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置使。”李宝皱眉说道:“船队已过汉阳。如今可否将破围之法告知老夫?”
汉阳为长江与汉水地交汇之处,船队即已过汉阳进入了汉水,那么离襄阳也只有三、四日水程了。
“李大人莫急。”见此我呵呵一笑道:“此为我军最先探得的蒙军布防图,李大人不妨先端详一番。”
“哦。”李宝却也不答话,一把便将案上的地图转正,并自言自语地说着:“白河口,万山,虎头山,鹿门山,唉!当真有如铁桶一般。什么?京山、德安、沔阳三城竟也落入蒙军之手。这……我军如何还能进?”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我心下不由暗自佩服李宝,我是思考了好一会儿才知道蒙军取京山、德安、沔阳三城。并在这三城之中布下两万重兵的用意,可李宝却在此心慌意乱之时,勿自一眼便看了出来。
“据骑哨所报。”我一边在地图上比划着,一边将没有标在地图上的详细情况向李宝介绍道:“史天泽率军两万筑堡于白河口,封白河,北围樊城;塔察尔率军一万筑堡于万山,封汉水上游,西围襄阳;窝阔台、阿里海牙各率军一万筑堡虎头山、鹿门山,封汉水下游,于东于南围困襄阳。各堡之间再以城墙相连,自此,襄樊二城便在水陆两路上,完全与外界隔绝了。更历害的,还属这汉水两岸的京山、德安、沔阳三城。此三城分处汉水下游两岸,均与襄阳相距数百里,乍看之下与围襄阳毫无干系,实则却是以逸待劳,化被动为主动之妙着。”
“不错。”李宝点头说道:“倘若我等越过这三城前去营救襄阳,那么此三城地两万蒙军,便会倾巢而出断我后路。至时舟船被堵绝在汉水之中遭前后夹击,那我等无疑便成瓮中之鳖了。”
“如此说来,若要救襄樊,则必先破此三城。”李宝眉头越皱越深:“此局逼得我等不得不行攻城之举,而这三城又不靠汉水,若要攻城则必先弃舟登岸。以六万五千余人攻敌两万原本也并非毫无胜算,只是围襄阳的那五万蒙骑却也不会坐视不理。以蒙骑的行军速度,倘若我等上岸攻城,其完全可以在我等撤回船上之前,便将我等合围于岸上。唉!又是一个必死之局!想不到蒙军之中还有这等尚使计谋之人,实是让老夫看走眼了。”
多半又是史开泽出的主意了,我不由一阵苦笑,心下实在有些不明白,为何当初与我以兄弟相称的人,如今却会变得如此心狠手辣,然道这就是权力对一个人的诱惑?
“必死之局却也未必。”我长呼了一口气,将往日地回忆抛诸脑后:“弃舟攻城是绝不可行,我等攻城之时,蒙军只需自围襄阳的军队之中抽调出几千人马攻击船队,便可让我等首尾不能相顾了。是以如今只有一法,那便是按原有计划,逆汉水而上援救襄阳。只不过,这番却要让虎威水师走在船队的后面。”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五章 湍滩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五章 湍滩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五章 湍滩
晚风习习,蛙叫虫鸣,汉水下游的一处峡谷还是像往常一样水声漴漴。模模糊糊的一抹月光,透过云层温柔地洒在峡谷边的绿地上,狗尾巴草迎风左右摇摆着。一切都是那么的寂静,那么的安详。但是,倘若有人不经意地走到了峡谷边,或是惬意地泛舟江中,那么他就会惊奇地发现,那原本只有江水的峡谷下,此时却已黑压压地停满了各种战船,甚至偶尔还会传来一两声战马的嘶吼。
引蛇出洞,这便是我对此战的策略。
倘若京山、德安、沔阳三城的两万蒙军不出城,那么我们便当真有如李宝所说的那样,进退都是一个死局。此战的关键,便是如何将那本应封我等后路的两万蒙军骗出城来,并予以重创。
要骗出那两万蒙军倒也不是难事,只要能骗得过蒙军的阿赤勒斤便可,是以天色入黑之时,龙卫水师便彩灯高悬大张旗鼓地继续逆汉水北上。而故意落在后面的五千虎威水师,与安置着一万骑军的运兵船,却悄无声息地顺流而下,来到这处峡谷中隐藏了起来。
此战能胜否?说句实话,此时我心里确实也有些七上八下的。多少年来,面对凶悍无比的蒙军,我的战略一向是防守、防守、再防守。回忆起与蒙军的大小十余仗,虽然这其中也杀伤了不少蒙军,但几乎不是守城便是逃跑。而如今,主动对蒙军发动战略进攻却还是头一回。倘若此战失利。那么结局便当真会如李宝所说的那样,我们这支拥有两千余艘大小战船,共六万余人地西川精锐,就会被蒙军两头封死在汉水里。到了那时,前来救援襄阳的我们,就要求神拜佛地等着别的宋军来救了。
王夔的骑军素质自是不低,他的广武军个个都是在马背上生活多年的马贼。王坚所领的骑军虽是新组建。可其五千骑军却是根据苛刻地条件,自两万余人的广武军中筛选出地精华。战马也大多数是缴自蒙军的蒙古马。而且,他们人人还装备有类似于现代手榴弹的霹雳火球。但是,他们所要面对的却是蒙军,一向以骑射著称的蒙古鞑子。宋军无论如何精选,也无论如何训练,但先天的不足注定他们的素质要低人一等。我们是战士,而不是魔术师。所以我绝不相信只凭年余地艰苦训练,就能超过一辈子生活在马上的蒙军。他们就好像是游击队与正规军的区别。更何况,这番他们要面对的,还是人数比他们多上一倍的正规军。
不错,倘若没有出奇不意,倘若没有运兵船,倘若没有海鳅船的话,那么此战。多半便是有败无胜了。不过这些我恰好都有,运兵船本也无法在一个月内便造上这么许多,但在我**专横地大肆征用民船之后,这些就变得简单起来。林白木的制船舫所要做的,只是将这些民船进行一些简单地改造。如今我所空余的运兵船,甚至还可再装下三万骑军。当然。此时这些空余运兵船都随着张猛和龙卫水师北上了。
透过窗口和峡谷,远方天际已越来越亮,和往常一样,我并不期待阳光会拔开云层。水面雾气升腾,使船队就像是处于一个将要沸腾的炉锅上一般。我感受着脚下传来的阵阵摇晃,很和谐,很温馨,就像是在摇篮里。
突然,一阵渐渐清晰的马蹄声划过寂静的虚空,我不由有些紧张起来。那不是蒙军地阿赤勒斤。我早就在岸上埋伏了近千名弓弩手,任何可能发现这个峡谷的阿赤勒斤。都无法在他们的手下逃生。所以,那一定便是王坚所分配出去的骑哨,我在想着他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消息。
蹄声在峡谷的两壁间互相回荡着,越来越多,此声未消彼声又至,虽然只有两骑,但却好似有千军万马自身旁飞驰而过一般。蓦地,蹄声停了下来,随之而起的便是一声清脆的箭啸,骑哨以最简捷的方式将消息传到了船上。
“置使大人。”不一会儿刘整便出现在我的面前,看他盔甲整齐地样子,昨晚显然就没有卸甲而眠,或者也可说,他昨晚根本就没有合过眼。
是啊,虽然刘整也十分相信水陆协同作战地战术是正确的,但是,谁又能不紧张呢?以往宋军与蒙古对阵历来都是负多胜少,就算是胜,也是以多胜少,而且往往是杀敌一人自亡十人地结局。此番却要以少胜多,而且还是败则全军覆没之局。
“置使大人。”刘整略带喜色地拱手道:“大人之策成矣!据骑哨回报,京山、德安二城之敌昨夜几乎是倾巢而出,观其行军路线,或是欲于湍滩今宜城东南断我等后路,如今只怕已至湍滩布置了。”
“湍滩?”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那么沔阳呢?”
“或因沔阳路途最远,还未有回报。”刘整回道。
“湍滩?”我摇了摇头:“如此说来,这沔阳之军是不会出城了。蒙军若是要以三城之兵合力断我后路,则必会选择离三城均不远之地。如今这湍滩虽离京山、德安近,但离沔阳却是益发远了。”
“大人所言极是。”刘整点头赞同:“以属下之见,沔阳之军只怕原本便是为防大宋另有援军之用的,大人请看。”
刘整指着地图上的湍滩说道:“倘若蒙军三城之兵尽出于湍滩,那么若是我等回击,而大宋境内再加派援军,那么蒙军便要陷入两面夹击之地,是以……”
“嗯。”我点了点:“所以这沔阳如今便成了我等后背之芒剌,好在沔阳的蒙军也不过五千人,便是给他几日时间封江,龙卫水师也完全可以对付。
罢!便让我等全力对付湍滩的一万五千名蒙军吧!传令下去,全军开拔,直取湍滩!”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六章 顺流而下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六章 顺流而下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六章 顺流而下
大凡封江,皆选择河道狭窄,水流平缓,且无急流之处,若两者不可兼得,则退而求其次。湍滩就不是一个完美的封江地点,其水流虽平缓,但河道却有百余丈宽。不过对于蒙军来说,选择此地封江却也无可厚非,只因蒙人向来生活在草原漠北,毫无疑问个个都是旱鸭子。是以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水流平缓。
不知不觉船队已至龙尾州,此处为汉水下游河道最宽之处,龙尾州便座落于汉水之中。在其原有的河道之上,汉水有如龙尾一般,绕着龙尾州突起了一个大弯,将龙尾州环抱于怀中。而且这里也离湍滩不远,为了不让蒙军过早地发现我们的存在,五百余艘各式战船便也绕着龙尾州转了个大弯。如此行程虽是多上一倍,但却可以很好地给蒙军一个突袭。
“大人,便是前面了。”刘整上前对我拱手报道。
“嗯。”我点了点头,此处已依稀可以听到蒙军战马的嘶叫,只不过,那叫声却好似有些杂乱。我不由皱了皱眉头,以蒙军的素质与驭马之术,此种情形本应不该出现才对,为何今日却……等等。此时我突然想起我初至钓鱼城时,蒙军用大批的抛石车对嘉陵江中的我们狂轰滥炸的情景,蒙军不会,他们不会是用战马将大批的抛石车运至湍滩吧!
“所有船只全速前进。”想到这里我不由一阵狂喜,倘若当真是这样的话。那此番便捡了一个天大地便宜了。
“哗哗……”车轮拔水之声立时便响亮了许多,百余艘海鳅船有如脱弦之箭一般朝着湍滩全速驶去。而那些由民船改装而成的运兵船,此时虽是顺风顺水,却也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wωw奇Qìsuu書còm网
“便要到了么?”李宝自船舱中钻了出来,显然是由于海鳅船的突然增速提醒了他:“老夫倒要看看郑大人是如何以这些小船击败那万余蒙军的。”
“李大人终于道出心中之惑了。”见此我不由苦笑了起来,有人说人越老脾气便越像小孩,如今看来当真不假。看得出来。李宝一直不相信我能以这些小船和那些以民船改装的破船,重创那些在岸上的蒙军。但他却始终不开口发问。也没有对我的决定提出任何地异议,只提出要跟我一同前来作战。
“若是在水中,不说万余,便是十万余鞑子,我龙卫水师都能让其有来无回。只是在岸上……”李宝颇有些不好意思地摇头说道:“老夫想了数日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李大人且看便是。”我笑道:“数日时间大人都耐了过来,便不差这一会儿了。”
“如郑大人所言。”李宝一笑道:“老夫跟来正是想看看郑置使有何法宝的,郑置使可不许对老夫藏私。”
“好说。好说。”我对李宝拱手道:“其实,若当真说起来,郑言还要称李大人为师傅了。徒弟又哪敢对师傅藏私呢?”
“客套话且慢讲。”李宝摆了摆手道:“如今时侯也差不多了,便看郑置使地本事了。”
“是。”我恭敬地对着李宝一鞠,尔后便对身旁的传令兵大声下令:“传令下去,一字长蛇阵!”
随着瞭望塔上的旗号,百余艘海鳅船很快便排成五艘一行,船与船之间空开发炮距离。排成了二十余行,却有如水中的一条长蛇一般,朝湍滩方向疾驶而去。船队到了这里,便再也不用担心让岸边的阿亦勒斤发现并前去让通报了,因为没有什么马匹,它的速度会快得过顺风顺水。而且又装有车轮的海鳅船。即使是有这样地马匹,我想蒙军也完全没有时间做好足够的准备。
“出炮。”我又接着下令着。
“出炮?”李宝这时好像才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眼里不由露出了几分震惊之色。
“却原来是火炮,却原来是火炮。”望着海鳅船侧面的水轮之间,探出的一个个黑森森的炮口,李宝不由大笑道:“郑置使真乃奇人,竟将火炮搬至车船之上,枉老夫一世浸yin于水战,却从未想到此点。这……这却有多少火炮?”
“每艘海鳅船上有十门,共千余门。”我笑道。
“好!”李宝一拍船舷喝道:“今日便让那些蒙古小儿尝尝我大宋火炮的历害。”
顺风顺水。海鳅船很快就驶过了龙尾州的转角。成片成片的蒙军立时便出现在前方数百丈之外。木轮滚动声、马嘶声、伐木凿石声立时便响亮起来。遥望过去,只见蒙军有忙着策马拖拉抛石机地。有忙着搭建帐篷的,也有忙着搭建浮桥的,好一副热闹的景像。
果然如此,见此我心下不由暗喜:为了能够尽快封江,蒙军便用战马将已制好的抛石车运至此处,此时岸上却正有许多马匹勿自还套在抛石车上!
“轰轰轰……”的三声巨响,却与天空之中地闷雷一般,没有爆炸,也没有惨叫,那是我下令攻击的空炮。宋人有这习惯,攻击敌人之前便要放出三声空炮,意在下令已军攻击鼓舞士气,也在向敌人宣战。也正因如此,现代的描写宋时的书中才会有不少“但闻三声炮响……”之类的,我这番也算是入乡随俗吧!
这炮声却也引得不少蒙军纷纷侧目朝响声的方向望来,他们奇怪地望着百丈之外,那排着一字长蛇阵正缓缓以侧面对着他们的车船。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因为没有人会知道为什么船上会有炮声,同时他们也并不认为相距如此远的车船会对他们造成什么伤害。毕竟单以水师攻打岸上的敌人,在这个时代还是从未发生过的。以船上弓弩地射程,他们所要做地只是离开河岸数百步,便进入了安全地带。更何况,他们还拥有数不清的抛石机。那些车船要想攻击他们,就意味着首先要进入他们抛石机地射程。
所以他们又忙了起来,忙着将抛石机定位,忙着为抛石机装上石弹,忙着列队握紧抛石梢上的麻绳。
不过很快他们就会明白他们错了,望着那些蒙军愚蠢的动作,我不由冷笑了几声:迟些明白的代价,那就是死亡!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七章 湍滩之战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七章 湍滩之战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七章 湍滩之战
“轰轰……”火炮声连珠般地响起,汉水之上只在这一瞬间就漂起了一层层青烟。空心的铁子带着尖锐的啸声朝岸边的蒙军飞去,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巨响,沙石、弹片横飞。打中岸边沙石的铁子,就在岸上掀起高高的沙浪;打中抛石车的,便爆裂开来,化成了更多的催命使者。惨叫声,战马嘶吼声,抛石车轰然解体声,霎时就在蒙军阵营的上空交织成一片。
一轮轰炸过后,海鳅船就缓缓地在原地打了个转,将另一个侧面对准了岸上。对于普通的帆船来说,这个动作是极难完成,或者也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对装有车轮的海鳅船,它只要让一边的车轮顺时针转动,另一边的车轮逆时针转动,便可轻易地做到了。
然后又是一阵轰天的巨响,这一侧的火炮也开火了。不稍说,开完火之后,炮手当然就是抓紧时间清洁炮口、填药、装弹了,当车船再次旋转过来时,便又是它们开炮的时间。由于宋时的铁并不坚韧,加之这些铁子的中心又被掏空,是以有许多的铁子实际上是在刚出炮口之后便已爆裂。它们更是有如铁砂一般,在蒙军的阵营里掀起了一片“铁雨”,一时打得蒙军惨叫连连,却连一点还手的力气也没有了。这原本没有料到的情况,却在此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蒙军被这种轰炸打得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以往他们并不是没有见过火炮。所不同的是,以往与他们交战地宋军,整个战场上也不过十余门炮,哪曾见过这番一轮便是五百余门火炮齐声而鸣的情况。而且他们所见过的火炮,每响过一轮,便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间隔,而如今却是一轮接着一轮。便好似永远也不会停歇的一般。更不稍说这炮弹还会爆裂开来,大面积地杀伤他们的人马了。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撤退。原因很简单,以蒙古的军法,那是一人逃,全队杀,而且家人还要受连坐。所以有些蒙军虽是有逃跑之心,却还是没有逃命之胆。
“快哉!”李宝立在船头之上哈哈大笑:“想我李宝,征战数十年。虽是灭敌无数,却从无此战之畅快。郑大人,今日一战,实是让老夫大开眼界了。”
“李大人过奖了。”我拱手回礼道:“今日一战,郑言只是凭利器耳,哪比得上李大人真刀实枪地杀敌之能啊。”
“郑大人莫自谦。”李宝笑道:“不过,若说真刀实枪,此战若是再有数千骑兵冲击。便可堪称完美了。只可惜……”
“李大人说得不错。”我浅笑一声:“火炮虽乱敌阵,伤敌毕竟有限,而且我等也不可能在此便将铁子消耗干净,也正因如此,郑言才带上了那一万骑军!”
“难道,难道……”李宝满脸不信地望着我。
“不错。”我点头道:“郑言自是有让那一万骑军快速登岸之法。大人请看,那一万骑军以至。”
顺我所指,汉水之中,正有数百艘由民船改装而成的大小运兵船,载着万余人马,鼓足了风帆朝战场飞驰而来。在李宝期待和不解地眼神之中,他们排成了一字长蛇阵越过了海鳅船,缓缓地朝湍滩靠去。
“自古舟船虽能运兵,但其登岸却有一大弊。”我缓缓说道:“舟船靠岸皆需船坞,而船坞又不能多设。是以舟船载兵越多。其登岸需时也就越长,若是万人登岸。少说也需半日之久。此弊病往往会使宋军空有大军在旁,却坐失杀敌良机。甚至敌军还可趁我军部份军队登岸之时,对我等发起进攻。如今有了这运兵船,却又是另一番景像了。”
“运兵船?”李宝莫兵其妙地看着那一艘艘与普通帆船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