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贼攻略-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兄,黄丞相是大楚左相,在朝中,唯一能和裴相抗衡的也就是他了,你既然已经得罪了裴大人,不妨投到黄丞相门下。”程文元不知道苏毅为什么得罪裴温,但他知道,像他这种地方豪强根本入不了裴温这种清流的眼,既然如此,还不如趁苏毅和黄文炳搭上关系的时候,投靠到黄文炳门下,也能混个好的出身。

    张之进看了程文元,满意的了头,颇为赞同道:“不错,自古以来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世道,有多大的能力不重要,跟对了人才重要,只是想入黄丞相门下的人有不少,但不是每一个都会被丞相大人看中的。”

    沐欣见苏毅沉默不语,也有些急道:“苏公子,黄伯伯对你的印象不错,上次我表哥能顺利铲掉万家分会这颗钉子,你功不可没,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被黄伯伯看上眼的。”

    苏毅问道:“这黄丞相有什么要求?”

    张之进原先有些锐利的眼神一下子柔和起来,他摸着下巴上的厚肉,哈哈大笑起来。

    “苏公子,你是南方人,虽然被裴大人逼的远逃北地,但你有没有想过重回南方去?毕竟江南是鱼米之乡,条件富庶又适合居住,而北地环境艰苦,不仅匪患严重,还时常有胡人侵扰边关。”张之进并没有急着回答苏毅的问题,而是深深看了他一眼,故作随意的问道。

第一百七十八章 幽州() 
张之进的话音刚落,沐小欣便紧紧的盯着苏毅看,眼神中既期待又有些紧张。

    苏毅的根基都在桃花寨,这个时候去南方的话,只能是一无所有。只是张之进性格奸诈,黄文炳有意拉拢苏毅,他却故意让苏毅提出这方面的话题,这样一来,就变成苏毅有求于人,而不是黄文炳急着拉拢他了。

    两者关系一转换,前者只能是苏毅受制于人,到时任由黄文炳一派揉捏了。

    苏毅虽然想借着黄文炳的关系谋得一官半职,好在纵横山脉外面建立村堡,和桃花寨互为依仗,但他并不想受制于人,桃花寨的这一亩三分地格局是小,不过苏毅也不愿随意将这份基业拱手交给别人。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想回南方去的,毕竟我的家在南面……”苏毅一脸期待的看着张之进。

    张之进皱了皱眉,他原以为苏毅会选择留在幽州或者辽东,这样他好趁机完成黄文炳交给他的任务,没想到这小子如此难缠。

    “咳……你想回南方呢,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你也知道,你和裴大人的事在皇城传的沸沸扬扬,而且你曾在酒楼做过一首词,也在江南士子中引起不小的反应,这个时候回南方,除了自寻烦恼外,没有任何好处。”

    张之进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程文元,冷声道:“苏公子,当日追杀你的,并不只是裴府一家。”

    苏毅心中一动,低声问道:“莫非阁下知道其中细节?”

    张之进环视了一眼程文元和沐小欣,程文元见他看来,立刻摆出一副老老实实的模样。张之进点了点头,这番话他若是当着程文元的面说出来,那就意味着对方也算自己人了。

    “齐王府。”张之进淡淡的说了三个字,便不再言语。

    苏毅蓦然一惊,恍然大悟道:“那时确实有两批人马追杀我,我还以为只是裴温派出的两批人马,不想竟然还有齐王府的人。”

    张之进见苏毅直呼裴温的名字,微微一笑道:“裴温老贼欲将女儿嫁给齐王,你休妻一事在皇城闹得沸沸扬扬,以齐王瑕疵必报的性格,自然不会放过你。”

    他说的轻巧,但一旁的沐小欣和程文元却听的心惊胆战,裴温和齐王都是大楚权势通天的人物,张之进提及他二人时没有一丝的尊重,反倒口气讥讽。

    张之进见苏毅低头沉思,以为时机已到,便继续蛊惑道:“苏公子,你为了躲避齐王和裴温的追杀,逃到北边荒芜之地,可这天下之大莫非皇土,以裴温和齐王的势力,纵是你逃到辽东,他们也能找到你,杀了你!更何况,万家分会背后站着的可是辽东糜家,你平日又冒充辽东韩家的人到处招摇撞骗,一下子得罪了辽东两大世家,这时候若不找个靠山,只怕要遁走鬼地亦或者逃去塞外了。”

    “那丞相的意思是?”

    张之进笑道:“万家分会一事,你虽然出了一份力,但也捞了不少好处。”说到这张之进淡淡的看了眼苏毅,继续道:“这些丞相大人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只是这件事终究会被糜家查清真相。你得罪了糜家,在辽东恐怕难有立足之地,丞相大人的意思是,安排你在幽州任职。”

    苏毅问道:“幽州?”

    张之进点了点头道:“不错,刘虞是文官出身,担任幽州刺史期间,对胡人一直采取怀柔政策,他是朝中有名的清流文官,此人和裴温关系极好。丞相大人自然看中了你,自然会提拔你,只是丞相也不会重用庸碌无能之人,你若想成为丞相大人的门生,那么在幽州立足下去,就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好办法。”

    苏毅故作迟疑道:“只是如此一来,我在北方攒下的一些基业……”

    张之进闻言,有些啼笑皆非,他摆了摆手道:“你那点家底没人看得上。”同时,张之进也在心中松了一口气,这苏毅虽然有些眼光,在北地时间并不长就聚集了一些悍勇之辈到自己手下,但在他看来,那不过是小儿的游戏,不足为虑。

    程文元并没有向沐小欣透露桃花寨的存在,而黄文炳也是通过沐小欣和黄县令得知苏毅有一些部下,他的这些部下十分悍勇,但无论是黄文炳也好,还是张之进也罢,都以为苏毅的部下只是招募而来的一些护卫家丁,又或者稍有些功夫的江湖侠客。

    对此,黄文炳并不放在眼里。张之进嘴角扯动一下,似乎在嘲笑苏毅格局太小,只是如此一来,他对苏毅也算彻底放心了,这年轻人说到底还是眼光太狭隘,把他扔在幽州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若他真有能耐,那黄文炳一派重用他也无所谓,若他庸碌无能,对黄家来说也没什么损失,说到底,此时的苏毅在他们眼里,还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张之进和苏毅谈妥之后便离开了红玉山庄,他临走之际,程文元和苏毅一人给了他一两百银子,张之进是小吏出身,自然贪财,见到银子以后也不说话,只是微笑着点头收下。

    黄文炳有意要拉拢苏毅,而程家在辽东和幽州的势力虽然比不上那些世家门阀,但也算当地的一大豪强,拉拢这种地方势力对黄文炳一派来说,没有任何损失。相反,有了程家的帮助,沐家也能迅速在幽州打开局面。

    沐小欣并没有跟着张之进一起离开,酒过三巡之后,沐小欣醉眼朦胧的看着苏毅,程文元见她眼神迷离,识趣的并没有插话。

    “苏公子,以后我们沐家在辽东的生意,还望你能多多关照啊。”沐小欣见苏毅有些尴尬,抿嘴一笑。

    苏毅道:“沐姑娘说笑了,你是黄相的亲戚,这幽州谁敢不给你面子?”

    沐小欣凑到苏毅跟前,她一张嘴苏毅便闻到一股刺鼻的酒味,苏毅下意识的将头向后仰去,沐小欣见状笑得花枝乱颤。

    “别人不知道你的情况,我还不清楚么?”沐小欣虽然有些醉意,但目光却是一片冰冷,“上次你身边跟着的黑大汉和提枪男子怎么不在?”

    苏毅道:“我这两位部下有要事在身,故此不曾带来。”

第一百七十九章 乱中取栗() 
沐小欣偏过头去,看了眼门外站着的周飞和张焕,淡淡道:“看得出来,这二人身手不错,实力未必会输给福伯。∑”

    苏毅见她语气有些落寞,叹了口气道:“那老头虽不是我部下所杀,但却是因我而死,当日青楼外的事,我只能说对不住了。”

    沐小欣摆了摆手道:“此事与你无关。”

    程文元低头这,默默的饮酒,两只耳朵恨不得像一对兔耳朵一般竖起来。

    青楼?程文元偷眼向苏毅看去,暗道这小子难不成也是那种流连烟花酒巷的登徒子?

    苏毅忽然问道:“那莫德才的行踪找到了没有?”

    沐小欣沉声道:“还没有,只是近来红衣教动作频繁,我相信这莫德才一定还蛰伏在幽州境内。”

    “哦?”苏毅奇道:“你为何这般肯定?或许他留在辽东也说不定。”

    沐小欣摇了摇头,瞥了眼一旁神情猥琐的程文元。

    程文元见她眼神一下子锐利起来,其中竟隐藏着一丝杀意,心中不喜,脸上却依旧摆出一副憨厚可掬的神情。

    苏毅尴尬道:“这位是我的朋友,信得过。”

    沐小欣嗯了一声,便道:“博望郡内有名望的文士颇多,又有辽东两大世家盘踞在城内,莫德才做下那么大的事,若还留在辽东,只怕早就被那些世家门阀的走狗吞咬的渣子都不剩了。他是个聪明了,想得到的东西还在辽东,现在辽东和幽州的情况有些微妙,蛰伏在幽州是最好的办法。”

    “此人心如毒蛇,若不是涉及我沐家的利益,我也不会同他合作。”沐小欣叹了口气道:“也是我之前与虎谋皮了,只是福伯死在他们手里,这笔账我绝对要找他算的。”

    苏毅很好奇沐小欣口中那个莫德才想要的东西是何物,只是强忍住才没有开口询问。

    “苏公子。”沐小欣这时看向苏毅的眼神清澈,苏毅心中一动,问道:“恩?”

    沐小欣道:“这幽州和辽东的局势远比你们看到的复杂,这两地蛰伏了多少势力,可谓风起云涌,一不小心就会落得尸骨无存的下场,你自己多加小心吧。”

    程文元虽然也是当地的豪强,但在沐小欣眼里不过是个土棍地主罢了,幽州和辽东不仅蛰伏着朝中多方势力,还有妄想重新获得圣宠的锦衣卫,各地军阀藏在这里的探子,甚至还有胡人的眼线,类似于阮柯这样的八大商会的奸细,北地匪患不绝,纵横山脉内部更是山贼、流寇众多,其中最令她感到后怕的,还是一直蛰伏在民间的红衣教。

    这红衣教又称五斗米教,教众不计其数,这些人善于笼络人心,在各地官府之中都有眼线和信徒,包括三教九流之中都有他们的人手,就连程家这样的地方豪强,门下未必就没有他们的眼线。

    幽州和辽东两地的世家门阀虽然势大,地方豪强虽然手黑,但他们都不知道,红衣教已经潜移默化的渗透大楚的上上下下,若是他们愿意,这幽州和辽东两地只怕很快就会陷入一片纷乱之中。

    苏毅微微笑道:“这就不劳沐姑娘费心了。”

    沐小欣盯着苏毅,忽然叹了口气,“黄伯伯这次用你,虽然也有一些审视你是否值得拉拢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把你当成一根搅屎棍,插进幽州这块地方,恶心那刘虞老儿的。”

    苏毅听沐小欣说他是搅屎棍,眉头一皱,正欲发作,却听沐小欣继续说道:“你虽是世家子弟出身,但颍川苏氏已经名存实亡,苏家在江南倒有一支偏支,只是未必会把你当成自己人,对你的帮助也不会太大,黄伯伯想提拔你做官,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你在荆门县帮我表哥成功发现万家分会勾结胡人的罪证,并协助我表哥擒获万家分会的贼首。”

    “只是如此一来,你就得罪了万家商会,不仅如此,你还得罪了万家背后的糜家,还会被红衣教盯上。万家那老头后来吃不住刑法,招供了他手下曾有一批红衣教的信徒,红衣教若是知道万家分会因你的关系而被官府查获的,你说他们会怎么做?一直蛰伏在幽州境内的莫德才也会伺机而动。”

    沐小欣苦笑道:“其实,我不赞成你留在幽州当官的,你手下虽然也有一些能人异士,也有不少悍勇的护卫,但是一旦被红衣教盯上,这些人再厉害,也互不得了你周全。”

    苏毅和程文元听得面面相觑。

    沐小欣忽然觉得有些意兴阑珊,便站起身子准备告辞,她看了眼苏毅,忽然想到当初一起逃亡的日子,心头一热,脱口而出道:“你若真想留在幽州,一定要小心刘虞,红衣教若是打着替万家分会平反的借口作乱,难保刘虞不会趁机对你下手。”

    苏毅心中一动,沐小欣和程文元并不知道他的底牌,其实他对大楚的官位并不感兴趣,他想要的无非就是一个能在纵横山脉外建堡的合理借口。

    只要能够建立军堡,然后将南荒林拿下,打通通往永济渠的道路,有了生产粮食和布匹的资源,苏毅就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

    天下若是大乱,最重要的无非就是粮食和兵甲,没有兵甲掌握了铁矿资源也可以锻造出来,但是没有了粮食,纵是手下的山贼再悍不畏死,也难成事。

    苏毅诚心谢道:“多谢沐姑娘指教。”

    沐小欣盯了苏毅半响,笑道:“谢就不用了,希望我们下一次见面的时候,你还活着。”

    等沐小欣离开后,程文元给苏毅满上一杯酒,笑问道:“你怕了?我印象中的苏兄可是敢冒充官兵,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那姓沐的一番话就把你吓成这个样子?”

    苏毅站了起来,走到厅前,看着红玉山庄内的假山溪水,怔怔的有些出神,忽然说道:“怕?我有什么好怕的,这幽州的局势再复杂,环境再恶劣,还能恶劣的过纵横山脉?要说人性,在纵横山脉内呆一天,要比外面待一年见识的还要多。”

第一百八十章 结盟() 
程文元自顾自喝着酒,缓缓道:“这话不错,你我都有野心,所以幽州的局势越乱越好,相比辽东,我更喜欢幽州。辽东有公孙太守镇守,想要在他治下翻起大浪显然不太可能,可幽州却不同了,这里匪患不断,刘虞老儿又庸碌无能,朝廷官兵真正精锐的不过刘虞私下的几千府兵,其余皆不过是乌合之众,比你麾下的山贼好不到哪去,也就装备精锐一些罢了。”

    苏毅并没有说话,程文元继续道:“而且幽州胡人众多,这些胡人性子凶残,容易惹出事端,只要抓住时机,我们未必没有一展抱负的机会。”

    程文元问道:“黄文炳这件事你怎么看?”

    苏毅道:“说破天,我不过是个山贼,你不过是个土豪劣绅,你程家有财力,我苏毅有兵力,你程家的情报来源比我广,我麾下的山贼比你的家丁悍勇,可我们手里的这点家底终究上不了台面。大楚在幽州就有十万士兵,在这天下满有百万兵马,背后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物,你我怎能在乱世中立足啊。”

    说到这,苏毅重回到酒桌旁,拿起程文元给他倒的酒,酒有些温凉,苏毅一口饮尽,却觉得胸口灌了辣椒一样辛辣。

    “北边有公孙一清,中原之地更是卧虎藏龙,只要天下一乱,这些驻守各地、拥兵自重的将领立刻就能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像我这样的土棍,想要生存下去,只有依附那些军阀势力。”程文元可是苦笑起来。

    程文元看着苏毅,咬了咬牙,终于下定决心道:“苏兄,我们之前是合作,从现在开始,你我两家正式结盟如何?”

    苏毅抬起头,奇怪的看了眼程文元,不解道:“两家结盟?”

    “不错。”程文元已经没了适才的犹豫,从张之进口中,程文元得知苏毅出身颍川苏氏,也算是家族子弟,只是如今颍川苏氏因为苏文忠的关系,受到废太子一案的牵连,早已一蹶不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毅他日若能占据一方,成为坐拥一方的诸侯,颍川苏氏那些参与的苏家子弟一定会去相助苏毅。

    世家门阀之所以久经千年不倒,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财力雄厚,若论财力,一些地方豪强未必会输给那些小的家族门阀,可家族和豪强势力不同的地方在于,除非这些家族犯了滔天的罪过,被夷族,否则,就算破落下去,终有重新兴旺的一天。

    而那些豪强势力,一旦处于劣势,很快就会被其他豪强势力吞并,很难再次崛起。

    他们之间的差异就在于世家门阀有相当雄厚的底子,豪强和乡绅势力则不同,一个幽州有大大小小上百个豪强乡绅,各有各的势力。一个县丞亦或是典吏就能使一个家族兴旺,而一个有些财力的员外便能成为一个县城的豪强。

    千百年来,官和吏不同,就如同世家和豪强一样,官代表的是一种显赫和荣耀,能称官者最小也是七品县令,亦或是八品县丞和典吏。

    七品官已经是官中末品,更不用说县丞和典吏了,一个县令放到州郡之中,翻不起一点浪花,但在当地,就有通天的权势,不用说一个县令,就是一个县丞和典吏就能为祸一方。

    世家门阀就像官一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而地方豪强和乡绅势力就是小吏,虽然权力上不如官,也不如官地位显赫,但是在当地,却有着土皇帝一般的权势,寻常百姓要是得罪了当地的小吏,那便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地方的乡绅和豪强盘根错节,在当地的关系网错综复杂,可谓步步为营,营造自己的人脉和势力。一个县城的混混头子除非有当地的县丞或典吏罩着,否则再能打,下面手黑的亡命之徒再多也是枉然。

    就像上郡县的一众豪强势力,其中实力最强的便是刘家,因为刘家出过一个县丞,而且以刘家的威望,等刘家家主从县丞的位置上退下以后,再扶植起一个县丞或典吏也不是难事。

    在世家门阀眼里,地方豪强和乡绅如同蝼蚁,但在地方乡绅和豪强眼里,他们便是当地的土皇帝,即使是门阀势力,到了当地也得给他们几分薄面。一个县城之中,有时候主事的往往不是县令而是县丞或者典吏。

    朝廷一直想根除世家门阀的隐患,在皇帝看来,这些世家门阀尾大不掉,在朝中各部都有自己的势力,实在是心腹之患。直到现在,楚帝最忧心的不是各地层出不穷的乱匪,也不是到处造反的草寇,而是这些伺机待发,像墙头草一样的投机者,各大门阀世家。

    而这些世家门阀,也一直想改变当地豪强聚集起来的人脉势力,将这些土皇帝碾碎,然后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下。

    地方乡绅和豪强势力会为了利益冲突相互竞争,其中不乏刀光剑影,县城之中的官场上,这些小吏相互厮杀,这种厮杀杀人于无形,他们这么做只是为自己家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