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皇帝已经将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了,大臣们当然不会反对这事,皇帝将抢夺别人的土地说成了教化蛮夷,使得这些儒家弟子们对此趋之若鹜,已经有几个官员自请前往吕宋,越南等地去教化当地的土人,以实现圣人所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在他们看来,抢来大片土地如何比得上教化一方蛮夷,其中便有右佥都御史阎鸣泰。
大家商议了一会,最后决定派卢象升去和林丹汗谈判,卢象升现在是属于武将,但大家都觉得一个探花当然应该算是文官,而且总参谋部大家也都认为是一个文职机构,卢象升要求和熊廷弼同去,因为熊廷弼与后金和蒙古都打过多年交道,深知蒙古人的想法。
卢象升和熊廷弼领命后,卢象升便和熊廷弼商量:“芝冈兄,不如小弟先去节制杜光亭,您先在参谋部里把事情安排好以后,再带一二参谋再来?”
熊廷弼怒道:“啸天可是看我年纪老迈,虽然我年过六旬,可还是骑得烈马,喝得烈酒,你不用顾惜我。参谋部里有何事是需要我俩操心的,小崽子们每天都在整理情报,进行推演,根本不用催促。让人去把白健森叫上,我们带上几个卫兵便可以去了。”
卢象升无奈,他本来便是担心熊廷弼年纪大了,路上跑急了会有些不好,不想熊廷弼老而弥坚,今年六十一了,却不愿意听人说自己老了,坚持要同时走。
于是叫上白健森后,三人便带着从人,向北方而去。熊廷弼不停地催着快走,一行人竟然一日跑了五百里,赶到了杜光亭的军营。
第508章 开始谈判()
因为急着赶路,所以两人在路上并没有好好交流。赶到军营休息一会后,卢象升便开始向熊廷弼通报皇帝的意思,并请教要如何与蒙古人谈判。
熊廷弼听卢象升说完后想了一想说道:“和蒙古人打交道,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两点,一点是诱之以利,一点是胁之以威。蒙古人很贪婪,当年我在辽东时,便是用银子来让他们帮我大明抵抗后金的,结果发现效果很好。而蒙古人只会惧怕比他们更强的力量,你对他好不如打得他痛。在辽东时有几个蒙古人抢了汉人的财物,还杀人灭口,我一股脑地抓了起来,杀死后吊在城墙上,果然他们就安静了许多。”
卢象升道:“明日就开始谈判,要不要我们演一场戏,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我来诱之以利,芝冈兄来胁之以威。”
熊廷弼喜道:“这事我很在行,当年在辽东,被大家称之为熊老子,也能够唬住一些人,特别是蒙古人,当年也是杀过许多的。”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谈判的底线之类的,便让李德林去通知林丹汗,双方明天见面。李德林对林丹汗说道:“明日上午,请大汗到我军帐中一叙。”
林丹汗听罢摇头道:“不行,要到我营中谈判。”
索诺木诺延也说道:“到你军营中,你们不放我们出来了怎么办?”
李德林笑道:“按你们所说,如果我们卢学士进了你们营中,你们不放他出来怎么办?”
索诺木诺延道:“那便在两军之中选一处空地,这样大家都放心了。”
李德林道:“卢学士说了,如果大汗没有胆子进我军大营,那他们就会来大汗军中。蒙古人不是很勇敢吗?就连进我军营的胆子都没有了?大汗其实也知道,如果这些天不是杜将军压住行程,大汗只怕早就进了我军军营了。”
林丹汗有些脸红,意外地没有驳斥。索诺木诺延却不干了,叫道:“那就打呀,看一看到底是谁胜谁负。”
李德林笑看着他道:“台吉觉得我们应该再打一场是吗?正好我也是这样想的,大汗,那我就回去禀告卢学士,我们中午再打一场如何?”
林丹汗看着李德林那可恶的笑脸,心里恨得牙痒痒的,却不得不笑着说道:“两国之事,怎么能用来让你们两人斗气。既然卢学士愿意来我营中,那就请他快点来吧,我会吩咐他们杀牛宰羊好好招待的。”
李德林笑着告辞,不一会儿卢象升和熊廷弼带着几个参谋来到了察哈尔的军营前。熊廷弼看只有索诺木诺延站在营门前迎接,便骂道:“我们从京城赶来,便为了解你家大汗之困,你们就是这样欢迎你熊老子的吗?”
索诺木诺延是见过熊廷弼的,他只知道来谈判的是卢象升,一个文不文武不武的家伙,却没想到熊廷弼也在其中。他立即让人去通报林丹汗,林丹汗一听,赶紧跑了出来大笑道:“却不知是熊经略驾到,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呀,恕罪恕罪。”
熊廷弼向后退一步道:“这是我们皇帝任命的谈判大臣,大明总参谋部参谋长卢象升将军,熊老子许久没有见过蒙古朋友了,所以厚颜要求跟着来看看,大汗不会不高兴吧。”
林丹汗笑道:“熊经略如何说这样的话,当年您在辽东时,我们合作可是很愉快的,我们可是战友呀。卢将军,熊经略,请入内奉茶。”
卢象升笑道:“久闻大汗威名,今日相见,真是三生有幸,请。”
林丹汗与卢象升并肩进入营中,熊廷弼跟在后面,看着周围蒙古人或友好,或生硬,或厌恶的面容,心中得意非凡。当日在辽东时,因为蒙古是友军,有时不得不委屈求全,如今自己却是战胜者的代表,这心里的滋味可大不同呀。
三人进帐坐定,上茶寒喧一会,便步入了正题。林丹汗道:“本汗思量,我蒙古与大明一直以来友好相处,今日却要兴刀兵,使得两国子民受苦,实在非我所愿,所以本汗想与大明约定,大家化敌为友,农耕之地归于大明,放牧之地归于蒙古。”
卢象升道:“这也是我大明皇帝陛下之意。汉蒙亲善,有如一家,不管是对汉人还是蒙古人,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林丹汗道:“农耕之地是大明皇帝管辖,而放牧之地则由本汗亲自管辖。”
熊廷弼笑道:“那与现在有什么区别。”
林丹汗道:“只要大明现在不再攻击我察哈尔,那么大家不就能够和平相处了吗?本汗保证不会南下,大明不北上,不就行了吗?”
熊廷弼冷笑道:“保证?蒙古人的保证我可是领教得够了。只要你们受了灾,首先想到的便是南下掳掠。当年在辽东时,说好的夹击建奴,最后怎么样了。蒙古归顺大明,这一点如果谈不拢,那我们后面就不用再谈了。”
林丹汗恼火地看着卢象升,卢象升明白他的意思笑道:“熊师与我均为谈判使,熊师的意见便是我的意见。不过说到蒙古遭灾之事,我倒是有话要说。天时不好,蒙古畜牧便会大受影响,导致食物缺乏。不过我大明现在已经在海外开拓了几块新领地,粮食缺乏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如果蒙古畜牧业受了灾,这粮食问题,大明倒是能帮忙一二。”
林丹汗不可思议地看着卢象升,蒙古人之所以要南下,其中原因主要便是两个,一是因为受灾而粮食不够吃,二是日常需要的物品南朝不开放马市进行通商,而其中第一个原因最为常见。现在卢象升的意思是大明的粮食竟然有富余,可以在蒙古人受灾时提供粮食援助,这说明粮食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问题。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蒙古人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当然,前提是投靠大明。而对于这一点,其实林丹汗是没有太多的顾虑的。让他投靠后金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干的,因为后金不过是一小邦,让大蒙古国投靠这样的小国,实在是丢脸。而大明则一直以来都是中华上国,投靠它并不会带来屈辱感。
第509章 林丹汗的和平()
林丹汗自从十三岁继承了他祖父布延薛禅汗的汗位后,,以察哈尔部为基础,直接控制了内喀尔喀巴林、札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剌特等五部,同时也遥控了蒙古其他各部。林丹汗执政前期,漠北喀尔喀三汗以及漠南喀喇沁的昆都伦汗、阿鲁科尔沁的车根汗、科尔沁奥巴洪台吉、鄂尔多斯土巴济农等,定期前往察汉浩特,朝见林丹汗,并与大汗共同商讨政务大事,参加大汗举行的宴会、围猎等活动,这是一段多么意气风发的日子呀。
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攻打明朝抚顺、开原。铁岭、辽阳之际,林丹汗也趁机亲率察哈尔和内喀尔喀五部,攻占了明朝的广宁城。当时,明朝为了不让努尔哈赤与林丹汗联合,使明朝东、北两面受敌,不断派人竭力讨好林丹汗,希望他与明朝保持友好关系。林丹汗左右逢源,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可是就从这一年起,努尔哈赤与蒙古一战,将多名台吉活捉,而后努尔哈赤与内喀尔喀,科尔沁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明朝,却也使得这些蒙古部落与林丹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而他改信红教后,漠北蒙古也不再听从他的号令,开始各行其是。
后金渐渐不再将他放在眼里,开始对察哈尔部时而进行侵袭,掳去大量人口牲畜,而林丹汗却不敢与后金交锋,处处受制,眼看便要被后金蚕食掉。
这时大明将兵力从辽西收缩后,却从辽南开始进攻后金,使得后金不得不将注意力从蒙古人身上移开,专心对付大明。这等于救了林丹汗一命,他又打主意在两者之间再来一次左右逢源,结果大明竟然很快就将后金击溃,而原本与后金盟誓的科尔沁,内喀尔喀等部转而从与后金结盟转为与大明眉来眼去,反正不再真心拥护林丹汗。
大明想要收回河套,林丹汗当然是不愿意的,但也想借机教训一下不大听话的鄂尔多斯部和土默特部,便想借明军的威胁来使得这两个部落向察哈尔部靠得更紧。不想明军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打败了鄂尔多斯,逼得他这个蒙古共主不得不与明军进行战斗。
蒙古人何曾惧怕过孱弱的明人,不想明军现在有火器之利,轻而易举地击败了自己,然后步步紧逼,在自己透露出求和的意思后还是一天五十里的逼着自己后退。战是战不过的,退也会退到无处可退,那么求和便成了唯一出路。
三十八岁的林丹汗,在这二十多年的征战中,遇到的最强对手便是现在的大明皇帝。万历时他还是占尽优势的,给的岁赐少了就自己去抢,然后得到更多的岁赐。而天启年间,岁赐越来越少,到最后已经断绝,自己占了广宁,想要明人拿钱赎回,不想明人根本就不理他,退到了山海关以内。自己刚刚鄙视明人的懦弱无用,明人却又从辽南开始进攻后金,占领沈阳,使得自己不得不退出辽东,继续在草原放牧。
失败多了以后,人就会形成一种奇怪的想法:莫非这个人更是专门来克自己的?林丹汗有时就会想,难道自己真的无法赢过明军吗?从归化城的失败,再到这次的失败,他明白,自己是真的无法赢过明军了。
打不过,那就投降吧!草原上的汉子也并不是无脑的死拼性选手,林丹汗想起老祖宗铁木真,不也是被仇敌赶得四处奔逃吗?不也是连老婆也被人家抢走了吗?自己还没有到那一步,那就先投降大明,以后有机会东山再起吧。
林丹汗道:“本汗愿意将蒙古加入大明,成为大明属国。”
卢象升笑道:“欢迎大汗的明智决定,汉蒙亲善,大汗当为首功。”
熊廷弼笑道:“大汗终于作出了一个最好的决定,我相信大汗日后不会后悔,所有的蒙古人都会感谢大汗给了他们和平。”
林丹汗见他不再怼自己,心里有些不舒服,便道:“大明人也会感谢本汗给了他们和平。”
熊廷弼摇头道:“大汗,大明人的和平只能由大明皇帝陛下赐予,而且大明现阶段并不需要和平,因为大明现在是无敌的。”
林丹汗气得要吐血,却也知道熊廷弼说的是实话,大明短短的几年间,便和后金,倭国,西班牙等国进行了多次战争,都是压倒性的胜利,更不用说大明打得自己要投降。熊廷弼这种人,得志便猖狂,自己这是自取其辱了。
林丹汗不想与他计较,对卢象升说道:“卢学士,蒙古有些部落已经被大明占领,还有些部落不大听从本汗命令。本汗想请大明将占领的地方交由本汗管理,并借给本汗精兵五千,镇压不听话的部落,使得汉蒙亲善落到实处。”
卢象升沉吟道:“河套之地,是不可能交给大汗的,这个大汗应该明白。至于其它的地方吗,这个倒是可以商量的。”
熊廷弼冷笑道:“我们打下的地方,无偿地交还给你,大汗你想得倒是真的好。要地方是吧,行呀,拿钱来赎。一里地一百两银子,这个价格便宜吧。”
林丹汗苦笑不已,蒙古人与大明互市,用牛羊马来换取明人的铁制品,棉布,茶叶,镜子,蜡烛等物,如何可能会有余钱?他试着道:“这个价格太过离谱,一匹马一里地如何?”
熊廷弼道:“要不要一头羊十里地?大汗想得太简单了吧。不二价,想买就买,不想买拉倒。”
林丹汗看向卢象升,卢象升无奈地说道:“我大明将士用热血打下的土地,如果无偿地交给大汗,只怕将士们不会服。要不这样吧,一里地五十两银,也就是一百元,大汗觉得如何。”
这个价格林丹汗同样出不起,他灵机一动道:“我们察哈尔的地方,倒是有许多是适合农耕的,不如本汗拿出来和你们交换草地如何?”
第510章 雇佣军()
卢象升道:“大汗是指与宣府交界处的那些耕地吗?这个建议倒也不错,反正那里不适合放牧,大汗也是无用。”
林丹汗寻思良久,发现能够拿来交换的土地依然不够。仅仅这两天自己退的一百里,便至少需要一百万元来换,而自己最多能拿出一半地方来交换,所以还是需要五十万元,何况还有第一天逃跑时的地方呢。
熊廷弼道:“蒙古归于大明后,所有适合农耕之地不都是要给大明皇帝管辖的吗?你拿我们自己的东西来换合适吗?”
林丹汗立即反应过来道:“所有适于放牧之地都是由本汗管辖的,那我也不用和你们换呀,那本来就是本汗管辖之地。”
熊廷弼冷笑道:“大汗反应真快,不过你说农耕之地由大明皇帝管辖,放牧之地由大汗管辖,这一点就算我们认同。可是问题在于,大明皇帝确实可以管辖所有的农耕之地,但是大汗你能管辖所有的放牧之地吗?我们把占据的察哈尔之地交于土默特部或者鄂尔多斯部,大汗觉得你能管辖他们吗?何况蒙古归于大明之后,农耕和放牧之地均归大明皇帝所有,大汗只是大明皇帝委托管理草场的人,而不是草场的所有者,如果你想要让察哈尔人有好牧场,那当然要从我们手中赎回来呀。”
卢象升温言道:“大汗,农耕之地归于大明皇帝管辖,放牧之地归于大汗管辖,是大汗开始时提出的条件。后来大汗愿意让整个蒙古国归于大明,成为大明的属国,这样所有的农耕之地就应该归大明来安排,而草场显然要分给蒙古各部。如果分给哪个部落都没有关系的话,大汗确实不用赎买,但如果大汗想让明军占领的地方成为察哈尔的牧场,那才需要赎买,不然明军就会卖给其它的部落了。”
林丹汗嚷道:“那我归顺大明,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熊廷弼冷笑道:“保得首级,难道不是最大的好处。”
卢象升见林丹汗脸色变红,便打圆场道:“大汗想为察哈尔争得更好的草场,此事其实还有一个方法。”
林丹汗听得还有方法,便撇了熊廷弼问道:“学士说说是什么方法。”
卢象升道:“用人换地。其实这个方法有两个方面:一是大汗可以在草原搜罗汉人奴隶,然后用汉人奴隶来换取草场,一个奴隶换一里地。二是大汗可以组织蒙古人去铁路建设之地帮忙,修铁路并不需要技术,只要肯下力气,每天可以得到两百文钱,一个人干五天便有两元。不过话要说在前头,要下力气,偷奸耍滑的可就没有那么多钱了。”
林丹汗心里盘算,察哈尔部还有很多汉人,有些是奴隶,大部分都不是奴隶,但明人如何知道是不是奴隶,都可以拿来换地。至于蒙古人,要他去耕田种地确实有些难度,但只是用力干活,那绝对没有问题。
他欣然道:“那就说好了,我用汉人奴隶换地,用蒙古人做事来换钱买地,卢学士不要把地卖给别的部落了。”
卢象升道:“大汗放心,答应的事我们大明人是不会反悔的。”
林丹汗根本不理会他话中的讽意,接着问道:“那借兵之事,卢学士怎么说?”
熊廷弼嚷道:“借兵?空口白牙就借兵?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卢象升揉了揉眉头道:“借兵之事,我们的皇帝陛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答应的,不过我们可以换一个方法来试试。”
林丹汗心里凉了半截,皇帝不同意,还能有什么办法。
他无精打采地看着卢象升,卢象升笑笑道:“大汗,近卫军是不可能借给你的,不过近卫军正好今年有部分老兵要退役,如果大汗愿意,可以雇佣他们来帮你打仗。”
林丹汗道:“要说人,我察哈尔多的是,没有近卫军的火器,又如何去打赢那些部落。”
卢象升道:“这些退役老兵的武器都是可以带回去的,唯一的问题是弹药的问题,不过如果大汗能听我一言的话,我倒是可以帮忙。”
林丹汗大喜道:“学士请说。”
卢象升道:“此事是瞒着皇上的,所以不能大肆声张。大汗如果攻击内喀尔喀,科尔沁或者阿鲁科尔沁,那便无法瞒过国内,我们是没有胆子干这事的。但如果大汗想统一漠北蒙古,或者是去攻击瓦刺人,那就没有关系了。”
林丹汗点点头道:“本汗当然不会去攻击内喀尔喀和科尔沁,他们至少现在还是认本汗为蒙古共主,漠北三汗这十几年来日益不把本汗放在眼里,也到了应该教训教训的时候了。”
卢象升道:“今年退役的老兵总数是一万,有些士兵过惯了军中的日子,不愿意回去种田,终究同在军中几年,大家情同手足,我们也想为他们找一条出路。可是让他们去种田修路,他们又不大愿意,到大汗这里来帮忙应该会有很多人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