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魏六朝文选-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魏六朝文选 

… 页面 2…

贾 谊 

                               过秦论 (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同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 
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 
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 
贤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 
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 
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属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 
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尝以什倍之地,百万之众,仰关而攻秦,秦 
人亢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循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 
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 
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伏,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 
而制六合,执搞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粤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百粤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及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 
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 
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 
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百 
尺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 
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振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 
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 
伍之间,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 
燕、韩、赵、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不敌于钩戟长妫玻悔亍
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 
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 
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官。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页面 3…

贾 谊 

                               过秦论 (中)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 
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 
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 
天下,是上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 
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 
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 
危者贵顺权,推此言之,取与守不同术也。秦虽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 
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 
设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 
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 
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政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 
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 
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 
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 
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循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 
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 
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二世不行此 
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 
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 
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 
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 
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之以道,务在安之而已矣。 
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 
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 页面 4…

贾 谊 

                               过秦论 (下)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循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 
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挺,望屋而食,横行天下。 
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 
无藩篱之难,于是山东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其 
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 
     子婴立,遂不悟。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 
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 
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 
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 
不利,势不便。秦虽小邑,伐并大城,得阨塞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 
会,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 
秦阻之难犯,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 
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 
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 
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之禁也,忠言 
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臣不上闻,岂不悲 
哉! 
     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 
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霸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 
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 
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 
统,相去远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 
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 
长久而社稷安矣。 

… 页面 5…

枚 乘 

                                上书谏吴王 

     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 
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 
有王术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 
万世。臣乘愿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於臣乘言。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 
愚之人,犹如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於 
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 
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於累卵。难於上天。变所欲为,易於反掌,安於 
泰山。今欲极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居 
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逾多,景逾疾。不如就阴而止, 
影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凔,一人炊 
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 
由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 
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 
持矢也。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 
     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 
也。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 
失。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 
形也。磨砻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 
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 
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 页面 6…

邹 阳 

                               狱中上梁王书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荆轲慕燕丹 
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晶,昭王疑之。 
夫精诚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 
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愿大王 
孰察之。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阳狂,接 
舆避世,恐遭此患也。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 
为箕子接舆所笑。臣闻比于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愿大王 
孰察,少加怜焉。 
     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 
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 
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 
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 
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人恶之于燕壬,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駚騠, 
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 
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 
嫉。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睢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 
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苛取比周于朝,以移 
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道路,缪公委之以政;宁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 
之以国,此二人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 
行,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昔鲁 
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 
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是以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 
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此二国岂拘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浮辞哉?公 
听并观,垂明当世。故意合则吴越为昆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 
敌,朱象管蔡是矣。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伯不足侔, 
三王易为比也。 
     是以圣王觉寤,捐子之之心,而不说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 
墓,故功业复于天下。何则?欲善无厌也。夫晋文公亲其仇而强霸诸侯;齐 
桓公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则?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至 
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强天下,而卒车裂之;越用大夫种之谋,禽 
劲吴而霸中国,遂诛其身。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于陵子仲辞三公,为 
人灌园。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 
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 
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 
道哉?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 
无因而至前也。蟠本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 
容也。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侯之珠,夜光之璧,秪足结怨而不见德。故有 
人先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今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嬴,虽蒙 

… 页面 7…

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 
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本 
朽株之资也。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而不牵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 
之口。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而匕首窃发,周文王猎泾渭, 
载吕尚而归,以王天下。秦信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挛 
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于昭旷之道也。今人主沈于谄谀之辞,牵于帷墙 
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卑,此鲍焦所以愤于世也。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汙义;砥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故里名胜母, 
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今欲使天下寥廓之人,宠于威重之权,胁 
于位势之贵,回面汗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窟穴岩 
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主而趋阙下者哉? 

… 页面 8…

司马迁 

                                 项羽本纪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顶梁,梁父即楚 
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 
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 
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 
椽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 
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 
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 
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 
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 
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 
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 
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 
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梁及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违举 
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 
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 
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 
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故 
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干人,欲 
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 
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 
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 
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 
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 
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 
军下邳。 
     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距项梁。项梁谓军吏曰: 
 “陈王先首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逆无道。”乃 
进兵击秦嘉。秦嘉军败走,追之至胡陵。嘉还战一日,嘉死,军降。景驹走 
死梁地。项梁已并秦嘉军,军胡陵,将引军而西。章邯军至粟,项梁使别将 
朱鸡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