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机乱-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在当天晚上,他将一纸诏书给我看,那上面写明,要封我为皇后。

我却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吸引我心的地方。

我只是提出两个要求,一是等我们安定之后,将皇兄的坟墓迁到新的京城;二是即刻将母亲和善儿、姨母接到我身边来。

他很痛快地答应了。

他甚至告诉我,他会在大功告成的那一天追封皇兄为王爷,风光地将他葬在一处宝地。

我只是谢恩,却明白,这些对于我,对于皇兄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尽管如此,心里面还是划过一丝微凉的安慰。

或许,皇兄已经觉得他达成了自己的心愿,毕竟在他去世之前,我们终于又回到了当年亲密无间的兄妹一般。

我的眼泪不能控制地流了下来。

九王爷轻轻将我搂在他的怀中。

他的怀抱那样温暖稳定,带着某种莫名的安慰,让我放心了不少。

我靠在他怀中,他轻声在我耳际说:“别想了。”

那种声音对于我而言,似乎是一种极大的安慰。

旧宫殿的城楼上,我们背对这一片黑压压的宫殿,面对着面前整个灯火辉煌的京城,什么话也不再说。

路走得太长,人总是要疲劳的。

我在心里再次默默地回忆了一遍那个很久很久以来总是在我心中的人:我还是不能忘记他,但是我不能再这样继续生活。人总是要疲劳的,任何人都会自己寻找让自己更加快乐轻松的办法。

总是这样想着,我却总是无法得到任何安慰,内心仿佛亏欠了谁一样。

此后很久,这样的心情都在我心中缠绕着,无法释怀。当着九王爷,自然是什么都没有流露出来,但是他一走,我就开始一个人闷闷地坐着,往日那种精气神,仿佛已经完全离我远去。

好在这几天都是在行军。白日里大军赶路,晚上就地驻扎。虽然是鞍马劳顿,但至少能让我不去想太多东西。

几天之后,母亲和善儿也被接到了我身边。姨母也跟着来了。

看着她,我立刻心里一暖。

母亲和善儿虽然是我最亲的亲人,可是能够理解我、能够让我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异常温暖放松的,却是皇兄,然后就是姨母了。

他们三个人都有些瘦了,尤其是善儿,看起来面黄肌瘦的,精神也很萎靡。我知道这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过过什么安定的生活,一直活在恐惧和惊吓当中,更没有什么自信,因此在看到他的那一刹那,心里还是有些发酸,暗暗发誓要好好地补报他。

在这两年中,天下,几乎已经只有北朝和北辽两处。

北朝皇上乃是何阁老之子的消息慢慢传到了民间,虽然就连九王爷都不想让这个消息泄漏,但是毕竟这些消息都是活在人的嘴巴上的,无法阻止。

民间人心浮动——在身份这一点上,九王爷也不占什么优势。从小到大,他几乎就是生活在“孽种”的谣言中。因此形势并未倒向九王爷。正像是位谋士私下里说得那样:“两边都是臭名昭著,势均力敌,倒是分不出个胜负。”

#奇#但是种种困难,并不能阻止九王爷定都。

#书#就在我们离开京城的三个月之后,大队人马终于驻扎在定州,九王爷下令,在此定都。

这里确实是个绝佳的所在。

背后地势险要,前方一片开阔,易守难攻。

而且这里原本就是由一个想要投靠九王爷的将军占据,这样一来,一拍即合。九王爷和我暂时居住在将军府第,他下令,立刻开始修建新的宫殿。

与此同时,北朝的人马正在悄悄集结,一场大战,看来已经在所难免。

第三卷 兵戈 第二十九回 定心(中)

定州,是九王爷决心要定都的地方,再加上这地方本身就比较繁华,朝廷文武百官一致赞同。百姓安居乐业,百废待兴,北辽皇朝,似乎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

开始大兴土木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我已经看见过好几次国灭,却还没有看见过一个都城在我脚下这样神奇地出现。每一天清晨,我都独自一人登上最高的楼阁,看着不远处房屋宫殿一天一天建起。

这样的感觉,有种恍惚间如获新生的感觉,让我觉得异常欢喜。我似乎预感到一个强盛的王朝在我脚下出现,一天比一天欣欣向荣。

然而,何阁老那边却是严阵以待北辽的铁骑。他们不断地练兵,购置军械。一边是繁盛的场景,一边却是厉兵秣马。我一面看着都城一天一天建起,一面却又担心着何阁老那边的军情,然而这两边却又都没有我置椽的余地。

我只是宁妃,后宫中的一个妇人。

九王爷说,你自己安安心心地呆在皇宫中就好。

我的兵马,我的计划,似乎都被他不费吹灰之力地消散了。

但是我的心已经被惊吓惯了,没有任何一点安全感。就算是待在他身边,也是异常地担忧。那种莫名的担忧似乎渗透了我内心深处,根本无法解脱九王爷虽然宠爱我,但他也只是个经历过太多艰难险阻的人,根本不会将我的事情放在眼中。他给我最好的生活,却从不过问我到底在想什么,也不告诉我他在思考些什么,怀念些什么。

有好几天夜里,他忽然从梦中哭醒,却从不告诉我是为什么。我问他,他就一言不发地披衣起床,一个人到书房中静坐到天亮,不许任何人打扰。

我留意到,新的都城在构建中,却似乎没有囚车装着一个酷似九王爷的人。

是的,我一直在留心到底黄天锡何处去了,却总是不得而知。

就在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九王爷深夜哭泣,或许就是跟黄天锡有关。

恐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那个人的影子,他才会那样难受吧。

这段时间我的生活颇为平静,平静得我几乎将过往都忘掉,彻底成为一个担心着夫君的成败,担忧着家长里短的妇人。

直到那个傍晚到来。

楚王妃是被几个人送来的。

那几个人多半是她的亲随,有几个人伤势极重,抵达之后,就晕倒过去,另外几个人虽然勉强支持着,却也是满身伤痕。

楚王妃自己,身上更是鞭伤、刀伤密布,脸色苍白,唤也唤不醒。

“怎么弄成这副模样的?”我问其中一个送她来的亲随,道。

那随从低下头道:“属下不敢说。”

“到了这里还有什么不敢说的。”九王爷哼了一声,道:“说,到底是谁将王妃打成这副模样的?”

那随从看了我们一眼,道:“是王爷打的。”

这个回答颇为出乎我们的意料,九王爷沉默了一会儿,道:“你们怎么知道送王妃来这里的?”

“王妃自己昏倒前,对我们说了一句话,就是送她到北辽来,务必要见到皇上和娘娘。小的们曾经受过娘娘的大恩,只有万死不辞,送她来这里。”那几个亲随道。

我心里不由得有一丝感动,命人立刻将这几个带下去妥善疗伤,好好休息。同时又让几个侍女一同将楚王妃送到我的宫里去。

她们搬动楚王妃的时候,他或许是有了感觉,张开眼睛来,一看是我在她身边,不由得先松了一口气,那种放松而喜悦的表情,我立刻就感受到了。

可是她松懈之后,却又讲了一句让我吃惊不小的话。

她笑道:“借你这里养好伤,再送我回去。”

说完这句话,她立刻又晕了过去。

侍女太监们忙成一团,请太医的请太医,去伺候的忙着打扫房屋,只剩下我和九王爷两个人在大殿中,面面相觑。

过了半日,九王爷冷笑道:“打成那样,她竟然还要回去?!”

我摇了摇头,刚想说什么,到了嘴边,却又变成:“我倒是有些明白。”

九王爷颇有些不解地看着我。

我说:“楚王妃性子倔强,就算是心里爱煞了楚王,也不会表现出来。”

九王爷没有说话,过了半日才说:“她的伤势无碍吧?”

我点了点头,道:“不过是些皮外伤,没有什么妨碍。皇上放心吧。”

九王爷点了点头,轻声说他还有些奏章要处理,便走出门去。

走到门边的时候,他却又回过头来对我说:“想办法,一定让她不要回去了。”

第三卷 兵戈 第三十回 定心(下)

   楚王妃的伤,足足拖了半个月,才慢慢好转。等她可以下床来走动的时候,已经是春天了。

定州的宫殿和亭台楼阁已经初具规模,与此同时,一场大战的氛围已经越来越浓烈。何阁老吞并了蜀地十六王爷的残部,而九王爷则屡次战胜伯阳王和楚王,一山不能相容二虎,一个天下更加不能容纳两个霸主。

人间的气氛如此肃穆,然而天公仍然作美,这一年的春天,莺啼燕语,暖风熏人。

“真是阳春三月。”楚王妃裹着厚厚的披风,同我一起站在回廊上。

我偷偷看了看她的眼神。

这几天来,我和姨母总是在私下里讨论,怎样才能留得住楚王妃。谈来谈去,却觉得她是不会留在这里的,总还是要回到楚王身边去。

“你母亲和你弟弟都在别馆中住着么?”她对着宫中的柳树出了一会儿神,忽然问。

“是的。”我点了点头,心里暗暗好笑。她的性格中那种变化多端、高深莫测的特点实在是像极了九王爷。

“你母亲看起来并不宠爱你。”她一语中的,淡淡地笑道:“你弟弟也并不怎么认你这个姐姐——只有他自己有求于你,或者是他想讨好你的时候,才会来亲近你。”

我点了点头,心里稍微有些难过,却也不怎么放在心上。

曾几何时,这些事情对我是那样的重要,现在却都淡了,被她这样正面说中,也并不觉得有多难过。

“过了春天,你要将你皇兄的坟墓迁到这边来么?”她看了我一眼,又问道。

我点了点头。

直到这个时候,心里面的痛感,才这样猛烈地传来。

“你果然还是更看重你南齐那边的亲人。”她笑了笑,这样轻轻地说,“过几天,我就打算回到楚王那里去。我知道九王爷和你都不赞成我这样回去。不过——”

她忽然停住口不说,脸上泛出一点红,低声说:“不过,离开他可是不行的。”

“他这样打你你还要回去?”我有些不理解地说。

她看了我一眼,忽然笑了:“我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你们说的,总是对的。但如果十六王爷还活着,如果他兵败如山倒,如果他拿你出气,你会不会这样决绝地离开他?”

十六王爷这个名字,和这一连串问题,将我问的张口结舌,不知所谓。

我不能。

她看定了我,微微笑着眯起眼睛,道:“女子动心,就只是一瞬。过了那个人,过了那一瞬,之后的人,都只是恩情和迷恋、归宿感而已。楚王是我动心的那个人,正如十六王爷对于你一样。”

对她的这一句话,我记得我只是干巴巴地回答了一句:“我是他的妃子了。”

她笑了笑,岔开话题,道:“这花园中的树木真是好看,让我想起来小时候的日子。”

我的心中还在萦绕着刚才的问题,因此没有接口。

一阵春风吹到回廊上来,初春的时候,天气还颇有些寒冷,她将身上的披风裹紧了一些,低声说:“你猜,我第一次遇见楚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我摇了摇头,说:“这怎么知道。”

她没有理会我,独自一个人说下去,仿佛只是在说给自己听一样,回廊上风声细细,她的声音婉转而温柔,轻轻说道:“我十七岁那年冬天,爹爹被人陷害,关押进牢房。我的爹爹是个县衙中的文书,一辈子老实稳重,从来不敢得罪谁,可是偏偏县令大人将一桩账目栽赃到了他身上,全家被捕,只有我一个人逃出来了。当时我站在街头,不知道自己应该朝哪里去,全身衣衫褴褛,更没有银子。那个时候,我身上穿着破烂的袄子,独自一个人站在大街上,不知道应该去哪里。就在那一天,我被人敲晕了头,卖到了城中的歌舞坊。”

她讲到这里,我小小地吃了一惊。单单看她的风貌谈吐,一定会被认作是个大富之家的小姐,或是书香门第的女儿,没想到她也有这样的往事。

她还是那样看着回廊外的柳树,继续说道:“我们一班女孩子在那里,因为还没有什么名气,更没有什么身价,因此倒也没有什么人来打我们的主意。我天性就不喜欢那些歌舞,更加上对于那种环境有种莫名的厌烦,因此巴不得立刻就走,从来不肯好好学舞。在那个时候,我姿色平平,只是跟在许多人身后,做一个平淡无奇的舞女。我的家人仍旧关在牢狱中,我也想不出任何办法来营救他们。”

“后来呢?”我忍不住问道。

她笑了笑,嘴角竟然迸发出一种难以抑制的喜悦:“后来某一天,我们到八王爷府上去,是他的生辰。”

“他看上了你?”我懒懒地笑道,心想这类事情大抵如此。

没想到她摇了摇头,道:“不是的。他只说了一句话:可惜了。”

“什么?”我有些不明白地问。

第三卷 兵戈 第三十一回 心慌意乱(上)

   “他当时只是看着我说:可惜了。”

她重复了一遍,道,“他当时看着我,盯着我的眼睛,就说我不是这样的人,待在这里是可惜了的。”

“他将你领进王府了?”我低声问。

“不是。”她说,“他命人将我赎了出来,然后亲自过问我家的冤情,将我们全家都放了出来,将我父亲安置进了王府,然后替我们在城北找了一间小小的院落,让我们一家人安顿下来,将我弟弟送进了王府家眷的私塾中。”

我慢慢听来,仍旧觉得楚王当时绝对是看中了这个女子,才会这样对她。

不知道是身在庐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还是如何,我还是闭了口,看着她一心回忆往昔的日子,不由得有些感动。

“他来了之后,很久都没有再来,我却越来越想他。后来他再来的时候,我就对他说,我可否进他的王府,做他的一个小妾。当时他看着我,半天没有说话,然后便骑上马走了。我以为他不会同意,我以为他不喜欢让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做他的妃子——哪怕只是一个侧妃。我知道,我是不配的。为了这个,我独自在房中闭门三日,觉得自己没有面目再看见王爷。但是哪知道,三天之后,他便很郑重地派了他手下的重臣来说媒。那个人说,王爷赶着他们采办彩礼,整个王府都闹了个人仰马翻。他还说,他从来都没有见王爷这样着急过。”

她说得动情,脸上的神情仿佛是看见楚王就在她面前站着一样。

“然后呢?”我轻声问。

她继续说:“然后?我自然是喜出望外,就那样欢欢喜喜地嫁了。王爷待我很好,只是我心中总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他,总是有些不安稳,之后就开始渐渐有了一些摩擦。”

相比较她刚开始时所描述的那种幸福心情,我反而觉得这种心情我更能理解。

对于当年那个普普通通的女子来说,猛然嫁进王府,成为王妃,虽然欢喜,却也必定会觉得担忧和害怕。

楚王是那样一个英雄了得的人,不是那种关注琐碎事情的平民百姓,在他的眼中,他已经给了这个女子无上的荣宠,对方自然是不能还有什么怨言的。就如同九王爷问我的那一句“你和我在一起,难道还需要兵马”是一样的。

“后来,我给他生了皇子,我们之间的争吵,却是越来越多了。不过他始终很看重我,总是异常尊重我,我说的话,他也从来不会忽视。”她说。

我不由得想起来她救我的时候,楚王是一肚子火气,却也是无可奈何。

看来楚王确实是重视她的。往昔的时候,那个脾气倔强的楚王妃,必定让他无可奈何。可是如今他受到重创,却又换成了他对她发泄,她无可奈何。

故事讲完了。

她侧着头问我:“你看,这样你们还要劝我不要回到他身边去么?”

我摇了摇头。

回去吧。我现在能够了解你那种心情。

她笑了笑,对我说:“我过几天就走,你好好珍重。九王爷对你很好,你要好好对他。那个人已经走了,就不要再去想了。”

我真的还在想么?

“不过——”

她皱了皱眉头,又说:“九王爷跟你讲起过原来的那个九王妃么?”

我摇了摇头。

光是这句话,已经让我有些慌张了。

在我内心深处,也是常常想到这个人物的,可是她毕竟已经不在我们视线中了,因此我也并不是非常在意。如今被楚王妃这样一说,不免有些心里没底。

更何况,九王爷对于她,确实有些语焉不详。我细细想起来,那些过去的对话,他更像是在遮遮掩掩。

楚王妃是何等聪明的人,虽然我没有说,但是我脸上的神情必然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她立刻冷笑道:“怎么,他不愿意跟你谈起她?”

我摇了摇头,心里如同有了十几个吊桶,同时七上八下。

“放心。”她言简意赅地说,“她完完全全……哼,如果九王爷在经历了她的所作所为之后还要倾心于她,那我就无话可说了。”

这话对我倒是个安慰。

我点了点头,也没有说话。

她笑道:“闲来无事,既然王爷他不愿意告诉你,我倒是可以告诉你一些更多的关于九王妃的事情。虽然是道听途说,不过可能也有部分的真实吧。”

第三卷 兵戈 第三十二回 心慌意乱(中)

  “不用了。”我淡淡地摇了摇头。

尽管想知道更多关于九王妃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一想到她和九王爷之间曾经的往事,却不想再听下去。

知道那些,还有什么用呢?完全没有必要。无论如何,这个人已经不在我的视线中了,我懒得在意。

“去那边吧,”我指着回廊东侧的小门,笑着对她说:“那边的桃花都开了,去看看吧。”

她笑了笑,点头答应。我分不清她脸上的神情是在嘲笑我还是在嘲笑她自己。也许是都有吧。

七天之后,楚王妃走了。我亲自将她送出城,两个人都扮成男装,骑马走出很久。马队的人已经先行去给楚王送信。我有些担心她到了楚王身边之后的后果,而她却是眉飞色舞,似乎非常喜悦能够回到楚王的身边。

我颇有些担心,那天送她上了船,看着帆影远远离去,直到完全看不见的时候才离开。

九王爷没有送出城来。这几天军情紧急,何阁老等人已经开始厉兵秣马,他不得不开始部署军务。我也没有别的事情,只是镇日和楚王妃作伴说话,连母亲那里也没有去。两个人尽说些无聊的话,说来说去,竟然一天就这样慢慢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