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机乱-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

我看了看他,再回头看了看何公子。

“青枝,”皇兄突然唤我原来地名字,这么多年了,在听见他叫我的名字,忽然有些感慨。

“青枝,”大哥说,“你们二人走吧——不要再回来了。”

说完这句话,他就深深地看了季书一眼,季书一言不发地躬下身来对他很郑重地行了个礼,便将我抱上马去,他自己乘了另外一匹马。

寒风中,我微微有些哆嗦,牙齿打架,连话都有些说不清楚了。

皇兄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笑着对我扬了扬手。季书对马狠狠地抽了一鞭,马儿就狂奔起来,等我回头地时候,奇+shu网收集整理已经看不清楚皇兄地脸了。

第三卷 兵戈 第十七回 心若问时(中)

   我们走了很远很远。

沿着那山路,一直上到山顶,再向东边走,一直走到一个路口附近,我才停下马来,让马儿歇脚。

“你皇兄会将你母亲和姨母送到成州那边他的一个朋友处。”季书温和地说,“不用担心。”

皇兄的意思就是让我跟着穆季书走么?

我摇了摇头,说:“不行。”

我没有说不行的原因,不过我想他应该明白。

九王爷还在那里,母亲他们还在那里,更重要的是,我走了,皇兄会怎么办。

“我们的大军还在城中。”季书听见我说不愿意走,竟然很平静地说:“那么,我们可以回城去,想办法召集人马,去救他们。”

我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他们舍得那样来救我,我又怎么能够这样独自走掉。

再说,皇兄或许为我选择了穆季书,我却是不能接受的。

我们闷头不说话,一直朝城中赶路。

一路上,我不断地设想城中的景象:季书和叔毅这两个主将失踪,兵士们或许已经乱成一团,而皇叔——他这支人马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城中已经是他的天下了吗?

进城的路上,我留心察看四周的情形,却并没有看见多少慌乱的景象。不但没有慌乱的景象,沿途还渐渐有回城的人。

我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有些奇怪。”

季书也在这样低声嘟囔。

我点了点头,说:“怎么会这样平静?简直就好像——”

“简直就好像已经有人控制住了城里的局势一般。”季书接口说,“而且——”

“而且是个名正言顺的主儿。”我冷笑着说。我们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觉得有些不妙。季书策马奔到前方,从道旁捡起一张黄色的榜文,上面写着几行大字,我凑过头去看了看,落款赫然是九王爷。

“他?”

我十分诧异,道:“他不是已经被抓去了吗?”

季书看完那张榜文,慢慢将手中的榜文捏紧,低声说:“他说他已经平息了叛军,让百姓们安居乐业——这才古怪。我看我们还是先不要进城了。”

“不行。”我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要立刻进城。”

季书看了我一眼,再也没有反驳,只是淡淡地说:“好。”

越往城里走,我愈加肯定,皇叔已经控制了整个都城。

守城门的人是一个陌生的将

照例,他迎面将我们拦下,我说明自己的身份,要求要进宫。既然是“皇上”平叛成功,自然不能拒绝皇妃进宫的。

可是如果是真正的守军,一定会先问明白,这是不是真正的皇妃。

但是我看见面前的那个将军眼睛里露出惊喜的表情,立刻点头哈腰地让我进去。

我走在前面,走了几步,猛地转过身来。我看见他猝不及防,忙不迭地将一幅画像塞到自己的袖子里去。

不用问,那肯定是我的画像。

我装作没看见,向他打听一个姓孙名德的将军。

那人想了一会儿,脸上的表情诧异的很。

“怎么,你不认识孙德将军?”我故作吃惊状,说:“孙德将军可是这南门的守将啊。”

那人面露尴尬,支支吾吾地说:“对,小的是刚刚调来的,还不太认识上面的将军们。”

我和季书相互看了一眼,心中雪亮。

孙德将军根本不是城门的守将,他是京城左营当中的一员将领,战功虽然不够卓著,却曾经救过九王爷,所以我才知道他。

“那么麻烦你去替我将孙将军叫来。”我含笑说。

那人立刻面露难色,不过他不敢说什么,只好退了下去。

我心里暗笑,不知道他又会找什么借口来。

我们等了许久,他都没有来,过了很久很久,那人才汗流浃背地带了一个人过来,道:“宁妃娘娘,孙将军来了。”

这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跟在他身后的那个人,倒真是孙将军。

只不过他走路有些弯腰驼背,还有些踉踉跄跄的,虽然满身都是新铠甲,却怎么也掩饰不了那种疲惫的神态。

他的额角上,有青肿起来的伤痕。

我顿时明白,想必他已经被俘,那人是找了很久才找到这位孙德将军。

“派人将孙将军放出城。”我下令道。

“什么?!”那人原形毕露,竟然这样吼道。

我冷冷地看着他。他顿时意识到自己失态了,点头道:“很好很好,小的这就照办。”

“将军,”我笑吟吟地对他说:“走了个孙德,并不算什么,我准备同您进宫去见皇上,这才是您想要领的功吧?”

第三卷 兵戈 第十八回 心若问时(下)

   我不等他说话,就自己朝着宫中走去。季书跟在我身后。

重新绕过面前熟悉的重重宫阙,那种感觉却非常刺心。我知道皇叔这一次准是有备而来,但是我没有想到九王爷竟会这么容易就被击垮。辽东铁骑,难道这么完了么?

“你为什么一定要进宫?”季书有些不赞成,蹙着眉说道:“一进宫,你想要活着出来可就难了。”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说:“我必须去拿宫中的兵符。”

“兵符?”

我点了点头,低声说:“辽东王的人马能够横行天下到今天,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九王爷治军甚严,就算是他自己犯了错,也是照罚不误。六军之中,千军万马,只要辽东王的兵符一到,就没有人敢不听从。如今辽东王被皇叔……不,被南齐曾经的摄政王抓在手中,假传皇令,那么唯一能够调动辽东军马的,就只有辽东王的那几块兵符了。”

“可是如今南齐的人已经进了皇宫,”季书皱眉说,“他们一定已经将整个皇宫翻了个底朝天,难道他们不知道去用那几块兵符去调动兵马么?”

我点了点头,冷笑道:“这个么,我估计他们多半不能找到那块兵符的位置,就算是找到了那几块兵符,也调动不了兵马。”

“为什么?”季书颇有些不解地问。

我笑了笑,道:“那几块兵符,分别对应着京城附近的五座大门。16K小说网…那几块兵符看上去是一模一样,其实却是某一块只能对应某座大门外的兵马,如果不是九王爷亲口说出来。旁人根本发现不了。就算发现了几块兵符不一样的地方,也根本不知道其对应关系。”

季书顿了顿,又说:“难道他将这个对应关系告诉你了?”

我点了点头。

季书顿时住了口。看我的眼神当中满是疑惑。

确实,九王爷兵符地秘密多半只有我才知道。

“娘娘。请。这位……咳……多半也是娘娘和皇上的至交好友了,护送咱们娘娘回来,万分感激。”

我抬起头来看了看,发现说话的人是原来宫中地一个太监,名叫李全。

他低下头去的时候。脖子上还是有青肿地痕迹。

李全一边说着欢迎娘娘回宫的话,却又一边对我使眼色。

我却装作没有看到。他的眼色,他走路时一瘸一拐的动作,我都视而不见。

李全虽然着急,却也没有办法,只好在那个陌生将军的带领下引着我们朝宫里走去。

“娘娘,咱们是去西宫啊还是去……”李全迫于无奈,只好问我们。

“西宫。”我笑着说,“请皇上忙完大事。就赶快来见我。”

李全着急得几乎要开口说出实情,我看他不顾一切地走上两步,想要说话。赶忙堵住他地话头,道:“李全。我今天骑了一天的马。疲累的很,你随我一块儿进来。替我点些香,捶捶腿。”

我说话的时候口气平和,那人一点疑心也没有起,在一边冷眼旁观。

李全只好点头答应。

我笑着对季书说:“你和皇上是好兄弟,皇上若是看到您,定然十分开心。”

那人生怕季书不进去,便笑道:“皇上宠爱娘娘,将军将娘娘送了回来,皇上当然大大有赏,如今情况特殊,虽然宫禁森严,还是请将军随娘娘一同进去。”

季书笑了笑,点头道:“多谢将军盛情,我也有许多年没有见过皇上了。”

我们两人说说笑笑,口中提到的,尽是此次皇上剿灭叛贼,如何英勇,如何果断,一路上赞口不绝。丝毫没有大敌当前的恐惧。

那个人看看我们已经快要走到西宫,慢慢放下了心,笑道:“娘娘,小的是守护宫禁的将军,按规不应当在内宫中走动,这个……”

我点了点头,若无其事地说:“嗯,你退下吧。”他一走开,我立刻对李全和季书说:“良机莫失,咱们马上走。”

“到哪里?”季书问道。

我笑了笑,道:“去拿兵符。”

“兵符在何处?”

我顿了半天,才说:“兵符在冷宫中。”

这个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季书惊讶地看着我重复道:“北辽皇宫是刚刚修建地,宫中又只有你一个妃子,怎么还会有冷宫?”

我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这个冷宫,其实是对他母亲的纪念。他母亲锦妃娘娘在世的时候曾经受到北朝前皇上地怀疑,被打入冷宫中,九王爷一直对他母亲甚为怀念,因此就修建了这个名不副实的冷宫。”

“原来如此。”季书长出了一口气,道:“这么说来,兵符放在这冷宫之中,是理所当然地了。”

我点了点头,领着他们朝冷宫走去。

那冷宫是按着北朝后宫冷宫地样子修建的,看起来荒凉残破,和周围地宫殿很不协调。九王爷特地命人在这附近栽种了许多茂竹,将这冷宫遮掩起来。这冷宫搭建好了之后,我还从未来过。

我轻轻走过那几丛越来越茂盛的修竹,走上一条青石铺成的小径。

当年他的母亲锦妃,就是在这样冷清的地方度过年年月月的么?

穿过这条小径,就是一个祠堂,那祠堂边上,供奉着一个低眉顺眼的中年女子。我记得九王爷曾经对我说过,这个女子是他母亲的贴身婢女,一辈子伺候他母亲,所以他凭着自己记忆中的印象,让人塑了一尊雕像,放在他母亲的祠堂旁边。

第三卷 兵戈 第十九回 心虻(上)

  冷宫中,塑像还是那样屹立着,却透出一种破败的感觉。蜘蛛丝牵牵绊绊,从祠堂的匾额垂到塑像女子的额发上。

季书将门口的蜘蛛丝全部拉开,轻轻推开祠堂大门。

说是祠堂,那里面却还是保存着冷宫的模样。清冷的房间,简单的床铺,床上陈设粗糙,墙壁上泥灰剥落。看来九王爷对当年他母亲在冷宫中的经历记忆尤深,简直连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我依稀觉得眼前的场景有些熟悉,似乎当年在西赵的冷宫中也是这副模样。也许天下宫廷中的冷宫都是差不多的吧。

“兵符在哪里?”

季书问我。

我不说话,领他走到附近的偏殿。

偏殿中,只有一尊塑像,那就是九王爷母亲锦妃。

她姿态平和,巧笑嫣然,似乎还是当年那个宠冠六宫的妃子。她手中轻轻地握着一个卷轴,那卷轴上面依稀刻着一些字样,并不惹人触目。

我搬了一张木凳,踩在上面,掀开锦妃塑像手腕上的机扩,那个卷轴就掉了出来。

我握着那个卷轴,回转身去,对季书说:“你看,辽东铁骑,全都掌握在他母亲的掌中。”

季书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将卷轴接过去。

在那卷轴上的字样中,刻的是杜甫的“兵车行”。在诗句的中间,其中有一个“兵”字周围略略有陷下去的痕迹。四周还有细微的刻线。

季书用征询地眼光看了我一眼。

我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个“兵”字按了下去。

那“兵”字被掀下去了之后,卷轴下部便轻轻弹开。

我还记得,九王爷为了这个机扩。反复让人找天下的能工巧匠,最后才终于让苏州一个人负责完工。

而且,这个人后来不知所终。

因此。这个机扩,可以说是除了我和他之外。没有旁人知晓。

五块兵符,从里面掉了出来。

那几块兵符,看起来是完全一样的。

只有我和九王爷以及五个门外地守军统领们能够辨认,这几块兵符分别对应着京城五个门外的守军。每一处守军只有对应地兵符可以调动。

我从季书手中拿过那几块兵符。

那只是几块普通的兵符,用铁铸成。兵符上只有几条莫名其妙的条纹路,看起来完全没有差别。

我将那几块兵符列在地上,问季书道:“看不出差别么?”

季书摇了摇头。

我指着当中一块兵符,道:“你看,这块兵符上面的纹路短了一些,短的方位是在西边。”

“不错。”季书恍然大悟,道:“这难道就是西门外地守军兵符?”

我摇了摇头,笑道:“错了,这是南门。”

季书皱紧眉头。看了一会儿,指着另一块兵符,恰好是短在东边。“

“这一块。是北门。”我笑道:“明白了么?按照西南东北的方向,按所缺短的那个方向。顺延一个字。便是那块兵符对应的方向。”

季书点了点头,长出了一口气。看着那几块兵符,哑然失笑,道:“他……果真将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你?”

这个问题我倒是没有想过。我忽然想起书房中的地道,墙上的画像,还有他曾经告诉过我的许多事情。我忽然发现他在这方面有点像是皇兄,总是将所有我懂或不懂的事情全都告诉我,哪怕是我知道了也没有用地。

一想到这个,我就惘然若失。

季书点头道:“他果然……很信任你。”

对,他是很信任我。

我心里忽然感觉到一阵慌张,俯下身去将所有的兵符都仔仔细细地收进怀里,道:“我们现在去哪里?”

说完,他朝着西宫的方向看了一眼,那意思是说,是否要去西宫。母亲和姨母还在那里。

西宫,我心里紧了一紧,沉默一会儿,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不用了,我们想办法出宫要紧。”

一说到出宫,我们反而都沉闷了下来。

进来容易,出来可就难了。

如何才能出去?再走西宫那条暗道显然是不可能地了。皇叔必定在那里派了人马把守。

“小人倒是有个办法。只是要委屈两位了。”一直跟在我们身后的太监李全颇有些迟疑地说,“这个……每天午后,总会有人来暗暗盘查北辽宫中原有地太监、宫女和部分被俘虏地侍卫。”李全叹了口气,说:“由于皇宫中已经变天的消息,外面还不知道,因此这种搜查只是偷偷进行地,南齐的……”他怯生生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说:“南齐的摄政皇不愿意杀太多的人,每一次都是将搜查到的人关进监牢中,这个监牢中人满为患,疏于管理,如果到了那里,应该比在宫中更好逃脱。”

这个办法听起来还是很可行。

我和季书看了看,点了点头,说:“很好,看来值得一试。”

李全笑道:“娘娘和公子扮得脏一些,应该看不大出来。搜查的人每天要看许多人,造就已经不记得了。”

事到如今,恐怕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我点了点头,跟随着李全一起走出冷宫。季书跟在我们后面。

出门后,我回头去看了一眼身后的冷宫,那个门口的侍女塑像还是谦卑地站在那里,风吹云动的时候,我忽然觉得那尊雕像很是眼熟。

第三卷 兵戈 第二十回 心虻(中)

   “看什么?”季书发现我呆呆地站在原地,过来拉我,催促我快走。

被他拉着走了几步,那尊雕像顿时掩映在修竹中,隐蔽不见了。

我以为自己只是一时错觉,也就没有深究,跟着李全和季书朝外走去。

一边走,季书一边对我说:“刚才那个守宫门的将军发现我们之后,定会马上就去向你皇叔报告,他必定立刻派了人到西宫去,却没有发现我们的踪影。如今宫里上上下下,一定都在找我们。”

我点了点头,对李全说:“这里可有近的路走?”

“有的,”李全点了点头,说:“咱们皇上心情不好的时候常常喜欢到这冷宫中来坐坐,甚至在这里歇宿的时候也有。皇上虽然来,却又不喜欢别人看见他在这里。所以老奴吩咐人给他收拾了一间屋子,只有他一个人偶尔来的,平时都没有人在这里。娘娘和公子可以先到那里去,再绕过一个园子,就是奴才们住的地方,在那里躲起来,假装成宫中的侍女或是太监,被人搜出来,不就出宫了。”

我点了点头,说:“这样很好。就这么办吧。”

李全点了点头,送我们朝着西北角那个九王爷曾经住的地方走去。

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听见了一声微弱的喊叫。那个叫声,听起来竟然如此熟悉。

这叫声,完全像是九王爷的声音。

我们三个人都吓了一跳,立刻站住脚。

这冷宫当中荒草萋萋,凉风阵阵,再听见这种惨叫声。当真让人有些毛骨悚然。

恐怕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人来。

也是这样让我毛骨悚然,也是那样突然出现。

而且这个人的声音。完全应当跟九王爷一模一样。

想到这个人的时候,我不由得连连悔恨。为什么从来没有想到过要问问九王爷此人到何处去了。

这个人,就是九王爷的孪生兄弟,黄天锡。

“李全,”我低声说:“皇上常常进去暂住地屋子是哪一间?”

李全战战兢兢地将手指向惨叫声传来的方位。

我心里有数,笑盈盈地对季书说:“恐怕你还没有见过此人。我上官叔叔的爱婿。九王爷地孪生兄弟,黄天锡。”

季书脸上吃惊的表情,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寒风中,那人隐隐约约正在叫道:“黄天羲,放我出去!”

李全小心翼翼地将门打开,只见里面黑洞洞地,完全没有一点亮光。

“这屋子竟然没有窗户。”季书小声对我说。

我点了点头,心想,这屋子是关什么人的?自然不能有窗户。

一开门。那种长久不透气的气味就蔓延出来,我们三个人都忍不住捂住了自己的鼻子。

不过那个声音显得更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