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惊雷-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鬼子步兵暂时的混乱停顿后,并没有后退,而是就地寻找隐蔽,向堤坝上猛烈射击,掷弹筒手也寻找目标,发射出一颗颗小炮弹。后面,鬼子的火炮再度轰鸣,似乎比刚才还要猛烈。

    两百米,一百五十米,鬼子的火炮、机枪全速发射,这是冲锋的前奏。一百米的距离十几秒就可以乘着机枪和炮火的轰击瞬间冲过去了,直接进入白刃战和手榴弹战,这也是日军常用的战术。

    轰,轰,轰北侧堤坝的后面、两翼,八二迫击炮猛然发出怒吼,射程并不逊于日军的步兵炮。炮弹接二连三地砸向鬼子的火炮阵地,在掀起的烟尘中鬼子的炮火骤然减弱。

    随着一声声哨响,守军从反斜面的藏兵洞里纷纷跳出,顺着挖好的踏脚坑爬上堤坝,进入战壕工事,摆开了各种武器。

    炮火反击的同时,鬼子已经发起了冲锋,但他们却发现,陷入了可怕的地雷阵。一踩就会跳起爆炸的、且会迸出弹片的跳雷,就布在他们前进的方向上。一声声爆炸,一团团硝烟和泥土,爆炸后的火光及受伤鬼子的尖叫声充斥着战场。

    掩蔽良好的重机枪发出了撕亚麻布的恐怖声音。交叉、侧射,火力密集而凶猛,立时将进入百米之内的鬼子笼罩在火网之中。

    鬼子是顽强的,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弯下身体,匍匐前进,奔跑、趴下,又跳起来,继续向前冲。

    “冲上去!冲上去!”二等兵小林听到小队长嘶声的叫喊,但随之而来的是一声爆炸,小队长的声音消失了。

    到处是一片呼喊声、尖叫声、枪声和爆炸的声响,到处是倒下的士兵。有的当场身亡,有的在可怜地呼救。

    哦,永野,他再也不会被偏头痛困扰了。小林看到被弹片打得惨不忍睹的同乡,脸上却诡异地没有伤,凄惨地倒在地上。一个伤兵在嚎叫着,从膝部到骨盆全部豁开来,伤口十分整齐,仿佛是一位外科医生用手术刀划开的。伤口太深,小林甚至能清楚地看到股动脉的搏动。

    堤坝上,轻重武器一齐开火,形成了一片弹雨,鬼子的熟练的战术动作也失去了效果,即便趴在地上,也会被居高临下的子弹击中。

    小林终于冲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战术动作戛然而止,觉得胸口象被烧红的铁钎扎穿了一样。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双腿,它们不由自主地抽缩起来,跟他看见过的死人的抽搐一样。他知道自己要死了,但又不甘心,他开始喊救命,呼喊他的母亲。一颗榴弹落下来,弹片削飞了小林的半个脑袋。

    鬼子的掩护火力完全被压制住了,九二重机枪、歪把子、九六轻机枪,在射速和射程上都不敌屠倭电锯,更不用说还有六零迫击炮、榴弹发射器的准确轰击。

    守军还占着居高临下的优势,这一点也非常重要。杨天风敢于把步兵藏于二线,尽量避开火炮的杀伤,便是因为鬼子即便攻到堤坝下,七米多高的攀爬也是很费时、很困难的事情。尽管堤坝上有几处向上的阶梯,但却是故意留下的诱敌陷阱,并且有很强的火力和兵力防守。

    韩大手扣着机枪的扳机,继续射击着。噪音震耳欲聋,但这位机枪手却沉浸在杀戮的痛快当中。他不知道已经打中了多少个鬼子,只是看到鬼子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他以前经常想象着用这种武器杀死敌人是怎样的情形,现在他明白了,这事简单极了。

    点射、扫射相结合,韩大手还没忘了机枪手急训班上所学习的要领,对手上这架疯狂的机关枪,他简直喜欢死了。

    鬼子的冲锋被击退了,准确地说,只有寥寥数人逃了回去。从百米内一直到五百多米,可怕的“撕布声”一直在响,夺走了无数鬼子的狗命。

    零星的枪声还没有停,守军在击杀着倒在堤坝下的鬼子伤兵,以及躲在尸体堆里的幸存者。

    夕阳只剩下了半张面孔,将暗红的余晖撒在满是尸体、枪枝、残肢断臂、破碎零件的战场上。

    黑泽遭到了当头一棒,由于不了解敌情,以及进攻的仓促,不仅火炮和炮兵遭到了相当的损失,将近三百官兵也几乎全部阵亡。尽管这在他的征战历史中,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但这样短时间的惨败,却令他大吃一惊。

    “暂且后退。”黑泽不敢再“猛”下去了,敌人既然有八二迫击炮,要想压制敌人,就要等大队人马上来,用75mm火炮轰击了。

    但黑泽并没有死心,他那严重充水的大脑还在转动,酝酿着一次他认为是能够挽回颜面的进攻。

    细小的云片在浅蓝明净的天空泛起小小的白浪,太阳已从山巅后面露出来了大半个脸,把几道光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流在一起。

    田中勤阴沉着脸,很好的天气并没好让他身心愉悦。在望远镜的视野中,堤坝下是横七竖八的士兵的尸体,凄惨地倒在泥水之中。

    没错,这就是黑泽策划的半夜“模糊行动“的结局。半夜已经够黑了,黑泽又施放了烟雾弹,以便遮蔽对方视线,让你枪打不中,炮也炸不准。

    脑残的家伙再怎么努力也还是脑残。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中,被弄得晕头转向、不辨西东的不是守军,而是进攻中的日军。而且,日军在堤坝前还陷入了阴险的陷阱。

    天一黑,守军便悄悄地放水,把堤坝下面百米内的区域变成了泥水沼泽。进行模糊行动的鬼子这下子就更措手不及,视线不清了。在堤坝下成了陷足笨拙的活靶子,几颗燃烧型迫击炮炮弹照亮了这群苦苦挣扎的小妖怪,密集的弹雨把鬼子一个个撕成了碎片。

    黑泽站在田中勤身后,肥大的脑袋缓慢地转动,大眼珠子不时一动,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进攻太过仓促了。”田中勤哼了一声,放下了望远镜,狠狠地瞪着黑泽这个蠢货。

    “哈依!”黑泽立正低头,顿了一下,又强辩道:“敌人太狡猾了,更是卑职失误。”

    田中勤不想深究,现在也不是深究的时候,而是如何解决问题。显然,敌人占着地利,据黑泽等人的描述,火力也很猛烈。这就要面临选择,是继续猛攻,先攻占虞城;还是先围而不攻,直接进攻商丘?

    短时间的思索过后,田中勤无奈地发现,虽然象是两个选择,但后一个基本是不现实的。围而不攻,那围城的部队要留多少?留多了,进攻商丘的兵力便显得单薄;留少了,万一敌人反噬,后果会很严重。

    “还是你的大队进行攻击。”田中勤伸手指了指黑泽,说道:“我会调集所有火炮提供支援掩护。”

    “哈依!”黑泽精神一振,虽然损失不小,但他并不认输,有了更强大的火炮支援,他觉得有了反转形象的机会。

    “战术要有所改变,要动脑子。”田中勤对黑泽这个猛将终于有了些别的认识,有些不太放心,沉吟了一下,说道:“你再把攻击的过程说一遍。”

    仔细认真地听了黑泽的讲述,田中勤重新作出了调整,主要是炮兵阵地的设置,离得远了很多,使敌人的八二迫击炮形成不了威胁。

    九四式75mm山炮解决了过去41式山炮最大射程/最大仰角状态不安定性,同样采用这种炮架后,方向射界大大的增加了。同时,它比41式山炮射程增加一公里,但总重量没有增加,这主要得益于采用自紧身管等先进技术。

    在射程上,94式山炮比八二迫击炮高出数倍不止,比120重迫还要远将近一公里。当然,这是指的最大射程,通常不会摆的这么远。

    因此,这也是正面作战中抗日武装伤亡较大的原因。对鬼子的火炮轰击,只能被动挨打,却没有反制的武器。而且,这还没有算到鬼子更大口径、更大威力的重炮。

    但守军也有自己的优势,在护城堤的反斜面修筑的藏兵壕、洞,使敌人的山炮很难打到这里。而曲射炮呢,九二步兵炮、八一迫击炮当然可以,可八二迫击炮同样可以压制反击,使其难以靠近。

    没错,杨天风设计的防守方案依然是添油战术。而堤坝上留守的兵力不多,构筑的机枪、战防炮掩体却很坚固,这样足以抵挡鬼子一阵子,为后续部队进入阵地争取时间。

    况且,堤坝下还挖有壕沟,凭借堤坝的高度,形成了类似绝壁的屏障,下面的壕沟深四米,宽五米,很象缩小版的方天觉壕。尽管是缩小版的,却更容易使鬼子上当,觉得可以轻松跃过。

    “轰、轰、轰、轰!”炮弹不断地落在堤坝上爆炸,炮击越来越多,越来越猛烈。爆炸声混成一片,犹如模糊的雷声。(。)

第二百一十五章 激战 2() 
新补充进部队的新兵王宝玉有些僵硬地蹲在壕沟里,这次炮击是他迄今为止最糟糕的一次经历。

    一轮接一轮的炮弹落下,他不知道这持续了多久。想要逃离这个地狱或者至少让自己不受伤——这一想法看来是完全不可能的。然而,在这种密集火力的轰击下,在这种绝望的境况下,一种渴望生存的**油然而起。

    呯,呯,呯王宝玉听到了另外的声音,就在旁边。班长竟然在给鬼子的炮弹在数着数,手指一弹一弹,一小块一小块的石子落在壕沟边上。

    这有些奇怪的表现让王宝玉突然不那么害怕和绝望了,而是对班长充满了敬佩。他顽强而又坚忍,尽管爱吼骂,爱踢新兵的屁股,但他是一个绝对可靠的上级兼战友,他还能把一种强烈的自信心传递给班里的每一个人。

    没错,一个经验丰富的班长,对新兵来说,就是极宝贵的财富和保障。

    鬼子的炮火继续着,猛烈地轰炸着北面的堤坝关口。显然,田中勤也认为这是攻击的重点,毕竟黑泽在这里攻击过,多少也会摧毁一些敌人的掩体工事,杀伤一些敌人。

    炮弹不仅落在堤坝上和对着鬼子的斜坡上,还落在堤坝下面。那些倒卧的鬼子的尸体在轰炸中愈发零碎,残尸血肉飞扬而起,又落下来,把这一片区域变成了惨不忍睹的屠宰场。

    田中勤是故意这样做的,他要制造出一些弹坑,以利步兵进攻时的隐蔽。同时,他还要尽量引爆敌人布设的地雷,减少步兵进攻的死伤和阻碍。

    进攻在炮声持续中开始了,日军展开了一个宽大的正面,还是在北面进行,但士兵的密度大为降低,以疏松的散兵线向前推进。但进攻的重点依然是堤坝的关口,攻下关口,便可以沿着大道直扑城下。

    空中飞来了三架日军飞机,俯冲下来,在堤坝上扫射轰炸。爆炸声连续不断,灼热的弹片在令人窒息的烟尘中发出尖厉的哨声。

    哒哒哒许久的沉默之后,再一次俯冲下来的日本飞机遭到了数挺“民二式”高射机枪的交叉狙击。一架飞机猝不及防,拖着黑烟拉高逃远。

    战斗在鬼子推进到二百多米的距离时开始了,使鬼子不能利用火炮轰击所形成百米内的弹坑作掩护。

    奇怪的射击声引起了田中勤的注意,他很快就发现,就地卧倒为步兵提供掩护的机枪似乎被敌人压制住了。本方的机枪每点射一次的时间里,对手的机枪却能还以冰雹般的三次点射。

    同时,守军的六零迫击炮、榴弹发射器也相当厉害,本方的机枪不断被轰炸所摧毁。而对手的火力点不断变换,显然是在频繁转移阵地,避免炮火的杀伤。

    很有章法的布置,很有经验的阻击,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战斗展开没多长时间,田中勤便从这次试探中得出了判断。他派出了宝贵的坦克,还有装甲车,锋锐直指堤坝关口。同时,他命令火炮向关口及两侧的堤坝猛轰,提供更有效的火力掩护。

    坦克轰鸣着向前,两辆,三辆领头的坦克开着炮,机枪手操纵着机枪扫射着,被压制的鬼子步兵也纷纷爬起,排成散兵线,小心翼翼地躲在金属怪物后面掩护着自己。

    轰,爆炸的火光闪现,一辆坦克笼罩在一团又浓又脏的黑烟里,掩体内的战防炮直接打中了它。无数的碎片飞向了空中,一块金属板旋转着高高地飞向空中,然后又象一块大烙饼似的落在地上。好半天,也没有人从这辆坦克里跑出来。

    几辆坦克的炮塔转动着,开火直射,堤坝上腾起了烟柱,飞扬的尘木中似乎还夹杂着破碎的零件。

    一次可怕的爆炸,整个地面颤抖着,韩大手的身体也被震得弹跳起来。不过这次坦克炮打得太近了,直接打中了机枪掩体的射击口的上沿,一大块泥土把机枪埋住了。

    坦克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噪音,如此近距离内发射炮弹所带来的震动,这一切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出乎意料的是,韩大手不仅还活着,而且还没有负伤。他听见副射手在**,不禁回头看去。副射手也还活着,只是受了伤,并被土埋了半个身子,正试图扭动着挣脱出来。

    轰,一个大火球!一辆坦克被击中,炮塔一下子耷拉下去。

    子弹、弹片打在钢铁护盾上呯呯作响,炮手却不顾危险,再次装弹瞄准,几乎与鬼子旋转过来的坦克炮同时向着对方轰击过去。又一辆坦克被击毁,战防炮的掩体也被炮弹击中,一个炮组伤亡惨重。

    八二、六零迫击炮弹从正面、侧面猛烈轰击着鬼子坦克和后面的步兵,掀起的硝烟、泥土遮蔽视线。趁着掩护,战防炮再次发射,击毁了鬼子的最后两辆坦克,自身也损失了一个战防炮组。

    大炮轰炸,飞机扫射,坦克、装甲车冲击,步兵冲锋,战斗越来越残酷,鬼子越来越愤怒,越来越凶狠。

    但堤坝阵地就象长城一般,岿然不动。每次鬼子以为已经用炮火把对手炸得死伤惨重而冲锋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依然是如雨的子弹,轰然爆炸的榴弹、炮弹。

    人员的伤亡、武器的损耗,在战斗中难以避免。但守军以顽强的意志,精良的武器,完备的工事,顶住了鬼子由试探到疯狂的进攻。

    田中勤举着望远镜一动也不动,注视着烟火笼罩的战场。从试探到不断地加强力度,再到最后的狂攻,是随着他的判断和决定而改变的。虞城的敌人不仅兵力很多,而且装备很好,留下这样一个钉子在侧后,他认为是难以达到全力进攻商丘的设想的。

    所以,他一定要先把虞城攻下,才能放心地把全部兵力投入到攻击商丘的行动中。如果之前还有着分兵的想法,现在,他已经百分之百地确定下来。(。)

第二百一十六章 疯狂的进攻() 
感谢书友151219。。。,兰精灵宝宝,四海蓝天,湖月泡蘑菇,ha1846,思飞r咖啡,黑骑士无奈,摩人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

    这是一次最为猛烈的进攻,冲击在前的两辆坦克、四辆装甲车已经报废,燃着烈火,升着黑烟。

    而头缠白布条的敢死队终于冲进了关口,隔着堆积在关口的交错的巨土堆,他看不到具体的战况,但爆炸声、枪声、喊杀声预示着战斗的激烈和残酷。关口两侧的堤坝工事内,喷吐着凶猛的交叉火力,迫击炮弹不断耕犁,将后续部队死死地拦截住。

    炮弹倾泻在堤坝上,烟火弥漫中,总有杀不死的中国士兵时隐时现,或匍匐,或猫腰,或从一个弹坑跃进另一个弹坑,射向蝗军的子弹依然猛烈。

    那种声音——田中勤的手有些颤抖。他不知道对手装备的是什么机枪,极快的射速已经听不见子弹击发的声音,而是一种类似电锯的恐怖噪音。

    物质匮乏是日本的先天不足,所以,比较重视海空军装备,对陆军只能迁就,如此形成所谓“白兵主义”。只从字面看,步兵装备简单些,就靠勇气技术战胜对手。如此,精准射击,凶猛拼刺,夜袭机动,成了“三白”内容。

    而日军从日俄战争中得出的经验是:勇敢的精神和娴熟的拼刺完全可以战胜强敌。对部队片面地强调精神教育,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后,面对弱小且缺乏训练的中**队,日军这种亡命徒式的冲锋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就更助长了日军“进攻至上”的思想和理论的发展。

    即便是当日本的国策把苏、美等强国悄悄列为假想敌后,日军仍然认为,高强度的训练,为国捐躯的精神和勇敢无畏的进攻足以弥补装备和物质上的不足。

    但田中勤此时的信念开始动摇,对手不仅武器装备齐全,战斗意志也凶狠顽强。蝗军依然是勇敢无畏,依然是训练有素,但地利和防守的因素有效地缩短了双方的战力差距。特别是堤坝关口两翼的轻重机枪,或许是临时从别的方向调来的,但数量之多,交叉火力之密集,令田中勤感到震惊。

    更震惊,或者说绝望无助的是被增援而来的密集火力压制在堤坝关口外的日本鬼子。他们失去了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一排排地被侧面射来的密集子弹击倒。空中,迫击炮炮弹、榴弹不断落下,让鬼子已无法辨别单次的爆炸,只听见连续的、摧枯拉朽的隆隆声,间或还有弹片低飞掠过头顶的撕裂声。

    空气中混合着烟雾和尘土。炸弹在周围不断以抛物线落下,在这种噪音下,如果有命令传达,或是有人喊,也压根儿听不见。在这暴风雨般猛烈的爆炸和扫射中,想站起来,无疑就是自杀。

    原田身上的每块肌肉都绷得象琴弦一样紧,颤抖着,就好象得了轻度抽风。有了浅弹坑粗陋的保护,他突然有点可怜其他暴露在平坦地上的人。

    特别是那个躺在他不远处的卫生兵,药箱在身边敞着,各种绷带和药品整齐地放在格档里,而他此时肠腔裸露,连自己也救不了。夹杂着灰土的内脏有些反光,原田突然想起小时候看过的洗净的兔子和松鼠的内脏。

    催命的号声响了起来,田中勤孤注一掷,要赶在冲进关口的敢死队未被敌人消灭前,让后勤部队跟进上去。这是一次千辛万苦得来的机会,如果不狠下心,已经付出的惨重代价也将化为泡影。

    炮轰,对射,鬼子作好了再度冲锋的准备,尽管前面倒满了尸体,随处可见残肢断臂。

    进攻令下达了,在狂热的“班载”声中,原田的紧张不安都消失了。他和同伴们呐喊着,冲过被炸得坎坷不平,且布满了支离破碎的**的土地,向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