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小人物-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小桐又道:“昨日我和娑娜出去走了走,到哪都有老百姓说你的事情,你可是长安百姓眼中的大救星了。”

    “宝儿,我有一句话想说,就怕你不高兴!”娑娜皱着眉头轻声道。

    江小桐在一旁嗔道:“娑娜,咱都是自家人,有什么话不能说?”

    娑娜叹了口气道:“宝儿现在的确很风光,可是短短一个月时间,获得这么大的名声,又得罪了那么多人,今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江小桐目光中透过一丝诧异,没想到娑娜久居塞外,小小年纪竟会有这般见识,怎能不让他觉得奇怪。

    “宝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可要长个心眼呀!”江小桐也点头道。

    张宝儿点点头道:“其实,我就压根就不想做什么京兆尹,明日早朝我就设法去推了这差使!”

    江小桐与娑娜面上露出了喜色,这一个月来张宝儿忙得两脚不沾地,他们连见一面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是一起聊天了。

    从屋中出来,张宝儿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他深思片刻,对华叔道:“华叔,你速将谷儿喊来,我有要事!”

    “是!姑爷,我现在就去!”华叔点头道。

    看着华叔离去的背影,张宝儿陷入了沉思。刚才听了娑娜的话,张宝儿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消息来源有限。

    在潞州和曲城的时候,凭着燕谷这点人手打探消息是足够了。可这里是长安,地方太大了,更何况自己想要的消息还有许多是朝堂之上甚至宫里的,现在的人手显然就不够了。可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他只有找燕谷商量了。

    ……

    “谷儿,坐!”张宝儿对燕谷道。

    “宝儿哥,你莫不是遇上什么事了?”见张宝儿的面色有些奇怪,燕谷关切地问道。

    “谷儿,咱们认识几年了?”张宝儿问道。

    “三年了!”

    “你的家仇我还没帮你报,你不会怪我吧?”张宝儿有些内疚道。

    燕谷眼圈在些红了,他强忍着没流下眼泪来:“宝儿哥,我不怪你,我知道你一定会帮我报仇的。”

    “我会的,一定会的!”张宝儿动情道:“谷儿,相信我,这一天不远了!”

    “我相信!”燕谷重重点点头

    “谷儿,我现在也想替你报仇,可是我的力量还不够。现在,我身处在这个旋涡当中有些时候也是身不由己,若只是我一个人,我根本不会害怕这些宵小。可是我身边现在有一大批人,他们既然跟了我,我就要全力保护他们。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洞察先机,说白了,我需要大量的情报!”

    燕谷听明白了张宝儿的意思,他满脸惭愧道:“宝儿哥,我……”

    张宝儿摆摆手道:“你已经做的很好了,我知道,你现在很难,但是不管再难,也要迅速扩大消息的来源。不然我们就如同聋子、瞎子一般,到时候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燕谷问道:“宝儿哥,我该怎么做?”

    张宝儿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只有找你来商量,想听听你的意见!”

    燕谷想了好一会,对张宝儿道:“要想得到更多的消息,就必须有更多的人,还要花更多的银子!”

    “人手不够和费用不足这不是问题!”张宝儿爽快道:“你回潞州一趟,到猴子那里挑选一批训练好的童奴,他们都有一定的战斗力,忠诚也没什么问题,可以作为今后的骨干使用。除此之外,还要设法发展各行各业的外围人员。我会给岑大哥交待,你所需要的经费,无论多少他都会无条件满足,你就放心做吧!”

    燕谷点点头道:“宝儿哥,酒肆饭庄向来就是探听消息的最好去处,我想安插一些人到岑大哥的那些产业当中去!”

    “没问题!”

第五百三十六章 祭天() 
“还有,京兆府在各坊都有武候四处巡查,打们打听消息也很方便,我想安置一些人去做武候!”

    长安郭城被横竖三十八条街道分割成一百多个坊,这些坊都由坊墙和坊门围起来。每个街角坊里都有武侯铺,大铺三十人,小铺五人,他们负责坊内的百姓的治安管理。

    “没问题!除此之外,皇宫大内、官员家中,城内的各个角落你都要安置人手,要保证在长安没有你们探听不到的消息。”

    “宝儿哥,我明白了!”燕谷点头道。

    “待条件成熟了,你的人要遍布到大唐每一寸土地,放眼天下要没有我们打探不到的消息!”

    张宝儿眼中闪现出憧憬的目光。

    ……

    第二日凌晨,张宝儿便被早早唤醒了。

    张宝儿努力睁开眼睛道:“华叔,这才什么时辰呀,就要起床?”

    “姑爷,您忘了,今日可是要上朝的!”华叔提醒道。

    京兆府的衙役捕快和各坊武候每日四处巡查,作奸犯科之辈早已闻风丧胆。三个月期限到了,张宝儿将京城秩序整饬一新,李显大喜,下旨让张宝儿参加早朝,要在朝议时进行嘉奖。

    张宝儿揉揉眼睛苦笑道:“我把这茬给忘了!还好,幸亏不用天天上早朝!”

    ……

    早朝对文武百官来说,早已习惯,可张宝儿这才是第二次参加早朝,多少还是有些新奇。

    当张宝儿走入朝堂之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射向了他,有赞赏,有不屑,有畏惧,有憎恨。张宝儿却对这些目光视而不见,只是找了个角落打起盹来,就连崔湜向他挥手打招呼都没发现。

    李显今日上朝显得神采奕奕,意气风发,前些日子的颓废一扫而空。

    在朝议中,李显对张宝儿大加赞赏,任命张宝儿为刑部侍郎,并加封为开国县伯。

    刑部侍郎与京兆尹同为从三品,但刑部侍郎是刑部的副长官,权力远不是京兆尹所能比的。大唐的爵位分为亲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九级,张宝儿被封为开国县伯属第七级爵位,这也让很多人眼红不已。

    眼红归眼红,但对张宝儿的任命和加封,却没有一个大臣站出来反对。当然,有些人不是不想反对,而是没法反对。张宝儿使用雷霆手段将根深蒂固的京城痼疾全部清除,长安百姓甚至自发敲锣打鼓以示庆贺,政绩明摆在那里,此时反对岂不是自讨无趣。

    按理说,张宝儿升了官应该高兴才是,可此刻他却苦着脸:做了刑部侍郎,今后每逢朝议就得早早起来上朝了,这可不是张宝儿想要的。

    接下来李显与众臣又议了一些其他事情,很是枯燥无味,张宝儿压根就没听进去,立在一边打起瞌睡来了。

    就在大臣们以为今日的朝议就要结束的时候,李显突然又说话了:“众位爱卿,前些日子,皇后向朕提议,要朕到泰山封实禅,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大臣们听罢,心中不由咯噔一下。

    历代各朝最隆重的典礼就是封禅了。

    所谓封禅,是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一般是在泰山举行。所谓“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而“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祭地,向天地宣告人间太平。在活动过程中,皇帝是初献,就是第一个把祭品捧上去的人。而公卿代表是亚献,第二个摆上祭品。

    当年,唐高宗和武则天封禅泰山时,唐高宗初献之后,担任亚献的,不再是公卿代表,而是皇后武则天!这件事让武则天大大出了风头,政治地位也进一步提高。

    韦皇后有效仿武则天之心,众位大臣都已经明了,如今韦皇后向李显提出这样的建议,明着是为了歌颂李显的功绩,实际上是想必是想谋取那亚献之名,为自己造势。

    听了李显的话,文武百官面上神色各异,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就在此时,中书侍郎萧至忠出列奏道:“陛下,自古帝王各科典礼中,封禅的规格最高,必须是在国泰民安、皇帝广受推尊的条件下才能举行,故而封禅的君王并不是很多,请陛下三思!”

    萧至忠这话说的很委婉,但李显与众位大臣们都听出来了,以中宗的文治武功来说,根本就不具备封禅的资格。萧至忠是想通过劝退李显方式,让韦皇后的如意算盘落空。

    李显虽然生气,可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怎么办呢?他退而求其次,决定到长安城南郊举行祭祀天地大典。

    李显让步了,不去泰山封禅,只是在南郊举行祭祀天地大典,这下萧至忠没有理由再反对了。

    南郊祭天也是最高规格的国家典礼之一,所以事先要求官员们商定行礼的程序。到了这个关键时候,韦皇后在朝廷中的支持者就该派上用场了,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宗楚客施了个眼色,翰林院学士祝钦明奏道:“臣在翻阅古书时发现,在远古每逢大的祭祀,都有皇后参与献祭。所以这次南郊祭天,皇后娘娘也应当参加,并助祭天地。”

    祝钦明言毕,马上有人跳出来反驳:“亏你祝钦明还是个读书人,你还认不认字,还懂不懂古人说的话啊?古代皇后可以参加祭祀,但参与的是祭祀祖宗的活动,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皇后祭天的。”

    朝内韦皇后与太平公主两派的大臣各持己见,相持不下。

    看着朝中众臣乱作一团,李显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此时,张宝儿已经不打瞌睡了,两个眼珠子骨溜溜乱转,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李显一看,是张宝儿要说话,脸色稍微缓和了些:“张爱卿,直言无妨!”

    “朝中大臣意见不一,现在决定此事有些不妥,若陛下信得过微臣,让微臣下朝后与众大臣先行沟通,取得一致意见后,下次朝会再议,请陛下恩准!”

第五百三十七章 交换() 
“你能让众爱卿取得一致意见?”李显瞪大了眼睛。

    “微臣愿意一试!”

    李显一挥手道:“好了,这事就交给你了!散朝!”

    “哼!”

    李显身后的珠帘内传来了一声重重地冷哼,接着传来凌乱的脚步声。不用问,是韦皇后拂袖而去。

    ……

    “下官见过公主殿下!”张宝儿向太平公主施礼道。

    张宝儿一下朝就接到了太平公主的请柬,尽管不知太平公主是何意,但既然与她联手了,就不能不给她这个面子。

    “张府尹,哦,现在应该称呼你为张侍郎了!”太平满脸满脸带笑道:“看不出来你的能量还真不小!”

    “谢公主殿下的夸奖!”

    太平公主引着李旦与张宝儿来到书房。

    张宝儿知道,太平公主宴请自己是假,从自己这时探听虚实是真。

    “来我为你介绍一下,这是相王!”太平公主指着一个慈祥的老者道。

    相王李旦是李显的弟弟,太平公主的兄长,李隆基的父亲,张宝儿第一次见到相王李旦,他赶忙恭身施礼:“下官见过相王!”

    “盈盈可是天天把你挂在嘴上,三郎也时常写信来提到你,一直想见见你,今日终于如愿了!”李旦笑呵呵道。

    听了李旦略带戏谑的话,张宝儿不知该怎么回话了,只好微微一笑,不再言语了。

    三人坐定后,太平公主直截了当问道:“张大人,你在朝堂上的那一番话,可否是有什么深意?”

    张宝儿点点头道:“下官的确是有些自己的想法,这事还与相王有些关系!”

    “哦?”李旦有了兴趣:“与我有何关系?”

    “下官想让相王的五个儿子回到长安来!”

    “啊?”这回轮到李旦愣住了。

    李重俊死后,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成为了重点防范对象,韦皇后本想扩大株连范围,把相王和太平公主也牵连进来,借这个案子把他们俩解决掉。可是,相王兄妹没有参与政变,让他们抵罪,人心不服啊。再说了,李显只剩下这一弟一妹了,怎么会同意韦皇后的意见呢?韦皇后只好表态不追究了,不追究归不追究,但是韦氏心里对李旦始终还是不放心。没过多久,李旦的五个儿子倒霉了,纷纷被发配到地方。

    太平公主恍然大悟道:“张大人,你莫不是想劝说我们,将那亚献的名分给她,以此做为交换,让四哥的五个儿子回京吧?”

    张宝儿点头道:“正是!”

    李旦没想到张宝儿竟然会有这种心思,不由感动道:“张大人,若你真能让他们回来,我算欠你一个天大的人情,日后定会回报!”

    张宝儿倒不在意:“相王客气了,下官可不要什么回报,下官曾经答应过临淄郡王,一定会设法让他回到长安,这也算是履行诺言了!”

    太平公主在一旁有些担忧道:“张大人,能让四哥的五个儿子回来当然是好,这么一来岂不是助长了那贱人的嚣张气焰,万一她……”

    张宝儿笑道:“下官知道公主殿下担心什么,不过还请公主殿下放心,这世上只会有一个则天皇帝,韦皇后空有野心无才无谋,成不了大事的。”

    “张大人怎的就如此肯定?”太平公主奇怪地问道。

    “则天皇帝每走一步,心中都思虑着全局和通盘部署,能够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最主要的是能够顾全大局。而韦皇后的终极目标不过是为自己、为个人做皇帝,谋取最高权力。则天皇帝能够知人善用,唯才是举,而韦后却做不到这一点,你看看她现在用的那些人,哪有一个真正有才干的?则天皇帝称帝时已经做了二十八年的皇后,实际操控政局二十五年,施政才能卓越,得到百姓和大臣的认可和信任,即使不称帝,也是实际上的皇帝。但是韦氏做皇后不过五年,不但没有任何建树,而且骄奢淫逸,不顾百姓死活。所以,她只能玩些权术,敛些钱财,拉拢些不上台面的党羽。”

    张宝儿这一番话侃侃而来,当然不是他自己能说出来的,可张宝儿身边有个魏闲云,有他出谋划策,张宝儿说出这番话来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武则天是李旦与太平公主的母亲,张宝儿说的这些,他们二人感同身受,不禁暗自点头。

    “当然,韦皇后成不了大事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张宝儿顿了顿又道。

    “是什么?”

    “滥封斜封官导致朝廷内乌烟瘴气、腐败堕落,很多正直的大臣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太平公主听罢,浑身一颤,陷入沉思当中。

    “得到亚献的名分只能暴露她的野心,让朝臣对她更加厌恶,我们何不顺水推舟将名分给她,换得五位郡王回京,增强公主殿下与相王的实力,最不济也多了份自保的实力。再说了,韦皇后最大的依仗是陛下的庇护,下官若经常能为陛下分忧,就会得到陛下的信任,下官会借机对陛下循循善诱,这岂不是可以将她的优势抵消了?再说了,下官这样示之以好,还可以避免她觉得大势已去而狗急跳墙,何乐而不为呢?”

    李旦听罢,不禁感慨道:“张大人,不是我说,这满朝文武当中,也没有一个人像你看的这么透的!”

    “公主殿下,相王,有个事下官得提前告罪!”张宝儿突然道。

    “告罪?”

    “下官来公主府与二位密谈,肯定躲不过有心人的注意。到时候,在韦皇后面前,下官免不了要痛斥二位,说你们要拉拢下官对付她,当然,你们的拉拢被下官严辞拒绝了!”

    李旦与太平公主当然知道张宝儿口中的有心人指谁,不由面面相觑。

    太平公主恨恨道:“我们与她水火不容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你看着办吧……”

    ……

    望着张宝儿离去的背影,太平公主神色复杂道:“四哥,有他在,恐怕那贱人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李旦同样神色复杂:“他是个让人看不透的人!”

    ……

第五百三十八章 支招() 
“下官拜见皇后娘娘!”

    韦皇后瞥了一眼张宝儿,阴阳怪气道:“本宫可不敢当,你深得陛下信任,哪敢让你拜见本宫!”

    张宝儿并不在意她的态度,不卑不亢道:“下官今日来是有一事与皇后娘娘商议。”

    韦皇后愣了一愣,突然问道:“你今日可是去了太平那贱人的府上?还见到了李旦?”

    张宝儿也不隐瞒:“是的,公主陛下与相王请下官过府,是想让下官帮他们阻止娘娘得到亚献名分!”

    “哼!就知道这贱人没安好心!”韦皇后恨恨道。

    “不过,下官并没答应他们!”

    “哦?”张宝儿的回答让韦皇后的心情好了点,她缓声问道:“你有什么事与我商议?”

    “下官已经说服太平公主与相王,将亚献的名份让出来给皇后娘娘!”

    “什么?”韦皇后忍不住站起身来。

    “下官已经说服太平公主与相王让出亚献的名份!”

    “他们怎么会同意?”韦皇后猜疑地打量着张宝儿。

    “他们当然不会同意,但下官替皇后娘娘答应了他们提出了条件!”

    “什么条件?”韦皇后不动声色问道。

    “今日下官在太平公主府上,相王求下官说,他年龄大了,希望几个儿子回来团聚,下官当时心中一盘算便答应了。下官知道此事没有皇后娘娘的点头,他们肯定回不来,于是便与相王与太平公主做了这么个交换。皇后娘娘,他们已经作了保证,下次朝议的时候,大臣们不会再反对娘娘亚献的名分!”

    “就这么简单?”韦氏有些狐疑道。

    “就这么简单!”

    “不行,本宫不能答应!”韦皇后摇摇头道:“这么做,本宫得不偿失!”

    韦皇后的回答早在张宝儿的预料当中,张宝儿点点头道:“下官也知道这事娘娘不一定会答应,但下官已经答应了相王,只好尽全力促成此事了。下官再加一道筹码,不知娘娘有没有兴趣听听?”

    “你说说看!”

    “据下官所知,在娘娘与太平公主以外,还有一股神秘的力量,下官保证在三个月之内将幕后黑手给揪出来,如何!”

    张宝儿所说的这股神秘力量,韦皇后早就有所察觉,几年来她派了很多人去查寻,却是一点线索都没有,这一直让她很头疼。若不是因为忌惮这股力量,她早就与太平公主彻底撕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