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逸松没读过几年书,但能够写一手好字,李华龙邀请父亲为自己的报刊题写报刊之名。
李逸松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学问,题写报刊之名,会让人笑话的,但李华龙坚持让父亲题写。
最后,李逸松妥协了,挥墨泼毫写下了“明报”两个大字。
9月30日,新华夏成立前一天,《明报》创刊发行,创刊号只有两张,共八个版面,其中一个版面刊登《书剑恩仇录》。
《明报》创建初期,算上李华龙这个老板,整个报社只有十三个人,但是李华龙志向不小,在他的要求上,报社办公室的墙上贴着这样的标语——“立志将《明报》办成全世界最好的中文报纸”。
李华龙很看重《明报》的发展,除了他这个老板是外行外,报社十二位员工都是精兵强将,他花高薪从《成报》等几家报社挖来的人才。
为了让员工安心工作,李华龙不仅给他们加薪,签订协议后,提前支付了三个月的薪水,九月份工作没几天,算一个月,而且早早声明,报社开张三个月后,都是提前支付一个月薪水,奖金则留到第二个月月初支付。
《明报》创刊号发行六千份,就算将来这份报纸销量不足六千张,李华龙都准备印六千份,卖不掉,就好好存着,将来可以拿出来拍卖,肯定能过卖个高价。
李华龙写《书剑恩仇录》用自己的真实的名字,没有特意用笔名,另外,他用笔名“陆西”写了一些杂文,主要是写西方一些历史名人的逸闻趣事。
《明报》创刊之前,李华龙就清楚的和报社员工说明,不能一味迎合香港本地的居民,来自内地的香港新移民知识分子才是本报的目标,帮助这些读者融入香港社会,报刊要多刊登一些与香港社会有密切关系的内容,比如教导读者如何认路、了解香港的法律、了解香港粤语方言的含义等等。
在遣词用字方面,《明报》以粤语入文。
《明报》创刊号,头一天送出去了五千余份,这些报纸都是赊给经销商的,如果卖掉了,才能拿到钱,如果没有卖掉,经销商会将报纸退回报社。
李华龙并没有急着让报社为自己赚钱,他做好了持续亏钱的准备,在他不拿稿费的情况下,报社一年亏二十万,他还是能够接受的,但他希望报社成立一年之后,能够收支平衡,有点盈利那就更好了。
不管报社将来能不能赚钱,十年之内,李华龙是不会考虑从报社拿钱的。
《明报》创刊这天,李华龙整天待在报社上班,下班后,保镖开车载着他回家。
不同时代的两个李华龙都算不上热血青年,他们都很惜命,没有想过为了祖国上战场抛头颅撒热血,他不想英年早逝,特别是他们的记忆融合之后,他想着自己能够长命百岁,好好享受人生,他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报效国家。
李华龙很清楚这个时代的香港很乱,根本不是什么法制社会,不小心一点,他这样的有钱人很容易被绑匪盯上。
自从李逸松来了香港之后,李华龙每次出门都会带着两位保镖,同时,他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出现。
李华龙下班回到家,见到父母,以及大嫂都坐在客厅,父亲皱着眉头,而母亲和大嫂眼睛红红的,一副刚哭过的模样。
李华龙知道母亲和大嫂为何而哭泣,g民党已经丢失了大半疆土,羊城岌岌可危。
“华龙,你回来了啊。”李逸松说道。
“嗯,回来了。”李华龙来到母亲身边坐下,牵起她的手,劝慰道,“阿妈,大嫂,您们不用担心,大哥吉人自有天相,他会平安无事的。”
“希望他能够平安!”李宋氏含着泪花说道。
“当兵是华文自己选的路,现在说这些也没有用了。”
李逸松觉得自己的长子凶多吉少,长叹了一口气,转移话题说道:“华龙,《明报》的创刊号,我看过了,很不错。销量怎么样呢?”
“送出去了五千余份。”
“白送的?”李华龙的大嫂周丽云好奇问道。
“不是白送。”李华龙解释道,“先把报纸交给经销商,卖掉后,再结账,如果没有卖掉,可以退货的。”
“这是行规,还是你想出来的法子?”李逸松问道。
“新创建的报社发行创刊号,一般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卖报。”
十月一日下午,m首领在**城楼上庄严的宣布,新华夏成立了。
这一天,李华龙依旧去报社上班。
刚到报社,李华龙就听到了好消息,昨天《明报》创刊号在很多报摊卖断了货,今天印刷的第二期报纸,除了报社自留的一百份报纸,全部卖完,甚至昨天的旧报纸也被经销商拿走了三百份。
《明报》一鸣惊人,和《大公报》、《成报》等知名报纸相比,销量还很低,只能算是一份小报。
第三号开始,《明报》的销量一直保持在七千份以上,稳中有升。
凭借《书剑恩仇录》不断积累人气,过了半个多月,《明报》销量突破一万份。(我的《崛起香港1949》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六章 大哥回家()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dd”并加关注,给《崛起香港1949》更多支持!
十月十九日下午,正在报社上班的李华龙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
“华龙,你大哥回来了,你回来吧。”
李华龙闻言一愣,脸上流露开心的笑容,连忙说道:“阿爸,我知道了,我马上回来……我大哥还好吧?”
“好!能够捡一条命回来,算是万幸了。”
结束通话后,李华龙和报社的员工们打了一声招呼,他就离开了报社。
回到家中,李华龙到了满脸憔悴,手臂上还包裹着纱布的大哥李华文。
“大哥!”
“三弟!”
“你伤的严重吗?”李华龙关切问道。
“没事,被子弹咬了一点皮,没有伤到骨头,休息几天就没事了。”
“就算是小伤,也要留心。”
“不说这些扫兴的事情了。刚才阿爸和我说了不少有关你的事情,呵呵,你现在可真是长本事了,地产公司经营的有声有色,还创建了一家报社。”李华文满脸欣喜的笑容,“三弟,你和我说说你还有什么做不了的。”
“做不了的事情多了去了。”李华龙开玩笑道,“比如生孩子。”
“女人没有我们男人,也生不孩子啊!”李华文爽朗笑了起来。
兄弟俩久别重逢,热聊了好一阵,直至天黑,晚饭做好了,他们来到餐厅,坐在餐桌前,嘴巴除了喝酒吃菜,更多时间用在聊天上。
这天晚上,李逸松、李华龙和李华文三个人喝醉了,家人和佣人扶着他们上了床。
第二天,李华龙留在家里陪家人。
李华文来到香港之后,待在家里休养了十几天,这段时间,李逸松和李华龙都问过他将来有何打算。
李华文一时难不定主意将来做什么,但他不想继续当兵了。
周丽云是泰国华侨,十几年前,她和家人一起离开曼谷,来到当时远东最繁华的的城市魔都。
周丽云进入了魔都一家高中读书,成为了李华文的同学,他们二人在学校里,相识相知相恋,并携手走向了婚姻的礼堂。
三八年,立志成为军人的李华文来到成都,进入军校,周丽云随同丈夫来到成功定居。
日军占领魔都之前,李逸松带着家人离开魔都,周丽云父母一家人一起离开香港,来到香港。
在香港和澳门居住了多年,日本投降后,周丽云父母一家人离开澳门,前往曼谷定居。
之后几年,周丽华一直和曼谷的娘家保持联系,每个月都会写一封信,她知道父亲,以及几个兄弟在曼谷做生意,过的还不错。
周丽华有想过回到曼谷生活,当然是和丈夫,以及两个儿子一起回泰国,她和李华文说了自己的想法,但她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嫁夫从夫,她让丈夫来选择。
李华文没有去过曼谷,听了妻子对曼谷的描述,他觉得曼谷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他并不排斥前往曼谷定居,但是,他父母和两个弟弟都在香港,而且在香港置下了一份不小的家业,他更愿意留在香港。
十一月初的一天,李华龙和李华文一起乘坐渡轮,离开港岛,来到九龙油麻地的一处工地。
“这些新盖的房子都是你的?”李华文问道。
“这边的是,那边是另外一个地产商的。”李华龙微笑答道,“大哥,现在搞建筑挺赚钱的,你有没有兴趣成立一家建筑公司呢?”
“我成立建筑公司了,你开发的房子是不是都交给我的公司承建呢?”李华文笑着反问道。
“只要你别宰我,给别人盖建房子一样的价钱,以后我公司开发的房子交给你来承建。”
“你为什么不考虑自己成立一家建筑公司?”李华文不解道,“你读建筑工程专业的,你来经营建筑公司,肯定比我懂,我完全是一个外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学,将来肯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商。我嘛,呵呵,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虽然现在报社走上正轨了,但我不时还要盯着。还有,我想将来成立电影公司,投资拍电影。我还想过将来创建一家银行……”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李华文打断道,“如果你想的事情都去做了,肯定做不好的,你就把时间和心思放在经营地产公司和报社上吧!”
“今年,我肯定会把心思放在这两家公司上的。明年就不好说了。”李华龙笑了笑,“大哥,你尽快注册一家建筑公司,从其他建筑公司挖人,多给点薪水,肯定能过请到能人的。公司成立后,先接几个小工程,等做熟练了,再接大工程。”
“好!”李华文含笑点头道,“我听你的!”
李华文当了十几年的g民党军官,他有自己的清高和矜持,不屑给长官拍马屁,还有送礼,也不收下属送的礼,甚至有时候会妨碍同僚发财,正因为性格如此,不然他这位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从军**年的时间,凭借他的才干,也不可能仅仅是一个团长。
李逸松得知长子要成立建筑公司,他拿出了五十万港元给长子,并将价值超过一百万港元的地皮和房子转移到长子的名下,并当着妻子,李华文、周丽华、李华龙和李华虎等人的面说清楚,这就算是分家了,让李华文以后别惦记他手里的钱。
十一月底,李华文注册成立久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从华龙置业处接到的第一个工程,第一栋六层,单层面积1500平方英尺的住宅楼破土动工。
到了十二月初,华龙置业开发第二批住宅楼完工,这些住宅楼都在油麻地,投入市场,制作售楼说明书,依旧采用分层销售的法子。
过去几个月,香港的大大小小几十家房地产公司,推出新楼盘时,纷纷效仿华龙置业,制作售楼说明书,分层销售楼房。
这一次,华龙置业在《明报》上刊登了售楼广告,并将两千份售楼说明书通过《明报》的销售渠道,发送到了各个报摊,提读者免费领取。
截止目前为止,大陆的战火还未熄灭,但明眼人都知道,g民党只能苟延残喘了,大陆的绝大部分地盘都已经丢弃,香港成为了大陆很多人逃难的目的地,这些人为香港带来资金和劳力。
相比七月下旬卖的楼盘,华龙置业这次卖的楼盘,售价高了三成,虽然这些所用地皮价格比上次的地皮要贵一点,但贵的不多,这次的房价要高了很多,利润也更高了。(我的《崛起香港1949》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七章 一见钟情()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dd”并加关注,给《崛起香港1949》更多支持!
华龙置业成立之初,李华龙就在四方街和油麻地等地买了几块地皮,现在不好评估这些地皮涨价涨了多少,毕竟四方街和油麻地两块地皮上都盖上了房子,而且李华文也没有打算剩下的地皮卖掉,或者拿去作抵押贷款,所有,他并不去理会涨了多少。
李华龙知道自己买下的油麻地地皮附近,有一块别人的地皮,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市价涨了五成。
之前没有卖掉,而现在成交了,可以说,价格增幅超过五成,毕竟之前价格标高了,未被市场接受。
第二批住宅楼刚卖完,华龙置业开发的第三批住宅楼上市了,也是这家公司在四方街项目的第二期,这次建成了三十六栋楼宇。
忙乎一个多星期的时间,12月24日,华龙置业卖掉最后四层房子,四方街的三十六栋楼宇全部卖掉,获利高达126万港元。
赚钱了,李华龙自然高兴,他不是一个守财奴,拿出六万港元现金当做奖金发给公司员工。
卖完所有房子的当天晚上,李华龙还请华龙置业的高层去酒店吃午饭。
吃过晚饭,李华龙乘坐轿车回到家中,见到父母都坐在客厅。
“阿爸,阿妈,这么晚了,您们怎么还没睡?”
“等你回来。”李逸松说道,“你明天有事吗?”
“有啊,好几天没去报社了,明天去报社上班。”
“你明天早点回来,你苏叔叔要来家里做客。”
“知道了。没事我就上楼睡觉了,困死了。”
“你上楼睡觉去吧。”李毅松说道。
现在的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虽然内地还在打战,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涌入香港,人心惶惶,但圣诞节这天,很多大商家张灯结彩,希望圣诞这个节日多赚些钱。
圣诞这天,李华龙只在报社上了半天班,中午请报社的几位高管吃过午饭。
吃过午饭,李军华来到附近一家百货公司,逛了一个多小时,卖了一大堆的礼物,如果没有两位保镖跟着,他一个人根本拿不了这么多礼物。
回到家中,李华龙就开始派发礼物了,不仅他家人有礼物,家里的佣人也都有礼物。
李华龙送给佣人的礼物也不便宜,让他母亲看到了,被唠叨了几句,说他太会乱花钱了,他的父亲则说有本事赚钱,还要说会怎么花钱,花钱给家人买礼物这很好,还说李华龙真的长大了。
聊了一阵,苏伯通带着妻子和两位儿子,以及一个漂亮年轻的少女来到李逸松来到家里做客。
“李兄,打扰了。”苏伯通笑着拱手施礼。
“伯通,我们是老朋友了,你就别客气了。”李逸松呵呵笑道。
“苏叔叔好,苏婶婶好,云涛兄好,云海兄好。”李华龙微笑道,“这位小姐从未见过面,请问芳名。”
苏伯通是李逸松生意场上的朋友,苏华龙认识苏伯通一家人,但眼前让他眼睛一亮的美女,他从未见过,他知道宋伯通只有两个儿子,而且这两个儿子都已经结婚了。
“杨蒙!”少女含羞答道。
“华龙,这是我的侄女,他父亲是我朋友。”苏伯通笑道,“如果不是你两位大哥已经娶妻了,我肯定会招她当儿媳的。”
李华龙微微一笑,没有接话茬,他听明白了,这是给他相亲,如果是一般相貌的女子,他肯定看不上,可眼前这位美似天仙的美女,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越看越觉得美。
“请坐,大家坐下聊。”李华龙微笑道。
“沙发的座位不够啊,华龙,你带杨蒙去院子里走走。”苏伯通为李华龙和杨蒙创造单独相处的机会。
李华龙微微一愣,伸手做请,说道:“杨小姐,院子里的景色不错,有几盆盆景挺雅致的。”
“哦!”面色羞赧的杨蒙含羞应了一声,跟着李华龙来到了院子里。
“杨小姐,你老家哪里的?”李华龙问道。
“苏州,在魔都出生。”
“我老家宁波的,也在魔都出生,现在我们都在香港,算是老乡啊。”李华龙微笑道,“你什么时候来香港的?”
“去年来香港的。”
“现在还在读书?”
“嗯!”杨蒙微微点了点螓首。
“你平时有什么爱好?”
“看书、看电影。”杨蒙嫣然一笑,停顿片刻,继续说道,“我看过你写的《书剑恩仇录》,特别喜欢,《明报》发行以来,每一期,我都看过。前几天,我才知道苏伯伯认识你……你可以给我签个名吧?”
“可以啊!”李华龙笑道,“没有想到我现在有书迷了,还没有人问我要过签名呢。”
“我很多同学都是你的书迷。”
“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可以多给你写几个签名。”
“当然不会嫌弃了。”杨蒙欣喜笑道,“我把你的签名送给我的同学,她们肯定很高心。”
“刚才你说你喜欢看电影,想过自己将来出演电影吗?”
“想过啊,拍电影可是我的梦想,就是不知道这个梦想能不能实现。”
“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奋斗和努力,肯定会实现的。说真的,你很漂亮,很有气质,你出演电影,很多会赢得观众的喜欢。呵呵,希望早日能够在电影院看到你的电影。”
“希望如此。”杨蒙微微一笑,“你有什么梦想呢?”
“我有很多很多梦想,现在就不说了,我们下次见面,我再告诉你。”
杨蒙闻言一愣,脸上浮现一抹羞色。
“呵呵!”李华龙笑了笑,“还是先和你说一个梦想吧,我希望能自己创建的报刊《明报》将来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华文报纸。”
“只要你努力,肯定会有实现的一天。”
“我坚信这一天会到来的!”李华龙自信道。
“你很自信。”杨蒙微笑道,“你平时有什么爱好呢?”
“我也喜欢看书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