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银河射手-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豹兄弟两都是摇头,曹豹气馁的说道:

    “曹性麾下的曹军表现出的令行禁止,某久经沙场,却是第一次见到,哪怕刚刚平定天下的羽林军,也不如也!”

    陶商瞬间被失落充满。

    “少主,我们前去迎接吧!”曹宏提醒一句。

    陶商、曹豹猛然惊醒,整理了一下衣服,快步向前,躬身行礼。

    “草民陶商/骑都尉曹豹/橼吏曹宏,拜见讨逆校尉!”

    曹性翻身下马,面带微笑,仿佛练就了绝世神功,双手虚托,三人同时起身。

    “听糜威说陶公子也要随军游学,性本不相信,现在所见,性愧疚也!某何德何能当的其陶公子如此看重!”

    本章完

第73章 广播体操、仙法() 
陶商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书生,根本没有听懂曹性话里的意思,误以为他要拒绝。

    如果是刚开始曹性要拒绝,陶商也乐的清闲,但现在见过曹军的雄姿之后,对身后的号称天下精锐的“丹阳兵”无比失望,极度渴望自己也能拥有一只这样的大军来实现人生抱负。

    因此一点离开的心都没有了,用求助的眼神看向曹宏。

    “曹龙将闻名天下,我家公子仰慕已久,追随龙将学习一段时间,哪怕收获一些皮毛也是受用终身,应当是我等当不起曹龙将如此重视,亲自相迎!”曹宏替陶商解围,眼神中透着一丝他人无法察觉对陶商的失望。

    陶商化身成了应声虫,连连点头:“正是正是!”

    曹性看着呆头呆脑,一身书卷气,年纪比自己大一点的陶商,有些怀疑自己与皇甫郦的计划对不对。

    这货连糜威都比不上,糜威虽然年少,不到十五,同样书卷气十足,但头脑清晰,清楚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目的是什么,且传承了糜家学骑射的技艺,小小年纪,一手骑射之术比得上准二流武将。

    陶商呆的分不清方向,不知道怎么与人沟通,也不知道一天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点自主意识都没有,脸色也是苍白,典型的被酒色掏空了身体。

    不过没一会儿,曹性自己先推翻对陶商能力的怀疑:“听说陶公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知道,陶公子最喜欢的是哪些书籍?”

    提到自己擅长的地方,陶商也不紧张了,也不会吱吱呜呜不知道说啥了,而且还说的很溜:“学富五车说不上,但一两车书卷还是有的,儒、道、法三家都有涉猎,最喜爱的还是《左传》《春秋》……”

    陶商如数家珍一样,列出了一大堆春秋时期的书籍。

    春秋好啊!春秋重义气,重师徒情义,而且你年龄不大,思维还没定型,你跟着我学习,我就已经是你半个师父了,再努力一下,用些手段,一个好徒弟还不到手了?

    曹性像丈母娘看女婿越看陶商越喜欢:“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书好!陶公子有志气!”

    陶商被说的自信无比,心想总是强迫自己学习乏味的驭下之术、兵家之术的自家老爷子陶谦,这会总算英明了一会,派自己跟随曹性一段时间。

    多了一万五千人士卒,海船一次坐不下,陶谦赠与的楼船都是平底,船楼又高,经不起海浪。

    五十艘楼船在天气好的时候小心的运到了郁州港,由新建的造船泊位进行改造,短时间内也用不上。

    大军再次启航,经过淮河后正式进入南方,北方温度更低的干冷的气候,很快变成了南方温度稍高的湿冷。

    温度高了一些,但南方湿冷不比北方干冷,干冷是由外而内的冷,可以多穿衣服,躲在屋子里不去吹寒风,就能避免。

    南方湿冷却不同,这股冷气是由内而外的,冷发自于自己的身体,躲在屋子里根本没用,如果不运动,反而会在家里越待越冷,特别是晚上,这些出自北方的曹军用被子把一身捂得再严实,但脑袋露在外面,湿冷的空气冻的脑袋发麻。

    还是秋天,将士们就有些不适应气候,一时间很多人都感冒了,这个时代缺医少药,感冒一个不好引起发烧,很可能就一命呜呼。

    曹性只能放开粮食的消耗,每日里带着大军锻炼身体,驱除寒气,强生健体,连学生时的广播体操都拿了出来,号召大家不分男女老弱,所有人早晚两次,都得认真做操。

    为了推广广播体操,曹性召集文武,集众人之智决定,由文武官员带头,每日里尽可能的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做着广播体操,先引起普通大众的好奇心。

    再暗中传播舆论,说官员们做的是爱兵如子的曹性怜悯众人被严寒侵蚀,日夜祷告上天,最后感动上苍,托梦赐予的一种仙法。

    练就这种“仙法”不仅可以驱逐体内寒气,还能提神醒脑,固本培元,延年益寿。

    再加上一些托想法设法的宣扬。

    如某某亲卫营的什长病倒了,不得已来到辎重营养病,一天天萎靡不振,饭都吃不下,面对照顾病号的肉食,也是只吃几口,之后说难以下咽,就不吃了。

    但自从练了“仙法”之后,不用针灸,不用吃药,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人也越来越精神了,一口气能吃五碗饭,还说没吃饱,高高兴兴的回亲卫营了。

    有了这些托的帮助。

    单纯的普通大众一传十十传百,说的人多了,假的都变成了真的。

    一个个跟着偷偷练了起来,练了之后发现驱逐寒气、提神醒脑的效果非常明显,信的人就越来越多,练的人也越来越多。

    卖力做广播体操驱除寒气能不明显吗?换句话说,你不做广播体操,去地里干一阵农活,一样驱除寒气。

    可人们的从众心理是无比强大的,上流社会的官员天生就是基层大众的导向标,“仙法”在官员中流行了起来,并传的神乎其神,群众们哪有不学的道理。

    在暗中开始风靡的时候,曹性站了出来,大方的将广播体操,额不是,是“仙法”传授给了大家。

    这使得曹性巡查屯兵、辎重营时,总有人前来感谢自己,让曹性下意识的想起了“卖拐”的赵本山。

    多了黄邵这个跟班,又多了陶商、糜威这两个随从,曹性从假子营中拜入自己门下时间最长的“仁”字班内,挑选出年龄比较大的三十六位假子,充裕着随从人员。

    这些假子如同师兄弟一般与陶商、糜威、黄邵一起同吃、同住、同工作、同学习。

    三十六位假子的代表人物就是插班生秦邵之一曹真、赵峰之子曹青,还有“仁”字班,能力排名第一、年龄十五的曹鸥字仁伯,排名第二、年龄十四的曹鸠字仁仲,排名第六、年龄十五的曹鸬字仁载。

    本章完

第74章 橘子与败血症() 
曹性的假子营一个班一百零八人,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的顺序排班,已经招到了“温”字班。

    每次毕业作为义父的曹性都会亲自到场,给每个从班里的毕业生即将离开假子营、正式步入社会的假子们赐予表字。

    表字以班名为表字的第一个字,并且会根据成绩排名前五的,赐班名加名次,作为一种荣誉,第五名以后取字就只有班名再加其它字。

    名次是按伯仲叔季幼排名。

    如“仁”字班能力排名第一的曹鸥字仁伯,排名第二的曹鸠字仁仲,而排名第六的曹鸬就不能按名次来了,而是表字仁载。

    曹性身边一下子多了三十六位半大小子,整个主帅大营都显得活泼了很多。

    过了淮河以后,还多了一种对海师以及海上生活的人员等同黄金、仙药的水果,那就是橘子。

    橘子可以说全身是宝,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和止渴的功效,肉、皮和叶皆可入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橘子皮可以美容,《本草纲目》中说陈皮(橘皮)“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橘皮入药称为“陈皮”,具有理气燥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于防治胸胁胀痛、疝气、乳胀、**结块、胃痛、食积、输气等症。

    其果核叫“橘核”,有散结、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来治疗**肿痛、乳腺炎性肿痛等症。

    橘络,即橘瓤上的网状经络,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滞咳嗽等症。

    橘叶可以疏肝理气、消肿散毒。

    橘子中的维生素A还能够增强人体在黑暗环境中的视力和治疗夜盲症。

    最重要的是,海上由于储存和保管的考虑,远航的船大多带的是腌肉和肉干,新鲜蔬菜和水果很少,再加上淡水的缺乏,很多船员水手都会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患上败血症。

    而多吃新鲜的橘子、橙子、柠檬,就可以有效预防。

    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大航海时代的时候,欧洲水手们出海时会携带大量橘子,在这些水手眼里,多带些橘子比多带些用来赚钱的货物还重要。

    秋天是橘子成熟的季节,曹性从徐州广陵收购了大量的橘子,把熟透了的留给南下的人员吃,把半生不熟的放置比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这样北海舰队运送沧海屯兵南下放下人员之后,装上半生不熟的橘子、橙子,南方产的稻谷,还有因为山高皇帝远、管控低、产量又高铁铜等金属北上。

    以至于不放空船,更好的利用起海船来。

    --

    天空中飘着白云,阳光在辽阔的大江水面上反射耀眼的光芒,滚滚大江水自西流向东去。

    两岸是陡峭绿树成荫的高山,秋风吹红了满山的枫叶,像似绿林的花朵一样美丽。

    如同宫殿的五桅海船、如同阁楼的三桅海船、如同平房的单桅海船,

    还有五层、四层、三层的楼船,

    船型狭长的蒙冲;

    大于蒙冲,小于楼船,船身两旁开有插桨用的孔,船周围建有女墙,女墙上皆有箭孔,用以攻击敌人的斗舰,

    以及更小的走舸、渔船。

    几百艘各式船只排着长队,在大江上逆流而上。

    一艘战船外观巍峨威武,船身两旁孔中擦出两排船桨正在划动,甲板上建有五层楼舱,站满了头戴斗笠,未曾着甲的精壮士卒。

    五层楼船的顶上,一展红底金“曹”字黄龙旗,正在迎风飘扬。

    一条船就乘坐了一千亲卫营士卒,一千原海寇兵,以及曹豹统领的一千丹阳兵。

    曹性一样头戴斗笠,听着两岸的猿猴叫声,抬头看着两岸的风景,面色轻松,嘴唇轻启:“朝辞江夏彩云间,千里崇明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陶商脸色崇拜,彻头彻尾的成了曹性的粉丝,称呼都改成了先生,此时他击掌喝彩:“先生吟的一首好诗!未曾想天下还有那么大的岛屿,两个县的辖区都不止,先生命名它为崇明岛,现在在千里之外做出此诗,应情应景,千古绝唱也!学生仰慕的很!”

    你夸奖我,我也不是小气的人,而且这次陶商确实帮了大忙,陶商都改口称先生了,曹性自然也不能太见外,同样换上了尊称:“文采再好!也比不上陶兄在大江北岸徐州广陵、南岸老家扬州丹阳郡,买来的大批船只呀!

    更比不上靠陶兄的威望在北岸募得的两千徐州兵,南岸的三千丹阳兵。”

    在什么时代,被偶像当面认可、夸赞,都是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陶商现在就处于这种开心的状态。

    “还是家翁的威望,学生跟着沾光也!”

    这小子竟然没有自得意满,还懂得实事求是了。

    陶商如此,曹性对他的期望更加高了几分,低头解下的腰剑的长剑,剑鞘打横抵向陶商。

    只见陶商脸色泛红,轻轻的用指甲戳了一下手掌,疼痛告诉他不是在梦里。

    曹性始终保持着微笑,耐心的等待着他,直到陶商用颤抖的双手接过长剑,曹性拍了拍他的肩膀:“陶兄!多练练武艺,学学兵书,现在令家翁能做到的,未来你也可以!”

    说完曹性转身离开,留下陶商一人在船头慢慢乐,下的船舱时,接过胡赤儿递过来的破军,再次挤在了刚刚解下长剑的腰剑。

    --

    这里陶商说的崇明岛并非一千八百年以后的那个,那个崇明岛此时还是小沙丘,而是同在长江入海口的一座大岛,型如鹅蛋,有着天然的港口。

    比一千八百年后的崇明岛还大一倍有余,离陆地较远,岛上是长江水贼与东海海寇的巢穴之一。

    东海海寇大帅蒋钦就在自己麾下,长江下游的水贼大帅周泰躲到了潘阳湖,没有现身,曹性顺势就占领了这座大岛,并命名为崇明岛,在天然良港的基础上建立崇明港城。

    本章完

第75章 水土不服() 
多了两个县面积的崇明岛,还有一个县面积的郁州岛,再加上包过连接辽东与青州东莱的沙门群岛在内的整个沧海诸岛;

    及后世的旅顺口现在的夏侯港,到鸭绿江口后世皮岛,现在建有扬曹港的望东岛,之间的沿岸诸岛;

    还有包过青岛港、当下还是独立大荒岛的后世乳山市小镇曹性建立皇甫港的皇甫岛,及东牟到郁州岛、郁州岛到崇明岛之间的沿岸诸岛;

    加起来,已经占尽汉朝整个沧海、黄海、及东海大半的所有岛屿,加上沓氏县、东牟县,曹性控制的陆地面积已经超过了一个东莱一个郡,安置麾下不包过江夏曹勇所部十余万屯兵在内的二十余万屯兵是绰绰有余了。

    南海舰队海师,一路上畅通无阻。还在广陵郡、丹阳郡,这两处陶谦、陶商影响力极大的郡买下大批船只。

    陶商的价值也体现了出来,没有他,曹性想买蒙冲、走舸或许能成,但买海上的主力战船斗舰、楼船。

    那是想也白想,这级别的战船在各大世家、豪强、富商手中就是实力的象征,没人会卖给你。

    几百艘各式船只运载着两千亲卫营士卒、五千丹阳兵、五千徐州兵、三千海师士卒,共一万五千人。

    在陶商仰慕中的曹性面上从容,还很雅兴的吟诗。

    下的船舱离开了他人的视线,曹性的眉头锁在了一起,内心焦虑不安。

    直到来到空气相对新鲜,居住环境最好的四层舱楼才换上自信的微笑。

    几百平方的纯木楼层,一边是隔开的单独小房间,房间上挂着门号,有些像是宾馆的客房。

    一边是敞开的几百个垫子,铺在木质地板上的连铺,近一个营的士卒都睡在这里。

    “见过主公!”

    士卒们起身大声问好。

    “你们好!身体好些没?要多多注意休息呀!用不了多久就是我们再次并肩作战的时候了!”

    “多谢主公关心!”

    这一层几百人全是病号。

    南下的两千亲卫营士卒,有三分一出现了各种水土不服的症状,严重到发烧的有近百人。

    也是自己携带上万丹阳兵、徐州兵,而不携带更多更早追随自己的北方士卒的原因之一。

    身强体壮的亲卫营尚且如此,普通的北方正兵,以及体质更差的北方屯兵,还不病的更厉害。

    必须赶在水土不服而出现人员死亡之前,解决这一问题,不然到时人心惶惶、士气堪忧了。

    曹性心里想着,来到一个比其他房间大了三倍不止,木牌上挂着一零八,整层唯一装着两扇房门的房间前,刚想敲门,淡黄色散发着梨木清香的崭新木门自行打开了。

    “见过主公!”

    “赵兄你怎么起来了?等在身体好了再与我讲什么礼仪!”曹性真被急到了,扶着这位刚刚摆脱皮包骨长出一些肉,又再次因为水土不服病倒了的病秧子赵峰。

    不急不行啊,万一你死在了我军中,那赵云就算不找我报仇,那也绝对与我绝缘了!

    “马兄!你也躺好!有什么事我马上过来了,你与我慢慢说!”

    刚扶着赵峰,曹性再次着急的对着床上躺着马忠说道。

    马忠闻言停止了挣扎,眼泪汪汪的往下流,肩膀耸动,泣不成声,带着曹性扶着的赵峰跟着流出热泪。

    短短的几米路,曹性仿佛在过万里长征,好不容易把活着的赵峰扶到了他的床上,摸了摸他的额头,又快步走到马忠船头,摸了摸马忠的额头:

    “还在发高烧!这可如何是好?”

    “主公!能追随您这样的明主,忠死不足惜!”

    “主公!马将军说的是,峰本是将要入土之人,您却待我如宝,四处寻医为我治疗,峰无颜以对!”

    曹性看得出来赵峰、马忠两人说的话句句真心。

    只是这两人,一个是赵云的亲哥哥。

    一个是前世网络上与自己“银河射手”这个称号齐名的称号“名将杀手”,哪怕不在意一份情义,但马忠还是太史慈的发小挚友啊,且箭术方面,更是和自己并肩的顶级箭术高手。

    在东牟时没有寻到太史慈,但马忠经王修的推荐加入自己麾下之后,自己就通过他找到了太史慈家中,留下了他的亲笔信、还有自己的亲笔信,及一笔钱粮于太史慈的母亲手里。

    万一太史慈回到家中,看到信,再写信找挚友马忠打探情况怎么办?

    难道说害怕马忠在失去自己坐镇的沧海造反,所以非得把马忠带着随军南下,之后为了不开先例,硬要马忠死在南方也不让他回去。

    汉朝各地的人基本一身都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日常走动很少,只有少数士子、商人、游侠才会远行游学、行商、闯荡。

    整个汉朝对水土不服这个病根本不知道,哪怕远行的士子、商人、游侠死在了异地也不会往这方面想,相比较死于水土不服的,死于强盗歹人、死于严寒饥饿、死于毒蛇猛兽、死于瘟疫等疾病的更多的多。

    但太史慈四处闯荡,历史上他一会青州,一会幽州,一会扬州,一会荆州,去过的地方太多,曹性怕他明白水土不服呀!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曹性都知道两人千万不能有事,为此还在自己这个主帅的房间里加了一张床,并把这个房间让给了赵峰、马忠两人休息。

    期望着最是干燥通风,最是安静,最好的居住环境,可以让两人心情更好些,恢复也更快些。

    曹性摸了摸怀里王修写的亲笔信,用焦虑的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