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六政变”前,龙云、胡若愚、张汝骥三人曾结拜为金兰兄弟。政变成功后,三兄弟中的龙和胡矛盾迅速激发,胡觉得自己资格最老,龙认为自己实力最强。1927年6月14日,胡、龙、张火并,龙云被抓了起来,囚禁在一个特制的铁笼子里,墙壁上挂着唐继尧的遗像,让龙云思过。

⊙龙云在广西柳州做警备司令时,粮饷紧缺,却发了一笔意外横财:一天休息时,有一匹马不停地踢地上的土,一会儿竟露出一块石板来,龙云看见了,叫人把石板挖开,结果竟挖出来一大堆现洋,共有25万元之多!这么一大笔钱,放在一起目标太大,龙就把钱分散给全体士兵,一人保管200元,以每人5两大烟作为奖励,顺利地把这些钱带回了云南。

⊙1918年,云南军阀叶荃部与陕西军阀陈树藩对阵。叶部素穷,陈部官兵以飞艇、金花等名牌香烟撒布给叶部官兵,叶部军心动摇,一战而溃退。

⊙李烈钧共有十个子女。卢沟桥事变后,李把身边到了服兵役年龄的五个儿子都送到军队;其中有两个儿子正在大学读书。他在给儿子们的赠诗中写道:我送儿辈出乡关,杀尽倭寇方回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1918年,唐继尧的势力达到鼎盛,控制了川、滇、黔三省,及陕西、湖北部分地区。这年9月,唐在前呼后拥、戒备森严的情况下由贵州毕节来到重庆。所经过的街道,商店住户一律关闭不许出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放礼炮二十一响。唐一下车即扬言:“今日省界二字,本不值识者一笑。”

⊙唐继尧第二次回滇后,内政不修,穷兵黩武,引起各方不满。龙云的第五军、胡若愚的第二军,酝酿倒唐。一次唐继尧的秘书长白之瀚,在昆明大街上被二、五军的士兵饱打一顿,完事后还贴了一首打油诗在街上,诗云:南宁收来二五偶(指二、五军),不打白人打白狗;打狗不看主人面,主人何不下山走。唐闻之,隐忍不发。

⊙龙云做了云南省主席后,会客室墙上挂的、椅子上垫的、桌上铺的,都是红缎子和黄缎子绣的龙,自命是龙王。办公室外岗哨林立,每有客人来,门口的岗哨就喊“报告卫兵长,将官入府”,然后下一个岗哨再重复同样的内容,一个接一个地往里面传报。

⊙龙云的部下卢汉,以敢打硬仗著称。1930年云南和广西打战,卢汉率军将南宁包围了三个月,眼看弹尽粮绝,南宁守军连最后一袋黑豆也吃完了,于是下令突围。突围誓词很简单,“冲出去找东西吃,否则饿死”。结果突围成功,桂军获胜。

⊙陆崇仁是龙云时期的财政厅长,李培天是民政厅长,皆有恶名,有人以陆和李的名字写了一副对联,贴在两家的门上:不培天良,卖官鬻爵颜胡厚;罔崇仁政,横征暴敛心何安?以此讽刺李“卖官”、陆“敛财”。

⊙龙云和表弟卢汉一起参加滇军,后来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龙和卢的文化底子都很差,每次考试的名次都比较靠后,看榜时不敢从前面往后面看,而是从最末尾往前面看。

⊙龙云回忆:被软禁在南京时,住宅四周都布满了监视他的人,最厉害的是特务们还在龙的住宅大门对面,搭建了三间临时房子,开了一个小冷饮店,其实屋子里藏的是特务。

⊙1934年底,薛岳率中央军进入贵州,贵州省主席王家烈好意派人去迎接,但薛岳混在部队中,故意不跟王见面,王很生气。不久薛岳在贵阳驻扎下来,大量招兵,待遇优厚,王家烈便暗自派出手下的士兵,假装报名当兵,领了武器后再跑回来。

⊙1935年蒋介石收买了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下的两个师长,用内外夹攻的办法逼迫王下台。两位师长对王软硬兼施,公然提出劝王下台,他二人还表示将来决不负王。王家烈提出让两位师长去城隍庙发誓,表明心迹。师长们发完誓,王家烈马上就下台。

⊙蒋介石派人到贵州主持党务,要在贵州发展国民党党员。贵州军阀周西成说:“不必个别吸收,我代表贵州七百万人全体入党。”旋由政务厅把全省的户口册交了一份给省党部。省党部只好随便圈了一些贵阳的户口作为党员,其中还有鸦片烟馆的堂倌。

⊙抗战时期,龙云做云南省政府主席,跟中央系统有矛盾。凡是反蒋的势力,龙云都多少会采取保护的态度;凡是反蒋的运动,龙虽不公开鼓励,但也不会镇压,所以昆明的民主运动搞得很热闹,甚至有“民主堡垒”之称。抗战胜利后,龙云被弄到重庆软禁了,换成关麟征做云南警备司令,很快便发生了“一二·一”惨案和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案。

⊙滇军范石生在前清是秀才,本是笔杆子出身,后来进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军事。有了枪杆子,范便自称能文能武,以宋朝的范仲淹自居,号称“军中一范”。但范在军阀角逐中却总是失利,人们笑他是“军中一饭(桶)”。

⊙蒋介石在各地都派有特务人员,抗战前,为了拉拢龙云,蒋很坦白地对龙说:“戴笠派在云南工作的人员,我已告诉他全部撤回,今后如有人假借军统名义在云南活动,你可拿办。”

⊙1922年唐继尧二次回滇,法国驻昆明领事代表法国政府,向唐赠送二等勋章一枚。云南省外交司长徐之琛为讨唐之欢心,把授勋证书改译为一等勋章。唐多次在公开场合,佩戴法国勋章,扬扬自得。

⊙1904年,清政府决定选派留日生,唐继尧为其中之一。临行前,其父带他去昆明会见著名的学者陈荣昌,以咨询意见。陈建议唐学工科,唐父遂要求唐到日本后学工科。

⊙1912年,革命成功的云南组织军队北伐。临行前,昆明数千群众送行。一送行的旗帜上写着:不平胡虏,请勿生还!

⊙1927年,唐继尧的部下龙云等发动“二六兵变”,将唐赶下台,成为有名无实的省务委员会总裁。同年3月8日,云南各界妇女三千多人,集会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会后游行,适逢唐继尧出行,游行队伍高呼“打倒军阀唐继尧”的口号。唐连忙退避三舍,打道回府了事。

⊙顾品珍将云南王唐继尧驱走后,唐谋复辟。一年后,率军回滇,由于行色匆匆,未及准备大旗,只好用白竹布书“靖国联军总司令唐”字样,权充帅旗,不料旗刚挂出不久,当夜落雨。翌晨出发时,大家目击悬挂之唐字大旗,面目全非。“唐”字之一点及其余各处不甚变化,唯第二画之一横,其两端积墨较浓,经雨水溶化后,像极珠泪涟涟的两眼。

⊙袁世凯命湖南地方长官查抄蔡锷家,蔡没有不动产,母亲和妻子也已躲藏起来。只有一个办木厂的兄弟,两人早已分了家。

⊙1935年3月,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至贵阳视察。王家烈老婆万淑芬想好好巴结一下蒋夫人,第二天一大早就与贵州省府高级官员的家眷,一个个浓妆艳抹、花枝招展,坐着大小轿子,向螺丝山飞奔而来。哪知左等右等,蒋夫人就是不来。万淑芬急了,派人去催请。结果蒋夫人传话:“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来了。”万淑芬听后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1935年4月初,张学良由武汉开飞机到贵阳来见蒋介石。在与蒋一道吃过午饭以后,张学良起身回武汉,王家烈等人到机场送行。临上飞机时,张学良忽然问王家烈:“你坐过飞机没有?”王家烈笑着说:“不怕你见笑,我还没有坐过呢。”张学良说:“那你上我的飞机,在贵阳上空绕一个圈子如何?”于是,王家烈兴高采烈地上了张学良的飞机,由张学良自己驾驶,在贵阳市上空飞行一周后,向东北飞去。王家烈看到飞机老不降落,正在着急和怀疑时,张学良从口袋里取出蒋介石的命令给王家烈看。大意是:免去王家烈25军军长职务,调军事参议院任中将参议,即往武汉服务。

白狐狸联盟:桂系军阀甲天下

桂系分旧桂系和新桂系,旧桂系以陆荣廷为首领,活跃在北洋时期,新桂系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领,是国民党政权中除蒋介石系外,最具实力的一派。在他们统治期间(1925~1949年),无一派可以插足广西事务。

【小档案】

〔陆荣廷〕

出生地:广西武鸣

生卒年:1859~1928

出身:会党首领、土匪

身份:老桂系军阀首领

职务:民国后历任广西都督、两广巡阅使等

一生贵人:边防督办苏元春、两广总督岑春煊

一生对手:与袁世凯、龙觐光、孙中山等有合作更有对立

〔李宗仁〕

出生地:广西桂林

生卒年: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

毕业学校:广西陆军速成学堂

身份:新桂系的首领

职务:从排长、连长做起,并任国民政府副总统、代总统,抗战时任第五战区司令官等

主要经历:击败老桂系陆荣廷;加入国民党,成为国民政府内最大的地方实力派,多次策划反蒋(介石)活动;曾指挥台儿庄大捷

〔白崇禧〕

绰号:小诸葛

民族:回族

出生地:广西临桂

生卒年:1893~1966

毕业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身份:新桂系的三巨头之一,与李宗仁合称“李白”,一生与李宗仁同进同退

职务:官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国防部部长

黄绍竑(1895~1966),广西容县人,新桂系三巨头中排第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历任广西省主席、国民政府内政部长、浙江省主席、湖北省主席、监察院副院长等。

林虎(1887~1960):广西陆川人,江西武备学堂出身,旧桂系重要将领。

龙觐光(1863~1917):云南元阳人,哈尼族,与弟弟龙济光是两广军阀中的重要人物,和陆荣廷是儿女亲家。曾代理广东省长。

岑春煊(1861~1933),广西西林人,壮族,老爹岑毓英做过清朝的云贵总督,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岑春煊勤王有功,受到慈禧宠信,1903年任两广总督,成为广东的实力派,堪与袁世凯抗衡,人称“南岑北袁”。是老桂系的开山祖师。

※※※

⊙陆荣廷当了都督后,让兄弟陈炳焜当了军政司长,小舅子谭浩明当了镇守使,儿子则不是师长就是旅长、团长。甚至他的亲戚当中,出现了12岁的营长,15岁的县长。

⊙人们编了一句顺口溜,来讽刺陆荣廷的用人:“非龙即马,不平则鸣,非游即巡。”“龙”指龙州,“马”指马平,即柳州。“平”指桂平,“鸣”指武鸣。“游”指出身于绿林的游勇,“巡”指清朝巡防营的军官。

⊙泗城府尹王方田的神主牌和两广总督岑春煊的禄位牌,被陆荣廷供奉在自己造的“宁武山庄”里。在两位恩人的牌位下,竖着陆四尺半的半身像,两旁有对联写道:“宁将齐众迎官长,武以全群为我民。”

⊙袁世凯由临时大总统升为正式大总统时,陆荣廷下令全省“一体升旗放炮”,并亲自在都督府,率领文武官员恭贺袁的就职大典。袁马上授予陆“宁武将军”的称号。

⊙1916年,陆荣廷创办模范营,以广西唯一的日本士官学生马晓军为营长,收罗了几乎所有广西的陆军学生。因此,当时有人喻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万绿”就是指旧军里的绿林好汉(陆原是绿林出身),“一点红”就是指这一营陆军学生。

⊙陆荣廷每次考核军官,先将欲考核者招来饮宴,暗中在桌上放一个大纸炮,酒过数巡,陆举杯敬酒,大家一齐举杯,就在这时,预先布置好的侍者将炮点燃,忽然轰隆一声,凡杯落者落选,面不改色、杯盏在握者给他带兵升官。

⊙1966年6月24日,李宗仁和胡友松(胡蝶之女)在北京登记结婚。这一年李宗仁76岁,胡友松27岁。这段老少配姻缘在当时轰动了国内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尤宝良夫妇还专门为此拍摄了专题新闻片。

⊙陆荣廷长的卧蚕眉、丹凤眼,与三国时的关羽长得很像,天生贵相,被称做“帝君”下凡。早年,陆荣廷加入“三点会”。“三点会”是“天地会”的别名,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对内称“洪门”。后来陆荣廷被招安,有次“三点会”的台主问会员:“光绪皇帝能杀吗?”大家回答:“能!”又问:“陆荣廷能杀不?”大家回答:“能!”

⊙陆荣廷有“神枪手”之称,因此特别注意培养后辈枪法。要子女媳妇都来练枪,规定每周赛枪一次,中红心者得奖五元,子弹逸出红心以外的,罚做厨房工三天。

⊙陆荣廷之子陆裕光爱养狗,一次回乡路上,陆随便说了声狗脏了,在旁的武鸣县知事听在耳里,忙把狗引入一小桥下洗刷干净。遂因此升为道尹,人称“洗狗道尹”。

⊙林虎的部下大将黄业兴,每逢攻城时,为了动员手下拼命作战,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睇!几多当铺,打入去任你们发财!”

⊙黄绍竑主政广西期间,通令全省每人每年植桐10株,并将其列为县长的考核成果之一。全省公务人员均须身体力行,还专在南宁设了一个公务员桐场。

⊙桂军林虎部有三员大将,黄业兴、黄任寰、王定华,人称“三黄散”,把他们比作药铺里的三黄散,能杀虫去病,素称能战,在1920年桂粤战争中,三黄身在桂军却是粤人,三黄散一变而为“三黄散(散了的散)”。

⊙陆荣廷和广东军阀龙觐光是儿女亲家。护国战争中,龙觐光率军去打云南,经过广西时被陆荣廷的部将黄自新扣押,黄出示一封写好的信件,内容为劝龙的弟弟广东将军龙济光宣布反袁独立。龙觐光看后,回复“鄙人同意”,黄自新接到这四个字,以为说的是“卑鄙的人才同意”,下令要开打,经人解释才住手。

⊙16岁那年,陆荣廷因偷窃太多,在故乡武鸣无法容身。于是,就离开去了龙州,并结识了本地有名的惯盗张拉珠,继续从事偷盗。

⊙陆荣廷有一次潜入广西提督府,想偷走提督苏元春的坐骑,不料失手被抓。苏元春亲自审他,问:“你这小子胆大包天,为何不偷别人的马,偏要偷提督的马?”陆答:“别人只有一匹马,偷去他的,便再也没有马了;提督老爷有马论帮,我偷了一匹,你还有大把马呀!老爷海量无边,为了一匹马就这么着紧,岂不有失大人体面!”苏元春没想到陆这么大胆,竟然把他放了。

⊙讨袁胜利之后,陆荣廷在自己的“八桂厅”宴请全体将士。酒酣之际,即席赋诗一首:“北伐雄师共枕戈,旌旗云涌渡湘河。复回民国初尝志,八桂厅前奏凯歌。”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总参谋白崇禧聘请著名教授、翻译家乔大壮当参议,并讲明不过问政务,只做些不相干的应酬文字。有一次,白崇禧将乔大壮的文稿改动了几个字。乔大壮立即面见白崇禧,严厉指责:“阁下是总参谋长,我是中央大学文学教授,各人自有一行。如果你能改我的文字,我也改你的作战计划,行不行?”白崇禧无言以对,只得把改过的文字又改了回来。

⊙1946年,上海《国闻周报》报道陆荣廷时,说:“治桂初期,崇廉洁尚温和,驭将有恩,待下有礼,有别于一般的达官贵族。其出,不带随从,不乘车马,田夫野老,三教九流都能亲近。”

⊙广西军阀陈炳焜与李耀汉是亲家。李当广东省长时,送了两支烟枪给陈,据说这两支烟枪是稀有之物。陈临死时,对他家人说:“这两支烟枪是亲家爷李耀汉老人家送的,非常名贵,抽烟时可以发出宫商角徵羽种种声。”

⊙陆荣廷当土匪时,专门在中越边境,抢劫法国军队,很少为难百姓。并且为此立下了三条规矩:不抢中国人,不抢贫苦人,不抢驻地附近的人。

⊙陆荣廷执掌广西时,某法国领事只听说陆喜欢狗,不知道陆是爱吃狗肉,便特地送了一条上好的猎狗来。过几天,领事再见到陆,问狗好不好,陆答:“好是好,可惜皮子厚了一点。”领事不明白,一了解,原来猎狗已经让陆吃了。

⊙陆荣廷做小官时,一次外出剿匪,地方老百姓避之一空,只剩下个小孩躲在桥下。陆见状可疑,就连打三枪想将小孩击毙。但枪没响,陆遂认为这娃命大,必有大富贵,便带他回营,一问之下才知是无父无母的孤儿,遂认为干儿,取名“矮大少”。

⊙白崇禧,因用兵神出鬼没,谋略深长,被人称为“小诸葛”,其一生著有:《三自三寓政策》、《国民兵之建设教育》、《军事抗战与政治抗战》、《全面战争与全面战术》、《游击战纲要》、《抗战中敌我战法之演变》、《现代陆军军事教育之趋势》等。

⊙岑春煊在广东反腐时雷厉风行,穷追猛打。一个叫裴景福的官员因贪污被革职监管,想不到这小子通过其他贪官逃到了澳门。岑春煊勃然大怒,居然派出了军舰追到澳门,当时占领着澳门的葡萄牙政府哪里见过这样的清朝官员,为了一小贪污犯居然出动军舰,急忙笑把裴景福交出引渡回广东,岑春煊将其发配充军新疆。

⊙岑春煊在两广总督任上时,共弹劾贪官庸官1400多人。后来,他到四川任总督,计划一次弹劾300多个贪官,在四川仅9个月,他便把四川长期积累下的官场弊端一一革除。由于他弹劾了大批昏庸贪鄙的官员,被时人称为“屠官”,与张之洞“屠财”、袁世凯“屠民”,并称为晚清政坛的“三大杀手”。

一心北上的华南虎:没了老大的粤军团

广东人在民国历史上是很活跃的一群,广东是孙中山革命的根据地,广东革命人氏甚多,廖仲恺、胡汉民、汪精卫、陈炯明等等;广州也是民国政治活动的中心之一,孙系革命党人曾在广州建立政权,黄埔军校也是在广州成立,国民党的联俄联共活动也主要是在广州。

粤籍人氏活跃于北洋政府中的也有不少,如唐绍仪、伍廷芳、梁士诒、王宠惠、罗文干、叶恭绰等,做到北洋政府总理的也不乏其人。

【小档案】

〔陈炯明〕

出生地:广东海丰

生卒年:1878年~1933年9月22日

毕业学校:广东法政学堂

职务:民国后任广东副都督、都督、护军使,广东非常政府时期的陆军部长、粤军总司令

身份:广东军政元老

主张:联省自治

争议:与孙中山的分分合合,曾炮轰孙中山总统府

〔陈济棠〕

绰号:南天王

出生地:广东防城(今广西防城港)

生卒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