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命王修为东牟县长、王威为东牟县尉、曹山(曹家村里正)为主簿。
任命陈杨为浈阳县丞、蔡阳为浈阳县尉、王谐为浈阳主簿。”
曹性提前发出了请帖,当晚大摆宴席,宴请老丈人田韶、无极甄家、东海糜家、东牟县丞李封、原东牟主簿孙乾。
与田家代表田韶、甄家代表甄尧、糜家代表糜芳,签订同进退、共贸易的各项协定。
散席时,曹性留下了李封、孙乾,曹性微微笑着,问了一句废话:“李兄、孙兄,性任东牟县长时可否称职?”
“县寺勤政爱民!封(乾)自愧不如!”李封、孙乾两人心中憋屈,还得行礼,装出一副崇拜的样子,假意应付着。
本章完
第55章 李氏双杰()
虽然同是县长,但一个地处中原,一个地处南蛮不毛之地,明着平调,实则暗降,两人根本不看好曹性。
特别是孙乾,本就出身低微,好不容易某得一个主簿之职,如今却被来之山野的里正给占了去。还需养家的孙乾,不由为出路而惑,对于事主曹性哪有什么好感。
看这态度,曹性知道主动招揽是成不了了,但李封在东牟根深蒂固,又出身山阳郡巨野豪强,买官时西园卖官的宦官有一人与其有旧,拒绝了曹性为曹山买东牟县丞之职。
李封就如同如同钉子一样,钉在曹性大后方的县丞位置之上。
孙乾就不用说了,有说客之能,又是刘备前期唯二的谋士之一,如今没实力,没根基,杀了他都没人管,这样的人,到了身边,谋士稀缺的曹性怎么愿意错过。
南下事物太多,曹性没时间慢慢感化两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两人强留在身边。
享受曹性军中谋士优厚的待遇,同时被曹性亲信日夜看守着。
晚上王谐来到李封、孙乾两人被曹性安排在军营的住处。
本为泰山小吏的王谐,出自北海营陵王家旁支,离地处东莱的东牟很近,三人虽未见面却也知其人,如此更容易产生共鸣。
“封兄,乾兄,以后我三人就是同僚了,主公人中龙凤,心胸宽广,极重情义,我等好好辅佐,主公是不会亏待我们的,你看,我这加入主公麾下才几个月,已是最末的小吏,不仅做到了两百石的县主簿,还是军中比六百石的军候,共领着八百石,主公看重二位,上表朝廷,授二位假军马之位,为讨逆校尉麾下参军,。”
王谐抛完诱饵接着恭喜道:
“恭喜二位成为朝廷比八百石的官员!”
身在军中,四处监视,完全身不由己,两人苦笑着默认了。
再谈下去,两人也只是敷衍,王谐亮出造访的主要目的:“两位参军,主公将要南下,给与军司马以上文武推荐的直系亲属为官的机会,最低授予假屯长之职,并拥有三个不限亲属,最低授予假都伯的推荐名额,屯长以上推荐一位直系亲属。”
这不是变相的质子吗?李封、孙乾两人心想着,对这比八百石的参军职,产生了反感。
既然做了,充当恶人的王谐哪有那么容易放过他们,接着说出了李封两人痛恨他好几年的话:
“两位初加入曹军,主公特意开恩,给予两位军司马的待遇,还请写出一封给直系亲属的信,和三位亲朋的信吧!
两位在东牟的亲人都在我的保护中,信明天就能送到!”
“你!”孙乾怒火中烧,恨不得一刀捅死王谐。
“王谐你卑鄙无耻!”李封指着王谐鼻子叫骂,却不敢直接骂曹性。
“锵锵~”
门外守卫的一什曹性亲卫冲了进来,就要拔刀相助,王谐挥手阻止了,就这样,十一人默默的看着李封、孙乾,互相僵持着。
孙乾本想鱼死网破。
“唉!”李封叹息一声,仿佛自我安慰:“就如选文武子弟为郎,古往今来王侯将相都是如此也!也罢!也罢!吾这就写。”
李封说出了源头,带头写了,还劝说孙乾,最后犟不过,都从了。
拿着八封书信,王谐口上客气几句,满意的离开。
失魂落魄的孙乾向样子好不到哪去的李封,拱拱手告别,前往自己的军中居处。
王谐去而复返,再次回来了,李封一扫之前的萎靡,着急的开口问道:“王主簿,我们之前约定,只需我堂中李乾与其子整、侄典三人前来,就不需要我子从军,可否算数?”
“刚刚李参军表演的那么好!我又怎会食言!”王谐肯定道:“不过李乾子侄三人来不了,城中你的儿子虽小,就要入假子营中,同主公的假子共同从军学习了!”
“我俩自幼要好!一定能的!”李封紧张的肯定着,回首又问道:“你确定不会对他们有何不轨?”
“主公器重是你兄弟二人的才华,陷害你等有何益处?是看中你巨野豪强李家那一点点财产,还是你李家出的哪位美人?”王谐耐心解释着。
李封回想一下,也是,曹性身怀巨资,小小豪强李家的资产,想对他来说就是九牛一毛,没有一丝兴趣,而美人,李家还真没有。
安下心的李封与王谐两人聚在了一起,协商如何让李乾子侄三人过来。
--
原野上,几十骑策马奔腾,领头的三人一样的健壮,坐骑一样的高大,容貌还有着几分相似。
穷文富武,寻常人家哪能养得起马,又哪能供得上练武之人所需的营养,请得起名师,三人出身豪强嫡系,才有这能力。
“阿典、阿整你二人年纪尚轻,如此奔波,可还挺得住否?”年长的头领关心道。
“叔父放心!典无恙也!”年轻骑士李典尽量让自己面色轻松些,以示意自己没事。
“阿翁,这次封叔父忽然唤我等前去东牟所谓何事?可是县丞任上不顺?”另一青年骑士李整问道。
李乾摇摇头:“吾也不知,只说让我带着你二人前去,且事情紧急!”
李整更加疑惑了,什么事不能说清楚,非得赶几百里路前去!
到时李典猜到了一二:“难道跟曹东牟有关?”
“你们的祖父兄弟两人开创的吾巨野李家,你们的封叔父与我一文一武,号称李氏双杰,现在又都是我们李家的支柱,且与我自**好,不管是何事,既然有唤,都要前去一会!”李乾解释道。
几十骑奔袭几日,来到东牟,曹性带着文武与李封亲自出三十里迎接。
如此厚待,李乾即疑惑又感激。
接着曹性先为几人摆下宴席接风洗尘,之后参观五万大军的全体演练,再前往王家港观看巨大的五桅海船,唬的李乾眼睛都瞪得发干,直到夜幕降临才分别。
来到李封家中只剩下兄弟二人,李乾还未开口,李封就一鞠到底,先行了大礼,李乾连连相扶。
本章完
第56章 隔壁的()
“封弟这是为何?”李乾开口问道。
“想当初,你好舞刀弄棍常常为伯父所罚,我喜读书,常常授奖,每次我都是分一半奖赏于你,而我身体文弱,你身手不凡,每每我在私塾受欺负,你宁愿挨先生戒尺,都要为我出头……”
李封有些愧疚,却不直接回答,开始跟李乾聊起同年的趣事。
“是呀……”李乾陷入回忆,两人越谈也来劲,从幼时的嬉戏,到私塾,到李封出任小吏、李乾接手家族,无所不谈。
不时还高声欢唱几句那时流行的诗歌。
直到夜深,李封才开口说道:“兄长!李家人丁单薄,我们这辈,二兄离开了人世,只剩你我二人,下一辈也只有整儿、典儿、乐儿三人,我观曹龙将不凡,已拜其为主,同样,我也举荐了你和整儿、典儿,如此吾四人携手,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曹龙将?”李乾回想起白天曹性的礼待与所显示的实力。
陆军五万,队伍整齐有序,气势如虹,且身材健壮,又经历过几次大战,称得上是难得精锐之师。
海师方面,看着那巨大如同大型楼房的五桅海船,风浪中平稳航行的三桅、单桅海船,就知道,天下无人能右。
又有着常胜将军、文采绝伦、军中龙将的称号。
如果不看其出身,真是非常好的人选,可是李乾有些犹豫,原因在于内心中还有一位看好者,那就是邻郡沛国谯县的曹操。
虽都姓曹,哪怕曹操家族是靠宦官曹腾才再次振兴,曹操之父曹嵩过继给了曹腾,曹操名义上是宦官曹腾之孙,顶着宦官子弟的身份。
也比曹性一介庶人强过不知多少。
“兄长!曹孟德虽然已当上了济北相,可黄巾已平,哪有你用武之地,且你与曹孟德素不相识,曹家人才济济,他为何用你?”
最是了解他的李封接着说道,虽内心不情愿,但嘴上还得称曹性为主公:
“可主公不同,他看重你,又要南下浈阳,浈阳地处南岭,百越众多,山贼、强盗如毛,你与整儿、典儿,武艺高强,又擅长领军,正是最好的场所。”
见李乾还是有犹豫,李封加大力度,面色着急,带着哀求道:“为弟难得遇见重用我的明主,更是向主公立下了军令状,说必能邀你进曹军,你不加入,我敢肯定主公不会追究,仍然会重用我。”
李封越说越激动,好像忘记了王谐的威逼利诱,忘记了自己是被强迫的,仿佛真的是曹性如何器重,他又如何忠诚的样子,捂着脸,一副悲愤而泣的流泪模样:“真要如此,立下军令状却当做儿戏,我又有何颜面留下?”
李封半真半假的编着,李乾还真信了,最后同意了加入曹军。
另一头,王谐拿着孙乾的书信,前往其家中,把其年过四十的父亲,一位小舅子,两位表哥,征到了营中。
小舅子、表哥三人安排进了亲卫营为假都伯。
却没有为难孙乾步入中年的父亲,安排其为军中书佐,享受假屯长待遇,还免去了高强度的训练与上阵杀敌。
这才微微缓解了一下孙乾与他之间的矛盾。
当然,除了当事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质子”身份,以为真是孙乾提拔的。
除了强留下来的的李封、孙乾,曹性并没有强迫任何人必须按名额推荐,就算你一个人也不推荐,那也没有关系。
--
“王燕、王嫣,你快点出来吧!双儿!”
平常沉稳、阳光、面上的微笑如同安家了时刻保持着的曹性,现在却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外团团转,额头直冒汗。
内心无数想法喷涌而出,曹性一会儿想着难产了怎么办?汉朝没有剖腹产,这可是要命的,到时要孩子还是大人。
一想到要孩子,曹性就想起平常对自己百依百顺,从未提过什么要求,习惯一夫一妻的曹性还问过她愿不愿意做正妻,双儿怎么都不从,说自己没文才、没身世、还有着歌姬的污点,做正妻会影响自己的未来。
曹性想起每日里混迹军营,难得两人在一起的时候,自己总会抽空会做些好吃的菜或点心犒劳双儿,每一次双儿都感动的一塌糊涂。
有一次自己回到家中,双儿正好那几天来月事,见自己忍耐了两个月,见面又得不到缓解,心地善良的双儿开始劝说自己取妻,或者纳妾。
当自己为没经过双儿同意,就领着三位妾室回到家中时,双儿却在为自己高兴,一个劲的夸田香知书达理、温文尔雅。
夸两位鲜卑少女长得漂亮,知道两位鲜卑少女没有汉名,热情的双儿一下子为两人取了几十个名字,供两人选择,才得名春儿、秋儿。
等等种种,以前感觉不深刻,现在却像巨山压在曹性心中,此刻曹性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的爱双儿。
也正是此刻,曹性才发现自己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看客”,并不是超脱凡事的二十一世纪穿越客,什么事情尽力而为就好,而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曹性,需要的是更多的付出与努力,才能打造好自己的家,自己的国。
想通了的曹性已做好不要孩子也要保自己的爱人时,屋内传来一阵婴儿清脆的嘀哭声。
“呜啊~哇~”
“生了,生了!”带着家人陪在外等待的王晓高兴的大喊,冲上前来,一把抱住曹性,丝毫不比曹性的激动低。
“哈哈!”曹性大笑着,用力的拍打王晓的后背,一旁张雷一家子也是为曹性高兴。
推开王晓,曹性开始进房门,王晓就要跟进去,张雷一把拉住了他:“王……”
处于兴奋顶峰的曹性就听到张雷喊的一个“王”字,虽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初为人父,哪里还有空想那么多。
快步来到双儿床头,看着满屋子的血,闻着不次于战场上的浓厚血腥味,曹性蹲了下来,颤颤巍巍的为双儿擦着汗:“双儿!”
本章完
第57章 燕、鹄、鹞()
撕心裂肺的痛维持了两个时辰,双儿脸上已毫无血色,干的满是褶皱的嘴唇轻启:“夫君!是个儿子!”
曹性点着头,此刻的爱意全部呈现在了双儿的面前,疲惫不堪的双儿在曹性呵护中慢慢入睡,发出轻微的鼾声。
“将军!是麒麟儿!”接生婆抱着襁褓小声向曹性邀功:“长得真像您!”
“还好像我!”曹性鬼使神差的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想起了刚才的不对劲在哪儿,瞪大眼睛看向门外。
“将军?”接生婆轻喊到。
“额!老媪辛苦了!”曹性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袋子,递给了接生婆,小心翼翼的抱起了自己的儿子,瞬间从几十万人的主公化成了一位平凡又伟大的慈父。
出的门外,王晓第一个迎了上来,就要抱孩子。
曹性一把推开了他,只给张雷等人看。
刚在的梗还在呢,要不是孩子真心像我,老子早就一刀把你咔嚓了。
被推开了的王晓还不老实,踮着脚尖,往孩子脸上瞅,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瞅了一会儿,王晓拉着抱着自己孩子的小妾,再再次来到曹性身边,指着自己三个月大的孩子:
“主公你不是发起了对内的求贤令吗?我自幼父母早丧,又无亲兄弟,直系亲属就他了!以后他就是主公的义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皆是一惊,曹性看着王晓小妾怀中更大些的襁褓,心中复杂。
“主公!我身强体壮,最是能生,没看另一个小妾也怀上了,不如你再为我引线,让我再取百八十小妾,到时每生十个,我过继一位给你!”
王晓用力的拍着自己胸口,证明自己身体倍棒。
这时张雷公也牵来了自己的十二岁的长子,摸了摸长子的头:“小雷子!你不是一直崇拜主公吗?以后他就是你的阿翁了!”
“不要!我要阿翁你,不要主公做我阿翁!”长得胖嘟嘟的小雷子,一把抓紧了张雷的手,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小雷子听话!”张雷忍着内心的不舍,假装生气,小雷子就是不从。
“噔噔~小雷子快看王叔叔手中是什么?”王晓又冒了出来,手中拿着一大张牛肉馅饼。
胖嘟嘟的小雷子闻着香味也不哭了,盯着牛肉馅饼流口水。
“这个可是主公发明的呢?你做了主公的儿子,就可以天天吃到了,除了这个还有饺子、面条……”王晓一副人贩子的做派,列出了几十种好吃的,勾引的小雷子口水流了一地,但仍然没有放张雷的手。
“你是不是傻?主公是你的阿翁!你现在的阿翁也是你的阿翁,多一个阿翁,就多了一大堆吃不完的好吃的,孰轻孰重?”
王晓这一杀招使出,小雷子果然上当,放开了张雷的手,就去拿王晓手中的牛肉馅饼。
刚刚深刻的体会到“爱”的曹性,看着两人的表现,再看了看怀中的孩子,又一次深刻的挺会到了“义”。
“曹燕、曹鹄(张雷之子)、曹鹞!”
--
王晓、张雷将儿子过继给了曹性,并举全族青壮加入曹军的消息,迅速传来。
吴鹏、皱涛反应最是积极,本就是最早整个家族迁了过来中的一批人。
此时再次学着王晓、张雷的样,举族青壮加入曹军,哪怕有亲兄弟且加入了曹军,也都将一位儿子硬塞给曹性为假子。
被曹性取名为曹鸽(吴鹏之子),曹雀(皱涛之子)。
还好两人不止一位儿子。
有了这四人带头,又加上众文武推波助澜,已有一妻三妾,并两位妻妾怀孕的秦邵,推出了秦真与曹性为义子。
王修、陈杨、王威、蔡阳、徐荣等都推荐一位直系亲属和三位亲朋。
军司马以上,只剩下家中只剩一人的韩季,来之万里之外的曹鹰、胡赤儿和装作不知的陶升四人未推荐直系亲属。
屯长以上军司马以下也大部分都推荐一位直系亲属。
出乎意料的是,有着三个儿子,时任书佐的病秧子赵峰(赵云亲哥),将他的庶出长子赵青推给了曹性为义子。
曹性麾下一下子文臣武将又庞大了良多,其中能力出众的文士有王修之兄王宁,陈杨之父陈政,徐荣推荐的公孙康之子公孙恭。
武将有王修举荐的马忠,蔡阳外甥秦琪,刘辟好友龚都,加上李家的李乾、李整、李典三人,义子曹真、曹青(赵峰之子)。
曹性并没有整治有条件,却装聋作哑的人,还主动安慰陶升,表示自己不在意,仍留陶升为沓氏县丞。
整顿完毕,将海洋舰队一分为二,成为北海舰队,南海舰队。
南海舰队由韩季为都督,领海师两万,携皱涛、张保,并装备所有原海洋舰队的所有海船。
北海舰队由吴鹏为都督,领一万海师,下携卞喜,镇守沧海、黄海,从内河舰队调尖底海船,同时等待新改造的海船补充。
南海舰队大小六十三艘海船,共乘载一千海师士卒,两千亲卫营,两百虎豹义从,南下。
五桅海船也调到了南海舰队为旗舰,该船全长达三十三丈,船体长为三十二丈,船宽十一丈,吃水四丈,达到惊人的五千料(实际载重约九百吨)。
蔡阳、陈杨、王双、苏双等二十余位陆上的文武加两百虎豹义从,都坐在这艘船上,加上百余位海师士卒,乘载着四百人,满载可以乘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