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观三国之中,名气大却英年早逝的就郭嘉和庞统二人。郭嘉至少经历丰富,算无遗策,献给曹操的计策都被采纳,为曹操立下赫赫功劳,死后也福及家人;反观庞统,从头到尾似乎只有凤雏这么一个名声,其他功绩都没什么提及。而且他死后,除了一个儿子当了涪陵太守,结果还落水而亡,最后庞统这一脉就再也没有任何的讯息了。不得不说,庞统这一生是相当的悲剧。还有,更让人觉得悲剧的是,庞统的死,似乎是被人给套路了。

    话说,庞统被人套路,这又是怎么回事?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历史上的三国之中除了吕布是公认的武力第一,其他的虽然也有排名,却都有不同意见,就不说了;而文人之间,就没有过多的竞争,大家可以齐名。如鬼才、毒士、卧龙、凤雏、冢虎等,这些人的排名相当,至于三国演义是把卧龙诸葛亮给神化了一些,其他人的名声才不显。所以说,庞统的才智跟孔明齐名是理所当然。有人觉得,跟孔明相比,庞统有些浪得虚名。其实不然,统这个人还是有才的。按照司马徽的说法,孔明是得其主未得天时;那么庞统则是,得其主,未得地利。

    我们不是说庞统死在落凤坡就说他没有地利,诸葛亮还死在五丈原了呢。庞统这个人一生,套用一句流行的话,始终没有在对的地方遇到对的人。

    最早时候,庞统在哪里谋事呢?大家可能想不到,其实他是周瑜的幕僚。当时,东吴孙坚孙策时代有许多谋士,著名的张昭、鲁肃、张纮、顾雍、诸葛瑾、步骘、阚泽等等。其中没有庞统的名字。可是赤壁之战最关键的连环计就是庞统献的啊。这时候的庞统,其实是周瑜的幕僚,也就是说,他只相当于周瑜的门客家臣,那时候他甚至还没有见过孙权呢。

    这个事情被冷眼旁观的诸葛亮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周瑜死了之后,诸葛亮就跟刘备说,我要去江东吊孝,顺便再招几个人才过来。其实他说的人才就是庞统。这时候的庞统不被东吴集团看重,诸葛亮来撬墙角时机正好。

    在诸葛亮到来之前,鲁肃把庞统推荐给了孙权。孙权一见面,非常不喜。因为庞统相貌实在是太丑了。先前说过了庞统不能说丑,至于历史上为何会这么记载,真相怕是无人知道了。

    庞统也有大才,可是因为莫名的原因让人觉得他太丑了,不但孙权不喜欢,刘备也不喜欢他。他第一次见到刘备的时候,其实身上揣着两封举荐信,一封是诸葛亮写的,一封是鲁肃写的,可是他都没有拿出来。

    结果刘备一看,既然是与军师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就安排一个县长职务吧。结果,庞统就去耒阳县上任去了。上任不久,还被人告状了。说他天天玩忽职守不务正业。刘备马上派张飞去问罪,好在有孙乾跟着,没有闹出事来。庞统一会的功夫就把积压了一个多月的官司处理完了。然后,拿出了鲁肃的推荐信。庞统为什么始终没有拿出诸葛亮的推荐信呢?正所谓:持身总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啊。庞统这个人还是被凤雏的虚名给耽误了。他总觉得,自己跟卧龙是齐名的,拿出他的推荐信来,心中总觉得有些不自在啊。

    是人都要面子,庞统那时不过二十多岁,正是年少气盛之时,自然是更看重这些。他好歹跟诸葛亮齐名,一个卧龙,一个凤雏,若是用诸葛亮的推荐信取得刘备的看重,那他岂不是落了诸葛亮一步。所以,他要用自己的能力让刘备重视他。

    后来,孔明来了,一场误会也消除了。庞统被封为了副军师。张松来了,带来了西蜀地形图。刘备准备入川,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的机会终于来了。不过,入川是一个机会,同时也是庞统的一个危机,最终他将自己的小命给丢在了川蜀大地之上。

    当然,如果按照庞统、张松、法正的计谋,西川似乎是唾手可得。期间,刘备与刘璋的宴席之上,庞统还搞了一场“魏延舞剑”。后来,在刘备的阻止下,酒席宴终于没有变成鸿门宴。

    若非刘备的假仁假义,其实庞统的命运就不会提前终结。不得不说,庞统的死跟刘备还脱不开关系,这次的鸿门宴只是其一。

    那么,如果按照庞统等人的计谋,西川真得能唾手可得吗?其实也未必。刘备这个人,考虑事情自然有他独特的逻辑。他始终打得是百姓牌,因为他跟曹操、孙权不一样,人家本来就是王公贵胄或者高门大族,他刘备一个编草篮子出身的人,必须要走基层路线。这点,诸葛亮就能理解,但庞统却未必能理解。

    那么让刘备感觉庞统不对心思的其实还有一件事。

    涪城之战,刘备大获全胜。玄德酒酣,顾庞统曰:“今日之会,可为乐乎?”庞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玄德曰:“吾闻昔日武王伐纣,作乐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欤?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庞统大笑而起。

    我们看这段话,刘备一生最讲究仁义二字,结果庞统却说他不仁。刘备一生很少动气啊,这次真是怒了,直接就把庞统逐出去了。结果庞统呢,大笑而起。庞统太狂,导致刘备对他心中更加不喜。

    刘备手下那么多将领,没有谁敢说他不仁。所以这个时候,刘备突然觉得,庞统不是一个自己人。心中生出一股凛凛寒意。之后,开始进攻雒城了。结果呢,魏延又不听将令,跟黄忠争功,导致整个战局向着不利于刘备的方向发展。

    你来我往几个战役之后,刘备开始对庞统失去了信心。他已经有心召诸葛亮入川了。这,正是庞统最怕的事情。所以,庞统准备加速拿下雒城。恰好此时,诸葛亮来信了。

    信的内容大意是: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刘备说,我准备去荆州一趟,跟军师详细说说此事。

    庞统说,统亦算太乙数,已知罡星在西,应主公合得西川,别不主凶事。统亦占天文,见太白临于雒城,先斩蜀将泠苞,已应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进兵。

    其实庞统说的也没错,主公不会有凶事发生。但是,这事其实是要发生在他身上,正如医者不自医一个道理,庞统算不到自己身上。这与诸葛亮七星灯延命是一个道理,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他怎么能算出来魏延闯帐呢。

    所以在这个时候,庞统坚决要求进兵。毕竟说,庞统是主帅。刘备虽然是主公,但也要听主帅的。

    可以说,庞统是被凤雏的名号给连累的,若非他要证明自己的凤雏名号与诸葛亮的卧龙是齐名的,或许就不会发生这些事。不过,历史终归是已经发生的事,纠结如果就没有意义了。

    但是,这个时候刘备做了一件事,却是把庞统给送上了鬼门关。

    徐庶当时见刘备的时候,一见他骑的马就说,此马名为的卢,将来必妨一主。说些飘渺些的东西,刘备为主,有气运在身,不一定会被的卢马给害了。但是,庞统却不是主,而且一生悲剧临身,再加上的卢马,那效果可能就不止是一加一了。有一点不得不提,古时候的人是相当迷信的,按理来说刘备应该会考虑到这一点,但是,他却还是把的卢马给送出去。这里,可以推测一番。

    或许,刘备知道的卢马会妨主,于是他就将的卢马给庞统,将妨主这一劫给度过,那他之后的道路自然会顺利无比。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庞统挂了之后,诸葛亮亲自来到川蜀之地,刘备也开始顺风顺水,最终称帝。直到关于丧命,刘备的命运才开始衰落。细思一番,关羽是丧命在东吴的手上,而庞统最初也是东吴的人,那么,是否刘备要用庞统来挡这一劫,最终的报应临身,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当然,一切无凭无据,也找不出任何的证据,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随后,埋伏的张任放过了前面的黄忠、魏延部队,看见骑的卢马的人过来,当成了刘备。一顿乱箭,射死了庞统。

    其实,庞统会有这样的结局,与他的狂傲也有不小的关系。

    庞统死得时候年仅三十六岁,实在可惜,纵观此人一生,才学的确不在孔明之下,但他的狂傲让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始终不接地气。这点与孔明还是有差距的。孔明也很傲气,但天下大事尽在掌控,他傲气中透着冷静,虽然傲气并不外泄,这叫不怒自威。所以没有人敢不遵守诸葛亮的号令,魏延也不例外。可是魏延就敢不遵守庞统的号令啊,皆因傲气外漏,反倒不为人敬重。特别是庞统在刘备面前大笑而去,这傲气洒了一地,可就再也拾不起来了。主帅拿着主公都不当回事,将官还会听从你的号令吗?纵观三国之中,如此狂傲之人还有两个。一个是弥衡毫无目的的击鼓骂曹,结果冤死在黄祖刀下。还有一个就是张松,在曹操面前也是逞尽口舌之能。结果后来因为沉不住气,一封书信害了自己全家性命。做为一个好的谋士,用时能出奇谋,弃时没有怨言,方为有用之才。三国之中,唯有贾诩如此。所以贾诩一生,算无遗策,虽然被称为毒士,却一生平安终老。

    所以说,作为下属,狂傲可以有,但是,你要对准目标。可以对准敌人,也可以对准自己的同僚,但是,把狂傲放在自己的主公身上,那就让人不得不说这是找死的行为。不过,有句话说的,人不轻狂枉少年,庞统这样的年纪轻狂才正常。而庞统会如此轻狂,也与他获得凤雏的称号有着不小的联系,换个名声不显的人,你在刘备面前轻狂试试,张飞一矛就戳死你了。只是,回头再想想,庞统的凤雏称号是司马徽给他戴上的,而司马徽实际上是顺天盟的人,细思极恐,或许司马徽早就猜到庞德公和庞统的目的,因此才给他套上这个帽子,将他的性命葬送。

    然而,如今历史改变,庞德公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并让庞统来跟随袁常这个逆天者。庞统还没有获得凤雏的称号,袁常也知道这一切,那么,庞统的命运岂不是已经改变了。

第六七六章 从天而降() 
却说袁常在打量庞统,庞统同样在观察着袁常。

    今晚可以说是两人互相之间的第一次会面,此前庞统到达幽州的时候,袁常已经出兵前往吉林省了,所以错过了。今天,在庞统的努力下,总算是得偿一见。而这一次的见面,确实没有让庞统失望,得知了袁常逆天者的身份,同时也知道了顺天盟的一些内容。他的叔父庞德公因为顺天盟而丧命,顺天盟可以说是他的仇人。所以,跟袁常统一战线是必然的事。

    “士元,你见我所为何事?”

    袁常轻声询问到,如今的庞统不过十七岁的少年,脸上还透露着一股稚气。不过,他灵动的双眼却是能够让人看出这是个聪慧的少年。而且,因为如今没有被凤雏的名头给捆绑着,庞统的身上没有丝毫的傲气,让人看起来不会觉得那么难受。而且,庞统又不是真的丑,只能说在古时候这种当官都要看颜值的年代,庞统的长相会让他的官途坎坷罢了。历朝历代,如汉武帝、唐太宗这些英明的君主,都因为颜值的原因而放弃一些人才,更何况其他人。

    “主公,属下有要事告知。”

    庞统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沉声的说道,语气中散发出一股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沉重。庞统的父亲早丧,虽然说庞统的家族在荆州一地也是个大家族。但是,庞统却是不招待见,从小到大就这个叔父对他最为关爱。如今,叔父去世,这个世上他可以说是没有亲人了。因此,他的心情倒也可以理解。

    应了一声之后,庞统却是没有继续说话,而是将目光扫向郭嘉、赵云等人,即便是他的叔父徐庶,也在此列。显然,看他的意思,他要说的事情极为重大,只能告知袁常一人,其他人却是不在其中。也难怪,当初的司马徽亦是庞德公的至交好友,最后害得庞德公丢了性命的人却是他的好友司马徽。所以,庞统小心谨慎也是有道理。

    郭嘉等人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行了一礼便准备离开。

    “无需如此!”

    袁常挥手制止了准备离开的众人,目光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而后看向庞统说道:“士元,我知你经历了一些事,所以内心有所防备,这是好事,我也很高兴你有如此戒心。但是,戒心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有时候你需要敞开胸怀,用自己的双眼去认清这些人,而不是用防备的心将人排之在外,这样只会阻塞你的前路。如今在场的皆是可信之人,若是连他们都不能相信的话,这世间我也不知可以相信谁了。所以,你有什么事尽管说出来,日后,你也要相信他们,与他们共谋发展。”

    “是,属下多心了,还请诸位见谅!”庞统也是个听得进劝的人,听了袁常的话之后没有反驳,而是很虚心的向众人致歉。若是如历史上一般,庞统得了凤雏的称号,说不定他此刻会反驳一番,然后大笑离场。不过,历史毕竟改变了,庞统当然不会这么做。

    “士元如此做法却是对的,主公与我等面对的是深不可测的顺天盟,小心谨慎是极好的,我等自然不会有何怨言。”

    “奉孝所言极是,若是顺天盟还没动手,我等便互相怀疑,怕是不用等顺天盟出手,我等就完了。”

    显然,众人都能体谅庞统的行为,却是引得庞统的感动不已。

    “主公!”

    庞统也不再犹豫,脸色一正,从怀中掏出一个檀木盒子,递给袁常,而后说道:“此物乃是属下叔父临终之前交给属下的,并且说明一定要将此物交到逆天者的手中。此前属下到来之时,主公已经出兵,故而等到今日才完成叔父的嘱托。”

    “哦!”

    袁常略显惊讶,没想到这世上除了张良这些人之外,竟然还有与顺天盟对抗的人或势力存在。很明显,庞德公应该不是逆天者,否则,他也不会遭到司马徽的谋害。毕竟司马徽虽然有才,却并没有实力。要知道,每一个逆天者来到这个世界至少都有第六感的实力,司马徽想要害逆天者,还差的远。

    接过庞统递来的檀木盒子,袁常小心翼翼的将之打开。打开盒子之后映入眼帘的一把静静躺着的铜黄色钥匙,有手掌般大小;而在钥匙旁边,有一张折叠起来的纸。拿起这张纸,袁常的眉头微微皱起。

    这张纸给袁常的感觉是极具韧性,看这檀木盒子的样子,显然是存在许久了,袁常脑中闪过一道光芒,似乎这盒子有上千年的时间了。一张存在如此之久的纸竟然没有腐化,如同刚生产出来一般,不是古代的物品,也不是他后世的物品,这张纸究竟是怎么来的,竟然能够存在如此之久?

    对纸的疑惑很快便被袁常放到一边,将纸打开,看看上面写了什么。

    ‘五行齐聚,诸事可知!’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八个字,让人看得没头没脑的,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袁常将目光看向庞统,问道:“士元,庞德公将这盒子交给你之后,可还有其他的话语交代?或者说,他此前可有提及过与这檀木盒子有关的话语?”

    庞统回忆了片刻,便摇了摇头,道:“回禀主公,叔父未曾交代其他话语!平日里也不曾提及过这檀木盒子,直到叔父临终前才将这檀木盒子交给属下,只说过要交给逆天者,其他话什么都没有了。”

    闻言,袁常的眉头皱了起来。不应该啊,既然交托这檀木盒子,总该有话要一同交代的吧,不然谁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算是让柯南来,估计也没用。

    “奉孝,你等也看看,是否有什么头绪。”

    随后,袁常便将檀木盒子里的东西递给郭嘉,或许,以郭嘉的才智能够看出些什么也说不定。毕竟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更何况,在场的人,还有不比诸葛亮差的。郭嘉接过之后细细观察了片刻,不过讲真的,就这么一把钥匙,再加上一张纸短短的八个字,郭嘉也表示无能为力。随后,郭嘉又递了出去,在场众人全都转了一圈,就连典韦这厮也想要研究一番,不过,这八个字他都认不全,想让他找出什么线索,无疑是痴人说梦。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袁常手上,众人皆是一脸茫然,一头雾水的表情。

    “主公,属下以为,这五行应该是一种暗语,免得被敌人发现。而这把钥匙,很有可能就是五行之一。”

    许久之后,郭嘉缓缓的将自己的一个猜想给说了出来。

    “咦!”

    袁常的眼睛一亮,貌似、可能、大概郭嘉的话挺有道理的。如果按照郭嘉的话来理解,那就是说有五把钥匙,集齐这五把钥匙就能召唤神龙…啊呸,就能揭开一个秘密。或许,这个秘密就是与顺天盟有关的事,也或许能让袁常他们知道,顺天盟为何这样做的原因。

    “奉孝说的很有可能,只是,如果有五把钥匙,这让人去哪里找?只言片语都没有,让人根本没有头绪,难道这钥匙会从天而降?”

    听了袁常的话,众人也都是眉头紧皱。就算郭嘉他们才智过人,那也要给出相应的线索,一点线索,蛛丝马迹都没有,如何推测?即便郭嘉他们献上自己的计策,也会根据局势的变化,对手的性格等等理由来谋划,然后给出一个计策。现在真的是一头雾水,除非神仙,凡人估计是真没有办法了。

    “主公!”

    良久之后,郭嘉沉声说道:“属下以为,正常情况下,交托这檀木盒子的时候应该会有相关的话语交代,只是,因为某种原因,这些话没能够及时的传下来,故此,才会让这些线索丢失。如今看来,想要集齐这五把钥匙,真的是难于登天。”

    听了郭嘉的话,袁常觉得合情合理。

    庞德公的祖上应该是保管檀木盒子的人,是反抗顺天盟的势力。本来,这檀木盒子一代传一代,也会有相关的话交代。只是,或许在某代交托的时候,没能把话给交代下去,就死了,如果没死的话应该来得及交代。试想一下,在某代交托的时候,话语没能交托,顺天盟的人找到了他们,最终,只能保下这个盒子。

    “或许,正如奉孝所言,看来,要想集齐这五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