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小郎中-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色已经大亮,离开了村子之后,到一处僻静处,停下驴车,杨仙茅便先给宋太宗处理腿上的伤。

    看了这箭伤,杨仙茅不由皱了皱眉,因为箭伤很深,可能伤到骨头。同时,两支箭是带倒钩的狼牙箭,如果是其他郎中来治疗,会痛得宋太宗死去活来,因为要将伤口扩大才能将箭抽取出来。没有麻醉药,那将是非常痛苦的。

    先前杨仙茅用局部浸润麻醉替他处理了伤口之后,宋太宗很快便感觉不到疼痛了,所以才能等待杨仙茅给蛇仙姑治好了伤,又拖延到现在也不觉得疼痛。

    宋太宗眼见杨仙茅把药抹在自己伤口上,切开伤口,将断箭的箭头从腿上取出来,而自己腿上却没有一点疼痛的感觉,不由很是惊诧,又惊又喜对杨仙茅说:“杨爱卿的医术当真了得。先前朕一直只是听别人说,也看过杨爱卿给人开膛破肚。如今亲身感受,果然非同凡响,就能够得到杨爱卿这样的医科高手,当真是朕的福气。”

    杨仙茅心里可没这么轻松,说道:“皇上这伤不能轻视,因为伤到了骨头。微臣只能处理外伤,是否会有后遗症和并发症还未可知。要谨慎观察。”

    宋太宗愣了一下,勉强笑道:“有爱卿医治,朕不担心。”

    “臣一定尽力。”

    杨仙茅将伤口处理好,进行清创之后,又拿出消毒生肌散给他服下,防止伤口感染,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305章 四品勋爵

    宋太宗其实也很担心伤口感染化脓的事情,因为他跟着哥哥宋太祖南征北战,见过太多的受伤将士因为伤口化脓感染而高烧死去,也是非常担心的,在随后几天,宋太宗伤势却逐渐好转,并没有出现高烧化脓的情况,他又对杨仙茅大加赞叹。

    一路之上也曾遇到几只被击溃的宋军,这些人看见驴车也要来抢,杨仙茅毫不客气,一掌一个直接击昏,看在他们是宋朝兵士的份上没有杀掉。

    路上也遇到几队辽军,杨仙茅则毫不客气,施展杨家枪,快捷无比的将这些辽兵尽数杀掉。

    到了下午时分,他们终于来到涿州,可是远远看去,发现涿州的城墙之上已经换成了辽军的旗子,城墙上也都是辽军,却原来辽军趁胜追击,重新将涿州拿了下来。

    杨仙茅当然不敢进城,绕城而走,继续往南,到了一处小的集镇,也不敢住,只是从一家饭庄买了些酒肉饭食,送到车上给饥肠辘辘的宋太宗填肚子,然后又买了些干粮馒头熟牛肉之类的放在车上,一路这样将就了。

    杨仙茅的谨慎也是宋太宗希望的,他现在只想尽快逃回京城去,路上哪管能吃到什么,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好。

    蛇仙姑已经从麻醉状态苏醒过来。她前次的重伤未愈,又添新伤,而这一次受的伤比上一次还要严重,好在她是八级强者,身体耐受力超级强悍,这才没死在手术台上。

    但连续两次极重的创伤,也使她元气大伤,孱弱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只是感激地望着杨仙茅,用眼神表示感激。

    杨仙茅一路之上用药给她控制伤情,防止伤口感染。

    走了两日之后,终于来到了大宋军队防守的雄州。

    镇守雄州的正是杨六郎。

    尽管宋太宗黄袍上一身血污,但是他没有提出换衣服,杨仙茅也不会主动让他脱下龙袍,否则那可是犯大忌的。所以宋太宗出现在城楼之下时,就是这样一副狼狈样。为了让城上的杨六郎认出他是当今皇帝,下驴车之前,杨仙茅用一葫芦的清水让宋太宗把脸清洗了,这才露出了他的龙颜尊容。

    城墙之上的杨六郎见到狼狈不堪的皇上,赶紧快步下了城楼,带着兵士紧张的跑出城外,开到宋太宗面前施礼,将他恭迎进城。

    进到了城内兵营中,准备了热水给宋太宗洗浴,当然要避开他腿上的伤口。

    这时,宋太宗才自己把那污秽不堪的龙袍脱了下来,穿上了一个给他预备的便装,这才全身轻松。

    杨六郎准备好了酒宴,宋太宗这些天路上惊魂未定,吃睡都不好,终于有了一顿像样的酒肉,吃了个风卷残云。

    酒席间,宋太宗问杨六郎有没有北伐军队的消息。杨六郎告诉他说,他已经收到了战报,跟随宋太宗北征辽朝的大宋军队折损了上万人,剩下的都逃回了大宋境内,重新集结,在武功郡王赵德昭率领下返回京城去了。

    赵德昭是太祖皇帝的次子,因为大儿子早亡,所以赵德昭是是实际上的长子。如果宋太宗不夺取皇位的话,按照嫡长子继承大统的规律,皇位应当由他继承的。所以宋太宗一听是他率军返回京城,立刻脸就变了。

    这之前他还只是感到十分没面子,因为他这个大宋皇帝,宋军最高统帅居然跟大军分开了,还被射了两箭,坐着驴车逃回来的,若不是这位小郎中表现神勇,拼死救驾,他已经被辽朝俘虏了。

    宋太宗接着又听到了一个更让他恼怒的消息——宋军被击溃之后,因为找不到宋太宗,以为他已经死在乱军之中,国不能一日无主,所以跟随宋太宗出征的诸位朝廷大臣们便拥戴赵德昭为皇帝。

    杨六郎看见宋太宗满脸阴霾,拳头都握紧了,知道他已经怒不可遏,赶紧说自己先前已经将皇上安全回来的消息用八百里加急紧急报往京城了,请皇帝放心。宋太宗脸色这才稍稍好看一些。

    宋太宗以为他的皇位已经坐稳了,没想到自己才几天没有消息,他们就要拥戴新皇帝,而且新的皇帝还不是他的儿子,还是他哥哥宋太祖的儿子,这说明朝中大臣们大多数并没有觉得他是皇帝的正统,还是觉得他哥哥才是正统,要恢复到正统上去,所以没有拥戴他的儿子,而是拥戴了哥哥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这让他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屁股下的皇位远没有做牢固。

    得到这个消息,宋太宗再也坐不住了,立刻下令启程返回京城东京汴梁。

    杨六郎立刻拨了一支精兵,自己亲自统领,护送皇帝回京,将镇守边防的事情交给了自己的副将。

    一队人马星夜兼程赶赴东京汴梁,不一日便到了京城。

    这之前,杨六郎已经派快马将皇帝回京的消息通报到了京城,所以,赵德昭率着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当看见文武百官在十里长亭分成两排在赵德昭率领之下迎接他的时候,宋太宗脸色很是难看。

    在赵德昭上来拜见的时候,宋太宗仿佛根本没看见他,也没看见路两边的文武百官似的,只是扭头招手将杨仙茅叫了过来。

    杨我不知道他这时候叫自己做什么,便赶紧小跑过去。

    宋太宗对杨仙茅到:“杨爱卿,上前听封。”

    杨仙茅赶紧来到宋太宗马前,躬身而立。

    宋太宗阴冷的目光扫了一眼两侧的文武百官,还是没有落在最前面的赵德昭身上。目光直接回到了杨仙茅的身上时,朗声说道:“杨爱卿,朕封你为侍御医,爵宣州开国伯,食邑五百户,勋上轻车都尉!”

    杨仙茅愣了一下,先前宋太宗只说册封他为侍御医,而且准许他除了宋太宗御驾亲征以及皇室重要成员病重需要他参与会诊才到京城来之外,其他时间可以不用在京城太医院坐班,随便他去哪里。没想到现在却又加封了伯爵,勋上轻车都尉,还有食邑。

    封他的勋、爵可都是正四品,虽然并没有什么执掌,但是代表了杨仙茅现在可是正四品的级别待遇。可比侍御医要高得多了。

    文武百官基本上都不认识杨仙茅,除了户部郎中吕端以及跟随宋太宗北伐的大臣外。吕端听到皇帝一上来就封了杨仙茅这么高的官,虽然是不掌权,只享受待遇的勋爵,这也充分表现了皇帝对他的恩宠,毕竟他才十七八岁呢!不由得朝他投去赞叹的一眼。

    而其他文武百官则面面相觑,弄不懂皇帝为什么要封这个年轻人这么高的待遇,他究竟立下了怎么样的汗马功劳,皇帝并没有当着他们的面说。

    这些官员大都是官场老手,先前他们已经得知皇帝率大军在幽州吃了大败仗,而且皇帝下落不明,传言死在乱军之中,所以群臣才拥戴赵德昭继承皇位,幸亏杨六郎及时将消息传回朝廷这件事,这才作罢。

    看现在皇帝一脸阴沉的样子,便知道他对这件事相当不满意,接下来必定会大发雷霆之怒,将这些拥戴者好好整治,所以这帮人都是额头见汗,心里嘀咕着该如何是好。

    也有精明者隐约猜到了皇帝当着文武百官封赏这位跟在皇帝身边的年轻人,很可能是在护送皇帝逃出现场返回京城的路上,立有赫赫功勋,这才得到如此赏赐,又听皇帝封他为侍御医,必然是医术高明的郎中。

    消息闭塞的古代,消息的传递除了口头就只有书信和公文,所以杨仙茅虽然在宣州小有名气,却还没有传到京城来。更没有传到京城文武百官耳中,所以并不知道杨仙茅究竟有什么医术本事。

    但是,会钻营的这些官员心中已经开始琢磨,这年轻人一定要好好跟他套套近乎,他这么年轻就得到了皇帝如此重视,直接封他正四品的勋爵,可见皇帝对他的器重。这种人如果不巴结,等他飞黄腾达再去锦上添花,只怕人家根本不予理睬了。

    宋太宗封了杨仙茅四品勋爵,还觉得不够,招手将工部侍郎叫了过来,冷声道:“你立刻安排在太医院旁给杨爱卿建造一座府邸,要按照不低于四品官员的官邸修建,这是朕赏赐给他的。归他所有。年底前完工,有什么有问题吗?”

    四品官员官邸规模可不小,工部侍郎心中暗忖,皇帝那话的意思可以高出四品官员的待遇,正好可以借公款拍马屁,于是准备按三品官员官邸来修建。

    年底前完工时间是紧了点,不过眼看着宋太宗如此阴沉着脸,又如此急迫地要建成这个官邸赏赐杨仙茅,便知道这时候绝对不能够违逆圣上的意思,只能白天黑夜加班建造了。忙躬身道:“没问题,臣一定奉旨督办,按期完工。”

    京官在京城是有朝廷出钱修建的官邸用于住家。但免官后要退出来的,不归官员自己。而宋太宗让工部建给杨仙茅的官邸,明确说了所有权归他,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由此可见皇上对他的赏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宋太宗对工部侍郎的反应比较满意,点了点头,对杨仙茅道:“在你的府邸修好之前,你就住太医院医院侍御医的内宅好了,那里小了点,你将就一下。这些日子你暂且不要离开京城,朕还有事与你商议。你就在太医院听旨,同时,也指点一下他们的医术。”

    这些人听到宋太宗居然使用了“指点”这样的词汇,而不是“切磋”,便知道此人的医术在皇帝心目中那简直至高无上。至少在宋太宗看来,这位年轻人比那些满头银发的老太医要强得多,不由一个个面面相觑。

第306章 皇室的疾患

    杨仙茅听了这话,又在重臣面前,也不好跟皇帝说你答应让我离开的,现在又不让我离开,还是先答应下来,看看皇帝还有什么吩咐吧,毕竟人家刚刚给了自己四品高官待遇,这天底下能当到四品官的人可是很难得的。

    所以,杨仙茅点了点头:“臣遵旨。”

    说出这几个字,杨仙茅觉得有些滑稽,原本不想当官的,没想到这一次北国之行,不仅当了官,而且还当了四品高官。

    宋太宗随后策马往城里而去,根本不理睬涨红着脸十分尴尬的赵德芳,从头到尾甚至没有朝他看上一眼。赵德芳只能失魂落魄地带着文武百官在宋太宗后面跟着进城去了。

    杨仙茅则没有跟着宋太宗往里走,因为宋太宗的话已经很明确了,这段日子他就在太医院,不用跟在皇帝身边了,自然就不用跟着。

    文武百官跟着宋太宗进城的时候,都表情复杂地望着他,当然,大多数官员都是陪着笑脸的。

    杨仙茅看到吕端的时候,不由得咧嘴笑了,因为吕端朝他挑了挑大拇指。

    杨仙茅已经从杨六郎那儿得到消息,太子妃被送回京城之后安顿在皇家驿站,这里是专门接待国宾的。

    皇帝宣读圣旨之后,甚至还来不及马上下达,不过吏部员外郎专门留下来照应杨仙茅,给他安顿住处,并带他去太医院赴任。

    杨仙茅跟着这位吏部员外郎和随从乘车先到了皇家驿站,接到了太子妃。然后一同前往太医院,与太医院的院判和诸位太医见了面,口头宣布了皇帝的谕旨,正式圣旨门下省会签发下来,并公文通报全国各衙门。

    太医院这些人见皇帝册封一位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为侍御医,都是十分惊讶,而且又听员外郎说皇帝册封这位年轻的侍御医正四品的勋爵,更是惊愕羡慕,多少有些嫉妒,都上前恭恭敬敬施礼见面。

    吏部员外郎又领着杨仙茅到了侍御医专门的宅院。因为侍御医是皇帝身边的太医,所以每一位侍御医在太医院都有专门的宅院和办公场所。杨仙茅因为刚刚委任,所以还没有专门的宅院和办公地。

    太医院的院判姓董,很会来事,知道杨仙茅是皇帝面前大红人之后,一个劲要把自己的内宅腾出来让给杨仙茅,说他在京城有私家宅院,平时也很少住在官邸内宅之中。反正杨仙茅年底就搬到皇帝赏赐的府邸去了。这内宅什么都有,一应俱全,直接住进去就可以了。

    杨仙茅也并不推辞,反正他需要一个住的地方,现在正四品,那官阶可比太医院院判高得多,住太医院最好的内宅那也是天经地义的。

    当下,杨仙茅便住进了太医院院判的内宅。一座精致的宅院,还配有一个精巧的小花园。

    宅院里有配套的佣人,不过那是给太医院院判的,级别太低,现在要按照杨仙茅正四品的级别重新配备佣人,但是宅院太小,佣人多了反而不方便,所以在征得杨仙茅同意之后先暂时不予配备,等到杨仙茅的宅院弄好之后,在那边再配备新的,按照他的四品标准重新配置。

    安顿好,吏部员外郎等人告辞离开。

    到这些人都告辞走了之后,太子妃这才扑进杨仙茅的怀里。

    先前在皇家驿站她便想这么做的,只是,那时旁边有人实在不得其便。而现在,只是二人世界了,当然,便要好生亲热一番。

    一番亲热之后诉说别离之情,太子妃在杨家将护送之下平安无事回来到京城,住进了皇家驿站,一直深居简出,几乎没有上过街。更没有去拜访她以前的公公婆婆,也就是吴越国先前的国王和王后,而他们也并不知道太子妃已经来到京城住下来。太子妃已经决定,要做杨仙茅的女人,不再与太子那一边有任何瓜葛。

    杨仙茅并没有详细的说他跟大宋皇帝在乱军之中九死一生杀出重围的事情,生怕太子妃担心,而且这件事对于皇帝来说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不说为好,免得传出去宋太宗没面子。

    第二天早上,日过三竿,杨仙茅这才跟着太子妃起床。

    吃了早饭之后,杨仙茅踱步来到太医院。

    院判早已等候多时,陪着他到太医院他的签押房视察。

    在头一天,很会来事的院判就已经把侍御医负责皇上和诸位嫔妃皇子公主的病历资料,都放在了他的签押房。

    院判带着他在太医院转了一圈,杨仙茅能感觉的到这些太医们对他虽然都是恭恭敬敬的,但都只是表面上的态度而已,实际上,很多太医对他是不服气的。

    杨仙茅并没有想要展示医学来赢取他们的尊敬,压根就不想在太医院好好干,皇帝给他的两个必须到场的条件,并没有包括在太医院行医,所以他也没有必要展示什么才华让这些人敬仰。

    他转了一圈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签押房,吩咐拨给他的药童将那一大叠皇帝、嫔妃和皇子公主的资料,抱到自己内宅去,抽空瞧一瞧。

    这个倒是必须看的,因为将来有可能会给他们治病,先心里有个大概了解。

    他并不想在太医院签押房看这些资料,他觉得不自在,倒不如在内宅里,枕着太子妃那柔软的身体,慢慢研究,又有轻松又惬意,也没有必要作出很敬业的样子给这些看不起他的太医看。

    而且他发现他吩咐药童把东西抱到自己内宅去看的时候,随行的太医们似乎都暗自松了口气,想必他们也不是很愿意在杨仙茅这个他们根本看不上眼的小郎中侍御医前很拘谨的行事。他离开双方都感到是一种解脱。

    杨仙茅回到内宅,开始看那些病历资料。

    他也不是把它当成任务来,因为,他估计皇帝回来的这些日子,只怕有很多重要的政务要处理,还没有时间管他,所以慢慢看,看仔细。

    看过之后他感觉,皇帝、嫔妃、皇子和公主的身体很多都不好,特别是宋太宗的庶母陈国夫人,还有宋太宗的三女儿邠国公主。前者是持续头痛,后者是早产导致自幼身体羸弱。

    不过这不属于皇帝给他的两个必须参与的事项,所以知道就行了。

    看病历是次要的,他把主要的时间放在北汉皇宫太医院送来的那些医书上,这个可是要好好看的。

    他住进来的第二天就开始不断有访客拜访,第一个访客居然是地虎尊者和蛇仙姑。

    杨仙茅又惊又喜,上次地虎尊者从地下抓住了耶律休哥的双脚,杨仙茅才得以重伤对方。后来他陷于乱军之中就一直没有消息,没想到他也活着回来了,赶紧出来见面,毕竟同生共死,在万马军中同生共死,这种感情不是一般能够比拟的。

    地虎尊者看样子气色不太好,想必受伤还是很重,见到杨仙茅后很亲热,说起那天之后的情况得知,地虎尊者胸腹之间受到剧烈震荡,一时间无法对敌,因此,索便将旁边一具死去的辽军兵士的铠甲脱了下来换上,假扮成辽军士兵混入辽军之中,趁乱这才得以脱离险境。

    然后又换了便装,一路南逃,终于回到了大宋。好在只是胸腹剧烈震荡,伤口没有裂开,也算是他命大了。

    蛇仙姑的伤已经基本上痊愈了。说起当初在战场上,杨仙茅万马军中,护卫皇帝杀出重围,同时救出时仙姑,那种骁勇,连蛇仙姑都为之赞叹不已。让她赞叹的不仅仅是杨仙茅的武功,而主要是他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