秦帝国之中的活跃与一往无前。

    “告辞——”

    目的达成,三老也没有太过于逗留,纷纷向子婴提出了告辞。对于此,子婴也没有挽留。

    他清楚所谓的大酺,就是或国库或民户出钱,举国饮宴欢庆。

    这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国家最大规模的盛事庆典,很少有国家能够举行。如今大秦帝国支离破碎,本不应该如此。

    只是大秦帝国的军心民心都有些压抑,这一次秦帝胡亥东出顺利,遇上如此令国人快慰的大好事,人们自然想到了要大大地庆贺一番。

    心中念头闪烁,子婴沉吟了片刻,道:“典客,你觉得应该大酺么?”

    “此事,无可无不可。”顿弱笑道:“陛下大胜,龙且战死,半个河东郡落入大秦之手,不论是从那一个方面,都应该大酺。”

    “不可之处在于大秦帝国如今偏安一隅,实力低微……”

    “何谓无可无不可?明是不可。仗虽然是陛下打胜的,但大秦帝国当下的处境,诸位都不知道么?”

    尉缭的脸色语气都很严厉:“高兴可以,如此一个轻微的胜利举国大酺?老秦人要惕厉自省,否则必吃大亏。”

    尉缭说的没有错,大酺虽能够提升国人军心民心。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劳民伤财,于国不利。

    只不过子婴已经答应了,朝廷做事,绝不能不守信。故而,在尉缭看来,大酺必须要进行下去,绝不能伤民心。

    默然良久,尉缭沉声,道:“先行大酺,事后由丞相府,颁布训令,必须要告诫一二。”

    “民气为国之根本。民气正则国强盛,民气颓则国黯弱。今西楚大败,乃陛下之力,固然可喜可贺,然而,何当大酺?”

    “今我山东之地未复,昭昭国耻未雪,凡我国人,须惕厉自省,方可雪耻图强。秦二世五年六月。”

    对于尉缭的话,子婴并没有反对。他也清楚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太脆弱了,根本经不起铺张浪费。

    大秦帝国想要大出于天下,就必须要勤俭持家。因为他们都清楚,大秦帝国收复失土,需要连续不断的战争。

    这意味着大秦帝国,需要无数的粮草,无数的资源。而如今的大秦帝国一无所有,就是一个空壳子。

    “此事,我会尽快交代下去!”子婴点了点头,对于尉缭的话,他没有怀疑。

    相比于其他人,尉缭经历过始皇帝统一天下的全过程。对于当下的大秦帝国而言,必然是更有经验一些。

    为了大秦帝国能够大兴于天下,子婴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只是此刻的尉缭根本顾不上理会这些,他望着丞相府大厅之中的地图,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意见。

    “诸位,西楚新败,大秦帝国未来最艰苦的时候就要到了。若不准备妥当,只怕会大秦帝国未来将会是极为艰难。”

    尉缭眼底了掠过一抹精光,看着在场的众人,一字一顿,道:“龙且战死,西楚绝不会善罢甘休。”

    “以西楚霸王项羽的脾气,西楚大军兵临城下,当在齐地事毕之后。”

    “这也是老夫之所以同意先行大酺的原因,若是不能凝聚老秦人的军心民心,大秦帝国这一次危矣。”

    ……

    随着尉缭的一番话,整个丞相府的气氛突然间变得凝固起来。由于秦帝胡亥东出的事迹太过于骇人,让他们欢喜之余缺少了警惕。

    忘记了西楚并不是一个小国家,而是中原大地之上的霸主。龙且与项羽情同手足,西楚出兵关中已经成了一个定局。

    “丞相,立即抢收粮草,今年新麦全部运往函谷关以及河东郡,我们必须要在西楚反应之前,做出足够的准备。”

    尉缭沉吟了片刻,朝着其他人,道:“大酺期间,城卫军必须要保证各地没有丝毫的内乱发生!”

    本章完

第305章 李必请求灭国。() 
关中八郡举行大酺,一片欢呼雀跃。老秦人消失已久的热情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身体里。

    因为关中大地之上,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家家老少纷纷走出家门,在大街上溜达。

    社火不断,一时间,老秦人士气高涨。

    古老的淳朴善良,往昔的荣耀铁血,仿佛都在这一刻回归。老秦人欢天喜地的大酺,一直持续了七天。

    七天后,咸阳以及各大城都张挂出一纸丞相训诫令,赫然大书:

    “丞相训诫国人:民气为国之根本。民气正则国强盛,民气颓则国黯弱。今山东之地未复,我国人当思之!”

    此令在一夜之间,张挂在大秦帝国八郡之中,国人观之如潮。一经识文断字者念诵,立时人人低头鸦雀无声,顷刻间便散去了。

    老秦人的铁血仿佛融进了骨子里,训令一到,短短半日之间,大秦八郡就恢复了忙碌紧张的劳作,再也没有大喜大乐的聚酒欢宴了。

    ……

    随后传出一道消息,首先提出大酺的三四百老人,因为羞愧难当自杀了。一时间,整个大秦帝国沉默了。

    也正因为如此,老秦人想要收复山东故土,扫平天下的决心,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整个大秦帝国朝野上下,都憋着一口气。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老秦人心头真正的产生了向秦帝胡亥靠拢的决心。

    这种久违的荣耀,这种难凉的热血,都让老秦人血脉之中为之沸腾。

    老秦人艰苦卓绝,从陇西大地走出,步步血泪的历史,仿佛一下子衍生,让老秦人一时间感同身受。

    只有大秦帝国统一天下,老秦人才能挺直胸膛的活人。一股惊人的向心力,在大秦帝国八郡故土逐渐生成。

    一旦达到炙热的地步,必将会碾压中原各国,就像是始皇帝当年一统六国一样,一声令下,万民赴死。

    ……

    安邑。

    自从大胜龙且以来,秦帝胡亥一直待在安邑,没有立即率军返回函谷关,进入咸阳城。

    因为他清楚,有尉缭与子婴在,关中暂时没有太大的问题。

    “陛下,通武候传来军报:我军与赵军在上郡大战三次。两胜一平,歼灭赵军三万余,我军伤亡万余。”

    “如今赵军退入云中郡,通武候询问是否追击赵军,一举击破云中郡?”

    瞥了一眼韩谈,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韩谈,以你之见,朕应该如何回复上将军?”

    闻言,韩谈沉思了片刻,对着胡亥深深一躬:“禀陛下,通武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今大破赵军,却是出兵云中的大好时机。”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胡亥沉默了。他承认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是一场战争的胜利,并非简单的大军争锋。

    大秦帝国一年半的积累,在这一场战争中消耗殆尽。胡亥明白战绩稍纵即逝的道理,只是他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特别是西楚霸王项羽北伐已经结束了,大秦帝国必将会首当其冲。正因为如此,秦帝胡亥不得不提前做准备。

    心中念头翻滚,胡亥幽幽一叹:“大秦帝国无力继续东出,上将军用兵如神,就算是打下来大秦也无力守护。”

    “况且龙且战死河东郡,五万楚军全军覆没。项羽伐齐之后,必然会率军进逼大秦帝国。”

    “相比于代王陈余,赵王歇,西楚霸王项羽才是我大秦帝国最大的威胁。”

    胡亥一直分得清主次,他清楚大秦帝国的主要敌人是项羽与刘季。至于其他诸侯,反而是大秦帝国的助力。

    “扣扣扣……”

    手指在长案上轻叩,秦帝胡亥思谋许久,方才开口,道:“传朕口谕,令上将军王贲回师函谷关。”

    “是!”点头答应一声,韩谈大步走了出去。

    胡亥心里清楚,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为了关中的安全,他必须要放弃上郡秦军取得的优势。

    因为龙且来,他还能抗衡一二,甚至于布下大局,一次性灭了龙且。但是西楚霸王项羽亲自来,胡亥没有底气。

    人的名树的影,大多的时候,盛名之下都没有虚假之人。正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正是这个道理。

    李必快步而来,他已经来到河东郡七天了,对于当下大秦帝国的局势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走进大厅,李必对着胡亥深深一躬,道:“陛下,魏国新败,我大秦的大好时机已到。若不立即出动,时机稍纵即逝。”

    胡亥眼底有一丝惊讶,随及他便了然了过来。李必此刻虽然是河东郡的郡守,只管理着半郡之地。

    但是他是秦军骑士,身为军人自然而然对于战争有着由衷的向往,出此之言,并不有任何意外。

    心头翻滚,胡亥喟然长叹一声,道:“李郡守是说,彻底收复河东郡么?”

    李必眼中有一丝坚定与果决,他对着胡亥一字一顿,道:“非也,陛下与魏王文有了约定,短时间内不宜攻打西魏。”

    “臣的意思是攻取河南国,只要取得三川郡,大秦帝国才能稳如泰山,对于此,君上以为如何?”

    李必心头清楚,秦帝胡亥对于当下大秦帝国的处境一清二楚,自然也知道三川郡的作用。

    这一刻,他的心里有十分的把握,秦帝胡亥一定会出兵,因为他能够感受到胡亥心头的野心。

    沉默了许久,胡亥直言,道:“河南国是一面,根本是我方实力。我新军只有五万,还没有统兵大将。”

    “河南国的守军六万,稍一凑集,收拢十万大军对河南国并不是难事,申阳又是百战老将。”

    “若无必胜把握,再等一两年也无不可。经过这一战,河南国肯定是日益衰落,与此同时我大秦帝国肯定是不断强大。”

    “李郡守,收复三川郡事大,宁可稍缓,不可再挫国人锐气也。”

    秦帝胡亥的考虑,从大秦帝国整体出发。他清楚大秦帝国刚刚胜了一场,军心民心刚刚有所提升,绝不能再受挫折。

    本章完

第306章 陛下,臣家在陇西!() 
三川郡与河东郡,对于大秦帝国一样重用。是函谷关天险的门户之地,绝不能落入他人手中。

    因为三川郡不仅有敖仓,更是大河与渭水交汇之地,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大秦帝国更是如此。

    这一点不仅李必清楚,秦帝胡亥同样一清二楚。

    只是胡亥更清楚一点,那便是秦军东出必须要停下来。因为他杀了项羽的手足兄弟龙且,以项羽的性格一定会报仇。

    “况且龙且死在朕的手中,五万楚军全军覆没,西楚霸王项羽设置的第一道防线面临着崩溃。”

    “于公于私,项羽都不会坐视不理。等到项羽在齐国的事情终结,一定会率军西进。”

    说到这里,胡亥幽幽一叹,道:“何东半郡之地,朕打了两仗,更是一手策划了西魏换王。”

    “但是真正对山东诸国有威胁的不是我大秦帝国多占了半郡之地,而是秦军东出,意味着锁秦于关中失去了作用。”

    “不与天下霸主,西楚霸王项羽争雄一二,大秦帝国东出一事,只不过是进行了一半罢了!”

    秦帝胡亥从一开始就清楚,他与项羽还有一战。要不然,大秦帝国东出一事,就等于梦幻泡影。

    正因为如此,胡亥每一次布局,每一次出手,都将项羽皆为第一敌人。当初大秦帝国尚未东出之际,他就以西楚为第一假想敌。

    思谋了许久,想出了足以应对的对策,他方才决定秦军东出。

    李必明白胡亥的担心所在,论雪耻之心,这位比自己小六岁的皇帝恐怕比谁都急切。

    论军旅战阵,他为将连战连胜,勇武过人,与西楚大军拼杀的愿望比谁都强烈。

    只是胡亥身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却能够在复仇火焰的燃烧中冷静地等待,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秦帝胡亥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向老秦人证明了他有资格执掌大秦帝国,有资格成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

    李必随对胡亥有些敬畏之心,但是就事情本身而言,他却觉得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此刻正是南下灭河南国之时。

    秦帝胡亥反倒由于长期沉浸于国耻思绪,关心则乱,以至于过分谨慎。

    一想到这里,李必觉得自己不能再继续沉默下去。他必须要说出自己的周密思虑,不然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就会错过。

    一想到这里,李必决定对秦帝胡亥劝说。他相信这个时候的秦二世胡亥,有着绝对的判断力。

    “陛下,以目下情势,臣以为河南国有三弱,大秦有三强,可出河东一战彻底收复三川郡。”

    见到李必如此自信,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沉声,道:“河南国有那三弱,大秦又有那三强?”

    闻言,李必对着胡亥深深一躬,道:“其一,河南国朝野沮丧颓废,丧失斗志。河南国立国太迟没有坚固的根基,如此之国可胜不可败。”

    “砥柱一败后,不思自省,申阳国小民弱,绝无死战之念,这样的国家灭起来并不难,甚至于可以说是翻手可定。”

    “经过这一败,河南国精兵尽失,大将阵亡,河南国刚刚聚集的国势骤然溃散,举国又陷于低迷,短期内绝不能恢复。”

    “相比之下,大秦帝国虽偏安一隅,但经过砥柱一战,军心民心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此时正是士气高昂,举国上下立志雪耻复仇。”

    “大军更是求战心切,民气斗志大大强于河南国。”

    “其二,河南国宫廷**,任人唯亲。河南王志大才疏,只能为一武将而不能成国君,偏又刚愎自用。”

    “大战一起,河南国朝廷必相互掣肘,力不能聚。相比之下,我大秦帝国虽偏安一隅却是举国同心,君臣无猜,将士用命。”

    “其三,整个河南国守军虽可凑集十万之多,但多为地方守军,且都是新兵没有上过战场,战力可想而知。”

    “河南王申阳虽曾为赵国将军,但目下河南国之中只有五万精锐,大战若起,就算是申阳亲自上战场又如何!”

    “相比之下,我新军精锐战力极强,大秦朝野更是上下合力,如此一来,必可以大胜。”

    听到这里,胡亥点点头,对着李必笑了笑,道:“此三策不错。”接着却又没有后续,只是沉吟着却不再说话。

    李必一看胡亥这样,就清楚十有**是泡汤了。只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眼前,他不愿意错过。

    沉吟了片刻,李必站起身来对胡亥深深一躬,道:“更重要的还是时机,目下,陛下大胜龙且,一举击溃十五万联军,正是河南国势弱之际。”

    “一旦我大军南下,河南国必仓促应对。就算是河南国有西楚作为后盾,但是仓促之间,西楚霸王项羽滞留齐地不归。”

    “西楚大将龙且战死,必然会项羽不归,西楚绝不敢轻举妄动。如此一来,我军完全有能力拿下河南国,甚至于一举攻破殷国。”

    “再加上,我军突袭作战,胜算极大。”

    说到这里,李必为了确保秦帝胡亥出兵,沉吟了片刻,道:“只要我军拿下三川郡,就算是项羽亲至,战争也能够爆发在三川郡之外。”

    “一来我军有了回旋的余地,二来得到三川郡,我大秦帝国战略纵深增加,如此一来,拿下三川郡对于大秦帝国有百利而无一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