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是幸会,前几天在此不远处双方有些误会,希望今天我们在这里能冰释前嫌。”谭yl率先说道。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这也未尝不是我们军人最好的结交方式。”林存孝的嘴角上浮起笑纹。

    “抗日阵营内部的朋友,还是以不打相识的为好。”谭yl摇头道。

    “早听说谭政委有很好的辩才,今天算是领教了。”林存孝挑了挑眉毛,说道。

    “常言说得好,话是开心的钥匙,抗日阵营内部的争端要是能通过辩论解决,总比使用武力好得多。我想林参谋长会同意这点的。”胡文忠沉稳的说道。

    “是啊,谭政委的想法真让人高兴。”

    “大家也会为这高兴的。”

    “哦——”

    “嗯——”

    “哈哈哈哈。”两个人同时放声大笑,再一次握手。

    “三纵已经原则上答应为我们东进让路并提供方便,但也有他们的条件,就是划分防区,要我们在津浦路东活动。”谭政委回到驻地,便和司令彭xf开始商议。

    “这与我们得到的情报差不多。”彭xf点了点头,说道:“三纵的既定战略就是向平原渗透,再向铁路沿线伸手。我在想,杨天风以前回避接触,便是要先尽量夺取并稳固住徐蚌以西的地区。现在三纵在此已经立稳脚跟,我们就只能到路东去发展了。”

    “杨天风这个人思虑周详,一步步走来,几乎没有行差走错的时候,着实令人惊讶。”谭政委沉吟着说道:“林存孝今天曾经提过一个主张,那就是如果不划分防区的话,以后恐有误会。哪里有鬼子,他们就打向哪里,从鬼子手里抢地盘,这在名义上是说得过去的。”

    彭xf想了一下,摇头说道:“听着好象没问题,可仔细一琢磨,就不大对劲了。我们和鬼子你来我往的纠缠,如果我们暂时转移,避开鬼子锋芒,那三纵是不是就可以打过来,名正言顺的抢我们的地盘了?”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谭政委苦笑了一下,说道:“这样一来,我们就要牢牢被捆在地盘上与鬼子硬拚,你转移,你撤退,三纵就可能伸手过来,打走了鬼子,这地盘也就是他们的了。凭他们的实力,是能够做到的。”

    “这么看来,划分防区是对我们有利的。”彭xf轻轻点着头,终于做出了决定,“好,这一点可以答应他们。有失才有得,要能稳定住团结抗日的大局面,最低限度也要使三纵不与我为敌。对了,还有什么别的条件吗?”

    “别的倒没什么,林存孝还透露了些杨天风的意思,只要我军能按其指定的路线东进,三纵还会支援些武器弹药,并提供路东的不少情报,以方便我军打开局面。”谭政委停顿了一下,说道:“从杨天风对各抗日武装的态度来看,我觉得是可信的。而且,三纵可能要马上面对鬼子的大扫荡,没有太多时间来纠缠于讨价还价似的冗长谈判了。”

    “杨天风确实很慷慨,从这里也能看出他的眼光长远。”彭xf赞同道:“唇亡齿寒,这对于敌后的抗日武装来说尤其适用。日本侵略者是强大的,抗日武装是弱小的,如果不能同心协力,就只能被逐个击败。如果团结起来共同对敌,你扯手、我拉脚,就能使日军顾此失彼,无法集中力量。杨天风扶持指导各抗日武装,也减轻了自己面对的压力。这一点,他做得很好。”

    “那我们——”谭政委征询地望向彭xf。

    “东进,贯彻中央的指示,到路东去,去开辟建立我们自己的抗日根据地,那才会摆脱目前无根之萍的困境。”彭xf断然地做出了决定。

    二战后美国经过统计,认为战争中各国士兵有百分之五十伤亡在迫击炮上。在中国,这个迫击炮造成的伤亡率估计还要在六成以上。

    而日军因为作战理论的不同,在抗战期间制造并装备的迫击炮数量并不多,主要是依靠山炮、步兵炮,更近距离的话就是掷弹筒。

    三纵装备的榴弹发射器在目前是可以压制住使用大正十年掷弹筒(射程不到二百米)的日军的,但杨天风知道日军还有一种掷弹筒——**式掷弹筒。这种掷弹筒的最大射程达到七百米,有效射程五百米。在射程上,榴弹发射器就要逊上一筹了。

    而在当时,国*军和八路军都开始仿造掷弹筒,以对付日军,国*军就仿造了四万个以上。但杨天风一贯的理念不是仿制,而是力争超越。况且,掷弹筒并不是一种先进武器,对军队的弊大于利,将其淘汰是必然趋势。

    按照兵工厂的技术生产水平,杨天风亲自设计并改进了六零迫击炮的制造工艺,可谓是因陋就简,广泛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制造。钢板卷焊制造身管,脚架除缓冲器的弹簧外,其余零件均用铝材制成。整个迫击炮的强度虽有所下降,但重量也因此而减轻。

    作为连一级的支援火炮,它可以跟随步兵排作战,随时给予一线步兵提供火力支持。杨天风依据敌情变化,首先投入装备的便是东线部队。每连标准装备为四门,每个排就有一到两门,最大射程一千二百米,迫击炮炮弹重近两公斤,装药一百二十克,杀伤半径十几米,射程和杀伤力完胜日军掷弹筒。

    而且,60迫击炮相比掷弹筒最大的优势,在于有瞄准设备,又有稳定的炮架,所以是一个相当稳定的炮击平台,炮击精度是很高的。而掷弹筒则主要通过射手的经验概率炮击,无法有效测算瞄准。

    除了装备部队外,杨天风还给了孙桐萱的第三集团军和廖磊的二十三集团军各十门。而对刚刚调来的暂编骑一师,则比较慷慨,一下子就给了骑一师二十门60迫击炮,三十挺捷克造,三百枝霰*弹枪。

    需要决定价值,骑一师可是离鹿邑最近的友军,还是一支很勇猛的部队,可以大大减轻三纵西线的压力。

    而东面敌人的扫荡已经迫在眉睫,兵员、物资向萧县、宿城集中,南北两路钳形攻势的意图是越来越明显。

    “宿城已经陆续集中了灵璧、泗县、固镇等地的日伪军三千余人,还有蚌埠的一个炮兵中队。”

    “萧县则集中了萧铜等县,以及徐州的日伪军,合计四千余人,还有一个机甲中队。”

    “经过宿城、开封、安庆的袭攻作战,日军驻守萧县和宿城这两个要点的兵力不会少于两个中队,加上伪军,或有千人。这样的话,扫荡的敌人合计便会有六千余人”

    杨天风听着参谋在讲解敌情,手里翻动着更详细的情报,当看到宿城方面的扫荡部队将由原金子联队的大队长麻生太郎指挥时,他想了想,不由得露出狡黠的笑容。

    和鬼子打仗,杨天风要不使些阴招损招,那是浑身的不自在。而金子联队的司令部被端掉,军旗被毁,被其官兵视为奇耻大辱。但他们却不知道联队军旗就在杨天风手里藏着呢。这个破旗子,应该能派上些用场吧?

    杨天风摸着下巴苦思冥想,笑得是越来越坏。老子就是喜欢折磨小鬼子,从**到心理,都折磨成神经病才好玩儿呢!

    “宿城周边的发展稳固很有成果,参谋部定下的计划是在有条件、修备了工事的村落展开街巷战,迟滞并消耗敌人。”参谋长梁末青起身开始布置作战计划,“北路敌人比较强,萧县的布置也不够完备,宫山大队等武装难以构成正面威胁,将避敌锋芒,进行敌后扰袭;陈支队负责北面,佟支队负责南面,直属警卫团作为预备队,其他的游击武装也将全部动员,展开行动,对敌人进行全面的牵制袭扰”(。)

第一百五十六章 战前布置;情书?() 
三个支队和直属警卫团都已经扩充至两千五百多人,只有四支队新成立,不过千人之数。这样算的话,三纵参与反扫荡的正规部队就有七八千人,这还不算特战队,动员的联防队,以及各家游击武装。

    如何发挥内线优势,歼灭性的重创敌人,便是杨天风和参谋部的主要目标。只有尽量多地消灭敌有生力量,才能维持一段较长的稳定时间。否则,敌人扫荡固然收获不大,损失的也不过是粮草弹药,可能很快就会再卷土重来。

    尽管三纵兵力占优,但想在野外作战,想要聚歼千人,甚至两三千的大砣敌人,依然是很困难的任务。

    所以,参谋部制定的计划便是后退决战,使敌人拉长补给线,并诱使敌人分兵,以便寻机歼灭。战事未开,肯定就不能事先确定重点打击哪路敌人,总要看哪路敌人先露出破绽。

    军事会议进入尾声,参谋长梁末青解答了几位军官的疑问,设定了相对具体的战略战术,便把目光投向杨天风,等着他的补充和结束。

    “北路——”杨天风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不仅敌势较大,还可能有不同的战法,我们要打起十二分小心。南面呢,指挥官是原金子联队的大队长麻生太郎。想必他是复仇心切,更可能急躁冒进,露出破绽。所以,我要亲自坐镇北路,南路便由参谋长负责指挥。嗯,没有别的问题,那就散会,各自回去准备布置。”

    梁末青不明白杨天风突然提出坐镇北路的思路和想法,但也没多问。众人散后,他才单独与杨天风进行商讨。

    “宫本是个极狡滑、阴险的家伙,在我手上吃过大亏,借此机会定然极力争取随军扫荡。”杨天风微眯着眼睛,沉声说道:“情报比较滞后啊,这家伙在萧县已经呆了不短的时间,按照他的习惯,肯定会想方设法搜集关于我们的各种情报。第一次反扫荡,只有萧县之敌进展缓慢,除了宫山大队等武装的扰袭,我觉得还应该有宫本的谨慎。”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我们不能过于自信,战术打法能始终不为人所知。就以北路敌人为例,有机甲中队,恐怕一般的地雷就不适用了。因为宫山大队的原因,萧县的破路设障工作搞得不好,要真正阻挡敌人,就要在萧县以外,永城境内了。”

    “所以司令要亲自坐镇。”梁末青想了想,说道:“除了廖磊答应增援的从蒙城开来的一个团,我看再调蒋支队一个大队前来助战吧!北路之敌至少能有三千多,鬼子也接近一个大队,不好对付啊!”

    “我还要再调一个特战小队。”杨天风比梁末青还谨慎,说道:“炮兵也要加强。这样一来,南面的力量就要有所削弱了。”

    “南面的敌人少,我们的准备布置也充分,就算没有机会打歼灭战,也能持续不断地消耗其不少有生力量。”梁末青笑得很自信,“只要北路无忧,南面拖也够敌人头痛的。”

    杨天风盯着梁末青,半晌才展颜一笑,说道:“要对付敌人,我还有几个小招数。特别是南面之敌,你听听,看怎么样”

    梁末青认真听着,越听脸上的笑意越浓,最后冲着杨天风伸出了大拇指,连连点头。

    大战在即,兵力调动,联防队动员,弹药运输,注意防空即便是在煤化厂,赵雨柔等人也感到了气氛的紧张。

    “听说鬼子这次来势汹汹。”郝佳琪放下试管,不无忧虑地说道:“不知道杨天风能不能打败他们?”

    赵雨柔也有些担心,但还能挤出笑容来安慰,“肯定能打败敌人的,否则这工厂还不得做搬迁准备呀?你看现在,该建设的继续建设,哪有搬家的意思呢?”

    “我也是这样觉得,可这心里老是胡思乱想的。”郝佳琪苦笑了一下,说道:“杨天风很能打,到现在也没打过败仗,我其实应该相信他的。”

    “是啊,我们应该相信他,相信三纵。”赵雨柔点头附和,忽然觉得也只有相信杨天风,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的感觉。

    轻轻的敲门声响起,打开门,竟是杨天风的贴身警卫员,赵雨柔是见过几面的。

    “三夫人。”警卫员把一个大厚信封恭敬地递给赵雨柔,“这是杨司令送给您的。”

    “这是什么呀?”赵雨柔奇怪地问道:“电话里不能说嘛?”

    “杨司令说电话里谈不方便。”警卫员说道:“三夫人如果没别的事情,我就回去了。”

    赵雨柔不明所以,看着警卫员问道:“你们杨司令现在在哪?我给他打个电话。”

    “这个——”警卫员犹豫了一下,断然摇头道:“实在对不起,杨司令的行止是军事机密,不能告诉您。”

    赵雨柔眨了眨眼睛,轻轻吐出一口气,说道:“好吧,你回去告诉杨司令,让他多注意安全。”

    送信人走了,赵雨柔一转头,便看见郝佳琪带着怪异的笑容在盯着她。

    “呵呵,好厚的情书啊!”郝佳琪笑着调侃道:“大战在即,还不忘谈情说爱,杨天风对你可真是情深爱浓啊!”

    “瞎说。”赵雨柔嗔恼地将大信封往桌上一扔,说道:“要是情书,我都懒得看一眼。”

    郝佳琪笑个不停,弄得赵雨柔更不好意思打开信封看了。

    “嗨,跟你开玩笑的。”郝佳琪终于止住了笑,说道:“打开看看吧,没准有什么重要事情呢,可别耽误了。”

    赵雨柔还有些抹不开面子,直到郝佳琪过来搂着她直说好话,才不情不愿地打开了大信封。

    果然不是情书,赵雨柔松了口气。信封里面是十几页的资料文件,还有一张信纸,是杨天风写给她的。

    “呀,他,他——你看哪,他干的好事。”赵雨柔看着信,一脸的惊讶,嘴里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郝佳琪就在旁边,赶忙拿过来,看过之后,脸上的表情也很丰富。

    “他,他可把我害苦了。”赵雨柔这才从惊讶中清醒过来,叫苦不迭,“教授、学者呀,向我来讨教,开什么玩笑啊?”(。)

第一百五十七章 赵“专家”?大扫荡() 
张大煜教授等人从云南启程,按时日推算,可能再有一周就能赶到永城。他还不是一个人来的,同行者有西南联大的几位学者,以及十几名学生,前来同低温干馏煤化工的赵雨柔“专家”共同研讨。

    “别,别急。”郝佳琪的嘴也有些结巴,想了想,指着文件资料说道:“这不有现成的东西吗,把这些都给张教授他们。你,你就按信上交代的说,是从德国搞到的,自己也没实践干过。那个,啊,应该就可以了吧?”

    赵雨柔不太确定,把信又好好读了一遍,才稍微地松了口气。

    “交给袁厂长,还有厂里的技术员,让他们研究一下,再接待张教授一行吧!”赵雨柔想到了办法,可还有些忿忿,“这个杨天风,就爱搞这些背地里的事情,也不和人家商量一下,弄得人家措手不及。”

    “其实——”郝佳琪看着赵雨柔,微笑着说道:“其实你戴副眼镜去接待那些专家学者,想起来也蛮有意思的。这么年轻,这么有学问,还不唬得他们一愣一愣的。”

    “你戴着眼镜,我看正合适。”赵雨柔没好气地翻了翻眼睛,“就我肚子里那点东西,倒是要被人家问得一愣一愣的。这个杨天风,见面儿时我非得好好问问他不可。”

    郝佳琪含笑不语,赵雨柔发了通脾气,也渐渐消停下来。事情该办还得办,也不能逃跑吧?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新四军六支队一千余人先至鹿邑,沿着涡河顺流而下,过毫县、涡阳,在蒙城县北面的曹市镇进行短暂的休整。

    “宿城敌人行将向我根据地进行扫荡,等他们出动之后,贵军可由侧面对进,在固镇一带越过津浦路。”联络官指点着地图说道:“沿途会有我方派出的向导,各抗日武装也有知会,应该不会遇到什么麻烦。”

    彭xf看着地图,伸手划了一下,问道:“宿城之敌是沿这条路线向永城扫荡的吗?”

    “十有**应该是这个路线。”联络官看了一眼彭xf,说道:“我军已经在前线布防,贵军此时东进,恐怕多为不便。”

    “我明白。”彭xf点了点头,说道:“如果贵军有什么需要的地方,我们愿尽微薄之力。”

    “这个——”联络官摇了摇头,说道:“我没有接到这样的命令,需要向上面请示一下。”

    “请向杨将军转达我们的诚意。”谭政委接过话头,说道:“我们是友军,配合作战、共同对敌是理所应当的。”

    “那我马上去请示。”联络官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如果此次反扫荡能重创敌人,对我军在路东的行动将会更有有利。”彭xf望着联络官远去的背影,似是自言自语,又象是对谭政委解释,“特别是宿城的敌人,直接关系到灵璧、泗县、泗洪、五河等地的防卫虚实。”

    魏政委点了点头,虽然划分了防区,但都在津浦路附近,削弱共同的敌人是互相得利的事情。何况,因为反扫荡作战,原来答应支援六支队的武器弹药可能要泡汤。如果六支队能够参战,缴获是一部分,依杨天风的一贯风格,也会有所表示。

    天色大亮,晨风扑到脸上还觉得凉飕飕的,令人分外清爽。

    三辆摩托车当先开路,车手熟练地驾驶着车子,飞转的车轮象是离开了地面。与前三辆摩托车保持着一段距离的是一辆指挥车,深绿透蓝的车身闪耀着鸦翎般的光采。车后几辆汽车,然后又是几辆护卫的摩托,奔驰在滚滚黄尘里。

    公路上已经挤满了车辆、马队和步兵,摩肩接踵,纷纷扰扰,几乎没有多少回旋余地。这列车队并不因此减低速度,径直冲了过来,鬼子和伪军纷纷向两边避让,低眉噤声,侧目而视。

    车队终于在公路上停了下来。一个鬼子军官跨出指挥车,摘掉墨镜,除下口罩,显露出他的面目。正是日酋松岛少将。

    松岛叉开双腿站着,身后侍立着一批参谋和侍从,捧着图囊、望远镜和镶金嵌玉的指挥刀。松岛象鹤立鸡群般,越发显得威严,他,昂首挺胸,环顾四野,面前展开了一幅声威赫赫的进攻图画————

    坦克、装甲车、汽车、摩托车,迎着朝阳泛起一片金属的光泽。高大雄骏的东洋马,甩尾抖鬃,迎风长嘶,骑兵们挽缰驰骋

    松岛看着面前这一切,脸上浮起了得意的笑容。在这强大的攻势之下,三纵将化为缕缕轻烟,对此,他是充满自信的。

    他确信这种信念是有充分根据的。随着日本对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