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天风稍微想了想,伸出五个指头,苦笑道:“五十支,不能再多了。三纵虽然有个小兵工厂,可设备、材料奇缺,生产能力一直难以提高。等周兄奉命调回,还请向孙总司令进言,给予大力支援啊!”

    “当然,我也不是光进不出的吝啬人,生产制造出来的武器装备也会适当给予第三集团军,以提高第三集团军的战力。”杨天风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可不是只有霰弹枪,还有其他更厉害的东西。”

    “更厉害的?周某倒是想先睹为快。至于向总司令进言,这个简单,没有问题。只怕周某人微言轻,不能令杨兄满意啊!”周至忠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反正只是带句话的事情,孙桐萱如何去做,他却管不着了。

    “尽到心意,杨某便感激不尽。”杨天风呵呵一笑,半是玩笑、半是真话地说道:“另外还请周兄向孙总司令建议一下,定期派至本地进行游击战的部队能否都如周团这样纪律严明、战力强横啊?要是差强人意的话,恐怕会出现很多问题,搞出很多矛盾啊!”

    坑队友,或者说是坑友军,这样的事情在抗日战场上屡见不鲜。战力参差不齐,兵员多少不一,还有装备上的差距,导致了越是大规模的会战或战役,**的战绩越差。

    比如说某个师本来打得很好,忽闻侧翼友军崩溃,或是日军突破某友军防区,正迂回包抄自己的后路。那这个打得很好的师也不得不紧急调整,导致溃败也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杨天风很想要周团这样的友军,如果没有,也不要派些乌合之众来配合。他宁肯只倚仗三纵,大仗打不了,就打小仗,按照三纵的实力来制定作战计划,反倒更不容易出错。

    周至忠呵呵一笑,说道:“既然杨兄有此担心,我呢,就给杨兄交个底、泄个密,把第三集团军各部的实力,以及军官的脾气禀性,简单地说一说。让杨兄心里大概有数,以后共同或配合作战时,不致判断错误,行差走错。”

    “感激之至啊!”杨天风拱手抱拳,真诚致谢后又亲手给周至忠倒上茶水,正襟危坐,听周至忠讲述起来。

    月儿高照,天空中的星星,慢慢减了颜色。

    赵雨柔慵懒地翻了个身,微微睁开眼睛,看见的是与她并头而睡的翟秀儿。看了看手表,已经是晚上八点多。沐浴更衣后浑身清爽,这一觉睡得也真是香甜解乏。

    只是吃了几块点心,喝了两杯茶水,暂时是顶住了,现在又有些饿的感觉。赵雨柔起床穿衣,翟秀儿也被惊醒。

    屋里烧得暖暖的,推开门便是一股冷气,赵雨柔打了个寒噤,更加清醒起来。

    院子里有士兵站岗,看见房门打开,一个士兵赶紧走过去,恭谨地说道:“杨长官吩咐了,三夫人醒了之后,便通知厨房把饭菜做好送来,请三夫人稍等片刻。”

    赵雨柔冲着这个年轻的士兵笑着点了点头,转身回屋。前面肯定是一群臭男人在开怀畅饮,乱糟糟的景象,既然杨天风想得周到,赵雨柔也不想去前面添乱。

    时间不长,一个伙计便端来了食盒,由士兵送进了屋里。

    “杨长官说了,请三夫人不必挑剔,动委会和救护队那边早送去了饭菜。”士兵放下食盒,把杨天风的话转述一遍,“不要那个,那个什么,情怀大爆发,有肉不吃非得啃窝头。”挠着脑袋,士兵有些想不起那些词儿了。

    赵雨柔直翻眼睛,冲这个小兵也不好发脾气,只好点头摆手,把他打发走。

    “杨长官是什么意思?”翟秀儿打开食盒,取出四样菜,一个汤,一盘烙饼,笑得开心,“这好饭菜,我都叫不出名。谁傻呀,不吃这好的,非要啃窝头?”

    赵雨柔无力地哼了一声,瞅着饭菜不由得目光一凝,醋椒鱼、酱爆鸡丁、三不粘、凉拌小菜,其中有三样儿竟是北京名菜。

    “赵主任”翟秀儿见赵雨柔发愣,递过去的碗筷停在了半空。

    哦,赵雨柔自失又苦涩地一笑,接过碗筷,盯着熟悉的菜式,心中滋味杂陈,眼睛竟有些发酸。可能是想到了远方的家人,想到了家人团聚围坐的宴饮情景也可能是感谢杨天风的贴心,却又

    好半晌,赵雨柔才收拾起情绪,抬头看见翟秀儿正等着她先动筷,不由得微微一笑,指点着介绍道:“这是醋椒鱼,这是酱爆鸡丁,这个叫三不粘,都是北平的名菜。来,一起吃,看他们做的地道不地道。”

    “赵主任见识真广。”翟秀儿发自内心地钦佩羡慕,“俺长这么大,连永城县都没出去过。”

    “以后有的是机会,现在不就在砀山嘛!”赵雨柔给翟秀儿挟了一筷子菜,笑道:“等打败了日本鬼子,咱们去坐火车,坐轮船,好好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那敢情好。”翟秀儿的大眼睛忽扇着,充满了憧憬和期望。

    酒过三巡,正是气氛最热烈的时候。都是男人,还是军人,喝得高兴,自然就没有什么矜持和拘束。

    周至忠已经被陈大龙拉到别桌,估计暂时回不来,回来也可能是一副醉鬼的模样。这首桌上便只剩下了杨天风、马玉名和孙桐萱派来的副官时同然。。。。

    。。。

第八十六章 商谈;分肥() 
国府军政部已经批准在郑州成立鲁西招募处,孙桐萱的目的算是达到了大部。?但要在永城地区设置招募分处,却还需要杨天风点头配合。

    别看现在三纵归属孙桐萱管辖,但战争时期,战区、部队的改变和调换很频繁,杨天风又是独立于黄河东岸,与第三集团军的联系并不紧密。

    何况,在永城设置招募分处,虽然有利于第三集团军得到人力和资金来源,但同时也是在分润杨天风应得的利益。人员、资金,谁不想要,谁不需要?

    而这也是杨天风把马玉名请来的原因,倒不是断然拒绝,一点面子也不给孙桐萱。但杨天风也不会任人捏圆捏扁,总要尽力为三纵争裙壮大的有利条件。

    “听说杨兄已经制定了计划,要向夏邑渗透展,雄心壮志令人钦佩啊!”马玉名举杯示意,却只是浅酌耴止。

    “如果不是兵列限,我倒是想趁虚再夺一个县城。”杨天风举杯回敬,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如今嘛,只能先尽量光复县城外的乡村,有些可惜啦!三纵,嘿嘿,虚有其名,连一半的兵力都没有呀!”

    时同然能被孙桐萱派来担任协调任务,一来是忠诚,二来也是为人圆滑、处事灵活过短时间的考察,他也知道目前的三纵虽然人员不足,但潜藏的后劲和实力很大。别的不说,光兵工厂吧,就是第三集团军也没有的。

    而且,此番反扫荡三战三捷,歼敌两千人以上,缴获的枪弹物资、占领的地盘,也使三纵具备了大幅扩充的条件。

    可按理说,纵队、支队、大队这样有着临时意味的名称,同时也有着不定的编制,他还真不清楚杨天风要把三纵扩充到什么程度。按照杨天风刚才所说,现在的三纵有两千多人,连一半都不到,那就是要增加一倍兵员,达到四五千之众了。

    “杨兄要把三纵扩充成旅级建制?”时同然试探着问道:“以涡阳、永城、砀山三县的财赋和人口为基础,这倒也不是难事。”

    时同然所说不无道理,三纵确实有了大幅扩充军队的条件,杨天风也确实有在两三个月内把部队扩充至五求右的计划仅仅是地盘扩大,财赋增加,还有黄河决堤后的持续性影响,以及此番三战三捷的缴获和兵工厂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黄泛区的洪水虽然退了下去,但沉积了大量的泥沙,成为豫东淮北肥沃良田变沙漠的要杀手。

    沙化的土地,土壤保水性差,自然降低肥效,虽说可以勉强耕种,但农产收成之低,几与昔日不可同日而语,土壤的盐碱化、沙化严重影响了黄泛区农业经济的展。

    同时,黄河决堤导致泛区防洪排法及灌概系统的破坏,使各水系接纳山地雨水的功效大幅丧失,形成了大雨大灾、嘘兄、无雨旱灾的恶劣自然景象。生态环境恶化,又引自然灾害频仍,从而造成当地社会经济衰退。

    因此,从黄泛区向外逃荒求生的民众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可能吃光了余粮,也可能对生存环境的好转失去了信心。所以,大批的流民将为部队的扩充创造有利条件,只要你有钱有粮,自然有人来当兵。

    而俘虏的大批皇协军也将成为兵源的渠道之一。情况不同了,三纵光复了包括砀山县城、夏邑乡村等大片地区,那些出身本地的皇协军的家属也就脱离了日本鬼子的控制,皇协军也就有了“保家卫国、当兵吃粮”的思想和动机。

    这一点,杨天风和周至忠的看法倒是相似,此番的战损也将很快从皇协军俘虏中进行挑淹补充。当然,日后的政治思想工作,监督和训练,也都要跟上。

    俘虏、改造、补充,这是日后避免不了的事情。周至忠对此习以为常,杨天风也有着思想转变。

    “旅级建制我准备在三个月内完成。”杨天风并不隐瞒,面对时同然坦诚相告,“与鬼子的战斗不会间断,隔着黄河和黄泛区,孙司令派出支援也有很多困难。所以,我要做好独力作战的准备。这一点,时兄想必能够理解。”

    “确实如此。”时同然倒也不说假话,点头道:“第三集团军负责河防要务,范围很大,有时候确实是列未逮。当然,孙司令是肯定会尽全璃援杨兄,以保子东这个桥头堡的。”

    马玉名微笑点头,说道:“鲁西招募处对于第三集团军的人员补充很重要,而杨兄要扩充部队、大展拳脚,也需要人力资源。所以,虽然话难听,但这个比例划分却不可不谈,不可不谈成。”

    杨天风暗中冲马玉名挤了下眼睛,感谢他在其中充当和事佬,并主动提出此事,也免了他的不便。毕竟在名义上,三纵归孙桐萱指挥,杨天风也是孙桐萱的手下。

    时同然笑着点了点头,杨天风不同于其他游击武装,要看孙桐萱的脸色,要依靠第三集团军的支持。三纵远离第三集团军,又有地盘,有兵工厂,还有军统的援助,有着相当独立的实力。

    “一般人员我可以不要,但知识青年,我希望能适当补充进三纵。”杨天风开口提出条件,“这些知识青年将被当成技术兵种进行训练,我也可以代第三集团军训练一些技术兵。时兄可能有些不以为然,等随我参观完兵工厂和新武器的实弹演示,就会知道这将是对三纵,对第三集团军都大有好处的。”

    时同然还没答应,马玉名的脸色却是一凝,谨慎地提醒道:“新武器用于实战还是要暂时推迟,要等待更合适的时机象杨兄所说,要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以取得最大战绩,造成最大影响。”

    杨天风有些奇怪地看了马玉名一眼,心中有了个隐隐的猜测。武汉会战虽然结束了,但国府是不是要准备着什么新的军事行动,马玉名才不想让“钢拳”提早露脸儿?

    时同然知道现在不能一口回绝,最起码也要缓和一下,等孙桐萱的答复。如果杨天风不同意,那这个鲁西招募处分处的设置就要泡汤。甚至杨天风会另打主意,转投其他战区。

    “杨兄的意见我会如实向孙司令转达,相信会有一个合而两利的结果。”时同然端起酒杯,敬了杨天风和马玉名一杯,笑着岔开了话题,“对新武器的威力,时某却是期待之至,希望能杨兄眷让时某大开眼界啊!”

    “这是自然。”杨天风的思路有些偏离,也不再就招募处的事情继续争取,端杯回敬,随意地聊起了别的话题。

    但这微小的变化却让马玉名看到了,拉他来不就是要极力争融人、财两方面的利益,怎么杨天风似乎突然缺乏了兴趣?

    过了不长时间,杨天风便推说不胜酒力,要提前退席休息。时同然不以为意,马玉名却留了心,待杨天风走后不久也找了借口离开。

    果然,马玉名在哨兵的引领下转过厅堂,走进另一所院子,便看到杨天风的办公室里还亮着灯火,并没有休息。站岗的士兵通报之后,很快便传来了杨天风的邀请。

    “杨兄,有心事啊?”马玉名进了屋,也不客气,便坐在杨天风对面。

    桌子上摆着大地图,竟然不是本地的局部,而是整个的中国地图。上面用铅笔画着敌我形势,并不算完整、细致。

    “马兄啊,我所托付的事情——”杨天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着铅笔在平津地区点了几下。

    “呵呵,杨兄若为此事烦恼,那是大可不必。”马玉名自信地说道:“不过是从北平接几个人到大后方,又不是什么名士巨富。也是兄弟忽略了,忘了通知杨兄。三夫人的家眷已经从天津登船,将走法属越南进入国统区,这一路上已经安排妥当,绝对不会出什么问题。”

    “那就多谢马兄了。”杨天风拱了拱手。

    “杨兄之智,令人钦佩备至啊!”马玉名注目观看地图,渐渐露出钦佩之色,赞叹道:“这形势图虽不细致,却差之不远。可见杨兄关心时事,并不只把目光局限于为豫皖边弹丸之地啊!”

    “全国一盘棋,三纵也不能脱离抗战全局。”杨天风淡淡一笑,说道:“马兄之前向杨某透露了些许衡山军事会议的内容,以及我国x军队第二期作战的指导方针和谋略。但刚刚在席上,马兄又提醒杨某,新武器用于实战要推迟,这些对三纵以后的作战可都有影响。”

    “新武器的图纸我已经派人急送后方,但兵工厂的制造生产总要费些时间吧,使用新武器的技术兵种也要进行训练吧,这都是眼见的困难。”马玉名叹了口气,解释道:“我知道杨兄已经有了些储备,可贸然使用,令日军有备,就要影响大局了。”(。)

第八十七章 战略预判()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上旬,蒋js在南岳衡山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除军委会各部和全国的高级将领外,第三、第五战区师长以上军官百余人,也被通知列席大会。周el和第18集团军参谋长也参加了会议。军事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一期作战的经验教训,确定第二期抗战的战略方针。

    在此次会议上,蒋js把抗日战争划分为两个时期:从芦沟桥事变到武汉失守为第一期;此后到中日战争结束为第二期。

    为了适应这扯大了的战争摊子,便于指挥作战。蒋js在会议上对军队体制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兵团、军团两个层次,以军为作战的基本单位;取消西安、广西、重庆等行营,另设天水、桂林两个行营。以程潜、白崇禧分任行营主任。在最高统帅部之下,由程、白二将军分别负责指挥南北两大战场。

    同时,蒋js还重新划分了全国战区,调整了兵力部署。全国分为十个战区,还有冀察和苏鲁两个战区。

    为扶持和培养敌后游击力量的发展壮大,蒋委员长在这次军事会议上决定,正面第一线战场上,要不断地主动地出击日军,将日军主力和注意力都吸引到前线来,以此减轻敌后游击部队的压力。

    此举,无论对国民党的敌后游击部队,还是对**敌后抗日力量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人民抗战力量的发展壮大,牵制和消耗了相当数量的日军和伪军,反过来,也对抗战最后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最后,蒋委员长还命令:长江方面各战区部队,从1939年初开始,分期分批整顿轮训,补充兵员装备,到1939年底,应全部整训结束,准备反攻。

    这些都是比较空泛的战略筹划和布置,算不上军事机密,与会人员这么多,也保守不了什么秘密。马玉名给杨天风透露,也是为表亲近。

    而杨天风却从其中琢磨出了马玉名想拖延新武器用于实战的大概原因,可这也太扯了,等到一九三九年的年底大反攻,那得耽误多少事情?

    “有图纸,有制造工艺的详细说明,这不同于从零件开始的逆向仿造,时间不会耽误很久。”杨天风对马玉名强调的困难进行着分析和解释,“凭着已经大部搬迁至后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人员,最多一个月便能形成生产规模,再加一个月训练技术兵,两三个月就能装备部队,进入实战。马兄想得长远,但日军却不会干等着,大战很快会再度爆发,不用钢拳,岂不是又要吃败仗?如今民心士气低落,国府能再承受一次大败的恶劣影响?”

    “大战?”马玉名并不相信杨天风的说法,轻轻摇头道:“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兵力已达使用极限。现在日本陆军在国内的兵力,仅有一个近卫师团,而在中国已经配置了二十四个师团,基本上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倭皇刚刚在东京召开了大本营会议,制定了中日战争的新的战略指导方针:首先,日军将从战略进攻阶段转变为长期持久战阶段;其次,日军应采取局部作战,以确保占领区。今后日本的主要任务是‘自主指导新中国建设’。”

    “自主指导新中国建设”?杨天风若有所思,日军要重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必然要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汪精卫,这个大汉奸要登场了!

    念头一闪而过,杨天风不准备说什么,说了也没人信,汪精卫可是仅次于蒋委员长的国府二号人物。你说他要投靠日本人,依据何在?

    目光转到了桌上的地图,杨天风淡淡一笑,伸出铅笔在武汉的位置上点了点,说道:“马兄请看,这是目前武汉周边的敌我态势,如果你是日本指挥官,会觉得舒服,会觉得高枕无忧吗?看这里,再看这里”

    攻占武汉以后,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并不能放松戒备,甚至是面临着严重的局面。

    如果把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三十多万人马驻扎的武汉这个点,比作一个人的脑袋,那么,合肥至芜湖以下就如同这个人的身子,而从芜湖至武汉这漫长的水路,就正好是这个人的脖子了,一个被拉扯得特长特长的“脖子”。

    而在冈村大军的“脖子”上卡着一把“钢刀”。这就是第九战区陈诚、薛岳的五十多个师的大军。他们配置在江南鄱阳湖西面,以九宫山、幕阜山为依托,一直在积极整训,准备反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