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运-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蒋雪松和夏德长打完电话,蒋雪松意味深长地看了关允一眼,眼中全是赞赏之意,一个秘书要识大体,知进退,分清轻重缓急,公私分明。

    通常只有经过多年秘书生涯的人,才会达到游刃有余、滴水不漏的水平,关允才来市委多久,年纪才多大,就能有这一番含而不露的真本事,着实让人欣慰。两件小事看似不大,却让关允在蒋雪松心中确定了可堪大用的评语,以至于有一次蒋雪松在外面和人吃饭,高兴之余,当众点评了关允一句。

    说是一句,却只有两个字,两个字的评语,让关允在市委众多秘书中,正式确立了市委一秘的地位。

    “不俗!”

    没错,蒋雪松对关允的评语是不俗,轻易不会夸人的蒋雪松,一句不俗让关允成为市委无数秘书仰视才见的存在。如果谁能和关允一样得蒋雪松一句不俗的评语,那么外放的时候,蒋书记必定会安排一个好位置。

    市委书记是何许人也?对黄梁市委市政府一班人来说,除了为数不多的市委常委之外,市委书记是所有人命运前途的掌控者。

    蒋雪松在背后对关允的评价,关允也有所耳闻,如果他不是身边有一个老容头的缘故,以他现在的年龄和心性,或许也会沾沾自喜,但正是因为有一个老容头在时刻警醒他,不时讲一些发人深思的历史故事让他从中领悟为人处事的道理,他也不会有现在的沉稳 。

    不过今天当面听到蒋雪松的肯定,关允还是难免微微激动:“谢谢蒋书记的肯定,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只是尽到了一个秘书的本分而已。”

    蒋雪松站了起来,来到关允面前,伸手轻轻拍了拍关允的肩膀,然后一转身又来到了窗前,推开窗户,窗外阳光大好,枝头初现微微的鹅黄,预示着春风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就会浩浩荡荡地充盈于天地之间。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马上就到雨水,天气就要转暖了。”蒋雪松感叹万千地说了一句,“黄梁的春天,今年来得早。”

    关允不说话,蒋雪松这一番话是引子,必定还有正事要说,他只管听下去就行了。

    “昔在洛阳年少时,春思每先花乱发……年轻的时候,总以为感情就是一切,等长大了才知道,感情只是人生历程中的春天,春天虽然美好,但早晚会有春尽花随尽,其如自是花的一天。”蒋雪松背对着关允,他一脸的落寞和无奈只留给窗外的迎春花,也是他有意不让关允看到他感性的一面。

    关允闻弦歌而知雅意,听了出来蒋雪松是在感怀人生之中总有一些感情来之不易却又不得不放弃,他心中不由一阵激动和感慨,激动的是,蒋雪松虽然背对着他抒怀,但总归是在他面前流露出了真性情的一面,如此,是对他的绝对信任,是和他私交的开始。

    感慨的是,即使到了蒋雪松的高位,也难逃红尘男女爱恨纠缠的魔咒,也说明,他和叶林的感情,确实情根深种。

    关允依然不说话,确实也是无话可说,而且蒋雪松话说一半,还没有点明正题,他就继续保持了沉默。身为秘书,有时候适当的沉默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听说,你和温琳的关系很不错?”蒋雪松感慨过后,转过身来,终于切入了正题。

    “在孔县同事一年,关系处得还可以,温琳人不错,很善良,知书达理。”关允已经猜到了蒋雪松的用意,心中隐隐激动,他昨晚提前出手替蒋雪松化解困扰,现在蒋雪松才含蓄向他提出,如果一个秘书能处处抢先一步替领导排忧解难,就是一流的秘书。

    “温琳的姨是组织部副部长叶林同志,这层关系,你也知道吧?”毕竟不是太好的事情,蒋雪松不太好直接开口,只好徐徐推进。

    “我知道的,温琳说过。昨晚和昂洋几个人一起吃饭,温琳也在,还聊到了她姨的事情。温琳说,叶部长有一个调往省教育社的机会,但叶部长不太想去,温琳问我是什么意见。”关允知道,有些事情不能非让领导说个明明白白,身为秘书,要举一反三,要及时领悟领导的意图。

    果然,关允如此一说,蒋雪松的神情大为轻松,微微一怔,问道:“你怎么说?”

    “我说调往省教育社是一个好机会,应该抓住。”关允说道,“我还告诉温琳,最好好好劝劝叶部长,现在黄梁的局势很复杂,这个时候调往省城,是大好时机。”

    蒋雪松再也难掩一脸喜色,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没想到,他忧心忡忡的事情,关允在背后一声不吭竟然帮他向前推动的一大步,不但省去了他艰难开口的尴尬,还让他大为欣慰,有这样的秘书,他当笑慰生平。

    “好,好。”蒋雪松连说了两声好。

    关允正要说几句什么,电话忽然响了,蒋雪松摆摆手说道:“先接电话。”

    关允一看来电是温琳的电话,而且温琳打的是办公电话,他心中一喜,怕是有好事了,就忙接听了电话,果然,温琳喜悦的声音就如窗外的阳光一样欢快跳跃:“我姨同意了。”

    好,大好事,叶林答应调走,蒋雪松隐患解除,就可以轻装上阵了。放下电话,关允就立刻向蒋雪松转告了好消息:“蒋书记,温琳打来电话说,叶部长同意调往省教育社。”

    蒋雪松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好,很好。”努力平静了一脸的欣喜,他又故作平静地对关允说道,“你有什么事情要说?”

    蒋雪松一瞬间的镇静表现,让关允暗暗佩服,喜怒不形于色,大喜之下而不欣喜若狂,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才是为人处事的大成之境。

    “刘洋想借这一次大范围的人事调整,外放出去。”关允深吸一口气,借蒋雪松心情大好的东风,他不再绕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万事开头难,但再难,也要迈出第一步,否则,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刘洋?”蒋雪松目光中闪过一丝疑惑和怀疑,“是他的意思,还是呼延市长的意思?”RQ

第393章 理想和现实() 
(新年吉祥,万事顺畅!)

    “是他自己的意思。”

    “他主动和你说的?”蒋雪松又平静地问道,“你又是怎么想的?”

    “是他主动说的。”关允微一沉吟,一板一眼地说道,“我觉得刘洋不管是资历还是级别,都够外放的条件了。他主动提出外放,是要求进步的表现。而且,他的态度很诚恳……”

    关允的话,重点在最后一句——态度很诚恳——含义丰富,包含了耐人寻味的内容,相信蒋雪松能听得明白。值此风起云涌之际,如果能有呼延傲博贴身秘书的倒向,必定对呼延傲博的信心是致命一击。

    说实话,在市委的每一个秘书,都有要求进步的心思,但要求进步和最终能不能进步,中间相隔的就是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无数人终其一生都只能望理想而兴叹。

    蒋雪松嘴角微微上扬,眉毛连续上挑几次,没有说话,回身坐回到了座位之上。

    熟悉蒋雪松肢体语言的关允知道,嘴角上扬、眉毛上挑,是蒋雪松不快的情绪表露,证明刘洋的问题,确实如他先前所担心的一样,触动了蒋雪松为人的底线。

    跟着一个有原则和底线的领导是好事,有些领导办事没有原则和底线,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并不是秘书之福。领导对秘书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可以决定秘书的命运前途,还会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秘书以后的成长之路,对一个秘书的执政思路和人生理念的形成,绝对可以起到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秘书在官场上的进步,就如学生在课堂上的进步,一个有着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优秀老师,可以教出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同理。一个有原则和党性的好领导,可以带出一个三观正确忧国忧民的好秘书。

    不过刘洋的事情,虽然不合了蒋雪松为人的原则,但关允也必须推动,一是关允认定刘洋的为人并非大奸大恶之人,他和呼延傲博的性格有着本质的区别,二是刘洋选择在关键时刻退出呼延傲博和蒋雪松之争,是为明智之举。是一个无法自主自己命运的小秘书的无声的抗争。让关允感同身受,感觉帮助刘洋,就和帮助自己没有区别。

    诚然,关允置身蒋雪松和呼延傲博之争,是心甘情愿,而且他很清楚。想要在危机重重的官场中步步为营,就必须锻炼出一身的铜筋铁骨,但话又说回来。不是所有人都有以身试险的勇气,有人只想安安稳稳地当一个秘书或一任地方官,只想按照自己的理想执政一方。为民造福,并不想陷入无休止或是没必要的政治斗争之中。

    正是出于对刘洋的理解,再基于此事可以对呼延傲博造成不小的打击,关允才宁愿冒着被蒋雪松呵斥的危险来帮刘洋一帮。而且不知何故,刘洋总让他莫名想起一个人——李商隐。

    没错。就是最有才情却最具悲情的晚唐诗人李商隐。

    李商隐本是文人,或许他也没有太大的政治抱负,却因为一桩婚姻莫名卷入了牛李党争之中,结果夹在牛李两党之间,左右不靠边,一生不得志,郁郁寡欢,成为牛李党争的政治牺牲品。

    好在李商隐满腹才华没有被埋没,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但对于个人而言,生活只是当下的感觉,用一生的不快乐来换取几篇可以传颂后世的作品,应该说,活在当下的每一个人,都不愿意,人人都想当下活得舒心,或者说,每个人都是只活当下的一瞬,何管身后的虚名。

    诚然,刘洋和李商隐的才情无法相比,但他现在的处境,和被迫卷入牛李党争的李商隐何其相似!关允愿意帮刘洋,也是刘洋的无奈触动了他的情怀,让他想起了当年他在孔县的窘迫处境。

    蒋雪松的不悦在关允的意料之中,他也不多说话,只是恭敬地站立一旁,静候蒋雪松开口。熟知蒋雪松性格的他心里清楚,在蒋雪松思索问题考虑得失的时候,过多的解释和过于谦卑的讨好,反而会收到恰得其反的效果。

    过了半晌,蒋雪松才微一抬头说道:“这件事情,组织部要是上报了提名,崔同同志也没有意见的话,我原则上没什么意见……”

    结果在关允的意料之中,蒋雪松身为一把手,不可能直接过问市长秘书的外放问题,不合规矩,又给人手伸得过长之嫌。只要在最后一关蒋雪松不压下,抬手放行,事情就算成了大半了。

    领导就是领导,其实刘洋如果外放成功,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是蒋雪松。但蒋雪松摆出置身事外的态度不说,还将最大的难题全权交与关允去处理,关允心中暗叹,他又是何苦,帮了刘洋,助了蒋雪松,自己又落了什么好?

    算了,既然答应了刘洋,就好事做到底,回头让叶林提名刘洋,他再出面和崔同打个招呼,一切就算圆满了。

    “下午我有点事情,陪温琳去买车,可能上班会晚一会儿……”关允不是向蒋雪松请假,而是先打好伏笔,让蒋雪松知道他还在继续借温琳之手推动叶林之事。

    “去吧。”果然如关允所想,蒋雪松脸色大缓,摆了摆手,“下午也没什么事情,就是联合调查组进驻黄梁,我去露个面,你来不来办公室都可以。”

    比起叶林的事情,让关允陪他迎接联合调查组的事情就是小事了,蒋雪松向后一仰,让身子坐得更舒服一些,心情舒展得如窗外明媚的阳光一般。

    目前的局势越来越有利于他的布局,离他最后向呼延傲博的致命一击越来越近了,而呼延傲博节节败退,郑令东之死引发了联合调查组的成立,郑安逸之死让进取学院事件暴露在阳光之下,让市委的专家组正式从正面开始介入调查,而郑天则的意外失踪,就证明有人慌神了,一切的一切表明,黄梁的春天即将来临了。

    春风大雅能容物,春天的黄梁,又将展现出怎样全新的勃勃生机?蒋雪松见关允迈着轻松的步子走出办公室,下意识端起一杯茶,深深地喝了一口,浓度正好,冷热正好,甚至连水的深度也正好,这个关允,真是一个少见的细心的年轻人。不但大事上处理得井井有条,连倒茶这样的小事,也能让他十分满意,有如此贴心的秘书,是他的幸运。

    再想到关允暗中替他所做的所有事情,蒋雪松的目光中多了慈爱之意,现在的他还真离不开了关允,如果没有关允的协助,他在黄梁想要这么快打开局面,完全没有可能。

    领导也不是万能的,有许多事情不方便出面的时候,就需要一个可以充分领会领导意图并且能干的秘书,身边人的重要性有时甚至大过一个市委中的同盟。

    一个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秘书,不但可以让领导事事顺心,而且还能无形中提升领导的威望,将许多不利的事情扼杀在萌芽状态。而一个无能的秘书,不但会在外面抹黑领导的形象,还有可能拉领导下水。

    蒋雪松曾经亲身经历过一件事情,他在别的地市担任市长的时候,和他搭班子的市委书记陈果毫无征兆地突然落马,被省纪委双规,一时震惊了所有人。

    就连他也是大惑不解,陈果平常为人还算随和,虽然手脚并不十分干净,但人在官场,避免不了礼尚往来,关键是,陈果很遵循官场规则,收礼就办事,办不了的事情,还会退回。而且陈果在省里关系很牢靠,靠山很硬,怎么就意外落马了?

    后来真相大白之后才让蒋雪松出了一身冷汗,陈果不是倒在政治对手的倾扎下,也不是倒在他没有原则的贪欲下,而是倒在吃里爬外的秘书手中。

    原来,陈果的秘书许大顺在外面打着陈果的旗号,收礼的时候,收两万,会截留一万。替陈果向省委领导进贡的时候,送三万,也会截留一万。久而久之,陈果在下级心目中就是贪得无厌并且收钱不办事的形象,在上级眼中,陈果不会办事,不懂规矩,不知感恩。

    结果有一个人通过许大顺送礼给陈果,事情没成,许大顺收了十万,只退了对方五万,对方不干了,就举报了陈果。省里立案侦查的时候,征求主要省委领导的意见,结果没人替陈果说话,最后陈果很不幸就一个跟头栽倒了。

    更可笑的是,在省纪委先对许大顺调查取证时,许大顺毫无节操地就出卖了陈果,他交待的情况比专案组掌握的情况还多了许多,让专案组很顺利地就坐实了陈果的罪名。

    也正是有过亲身经历,知道一个忠诚可靠并且能干的秘书的重要性,蒋雪松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到今天为止,总算完全信任了关允。他等关允的身影完全走出办公室之后,才拿起电话,顺手拨通了一个京城的号码。

    “崔教授,我是蒋雪松,这几天就会有人到京城和您见面,就我们之前讨论的问题,进行当面的交流。”蒋雪松的语气很恭敬,他下定了决心,是该让关允知道他的最后一击究竟是什么手法了,“他的名字叫关允。”RQ

大拜年!() 


第394章 滚开() 
“好呀,让他来中央党校直接找我就行了。”一个苍老而微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从话筒中传来,“来的时候,来上你的文章,我亲自操刀为你修改。”

    “谢谢崔教授。”

    “如果我不在党校,让他到京城大学的家里找我也行。”崔教授的语气云淡风轻,既不是高高在上,又不是平等对话,隐约中,有一丝倨傲,“对了,关允是谁?”

    “我的秘书。”蒋雪松有求于崔教授,话就说得很诚恳,“我相信您老会喜欢他。”

    “先别说过头话。”话一说完,对方就挂断了电话。

    听到话筒中传来的盲音,蒋雪松摇头无奈地一笑,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关允,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关允还不知道,他即将成为蒋雪松最关键的一步棋被派往京城,此时的他,正迈着轻松愉快的步伐,来到了位于北二环的奥迪汽车专卖店。

    温琳已经等候他多时了。

    城外春来早,远远望去,二环路的柳树吐出了淡黄色的绿意,让人赏心悦目。

    更让人赏心悦目的是温琳,头发散开、裙裾飞扬的温琳,一改在孔县县委时的刻板打扮,现在犹如初放的迎春花,正绽放生命中最绚烂的色彩。

    “怎么才来,让我好等。”温琳噘了嘴,抬腿想踢关允一脚,抬了一半,又收了回去,嘻嘻一笑,“不踢你了,你现在是市委一秘,我惹不起。”

    关允呵呵一笑:“再是市委一秘,也是和你青梅竹马在石榴树下向你求爱的那个男人。”

    一句话让温琳心花怒放:“哟,当了大秘书果然不一样了。嘴巴比以前甜多了。我才知道原来官儿越大,越会说话。”

    “当然了,不会夸夸其谈的官员不是好官。”关允大笑,“能干不能说,等于是有成绩不会宣传,早晚会被扔到一边。”

    一边说,一边随温琳进了店里,见大厅里摆放的清一色的奥迪。关允皱了皱眉:“怎么又是奥迪?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先生。奥迪怎么了?奥迪是世界第一名车!”关允话音刚落,店里的销售人员走了过来,一脸职业的笑容向关允介绍,“在中国,奥迪是官车,坐奥迪。讲究的就是气派,比奔驰、宝马都有派头。”

    1997年的时候,国内还没有形成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4S店销售模式。不过现在已经初见规模,不久之后,4S店的模式就会在全国范围内兴起。

    关允对奥迪没有偏见。只是对一汽大众这个号称共和国长子的大型国企颇有微词。一汽大众和德国大众合资之后,没有开拓市场的意识,只有甘为德国大众附庸榨取百姓血汗钱的经济汉奸行径,不提一款在被淘汰的七十年代的车型捷达拿到国内当成宝贝来卖,就是同一款奥迪在国内卖出国外价钱两倍以上的价格策略。就让人不耻。

    而且一汽大众和德国大众合资十几年来,没有推出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也没有掌握核心的发动机技术,当时合资之初打出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口号,现在看来,不过是一句笑谈和自欺欺人的谎言罢了。

    最主要的是,一汽大众成功地攻占了官车市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