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速度、甚至是上限。
好在高军在土伦杯后挖来的两个外援实力超强,即使高军和余海缺阵的时候依然能够带领球队不断取得胜利,甚至即使是国青队大量征召队员时依然胜多负少,否则这一年能否成功冲超还真不好说。尽管如此,两个其实也算不上是世界级的外援带着一群少年球员踢比赛就能够与中甲的那些强队抗衡,还是令高军忍不住叹息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之低。。。。。。
高军和余海长期缺阵、更有一段时间大部分主力全都缺阵的情况下,东方队的排名都能始终保持在中甲前三,当球队阵容齐整之后,就更是没有哪支中甲球队能够与之抗衡了。纵然几乎每支中甲球队面对东方队时都选择了回收防线打反击的针对性战术、并对头号杀手高军严加盯防,但是东方队强大的攻击力依然让人觉得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球队,而高军场均2球以上的恐怖得分率更是令中甲各队无地自容。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阿里汉虽然固执,但也不是完全不通情理,在世预赛亚洲区小组赛的最后一场已经无关紧要的情况下,阿里汉考虑到东方队的实际困难,同意高军和余海晚一点参加集训,这样一来两人得以连续踢了7场中甲,帮助东方队重回榜首,并将其与第二名的分差拉大到了3分,并提前两轮冲超成功。
第六十章 亚洲最佳新人
感谢书友“我对本书读后感”的再次打赏,继续求推荐票和会员点击^_^
但也因为这样,两人的体力没能在11月17日国足与香港队的最后一场小组赛之前完全恢复,而失去了首发出场的机会,但是下半场替补上阵的高军依然轻松地独进两球,让这两三个月来状态不断下滑的郝大炮得以安心地退出国家队,与其一同退出国家队的还有同样年事已高的老将李铭。。。。。。
由于东方队在中甲倒数第二轮比赛中轮空(2004年中甲的队伍是奇数,所以每轮都有一支球队轮空。),高军又被亚足联评为2004年的亚洲最佳青年球员,等他参加颁奖典礼后归队的时候,中甲最后一轮比赛已经开打了,所以高军这一场也没有踢成,好在东方队最终还是以1分的优势夺取了这一年的中甲冠军,不致留下什么遗憾。
而高军虽然缺席了接近一半的比赛,却还是不可思议地在这一年的中甲联赛里打进了34粒进球,场均进球超过2个,不但前无古人,而且也可以说是后无来者了,毕竟正常情况下很难会有五大联赛中下游球队主力级别的射手、而且还是全靠进球吃饭的纯射手混迹中甲、并且还在一段时间内被人忽视了。。。。。。
除了匪夷所思的34个进球,高军还完成了9次直接助攻,并有次数更多的威胁传球,如果中甲也有金球奖的话,他同样是当之无愧的。当然中甲的荣誉如果与亚洲级别的荣誉相比,就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尤其高军以16岁的年纪便荣膺亚洲最佳新人的奖项,刷新了这个奖项获得者的低龄纪录,这着实令人惊叹不已。
其实即使是这样的荣誉,依然有很多中国球迷为高军抱不平,他们普遍认为以高军在亚洲杯上的神级表现,明显比伊朗的卡里米更有资格成为2004年的亚洲足球先生。但是亚足联认为高军年龄太小,过早获得太高的荣誉不利于未来的发展,此外他在俱乐部的比赛中也没能获得够分量的荣誉,所以他们还是决定只授予他最佳新人的奖项,反正高军还很年轻,日后还有的是机会获得亚洲足球先生的荣誉。。。。。。
而为了安抚中国足协,亚足联将2004年的最佳国家队奖项授予了中国国家队,但是最佳主教练还是被授予了率领伊拉克国奥队夺取奥运会铜牌的阿德南,国足主教练阿里汉遗憾地跟它擦肩而过。不过,中国足球依然是亚足联颁奖典礼上最大的赢家,除了最佳新人和最佳国家队之外,还获得了最佳女子球队(中国女足u19青年队)的奖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来中国“金哨”陆俊也获得了一个奖项,结果却在颁奖典礼前不久在反赌扫黑行动中“东窗事发”,结果令中国足协十分尴尬。
其实,固然中甲联赛冠军算不上什么有分量的俱乐部荣誉,但是几乎已经成为东方队囊中之物的足协杯冠军却还是能够拿出来现一现的,虽然份量比不上亚冠、甚至仅仅是中超的冠军,但在高军那华丽到爆的国家队表现基础上,再添上这么一项荣誉,就已经足以将高军推上亚洲足球先生的宝座了,奈何足协杯的决赛在亚足联颁奖典礼之后才开打,所以高军也就只能再等一年了。。。。。。
除了颁发这些奖项,本届亚足联大会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2005年世界杯外围赛亚洲区八强赛的分组抽签仪式,由于事先已经确定8强赛抽签分档将以上届世界杯成绩为基准,因此韩国队和日本队被列为第一档队伍,而没像历史上那样提前出局的中国队则与沙特队一起被归为第2档队伍,而伊朗则只能委屈地作为第3档队伍与乌兹别克斯坦队为伍,第四档则是巴林队与朝鲜队。
这样一来,伊朗队就成了最大的搅局者,它分到哪一组,哪一组就会成为死亡之组,而深知国足恐伊痼疾的中国足协官员们更是心底打鼓,心想千万别跟伊朗队分在一起,结果却是怕什么来什么,中国队被分到了b组,跟日本、伊朗与朝鲜队一起。。。。。。
根据八强赛的规则,小组前两名直接出线,而第3名则需要跟另外一组的第三名决出一个附加赛的资格,然后再跟中北美及加勒比海赛区的第四名打附加赛争夺一个进军世界杯决赛圈的资格。
以中国队的实力,如果是第三名打附加赛,连过两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若要争取前两名直接出线,则需要挤掉日本或者伊朗,这同样难度极大,毕竟八强赛上可不会再有主场优势和裁判照顾了,甚至关键场次很可能被黑,中国足球的历史上类似的黑暗回忆已经太多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自从许放逝世后,中国足球在亚足联中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昔,而国足的成绩不佳又愈发令中国足球在亚洲足坛缺乏地位,被黑也是难免的事,毕竟就算是在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中,裁判也还是会多少偏向于强队一点。
短暂的失望过后,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注1)阎世多却反而变得轻松起来,因为他突然意识到死亡之组也有死亡之组的好处。既然叫做死亡之组,以中国队的实力,出不了线也是正常的,这样的话,就算冲击世界杯之旅再次折戟沉沙,他也不用担负太大的责任。
同时既然八强赛希望不大,那么他就可以将重点放到高层领导更加看重的奥运会上面了,由于有高军这一批媒体口中的“钻石一代”,北京奥运会又是主场作战,出成绩的可能性应该还是不小的,至少总比国足八强赛出线要容易一些吧?
注1:他同时还是真正主管中国足球的足管中心的主任兼党委书记,而此时的足协主席袁伟民基本上只是挂着名,因此这时的阎世多虽然并不是足协主席,但握有的权力却远比2010年以后的中国足协主席大得多。
第六十一章 足协杯决赛(上)
感谢书友“卓名士”的慷慨打赏,继续求推荐票^_^
而阿里汉和高军则都是面色较为凝重,前者尤其如此,毕竟高军就算失败了还有下一次机会,反正他还年轻,而阿里汉如果这次失败了,下课是无法避免的。。。。。。
因为不配合足协领导对国足名单的干预,也不肯重用那些媒体和很多球迷力捧的球星,阿里汉即使史无前例地率领中国队拿到了第一个亚洲冠军,他的主帅座位依然很不稳当,只要有一个勉强说得过去的借口,他就会立刻遭到群起围攻而被推下国足主帅的位置。因此即使是死亡之组,他也必须出线,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
虽然早在半决赛淘汰了山东齐能队之后,东方队的球员和球迷们就已经普遍将足协杯的冠军视为了囊中之物,但是2004年12月18日足协杯决赛于长沙贺龙体育场(此时足协杯决赛还是在中立赛场举行,一场决胜负。)鸣哨开战后,大家才发现四川冠城队并不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好对付。。。。。。
虽然在中超排名不高,但四川冠城队的实力其实并不弱,只是在中超比赛中被“实德系”这个枷锁禁锢住了没法完全发挥出来,球员们也因此士气低迷,而在足协杯比赛中却没有这个约束,球员们也愿意为了荣誉和奖金而拼尽全力。
再加上东方队如今已经是名声赫赫,四川冠城队不必再为了中超球队的面子打对攻,而一旦他们铁了心在门前摆大巴,东方队的进攻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大的阻碍,毕竟西川冠城队好歹也是老牌的中超球队,防守强度远非中甲球队可比。此外四川冠城队的后防中坚冯肖婷是东方队大部分主力球员的国青队友,对他们的特点较为熟悉,防守时的针对性很强,这就进一步遏制了东方队的进攻。
更要命的是,对方老鼠不出洞、东方队想要赢球就必须主动压上进攻,而在东方队整体前压的情况下,两个中后卫的单防能力不足就完全暴露了出来,而四川冠城队快速通过中场的战术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科尔涅大范围扫荡的作用,结果比赛开始后还没过多久,东方队就被四川冠城队利用快速反击率先取得了进球。好在这半年来进步神速的里贝里在上半场的伤停补时期间利用个人突破赢得了一个点球并由高军主罚命中,这才艰难地将比分扳平。
中场休息时东方队的球员们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徐指导的严厉斥责,某些球员甚至当场给骂哭了。不过大家之前因为轻敌而提不起来的精神也总算是集中了起来,前场球员丢球后的积极反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四川冠城队快速反击的威胁,而高军在下半场开始后继续像上半场最后十分钟那样频繁拉边,这一战术细节上的变化则更是令四川冠城队头痛不已。。。。。。
这场比赛中四川冠城队之所以能够将高军彻底冻结,是因为他们孤注一掷地采取了三人包夹战术,始终在几米之内跟着高军的这三个人几乎可以截住所有传给高军的球,而高军的射门和传球再厉害,也首先得接到球才行,被这么严密地防守,根本就得不到任何机会。。。。。。
不过这种战术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始终派出三个人盯紧高军,东方队的其他进攻球员无疑就有了大得多的发挥空间。但由于这场比赛中四川冠城队是死心塌地打防反,防线收得非常靠后,经常是**个人缩在己方后场30米区域内,再加上那三人还可以兼顾一点圈外的防守,所以东方队其他进攻球员所能获得的空间还不算太大。再说东方队其他球员的机会把握能力远不如高军,就算让他们获得几次射门机会也未必致命,所以问题还不是很大。
但高军一旦拉边,四川冠城队就陷入到了两难之中,如果那三个人不跟过去,高军就自由了,而如果跟到边路,那么中路可就是完完全全地少掉了3个人,空当实在太大,上半场正是因为四川冠城队派人跟过去导致中路出现空当被里贝里带球突入禁区,才造成了那个扳平比分的点球。
因此下半场四川冠城队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高军如果拉边,他们就只派一人跟过去,再加一人协防,以高军连国内顶级都算不上的盘带突破能力,“1+1”的配置就足以防止其带球内切了,至于传中,防不了也不必防,反正高军的传中水平同样不算特别出色,再加上冠城队在禁区中路有人数优势,所以高军想要传中,就让他传好了。。。。。。
但高军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的确,高军开始练传中的时间还不长,技术水准也就是国内二流,但是高军却清楚地知道,四川冠城队的后防中坚冯肖婷空有1米87的身高,制空能力却非常悲剧,东方队前场有身高体壮而且头球不错的告林和虽然身高还未完全长成但却同样可以在争顶中胜过冯肖婷的余海,还有虽然个子不高、但弹跳能力却很出色的里贝里与科尔涅后排插上进攻,就算传中精度不够高,高军也相信他们能够抢到头球攻门的机会。。。。。。
“冠城队的球员没有上来逼抢,高军从容地在右路下底传中,球到了后点,进了!球进了!是告林,他在后点力压身高超过自己的冯肖婷头球攻门得手,场上比分变成了2:1,下半场才过去了不到20分钟,东方队就实现了逆转!”,央视解说员黄建翔激动地大叫道,随即又对双方球员的表现进行了简短的点评,“在冠城队超出常规的严防死守下,高军虽然一直没有机会自己射门,却通过助攻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而告林的表现也很出色,虽然现在才只有18岁,却已经拥有了一副接近于欧洲球员的强壮体格,冯肖婷虽然个子更高,但块头差得太多,头球争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
第六十二章 足协杯决赛(下)
新书冲榜中,继续求推荐票,下周又没有好推荐,只能靠大家的支持了t-t
下半场第27分钟,余海抓住一次任意球的机会同样利用头球破门得分,将比分进一步扩大,冯肖婷制空能力的不足由此愈发暴露无遗,而两球落后的劣势也迫使四川冠城队主动压上进攻,但他们却依然没有放松对高军的防守,摆出一副宁可输球也不让高军发挥出来(好吧,高军如果发挥出来,那还是会输球。)的架势,令高军实在无语,“我们有什么深仇大恨吗?”
不过四川冠城队吃了亏之后还是多少改变了一些策略,开始封高军的传中路线了,但这样一来,高军就有了带球内切的机会。下半场第32分钟,高军带球下底后佯装要传中,一个冠城队的后卫连忙抬腿冲过来封堵,但是高军却出人意料地将球往左侧一抹,身体一个灵活的变向就闪过了那个已经失去身位的冠城队后卫,赶上足球杀入了禁区!
冯肖婷见状大惊,连忙扑过来补防,但是高军的身高才1米72,比他矮了整整15公分,就算冯肖婷是有名的“高而不笨”,灵活性也远不能与高军相比,再加上连续被东方队硬吃而产生的心理波动,结果竟然被高军从缝隙里钻了过去。但是冯肖婷不愧是贾秀全以后中国意识最好的中后卫,即使被高军过掉之后也没有完全失去位置,他并没有徒劳地在身后追赶,而选择了移向外侧封堵高军传球的角度。
“通常情况下正确的选择。”,高军心中暗暗赞了一句,脚下却出人意料地直接选择了射门,在几乎已经是零角度、而且守门员已经张开身体封堵的情况下,高军身前的足球沿着那道几乎是唯一可能的路线钻入了球网。。。。。。
“怎么回事?球进了?让我们看看回放,啊!啊!啊!高军不可思议的零角度射门,穿过守门员的腋下、打在远端门柱内侧弹进了网内,精彩,太精彩了!这真是世界级的演出,陶纬啊,我感觉自己快要变成高军的脑残粉了,怎么办捏?”,黄建翔以其特有的沙哑声音语无伦次地说道。
“俺早就是了,脑残粉,不丢人。。。。。。”,曾经是一位优秀球员的陶纬虽然只是跟着开玩笑才这么说,但语气里也充满了惊叹和欣赏。
而场上的四川冠城队也被这个匪夷所思的进球彻底击溃了,而科尔涅的一脚远射则彻底杀死了比赛,将比分最终定格在5:1,东方队成功登顶2004年中国足协杯!而比起这项荣誉本身,高军更在意的其实是球队获得的来年征战亚冠的难得锻炼机会。。。。。。
虽然比赛十分激烈,但赛后两队的国青队员还是聚到一起搓了一顿,虽然有高军在,大家都不敢喝酒,而且点菜也大受限制,但这次聚会还是起到了联络感情的作用。而高军也利用这个机会,认真地对冯肖婷说道,“你既然已经不再发育,那就应该要加练力量了,先前那个球,如果你有告林那么强壮,直接一个合理冲撞就可以破坏掉,你1米87的身高,连我这个1米7的小个子都挤不开,这怎么行?”
“怎么可能挤得过你?1米7出头的个子,还没加练力量,却有130多斤的体重,而且身上几乎没有赘肉,平衡又好,下盘太稳了。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若是将来完全发育成熟了,恐怕就算是跟赵一脚比,力量都不吃亏。。。。。。”,冯肖婷虽然心底里有些腹诽,但是高军的话他还是多少听进去了一点,虽然始终都没练到那种完全能靠身体碾压的程度,但至少比历史上强了一些,而受伤问题也因此多少减轻了一点。不过也正是因为后来冯肖婷的身体力量练了起来,高军才明白他的制空能力不足固然是因为弹跳和力量不算特别出色,也与他比较“软”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虽然不可思议地夺取了足协杯的冠军,但在几场与中超强队的交手中,年轻的东方队也暴露出了后防薄弱的隐患。考虑到来年要参加远比中甲难打许多的中超联赛,还有水平更高的亚冠联赛,东方队引进强援势在必行,由于此时中国俱乐部只允许引进三个外援,目前的东方队就剩一个外援名额,因此引进内援也是必须的。
如今的国足虽然还是亚洲准一流(放在一流的话垫底、而且差距明显,放到二流的话可以排到第一、但是优势不大。)的强队,但是国内能够满足亚冠比赛需要的优秀中后卫还真没几个,而且还基本都是现在财力不足、名声也还不够大的东方队挖不来的。因此高军的想法是引进目前实力稍逊、但是潜力出众的冯肖婷,再配上一个高水平的外援中后卫来传帮带,而老帅徐根保也对冯肖婷的技术与意识非常看好,甚至为了引进他而准备掏出1000万人民币(虽然这时足协对转会费还有限额,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可以变着法子给钱。),要知道这已经超过了东方队下赛季预算的1/3,足以看出上海东方队求贤若渴的诚意。
可是冯肖婷虽然表面上是四川冠城队的球员,但实际上却属于控制着四川冠城队的大连实德俱乐部,而后者已经将其视为未来十年的后防核心,因此怎么都不肯同意放手,他们甚至为其标出了3000万的天价,或者拿高军来换也行,这都是东方队不可能接受的,于是徐根保只得放弃收购冯肖婷的想法,而高军想在东方队打磨未来国家队后防线的想法也化作泡影,这也令他多少对实德俱乐部生出了一点芥蒂。
不过“山穷水尽疑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