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运-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有时不服运气不行,如果今天的局面是冷枫坐镇县委而李逸风人在外地,就又是完全不同的情形了,只可惜,偏偏就让李逸风赶了。关允在刚才听了金一佳之劝,还没有下定决心要推波助澜借机拉李逸风下马,但接到冷枫电话之后,心中蓦然闪过一个无比强烈的念头——**过后,李永昌必定轰然倒塌,李永昌一倒,出于平衡孔县局势的需要,市委必定不会让两个空降的一号二号完全掌握了孔县,那么说不定李逸风和冷枫还要有一人会被调整。

    与其到时一半对一半的几率被调整了冷枫,还不如现在直接拉下了李逸风,省得到时赌输了就惨了。关允心思跳跃不定,目光悄然落在了李逸风的脸。

    李逸风脸色阴沉,正要看关允拿来的帐目,目光中透露出坚毅之色,他见关允打完了电话,就说:“关允,先由你、伟全和星雅出面协调一下,能劝退尽可能劝退,如果实在不行,我再露面。”

    李逸风将关允排在第一位,显然是在暗示处理**的核心人物是关允,而郭伟全和柳星雅,一个常务副县长,一个县委办主任,却全部成了陪衬,关允立刻感觉身压力倍增。

    关允理解李逸风暂不露面的考虑,如果李逸风现在露面,那么在谈判的时候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他先出面挡一挡,也是缓兵之计,就点头说道:“我会尽力,请李记放心。”

    李逸风摆了摆手:“去,让崔玉强来我办公室一趟。”

    关允和柳星雅走出办公室,刚和郭伟全汇聚一处,正要向外走,只听到外面传来轰隆隆一声巨响,柳星雅和郭伟全顿时脸色大变,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好像爆炸的声音?

    关允更是无比震惊,因为他听出了是什么声音,心中叹息一声,事情,还真是闹大了!。。

第133章 骂功() 
孔县县委大门是两扇黑铁门,黑铁门连接红砖墙,不管是黑铁门还是红砖墙,都年久失修,接连的部分早已锈迹斑斑,每天大门开合的时候,都是嘶哑直响的摩擦声音,关允每次从大门通过都会加快脚步,唯恐什么时候大门轰然倒塌,砸在自己身。…

    县委的大门确实有些年头了,据说初建于李永昌在县委第一次执掌大权之时,当时李永昌是副县长,他亲自带领了一帮工人,亲自动手,一砖一瓦建起了县委大院的新大门。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历任的记和县长任之后,再无一人扩建过县委大院,自然也没人在意大门是好是坏。

    孔县一直流传一个说法,县委大院的大门都是李永昌建的,每一个从县委大门进出的县委领导,都走在李永昌的阴影之下。言外之意就是,县委大门不换,风水就改,李永昌就永远是孔县的不老的传说。

    轰隆隆一声巨响,不是爆炸的声音,是县委大门的黑铁门连同连接的一部分红砖墙轰然倒塌的声音。倒塌之后的黑铁门和红砖墙正好砸在挡住人群的警车面,将警车砸得稀烂,发出了轰然的巨响。

    大门一倒,被大门挡在外面的人群就一哄而,跃过倒塌的砖墙,跳被砸得稀烂的汽车,冲开拦截的警察,几十人气势汹汹手持条幅,冲进了县委!

    白色条幅黑笔大字:“还我李记!”

    也不知幕后总策划是谁,又不是祭奠死人,怎么用白底黑字?而且用的还是还我李记的标语,李永昌明明还活得好好的……

    崔玉强带领的一帮警察一共几十人,抵挡不了几百人的队伍,被十几人突破了人墙,崔玉强吓得不轻。万一这帮人冲撞了县委领导,误伤了李逸风,他就不用考虑是不是被清洗了,直接就引咎辞职算了。

    这么一想,就更加痛恨李永昌了。崔玉强会不清楚今天的事情是李永昌的手笔?整个孔县能在短时间内无声无息地号召几百人聚集在一起,有如此影响力的人。唯李永昌一人而已。

    李永昌下了狠手了呀。不但想冲击了县委大院,临死也要拖李逸风下水,而且还想拉他当垫背,够狠够无耻!崔玉强气得七窍生烟,奈何县公安局警力不够,全局出动了也抵挡不了滚滚人流。…

    难道真要鸣枪示警?不提都是乡里乡亲的,不好翻脸,就是翻脸,他的枪也未必吓得住人。在基层工作多年,崔玉强比谁都清楚一旦群情沸腾起来,不明真相的群众的情绪被别有用心的人鼓动之后,很难平息,就如一群狂躁的奔牛。谁挡在前面谁就会首当其冲被撞得粉身碎骨。

    但职责所在,他又不能不管,崔玉强大喊一声:“谁敢再向里面跑。我就对他不客气了!”他用了高音喇叭,还用足了力气,声音回荡在县委大院之中,却无一人理会,冲在前面的几十人依然大步流星地向前冲,眼见就冲到了距离内门不到百米的警惕线之内。

    一到内门,就等于接近了李逸风的安全距离范围之内,等于是说,李逸风随时可能被人群所伤,崔玉强已经吓得魂飞天外了,他一下飞跃而起,一个箭步冲了过来,试图拦住众人。

    堂堂的公安局长,在孔县威风八面的崔玉强,猫着腰,跑得飞快,总算在人群冲到内门之前拦住了众人,他伸开双臂大喝一声:“谁敢再向前一步,就抓他进局子。”

    以往崔玉强只要在县城街头一出现,大小混混都会如猫见老鼠一样避之不及,但现在崔玉强急赤白脸,几乎要火冒三丈了,十几人却当他不存在一样,为首的一个六十下的老头更是双目圆睁,伸手一把推开崔玉强,骂道:“叛徒,败类,滚一边去,孔县没你这号人!”

    老头是县一中的退休教师,名叫达邵,教了一辈子的政治,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被人成功地鼓动,成为替李永昌伸冤叫屈的先行军。由此可见,纵然教了一辈子活了一辈子人,未必也能看清真相明辨是非。

    达邵还曾经教过崔玉强,崔玉强平常见了他总要恭敬地尊称一声老师,在老师面前,他的公安局长的身份就不管用了,尤其对方还是孔县教育界德高望重前辈,他被达邵推开,既没法还手,更不能用强,只好尴尬地说道:“邵老师,您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这么冲动?”

    “冲动,我不是冲动,我是老夫略发少年狂,你懂什么?”达邵须发皆张,用手指着崔玉强的鼻子,“崔玉强,枉我教你一场,你懂不懂什么叫仁义礼智信?你身为孔县人,却吃里爬外帮着外人摆布孔县,李永昌为孔县辛苦了一辈子,没有功劳也没苦劳,凭什么李逸风和冷枫要搬开他?你还帮着李逸风和冷枫算计自己人,你脑子让驴踢了?分不清里外?哪里有胳膊肘向外拐的道理?”

    “达老师,我……”崔玉强被达邵一连串的质问逼问得哑口无言,他对付地痞流氓有一百种手腕,对付能说会道的知识分子却束手无策,只是尴尬地搓着双手,“我,我是从大局出发……”

    “什么大局?是孔县的大局还是李逸风和冷枫的大局?”达邵继续对崔玉强口诛笔伐,“如果说为了孔县的大局,你问问门口几百名百姓,他们能不能代表孔县人说话?我看你就是为了保你的官位,是为了李逸风和冷枫的大局,是为了拍李逸风和冷枫的马屁,你就是孔县的叛徒孔县的败类。”

    一番话骂得崔玉强狗血喷头,让崔玉强哑口无言!

    “达老师,您这话就说得不对了……”崔玉强被骂得羞愧难当,既不能动手又笨嘴拙舌无法还口,眼见他一个堂堂的公安局长就要一败涂地时,关允挺身而出,替他接招了,“崔局长身为公安局长,职责所在,必须维持秩序,他维护的大局既是孔县的大局,又是李记和冷县长的大局。”

    说话间,关允悄然向崔玉强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崔玉强去向李逸风汇报。崔玉强会意,感激地看了关允一眼,急忙溜走了。

    达邵一双老眼白眼球多黑眼球少,充满敌意地打量关允几眼:“小毛孩子一个,你没有资格和我说话。”

    关允看了出来,最先冲进来的一拔人是以达邵为首,是教育系统的一帮人,应该全是教职员工,他也认识达邵,知道达邵的性格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用一句通俗的话形容就是老顽固,说得再难听点就是为老不尊,喜欢事事挑理,看谁都不顺眼。

    “应该这样说,达老师,您不是县委工作人员,没有资格冲进县委大院。”关允可不像崔玉强一样笨嘴拙舌,他在大学时代就经常参加辩论赛,又有一对喜欢大讲道理的教师父母,对付如达邵一样好为人师并且冥顽不灵的老顽固,最是拿手,“我虽然年纪小,但我明事理懂人事,孔子还拜七岁小儿为师,达老师,我都快24岁了,怎么就连和你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你!”达邵被关允有理有据的反驳呛得满脸通红,他再倚老卖老拿年纪压人,就是自比比孔子高一等了,偏偏他又最推崇孔子,就被关允正正拿捏住痛处,“你是关允对?你也是孔县人,怎么甘愿当外地人的走狗?我今天要好好替你爹你娘教育教育你。”

    关允谦和地一笑:“爸妈经常教育我,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刚才达老师以仁义礼智信质问崔局长,我倒想请问达老师一句,您做到了温良恭谨让了吗?”

    “我一辈子教育人,桃李满天下,一言一行符合圣人言教。”达邵鼻孔朝天,轻哼一声,心想小毛孩子想说服他,痴心妄想。

    关允笑得更意味深长了,他不是骂死王朗的诸葛亮,但今天他要做舌战达邵的关副主任。如果不将达邵说得口服心服,让他知难而退,还真不好解决达邵的难题。达邵的脾气又臭又硬,偏偏他在教育系统很有威望,只有他回头,教育系统的一帮人才会退走。否则,对付一帮老师,打不得骂不得,确实十分棘手。

    柳星雅和郭伟全也不顾及自身身份,非要站在关允前面了,而是站在关允身后,一言不发。柳星雅还好一些,站得不远,而且一脸坦然,随时做出挺身而出的准备,郭伟全则站得很远,做出了随时转身躲进内门的准备。

    “达老师,您先是倚老卖老痛骂崔局长,又摆出老资格来训斥我,说我没有资格和你说话,还骂我是走狗,身为老师,理应为人师表以理服人,但我实在看不出来达老师讲了什么道理,只听到达老师一言不和就出口骂人,看不到一点温良恭谨让的品德……”

    关允先是和风细雨地说了几句,陡然间,声音一下提高了高度:“达老师,我还想请问您一句,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您今年六十多了,十年前知了天命没有?现在又耳顺了没有?”

    一番话说完,达邵满脸涨红,被关允不吐一字脏话的骂功骂得目瞪口呆!

    :再次四更完毕,兄弟们,请投月票,一起冲去!。。

第134章 一战舌战,二战智取() 
知天命是指人到了五十岁,就应该顺天而知命。六十而耳顺,更是指人到了一定年纪,应该事事顺耳,不要固执己见,更不要冥顽不灵,知天而顺命,听风可辨雨,才是一个有智慧的老人应有的境界,而如达邵一样为老不尊,还抬出一辈子教育人的资历来动手推人张口骂人,好,既然他喜欢讲大道理,关允就抬出圣人言教来让他自取其辱!

    关允不但痛斥达邵为老不尊,而且还含蓄地指责达邵白活了一把年纪,四十没有不惑,五十没有知天命,六十还没有耳顺,用一句最难听的话形容就是,一把年纪活狗身了!当然,以关允的文明,他在面对为人师表的达邵时,绝对不会说出一个脏字。

    但对达邵来说,自认一辈子教育人,以孔县师德第一人自称,他平生最不喜说脏话,就喜欢咬文嚼字批评别人,只可惜,他遇到了在京城读了四年大学的关允,善于辩论的关允,虽然阳光但有时也会发坏着痕迹骂人不带脏字的关允。

    而偏偏对于达邵来说,不带脏字的污辱比脏话连篇的谩骂更有杀伤力,更让他无法忍受!而让他无法承认的是,关允说的全是事实,他无力反驳一个字。一向自诩高人一等,号称孔县师德第一人、孔县文化第一人的达邵,被关允痛击软肋,脸色由红变紫,又由紫变青,终于勃然大怒。

    “关允,你有水平,关成仁和母邦芳教出了一个好儿子!”达邵实在无话可说,只好攻击了关允的父母。

    “孔县是孔县人民的孔县,也是黄梁市的孔县,李记和冷县长是孔县的最高党政领导人,所以。要说谁最能代表孔县,还是李记和冷县长。达老师教了一辈子政治,这个道理不会不懂?”关允脸色就冷了几分,说话虽然客气,但攻击力又加强了力度。“李记和冷县长能代表孔县,是孔县的父母。谁不尊重父母?达老师先是指责父母官。和我辩论又攻击到我的父母,还谈论什么仁义礼智信?”

    “我……”达邵噎得脸红脖子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关允见火候到了,趁热打铁:“达老师如果还想和我辩论,我看您年纪大了,要不搬一把椅子给您?”

    “道不同不相为谋。达邵恼羞成怒地扔一句,辩论不过关允,没脸再气势汹汹地非要和李逸风理论了,转身拂袖而去。

    达邵一走。随同他一起的几十名教育系统的一帮人群龙无首,也就紧随他的身后,一哄而散。第一拨冲进县委大院逼近到县委内门几米之处的队伍,被关允一番舌战之后,来得快。走得也快,转眼间走得一干二净,甚至没有回到聚集在门口的人群之中。从人群旁边灰溜溜地走了。

    第一次危机,解除了。

    柳星雅的表情既惊讶又佩服,再看关允时的眼神,就更多了赞赏之意。原本他以为达邵三言两语骂得崔玉强哑口无言,达邵必定是孔县德高望重的老字辈人物,怕是就连关允见了也会退避三舍,不料关允铿锵有力,几句柔中带刚的反驳,竟然逼迫得达邵羞愧而退,不由他不心中震惊。

    其实在李逸风做出以关允为首出面解决危机的决定时,柳星雅心中并不太赞成李逸风的决定,总觉得关允毕竟年纪太轻,压不住场,而且关允也级别太低,尽管他是目前县委之中李逸风和冷枫最信任的孔县人,但到底没有经历过大事,再说嘴连胡子都没有长长,俗话说嘴没毛办事不牢,关允……能行吗?

    不止柳星雅怀疑关允的能力,郭伟全更对关允出面化解危机的能力深表怀疑,他也清楚事情闹得这么大,连公安局的警察全体出去都挡不住,等于是说孔县要天翻地覆了,肯定是李永昌背后下的套,就是要借机生事,就是想将孔县折腾一个天翻地覆,闹不好连李逸风也要被暴打一顿,一个小小的关允出面,不是螳臂挡车吗?他甚至得意地想,说不定关允马就要被打得头破血流了。

    郭伟全一直就看关允不顺眼,总觉得关允言过其实,处处显示出高人一等的傲气,而且在他面前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毕恭毕敬的姿态,自以为是冷枫的跟前红人就不将他这个常务副县长放在在眼里,姿态太高了。也不知道李逸风哪根劲错乱了,偌大的孔县县委难道没人了?非要让关允出面协调,关允能办成什么事情?

    除了能写几个字背几句诗讨蒋雪松欢心之外,还真没什么真本事!郭伟全刚才就一边袖手旁观,准备看关允出糗,一边随时做好了撤退的准备,他反正抱定了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想法,谁爱当出头鸟谁当,他不会让不明真相的群众的一根手指落到他的身。

    不料等他看到崔玉强败退关允挺身而出,三言两语舌战达邵,让达邵灰溜溜败走之后,他惊呆了,不敢相信关允竟有这等本事?郭伟全心中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不知道是嫉妒关允的才能还是犹豫着是不是该重新考虑站队了,万一关允成功地化解了危机,李永昌将会倒台倒得更加彻底,到时李逸风和冷枫联合掌控了孔县的大局,他一个常务副县长,没有副记联手,哪里还有立足之地?

    不过又一想,市委蒋记肯定不会任由李逸风和冷枫联手把持了孔县,新任的副记必定会是蒋记的亲信,到时孔县倒了李永昌,局势依然还会被蒋记牢牢抓在手中,甚至有可能今天的事件会拖李逸风下水,也可能事件过后,李逸风和冷枫会有一人被调整……想通此节,郭伟全心中大震,机会,机会又要来了。

    再抬头看关允时,郭伟全恨不得关允被第二拨队伍一拳打倒在地,因为虽然关允骂退了第一波达邵的队伍,但第二波横冲直撞冲过来的队伍虽然人数不多,只有七八人,但个个是彪形大汉,不是达邵类型的知识分子队伍,而是由县城老街流氓混混组成的暴力队伍。

    为首一人郭伟全也认识,是号称打遍县城无敌手的陈大头。陈大头今年三十五岁,按说已经过了一个流氓混混的黄金年龄,但他依然孔武有力,五短三粗的身材真实地暴露出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生理特点。郭伟全不是孔县人,他之所以知道陈大头,是因为他早就听说陈大头在孔县的威名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就是陈大头当年担任过李永昌的司机。

    陈大头名气之大,刘宝家也不能与之相比,算起来刘宝家只能算是县城老街的三代混混,陈大头是第二代,在陈大头打遍孔县无敌手的时候,刘宝家还在流沙河边玩泥巴。

    达邵身有知识分子的迂腐,关允可以花言巧语靠辩论取胜,陈大头只认拳头不认理,以关允的小身板,难道他还能和陈大头大讲道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郭伟全就想看看陈大头怎样提着铁拳一般的拳头,一拳将关允砸倒在地。

    是的,没错,就在关允刚刚骂退以达邵为首的第一拨队伍之后,才向前走了没有几步,又有几人冲破了警察的人墙,如猛虎下山一般冲了过来。而关允向前走了不过十几米,就又和以陈大头为首第二拨队伍狭路相逢!

    见陈大头满脸横肉目露凶光的凶狠模样,柳星雅心里顿时打了一个寒战,再一看警察连维持大门秩序的人手都不够,更不用提腾出人手过来保护了,心想这下完了,怕是连同他在内,包括关允、郭伟全都要被一起打了。

    不由心中一阵无奈的叹息,孔县终究还是李永昌的孔县,昨天李逸风刚和李永昌一番长谈,话说得很委婉,态度也很诚恳,而且还含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