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道士都是之前马元贽下旨征招来的,有些是自己来,有些是被马元贽请来的。有些早到了,有些晚到了,他们陆续进京,等人齐以后,李忱就在麟德殿,这个大明宫中招开宴会之所在,宴请他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皆是吃喝的尽兴,那怕是那些吃素菜得,也赞不绝口,觉得不愧是皇宫大内,哪怕是普普通通的素菜,都让人吃得齿颊留香。
诸位道长可住的还习惯,有什么不方便,或是不习惯得地方没有。,李忱笑呵呵得说道,今后诸位道长可能还要住一段长时间,有什么不方便、不习惯得地方,请马上说出来。
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多谢圣人招待,这里一切都好。,几个道士回答道,总不能让皇帝一个人唱独角戏,哪怕没什么问题,都要说两句。
却不知,圣人招唤我等何事。若是要炼丹,恐怕贫道力有不逮阿。却是有人趁机问了心里得疑惑,李忱为何要找他们。如果要炼丹的话,在座几人似乎有炼丹得好手,可是绝大部分来客都不是,况且李忱不是才仗杀了那位赵归真,现在又想要炼丹了?
唉,今天宴请诸位道长,有什么话明天再说。,李忱见到有人想问为何找他们来。便劝阻道。众人一看皇帝暂且不想说,没得问。既然这样就暂时不问吧,反正早晚会知道了。
喝吧,这可是皇宫大内的美酒,难得喝到呢。,这群人之中,嗜酒之人不少。听到李忱这样说,就有人举杯,高喊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当,余等纷纷附合,又开始吃喝起来。。
马公公,还真来了不少道长呢。,李忱醉醺醺的说道,多亏了马公公,这其中还有数人是,屡征不至的隐士,多亏了马公公阿。
老奴不敢当,这是老奴应做的。不要谦虚了,知道你马公公忠心为国,又淡薄于身外之物,可是有功就该赏。,李忱随手把身上配的腰带,摘下来,赐给马元贽,马元贽感动得声泪俱下,啜泣着说,将来定要更加尽心侍奉皇帝,为国效力,为国争光,争取当个有为得三好太监芸芸。
李忱赞美马元贽,说他一心为国,以后这国事就托付给马公公了,他要与这些道士,一起讨论长生之道。不要拿凡尘俗事来打扰他。两人都在演,一各演要一心修道求长生,一个演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忠肝义胆。谁能笑到最后,全看运气以及个人本事了。
不过,圣人,这些道士懂得炼丹得不多阿,要不要老奴多找几个懂得炼丹得道士。,虽然李忱说以后都不参与国事,让马元贽高兴了一下,最好你早点吃死,我可以立一个小皇帝,从诸皇子中,选一个更更好控制得。
但是天生谨慎多疑得马元贽,虽然猜皇帝要炼丹,但是他招来得这些道士,都不是以炼丹见长得。他便把问题问了出来。
哈哈,马公公,这你可就不如我了。,李忱得意的笑,马元贽适时的捧上李忱几句,夸得李忱哈哈大笑才说道,这修道长生,我岂会像大行皇帝那样笨拙,多少人都吃死了,吾又不是傻瓜。
那?却说这长生,有性命交修之说,不求外物,只寻求自身修炼,以人体丹炉。如果炼长生不老丹,是外丹。请来那几位道长,修的就是内丹了。
隋唐时期,正逢道教内丹派的兴起,隋代苏玄朗,得司命真秘,自号青霞子,他留下了许多著作,用外丹名词解释内丹,提倡性命双修,以修炼内丹取代外丹。虽然他才提出九年后就过世了,可是受其影响,内丹派在唐代慢慢兴起,最终在五代时期,取代了吃死了一堆皇帝得外丹派。成为道门主流。
这些是李忱事后恶补得,他才不是为了什么内丹、外丹请这些道士来,不过他请他们来总要有个理由,修炼内丹就是最好的藉口了。至于外丹那几个,当然也是有用,不过藉口就好找的多了,有备无患,说不定他们真能炼出仙丹呢。
马元贽故作恍然大悟状,又是连声称赞,夸得李忱都不好意思了。解决了疑惑后,马元贽告辞离开,他本来就是来藉口来陪李忱会客,当心这些道人失礼,冲撞皇帝,现在自然要离开了,李忱笑着送他出去。
这一回到真来的不少人阿。,李忱含笑目送马元贽离去,心中赞叹。虽然对于这些人,他一个都不认识,但是马元贽既然征诏他们来,自然会了解他们,再席间也替李忱做了个介绍。
其中有衡山道士刘玄靖,他在会昌元年就被授予官职,银青光禄大夫,任崇玄馆学士。
有冯惟良,冯云翼修道于衡岳中宫,师事田虚应,尽授三洞秘诀,遂为上清大洞三景弟子。三洞秘诀是什么意思,李忱没问,反正问了也不懂。只知道听起来很厉害。
这次与他同行的有徐灵府和陈寡言,几人为道友,共同修道。隐居华林谷,创栖瑶观隐居。他门弟子也跟着前来。他门下弟子数百,其中应夷节、叶藏质、沈观,这三位最优秀得弟子跟着一起来了。
其他两人目前还名声不显,应夷节从小便有神童之称。很早就开始学习各种道经,启蒙时期就开始念道经,十三岁十三岁备冠褐,三衣五戒,正式度入道
士籍。十五岁入天台山,参受正一。
接下来一长串什么,十七岁如何如何,十八岁怎样,二十四岁学什么法,他都没看懂,只是不明觉厉得感觉很厉害。
还有一位,感觉很厉害得,施肩吾,施希圣。这个道士得厉害之处,就很明白,元和十五年登中进士,然后未等授官便告归。
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如果这还没什么,后面就厉害了,据说他遇到吕洞宾,传授内炼金液还丹大道。
吕洞宾,看到这名字几乎晃花了他的眼,虽然他知道八仙大抵上都是唐代人。可是他一直把这些当成传说了,没想到居然有机会见到活生生得人,难免有些激动。
有吕洞宾,那其他八仙呢?吕洞宾师从汉钟离,说不定这位铁拐李还没死呢。张果老大概不指望了,蓝采和与何仙姑,李忱算了下,搞不好也很有机会。
不过,稍微兴奋后,他就熄灭了这个妄想,这些人都是闲云野鹤得人物,不说征诏了会不会来,根本不知道去哪里传旨,怎么宣他们来。
没来很可惜,不过,单单现在有来的这些人,大概也够了,李忱这样想到。除了他列举得那些,最主要的来人还是属于道教得两大派。
哪两大派呢?其实李忱也不懂,他对唐代的道教,两眼一摸黑。主要都是去参观三清殿时听来得。这是两大派,其中比较兴盛得要属茅山派。虽然说后世好像沦落到那种江湖骗术、街头卖艺得层次,可是在这各年代却是不容小觑的。
相比之下。龙虎山就差了点。龙虎山属于天师道得一员,本来是最兴盛得,可是受到孙恩连累,东晋末年,孙恩带着五斗米道造反,手段太过,结果事败后,导致南方五斗米道衰败,让佛门大兴。
有这两派共同参与讨论,说不定会得到一个自己想要得结果。更何况,嘿嘿他可是夹带了私货得,哪怕他们得不到自己想要得成果,他的一个目的也达到了。
马公公怎么回来了。,李忱想了一下刚刚见到的那些著名道士、道派,突然有人禀告,说马公公又折返回来。
马公公,怎么又回来了?,李忱奇怪道,是这样得,圣人。,马元贽行礼道,这人老了,记性就差了。老奴差点忘了,奴家还有要事禀告。
有事?,李忱奇怪道,天色已晚,有何急事?不能明天再说。这是比较急迫。,马元贽说道,大盈、琼林二库,没钱了。老夫身大内盈库使,心急阿。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四章 加税 散会()
有要事?李忱重复了一声。马元贽去而复返,他还很奇怪,不过没有紧张,只是奇怪。如今就更奇怪了。
没什么是的话,明天再说好了。况且我也说过,有什么国事就让马公公你处理就好了。,李忱摆手,赶马元贽走,一副,我不听我不听,我就是不听得样子。
虽然他目前韬光养诲,可是他也不是那种毫无责任感的人,如果真有什么急事,当然也会赶着马上处理。
不过,能有什么急事要向他禀告。天灾?那种事情李忱管都不想管,不是他冷血,而是这种事情每年都发生。中国历史上,每年都有天灾发生,不管大或没办法,地方大,不管大灾小灾,发生了就是灾。
因为天灾年年有,所以早就发展出一套该如何处理得流程,要怎么处理,官吏自会有办法,他只需要用印就好,甚至连印信都在马元贽那里,根本没必要来向他禀报。
至于造反啦、谋逆等等**,也没必要跟他说,也是一样,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有他没他都一样。那群官僚只需要一个可以拍板作主的人就好。是他或是马元贽都可以。所以,他不觉得有什么要事,是马元贽要向他禀告,需要他决定得。
更何况,真要发生什么重大天灾,或是有人造反,他也不是完全一摸黑,他还是有耳目得。不会有那种长安城外已经打翻天,他都完全不知情那种情况。况且,真正紧急的事情,马元贽在筵席开始时就该提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提高警觉,该不会这老货突如其来得发难,要收拾自己吧。
说来惭愧,圣人,都是老奴无能,如今这内库,实在没钱了。,马元贽解释道,前些年军费开支浩繁,虽然灭佛有成,收捡不少铜铁等物,可是已经花了不少。
大行皇帝驾崩,新皇登基,又花去不少。之前圣人整修宫殿,已经将内库得钱都花完了。喔。这样阿,那怎么办呢?禀圣人,如今大盈、琼林二库,仍免强能够维持大内所需。可是圣人如果要长期招待这些法师论道,恐怕力有未逮。至少今年剩下几个月,维持不下去了。
这不能让度支司掏钱吗?,正常来说,应该找户部。不过唐朝自安史之后,财权逐渐被盐铁度支司夺走,户部逐渐沦为摆设,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宋朝,所以要掏钱这档事,便是要找度支司。
不行阿,那些官员,瞧不起吾等宦官,不屑与吾等为伍,如今再想要钱,却是难了。,马元贽趁机大吐苦水,说那些掌财政得三司使,如何看不起人,他这个大盈库使多么难作,云云。
那现在该怎么办呢?李忱为难道,这叫我想办法,莫说我暂时想不到,想到我也不会说阿,为今之计。,马元贽声音坚定得说道,唯有加税了。那帮子官员总是拿各种藉口不肯加税,如今圣人既然内用不足,不加也不行了,
那便加税好了。,李忱摆摆手,马公公你辛苦了,要加税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就好了。是,老奴糊涂,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圣人内用不足,加些税算什么,是老奴昏瞆了,老奴这就去办。,说罢,他就告辞了。目送马元贽离开,李忱冷笑也离开了。
第二天,李忱召见了几位道士,请他们为他讲解道法。一听之下,脑袋混乱如麻,完全都听不懂。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本来他的古文功底就不怎么样,加上宗教内容,让他宛如鸭子听雷。不得不打断他们,直接问道。
既然三清中,以元始为尊,为什么不拜他?,道家说法,一气化三清。三清分别是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这些是李忱知道得,他本来以为自己稍微懂一些道教。可是一听之下才发现,娘得勒,这和后世差好多。他对道教得印象,都来源于封神榜了。什么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尚在鸿钧前。
鸿钧收三人为徒,分别是原始天尊、道德天尊和通天教主。三人又分别创立了阐教、道教和截教。
虽然搞不太清楚,后来这三教怎么样了。阐教和截教怎么都消失了,但是总算还是知道,有这么三尊神。
可是一听,原来唐代有元始天尊了,创造万物,位居众神之首。然后后面两位目前还没这个名字。
其二不是上清灵宝天尊,而是太上大道君,其三才是太上老君,就是老子,就是道德天尊,这他知道。而如今最为兴盛得茅山派,以元始天尊为首,拜得却是排名第二得太上大道君。
至于后世被尊称为道教之组,一题到道教绝大部分人都会想起他得老子。地位并不高。
龙虎山拜得就是太上老君,老子。最初时候,道教都以老子为尊,就像现在,不管怎么演变,都是以元始天尊为首。
可是,拜太上老君得五斗米道,在张鲁死后,就失去了天师传承。魏晋南北朝时,这五斗米道也分裂成南北,主要以南方为主。北方人口都被杀光、吃光了。让北方道教势力大衰,而在南方兴盛起来。
可是,本来很兴盛得五斗米道,却因为孙恩造反得关系,被人所排斥。孙恩手段太过酷烈。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是世族的兴盛期,那东晋朝亭根本就是被几个世族扶立的,每个皇帝的权利都很弱。
结果孙恩造反时,大概存了打击世家得心思,对世族手段残酷。比方说,著名的王谢家族,王凝之,王羲之次子,在孙恩造反时,担任会稽内史,结果被孙恩所杀,连他的子女都没放过。
除了对世家,对百姓也很残忍。大肆诛杀异己,连婴孩都不放过,军纪又极差,光有破坏没建设。
你手段残酷,能成事也行,偏偏他毫无军事才能,被刘裕数次击败,完全成了刘裕的踏脚石。最后兵败,带着他数百名妻妾和他的部众,投海而死。
不能成事得孙恩,把五斗米道得家底败了个精光。同时得罪世族和百姓,使得五斗米道完全被抛弃了,佛教大兴。
而北方的五斗米道,经历过一次改革,随着北魏建立,人口慢慢恢复,声势也慢慢增加。可惜,被佛教压制,又有上清崛起,声势远远不如茅山宗。
这就导致了,原本被尊为道教之首的太上老君,被逐渐边缘化。降到差不多一个高级点得打工仔得意思。
拿南北朝时,陶弘景得&p;;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p;;来说好了。他把神仙排了七个位阶,其中最上层的是元始天尊,其次就是太上大道君。当然不是就他们这几尊神,铜位阶还有很多个。可是,就是如此,太上老君还被排到了第四位阶。真是惨到不行。
如果不是李家找有名的先祖,攀附上老子,替他履加尊号,前几年,大行皇帝甚至强令,老子是太上老君十八各分身之一。老子的地位还不知道该怎么翻身。
然后李忱就很奇怪了,你上清派,不拜老子也就罢了。争一个正统名分,自己另外创新,可是为什么不拜元始,要拜排名第二得太上大道君?
这又引来另外一通话,反正说什么,他是没弄懂,也不想弄懂。因为很快又吵了起来,龙虎山得不高兴了,大家都是奉行老子,你们上清派茅山宗,说穿了也是这里演变来得,装什么大尾巴狼。
更何况在天子驾前,他不想落了威风,于是就吵了起来。不过,如今上清派正风光,像逢冯惟良,就是上清派的,所以他势单力孤,很快就落了下风。李忱眼看不对,拉偏架了。
好精彩,好精彩。,李忱拍手高兴道,如果跟佛门也能吵这么凶就好了。,这话一出,立刻安静下来。李忱虽然对道教不了解,可是一些偏门常识还有,知道这道佛之争,道教和佛教辩论,从来都没赢过。
辩论了多少次,他是不知道。但是好像就是没赢过。比较有名的一次,著名的全真教与佛门辩论,在忽必烈这汗王前面,也是输。
这佛教其实也是我道教,当年老子和弟子胡喜。,一个道士弱弱得辩解道,李忱说这话,实在太打脸了。
老子化胡经,根本就是伪造得。,杨二也陪李忱见了这些道士,此刻插话道,结果这些道士,你望我眼,我望你眼,都不说话了。老一辈的,不想睁着眼说瞎话,年轻一点得,见师父都不开口,也闭嘴了。这本书得真伪,其实大家都清楚。
早年佛教刚传入,道教兴盛,为了传法,也不知道是谁伪造这本老子化胡经,说佛教也是道教。
结果到后来,佛教大兴,这本书却变成了道教跟佛教辩论得依据,换道教自己不断加油添醋。
今日就到这里了吧。,李忱还有很多话想说,不过不急于一时,见冷场了,便宣布散会。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五章 内库()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閱讀。
秋雨濛濛,洒落了一片寒冷,这雨落下,长安城显得萧条。秋雨细细绵绵,绵绵不断,往那些没能带上雨具得人怀中钻去。哪怕是穿了蓑衣,也会感到一阵寒冷。
但是,这世界上既然有普照得阳光无法照射得角落,就会有秋风秋雨都愁煞的地方,就像此刻安邑坊,一间新开的酒楼,此客人满为患,外界得风风雨雨,正好把这个地方隔离成了一个世外桃园。
酒楼内,高朋满座,欢声笑语不断,美酒佳肴不断从厨房端出来,送到每一桌上面,然后又进了顾客得胃袋里面。
博士,博士,我们得肉片呢?,一个人看到博士走过,高呼道,马上来,马上来,客官请稍待片刻。话刚说完,马上有一个博士,送上了几盘羊肉片。
只见这肉片切的极薄,还带卷,卷成一个个长条圆筒,一个客人夹起肉卷,放到了桌上得汤锅内,稍微过了过汤水,肉片切得极薄,很快就熟了。拿起来沾了沾小碟子里面的酱汁,就迫不期待得入了口,然后脸上露出满足得笑容。
这味道真是太对味了。,这人满足得说道,然后又很快得夹起肉片,重复刚刚的动作。
这食为仙的火锅,简直绝了,以前都没想过可以这样吃。,一个客人说道,然后他环顾了一下四周,每张座位都是满满的,刚开张就座无虚席。我看附近得餐馆,生意都一落千丈阿。
不光是火锅而已,单靠这火锅就想打败附近群雄?你当会宾楼的曹师父是吃干饭的吗?,同桌得客人不屑的说道,这食为仙有独门秘方,连素菜都是一绝。
真的?我到没吃过。下次来吃吃看,唉,我说你慢点,当心噎死你。,他指着另外一位同桌食客。噎死?我还真希望能噎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