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爷,一切准备妥当了!”王管家恭敬地说道。
今日便是赵构等考生入场的时间,故而考试阶段不允许外出,只得将一些干粮等全部准备好;若是进入考场非结束不得出来,吃喝拉撒睡等皆在考场中完成,而此时便是入冬之际,天寒地冻准备的衣服也需要厚点,这些王管家悉数打理好,省去了赵构的一些麻烦。
赵构点点头,道:“那便入场!”
王管家跟随在赵构的脚步后,大步流星地赶往考场,众多考生也纷纷前来。赵构来的不早不晚,也看见有很多考生亲人相送,也有独自一人进入考场。通常来说,乡试没有会试重要,不过对于百姓而言,此乃翻身的好机会,故而慎重待之。
赵构让王管家在外等候几日,而他则背着包袱与其他考生一样,手拿推荐信,也就是考试资格,在长长的队伍中站好,排队检查。检查通过后,方可进入,这是为了防止考生作弊。
考生众多,排着长长的队伍,赵构在队伍中间,百无聊赖地四处张望。片刻后,一位考生被士兵押了出来,就连包袱一并丢了出去,直接将他拒之门外,赵构好奇不已,“古代考试也作弊?”
回想当初幼年时上学,为了考个好成绩,作弊那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不过,那个时候可没有现在这样严格,只要被逮住就会剥夺考试资格。那个时候被抓住,无非就是那一门科为零。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故而有很多人愿意赌上一赌。
此时的乡试就像是后世的小学考入初中,要是成绩好的话可以选取更好的中学,也算是重要的过程。在农村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不好的区分,在城市中会有很多区别。
许多家长更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入重点中学,不够赵构却不以为然,无论是重点不重点,重要的是孩子自己是否愿意好学。若是不愿学习的孩子,即便是送入好的学校,也是没有太大的作用,出来后依然毫无作为,唯一的好处便是重点学校师资力量较好。
赵构一直想不通为何后世的家长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上重点学校,孩子的童年不是很重要吗?若是送入重点学校,每天应对的是枯燥且堆积如山地试题,成绩当真如此重要?
赵构魂游四海时,队伍已经开始缩减,渐渐地只有十几名考生在他前面。赵构回过神来,好奇的看着,只见每一位考生入帘前都需要拿着推荐信,以及登记名字,领取号码。
至于随身携带的衣物等全部交到另外一处搜查,只要有相关的纸张,哪怕不是文章等,直接杀一儆百,不予通过,直接赶出贡院大门。如果没有通过检查,那便无法领取号,也就无法参加考试。
“大人,搜到了这个,请过目!”
赵构闻声望去,只见那名考生瑟瑟发抖,惊恐不安地低下头,不敢抬头正眼瞧正主考官;待仔细看上去,只见那人的衣服被扯了下来,就连鞋子也脱掉了,要不是此地尚且暖和一点,有阳光怕是冻成冰棍。
“驱逐出去!”王槐作为检查官吏,只是看了一眼便直接了当地回道。
“大人,给我一次机会!给我一次机会!”那名考生哭天喊地的求饶,奈何士兵不讲人情,直接将他丢了出去。
接着,下一个考生上前,王槐淡淡的看了一眼,便示意士兵开始搜身,果不其然又搜到了作弊工具。此人比之前的那人要聪明许多,并未将文章写在衣服的上面,而是写在夹层中,依然逃不过王槐的火眼金睛,逮个正着,再一次被丢了出去。
后面二人却没有搜到任何东西,便让他们通行了;但是,接着又被抓住了。此人更是精明的可以,直接在蜡烛上做手脚,直接将蜡烛掏空,而且还准备了许多根,以备不时之需。
王槐见此人带的蜡烛比常人要多出许多,也不搜身了,直接取出其中一根蜡烛剥开,露出一张小小的纸片。原本那人淡定自若的脸上,顿时露出惊慌之色,他没想到自己藏的如此好,居然还被发现了。
由于考试时间较长,晚上也会点烛答题,故而蜡烛皆是自己准备。于是,有些考生便想通过蜡烛来作弊。他比较聪明,身上没有怀藏,连鞋子都没有,偏偏他遇到了王槐,一眼洞悉真相,直接让他露处原形。
赵构看着那些被驱逐出场的考生,又见他们层出不穷地作弊手段,当真是大开眼界,忍不住暗暗地佩服:“当初,我考试的时候,怎么没想到用这样的方法作弊?”
经过此次的考试检查,赵构算是见识到为了考中举人,这些考生当真是煞费苦心,作弊方法也是花样百出,没有你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作弊的方法有很多,如:怀藏、继烛,最让赵构佩服的便是有人替考,而且那名考生尚有举人功名在身,为了钱财为他人替考。最后被发现了,还是因为与他替考之人的老乡无意间问起才发现不对劲,险些被他蒙混过关,最后那人被赶出贡院外,还被削去举人功名,算是得不偿失。
赵构终于有幸见识到了古代人作弊的方法,心里感慨万千,有些作弊方法就连他都想不到的,偏偏有人就想到了。即使是在后世考试作弊,也没有如此光明正大,喃喃自语:“作弊之法层穷出,取得功名方称王!火眼金睛也无奈,偷得多少是多少!”
(本章完)
第378章 BBQ()
大宋考试作弊被逮住的后果很严重,赵构作壁上观,无动于衷。对于他来说,乡试也好,会试也罢都是挑战自己的机会,岂能错过,故而赵构从未想过要靠作弊蒙混过关。
做官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这些作弊之人与之前那人说的升官发财有何区别!赵构更钦佩那人有承认的勇气,作弊之人却是偷偷摸摸,不敢让人知道,又对自己没有信心,这才是真正可耻的行为。
当王槐看见赵构如期而至,微微一笑,就算他们见过,也不熟悉。王槐也没有权力让他免去不搜查这关,而胡安国也走上前去,仔细的打量起赵构,又见王槐与他相熟,不禁有些疑惑了。
赵构如同其他考生一样,没有任何例外,被士兵里里外外的全部搜查了一遍,就连带的东西都查了一遍。不过,那名士兵见赵构带着食物与众不同,不禁有些好奇,不过也没有说什么,仔细的看了一遍发现没有异样,也就放行了。
不知是运气,还是命中注定,赵构取得号居然是他的生日号码——621,也没有多想直接找到了自己的号房,走了进去。之所以称为‘号房’,是因为考棚都是一间一间的,每个考生有一个小房间;号房内空间十分狭窄,要是赵构整个人躺下都无法做到,只得屈着身子才行,此地也是考生要待上三日吃喝拉撒睡皆在此地进行。
后世中学生考试都是在同一个教室,不同的座位上,这样也会有很多考生可以作弊。号房内皆是封闭且独立的,与其他人虽是相隔,却有些距离,还有考官不时的巡查,要想联合作弊,就十分困难了。
并且,号房内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不要小瞧这两块木板,它不仅仅是写答卷的桌子,更是椅子,还是晚上睡觉的床铺,可以说功能十分强大。另外,号房内还有一盆炭火、一支蜡烛。
由于是天气寒冷,这盆炭火也是考虑学生受凉无法安心答题,有些考生准备了蜡烛可以不用这支蜡烛,也有的考生忘记带了就准备了这支,有备无患。若是蜡烛用完了便可以再取一支,通常每个号房内每天有一支免费的蜡烛,要是用完了就不会发放。
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考棚里还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炭火、一枝蜡烛。炭火即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贡院不提供吃的,故而每次自己要吃就需要自给自足。
赵构将自己棉袄从包袱中取出来,而且还有饭盒、大米等,全部一一的摆放好。由于考生尚未完全进入此地,故而还有很长的队伍在等候着,赵构独自一人坐在号房内,点燃炭火,又打开一点缝隙,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木板上并无垫着或是盖着的衣物,要是如此睡只怕是有些寒冷,故而王管家细心地为他准备一床厚实的铺盖。赵构取了出来,直接铺在木板上,然后躺了下去,望着一扇小窗户。
此时,百无聊赖地他并未打坐练功,人来人往要是发现了不好。若是赵构真的想作弊,只要他隐藏好,相信没有任何人发现,只是他不屑一顾。宁可靠的是真本事,也不想如此取得功名。
“怎么像是坐牢一样?”赵构心里有些郁闷了,他怎么觉得这个号房就像是监狱里的黑屋一样,专门是用来惩治不听话或是聚众闹事的犯人似的,当真是哭笑不得。
“没想到前世尚未体会一下牢狱的滋味,不曾想今世考个乡试,居然进了监狱!唉!……人生便是如此啊!……”
不知不觉间,赵构浑浑噩噩地在木板上躺下直接睡着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也不曾听到外面的声音,不知过去了多久,他才醒来。赵构伸了伸懒腰,又见天色已晚,想必考生已经全部进入号房内。
赵构听见隔壁考生正在窸窸窣窣的准备晚饭了,米香扑鼻而来,惹得他饥肠辘辘,也起来自己做饭。但是,他早已想好,并不是煮小米粥之类,也不是米饭。毕竟,三日的奋斗,就算是有菜也不能吃了,味道都变了。
因此,赵构只准备吃稀饭,不仅仅方便而且实在。
但是,今天晚上赵构却不与众人一样,不是吃米饭,也不是吃馒头充饥,而是与众不同地准备来一次BBQ,哪怕材料有些不足,不过也算是过得去。三天的时间都来答题,要是没有足够的营养补充,怕是有些吃不消。
赵构早已买好了一只兔子,让人剥了皮、拔了毛一起带进号房内,还有半只羊腿,唯一的遗憾便是没有酒。若是能够带酒进来,那才是真正的人生一大快事,比任何时候都要精彩。
半只羊腿被赵构用叉子架在炭火上,不停地翻烤着,阵阵肉香扑鼻而来,赵构情不自禁的咽了咽口水。前世的赵构为了减轻家中负担,大学期间自己在夜市上摆起小摊,为得就是赚点钱,而卖得便是烧烤,这是他的拿手本领。
虽然有些材料不全,赵构还是依靠自己高超的技术让羊腿散发出阵阵香气,就连羊骚味都少了。顿时,整个号房内都热闹了,众人纷纷从窗户向外看去,想要看清楚到底是何人敢如此做。
监考官只监考考试作弊与否,考生在号房内做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不过,赵构在号房内居然烤羊腿,这倒是生平仅见,就连考官等人都傻了,他们不是没见过特立独行的考生,遇到像这样光明正大的考生还真是头一次遇见。
赵构不知其他考生的想法,浑然忘记了一切,将羊腿放在口边,又闻着香嫩的肉香,狠狠地咬了一口,一股滚烫的肉汁流了出来,差点烫到他,要不是赵构及时喝了一口水,只怕也是难受不已。
“BBQ的手艺还没有退步,不过这个味道还是原味的,算是原汁原味了。若是有一瓶红酒,或是有其它添加剂,怕是味道更加正宗。”赵构吃着自己亲手考得的羊腿,本以为味道会有所差距,出乎意料的是味道还是那个味道,不过吃起来细细的品尝才发现有些差距的,却有无可奈何。
如果是在后世,赵构不说自己考得最好吃,也算是过得去。每次吃烧烤,他喝得不是啤酒,而是红酒,这是最佳配合,肉的鲜嫩与红酒的味道相融合,唇齿留香。
“若是有酒当真是人生一大快事!”赵构喃喃自语,感叹一声:“算了,不去想那些了,还是填饱肚子再说!”
(本章完)
第379章 第一场考试()
赵构烤着羊腿,吃的津津有味,不理会其他人的感受,吃完后还未饱,便再烤了一些食物吃了。终于吃饱了,赵构吹熄了烛火,直接打坐练习内功,运行大周天后方才躺下休息。
次日,赵构早早地便醒了。
想要洗漱都没有地方,只得将就的洗漱一下,幸好是冬天,要是夏季估计一晚上下来浑身都是汗臭味,那滋味真是不太好受。虽说赵构也尝试过几天不洗澡,不过也要擦拭一下,要不然身上的汗臭味着实难受。
片刻后,赵构便听闻一阵锣鼓声,也就是喊众人起床的时辰。今日是众人第一场考试的时间,故而有些考生紧张地一夜未眠,有些则没心没肺地倒头就睡,要不是有锣鼓声,怕是误了时辰。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众多考官纷纷拿着试卷从窗户处塞进号房中,考生们拿着试卷开始作答。
第一场考试,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初场的三道四书题每道都要写二百字以上,4道经义题则需要写三百字以上。
此次担任正主考官的是胡安国,为了防止他人代行作答,故而试题都是昨晚连夜想出来,然后拓印出来。众人考取的内容都是一样,故而只需要拓印便可。因此,第一场考试胡安国决定考《论语》、《孟子》。
读书人自幼学习的便是孔孟之道,就算学问再高,都不可忘本,这也是胡安国选取四书中这两门的原因。此外,《论语》选择的是“学而篇”,即开篇文章,亦是最熟悉且道理最深之道;《孟子》节选出“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即最后一篇文章,首尾互相连。
接着,五言八韵诗一首,乃是赞颂景物的;最后,四首经义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春秋》,分别截取其中的一段或是文章较少就是整篇,全部都是由考生自行回答,不低于三百字且阐明其中道理。
赵构捧着厚厚的卷子,头皮发麻,事到如今赵构才知道读书人的难处。即便是在后世考试,也没有如此麻烦。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得硬着头皮开始答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篇文章,赵构哪怕是闭着眼睛都能背得下来。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需要学习这篇文章,整篇文章通过一遍后,赵构还是不能大意。因为他知道要是如此简单,怕是没有必要成为考试内容。
如果没有字数要求,赵构可以随意发挥,只因这篇文章都学过,就看彼此间的领悟力,以及论证的好坏,他将自己心中所想悉数写了上去,还要对这篇文章的字面意思等,然后做着下一个文章: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这是《孟子》全书收尾的一章,编《孟子》的人把这一章编在这里,不是随便放放,而是有其它含义的。一方面强调过去时代的圣贤形成的世代相传的“道统”。
另外一方面,孟子感叹孔子以来没有众望所归的成为继承者,对圣人的事业、道统将会中断而担忧。主要是提及人死了,精神文化却流传万世的真理,赵构认真的看了一遍,便迅速的将自己的观点写了下来。
当真是下笔如有神,笔走龙蛇,不到半个时辰便完成了;接着,他又开始思索改写什么诗才好。按照科举考试的规定,凡是指定的试题题目都必须加上“赋得”二字。
于是,赵构思索了片刻,便写道:“长夏千章木,浓阴百啭鹂;双襟黄似绣,一带绿成帷;叶暗伫踪久,枝高送响迟;舌尖风剪剪,身外雨丝丝;坐宛遮云母,歌能斗雪儿;好音难自閟,炎景不曾知;杨柳三义路,樱桃四月时;幽情烦鼓吹,写出画中诗。”
由于五言八韵诗乃是试帖诗,所以采用八韵排律的形式。赵构所作的诗句便是按照八股文形势,原本八股文形式的考试仅限于清朝,之前的五言八韵诗并非如此复杂,不过赵构直接用上了八股文作诗方法回答,也算是首开先例。
《周易》节选“艮卦”,《尚书》节选“咸有一德”,《诗经》节选“国风·秦风·渭阳”,《春秋》节选“庄公·庄公十三年”。其中,《周易》《春秋》只有寥寥数语,其它的都需要自己去理解然后书写;《诗经》《尚书》尚且有些文字,就连意思也表达的清楚,故而较为好表达。
赵构仔细地阅读后,毫不犹豫地选择先写《诗经》,只因《诗经》曾经在上学时仔细品读过,而且也自行学习过,故而较为好作答;《尚书》以及其它的都是后期自行学习的,就算是这一世学习,也不如《诗经》熟悉。
由于经义需要书写三百字以上,不仅要求词语通达顺畅,而且用词准确,最要命的便是文言文书写,不是半文言半白话,也不是后世的完全白话文,所以耗费的时间较长。
如果不是赵构自幼学习了一些,怕是真的难道他了。毕竟,做文章与说话有很多不同,不需要文绉绉的。即使是后世的文科状元,考取的分数满分,遇到这样的八股文估计也是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第一场考试考得多是儒家文学,只因文人在社会地位居大,大宋又是重文抑武的国家。自古流传下来的学习便是儒家经典名著,也就自然而然的拍在第一场,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场考试。
此次参与考试的人少说也有近千,要想真的脱颖而出,怕是不见得那么容易。若是中的头名,那便是举人功名,被称之为“解元”,只有前六名才有资格进入会试,其他人一律剔除,可以说是千里挑一。即便是赵构,要想脱颖而出,怕是有些困难。
(本章完)
第380章 创造纪录()
科举考试每次考试时间为期三天,可以提前结束交卷。由于自幼赵构便是博览群书,触类旁通。虽然他不是做学术的,不过看的书实在是有些多,就连皇宫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