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议副长。这个保安公会实质是个变相的保皇会。他的会长仍然是东三省总督兼东三省将军和奉天巡抚赵尔巽,东北大权仍然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而革命党人吴景濂、蒋方震和张榕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的摆设罢了。而张作霖则当上了保安公会军政部副部长,取得了军事实权,这一回合,幼稚的革命党人没有斗过老辣的保皇党人。
赵尔巽深知兵权的重要,他必须立刻剥夺蓝天蔚的兵权。于是,他于成立保安公会的第二天,即1911年11月13日,向袁世凯发了一份密电:“此军即令聂汝清暂兼协统,并留奉防,可保目前治安。”这就是说,第二混成协的协统由原任该协标统(团长)的聂汝清担任了。这个聂汝清是个顽固守旧的军人,坚决反对革命,是赵尔巽最放心的忠于他的奴才。赵尔巽把第二协的兵权交给了他。
这个老奸巨猾的赵尔巽还把蓝天蔚挤到了关内,让他远离东北,以免在他的眼皮底下变生事端。他的手法是很高妙的。在成立保安公会的第三天,即1911年11月14日,赵尔巽就以考察的名义,把蓝天蔚派到了关内。赵尔巽给蓝天蔚下了一个札令:“查有第二混成协蓝统领天蔚,志趣远大,识见明敏,堪以派赴东南各省考察此次战事之实情、公众之意见,并传布奉省保安会宗旨,以谋国民之幸福。为此,札委札到该协统,即便遵照,克日前往妥办,随时报告。”
就这样,赵尔巽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就把蓝天蔚挤走了。但在外界看来,好像是给蓝天蔚委以重任似的。把拟任关外都督的人选撵到了关内,使关外的革命没有了领袖,赵尔巽的这一着是够狠毒的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奉天省长()
张榕首先做的一件大事是发起成立了一个革命组织。蓝天蔚等离开东北后,东北革命者群龙无首,各派有分崩离析之势。张榕与革命党人张根仁、柳大年等积极策划成立一个革命组织,以把分散的革命力量组织起来。他们就成立了奉天联合急进会,各界参加的人很多。他们的宗旨是:“将以响应南方,牵制北军势力,使清帝不敢东归,赵督不敢独立。”推举张榕为会长,柳大年等为副会长,密谋武装起义。他们派人到辽阳、海城、海龙、兴京各地,运动军警,组织民军,参加民军的有一万多人,连当地的官吏也不敢干涉,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革命势头。
对张榕的所有举动,赵尔巽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赵尔巽在成立保安公会时,还给了张榕一个有名无实的参议副长的官位,以便迷惑笼络张榕。张榕是个光明磊落之人,对赵尔巽的阴险狡诈没有任何防备。张榕认为袁金铠是自己人,对他无话不讲,这就泄露了组织内部的秘密。袁金铠把急进会的起义计划密告了赵尔巽,赵尔巽将铲除张榕的任务安排给了张作霖。
李煜轩知道这个赵尔巽是准备让张作霖双手沾满革命党人的鲜血,从而牢固的绑在保皇派一方,要控制奉天的军队,只能顺从赵尔巽的要求,找机会放跑一些革命党人,留个善缘,避免结仇太深。
1912年1月23日晚,袁金铠怂恿张榕请张作霖到平康里得意楼便宴,张榕不知是计。就照办了。酒饭将毕,袁金铠借故先支走了张作霖。张榕遭到袁金铠的枪击,当场毙命。时年28岁。当晚,袁金铠又从张作霖那里调兵杀害了张榕的助手革命党人宝琨和田又横,进行全城大搜捕,有一百多名革命党人被屠杀,白色恐怖笼罩整个省城。
由于张作霖镇压革命党人有功,经赵尔巽的保奏,清廷任命张作霖为关外练兵大臣,赏戴花翎,以总兵记名。并将其所部改为第二十四镇,成为一个师的建制,授为统制(师长),并兼奉天巡防营总办。从此,张作霖顺利掌握了奉天省的军事大权。
在保皇派和共和派相互的明争暗斗中,张作霖在保皇阵营中,暗中联络了袁世凯。李煜轩隐约记得历史上张作霖进北京是袁世凯的缘故,便主动向袁世凯抛出了橄榄枝。虽然张作霖的保皇论调同袁世凯的假共和主张有矛盾,但是。老奸巨猾的袁世凯从张作霖的表忠电里,已经嗅出张作霖是个可以利用的鹰犬。因此,袁世凯便对张作霖采取了暗中联络的策略,派出信使。发出密信,在信中说明宣统皇帝退位,势在必行。并诱之以利。清帝退位后,答应必“任卿为东三省防务督办”。这对于急需掌控东三省的李煜轩来说。是个天大的喜讯。从此,以这个政治交易为契机。他们二位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张作霖心领神会,自然放弃了保皇论,摇身一变,而成为共和制的积极拥护者了。
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他觉得还不够,就致电拥戴袁世凯当正式大总统。电文云:“国体既定,临时共和政府已成立,窃维推选袁世凯为大总统,实属至当。”张作霖很怕慢于他人,抢先表态。在以后的许多重大问题上,如袁世凯不想离开他的老巢北京等事件上,张作霖都亦步亦趋,紧跟袁世凯,表示忠顺。这些作法,也确实得到了袁世凯的首肯,张作霖也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被任命东三省防务督办。
原来的巡防营是地方治安部队,是由东三省筹资维护的,主要任务是辅助陆军攻守和协同巡警捕盗。而陆军师团,则是负责国防要务,兼司地方剿匪,是国家的正规部队,由中央拨款装备,归国家调遣。陆军第二十七师的编制有了很大的提升。由原来马步单一兵种的落后部队改编为多兵种合成的先进部队。它有5个兵种,即步兵2个旅,骑兵1个团,炮兵1个团,工兵1个营,辎重兵1个营。相对而言,该部队装备精良,面目一新。
张作霖本人升官,他的老班底也跟着升迁。张作霖命汤玉麟为第五十三旅旅长,孙烈臣为五十四旅旅长,张景惠为骑兵第二十七团团长,张作相为炮兵第二十七团团长。其余的团、营、连长也都是张作霖的亲信。因此,陆军第二十七师名义上虽为国家的军队,实质上却是张作霖的私家军。官官之间、官兵之间、兵兵之间,是用亲戚、乡党、盟友、帮派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以帮派利益和兄弟义气为纽带,结成了牢固的封建群体。他们只听命于一个人的指挥,这个人就是他们的恩人张作霖。陆军第二十七师实质就是张作霖个人的家兵家将。
当时,东三省还有三支部队。其一是冯德麟的陆军第二十八师,是由原巡防营左路改编的,编制2个旅。冯德麟任师长,张海鹏、汲金纯分任旅长,驻北镇。军力显然弱于张作霖的师。其二是由原巡防营后路抽调一部分改编为陆军骑兵第二旅,吴俊升任旅长,兼巡防营统领和洮南镇守使,负责奉省西北的地方治安,驻洮南。其三是巡防营右路未变,由东边道镇守使马龙潭统辖,仍驻原地凤城。
这三支部队,其装备、数量、兵种、驻地等,都不能和张作霖的陆军第二十七师相比,他们都是弱旅。其时的张作霖占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有利条件。张作霖此时变成了东三省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
这一改派,袁世凯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张锡銮是他的老把兄弟,很是可靠。而且张锡銮原在奉天任过奉天巡防营务处总办,那时张作霖任前路巡防营统领。冯德麟任后路巡防营统领,两人都是张锡銮的老部下。这次老上司前来。他们总得给点面子。这是袁世凯打的如意算盘。可是,今非昔比了。今天的张作霖已不是昨天的张作霖了。张锡銮是1843年生。1914年他已是71岁的老人了。面对咄咄逼人的张作霖,他感到力不从心。
但这是袁世凯的一招棋。袁世凯对张作霖是不放心的。他对张作霖采取的是既利用又限制的策略。而李煜轩也不是白给的,他对袁世凯的招数洞若观火,便采取了既逢迎又反抗的策略。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在密谋刺杀革命党人宋教仁后,接着就对南方的革命党人发起了进攻。
袁世凯为了有一个稳固的后方,便在北京首次召见了张作霖。袁世凯对张作霖说:“东三省形势危险,全仗军威镇慑,赖以有今日之安宁。嗣后仍当振刷精神。为东三省人民谋幸福。本总统有厚望焉。”袁世凯让张作霖感到升官有望,前途无量。张作霖立即表态,坚决照办。
张作霖没把张锡銮看在眼里,对张锡銮是表面逢迎,暗地排挤。张作霖虽然只是一个师长,但他手中握有兵权,且这一师的官兵只听他一个人指挥。再加上被袁世凯专门召见,因此,全省各界对张作霖都另眼相看。
1915年。张作霖曾两次赴京,“秘密接纳政府要人,试图运动继任奉天将军的职务”。这在当时的《盛京时报》都有报道,不是什么秘密。对这种报道。张作霖没有加以制止,他愿意有这种舆论。其目的是想给张锡銮造成一种压力,以便逼迫张锡銮自动要求调走。
在这种情况下。张锡銮感到处境尴尬,再加上年迈体衰。就向袁世凯提出辞呈。1915年8月,张锡銮被调走。任湖北将军。张作霖排挤张锡銮的目的达到了,但是,这个奉天将军的位置没有给他,而是给了袁世凯的亲信段芝贵。张作霖还得等待。
这个段芝贵是大有来头的。段芝贵,字香岩,安徽合肥人,1869年生。北洋武备学堂出身,后留学日本。曾任袁世凯新建陆军讲武堂教官。1912年任武卫军总司令。1913年授陆军上将,任陆军第一军军长。1914年授彰武上将军,署理湖北军务。他这次是和张锡銮对调。1915年8月,授镇武上将军,节制奉天、吉林、黑龙江军务,兼奉天巡按使,又封为一等公。此时他才46岁,可以说是年富力强,阅历丰富,头衔繁多,翎顶辉煌。
最令人可畏的是,他有强大的后台。而且,他本身就是一个军人。段芝贵不仅是袁世凯的心腹,他和张作霖还有一段交情。原来,在张作霖受抚时,段芝贵的父亲曾出过力。从某种程度讲,段芝贵有恩于张作霖。可见,袁世凯的这个安排,是煞费苦心的。
段芝贵走马上任,随带卫队一团,但留在京畿滦东一带,只带少数人来奉。到奉天时,就下榻于张作霖第二十七师的司令部,以表示对张作霖的信任。张作霖深知段芝贵的来历,知道不能硬碰,必须韬光养晦,待机而起。因此,对段芝贵极尽逢迎之能事,甚至不时搜购珍贵古玩,馈送段父,以买其欢心。
在袁世凯称帝的关键活动中,张作霖更是进行了露骨的表演。他积极支持段芝贵。在奉天举行国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国体问题时,张作霖带着大队人马,荷枪实弹,监视投票,结果全部投票赞成君主制。当段芝贵联合广东龙济光等24省将军,密呈袁世凯速登大位之时,张作霖也不甘人后,密电袁世凯劝进。又表态道:“如帝制不成,死不再生。”张作霖就是这样的以罕见肉麻的行动支持袁世凯恢复帝制。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称皇帝,当即遭到全国的反对。同年,12月底,逃出北京的蔡锷在云南组织护****,首先举起反袁的大旗。此后,各省相继宣布独立,起兵讨袁,一致要求取消帝制。在四面楚歌之时,袁世凯想到了向他表忠的张作霖。他要求张作霖出兵湖南,并许诺以后可以封公封侯。这是袁世凯最后的一棵救命稻草。
张作霖看到袁世凯大势已去。便决心反袁。但是,他还是表示听袁调遣。以便骗取饷械。待饷械到手后,他突然变脸,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提出了“奉人治奉”的口号,表示不能离开奉天。
这时,全国反对帝制的呼声异常强烈,袁世凯不得不于1916年3月23日宣布取消帝制。但他仍然窃据民国总统的宝座,借以发号施令,企图镇压反对派。
此时。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和二十八师师长冯德麟秘密见面。冯德麟为张作霖出主意:“段芝贵是清末官吏败类,秽史劣迹人所共知,今为东三省帝制祸首,仍然居奉天人士之上,我辈绝不甘心,应该驱逐他。”张作霖问用什么方法。
冯德麟胸有成竹地说:“这个不难。由我们二十八师演黑脸,和他作正面冲突。由二十七师演白脸,用吓字诀逼他畏罪逃走。这样演一幕不费一兵一文的滑稽戏,岂不妙哉!”
张作霖鼓掌赞成说:“让各方面的人也知道奉天人是不好惹的!”
张作霖深感正和吾意。两人一拍即合,便开始行动。张作霖布置军队于某夜开枪,然后假意到段芝贵处报告,说冯德麟要率二十八师部队进城。惩办帝制祸首段芝贵。张作霖表示自己无法制止。段芝贵听后,十分紧张。张作霖借机劝段芝贵避一避,段芝贵感到这是一个好办法。经电请中央批准。段芝贵便乘机攫取巨额官款和若干军火,乘一列专车赴津。
这一切。均在张作霖和冯德麟的掌握之中。但他们佯装不知,还特派五十四旅孙旅长率一营兵护送。他们随后布置二十八师汲金纯旅的一个团在沟帮子车站拦截了该列火车。团长邱恩荣上车。以奉天军民的名义,交电报两封,内称:“卸任上将军段芝贵为帝制祸首,奉天人民正拟处以应得刑罚,竟敢手携省官款二百万之巨并军火大宗,闻风畏罪潜逃,沈阳人民无不发指痛恨,电请汲旅长派兵就近截留押赴沈阳,依法处理。”而且,士兵又拥到站台上,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段芝贵把电报拿给孙旅长看,孙旅长看罢,大声不满地说:“岂有此理,等我问问。”即下车到票房同邱团长谈话。段芝贵见孙旅长许久不回,惊慌失措,立即下令把官款和军火卸下,堆在站台上。孙旅长上车后报告说:“沈阳各界人情汹汹,一定要截留专车押回沈阳,经张代督婉商多时,才答应不扣专车,但官款和军火务须点清留下,并电请中央查办。”段芝贵连忙点头认可,下令交由邱团长清点带回。
段芝贵受此重创,还蒙在鼓里,一直以为是冯德麟和他作对。到京复命时,自然向袁世凯说了很多冯德麟的坏话。但对张作霖却印象颇佳,以为是张作霖救了他一命。因为当段芝贵离奉时,张作霖还假惺惺地到车站欢送,并送给了段氏父子大批礼物。这是张作霖的精明之处。段芝贵在离奉时,让张作霖暂代他的本兼各职。
段芝贵被驱逐了,已经不能再回来了。袁世凯思忖,如果再派一个外省的大员督奉,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因为这时,奉天保安会参议总长袁金铠等人已经草拟了《奉天保安会章程》,并且唆使省议会正副议长等人倡立自治期成会,大造舆论,宣传“奉人治奉”的口号,明白无误地反对中央派外省人治奉。
袁世凯被逼无奈,只得在奉省选人。在当时情况下,只有张作霖和冯德麟两人可以考虑。袁世凯征求了段芝贵的意见,段芝贵对冯德麟恨之入骨,对张作霖推崇备至。袁世凯也是这个看法。最后,袁世凯于1916年4月22日下令,命张作霖为奉天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奉天巡按使。就这样,张作霖经过几年的权谋角斗,取悦袁世凯,排挤张锡銮,驱逐段芝贵,终于登上了奉天省督军的宝座。
袁世凯在全**民的一片声讨中,于1916年6月6日病死。按《临时约法》的规定,原副总统黎元洪于6月7日就任大总统。黎元洪宣布恢复国会,进行地方官制改革,将军改为督军,巡按使改为省长。因此,张作霖于7月6日又改任奉天督军兼奉天省长。
李煜轩在这几年和这些历史上的小丑们勾心斗角的同时,也在以张作霖的身份做自己的各项准备。(。)
第一百四十五章 吞并第28师()
李煜轩附身的张作霖虽然当上了奉天督军,但是他还没有真正地全部掌握奉省的军政实权。其主要的障碍是来自他原来的合作者冯德麟。张作霖对冯德麟采取了又打又拉的策略,终使冯德麟就范。张作霖和冯德麟的关系,在张作霖任奉天督军前,还是和谐的。
冯德麟,字阁忱,又名麟阁。1866年生(一说1868年)。奉天省海城人。17岁当胡子,流窜各地,渐有声名。1900年7月,e国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名,出动10万大军,分7路入侵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清**,百姓自保,乡团兴起。1900年冯德麟在辽阳组建大团,得到奉天的批准,成为合法化的一方势力。由于冯德麟坚持抗俄,保护百姓,渐得人心,来归者众。不久,冯的队伍扩大至数百人,各帮头目自称一百单八将。
他们引起e国侵略军的警觉,e国侵略军对冯德麟发动了一次突袭,将冯抓获,放逐到库页岛。两年后,他侥幸逃回。r国e国战争时,他自然倒向r国一边,帮助r国侵略军打击e国侵略军。日本胜利后,经日本少将福岛的保荐,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考虑到地方的安全,便招抚了冯部。由此,冯德麟渐升至巡防营左路统领(旅长),驻北镇。
那时,张作霖任巡防营前路兼中路统领,驻奉天。此时,他们就产生了些许猜忌,但矛盾不大。1912年。巡防营改编为陆军。9月1日,中央任命张作霖为第二十七师师长。陆军中将,驻奉天;任命冯德麟为第二十八师师长。陆军中将,仍驻北镇。他们二人,虽然平起平坐,但由于驻地不同,且兵力差别很大。自恃前辈的冯德麟便甚感不快,由此裂痕渐深。但他们在驱段的问题上,利益却是一致的,因此,有了暂时的默契合作。
智谋多端的张作霖知道。对这位自视甚高的前辈,不能来硬的,必须使软招。因为冯还有一个师的兵力,得罪不得。于是,他亲自登门拜会,低三下四地同冯德麟拉关系,请冯德麟就职。冯德麟摆出前辈的架势,提出了一个就职条件,军务帮办要在奉天单独成立一个公署。其编制同将军公署相同。这就是说,要同张作霖分庭抗礼。张作霖自然不能接受这个条件。
张作霖把这个难题推给了袁世凯,让袁世凯替他解决。袁世凯回电,不同意设军务帮办公署。但每月可以给15万帮办办公费,以图收买冯德麟。但冯德麟拒绝接受,带兵回到北镇驻地。袁世凯特派他们原来的老上级张锡銮来奉调解。冯德麟不给面子。张作霖只得又派五十四旅旅长孙烈臣,携带大宗礼品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