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将军免礼,平身。孤奉天子旨意,特来劳军。”韩炜搀扶起于禁,说道。
于禁即刻吩咐下去,设宴款待,为韩炜接风洗尘。
此番前来,韩炜只带了赵云、典韦、马超三人,其余将领自是不需要了,这三人其中任何一人不能生擒于禁,就可以挥剑自刎了。
酒席宴间,韩炜毫不客气,拿出黄鉞颁旨,径直对于禁说道:“文则将军,天子爱惜将军之才,特为安远将军,官拜河南尹,封爵益寿亭侯。又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以慰将军多年卫戍青兖二州之辛劳。”
说完,韩炜一挥手,自有龙骧把印信奉上,呈在于禁面前。
于禁虽为青州营主将,但大汉官方的军职却只是区区校尉,因为曹操当年不过一方州牧,手下能分封给于禁最大的军职,也只是一州校尉而已。
眼前韩炜给的这些,绝对称得上是高官厚禄啦!
于禁若接受了封赏,也意味着要投入韩炜麾下,背叛曹操。但不接受,那就是抗旨不遵,欺君之罪。
“末将谢陛下恩典,万岁,万万岁!”于禁跪地谢恩,接下印信绶带。
“将军请起,入座。”韩炜笑着说道。
赵云与马超对视一眼,又看了看韩炜,发现韩炜并没有想要动手的意思。
韩炜也不急,又与于禁推杯换盏多时,才开口:“河南尹乃京畿重地,不可玩忽。孤以为将军还是早日上任为善,以免天子圣心忧虑。”
于禁听后,表情深以为然道:“大王以为,禁当何日赴任?”
“今日便启程!”
“今日?”
“然也!”
“禁,敢不从命!”
于禁插手施礼,便准备出发了。
于禁的这一举措让韩炜以及来擒拿他的三将都大为惊愕不已,这么简单吗?连讨价还价的过程都没有?哪怕休息一夜,明早赶路呢?
韩炜惊的酒意消散,又呼唤于禁:“文则当真要即刻登程?”
“不敢辜负天子厚恩,禁当早日赴任!”于禁言辞凿凿,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韩炜禁不住又问道:“文则此行要带几许兵马?”
“随行亲卫二百人马,皆为禁同乡宗族之人。”于禁如实说道。
这么大的青州营,只带区区二百人马?还都是人家的族兵?
韩炜还真就没办法再说什么了,只好说道:“愿文则早日抵达。”
于禁施礼之后,意欲离去。
此时曹昂却站了出来,也是借着醉意骂道:“于禁于文则鼠辈耳!家父待你不薄,你却做出如此背主求荣之行径,真真无耻之徒也!”
于禁彷佛没听到曹昂的骂声,自顾自继续前行。只是心中惋惜:曹子修,本想我如此为之,能叫你逃过一劫,岂料,到头来做了些无用功罢了。你怎就不懂隐忍呢?
原来,在韩炜没有来到之前,于禁就对曹昂交待了,不管到时间于禁如何行动,曹昂都不要暴露自己的行踪。
忠厚的曹昂无法接受于禁的背叛,还是站了出来。
韩炜可没想到曹昂竟然没走?
“你是何人?”韩炜故意问道。
曹昂一转身,怒骂道:“韩贼!你当如何?曹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曹昂曹子修是也!”
于禁身子微微一颤,幽幽叹息一声,没有丝毫回头的意思,快步前行而走。
韩炜蔑视曹昂,厉声道:“哼哼,曹家子果然有些英雄气。来啊,给孤拿下!”
第510章 曹营内中隐天罗()
魏公府
众文武齐聚一堂,正在商议下一步该如何应付韩炜。
可事与愿违,于禁离开、曹昂被擒的消息传到了曹操这里。
“先生,校事府来消息了。”一名校事来到程昱面前,低声说道。
程昱给曹操欠身施礼,与这校事去到偏殿。
“韩炜可有异动呐?”程昱接过消息,一边展开竹简,一边问道。
“还是还是先生亲自过目吧!”这校事不敢擅自开口。
当校事府探明的消息呈送到了程昱这里,程昱看过之后,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你且去吧,多安排人手,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探得大公子确切的行踪。”程昱不敢怠慢,即刻吩咐,而后赶紧前去通知曹操。
曹操见程昱神色慌忙,对众人说道:“今日且议到这里,散了吧。”
待众文武纷纷退了下去,曹操才问程昱:“仲德,何事呐?”
程昱哭丧着脸说道:“主公于禁将军与大公子他们他们唉还请主公过目。”说完,把消息递了上去。
“这这青州营就如此没了?于禁也离去了?呃痛煞我也!”曹操表情扭曲,双手抱头,嘴唇上下颤抖,白色的脸颊略显红润,显然是血气上涌所致,看来是怒火攻心了。
关于长子曹昂,曹操只字未提,彷佛根本没有这个儿子的存在一般。
但程昱了解曹操,越是不提,反倒越是放在了心上。程昱急忙搀住曹操,高声呼唤着:“医官,医官何在?”
曹操再次病倒,头风复发。似这等病症,最忌讳情绪不稳定,真不知道曹操还经得住这么折腾吗?当然,别说如今华佗不在,就是在曹操身边,曹操恐怕依旧会不接受开颅,从而杀了华佗。
此真乃时也命也,注定了曹操必定死于头风。
天罗监早年安插在曹营的两个眼线,如今也是曹营大将之中除了宗族将领以外,外姓将领的佼佼者。一个是任城人吕虔吕子恪,另一个则是江夏人李通李文达。
此二人乃招贤馆武曲殿出身,可以说调任天罗监是绝对的屈才。但没办法,没有真才实学岂能获得曹操青睐?曹操那一双小眼睛,看人之时堪称慧眼识珠。
吕虔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善用单刀,家传宝刀名曰:“秋水”,刃长三尺,柄一尺。四尺长刀,就算面对骑兵,也不畏惧。刀光烁烁,宛若秋风萧瑟掠过湖面,泛起波光粼粼,故而得名。当时的铸刀匠评鉴曰:以为必三公始可佩之!意思是佩戴这把刀,可位列三公,故而又叫作:世公刀;取其四世三公之意。后来袁绍曾经高价求购,被吕虔拒绝。
当然,这不乏当时的铸刀匠们对袁家的追捧,因为铸刀铸剑的匠人们谁都知道袁绍袁本初酷爱收集兵刃,他的佩刀“思召”也是举世闻名的宝刀。不过,如今的“思召”已然沦为韩炜的藏品。
李通字文达,早年任侠,侠名远播,驰名江汝。后入招贤馆武曲殿,被初建天罗监的郭嘉看中,经过郭嘉的“洗脑式”教育,忠心耿耿的进入曹操麾下。
曹操正值用人之际,得了李通大喜过望,遂拜其为门牙将,后屡立战功一度攀升为仅次于二夏侯存在的大将。
时隔一年,吕虔亦投入曹操麾下,秘密联络了李通,从此二人便同气连枝,一文一武成为曹操得力的外姓爱将。
可又有谁知道,这二人皆为天罗监的核心人物。
如今韩曹开战已然旷日时久,曹操的胜算如何,自不必言。战败割地,大将子侄被擒,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二人顿时觉得衣锦还乡的日子不远矣。
李通大帐内,二人假托饮酒,私下商议。
“文达兄,消息可曾送出去了?”吕虔悄声问道。
李通点点头,与其推盏道:“嗯,曹操头疾复发,恐怕时日无多,早些告知殿下,也好早做准备。”
吕虔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就在此时,门外军卒报门:“二公子到!”
二人几乎是同时小声道:“他怎么来了?”
不等二人反应,曹丕就进了军帐,笑道:“二位将军被扰了雅兴,可莫要见怪啊!”
李通按剑警惕,吕虔轻轻拍了拍他紧握剑柄的手背。
而后吕虔起身,满脸堆笑,躬身施礼:“末将见过二公子。”言毕,给李通使了个眼色。
“二公子,有礼。”李通则连身都未起,只是拱了拱手。
曹丕也明白李通的无礼,因为李通是曹昂的支持者。当然,曹丕不知道李通的真实身份。
李通此举也是无可奈何,毕竟此时要演的真一些,以免暴露身份。按照李通在曹营的性格设定,他就应该支持曹昂。
吕虔则是中立保持者,不过他与李通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如此,曹丕此来的目的也就显而易见。没错,他就是来拉拢李通到时候支持自己的。
“呵呵,想必文达将军还不知,大兄他身陷韩营了吧?”曹丕对李通的无礼并不放在心上。
李通故作诧异道:“此言当真?”
“自然。否则在下也不会来碍将军的眼嘛!”曹丕依旧笑盈盈的说道。
“哼!”李通冷哼一声,将酒重重的放在了桌案之上,不再看曹丕一眼。
吕虔这时连忙将曹丕让入酒席间,言道:“二公子的消息可千真万确?方知此话若传到魏公耳中,对公子极为不利呐。”
曹丕不请自饮,认真地说道:“子恪先生,在下岂敢妄言?”
“如此说,魏公头疾复发也是千真万确咯?”吕虔又问道。
曹丕压低了声音说道:“然也!所以在下才来李将军帐中,希望二位将军可以助丕一臂之力。”说完,又朝李通微微一笑。
李通白了曹丕一眼,自顾自的喝酒,不再搭理他。
吕虔则郑重其事的问道:“如此说来,二公子是对世子之位志在必得了?”
曹丕叹了一口气,幽怨说道:“唉,先生岂会不知就算没有大兄,还有子建(曹植表字)呢!”
吕虔听到此处不再说话,看了一眼李通。
李通此刻戏精附体道:“二公子,就算大公子不在,我也不会支持你!”
曹丕依旧压住心头怒火,笑道:“哈哈,在下不急,文达将军早晚会想通的。”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511章 定计策以乱曹营()
曹丕说完,意欲转身离去。
吕虔这时开口了:“二公子,若真到了那时,虔定然会助二公子一臂之力!”
吕虔所说的那时,便是曹操死的时候。曹操一死,恐怕曹丕、曹植二人难免兄弟阋墙。
曹丕转身,恭敬一礼:“丕,多谢先生襄助,大恩必定厚报之!”
李通怒指吕虔道:“子恪,你你”
吕虔一边搀扶曹丕,一边对李通说道:“文达,识时务者为俊杰,难道你还看不清如今的形式吗?”
李通大袖一甩,转过身去。
吕虔朝曹丕点点头,那意思是赶紧劝劝。
曹丕心里神会,借机言道:“文达将军,眼下大兄生死未卜,父亲病情严重,这魏公世子之位的人选只有子建与我啦!”
李通依旧瞪着眼问道:“那又如何?”
曹丕笑道:“呵呵,想必将军素有耳闻,夏侯家两位叔父与子廉、子孝两位叔父对子建颇为不喜”
“嗯?对植公子不喜,哼哼,对你丕公子也不在话下吧?”李通依旧嗤之以鼻问道。
曹丕接着说道:“然也!他们皆对大兄青睐有加,毕竟他们一同搏杀疆场,子侄亲情加之同袍情谊,我自是不如。然则,如今没了大兄,就另当别论啦!”
吕虔见火候差不多了,赶紧插嘴说道:“大公子,此地不宜久留,请先行离去。至于文达,交给在下便好。”
“嗯,先生言之有理,那先生一定替丕好生开解将军,拜托先生啦!丕,告辞。”曹丕施礼离去。
二人见曹丕离去,相视一笑,李通朝吕虔点了点头,吕虔即刻动笔写下消息,密封于竹筒之内,待到深夜藏在了辎重营一处谷仓之内,自有天罗卫会取走。
曹丕的异动被校事府发觉,告知了曹操。
前来禀报的是校事都尉夏侯儒,是八虎骑夏侯尚之从弟。
“魏公,大公子今日来多与外姓将校接触,请公过目。”夏侯儒将绢布奉上,呈给曹操观看。
曹操边看边问:“仲德可知此事呐?”
“军师尚不知晓。毕竟是大公子之事,末将获得消息便直接来见魏公。”夏侯儒说道。
曹操点点头,虚弱的说道:“俊林(夏侯儒表字)做得不错,颇为妥帖。你且下去吧,容孤一人想想。”
“喏!”夏侯儒插手应命,退下了。
“唉子桓呐子桓,你若能容得下你这些弟弟们,孤也就不会如此忧虑啦!”曹操唉声叹气,揉搓着太阳穴,双目紧闭。
一直以来,曹操并不是有意针对曹丕,对于曹丕的才能曹操心知肚明,他只是觉得曹丕过于尖刻阴狠,会对其他儿子下杀手。
可他曹操自己呢?若是站在曹丕的位置上,恐怕也是如出一辙。
济南
韩炜再次召集了文武,开始商议青兖二州之事。
韩炜朗声说道:“曹操,此时已经病体沉疴,可谓风烛残年,早晚必死!如此一来收复青州、兖州不过是时间问题。如今三军疲敝,钱粮消耗颇巨,汉中之战又不见胜负,孤意班师回朝,亲赴汉中督战!故而,孤想留下可靠之人,待曹操病死,再取二州之地不迟。”
话音刚落,马超出班言道:“末将愿留守济南,以拒曹操。”
韩炜点点头:“孟起留下,孤颇为放心。”而后接着说道:“子龙也留下吧,冀州交给颜良、张合二位将军足矣。”
赵云恭声道:“云,谨遵王命!”
韩炜即刻下令道:“如此,孤意擢赵云为青州牧、马超为兖州牧,留守牵制曹操,使其不能有复起之势。”
接着说道:“颜良为冀州兵马大都督,张合为副都督。”
“末将领命!”颜良、张合齐声道。
韩炜又对诸葛亮说道:“孔明,即刻下书知会曹操,就说其长子曹昂文武双全,人才出众,孤封曹昂为扬威将军,留任京师。”
诸葛亮笔走龙蛇,刷刷点点写好了书信。
扬威将军?扬的哪门子威呀?一个人质罢了。韩炜故意为之,也是告诉曹操,老老实实做魏公,你儿子封候拜将,前途无量;若你曹操有任何异动,曹昂必定会生不如死。封候拜将时有多风光,那受折磨的时候,也就有多惨。
军议散帐,众文武退散。
只留下了韩凉、诸葛亮、赵云、马超,典韦则门外当值。
“此番留下子龙,也是让你们一家团聚,没有别的意思。”韩炜笑着说道。
赵云与马超相视一笑,点点头。
马超开口道:“王兄难道真要班师回朝吗?这曹操当世奸雄,不容小觑呐!”
韩炜爽朗一笑:“哈哈,班师回朝?那是给曹操看的,一旦孤班师离去,那曹营之内绝不会安生的。光一个曹丕就够曹操受得啦!”
赵云开口道:“大王,曹昂遭擒,莫不是曹丕曹植兄弟阋墙?”
韩炜点头道:“嗯,子龙说的不错。若曹昂尚在曹操身边,那还出不了乱子。此次,就算耗尽钱粮,孤也要耗死曹操!”
韩凉此刻开口道:“父王可通知让吕虔、李通二人多方帮助曹丕,财力、人力、物力三方帮衬,如此曹丕才有能力与曹植抗衡,毕竟曹植背后有曹操支持。一旦曹丕站稳,便叫吕虔唆使曹丕弑父”
“嗯?”韩炜注视着韩凉,场面一度陷入僵局。
此时站在韩凉身后的诸葛亮用手轻轻碰了他一下,提醒韩凉说了不该说的字眼。
赵云、马超也脸色骤变,默默观察韩炜的表情。
弑父这两个字,从韩凉嘴里说出来,确实有些过分了。谁说都可以,唯独身为人子的韩凉不能说,特别是当着父亲韩炜的面说出来。
“呵呵,伯凊此计,孤怎么就没想到呢?”说完,韩炜起身盯着韩凉,眼神幽冷,格外骇人。
马超急忙说道:“王兄,凉儿他也是一时失言”
“住口!”韩炜勃然大怒,呵斥马超。
这也是韩炜头一次对马超发火。
马超不由得想起郭嘉的话:“当年是兄弟,现在是君臣。不可同日而语啦!还望孟起将军日后慎言慎行。”
想到此处,马超反倒释怀了,并没有对韩炜有所不满。即刻对韩凉说道:“伯凊,你且退下吧!孔明,劳烦你相陪。”
韩炜对马超的表现颇为满意,这是马超成长的表现。如今的马超再也不会脾气暴躁了,反倒把事情处理的比较妥帖。
韩炜也只好说道:“唉,伯凊整日与孔明朝夕相处,怎么学会这些阴谋诡计的?不过,这不失为一个好计谋。孤乏了,尔等退下吧。”
第512章 曹孟德病体沉疴()
诸葛亮需要开导韩凉,韩凉则有些心不在焉。
“孔明,父王那一声滚,不正是说与我听的吗?”韩凉依旧回忆着父亲暴怒之下的面容。
诸葛亮羽扇轻摇,叹了一口气:“唉,公子怎能一时间得意忘形呢?那二字岂能从公子口中说出来?本来公子大战曹彰并生擒之,已然得到了殿下的认可,可以看得出殿下十分满意。现如今一来一去,公子在殿下心中的印象怕是大打折扣啦!”
“孔明以为父王会立二弟为储吗?”韩凉神色紧张的问道。
诸葛亮看了看荆州方向,言道:“亮以为,公子暂且把立储之事忘却吧!”
韩凉十分不解,问道:“孔明何出此言呐?”
诸葛亮双手背负,来回踱步,说道:“殿下年富力强,且每日习武强身,又身怀道家内息。亮敢断言,恐怕十年之内,殿下不会考虑立储之事!特别是今日公子又讲了那二字。”
“这……”韩凉显然不甘心。
诸葛亮表情严肃起来,认真说道:“公子一定切记,十年之内你要中规中矩,慎言慎行。不可急功近利,不可妄言是非,总之一切于自己不利之事都要退避三舍。忠孝仁义礼智信务必要做到尽善尽美,特别是对待兄弟们,一定要兄友弟恭,不可有半分怠慢!唯有如此,殿下才会放心的将大凉基业交给公子。”
韩凉听后,茅塞顿开,深以为然的点头道:“多谢孔明金石良言,凉,受教啦!”
“公子,凉王殿下虽不会立二公子,但不能确保不立其他公子。王府内王妃众多,皆希望为殿下开枝散叶,故而公子一定不要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