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日军对文字的保密并不注意,根源可能是他们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失败。杨天风和根据地的谍报系统早就注意到了这种情况,所以,特意给作战部队下了命令,缴获鬼子的日记本一定上交。

    而日本兵大部分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东方人的感情总喜欢用含蓄的形式表达。而从这上面仔细分析,谍报中心便能得到很多的情报线索。

    “今村君很幸运地被抽走了,去参加一个精悍善战的部队,期待他多杀几个狡诈卑鄙的敌人,真是羡慕他啊”杨天风复述着一个鬼子日记本上的话,并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宫本是个狡猾好学的家伙,他有可能在组织类似于我们特战队那样的小部队,而缴获这本日记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事情了,我也是刚刚收到情报部门的报告。”

    “另外,还有一个鬼子俘虏的口供也提到了这个精悍善战的部队。”杨天风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综合分析之下,鬼子很可能在抽调精兵,组织一支特殊的作战部队。”

    “特勤队,别动队,特种部队?”梁末青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这是极有可能的,既然是精悍,那人数便不会多,化装、潜入、偷袭,大概也就是这么个战术。”(。)

第二百五十九章 反击序幕() 
readx;“半个月的时间,鬼子恐怕正在训练,虽然不知道具体出动的时间,但咱们要尽快布置妥当。”杨天风说道:“开会时提醒大家,会后就给各部队下命令,提高警惕,增加友军的互相识别标记和口令。另外,通知根据地的保安队、联防队和各重要机构,保卫力量也要加强。还有一些完善措施,就需要参谋长多费心了。”

    “好,我和参谋们仔细研究商议一下,尽量完善预防措施,并要敌占区活动的游击部队和情报员注意这支特殊的部队。”梁末青用力点了点头。

    “我觉得可以先放出烟幕,麻痹一下敌人,使他们产生错误判断,认为我军在近期内不会有大的动作。”杨天风沉吟了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设想与现实总是存在着差距,杨天风当然想多些平和的日子,多些发展壮大的缓冲时间,但形势所迫,以及发展到瓶颈时,便会有障碍摆在眼前。所以,不能被动地等着鬼子出招,必须采取各种办法,削弱鬼子的力量。

    围城打援,古老而又有效的战术,再次被杨天风和梁末青所选中。对于固守各要点的日军,只有调动他们,才能在避免攻坚消耗的前提下,消灭他们。而日本鬼子的顽固不化、悍不畏死,使得他们的防御令人生畏。

    投身于死地,默默地献身服务之,一心为获胜而前进。淬砺肝胆,培养必胜之信念这种被洗脑之后狂妄而执着的文字在日本鬼子的日记本上经常看到。

    而且,日本人素有自杀传统,军人们为了在神社里有自己的一柱香,受到后代的祭奠,加上神道教信仰,总是愿为狗屁的倭皇赴死。

    可怜又可怕,杨天风暗暗握紧了拳头,必须先采取军事行动,不给鬼子周密布置的时间。现在看似形势有利,但也存在着隐患,一旦鬼子集结准备完毕,一旦鬼子的特殊部队开始行动,尽管不是特别害怕,但总有被动应付之嫌。

    有时候,苦难寄托着伟大,牺牲变成了光荣。特别是在战场上,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愤恨便转化为视死如归的勇气。

    当一个人由命运来摆布的时候,他会茫然、惶惑、恐惧、软弱。而他一且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就是胜利者,他就有了自信,有了意志。而包括新七军在内的英勇的抗日部队,便给了老百姓这种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不再是日本鬼子肆意屠戮的羔羊。

    十月十六日,新七军下属的各游击队开始了试探性进攻,对一些交通线进行了破袭。主力部队也展开了行动,拔除日军依托铁路、公路修筑的小据点。dudu1;

    初期的几天,日军并未意识到隐藏在背后的是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击,还认为是游击战术中比较常见的骚扰袭击,所以并未采取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军事行动,只是命令当地部队出兵反击,并且继续加紧进行大扫荡的准备工作。

    而此时,日军的布署还未最后完成。

    为解决徐州地处四省交界,军事、政治、经济管理不明晰的矛盾,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命令将原属第12军作战地区的苏淮地区移交给第13军。

    即:华北方面军、第13军之间的作战地区的境界规定为山东、河南两省与江苏、安徽两省间的境界。同时将第17师团,以及在徐州的陆军病院划归第13军司令官指挥;将驻徐州附近的宪兵队划归华中派遣宪兵队司令官指挥,此外,苏北及海州特务机关配属于第17师团。

    日军以为这样划分后作战便明晰了,可杨天风却不以为然。豫皖边区啊,河南属于华北方面军;江苏、安徽呢,则是第13军的战区。这岂不是要面对两大日军集团的夹攻?

    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太可能发生的,起码目前是看不到这样的迹象。日军在总体上也不是团结一致的,海军、陆军的矛盾最为尖锐,而象关东军、华北派遣军、华中派遣军、华南派遣军,也是各有藩篱,界限分明,少有配合作战的例子。

    而且,华北日军还没有要进攻豫皖边区的迹象,要进攻可能也会指向豫西。八路军也还在华北顽强地抵抗,使多田骏暂时抽调不出足够兵力。而第13军,则是目前要反攻的对手,特别是驻徐州的第十七师团,已经损失了田中勤的步兵团,正是冤家对头。

    反击的目标已经选择,围点打援或是诈败诱伏的策略也基本确定,但面对狡滑的宫本,却还要仔细筹划,设计个巧妙的陷阱。

    相比较而言,日军对新七军比较重视,对八路军则比较轻敌,一个不满编的大队也敢深入根据地扫荡。

    所以,杨天风便把点子打到了这上面,并立刻与八路军进行了联络沟通。

    dudu2;

    太阳日渐西斜,透过云彩的罅隙漏下的光线,也变了颜色,照在一个不大的小村子里。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的指挥部便设在这里,司令员黄kc与政委崔tm正在屋内商议着杨天风所提出的协同作战计划。

    “萧县鬼子最近一个多月的活动确实很频繁,看来,新七军也感到了压力,要先下手为强。”

    黄kc点了点头,说道:“同时,这也有打乱鬼子冬季扫荡的意图。杨天风看得很远,想得很深哪!”

    “那司令员的意见——”崔田民欲言又止,沉吟了一下,说道:“从各方情报来分析,杨天风似乎并没有北进与我们争夺地盘的打算。”

    “我也是这么判断。”黄克诚点了点头,说道:“杨天风走的是稳步发展的路子,他最需要的是时间。所以,他不会过多树敌,反倒在通过支援抗日武装来保证永城根据地的平安。而且,豫东平原在握,给他提供了很好的基地和发展壮大的条件。”

    “确实是这样。”崔田民表示赞同,“短时间内就把三万多人武装得不逊于鬼子,潜力令人惊讶。从内线情报看,新七军的待遇,根据地内民众的生活水平,都很稳定。这在战争年月是很不容易的。”

    黄kc苦笑了一下,说道:“在军事、经济上,杨天风是一把好手;在政治上嘛,倒是态度不明。当然,这不妨碍我们学习他的办法和经验,比如军队训练、战术打法,还有发展经济这一块。至于武器制造——”

    看着黄kc轻轻摇头,崔田民也苦笑着表示无奈,“难度太大,就算是杨天风肯把图纸给咱们,凭咱们的设备和技术力量,也很难造出来。而且,咱们太穷,想买想换也有很大的困难。”

    “也只有尽力去做啦!”黄kc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至于此次协同作战,我的意见是欢迎并密切配合。毕竟萧县鬼子修筑陇海铁路,对鲁西根据地也构成了威胁。”

    崔田民对此表示同意,只是还有疑虑,说道:“是不是向总部请示一下,再给杨天风回复?”dudu3;

    黄kc沉吟了一下,说道:“一边请示,一边准备。不要等指示到了,咱们这边又耽搁了时间。”

    “我看,可以借机再向杨天风要些武器弹药。”崔田民犹豫了一下,又不敢太过肯定,“不过,这样是不是有些不给钱不出力的感觉?”

    “确实是这样。”黄kc笑了起来,说道:“还是以大局为重,先不讲条件为好。依杨天风的行事风格,仗打胜了,总会有所表示的。”

    崔田民自嘲地笑了笑,说道:“一颗步兵炮炮弹的价格比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还多,咱们实在是承受不起啊!”

    “从内线的情报看,这样还算是成本价呢!”黄kc耸了耸肩膀,说道:“可见杨天风还是比较慷慨的。特别是这次协同作战,他答应以后可以用弹壳换弹药,这就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我也知道这些。”崔田民若有所思地皱起了眉头,“可杨天风是怎么做到的呢?”

    拿破仑曾说过打仗最重要的三个因素:第一是钱,第二是钱,第三还是钱。虽然不是有钱就能打胜仗,可没钱连仗都打不了。

    的确,军队是烧钱的行业。没有钱,军队就吸引不了人才、研究不出装备、组织不起训练;没有钱,军人就没饭吃、没衣穿、没枪拿什么都没有,还怎么打仗?

    而钱并不单指货币,而是包括粮食、衣服、武器、弹药等综合方面的统称。起码在永城根据地,除了真金白银,日益贬值的纸币钞票并不太受老百姓的喜欢。

    中日之间真刀真枪的战争在继续,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也在进行。国府为了抵挡伪法币的泛滥,采取了一些办法,其中之一便是法币分战区流通。解释起来就是加盖战区印章的法币只能在这一个战区能够流通,为此而设立了战区银行。

    这恐怕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杨天风对此不表乐观,除了仿效八路军的根据地,另外发行货币,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但他身处于国府系统内,这样做是不可能的。(。)

第二百六十章 经济举措() 
readx;法币在沦陷区已经被鬼子废止,并被廉价兑换。由此带来的问题便是从光复区套购物资,造成光复区物资短缺和物价上涨。

    所以,杨天风虽然不能重发货币,但在打击向沦陷区走私的问题上却绝不手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渡过战争时的艰难岁月,专员公署也实施了统购统销政策。从粮食到食盐、布匹、棉麻、蚕丝、食油等,民众要购买这些东西,只能凭专员公署发放的流通券,也就相当于第二种货币。

    同样,百姓要出卖统购统销的物资就只能卖给专员公署建立的供销社,再用到手的法币或流通券从供销社购买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或者直接用实物换购。

    虽然实行统购统销,使根据地内能自由买卖的商品变少了,但杨天风所推动的民办工厂的兴建,供销社内的商品却在不断增多。由此给民众带来的生活不便,其实只是在初期,而且完全在民众的承受范围之内。

    当然,杨天风也不得不采取“剪刀差”来获取更多的发展资金。所谓“剪刀差”,实际上是一种“暗税”,收购农产品的价格低,而卖给农民的工业品高,一高一低所形成的差额。

    没有办法,没有中国农民这一份可贵的奉献,工业建设的原始积累便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这与战争的需要相悖。

    作为对农民的一种补偿,专员公署成立了信贷部门,为农民提供小额低息贷款来购买牲畜、工具、化肥等生产资料。而且,药品对根据地内的固定居民实行无息赊销,期限为一年。

    这样一来,使用化肥后的增产足以抵销贷款利息,还至少会有一成至两成的余额。而生病后不必倾家荡产,完全可以赊药先治好病,再用劳动所得来偿还。dudu1;

    不得不说,中国百姓是淳朴、善良,最能忍耐的,一点点能够改善生活状况的政策都会被感激。杨天风还有些于心不安,但民间的好评和赞扬却已经悄然兴起。

    其实,每个国家,每个政府,除非昏头胀脑、丧心病狂,都是希望能够稳定长久。制定的政策也是要解决实际困难,作为缴护稳定的手段和措施的。

    但政策是政策,法律是法律,是切实不走样儿地贯彻实施,还是只作为书面文章看着好,或是在执行中歪曲扭变,倒成为伤民害民的恶政。

    因此,执行政策的官僚机构是至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杨天风对此是最为重视,最为关注的。而在战争环境下,根据地的政务系统能否保持廉洁高效,也是发展壮大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所以,巡视组、举报箱等监督措施陆续推行,最大限度地保证政策从制定到实行的正确和一贯性,保证官僚机构的廉洁奉公。

    不管你是什么党派,什么出身,只要你能把工作干好,只要你不贪不腐,杨天风就大胆使用,并要求专员公署也是如此的用人标准。在这些政务人员中,有没有gcxd,杨天风并不在意,只要不公开身份,他即便可以确定,也不揭穿,不罢免,照旧使用。

    其实,在杨天风的内心深处,他倒是希望有gcxd存在。而他努力打造的并不只是军队的建设模式,工农业发展的框架,以后还会有更深层次,甚至涉及到国家的发展道路。

    永城根据地如果能顺利发展,杨天风是希望别人借鉴学习的,是希望塑造出一个成功的样板,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的。dudu2;

    当然,希望是希望,会取得什么样的结果,杨天风也没有把握。但他确实在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在实践,在前进。

    而军队的建设发展已经走上正轨,经历过连番战斗,并经受杨天风教导的军官也成长起来,使他不必每战皆参与,大大地解放出了他的时间和精力。

    八路军的回复很快,同意协同作战,并做好准备,欢迎新七军派兵进入其控制地区,共同对敌展开行动。

    按照制定好的计划,新七军第二十五师的两个旅及加强炮兵团在师长郭松林率领下,秘密集结于砀山县,得到八路军的回复和接应后,趁夜北上,进入陇海路北的丰县地区。八路军鲁西军区则出动两个团及湖西根据地的黄河支队,共四千余人配合作战。

    此时,新七军编制内的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这三个师,每个师为九千余人,并没有满员。主要是独立旅和警备旅的存在,分薄了部分兵员。但军队的扩充还在继续,新兵还在继续招募、训练,按照计划和现在的进度,每个月平均就有三千多人补充进军队。

    濉溪、永城、夏邑、砀山、蒙城、亳县、商丘、鹿邑、、虞城、涡阳,新七军完全控制的县已经有十个,还有宿县、萧县的乡村地区,这么大的地盘,又多是较富庶的平原地区,为新七军的不断扩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大将郭松林率军出征,从西北方向迂回绕袭萧县地区;参谋长梁末青前往濉溪坐镇指挥,以佟志和的二十六师为主力,从西南方向威胁萧县。杨天风倒一下子闲了起来。dudu3;

    说闲也不是真的,而是此次军事行动用不着他亲自出马上阵了。但别的工作还有很多,他还有得忙呢!

    徐州,第十七师团司令部。

    大厅内坐满了日本军官,一片澄黄黄的颜色。每个人都坐得笔直,听着第十二军参谋长樱井省三少将在做冬季扫荡的布置。

    虽然是少将,但人家是参谋长,连十七师团师团长平林盛人也要听其号令。当然,平林盛人是极希望对新七军进行进攻,对永城根据地进行扫荡的,田中勤步兵团的仇,他是迫切地想要报。

    樱井省三左边腰际挂着指挥刀,刀柄上的宝石和金色条纹在灯光下闪闪发光,严峻的面孔下隐藏着自信和傲慢,两只狼一样的眼睛,不时地在与会众人的脸上扫来扫去。

    。。。。。。。。。。。。。。。。。。。。。。(。)

第二百六十一章 扫荡的布署() 
“第十七师团有着光荣的历史,曾驰骋于西伯利亚雪原,曾在青岛击败过德*队。泽田司令长官命我最先视察的就是第十七师团,并欢迎第十七师团列入第十三军的序列。我想,有你们这样英勇善战的师团,更辉煌的胜利为期不远,将来一定会载入蝗军征战的史册”

    日军第十七师团于一九零七年十一月在姬路市成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师团参与攻击德国在中国的地盘,及参与西伯利亚出兵。

    但第十七师团却算不上日军的精锐,在一九二五年,第十七师团便成为日本政府因节省军费而被解散的四个师团之一。直到一九三八年四月才重新编成,成为中国派遣军的一部分参加武汉会战。

    而樱井省三显然是在为第十七师团的脸上涂脂抹粉,顺便也提振一下士气军心。在座的第十七师团军官听到这番赞扬,都觉得身上热烘烘的,心里十分舒畅。

    “要完成圣战的使命,就一定要发扬蝗军英勇善战的精神,消灭新七军,一举占领永城,为派遣军建立功勋,报答天皇陛下的隆恩,宣扬大日本帝国的国威”

    樱井省三讲话的声音越来越高,态度越来越激昂,手臂不断在空中挥舞,来加强语气和声势。他的声音向四周扩散,又在墙壁上撞回,在屋中回荡。

    在座的日本军官目不转瞬,耳不旁听,象一根根木头桩子似的听着樱井省三的狂妄叫嚣。

    宫本坐得端正,但眼睛的余光却扫了一下周围的军官。见他们在聚精会神地谛听,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也不知道心里都在想什么。

    “轻敌,骄狂。”宫本做着自己的判断,他可不认为能够轻易击败新七军,并占领永城根据地。这个樱井省三,显然并不透彻地了解新七军,了解杨天风。但他没有吭声,等着听樱井省三宣讲作战计划。

    樱井省三终于结束了鼓励和叫嚣,拿过文件夹,布署将于十月二十五日开始的扫荡计划。

    冬季扫荡将以第十七师团为主力,其所属的步兵第53、54联队,野炮兵第23联队,工兵第17联队,将会出动。同时,第十三军将调独立混成第12旅团、独立混成第13旅团,以及宿县、萧县的部分驻防军参与扫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