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监工则明显较少,最多有五百人。

    张宗灵见那些骑兵佩带的都是马刀,心里便安定了下来。这时候已经近中午,筑城的瓦刺人开始吃饭,那些监工则在另一处吃饭。张宗灵带着一个局向前冲去,专门对付那些监工。

    监工没有想到在这地方竟然突然冲出一支部队,而且拿着火器。火器他们在国内也曾经见过,而这些人的火器明显比国内用的火器要好得多,发射快,威力大。短暂的战斗后,打死了十几个顽抗的监工,剩下的都乖乖地投降了。

第517章 镇北城() 
在整个战斗过程中,那些瓦刺人根本动都不动,看着两方厮杀,眼中露出茫然的神色,对于他们来说,谁打赢了,自己的命运都是无法改变的。

    张宗灵命人将这些监工看押起来,然后开始审问。通过复杂的多向翻译,总算搞明白了,这些监工其实只不过是罗刹国的一些商人,他们在这里筑城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他们来收皮毛。

    从这里向西北方向去,便是原来的失必儿汗国,罗刹人在三十多年前吞并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之后,便出兵失必儿汗国,杀死了库楚姆汗,将那里的大片土地据为已有。

    而筑城的人,其实并不是瓦刺人,而是原失必儿汗国汗国的奴隶,当然也是属于鞑靼人。他们被灭国后,便被这些自称为哥萨克的罗刹人强迫到此地修筑城池。

    张宗灵搞清楚这些事后,便通过翻译告诉这些鞑靼人,现在蒙古已经归顺了大明,所以大家现在都是大明国人,不再是罗刹人的奴隶。不过现在他们可以在这里继续筑城,等城筑好后,便可以依城而居,等着大明的皇帝派出强大的军队,帮他们恢复故地。

    罗刹人对鞑靼人极不友好,一言不合便是直接打死,所以鞑靼人对罗刹人极其愤恨。但罗刹人武器先进,他们有能够喷出火的怪物,杀人根本不用刀,所以鞑靼人不得不屈服于罗刹人的统治之下。而现在这些和自己样子差不多的大明人,有着比罗刹人更厉害的火器,还说自己从此不再是奴隶,建好城后竟然可以让自己进城居住,这样的好事当然没有人会拒绝。

    张宗灵在这些鞑靼人中挑选了一些人为首领,让他们领导着鞑靼人来筑城,甚至将搜出来的罗刹人的火绳枪交给他们保管,这样的信任迅速地得到了鞑靼人的效忠。

    张宗灵决定就以此地为据点,他让一个局的士兵驻扎在此地护卫,自己带人沿着列拿河继续北上,又摧毁了两个罗刹人的据点,将能够搜罗到的食物全部集中到镇北城(雅库茨克的暂名),以保证冬天的粮食供应。

    这时候就可以看出只派出小股部队的正确性了。北方地广人稀,天气又冷,想要找到食物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小股部队总比大部队更容易解决食物问题。

    在寒冷的冬天来临之时,镇北城终于算是修好了。虽然城墙上还有一些缺口,但至少让人居住的石头房子已经建好,而早就已经砍倒晾干的大树被劈成一块块的木柴,从河中冰层中取来的鱼类便可以应付一半的粮食需要,不管是近卫军还是鞑靼人都猫在城中,度过了一个酷寒的冬天。

    张宗灵不想放过这漫长的冬季,他让穿着羽绒服的近卫军去捕鱼,让带来的当地人去狩猎,让鞑靼人开始学习汉语。这几乎是所有大明军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因为军官们在讲武堂学习时,教官反复强调的就是征服异族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让他们汉化,这时用力最少,但是收效最快,而且一劳永逸的方法。而汉化的第一步便是说汉话。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群的鞑靼人跟着一个近卫军到处跑,嘴里念着:“水,鱼,雪”

    而曹文诏和张宗灵的奏折报到京城后,朱由校愣住了。这不正好是罗刹人当年取得西伯利亚的方法吗?听闻雅库茨克被近卫军攻占后,皇帝立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此地,并按张宗灵的意思将此地命名为镇北城。命令在开春后,以镇北城为依托,继续向北方进军,争取在列拿河沿岸建立起更多的城堡,使明军能够实际占领这一片区域。

    大臣们对于攻占这样一个根本没有产出的地方是有异议的,但是当朱由校拿出张宗灵送来的动物皮毛后,这种异议便消失了。这些皮毛比之辽东出产的皮毛质量要好得多,商铺的掌柜们出价是辽东皮毛的至少五倍。而且张宗灵认为,只要有足够的人手,这里的皮毛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

    只用了五六百人,便可以占领一个能够出产大量优质皮毛的地方,大臣们当然会算这笔账。而朱由校又授意报纸登出了镇北城有大量的优质皮毛出售,用粮食便可以换得的消息后,国内的皮货商都沸腾了。商人是最逐利的生物,皮货商们组织起了车队,准备等天气放暖后便开始向镇北城进发。

    这时地理科在报纸上向大家科普了镇北城附近的气候环境,大家才知道,春季到来,冻土开始融化后其实更不好走,冬季反而是去镇北城最好的季节,只是需要备好防寒的羽绒服,橡胶雨衣和擦脸的油。而路线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从大漠过去后向东北方向,这是西线;一个是从呼伦湖过去后再向西北方向,这是东线。这两条路线各有其优缺点,要由各位商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选择。

    皮货商人们大多选择了东线,因为呼伦河现在由科尔沁部落占领,而科尔沁部落与大明关系极其融洽。商人们将科尔沁人需要的商品带入草原,然后和他们交换风干的牛羊肉,这等于是做了第一笔生意,然后带着牛羊肉和麦面进入镇北城,交换来大量的皮毛。

    当然选择西线的也有,象是从山西等地出发的商人当然不会绕去辽东,他们带着商品与漠北蒙古作完生意后,便带着换来的骆驼和马牛羊进入镇北城,活的牛羊也受到了张宗灵的欢迎,反正镇北城附近有草原,当地的鞑靼人也可以放牧。

    大量的商队的来到,使得张宗灵不得不增加了捕猎的人数,这样才能供应更多的皮毛。而皇家的商队则送来了大量的马铃薯,红薯和小麦种子,还有些蔬菜种子。因为张宗灵的部下觉得天天吃肉吃鱼实在是受不了,还是要有些面饼面条之类的来调剂一下口味才行。

    而以镇北城为中心,还有很多的鞑靼人的村子。他们原本的生活方式便是放牧,捕鱼,打猎,近卫军来到后,给他们提供种子,牛羊,教给他们捕鱼狩猎的新器具和新方法,而且用物品和他们进行“公平”交易,所收的税也只是十税一。这些措施使得鞑靼人对明人的印象极好,和那些罗刹人比较起来,这些明人真的是太善良了。

    开春后,张宗灵在镇北城留下了一个局的兵力,自己带着另一个局开始沿着列拿河下游探查,皇帝要他消灭遇到的罗刹人势力,将列拿河两岸都掌握在大明手中。

第518章 雇佣军二旅() 
林丹汗终于带着他的察哈尔部精兵出击了,第一个目标便是漠北的车臣汗。车臣汗辖地东至额尔奇斯河,南界察哈尔汗,西界土谢图汗,北界布里亚特,地盘极大。

    林丹汗命使者前去车臣汗驻地,要求车臣汗臣服于察哈尔汗,每年都要向察哈尔汗进贡。车臣汗硕垒如何肯干,他原本是臣服林丹汗的,后来林丹汗改教后,便一直不再进贡。于是双方的战争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林丹汗以三千察哈尔骑兵打头,很快便被车臣汗的骑兵打败,车臣汗乘势掩杀而来,却遇到了哲别卫队。一千支火铳同时射击,便放倒了几百车臣汗骑兵,连着五次轰击,车臣汗的骑兵就损失了近两千人。林丹汗乘机带着大部队杀了过来,车臣汗一败涂地。

    在如此强大的火力威胁之下,车臣汗很识时务地选择了臣服,愿意奉林丹汗为蒙古共主。而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哲别卫队一人未伤,只是每个人放了一次火铳,却得到了两千匹马,三千头牛,五千头羊的分成。卫俊如和部下非常高兴,这样的仗实在是打得太轻松了,出力如此少而缴获如此多。

    打败车臣汗后,林丹汗需要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消化自己的缴获,所以卫俊如便向林丹汗提出,利用这难得的闲暇,要到漠北各地好好地玩一玩,看一看不同于大明的草原风光。

    林丹汗对哲别卫队自然是有求必应,反正这几个月也没有什么战事,便让人带着哲别卫队去四处逛逛。

    卫俊如选择了车臣汗辖地的北方,每人带双马和足够的食物,便开始进行练兵。近卫军虽然火力强大,但这漠北的地理环境终究与漠南区别极大,所以卫俊如需要让哲别卫队更快地适应当地的环境。

    而车臣汗被林丹汗打败后,便派人四处探听,那拿着火铳的部队是察哈尔的哪支部队。察哈尔人的保密工作略等于无,所以车臣汗很快就知道了大明雇佣军的存在。

    在卫俊如带队进行操练的过程中,便遇到了车臣汗派来联络感情的使者。卫俊如也不遮掩,便将雇佣军的情况说给他们听,对于使者问的车臣汗是否也可以雇佣明军,他笑道:“当然可以,但我们已经被林丹汗雇佣了。不过如果你们需要雇佣军,你们可以去大明,和大明参谋总部联系,但不要让大明朝廷知道。”

    使者报告给车臣汗后,车臣汗大喜,便偷偷派人去联系了土谢图汗和扎萨克图汗,将卫俊如的话告诉了他们。并且建议和另外两汗一起派人去大明看看,看能不能雇佣明军来这里帮他们打仗,以对付林丹汗即将来到的侵略。

    土谢图汗和扎萨克图汗已经知道了车臣汗失败的主要原因便是大明雇佣军的加入,所以两汗加紧进行联盟,在与车臣汗的边界上布置了重兵,来防备林丹汗的侵入。现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便派人去大明找门路。

    漠北三汗的使者以进贡为名又来到大明,同时派人偷偷去总参谋部询问。卢象升得报后便接见了来人,听了他们的来意后笑道:“雇佣军的事吗,本官倒是能够做一下主。但是现在林丹汗已经雇佣了大明的军队,那和林丹汗作对的势力,我们如果也派遣雇佣军的话,到时候岂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这一点相信你们能够理解。”

    使者很是失望,但转念一想,只要不和林丹汗麾下的雇佣军作战不就行了吗?于是道:“卢学士,如果我们雇佣明军,却不和林丹汗发生冲突,只是为了对付卫拉特人呢?这样不就行了吗?”

    卢象升道:“你们不和林丹汗作战,却要和瓦刺人作战吗?”卫拉特便是瓦刺,其实真正严格地说起来,瓦刺并不属于蒙古,现在的蒙古其实只是指漠南和漠北蒙古。

    使者哀伤地说道:“有大明天兵相助,我们如何是林丹汗的对手。如果林丹汗逼迫过甚,我们便只有西迁一条路可走了。”

    卢象升笑道:“如果你们确实能够保证不与现在大明雇佣兵所在的部落作战,我们愿意给你们提供雇佣兵。不过话要说在前面,雇佣军如果发现对方军队中有大明雇佣军时,是不会参加战斗的。”

    使者道:“这方面请卢学士绝对放心,我们一定会牢记这一点的。”

    卢象升道:“我们提供给林丹汗五千雇佣兵,如果漠北三汗需要的话,我们也可以提供五千雇佣兵,所有的要求与对林丹汗的要求相同。我这里有一个协议,你可以拿回去给你们的汗看,如果可以的话,两个月后,我们的雇佣兵就可以准备妥当了。”

    使者带着协议回到了漠北,土谢图汗看了协议道:“这个协议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如果雇佣兵不打雇佣兵的话,我们如何与林丹汗对抗?我们要这雇佣兵何用,难道真的用他们来打瓦刺?”

    使者道:“大汗,当时大明人说,雇佣兵如果发现对方军队中有大明雇佣兵时,是不会参加战斗的,这句话是有漏洞的。如果我们先把雇佣兵摆出来,或者是让他们放上几火铳,那么林丹汗的部队里的明军就不会和我们作战了呀,这样我们还怕什么。”

    土谢图汗大喜道:“明人真的这么说的吗?那我们岂不是可以利用这条规则,使得林丹汗的雇佣军不能参战?快,通知扎萨克图汗,我们也要大明的雇佣兵,另外告诉车臣汗,我们是为了要救他才从大明雇佣军队的,战后他要出一半的雇佣费用。”

    漠北三汗很快就达成协议,立刻派遣使者前去北京城,与卢象升商量雇佣明军参战的事宜。卢象升在使者回去时,便已经选了一个作战勇敢的戴炳阳旅长,同样从近卫军中开始调派人手,经过严格的筛选后,组成了五千人的雇佣军二旅,进行紧急培训。使者一来一去用了两个月时间,再加上军队开动杂事颇多,等到戴炳阳带着雇佣军二旅才过了大漠时,林丹汗已经迫降了扎萨克图汗。

第519章 罗刹并不可怕() 
使者将雇佣军二旅带到土谢图汗的辖地,给惶惶不可终日的土谢图汗带来了极大的希望。他派人看过林丹汗与扎萨克图汗的交锋,明军和察哈尔骑兵的配合简直是无懈可击,明军用火铳攻击当面的敌人,察哈尔骑兵在两翼掠阵,在子弹面前,扎萨克图汗的骑兵只坚持了八轮齐射,便苍惶而逃,最后被察哈尔骑兵衔尾追击,大败而归,扎萨克图汗不得不接受了林丹汗称臣纳贡的要求。

    既然林丹汗可以利用雇佣军轻易战胜扎萨克图汗,那么自己如果运用得好,也可以借助雇佣军来击败林丹汗。

    在林丹汗军中的卫俊如很快就知道了土谢图汗军中也来了大明雇佣军的事,因为戴炳阳派人来通知他了。来人还说道:“卢学士交待过漠北的使者,雇佣军在遇到对方军中有雇佣军时,可以拒绝参与战斗。”

    卫俊如笑道:“这倒是有些意思了,这个规则倒是有很大的操作余地,我们好好看看,林丹汗和土谢图汗如何利用这一规则吧。反正还有三个月时间才会打仗,建议戴旅长先带着部下熟悉一下环境吧。”

    送走了戴炳阳的人,卫俊如便去见林丹汗。进了林丹汗的大帐后他作揖道:“大汗,土谢图汗那边也请来了大明的雇佣军,如果我们两方的雇佣军相遇,不知大汗有何打算。”

    林丹汗眼珠转了转,便道:“如果本汗不攻击土谢图汗,那么他是不可能来主动进攻的。我们先探听到土谢图汗把雇佣兵布置在哪个地方,再避开他们就行了。”

    卫俊如知道,雇佣军最大的缺点便是战斗时的机动能力,如果先知道了雇佣军布置的方位,那么避开他们是很容易的事。因为卢象升原来并没有说过遇到对方有明军雇佣军时不能战斗的事,卫俊如本来还担心林丹汗一定要两军对垒,到时就只好双方同时罢战,想来林丹汗也没有办法。现在林丹汗这样的作法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又不会违反应该听从雇主命令的规则,当然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

    天启十一年六月,东北军区派出的各股小部队都回到了抚东城。陈辞修他们一直走到无路可走的海边才折返回来,一路上损失了约半成的人手。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恶劣的天气和环境,至于敌人,基本上没有看到,或者是看到明军就开始逃跑。

    他们带回了这一条线的地图,曹文诏将整个过程写了详细的奏折送回京城,要求京城提供更多的防寒衣物,特别是橡胶雨衣和羽绒服,因为这两种衣服穿在一起,防寒的效果极好,再加上本地人的秘制獾油,可以保证低温时士兵的安全。

    朱由校接到奏折后,将传教士的地图拿来对照。结果发现传教士的地图中,亚洲和美洲离得很远,与自己记忆中的白令海峡有些不同。

    曹文诏的手下只是按照海岸线走,最多的也只是离海岸线约三百里,所以这份地图也只是西伯利亚的一小部分。朱由校看着地图寻思良久后对徐光启道:“先生,我们现在的人口根本没有办法占领如此广袤的地盘。这些地方太过寒冷,但是对我们又很重要,这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呀。”

    徐光启道:“陛下,老臣愚昧,不知道这地方为什么重要。”

    朱由校道:“这些地方确实寒冷,但不管是地面上的森林还是地下埋藏的矿产,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都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这些地方绝对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徐光启道:“如果真的如此重要,那么在臣想来,倒是可以把它视为一个袋子,只要我们把袋子的口扎住,那里面的地盘就都是我们的了。”

    朱由校指着欧洲的地图道:“这里的罗刹国东边有一道山,这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如果我们守住这座山,让他们无法通过,倒是可以将整个西伯利亚据为已有,只是这样需要大量的兵力才行。”

    卢象升道:“打败罗刹人,让他们的目光不敢东顾,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朱由校苦笑道:“要打败罗刹人,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他自然知道,在后世的罗刹国,无论是惊才艳艳拿破仑,还是凶猛奸诈希特勒,都无奈地折戟而回,自己能够在这个时空里打败罗刹国吗?

    徐光启道:“陛下,臣和金尼阁教士曾经谈过这个罗刹国,在他看来,罗刹国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呀。欧洲人基本上都看不起罗刹人,罗刹在欧洲好象并不如何强大呀。”

    孙传庭小心地说道:“陛下,上次张宗灵的报告中说,攻灭失必儿汗国的也只是一群罗刹商人,总人数还没有一千呢。”

    卢象升接着说道:“陛下,您似乎高估了罗刹人。在总参谋部得到的情报中,罗刹人的势力并没有太大呀,镇北城可是随便就打下了的,近卫军伤亡都没有,而且据说和他们对战的还是罗刹人中很厉害的哥萨克人,难道陛下有另外的消息来源?”

    朱由校听到哥萨克人时愣了一下,是呀,上次看报告时就看到了这个词,当时没有在意,这时却想起来了,这哥萨克人就是罗刹国开疆拓头的主力军呀,按照张宗灵的说法,很容易就可以打败呀,而且镇北城已经被明军占领了一年多了,也不见更多的罗刹人来攻城呀。

    难道是自己想得太多了,把现在的罗刹想成了后来的那个战斗民族?慢着,好象彼得一世还没有登基,历史书上说他登基后才大肆扩张的吧?这时的罗刹还是个弱小的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