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夕阳终于躲入了群山之中。除了西天边际还残留着一抹粉红外,四周的光线已渐渐地变灰、变暗。此时本该是外出耕作的青壮回家的时侯,但我却发现整个洛阳城中便连人影也没有一个。

三万余骑军排着一条长龙,缓缓地走上了洛阳那四处狼籍的街道上。没有灯火,没有声响,同时也没有任何地家禽。甚至连最起码的几声狗叫都没有。倘若不是家家户户都无一例外的把门关着,我几乎都要以为这又是空城一座了。

“什么鸟城?为何连个鸟人都没有!”王夔骂了一声便翻身下马,大踏步地走到了旁边的一间小屋,举手就拍房门:“里面可有个活人?你爷爷我……”

“啊……”

“呜……”

还不待王夔说完,屋内便传来了几个人的惊叫和哭泣声,接着便有人在直喊着饶命。听他们慌乱的样子,却好似全家都被判了死刑一般。

“王夔……”我不满地将那毛燥的王夔喊了回来,王夔的举动显然是吓着了屋里地人。由此可见,这些百姓都是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之下了。

房门缓缓地打开,一名瘦骨嶙峋的男子。扯着一名衣不遮体的女子跪着出来。

“饶命。各位爷。”那男子有如捣蒜般地叩着头:“小的早已断粮了,也没有任何吃了了。小的愿把妻子送给各位爷,只求爷爷饶了小地不死,还有两个孩子……”

“兀那贼子。”王夔一脚便将那人踢翻在地,大怒道:“谁要你的老婆,你却当我等是强人?”

“王夔……”我皱了皱眉头,暗道莫非这便是所谓的贼性难改,王夔这般对百姓动手脚,如今却也纵容不得,否则今日宋军在百姓中的形象可要大打折扣了。

“王夔。”于是我脸色一变,冷哼一声说道:“不听军令,擅自殴打无辜百姓,该当何罪?”

“大人……”这时王夔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慌忙跪倒在地道:“属下只恨那贼子要将老婆送与别人,这才一时失态,望大人恕罪。”

“你扰民在先,殴打在后,如何还怪得他人?”

“是。”王夔面露惭色地以头点地道:“属下知罪,请大人降罪。”

“念你是初犯。”我点了点头,转而放缓了语气说道:“此次便下去自领二十军棍,若是再犯,绝不姑息。”

“是,谢大人。”王夔对我拜了拜,便退了下去。

“老乡。”我翻身下马,正想要扶起那男子,却反而吓得他跪着直往后退。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那男子带着哭腔,只知对着我直叩头,他身旁的那名女子,却早已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了,只窝在一旁瑟瑟地发抖。就在这时,房门处却露出了两个污浊而幼稚的脸,他们的脸上明显地写着——我饿。他们麻木地看着这一切,没有哭喊,也没有惊慌,仿佛早已习惯了这一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我望了望四周还是一点声音都没有,也没有一个人冲出来的房屋,不由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朝不保夕,任人宰割,甘为奴隶,为了生存,他们便连最后一点尊严与人格都丢掉了。

“还我河山,驱逐鞑虏!”望着这一切,我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喊出了心中最想说地话。

“还我河山,驱逐鞑虏!”

“还我河山,驱逐鞑虏!”

……

数万名骑军也跟着喊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最后竟到了耳朵难以忍受地地步。良久,这声音才渐渐平息下来,这时我才发现原先跪在地上的那男子已站起身来。

“你……你等是宋人?”他勿自不敢相信自己地眼睛,看看这个人,又望望那个人,摸摸这个人的盔甲,再抚一抚那个人的盾牌。

“宋人,宋人,还是宋人……”他嘴里喃喃自语地说着,就像发现了天下最荒涎的事一样,他始终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良久,他才回过身来抱着他的妻子,抱过他的两个儿子,放声痛哭:“是宋人,娘子,是宋军,是我们的军队,我们不用死了,我们……呜呜……”

最后就只剩下呜咽声,他再也说不出一句能让人听得懂的话了。

“吱呀”一声,不远处的一扇木门打开了,从里面猥猥锁锁地探出了一个脑袋,见我等没有什么动静,他这才走了出来,尔后欢呼起来:“果然是宋军,是宋军,宋军打回来了,宋军打回来啦……”

越来越多的人从黑暗中走了出来,有的从房里,有的从垃圾堆里,甚至还有的从粪池里,他们个个都是蓬头垢面的,全身散发着恶臭,但是每个人的眼里都带着狂喜,带着希望,就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突然发现返老还童药就放在身边一样。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十九章 前途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十九章 前途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十九章 前途

这几天士兵在看书,在充电,对不起了各位。

————————————

“嚓……”一袋又一袋的粮食从车船上运到了洛阳城,不多时,粮袋就在街道中心堆成了有如小山一般。

“这……这全都是给我们的吗?”围观的百姓两眼喷火似的望着这一堆堆的粮食,将信将疑地问着。

“当然。”我说:“这些全是给你们的,此后还会有更多的粮食,不断地自襄阳运至此处。”

“那……那我等就搬了?”话音未落,众百姓便有如战场上冲杀的军士一般,飞也似地朝粮堆纷涌而去,但随着一阵铿锵之声,他们又很快退了回来,眼里充满了恐怖。却原来在粮堆旁,又翻倒了一地的腰刀、长枪。

“莫慌,莫慌。”见此我忙上前宽慰道:“这些军器也是分与乡亲们的。”

“分与我等?军器?”闻言众百姓不由疑惑地望着我,眼神里还是充满了惊恐。

“分与你等抗敌啊。”我说:“若是我只分与乡亲们粮食,那么只待我等前脚一走,这些粮食转眼便要落入强盗、驱口军,或是蒙军之手了。我等可不愿割肉喂狼,乡亲们以为然否?”

“大人……”此言在百姓中激起了一番不小的波浪,其中一老者激动地走上前来问道:“大人的意思是,你等这便要走了么?”

“是啊。”我点了点头。“不过……”

还不待我说完,众百姓便急声喊道:“大人,带我等同去吧!”

“是啊,大人,我等留在此处便是死路一条啊!”

“便是生,亦是生不如死啊……”

……

群情激愤,喊声此起彼伏。百姓们围拥着我,越挤越紧。便好似只要我说出一声不字,他们便要将我生吃了一般。

“众乡亲安心。”虽然一阵阵恶臭直冲我鼻头,但我还是不得不高声疾呼:“众乡亲旦请安心,此番我等不是回军大宋,而是北上追击蒙军地。”

“追击蒙军?”闻言百姓不由愕然,喊声也渐渐小了下来。

“正是。”我暗挥了一把汗,苦笑一声道:“我等此来。正是为了追击蒙军的,片刻之后我等便要出发了。”

“各位乡亲父老。”王坚最懂我心意,他借此时机,便一跃至马车上大声喊道:“蒙军此次攻宋,正是由蒙古大汗窝阔台亲自领军,奈何其先败于西川钓鱼城,后败于襄阳,便是名噪一时的怯薛军。亦被我等重创。如今,更是被我等大败于洛阳城外,有人头为证。”

说着,众骑军将士们便纷纷将悬于马后的人头高举手上,借着火光,那一颗颗鲜血淋淋、丑陋无比的人头。便展现在众人的眼前,倒让胆小的百姓吃惊不少。不过更多地,却是咬着牙高声叫好,或是怒声对着人头喝骂,或是对着人头吐着唾沫。

“我等只听城外马蹄轰响,只道是蒙军大胜。”有些百姓不由小声议论着:“哪知却是宋军在追杀蒙军,如今这宋军竟有这般历害!”

“蒙古大汗啊!”有些百姓更是瞪着眼睛叹道:“蒙古大汗的军队亦被宋军击败,看来如今那些鞑子地气数已尽了。”

“对对,我等的苦难,也终于要到尽头了……”

众百姓的议论之声越来越大。底气越来越足。最后在他们的脸上,更是露出了少有的笑容。眼里多了不少光彩。

“而这三败蒙军大汗的……”趁热打铁,王坚紧接着又对我拱了拱手道:“却正是众乡亲眼前的这位西川置制使,郑言郑大人。”

“哗……”闻言众百姓不由一片哗然,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站在他们面前这位没有丝毫架子,没有丝毫官腔,而且还彬彬有理,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呵呵,是有点夸张地人,竟然便是三次击败了蒙古大汗之人。一时在他们之中,不知便有多少双崇拜、炽热的眼光往我投来。如果眼神也能让人燃烧的话,我想此时的我早已被他们的眼神给溶化了。

“众位父老乡亲。”见此我不由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毕竟单说我三败蒙古大汗,确实有些勉强,但我还是默认了这顶扣在我头上的高帽子。我心里很清楚,并不是在任何时侯对百姓、对军队都要以诚相待的,有时说说谎话倒对他们、对整个国家都有利,就比如说曹操的望梅止渴之计。而现代地心理医生,在对付极度自卑的人时,常常要激起他心里极度自恋的心态。同样,如令我对付这些极度丧失信心的人,或许也只能以极度的自傲和自大,才能解决问题了。

“众位父老乡亲。”想到这里,我点了点头说:“是时,鞑子不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如今地大宋,已比蒙古更加强大了!城外的一战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尔等若是有兴趣前去战场一观究竟,你等便会发现,我军只以数百人的代价,便杀敌六千余人。此时的他们,蒙古大汗窝阔台率着六万之军,更是有如丧家之犬一路往北逃窜了!”

“好!痛快!”

“大宋万岁!”

“郑置使万岁!”

……

听到这里,百姓们欢呼着、嚎叫着,眼里闪着泪光,有的甚至嚎啕大哭。他们等着这一天,也实在是等得太久太久了。先是金人,现在又是蒙人,自北宋灭亡以后,他们几代人共百余年的时间,都在外族的统治和压迫之下。特别是现在的蒙人,在凶残的蒙人地统治之下,他们简直就是过着奴隶般地生活,现在终于有一个人,带着一支威风凛凛的军队,站在高处大声对他们说——你们自由了!你们解放了!你们又重新回到祖国地怀抱了!,你们的苦日子到头了!

“大人,让我等与你一同前去杀敌吧!”突然,几名青壮拔开了人群,昂首挺胸地站在了我的跟前。

“是啊,大人,给我等一个报仇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往我的跟前挤,有年青力壮的,也有骨瘦如柴的,甚至还不乏有女子与小孩。

“我等无需晌银,只需三餐裹腹!”

“我等可以为大人的军队埋锅造饭,洗衣磨枪!”

“我等可为大人操舟!”

……

“乡亲们,乡亲们。”见此我忙劝慰道:“虽然郑言也想带上你等一同北上,但倘若如此,又有谁来保护你等家中的父母妻儿呢?”

这句话便让百姓们安静了下来,我又接着说道:“是以郑言才要发与尔等军器,你等所要做的,便是保护自己周全,不让鞑子的残军或是强盗将你等的粮食抢了去。而由于我等急于北上追击蒙军,是以只来得及解救沿河城镇的百姓,而其它的地方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同胞,便只有靠你们了!”

“这还不简单。”一名青壮一把便抢过地上的一把腰刀,大声喝道:“蒙军都退了,那些驱口军失却了蒙军的支持,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而已,便让我等将这些平时只知欺侮我等的畜牲,全都砍尽了。”

“杀……杀……杀……”

百姓们大声吼叫着,个个眼里都闪耀着血红的凶光,这些平时温顺的像只小绵羊一样的人,此时已被激起了杀性。比起那些残暴的蒙军来说,他们或许更恨那些倚着蒙军欺凌同胞的驱口军。如今他们知道蒙军已退,那么,再也没有什么阻止得了他们将恨意倾泄到驱口军身上了。在我提供粮食和军器的情况下,一场大屠杀在所难免,大地注定要再次被血水清洗。但是这种清洗无疑又是值得的,那些对蒙军卑躬屈膝,为了自己而出卖国家和同胞利益的人,在这场清洗中注定没有好下场。有他们做为负面榜样,有他们做为百姓们泄愤的工具,那么要团结起长江以北的数百万百姓,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大人。”当所有的骑军都回到了船队之中,军士们与洛阳百姓依依不舍地告别后,徐格望着远远跟着船队奔跑、挥手的百姓,不遗疑虑地说道:“如此激励百姓,虽说是件好事,只是……”

“只是倘若我军败了,那便更是雪上加霜?”我点了点头,知道徐格心里在当心着什么: “所以此战我们只许胜,不许败。胜,则在中原大地掀起一股抗蒙大浪;败,则百姓心死,大宋或许便再也没有收复这些地方的机会了。”

天色入黑,船队两旁再次亮起了一盏盏气死风灯,那是为船队护航的军士的杰作。一天的时间就这样紧张忙碌地结束了,明天迎接我们的又会是什么呢?再一个洛阳?还是陷阱?已经一百余年了,百余年来这段水域从来就没有大宋的船只进来过,对我们来说,它就像远处的黑暗一样,深遂而又充满了神秘。我们又不得不往前走,因为此次北伐,关系着数百万人的命运,同样也关系着大宋的命运。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二十章 燕京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二十章 燕京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二十章 燕京

一晃便是十余日,船队终于驶上了最后一段行程,此处离燕京已不过一日水路了。这一路上,像解放洛阳一般,我等又解放了长河今德州、幽燕今沧州、直沽今天津等大小数十座沿河城镇。这些城镇的居民也如洛阳一般,只要我稍加宣传,再给之以粮食和军器,他们便个个斗志昂扬地揭竿而起。所幸粮食和军器,一直源源不断地自襄阳运来,这才能够满足这些庞大的难民义军的需要。否则,若是即没有粮食又没有武器,那即便有十分响亮且很得人心的政治号召,却也是枉然。

然而,自洛阳一役后,蒙军便再也没有在运河旁出现、集结过了。这也是情理之事,哪有见识过我等船队远程武器的历害后,还会傻到以骑军与之硬捍之理。不过我却也早想过此点,之前我也根本就没想过要以蛇吞象,以不足四万人且素质还略逊于敌军的骑军,一口便把六万蒙骑给全吃了。正如蒙古骑军的策略一样,此回我对付这支逃跑的骑军所采用的战略是:埋伏、偷袭、骚扰。

我将忠顺军分为三队,不稍说,自是将唐、蔡、邓三军分开,然后再为每军配上千余名骁骑军。这么做的目的是让他们在被蒙军追赶时,能够从容不迫地撤军。我自己也着实没想到,在现代广泛应用的手雷,在这宋朝却是被发明来用于掩护骑军撤退。不过想想却也没什么不好,想像下那些骑军在撤退之时。后方有比他们更能耐久的蒙古战马,若是没有什么好手段,被追赶上也只是时间地长短。可如今,宋军却只需一路跑着,一路随手点燃几个霹雳火球丢在地上,便能让蒙军始终不敢靠前。我想,碰到这种情况的蒙军。他们的脸色一定不会好看到哪里去。

最后,我再为这些骑军配属了少量的海鳅船和车船。当然,还有他们乘坐的运兵船。我将他们以蛙跳的方式,每队间距百余里分布在蒙军前方的运河地三段。骑军则下船,直奔蒙军的侧翼进行骚扰、偷袭。让那些蒙军不得休息,不得收罗粮草,吃、睡都不得安宁。万一蒙军组织反击,便以骁骑军为掩护撤回运河。然后再凭着运兵船地速度。迅速跨过已方的两军,在下一个百里段设下埋伏。如此我等的骑军虽只有三万余人,可是对蒙军来说,每天都有一支已休息了一两天的万余骑军,在前方等着他们。可以想像,这样过了数十天后,就算窝阔台到达了燕京,却也是一支毫无战力可言的疲军了。

而我。则率领着龙卫水师主力,和数十艘海鳅船,直奔蒙军的终点——燕京今北京而去。我如此确定蒙军的终点便是燕京,是因为蒙军自金人手中夺得燕京以来,燕京便俨然成为蒙军劫掠中原地基地。此处贮藏着大量蒙军从亡金与大宋手中劫掠而来的财富和粮草,这也正是蒙军在人马奇缺的情况下。还会在此处布下五千蒙军的原因。五千蒙军,对于总数只有数十万的蒙古来说,这已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更何况,若是窝阔台想回蒙古休身养息,除了距燕京仅百余里之遥的嘉峪关外,他们便再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回去了。自嘉峪关而起,便是自东向西连绵万里的长城,长城处地崇山峻领,根本就不是那些以骑兵为主的蒙军可以逾越过去的。就是以当年的成吉思汗之勇,虽以裙带关系笼络了长期生活在长城一带的少数民族汪古惕部。但还是在金人驻守的长城面前。望着堆堆白骨而两年不得前进一步。最后还是因为燕京地辽国旧亲王耶律留哥发起暴*,集结契丹人前来降蒙。成吉思汗才抓住了这个时机攻破长城。

那么到了今天,这个燕京便无疑是此次北伐的重中之重了。可以想像,取了燕京,不但可以得到贮藏在其中的大量的粮食和财富,更重要的是,还有机会重建长城,在此构筑一条比长江防线稳固得多的防线。自从蒙军攻破长城以后,骑军便长驱直入,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同时也想不到要去破坏长城。他们一向以为蒙军只要攻破了长城,大量的蒙军涌入关内攻城劫掠,那么长城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了。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将会知道他们错了。当他们再次望着高高的长城跺足捶胸之时,他们就会知道他们是错得多么历害了。

蒙古总兵力只有数十万,大部份兵力正在西征,而在南线的只有眼前地近十万部队。他们分别是窝阔台地六万主力,和主攻两淮战区的纽璘地三万大军。窝阔台的六万主力已接连惨败,士气大减,而且还被忠顺军一路骚扰、偷袭,便是还有三、四万能到达燕京也是不足为虑了。而纽璘进攻两淮的蒙军,却被运河挡在了东面,即便是日夜行军数十日,赶在我等攻下燕京之前来增援,也同样是不值一提的疲军。远征西方诸国的蒙古大军,却是要在得知窝阔台驾崩的消息后才会回军,从这点看,没能杀了窝阔台却也是件好事。当这支远征大军回来之时,我想长城都修得差不多了。我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