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小郎中-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柔的手段,至于将来,这个小太医还能蹦出自己手掌心吗?把他搓扁搓圆还不都是自己一句话的事。

    因此高太后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说:“你说吧,本宫只要能做得到就会考虑的。”

第838章 公然讨价还价

    其实刚才高太后嘴角那一抹讥讽的冷笑,杨仙茅已经清楚地看见了。但是他不在乎,因为只要高太后答应将药香郡主嫁给他,成亲之后,就立刻带着药香郡主远走高飞,她高太后又能奈何得了自己吗?

    因此杨仙茅依旧是一副人兽无害的表情,诚惶诚恐的样子说道:“这件事说起来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只能如此。——上次在峡谷中我们遇到大洪水的时候,我救了两个郡主。事实上那次我跟两位郡主都有了肌肤之亲,也有了很深的感情。后来我娶了白芷郡主,但实际上我心中还牵挂着药香郡主,希望能够将两位郡主都娶到我门下,两位成为平妻,还请老太后成全。”

    高太后没想到杨仙茅居然说的是这件事,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对杨仙茅也多了几分鄙视。心想,司马光将这个人看得也未免太重了,他在意的只不过是女人而已。

    在高太后看来,只要对女人太过在意的男人都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因为他会被女人左右。容易被情感左右的人绝对不可能成为治理天下的栋梁,这样的人太容易受情感所左右,也就缺乏冷静的判断,这对一个国家重臣是非常致命的缺陷。

    而这位小太医娶了一个郡主还不够,居然还妄想娶两个,这显然是违背礼法的。如果自己支持他,只怕会被朝廷大臣们群起而攻之,永无宁日的。那些谏官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什么话都敢说。即便你把刀架他脖子上,他要说的话也半句不会含糊。

    所以高太后微微摇头说:“这件事不合规矩。你换个别的要求。”

    杨仙茅摇头说:“我没有别的希望,只要太后能做主把药香郡主嫁给我,我一定按照太后的懿旨,把事情做的漂漂亮亮,没有任何缺陷和破绽。另外,从今以后太后有什么吩咐,我都一定照办。”

    既然是讨价还价,双方就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所以杨仙茅直接用“我”来自称,而没有用“微臣”。

    高太后皱了皱眉说道:“这件事肯定行不通。不仅在皇室中不会有人同意,便是在朝堂之上,众位官员也不会同意。便是本宫做主,也奈何不了悠悠之口。”

    杨仙茅笑了笑说:“没关系,太后只需要对这件事不闻不问,不予理睬,也就是了。”

    “什么意思?”

    “实话跟太后说吧,我跟药香郡主有了夫妻之实。所以我准备跟润王摊牌,让他把女儿嫁给我。我想这种情况下,润王会把决定权推到太后您的手里。只要太后到时候说上一句他们家的事他们自己做主,太后您不管,这就足够了。只要太后不反对,我相信再多人反对润王也不会在意。而我更不会,我只要能娶到药香郡主,就算被唾沫星子淹死也无所谓。”

    高太后笑了,说道:“看不出来你还是个情种,既然如此,那本宫就答应你,如果润王真的来问本宫的主意,本宫不管,就是让他们自己做主。至于能不能娶到药香郡主就看你的本事了,不过本宫提醒你一句,润王可不是好惹的,你敢这么对他的女儿,说不定姑爷当不成,脑袋先没了。作为王爷,杀掉你一个小小太医,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即便你是吴王的女婿。你明白吗?”

    “我当然明白,所以我希望太后能给我一道护身符。”

    太后皱了皱眉:“什么意思?”

    “我若是被润王砍了脑袋,又有谁来替太后做事呢?所以想请太后您点拨一下润王,叫他不要过分,因为我是太后的人。就这一句话就够了,润王只要明白了这个,他知道该怎么做的。”

    太后脸上更加阴沉,说道:“你越来越过分了。”

    “没办法,因为太后您让我做的事是掉脑袋的事,我必须要用另外一颗脑袋来换这个脑袋才行。所以您得给我保住另外一颗脑袋,不然两个脑袋一起掉,我可没那么多。”

    太后被杨仙茅这无赖样弄得哭笑不得,心中暗想,暂且依着他,等事情办完,自己执掌天下,那时候在叫这无法无天的小郎中知道自己的厉害。即便他有本事,但是不把自己放在眼中的人,本事再大祸害成祸害越大,这种人绝对不能够留。

    于是高太后点点头说:“本宫知道了。等到这些事情忙完之后,本宫就告诉润王。”

    杨仙茅摇头说道:“我能等,但是药香郡主的肚子里的孩子可等不了。要是药香郡主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她爹会掐死她的。”

    “你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我会用药控制住朱德妃的病情,让她保持现状。然后太后将答应我的事办成了,我自然会做太后要求的事。”

    “你越发的不像话了!”

    “没法子,我必须确保药香郡主能进我家门。否则太后随便找个理由不做这件事,我一点准备都没有。跟太后相比,我不过是只蚂蚁,太后什么时候想踩死我,那都是轻而易举的。”

    太后心里暗想,算你还知道厉害。脸上却没有半点凶狠劲,反倒露出一抹微笑,说道:“司马光是本宫非常看好的大臣,他举荐的人本宫一定会认真考虑。希望你将来能够成为江山社稷栋梁之材。对于你这样的国之栋梁,本宫又怎么可能下狠手呢,只要你听本宫的话,包你前程似锦。”

    “这么说,太后算是答应了?我希望越快越好,否则皇上那边病情只怕随时会恶化。说句难听的话,一旦皇上归天,至少一年之内是不能够婚丧嫁娶的。那药香郡主肚子里的孩子会在这时候来到世上,那时候可就麻烦了。”

    太后心头一凛,盯着杨仙茅说道:“你觉得皇上坚持不了多久了?”

    杨仙茅的记忆很清楚,应该是半年之后的事,于是说道:“官家的病情很危重,至于还能挺多久,微臣可不敢妄自妄自猜测。但是太后还是尽早做好安排的好,免得到时慌了手脚。”

    高太后沉吟片刻,这才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你退下吧。”

    杨仙茅没再说话,抱拳拱手退出了太后的寝宫。

    他在太监的领导下,很快来到了朱德妃娘娘的寝宫。朱德妃娘娘整个人已经烧得糊涂了。赵煦的病已经大好,坐在床边的凳子上,捧着母亲的手呜呜地哭着。

    宋神宗没有来看他,在皇宫出现无数的老鼠之后,他就没有离开过他的寝宫。而他的寝宫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是护卫警戒,一旦发现护卫有染病的人变会立刻更换。他的寝宫俨然成了宫城里面的宫城,任何人都没办法进入。

    在这么严密的管控之下,宋神宗当然就没办法到德妃娘娘的屋里来探望。他不来,其他人更不会来。皇宫里人心惶惶,几乎所有的娘娘王爷都各自在自己的寝宫之中,一般也不许外人到自己宫中来。

    先前给母亲德妃看病的太医,听说已经被投入天牢。因为他没有使用杨仙茅的有效医方,擅自做了变更,导致医疗效果差距很大,不仅没能治愈,反而使病情加重了。

    把一大半太医都投进大牢之后,太医顿时就不够用了。但是,正常情况下,德妃是仅次于太后和皇后的,再怎么也该有太医来为她治病,但没想到却是,没有一个太医来。

    德妃和小王爷赵煦不知道是太后做的手脚,赵煦跑去找皇上哭诉。宋神宗得知之后,这才下令让杨仙茅进皇宫来给嫔妃娘娘和小王爷们治病,而且指明了让他要治好德妃娘娘。因此赵煦一直在苦苦等待,终于看见了杨仙茅出现在了母亲的院子门口。

    杨仙茅被很快请到了德妃娘娘的绣榻前,赵煦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着请杨仙茅一定要治好母亲的病。杨仙茅温言说道:“放心吧,有我在,你母亲不会有事的。”

    赵煦年纪还小,听到这话心中很感激,不停的点着头,眼泪流的哗哗的。心想,这些日子来还没有谁这么宽慰过他,所有人似乎都感觉到了太后是唯一的存在。所以都是敬而远之,不敢招惹了太后娘娘。唯独这位小郎中,居然不怕。而且还明确的说了,有他在,母亲会没事的。

    这句话要是别的太医说的,赵煦不会相信,但是杨仙茅则不一样。赵煦已经八岁了,懂一些事理了。他听宫女太监们说过,这位小郎中找到了一个药方,京城里很多人就是用这种这张药方救回了性命,死的人极少,而且死的都是因为病情过重。

    只要这位小郎中愿意并尽心医治母亲,母亲就一定会康复的。所以他听到杨仙茅这话之后,心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可是毕竟太小,除了一个劲说谢谢之外,再找不到别的话来表达感激之情了。

    杨仙茅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然后坐在床前拉过德妃娘娘的手诊脉,又看了看她的舌象,轻声道:“娘娘,你能听到我说话吗?”

    德妃一直是混混沉沉的,但是还没有完全失去意识。她听到了杨仙茅的声音,但是感觉好像是从云端飘下来似的。

第840章 黄河之水地下来

    。

    唐氏立刻带着媒人前去求亲,对了八字当然没有任何问题,然后就是商量婚期。因为太后要求尽快完婚,所以也就定在了第二天。而皇宫之中正在闹瘟疫,人人都不能够随意出来走动。所以杨仙茅的婚事办的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他还是把该走的程序都走了。按照迎娶白芷郡主时的规模,在京城四周走了一圈。

    这时杨仙茅的药方已经在全城得到了使用,大部分的病人都已经痊愈了,全城的百姓对杨仙茅都感激不已。听说这位小郎中竟然又娶了一位王爷的郡主,都是啧啧称奇,而且感激之下都到街道两边来欢呼,为这位救命恩人的婚事增添喜庆的味道。

    药香郡主坐在花轿之中,瞧见全城百姓都出来为自己的婚事欢呼。心中是又惊又喜,同时又为自己夫君有这样的人缘感到异常高兴。

    皇家来的人非常少,不仅是因为这场瘟疫使他们不能随意走动,更主要是因为他们实在无法理解这场婚事,两位郡主嫁给一个小郎中,觉得损害了皇家的尊严,所以造了种种借口不来参加。但是有一个人来了,那就是赵喣。他必须来,不仅是来表示祝贺,主要还是来找杨仙茅救他母亲。

    杨仙茅已经估计到赵喣会来,所以在检查之后,把他叫到一边单独说话。

    杨仙茅说道:“你母亲这病只有一个人能救他,那就是你的父皇。你必须带她去你父皇的寝宫,并对你父皇说,请求父皇留下你娘亲,否则你的母亲就会死掉。至于谁会害她,你父皇心中明白,你不必多问。你还要请你父皇让费神医来替你娘亲医治。他有我的方子,他会把你母亲治好的。你不要问我为什么,只要按照我说的做就对了。”

    赵喣年纪虽小,却已经很懂事了。听到杨仙茅这么说,又知道皇家有太多的秘密,所以他郑重的点头表示记住了。

    赵喣回到皇宫把杨仙茅的话跟母亲原样说了一遍,在杨仙茅的医治下,德妃的病情没有继续恶化,但是也没有好转。德妃一直心中纳闷,现在听了儿子转述的杨仙茅的话之后,她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当下挣扎着起来,写了一封书信,让儿子亲自送去皇帝寝宫面见皇帝。

    自从瘟疫开始蔓延之后,皇帝见所有的人都隔得远远的,不经容许不能靠近,就连儿子赵煦来见他也是如此。宋神宗远远坐在高台子上,看完德妃的信,沉吟片刻,立刻吩咐自己的侍卫亲自到德妃的寝宫,将德妃接到自己寝宫来居住。就住在自己旁边的屋子里,同时派人去传费神医。

    德妃被皇帝的侍卫接到皇帝的寝宫之后,费神医也赶到了。开了方子给德妃,很快德妃的病就有了明显好转。

    高太后原本是想等杨仙茅新婚之后就叫他进皇宫来继续执行任务,把德妃给治死。没想到皇帝竟然突然默不作声的将德妃接到他的寝宫去了,而且还换了一个太医给她医治。

    高太后知道无法控制这位费神医,事情发生的太突然,让高太后措手不及。她想不到是杨仙茅在后面搞鬼,还以为是皇帝看穿了她要害德妃的想法,不禁有些愤愤然。想等着皇帝将德妃放出来再说,没想到随后的日子里,德妃竟然住在了皇帝的寝宫里,没有离开。

    高太后很是恼怒,便传了懿旨,叫人去把德妃叫到自己寝宫来,说要商量事情。但是太监拿着懿旨去了之后又回来了,并没有德妃带来。而是禀报说侍卫说了,不管是谁让德妃出去,都必须要经过皇帝的许可,就算他们拿出懿旨也没有用。

    听到太监这么说,高太后更加确认应该是皇帝察觉了自己的阴谋,不尽更是恼怒,却一时奈何不得。气恼之下,她便到自己的后花园散心。

    上一次老鼠就是从她的后花园源源不断钻出来的,等到把老鼠都灭完之后,经过检查发现,她的后花园有一个很大的窟窿,里面有脚盆大的一个地道,应该是老鼠窝。但是没人敢钻进去,只是用石头把整个窟窿填满了。

    虽然后面园丁重新将地铲平,又种上了新草,但是新种的草跟原先的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每次她看到这个钻出老鼠来的地方,心情就异常烦躁。为什么老鼠不从别的寝宫冒出来,偏偏要从她这儿出来呢。

    虽然没有人说,但是她总觉得别人在私下里议论,是她招来了瘟疫,这也使得她的心情异常烦闷。甚至于对德妃起的杀心,在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她的这种心情。

    而这个巨大的老鼠窝没有办法彻底铲除,因为她不知道下面还会不会有更多的老鼠。如果挖掘下去,把更多老鼠挖出来,那可怎么办。所以只能先暂时将就这样堵着。等到瘟疫这件事风平浪静之后,她一定要想办法来对付这可怕又可恶的老鼠,比如往里灌水,淹死这些可恶的家伙。

    当太后想到往里灌水这一招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草皮是湿的。这些日子京城没有下雨了,虽然城外依旧被洪水围困,水位也没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她院子里的这些水是怎么来的,难道是早起的丫鬟太监们洒的水吗?

    不过她很快否定了这种可能性,因为宫女太监们只会给园子里的花浇水,但不会给草浇水的。那是谁把水泼到这儿吗?但是这可能性也不大,这是她的后花园。平素里只有她在这里散步,别的人是不会进来的,更不会把水端到这来泼洒。

    究竟这些水是怎么来的?高太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而这个问题一旦进入她的脑海之后,就变得异常强烈起来。因为地上的水只一会儿工夫就比先前多了许多,已经使草坪上泛起了一层水光。

    这时跟在她身后的两个太监似乎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不由都很疑惑。那太监回头问其他的宫女:“谁把水洒到这的?”所有宫女都赶紧一起摇头。

    高太后并没有回头,她盯着那摊水越来越多,而且还发现这些水并不那么清亮。这更加让她好奇,于是她上前几步,提起裙摆蹲下身仔细查看。地上的水只片刻间,这些水的范围就扩大了。已经淹到了她的脚,打湿了她的鞋。

    “娘娘快后退,这水是从地下冒出来的!”

    太监赶紧上来,想把太后搀扶起来离开。可是他立刻发现太后全身都在发抖。死死的盯着地面,好像看到了什么可怕的场景。于是太监也跟着仔细查看,这一瞧之下当真是把他也吓得发抖。——原来地面裂了无数道缝隙,那些水是从缝隙往外冒出来的。并且缝隙正在逐渐扩大,滚滚冒出来的居然是浑浊的黄水。

    高太后脑袋中闪过了一个可怕的念头:洪水进城了吗?城外的洪水怎么会出现在城里的,而且还出现在皇宫里面,出现在自己的寝宫里呢?

    这个问题她还来不及想明白,那无数道裂纹的地方,便好像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猛烈的撕开。一股可怕的比任何喷泉都要猛烈的洪水从地下突然喷薄而出,将蹲在那儿的高太后直接冲到了半空,落在了后面的几个宫女身上。

    接着那滚滚的洪水朝他们疯狂的涌了出来,将高太后和那十几个宫女太监冲的七零八落,连声呼叫救命。

    原先钻出老鼠的那块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喷泉,可怕的洪水汹涌澎湃的从里面冲了出来,并迅速将洞口扩大到了十数丈宽。洪水源源不断从下面冒出来,喷到半空中向四面八方扩散过去。

    高太后和那些宫女太监实际上不是逃出去的,而是被洪水冲出去的。外面的侍卫宫女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淌着水过来要救。可是源源不断的水洪水冲出来,他们自己都站立不稳,只能跟着太后太监和其他宫女被冲出了寝宫。

    这突如其来的洪水将皇宫中所有的人都吓坏了,洪水来得太快,很快就已经到膝盖高了,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涌出来。

    皇帝正在批阅奏折,侍卫慌张的跑进来告诉他这个可怕的消息,把他惊得目瞪口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的皇宫出现了可怕的瘟疫,现在又出现了可怕的洪水,难道真的是天要亡国吗?

    他不知道,这洪水实际上是皇帝自己造成的,准确的说是之前的皇帝造成的。

    东京汴梁在成为皇宫之前,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包括后周之后,好几个小国都是定都开封。由于战乱频发,也不知道是定都开封的哪一个皇帝,在皇宫之中修建了一条逃生的密道,一直通往开封城外。为了严格保密,修建这条密道的所有的民工也全部被处死。只有极少数皇室的核心成员知道有这样一条密道,是专供皇帝和他嫔妃们逃生用的。但是这条密道还来不及使用这皇帝就死了,而这条密道也就成了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

    在宋朝建国之后,历代皇帝对皇宫都不断修缮并扩大,却一直没有发现这条密道。这条密道经过了一两百年,其中不少地方已经坍塌了。实际上已经没办法在作为通道使用,而且城外的出口也已经在经过一两百年之后,被自然被封闭了。

第841章 逃出京城

    这一次黄河决堤造成的可怕洪水,洪水围困了城池一个多月。如此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