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小人物-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时迟,那时快,江雨樵一个箭步上前,点了严宏图的穴道,顺手将剑夺过。

    严宏图无法动弹,只得怒目瞪着江雨樵。

    江雨樵一本正经对严宏图道:“你也不用瞪我,宝儿说了,谁也不能杀死你,你得留给宋宁来杀!”

    景龙四年七月初七,潞州第一大帮派长乐门灰飞烟灭,不仅四大护法、八大金刚、三十六分坛坛主死伤殆尽,据说就连长乐门门主严宏图,也被燕雀帮帮主宋宁手刃。

    如此骇人的消息传来,闻之者不由感慨万千,这世间又有多少人,多少事到最后都成了过眼云烟。

    玄阳塔上,两个人正负手而立。他们眼前是昔日长乐门的总坛,可现在却空无一人。

    终于,张宝儿先说话了,他看着宋宁问道:“宋帮主,你终于算是为你父亲报了仇了,今后有什么打算?”

    宋宁叹了口气道:“我想带着我的女人,找一个云深飘缈处,去过闲云野鹤的生活!”

    “那燕雀帮今后怎么办?”张宝儿淡淡道。

    “宋迪也长大了,我准备将燕雀帮交给他管理!”宋宁淡淡道。

    “宋迪?”张宝儿点点头脸上洋溢着笑容:“你的想法不错,他很合适!”

    ……

    菜摆上案几后,张宝儿对江雨樵道:“岳父大人,最近您老人家辛苦了,今天我请您老人家喝酒。”

    说罢,张宝儿对影儿道:“去将我的酒取来!”

    影儿瞥了一眼张宝儿,转身而去。

    不一会,影儿取来三个精美的小瓷坛,放在案几上。

    江小桐一见不由赞叹道:“且不说酒好坏,这盛酒的坛子可真是很别致!”

    江雨樵却皱眉道:“宝儿,不是我说你,你也太小气了吧,既然请我喝酒,就准备这么点酒,如何够喝?咱俩哪次不得喝个七八斤?”

    张宝儿一脸神秘道:“岳父大人,已经不少了,足足三斤呢,够足够我们饮的了!”

    “不够,不够,差得远呢!”江雨樵撇嘴道。“三斤还不够我一个人饮呢!”

    张宝儿笑道:“我这酒您老人家可从未饮过,它极烈。您放心,酒我管够,只怕到时候您想喝也喝不下了!”

    “有这回事?”江雨樵听了张宝儿的话有些半信半疑。

    张宝儿拍掉封泥,顿时一股清纯的幽香溢出。他将坛中的酒倒入杯中,只见杯中的酒水清纯透彻。

    江雨樵注视着杯中的倒影,不由疑惑道:“这是什么酒?”

    张宝儿笑道:“您尝尝便知!”

    听张宝儿说的如此玄乎,江雨樵忍不住端起杯一饮而尽。

    酒入了肚中,江雨樵的脸都快扭曲到一起了:“好辣!”

    江雨樵一边哈着酒气,一边赶紧将酒杯放在桌上。

    江小桐见状,不由紧张地看着江雨樵:“阿爹,您没事吧?”

    张宝儿倒不觉得意外,笑着问道:“岳父大人,你觉得这酒如何?”

    江雨樵点头道:“我还是头次饮如此烈的酒,入口辛辣,饮罢才觉得口感清爽,回味悠长。”

    说到这里,江雨樵向张宝儿笑道:“宝儿,你说得没错,这酒估计很少有人能喝得下三斤!”

    “岳父大人,来,为我们顺利除去了长乐门,干杯!”张宝儿来了豪气,率先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江雨樵也将酒一饮面尽,将酒碗放在桌上,一抹嘴道:“痛快!”

    江小桐也好奇地跟着泯了一小口,便赶忙吐了出来,这才知道这酒真的很烈。

    ……

    景龙四年七月十七,就在长乐门被灭的第十天,潞州城又传出一件让众人期盼已久的稀罕事:岑氏酒坊开始出售上古珍酒了。

    说期盼已久,是因为早在半月前,潞州城的大街小巷就开始传言,岑少白新开的酒坊内将出售一种世上无双之酒。

    说这是稀罕事,是因为此酒不是自酿的,而是从地下挖出来的,足足有好几百坛。也不知是谁埋的,据说有好几百年了,故而被称作上古珍酒。

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戏() 
不管是真是假,总之,岑氏酒坊开业的这一天,门口是人山人海。

    当然,这些人当中看热闹的人居多,真正来买酒的人却寥寥无几。就算真有好酒之人想尝个新鲜,也早被那酒坊门口标得天价吓得缩了回去:一斤上古珍酒竟然要一百两银子。

    要知道在普通客栈吃住一天,只需二十五文钱,一斤酒的价格竟然要一百两银子,这足够在客栈吃住一年多了。

    可越是这样,大家越是好奇,都想知道这酒能否卖得出去,谁会来买这第一坛酒。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人群中突然闪开了一个通道,一群差役簇拥着几人走到了酒坊门前。

    “是梁刺史来了!”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道。

    “岂止是梁刺史,还有临淄王、施司马、田长史,潞州最大的官全到了!”

    “他们是来买酒的么?”

    “买酒?”一个老者在一旁愤愤道:“你们谁见潞州官府的人买东西掏过钱?这岑氏酒坊的掌柜估计不死也得脱层皮了!”

    众人听罢不再言语了,都伸长脖子想看梁德全究竟要做什么。

    “梁刺史,这里还真热闹呀!”梁德全身边的一个美男子面上带着笑容。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崔湜。

    崔湜怎么会出现在潞州?不用问,肯定与张宝儿脱不了干系。

    没错,崔湜是张宝儿请来的。

    长乐门的烟消云散,标志着张宝儿与梁德全等人的较量,正式拉开了帷幕。

    如今的张宝儿,不再像以前只知单打独斗了,对付梁德全他会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所有资源,崔湜便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

    早在一个月前,张宝儿便派人去请崔湜,让他设法来一趟潞州,为自己壮威。

    对于张宝儿的要求,崔湜向来是毫不犹豫,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

    于是,便有了现在的这一幕。

    “是呀,这样的场面已经多年未见了!”梁德全在一旁陪笑道。

    按理说,崔湜与梁德全的品级相差无几,可不管怎么说,崔湜是京官,是管着官员升迁的吏部侍郎。

    再说了,崔湜身后还有个号称“巾帼宰相”的上官婉儿,尽管梁德全是韦皇后的人,但也不敢轻易得罪崔湜。

    崔湜到了潞州,梁德全礼数很是周到。

    崔湜潇洒地向岑氏酒坊门前负手而立的岑少白拱手道:“岑掌柜,好久不见了!”

    “啊?原来是崔侍郎!”岑少白见了崔湜不由喜出望外,赶忙回礼道:“这一晃大半年没见您了,您什么时候到潞州的?”

    岑少白怎么会不知道崔湜来潞州,岑氏酒坊之所以迟迟没有开张,就是为了等待崔湜。

    选择今日开张,也就是因为得知了崔湜到达潞州的消息。既然是演戏给梁德全看,那当然要演得逼真一些。

    “我是昨日到的!”崔湜眉飞色舞道:“在长安听说你这里出了上古珍酒,人便坐不住了。你知道的,我对好酒那可是情有独钟,自然要循着味来潞州见识一番。这不,正好赶上了你这酒坊的开张!”

    崔湜这番话让人听不出任何破绽,看得出来,崔湜也很会演戏。

    “放心,崔大人,绝对不会让你这趟白来的!”岑少白很是自信。

    “这酒真像你说的这么好?不仅口味极佳,而且奇烈?”崔湜故意问道。

    “的确如此!”岑少白点点头。

    “岑掌柜,虽然咱们是熟人了,但口说无凭,我得验证验证才行!”崔湜盯着岑少白。

    “这个自然可以!”岑少白拍着胸脯道:“不知崔大人如何验证?”

    “这口味极佳,量你也不会信口雌黄,我们就验证验证这酒到底有多烈吧!”崔湜提议。

    “就依崔大人!若有人能饮三斤上古珍酒而不当场醉倒,我这酒坊内的酒全部送与崔侍郎,如何?”看起来岑少白很有把握。

    众人听罢,不由暗自为岑少白捏了一把汗。要知道一般的壮年男子饮个三斤酒没有任何问题,要碰到善饮者,就算饮个七八斤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岑少白这话说得有些太满了。

    崔湜面上虽无表情,但心中也不由为张宝儿捏了把汗。可既然张宝儿如此安排了,他也只有配合岑少白把这场戏演好了。

    “若此酒真像你说得这般,那我便买上两百斤!”崔湜豪气道。

    听崔湜如此说来,人群中顿时喧腾起来:两百斤上古珍酒要两万两银子,不愧是长安来的大官,出手竟然如此阔绰。

    崔湜却丝毫不在意围观众人的赞叹,而是转头对身边的梁德全询问道:“梁大人,不知潞州可有善饮者?能否请来为我验证一番?”

    “梁德全笑道:“何须去请,这就有现成的!”

    “哦?没想道梁大人你竟然也善饮……”崔湜大喜。

    梁德全赶忙摆手道:“崔大人,您误会了!我可没这能耐!”

    说到这里,梁德全指着自己身边的施敬之道:“我说的是施司马,论起饮酒来,潞州无出施司马左右者。”

    听了梁德全这话,岑少白差点没笑出声来。

    前两日,张宝儿就断定,若崔湜提出让人验证酒的烈度,梁德全必定会推荐施敬之无疑。果不其然让张宝儿给预料准了。

    “那太好了,施司马可否为我验证此酒?”崔湜又看向了施敬之。

    施敬之腰肥脸大,脸上的肉堆得像油团,往脖子下溜,脖子又粗又短,一层盖一层,就像叠叠的浪,看起来像一个慈眉善目的“弥勒佛”。

    吏部侍郎请求自己试酒,这让施敬之多少有些受宠若惊,他最多可以饮十斤酒,酒量别说在潞州,就是放眼长安也鲜逢对手,三斤酒对他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施敬之拍着胸脯道:“崔大人放心,我定会让酒坊掌柜乖乖地把酒全送给您!”

    这下可有好戏看了,施敬之的话勾起了围观之人的兴趣,大家都想知道最终究竟是什么结果。

    岑少白让人在酒坊的门前立起一张胡桌,上面放着三个精美的酒罐和六只瓷碗。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为酒作赋() 
“施大人,这每一个罐中都装有一斤酒,可否需要称量称量?”岑少白向施敬之询问道。

    “不用!”施敬之常年喝酒,用眼一瞟便知罐内能装多少酒。

    岑少白将三个罐中的酒缓缓倒入六个瓷碗当中,碗中之酒清澈无比,众人哪见过如此之酒,不由赞叹上古珍酒果然名不虚传。随着酒香四处溢开,不少人肚中的酒虫早就被勾出来了。

    “施大人,请!”岑少白做了个手势,便退到了一旁。

    施敬之也从未见过清澈如水之酒,他走到桌前,缓缓将碗端到嘴边。

    众人屏住呼吸,齐刷刷将目光投到了施敬之身上。

    只见施敬之猛一扬脖,便将碗中酒喝入肚中,抹了一把嘴大吼道:“好酒!”

    众人不由为施敬之喝起彩来。

    施敬之也不停顿,又端起一碗一饮而尽。

    第三碗。

    第四碗。

    当施敬之端起第五碗的时候,就连岑少白心中也不由打起鼓来:没想到这厮如此能喝,两斤酒下肚竟然像没事人一般。

    岑少白虽然心中有些担忧,但面上却是一副神闲气定的模样。

    施敬之摇摇晃晃端起了第五碗酒,此时的他远没有端第一碗时的洒脱了,就连围观之人也能看得出来,施敬之已是强弩之末了。

    第五碗酒刚一下肚,碗还没顾得上放下,一股酒箭从施敬之口中喷出,他一头栽倒在地,竟是醉死过去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顿时让围观众人鸦雀无声。

    “啪,啪,啪!”只见崔湜拍手道:“果真是好酒!岑掌柜,我这就买下二百斤!”

    岑少白趁机道:“久闻崔大人的墨宝绝世无双,若是您能为这酒留个字,二百斤酒我便以半价售于大人!”

    “此言当真?”崔湜眼睛放起光来。

    “千真万确!”

    “笔墨伺候!”崔湜豪兴大发。

    不一会,洋洋数百字的《上古珍酒赋》便跃然纸上。

    岑少白如获至宝般接过崔湜的题字,不经意地问道:“崔大人,不知你为何要这许多酒?”

    崔湜接着说道:“遇此好酒难道不该让皇帝陛下也尝尝?除此之外,还有亲王公主、朝中同僚、亲朋好友不都得尝尝?我还担心这酒不够分呢!”

    “既是如此,崔侍郎这二百斤酒我一文钱也不收,另外再送崔大人一百斤。”岑少白眼珠一转道。

    “这如何使得!”崔湜连忙摆手。

    “崔大人你定要收下这酒,收下了便是帮了我!”

    “此话怎讲?”

    岑少白侃侃道:“崔大人且听我说,须知这酒好也怕巷子深,潞州与长安相比乃是偏僻之地,我这酒虽好,可能识得此酒之人却并不多。但崔大人能把这酒带到长安,那就大不一样了,若天下人知道上古珍酒被皇亲贵族和朝庭官员所青睐,岂不都趋之若鹜,我这酒想不赚钱都难了。故而大人万万莫要推辞,您拿了这酒便是帮了我了!”

    崔湜听罢便坦然了,他笑道:“若是如此,我便收下你的酒了。”

    说罢,崔湜差人装了酒便离去了。

    ……

    “侍郎大人,你明日便要离开潞州了,梁某在后来居备下薄酒为您饯行,请您今晚勿必要赏光!”梁德全对崔湜道。

    “今晚呀?”崔湜有些犹豫道:“梁大人,今晚恐怕不行!”

    “这……”梁德全没想到自己一番好意竟然被崔湜拒绝了,这让他的脸上很挂不住。

    “是这样的!”崔湜见状赶忙解释道:“我在潞州有位好友,这几日一直未见,今日他约我在先,晚上我只能去永和楼赴宴了!实在对不住了,梁大人!”

    “哦?不知崔大人在潞州的好友是哪一位?”梁德全十分好奇,他很想知道潞州有什么人可以让崔湜不惜婉拒自己。

    崔湜也不隐瞒:“他叫张宝儿,在长安的时候他可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既然来了潞州怎能不见面呢?”

    “张宝儿?”梁德全若有所思点点头。

    “这么说,梁大人是认识张宝儿了?”崔湜问道。

    “有所耳闻,但却没见过!”

    崔湜微微一笑,提议道:“若梁大人不见外的话,不如今晚同我一起去赴宴,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这回轮到梁德全犹豫了,毕竟张宝儿与白宗远是生意上的对头,自己若是舍了后来居的宴请,却去了永和楼,会不会有些不妥。

    “若梁大人觉得不方便,那就算了吧!”崔湜故意道。

    “有何不方便?今晚我们就去永和楼!”梁德全当场便拍板了。

    “对了,梁大人,可别忘了把临淄王、施司马、田长史一干人等全部叫上!”崔湜叮咛道。

    当天晚上,张宝儿设宴为崔湜饯行。

    菜是永和楼最拿手的菜。

    酒是上古珍酒。

    酒过三巡,崔湜对张宝儿道:“宝儿,听说你离开长安的时候,陛下专门让杨公公赐了你一幅墨宝,可否让我观瞻一番?”

    “墨宝?”张宝儿一愣,旋反应过来,他笑着道:“杨公公是送来陛下的墨宝,不过我一直未曾打开过,也不知写的是甚!”

    张宝儿说的倒是实话,当初张宝儿离开长安的时候,杨思勖的确是送来了李显的墨宝,张宝儿也没当回事,便交于江小桐保管,的确不知上面写的是什么。

    众人听了张宝儿的话不由面面相觑,李显很少给臣子题过字,他们没想到皇帝陛下竟然会赐给张宝儿墨宝。

    梁德全暗自思忖:这张宝儿看来并不简单,今后还得要小心对付。

    李隆基则心中暗道:难怪张宝儿来到潞州会毫无顾忌,原来是有皇帝陛下撑腰,看来今后得要与他好好结交一番。

    张宝儿见众人都怔怔望着自己,苦笑着摇摇头,对岑少白道:“岑掌柜,既然崔大哥执意要看,那便辛苦你一趟,去小桐那里将陛下的墨宝取来!”

    岑少白应声而去。

    张宝儿见众人还在发愣,赶忙对崔湜道:“崔大哥,你先尝尝我永和楼的菜,看看味道如何?等岑大哥来了,自然有你看的!”

第三百一十三章 潞州每一楼() 
张宝儿说话间,小二又上了一道菜,对众人道:“这是敝店的特色菜红烧猪肘!”

    崔湜也不客气,夹了一口入嘴,咂巴着嘴道:“不错,真的不错!”

    说罢,崔湜目光炯炯盯着梁德全道:“果真是特色,味道真的不错,梁大人你不尝一口吗?”

    梁德全有个嗜好,那就是爱吃,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他巴不得吃个遍,刺史府上光是厨子就二十来个。今日到永和楼来,梁德全基本上就没有动筷子。此刻,他虽瞧不上这普普通通的猪肘,可崔湜说了,碍于情面他也只得夹起一块塞进嘴里。

    猪肘一进嘴里,梁德全立即愣了,继而闭上眼睛,细细品味,满脸陶醉,连连夸绝。

    那一盘猪肘,梁德全足足吃了半个时辰。

    “如何?”崔湜面有得色问道。

    “不错,真的不错!”梁德全由衷赞道。

    崔湜趁机道:“前两日,我写了篇上古珍酒赋,今晚也请梁大人给永和楼留幅墨宝如何?”

    梁德全欣然应允道:“既是如此,那梁某就献丑了!”

    笔墨纸砚奉上之后,梁德全不由有些踌躇,写什么好呢?。

    崔湜心知梁德全所想,笑着道:“梁大人,我看就写‘潞州第一楼’吧!”

    “这……”

    梁德全很是为难,若真给永和楼题了“潞州第一楼”,岂不是生生压了后来居一头,这如何向白宗远交待?

    崔湜淡淡道:“不说别的,单凭这份红烧猪肘,恐怕在潞州就没有第二家做得出来,永和楼作为潞州第一楼实至名归,梁大人还有何犹豫的?”

    “崔大人说的没错!”梁德全似又回味起红烧猪肘的余味,欣然道:“没错,永和楼的确是潞州第一楼!”

    言罢,梁德全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潞州第一楼”五个大字跃然纸上。

    梁德全也算是举人出身,字里行间厚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