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会更高一些,但这只是可能不是一定,如果华谊兄弟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发行电影机构,成本就不说了,实力不够强的情况下,会遭到院线方的欺压,票房分成比例会很低,而且会初夏你票房收入被偷走的情况。”
“票房收入被偷走?”利国伟不解道,“票房怎么会被偷走啊?”
“打个比方,《精武门》和《猛龙过江》在同一家电影院不同放映厅上映,电影院方面完全可以将《精武门》的电影票卖给想看《猛龙过江》的顾客,顾客照样可以进《猛龙过江》的放映厅观影。”
利国伟闻言一愣,想了片刻,恍然大悟道:“原来还有这种猫腻啊,防不胜防啊!”
“是啊!”李华龙微笑道。
“你旗下有多家电影院,你不会也这么做吧?”利国伟开玩笑道。
“有时会做的。”李华龙也开了一句玩笑道。
“你开玩笑了。”利国伟笑道,他真的觉得李华龙在开玩笑。
李华龙和利国伟二人来到会议室,比他们早到的几位高层,见到他们出现,都站了起来,向他们打招呼。
“大家请坐吧。”李华龙微笑道,“你们别这么客气,随便一点,下次这种场合,见到我,没有必要站起来的。”
利国伟坐在李华龙的右手边,他坐下后,低声说道:“董事长,现在股市行情好,恒生银行持有的股票,是继续持有,还是抛售套现呢?”
李华龙含笑反问道:“听你的意思,你倾向现在抛售套现?”
利国伟点头道:“是的。”
“恒生是一家银行,投资股票获利,不是长久之计。恒生银行之前投资买入股票,选择现在跑商套现,能够获得丰厚收益。”李华龙想了片刻,继续说,“就卖掉吧,别卖的太快了,小量持续抛售,一个月内卖完。”
“这事情谁负责呢?”
“你负责就行了,你找几个人办理此事。”
“好的。”利国伟顿了顿,又问道,“等会儿在会议上,要说此事吗?”
“要说一下,这事情没有必要保密的,股市行情好,就算恒生银行卖掉持有的股票,很难造成股市下跌的。”(。。)
第202章 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
十一月最后一天,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龙争虎斗》在香港华谊兄弟影业公司旗下的电影片场开拍,李华龙作为这部影片的投资制片方老板老板,他亲自参加了开机仪式。
《龙争虎斗》剧本并不是李小龙一个人写的,李华龙提供了故事大纲,具体细节,由李小龙完善了。
李华龙为了将李小龙打造成为国际巨星,特意和李小龙商量过,《龙争虎斗》这部电影的编剧只署李小龙的名字,隐去李华龙为这部电影做出的贡献。
此时,《猛龙过江》还未在香港全面落画,现在还有五家电影院放映这部影片,截止《龙争虎斗》开拍之前一天,《猛龙过江》在香港的票房收入高达530万港元,创造了新的票房纪录。
李华龙依稀记得《龙争虎斗》这部电影是一位好莱坞导演执导的,具体是谁,他已经记不清楚了,他没有特意找一位好莱坞导演来执导该片,他觉得李小龙有能力担任这部影片的导演。
早在《猛龙过江》开拍之前,李华龙就将《龙争虎斗》的剧情大纲交给了李小龙,让他来丰富细节。
拍摄《猛龙过江》的过程中,李小龙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这部电影上,但空闲之余,他也会想着如何丰富《龙争虎斗》的剧情,但他一直没有动笔。
《猛龙过江》的拍摄工作完成后,李小龙一边参与后期制作工作,一边开始写《龙争虎斗》剧本。
李小龙写好剧本后,修改了几次,定稿后,特意拿剧本向李华龙请教。
看过李小龙写的剧本,李华龙赞扬了一番,并说不需要修改。可以按照这个剧本拍摄电影。
得到李华龙的赞扬,李小龙很高兴。
如今,李小龙是香港,甚至整个东南亚人气最旺的影星,但他心里很清楚,如果没有李华龙大力捧他,他的成名之路,也不可能如此顺坦,加上李华龙一直很器重他,没有想着把他当成赚钱的机器。李小龙心里对李华龙有感激之情。
李华龙对李小龙很信任,李小龙提出800万港元的拍摄预算,李华龙想多没有像,就答应了,甚至并将挑选演员的权力全权交给了李小龙,李小龙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挑选演员。
李华龙依稀记得《龙争虎斗》这部电影在另外一个时空票房大卖,他相信李小龙亲自执导这部电影,也可以获得成功,就算投资上千万港元。他依旧相信可以获得丰厚利润,如果万一,真的亏本了,他也不会太介意。之前李小龙已经为他赚了数个一千万港元了。
李小龙成名之后,为很多公司和产品做代言,包括李华龙旗下公司,李小龙和华谊兄弟艺人经纪公司签订了积极合约。他出演电影,以及广告代言和出席商业活动,他获得收入。经纪公司都要参与分红。
为了调动李小龙的积极性,李华龙许诺李小龙可以参与《龙争虎斗》的海外卖片分成,以及香港票房分成,前提投资这部电影华谊兄弟影业公司赚钱了,如果亏本了,李小龙可拿不到分红,但有片酬收入。
李小龙为《龙争虎斗》挑选演员花了一番心思,特意邀请了去年荣获国际中量级空手道冠军的吉姆?凯利jim kelly,另外还要请了几位在好莱坞拍过电影的三流明星,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让这部电影多一些国际范儿,更好打入欧美市场。
《龙争虎斗》开拍当天晚上,李华龙在杨蒙的卧室过夜。
睡觉之前,李华龙和杨蒙谈了不少有关香港电影,以及香港经济的话题。
“阿龙,你注意到没有,虽然《猛龙过江》在香港创造票房纪录,但是,之前有几部电影的观影人次数量比《猛龙过江》的还要多?”杨蒙问道。
“我注意到了。”李华龙微微一笑,“现在经常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少了。最近几年tvb拍了不少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很多人养成了晚上在家看电视消遣的习惯,而去电影院看电影,需要花钱。”
李华龙早就觉得李小龙主演的电影之所以能够在香港频频创造新的票房极力,这与最近几年,香港经济快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香港人收入大幅增长,电影票的价格也随之提升了,就算观影人次数量下跌了,只要保证一定数量,电影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票房收入肯定会增加。
“可不仅仅电视吸引走了观众。”杨蒙微笑道,“和过去相比,现在娱乐活动更丰富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口袋有点钱,喜欢去娱乐会所消遣。”
“这都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李华龙微笑着感叹道。
“二十年前,你让我不管怎么想,也不会想到香港会有现在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吧嗒!”李华龙笑着在杨蒙脸颊上亲了一下,“我们多少为香港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一点贡献,应该感到自豪。”
“你对香港经济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可不是一点,是很多很多。”杨蒙自豪地笑道,“别的不说,就华谊兄弟影业公司投资拍摄的电影,每年都赚了不少外汇。”
“呵呵,这种话,你可我说说就行了,可和别人说,别人听到,会以为你在炫耀的。”
“我就是在炫耀,谁让我嫁了一个老公啊!”杨蒙呵呵笑道。
“我也娶了一个好老婆!”李华龙乐道。
杨蒙含笑沉默片刻,问道:“你觉得麦理浩这人怎么样?”
杨蒙所说的麦理浩是一位英国人,一个多星期之前,11月19日,抵港就任第25任香港总督
李华龙淡淡问道:“什么怎么样?”
“能力怎么样?”
“我就和他见过两次面,也没有聊几句,对他没有太深的影响。”李华龙微笑道,“我想既然英国政府派他来担任香港总督,他肯定是有些能力的。”
“希望你和他能够成为朋友。如果他和你‘不咬弦’,那你在香港的生意肯定会受到影响。”
在香港,不咬弦的意思是两个人不对盘,相处合不来,关系不好。
“你怕港府打压我?“李华龙笑着问道。
“有点。”
“不必担心。如今我已经是世界级富豪了,如果港府做出太过分的事情,我完全可以高调表示不看好香港经济,将大部分资产转移出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很多国家都是不错的选择。”
“还是别出现这种情况好。”
“你说的没错。”李华龙沉吟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要分散投资。过阵子,我要找一些专业人士帮我分析一下,米国那些上市公司有发展潜力,我要投资买米国上市公司的股票。”
“你别太心急了,慢慢来。”
“我不会心急的,刚开始不会投入太多资金的,投石问路,先与华尔街的金融大鳄建立合作关系。”
杨蒙微笑问道:“sony公司去年在纽约和伦敦两地的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价表现如何呢?”。
“上涨了不少。”
杨蒙又问道:“东京、纽约和伦敦三个市场。哪个市场的股价最高?”
“应该差不多的,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
“如果你想要出售sony公司股票,可以在哪个市场出售呢?”
“暂时只能在东京市场出售。如果想要纽约和伦敦市场出售,花些时间运作一下,就可以了。”
“会不会很麻烦呢?”
“不太清楚,我没有做过此事。只要价格相差不是很大,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卖掉股票套现也是一样的。”
“噢!”杨蒙含笑应了一声,凝视李华龙片刻。又问道,“你持有的股票现在市值多少?”
“呵呵!”李华龙笑了笑,“你问题还真的。”
“聊天嘛,总要找些话题聊的。”杨蒙抿嘴一笑,“你不会想向我隐瞒吧?”
“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李华龙微微一笑,“其实,这种事情,你找人调查一下,就知道了,也不算什么秘密。上个星期,我了解过sony公司的股价,当时,我持有的股票市值超过19亿港元。”
“这么多啊。”杨蒙嘀咕了一声,又问道,“还没有想过抛售套现?”
听到杨蒙的提问,李华龙陷入沉思之中,心中暗道:“三十年时间,sony公司的市值可能超过一万亿港元,我持有股票市值可能会突破两千亿港元,三十年时间,股价上涨100倍,也不是很多,现在抛售套现,投资购买米国上市公司股票,我好好挑选一番,肯定能够找到收益更高的股票……”
李华龙知道自己入股sony公司,肯定改变了这家公司原本的历史发展轨迹,他不知道七十年代初期,原来的sony公司市值能否达到现在的高度,但他依稀记得两千年时,sony公司市值达到最高峰,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入股sony公司之后,李华龙从未想过影响这家公司的发展,此次投资只是单纯的投资,只要sony公司价格合适,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抛售套现。
李华龙思考的时候,杨蒙含笑望着他,并没有打扰他的思绪,她觉得丈夫想事情的时候特别迷人。
李华龙回过神,看到了杨蒙,笑呵呵道:“未来一段时间,我会抛售sony公司的股票套现。”
“最近一段时间,你抛售环球航运集团的股票套现,现在,你旗下全资公司没有负债了吧?”
“有啊,不过,负债率降低了不少。”李华龙微笑道,“等我开始抛售sony公司的股票,用不了多久,我旗下全资公司就没有负债了。”
“你刚才不是说,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既然你准备投资海外市场,那卖sony公司股票之后,你别将日元兑换成港元了,想要投资什么市场,就将日元兑换成当地流通的货币。”
“你说的没错,就这么办!”李华龙笑着点头道。
“以后,你很少向银行贷款了吧?”杨蒙含笑问道。
“不会啊,我觉得现在香港房价偏高了,股市太热了,如果米国、英国等大国经济不景气,香港经济会受到很大打击,楼市和股市都会下跌,到这个时候,我很愿意举债投资。现在嘛,降低负债率,投资稳妥一点,我觉得是最佳选择。”
“我记得你说过,别人疯狂时,你害怕,别人害怕时,你疯狂。”杨蒙呵呵一笑,“仔细想想,真的很有道理。”
“你老公我说过很多有哲理的话。”李华龙笑了笑,忽然觉得很困,直接伸手关灯。
“老公,晚安!”杨蒙没有多问,先道了一句晚安。
“宝贝,晚安!”
李华龙在杨蒙的额头上亲了一下,打了一个哈欠,闭上了眼睛,没过一会儿,就睡着了。
杨蒙也困了,她几乎和李华龙同时入睡,这一夜,有李华龙陪她睡觉,她睡得特别香。(。。)
第203章 空姐赵雅之()
十二月初的一个早上,包玉刚往李华龙的家里打了一个电话。
包玉刚笑着问道:“阿龙,过几天,我要去趟新加坡,要不要一起去考察一下投资环境啊?”
“好啊,正好最近不是很忙。”李华龙微笑道,“具体什么时间呢!”
“这个月10号坐飞机去新加坡。”
“可以。”李华龙呵呵一笑,“包大哥,今天晚上有空嘛,我请你吃饭。”
“还是我请你吧,你有阵子没有来我家做客了,今晚来我家吃晚饭。”
“行,那下班后,我就去你家。”
“那好,晚上见!”包玉刚说完就挂点了电话。
之前,李华龙和包玉刚说过,自己有意去新加坡投资,还让对方帮忙引见李光耀。
如今,环球航运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包玉刚在很多国家有一定的影响力,包括新加坡,新加坡很多富商是包玉刚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环球航运成立后的第三年,就在新加坡开张了业务,当时新加坡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之前,李华龙从未去过新加坡,但他在新加坡可是大名人,他写的几本在新加坡很受欢迎,而他旗下的华谊兄弟影业集团拍的很多电影在新加坡大受欢迎,甚至他写的很多歌曲在新加坡是传唱很广的名曲,另外,是三位当过演员的妻妾是很多新加坡人喜爱的大明星。
最近几年,李华龙旗下多家公司在香港上市,新加坡的几家媒体专门报道过李华龙这位全球华人首富,除了报道他的财富,还报道他传奇的经历。
李华龙觉得自己重生后的经历算不上传奇,有点按部就班的意思,但在外人眼里,他就是一个活着的传奇。历史上,很少有人像他这样在多个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
新加坡的普通百姓可能不知道李华龙和包玉刚的关系,但对新加坡一些上层人士而言,并不是什么秘密。
早在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有主权、民主和独立的国家,当时,李华龙就想过去新加坡投资,可是想到这个国家刚刚成立,社会并不稳定。虽然政府欢迎他这样的富商拿着大笔资金在新加坡投资,可投资的过程中,会遇到麻烦。
新加坡建国之初,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除了主权纠纷,其它重要的问题包括住宅短缺,缺乏土地与天然资源,还有高失业率。
李华龙知道自己在新加坡没有什么根基,如果遇到麻烦了。总求助于政府,并不是一个事,加上香港当时有很多机会,他也就没有马上去新加坡投资了。但他投资新加坡的念头一直没有断。
七十年代初期,新加坡的综合实力远不如香港,新加坡政府很希望香港的企业家能够去新加坡投资。
早在新加坡成立之前,新加坡的总理李光耀就知道李华龙这个人了。知道他的很多身份,可以说,李华龙是香港人中在新加坡名气最大的一个。
这天晚上。李华龙带着杨蒙来到包玉刚家吃晚饭。
吃晚饭之前,李华龙和包玉刚聊了不少话题。
“阿龙,你可知道李光耀早就盼着你去新加坡投资了?”
“怎么没听你说过啊。”李华龙微笑道。
“我看你在香港的生意做的风起云涌的,而去新加坡做生意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担心你去新加坡投资,无法取得让你满意的回报,所以,就没有和你提此事。”包玉刚笑了笑,“你不会介意吧?”
“不会。”李华龙笑着摇了摇头,“包大哥,你现在和我说这些,是觉得新加坡的投资环境变好了?”
“投资环境变好是以方面,前阵子,我去了新加坡一趟,有幸和李光耀见了一面,我和他提起,你有意去新加坡投资,他特别高兴,并承诺,你去投资肯定会给很多优惠政策。”
“有点优惠政策就行了。”
“除了投资酒店业,你还准备做什么投资?”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准备在新加坡做一个大型购物中心,除了大量购物商铺,还有写字楼项目。”
“你想在新加坡市中心买一块面积很大的地皮?”
“嗯!”李华龙含笑点头,“如果没有得到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支持,买地这件事情就够我头疼的,人生地不熟的,想要办成此事机会没有可能。”
“预计整个项目投资多少资金呢?”包玉刚好奇问道。
“最好不要低于三亿港元,最好可以达到六七亿港元。”
“三亿至七亿港元,这个项目也太庞大了。”包玉刚呵呵一笑,“你是准备自己掏出所有资金,还是掏出部分,另外一部分向新加坡的银行贷款?”
“看情况吧,如果新加坡政府不希望我向本国银行借钱,整个项目用外来资金,也没有问题,只要新加坡政府给我开出了优惠的条件。”
包玉刚打量了李华龙几眼,微笑问道:“要不要我先给李光耀打个电话,告诉你的想法,让新加坡政府做一下准备,等你到了新加坡,就可以安排你实地考察了。”
李华龙迟疑片刻,笑着点头:“也行!麻烦包大哥。”
“不麻烦。今天就不打电话了,我明天早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