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凶手从窗外投蛇,那蛇在咬伤人后必定还得从窗子爬出去。说不定,这条蛇可能还在窗外附近。
张宝儿让捕快们在窗外细细地寻找这条蛇。
第四百八十八章 棘手()
捕快散开搜寻了一阵,除了发现几条无毒的草蛇外,没有找到青蛇的一点踪迹。
张宝儿决定询问白顺端,白顺端此刻虽然已经清醒,可还是有些心有余悸,他讲述了昨晚发生的一切。
白顺端告诉张宝儿,昨天是他五十岁生日,晚上,白夫人陪他喝了几杯寿酒。睡觉时,白夫人说腰部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白顺端忙点亮蜡烛,烛光下,白夫人看得清清楚楚,咬自己的东西竟是一条青蛇!白顺端忙拿过枕头想将蛇头捂住,哪知这条蛇回过头来在他胳膊上咬了一口。他知道这种青蛇毒性极大,就拿毛巾将胳膊扎起来。这时,白锦娘就闯了进来。
白顺端眼里滴下了泪水,悲伤地说:“没想到,夫人命短,弃我而去……”
张宝儿问他能不能肯定这条蛇是从屋外爬进来的,白顺端说他不能断定。张宝儿又问当时有没有听到窗外有什么声响,白顺端说当时下雨打雷,没听到外边有什么异样的响动。
张宝儿决定在邻居们中了解一下白家的情况。邻居们都对白夫人之死大为惋惜,说两口子恩恩爱爱,白夫人对待白锦娘比亲生的女儿还要亲上三分。这样一对口碑极好的夫妇,怎会被投蛇致死呢?
张宝儿知道,这个案子很是棘手,眼下当务之急是要赶紧找到窗外留下脚印的人。
这时,在场的关回对张宝儿道:“县令大人,我知道投蛇谋害表哥表嫂的凶手是谁了。”
“哦?”张宝儿赶忙问道:“是谁?”
“这个,我不敢说!”关回支支吾吾道。
“说吧,有本县令在这里,你怕什么?”张宝儿对关回打气道。
“是主薄宋佳成!”关回大着胆子道:“白锦娘和宋佳成相好,可表哥表嫂一直不同意,一定是宋佳成怀恨在心起了杀机的!”
听了关回的话,张宝儿眉头紧皱。关回的疑心也不无道理,可如果凶手是宋佳成,宋佳成怎会在暴雨之夜去找宋郎中求救呢?
不管怎么说,宋佳成还是有嫌疑的,张宝儿决定亲自问问宋佳成。
张宝儿来到宋佳成的家中,支开左右闲杂人等,便将来意说了。
宋佳成倒也爽快,他告诉张宝儿,昨天晚上他和朋友去喝酒了,回来时已是午夜,刚回到家中便听到白夫人的惨叫声。他急忙赶到白家,站在后窗外一听,结果听到了白锦娘的呼救声,就撞开门冲进去了。
张宝儿仔细观察宋佳成穿的鞋,这双鞋的大小和发现的泥脚印相吻合。那么宋佳成会不会就是站在窗子后边的那个投蛇人呢?
张宝儿将宋佳成作案的情景在脑海里再现了一番:宋佳成早就对白顺端反对他和白锦娘的婚事感到不满,喝酒回来后萌生了杀机。他绕到白家后窗外,将一条准备好的青蛇扔到白顺端夫妇的床上。扔完毒蛇后,宋佳成并未跑远,听到女人的惨叫后他又跑回白家。他救人是假,看自己得手与否是真。因为宋佳成说过,他听到呼救声立刻就进屋了,但白锦娘说她进到白顺端夫妇的房间里立刻呼救,又过了至少有一盏茶的时间宋佳成才来的,这里时间对不上,宋佳成在说谎!难道说,他在拖延时间好等毒发?
张宝儿转念一想,又发现新疑点:白夫人先被蛇咬伤,中毒自然深,所以她还不及提防便毒发身死了。白顺端大难不死,一个原因是他是后来被咬的,再就是他及时在胳膊上扎了毛巾,否则也性命难保。同样遭毒蛇咬,为什么白顺端知道用毛巾扎住自己的胳膊,而不扎夫人的呢?真的是来不及吗?
这时,张宝儿又想到床铺下面的硫黄细末。难道,主人事先便知道会有蛇出现所以撒上了硫黄?
这样看来,白顺端夫妇二人中有一人知道内情,甚至就是凶手!而照常识,如果将泡有硫黄的水抹在身体上,毒蛇一定会绕行,能更好地防止被蛇咬。
想到这里,张宝儿跳了起来,再次验看白夫人和白顺端的身体,白夫人的身上竟然散发着淡淡硫黄味!也就是说,是白夫人事先知道今天晚上有毒蛇而做了防范。可是,为什么先被咬的却是白夫人?
这时,张宝儿发现床面上有一枚细细的绣花针,这个绣花针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张宝儿从宋佳成的家中出来,又去了关回的家中,让他详细讲述来到案发现场的始末。
关回说,半夜他和媳妇正在睡觉,忽听隔壁传来白锦娘的哭喊声。他以为是表哥在训斥侄女,因为白锦娘和宋佳成相好,表哥隔三岔五地训斥女儿,关回也没在意。随着哭喊声越来越急,他这才和媳妇穿衣去了白家。这时,宋佳成已经去找郎中了,关回这才知道,表兄嫂被毒蛇咬伤了。
“表嫂就是这个命,她前夫也是被毒蛇给咬死的!”郑氏打了个唉声说。
张宝儿微微一愣,示意郑氏继续说下去。
郑氏说,白夫人本是县城刘记铁匠铺的老板娘,四年前,刘铁匠被蛇咬死了,后来她就改嫁给了白顺端。
张宝儿问他们看没看到屋里有什么装蛇的东西,郑氏说没在意,但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说好像白家夫妇的床上放着一只竹筒。
“一只竹筒?”张宝儿眼睛一亮,“在哪儿?”
郑氏想了想道:“我见那东西脏,就把它扔在我们家厨房的柴堆里了。”
听了郑氏的话,张宝儿高兴地蹦了起来,急急对郑氏道:“走,带我去你家的柴堆。”
在厨房的柴草堆里,果然发现一只一尺多长的竹筒。张宝儿把竹筒放在鼻子下闻了闻,不由大喜,张宝儿对关回说,天色已晚,他要回衙休息了,有什么线索让他及时报告。
关回点头答应了。
走到巷外,张宝儿叫过华叔叮嘱了一番
华叔点点头,便转身离开了。
晚上,关回埋怨媳妇郑氏:“你在县令大人面前瞎咧咧啥啊?你不说话,谁还能把你当成哑巴?”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三名凶手()
郑氏挨了骂,满脸委屈:“我也没说什么啊。”
关回越发怒了:“臭婆娘,老子死就死在你手里了,你说了不该说的话!”
郑氏如羔羊般无奈地哭泣起来。
这当儿,从后窗外跳进个人来:“关回,跟我到衙门里去一趟吧!”
原来,这人正是华叔。
第二天中午,关回被带到了堂上。
宋佳成、白顺端一干人等也站在堂下。
张宝儿一拍惊堂木,冷冷说道:“关回,事到如今,你还有何话说,本官早就料定晚上你会埋怨你媳妇的,故此派人隐藏在你家屋后监视你。我回到衙中后查阅了四年前刘铁匠死亡的卷宗,刘铁匠也是在睡觉时被毒蛇咬死的,那时官府也介入了调查,当时协助官府调查的就是当铁匠铺学徒的你!官府当时误认为刘铁匠系毒蛇咬死,最后不了了之。听你媳妇说白夫人的前夫刘铁匠也是被毒蛇咬死的,我觉得不会这么巧,就去了刘家探访。从刘家那里我了解到,你是刘铁匠的徒弟,并且,和白夫人关系暧昧,白夫人嫁到白家,你是媒人,因此我断定你和白夫人旧情未断。昨晚你埋怨郑氏的话更加证实了我的判断。关回,没想到你又故技重施啊!”
“大人,我招。”关回跪倒在地,承认是他和白夫人合谋投蛇加害白顺端的始末……
原来,关回和白夫人早就相好。
那一年,白夫人和关回合谋害死了刘铁匠,正当关回欲娶白夫人为妻时,老父却让他按照婚约娶郑氏。
关回无法,只得负了白夫人。也恰恰在这时,表兄白顺端死了妻子,关回就将白夫人介绍给表兄了。
刚开始,两人还能恪守叔嫂之礼,后来,他们趁着白顺端不在家,一来二去,便旧情复燃了。两人为做长久夫妻,就商量先除掉白顺端,然后再将郑氏休了。
关回买了一条毒性极大的青蛇放在竹筒里封好,然后将蛇饿了三天,这才将装蛇的竹筒交给白夫人。没想到白夫人办事不周,反害了自己。
关回讲完作案的经过,忍不住抬头问道:“大人,小人佩服您断案如神,可您是如何断定我就是投蛇的真凶呢?”
张宝儿瞅了一眼关回道:“这还不简单!刚开始,我怀疑宋佳成,因为他的供词时间对不上。可当我看到了屋内遗留下的硫黄,闻到了白夫人身上的硫黄气味时,调查方向就变成了白夫人。显然白夫人事先知道有毒蛇出现而做了防范,所以这蛇很可能是她放的。而地上的硫黄不是为了防蛇,而是引蛇,两边撒上硫黄线,中间留道路,引蛇通过此路从那面墙上的缝隙出去。可我当时只看到了少量硫黄细末,我知道,一定有人清理过作案现场的痕迹,而这些,只有你才能办得到,因为你是除了宋佳成、白锦娘外第一个进入现场的人,可你百密一疏没有清理干净。既然房间里有硫黄,蛇不可能是从外边钻进来的,一定是被人事先装在一个器物里,没想到你媳妇无意中说见过一只竹筒,我就知道,蛇一定藏在这竹筒中。在你家,我发现竹筒后更证实了我的判断,因为竹筒里有一股蛇腥味儿。关回,你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可还是露出了马脚。”
关回心服口服,堂下众人一片欢呼。哪知张宝儿又拍了一下惊堂木:“关回已然认罪伏法,不过,他并不是本案的唯一凶手,本案的凶手还有两个人。”
众人一下子都愣住了。张宝儿缓缓地说:“其实,造成白夫人死亡的人有三个,一个是关回,另一个是白夫人自己!还有一个人,差一点蒙蔽了我的眼睛!”
张宝儿说到这儿目光如电直射向人群,“那个人就是同样被毒蛇咬伤的白顺端!”
白顺端大声喊冤。
张宝儿叹了口气道:“白顺端,我也不希望你是本案的凶手之一,可事实就是这样。”
白顺端脸上沁出了一层汗珠。
张宝接着道:“那天后半夜,白夫人将竹筒藏在被子里,然后和你假意温存,想趁你不留神悄悄打开竹筒的塞子,可却被你发现了。你劈手夺过竹筒,又顺手拿来绣花针,用针刺竹筒上的小孔,刺疼了里边的青蛇。那蛇被扎后,顶开竹筒的塞子爬出来将白夫人咬了一口。白夫人挣扎,再加上身上有硫黄的气味,蛇就转过头在你的胳膊上狠狠地咬了一口。你知道毒性的厉害,自己用毛巾扎住胳膊不使蛇毒蔓延。试想,白夫人身上有硫黄护体,若不是你用针刺那蛇,蛇又怎会咬她呢?不过,那白夫人不仁在先,你不义在后,情有可原,本县令不判你死刑,从轻发落就是。”
白顺端如释重负,谢恩道:“县令大人断案如神,真是民之父母,我在此谢过大人了。”
在场的人无不为张宝儿精彩的断案拍手称快,尤其是宋佳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宝儿又看向宋佳成:“宋主薄,我问问你,那天晚上在白家屋后听到呼救,并不立刻进去,你究竟在磨蹭什么?”
宋佳成脸上一红,对张宝儿道:“那晚,我喝酒回来,见白家的后窗亮着灯,就悄悄走了过去。我和锦娘的事白叔不同意,他们会不会正在谈论我们俩的事呢?这时,下起了暴雨,我就站在后屋檐下细细地听。果然,白叔正与白夫人商量着如何将我和锦娘给拆开呢。我心里难受,就向雨中跑去,想让雨水来冲刷自己的憋闷。后来我刚刚回到家,就听到白夫人的惨叫和白锦娘的呼救声,我就又跑回来了,这一来一往耽误了时间。因为涉及到锦娘,所以我当时才隐瞒了这些。”
张宝儿冷哼道:“算你命大,你可能不知道,为此你差点被当作凶手抓起来!”
宋佳成听罢一阵后怕,幸亏张宝儿明察秋毫,找到了真正的凶手,否则自己还真有嘴都说不清了。
……
第四百九十章 自认凶手()
高文峰死了。
高文峰仗着自己的兄弟是绛州长史,虽年近六旬,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他的死让曲城的百姓人心大快,可张宝儿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按照张宝儿的想法,若高文峰能收敛以前的心性,便不再为难他。可是,曲城百姓都知道高家与张宝儿有仇,现在高文峰死了,于是便有了许多风言风语,很多人都在私下里议论,是不是张宝儿在幕后对高文峰下了黑手。
张宝儿知道,如果不能迅速查明真相,那自己有嘴也说不清了。
张宝儿在屋内焦急地来回踱步,华叔进屋来了:“姑爷,谷儿来了!”
“我正等他呢,快让他进来!”张宝儿赶忙道。
“宝儿哥,我查到了,是程清泉在暗中散布的消息,说高文峰是你派人杀死的。
“我一猜便是他干的!这个查不查都无所谓,只要能破了案,谣言自然也就消失了!”张宝儿问道:“我让你查的线索查到了没有?”
燕谷挠头道:“查是查到了一些,也不知有没有用!”
“你说说看!”
“高文峰被杀的当天,梅小山从高府门前经过,不想高家的看门狗一下子从门洞里蹿出来,对他又嘶又咬,梅小山又惊又恼,一脚将那只狗踢折了腿。高府的狗被人踢了,这还得了?当天下午,高文峰就带着管家和几个家丁到梅小山家里又抢又砸,还一脚将梅小山的妹妹倩儿踢倒在地,倩儿头磕在门槛上,当时就晕了过去。梅小山又气又痛,扬言要杀死高文峰。”
“梅小山?怎么会是他?”张宝儿皱起了眉头。
梅小山已经改邪归正不再做小偷了,在张宝儿的资助下做着小本生意,虽然挣的钱不多,但过日子是没有问题了。走了正道后,梅小山便把自己的妹妹接来一起住了,兄妹俩一起经营着小饭馆。梅小山对自己的妹妹极其疼爱,很显然,杀死高文峰的凶手极有可能就是梅小山。
“怎么了,宝儿哥?”见张宝儿不说话了,燕谷奇怪地问道。
“没什么!哦,对了!”张宝儿瞅着燕谷道:“上次和你说的事情,你怎么考虑的?”
“我去长安没有问题,我手下那些小乞丐我也会带走,只是我有些担心!”燕谷不安道。
“你担心什么?”
“魏先生也和我谈过这事了,我知道这事对宝儿哥很重要,我担心我做不好,影响了宝儿哥的大事!”
“我当是什么事呢!”张宝儿一听这才放下心来,拍着燕谷的肩头道:“你只管放心去做,不会影响到我的!”
“只要能帮到宝儿哥,我随时都可以出发!”燕谷拍着胸脯道。
送走了燕谷,张宝儿派捕快前往拘押梅小山。
很快梅小山被带来了,捕快还在他家后院的草丛中找到了几张银票,而票号正是高文峰的,这更加重了梅小山的嫌疑。
张宝儿一拍惊堂木,让梅小山交代他是如何杀死高文峰的。
梅小山大喊冤枉,可是他又提供不了昨晚不在现场的证据,也解释不了那几张银票的来历。张宝儿决定,先将梅小山关押起来。
一夜不眠,张宝儿又想到了此案的许多疑点:高文峰被杀当晚,高府中的十几条看家狗为什么一声也没有叫?而且高府的院墙足有五六人高,一般人不可能爬进去?能做到这一点的有两种可能,一是凶手功夫了得,二是凶手根本就是高府中人。高文峰的身上有两处伤口,一处在胸口,而另一处则在咽喉,而且刀口不一致,显然是两种凶器所致,按照常理,凶手杀人一般不会带着两种凶器,那么凶手难道是两个人?
种种这些疑点,放到梅小山身上好像都解释不了。
杀人者也许另有其人。
那么会不会是梅小山买凶杀人呢?
好像可能性也不大。
梅小山做的是小本生意,每天的收入并不算多,根本就不可能有钱去请什么杀手?
再说了如果高文峰的死真是梅小山所为的话,他明知道自己的嫌疑最大又怎么可能还若无其事地呆在家里,还如此不小心地将几张高文峰的银票落在自家屋后的草丛里呢?
这些都非常不合逻辑,张宝儿越想越加肯定高文峰的死与梅小山没有关系。
肯定是有人知道梅小山和高文峰的矛盾然后杀掉高文峰,最后嫁祸给了梅小山。
张宝儿决定先将梅小山释放,他想只要梅小山一放出去,真正的凶手也许就会自己露面的。
第二天一大早张宝儿拍案升堂,宣布梅小山杀人证据不足,予以释放回家。
谁知道他刚说完,跪在堂下的梅小山却大声喊道:“高文峰是我杀的。”
张宝儿吃了一惊:“梅小山,我已宣布你无罪,你为何又说高文峰是你所杀?”
梅小山哭着说:“县令大人明鉴,高文峰真的是我杀的。他踢晕了我妹妹,所以我要杀死他,为妹妹报仇。”
张宝儿疑惑地问道:“是不是有人逼着你承认?”
“没有,杀了人就该偿命,我现在只求一死。”梅小山面不改色道。
“那我问你,高府的院墙足有五六人高,你是怎么爬进去的?”张宝儿依然不死心。
梅小山道:“我从小就喜欢爬树,以前又做过小偷,高府那点院墙根本就难不住我。”
张宝儿眉头皱了几皱,又问梅小山:“若是你杀的人当有凶器,凶器在哪?”
梅小山说,他已经记不清他把刀藏在什么地方了。
一听这话,张宝儿心中的疑惑就更重了。
案发到现在一天还不到,要真是梅小山所为,怎么会记不起凶器藏在了什么地方呢?
既已承认了杀人罪行,又为什么还要隐藏凶器呢?
可是梅小山却坚决说高文峰就是自己杀的,无奈之下,张宝儿只有再次将梅小山关回了牢里。
当天夜里张宝儿又来到高府仔细勘察了一番,回到衙门时天已经亮了。
虽然一夜没有睡,张宝儿的脸上却看不出一丝倦意,反而流露出一缕如释重负的感觉。
第四百九十一章 气急败坏()
就在这时,有衙役来报,高文举来了。
张宝儿先是一愣,然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