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建昌听了太史慈的话,脸上早已被怒火给充盈了,猛的回过头,喊道:“三弟,你出马取了太史慈的首级,替我高句丽勇士报仇!”
“诺!”
一名相貌与高建昌相似的中年汉子拍马出阵,他便是高建昌的三弟高安昌。高建昌兄弟三人,高建昌是老二,高安昌老三,还有一个兄长高平昌。虽然是兄弟三人,却是性格迥异,老大高平昌不喜文,不弄武,也不从政,而是在高句丽当一个医者。虽然说医者的地位不高,但是,有高建昌的身份在那,也没有人敢小觑高平昌。况且,高平昌的医术也是极佳,在高句丽国内声名显著;而高建昌喜文从政,也是高句丽国内的领导阶层之一;最后老三高安昌,却是喜欢舞刀弄枪,自小就展现了过人的天赋,武力极为强悍。高建昌认为这次攻伐幽州,乃是获取功劳的好机会,便将高安昌带在军中,攫取战功。原本,高建昌是从没想过让自己的三弟出战,毕竟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一个不小心把命给丢了,到时后悔都来不及了。只是,如今麾下猛将被太史慈用如此手段给斩杀,高建昌也只能派出自己的三弟,将太史慈斩杀,获得大功劳。
“嗯,此人实力倒是不俗!”
太史慈凝目看向高安昌,经过袁常的锤炼,太史慈已经越来越接近第六感的境界,可以说,距离突破新境界已经不远,只要一个机会,就能达到新的境界。所以,他自然能够看出高安昌的实力不俗,放在中原里,好歹也是一个顶级武将的水准,虽然是初级的,却也不弱。太史慈却是没能想到,高句丽这样的小国竟然还有如此实力的猛将,倒是让他惊奇了一番。
高安昌并没有策马冲过来,而是跨着马缓缓的行到战场中央,手中长矛插在地上,淡然的对太史慈说道:“本将军敬你是个人物,可有何遗言,现在说出来,本将军若是有机会,便替你完成。”
呵!
太史慈心中暗笑一声,若非是为了执行郭嘉的计策,他不得不隐藏实力,此刻说这句话的或许就是他了。虽然说高安昌的实力让太史慈惊奇了一下,但是,太史慈都见识过第六感和第七感实力的人物,高安昌的实力只是让他惊奇了片刻,根本引不起他心头的波澜。现在更是见高安昌如此狂妄,更是没什么好说的了。然而,如今他是隐藏实力,要解决高安昌,倒是有些麻烦。
只见太史慈眯起眼睛,微微张开嘴,轻笑一声,说道:“本军长倒是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取下高建昌的首级!”
随着最后一个“级”字落下,太史慈猛的催动胯下战马,手中长枪如同灵蛇般刺向高安昌,迅猛、凌厉。
“哼,不知死活!”
只是,太史慈“这样”的实力,在高安昌眼里根本是不值一提,没有丝毫慌乱的将长矛拔出,斜着劈向太史慈的长枪,长枪和长矛的碰撞,带出一串串的火花,可见这一击的凶猛。
“既然你不珍惜机会,那就别怪本将军不客气了!”
高安昌怒喝一声,长矛“唰唰”的舞动起来,声势浩大,攻势也是极为凌厉。太史慈因为要隐藏实力,此刻战的倒是有些狼狈,在高建昌等人眼中看来,太史慈显然是处于下风,落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高安昌攻的凶猛,太史慈只是一招一式的进行防御,好似一点反手之力都没有。其实,此刻太史慈是在心中考虑,要如何解决高安昌,还不用暴露出实力。原本,太史慈可以直接撤退,但是,知道了高安昌的身份,如果将高安昌斩杀,必定会让高建昌失去理智,对于实现郭嘉的计策更加有利。因此,太史慈这才没有直接撤退。
眯着眼睛,手上在抵挡着高安昌的攻击,脑中却是在飞速的转动着。(未完待续。)
第六零八章 军情相告()
很快,太史慈便有了主意。复制网址访问
与高安昌的打斗仍在进行着,但是,除了少数几个人外,没有人注意到,太史慈正隐隐的将高安昌朝着己方阵营牵制而去。幽州这边,袁常、典韦等人自然是看出来了太史慈的举动,至于高句丽等几个国家之中,却是无人能看出来,或者说即便有人看出来了,也不会提醒高安昌。
太史慈牵引着高安昌朝着己方阵营靠近,眼见距离差不多了,趁着打斗的时候,暗暗抽出一只手,对着后方打了几个手势。
典韦见了,撇了撇嘴,心中暗道:“不让俺出战,却让俺做这种事,子义忒的不地道。不行,等回到北京城之后,定要从他手中扣出几坛美酒,主公赐给俺的几坛美酒都被俺喝光了,就落在你头上了。”
想到这里,典韦也伸出手比划了几个手势,显然,这是在跟太史慈讨价还价了。
太史慈抽空瞥了典韦一眼,见这家伙竟然趁火打劫,顿时不满了起来,好你个典洪飞竟然敢趁火打劫,若不是为了军师的计谋,我才不会答应,如今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就让你得意一阵。哼,等这件事了了,你若是想要有出手的机会,还得来找我,到时候,定要让你连本带利的还回来。
见太史慈同意了,典韦顿时高兴了起来,看来又有美酒喝了。至于趁火打劫会造成什么后果,典韦才不会去考虑。
“嗯?”
又战了几十回合,高安昌隐隐的发现了有些不对劲了。按理来说,太史慈跟沃尔顿战个不相上下,或者说太史慈不是沃尔顿的对手。而沃尔顿的武力,在高安昌眼中根本不值一提,最多不超过三十回合,高安昌自信能够拿下沃尔顿。然而,就这样一个比沃尔顿还弱的中原将领,竟然能够跟他战成如此局势,这似乎有些不合理吧?还有,高安昌似乎才发现周围的情况有些变化,他们似乎已经脱离了战场中央,而是在朝着太史慈的阵营接近,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高安昌也不傻,刚才是没注意到,此刻既然已经注意到了,又岂会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看似比沃尔顿实力还要弱的太史慈能够跟自己拖延这么久,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太史慈的实力比沃尔顿强大,甚至比他还要强大。高安昌虽然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但是,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接受。一个比自己弱的人,如何能够战局牵引到其他地方?那么,一个武力比自己还要强的幽州将领,却是故意隐藏实力,这又是为了什么?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必有阴谋。
“咻!”
一道凌厉的呼啸声突然从太史慈的阵营中传来,作为一名有着顶级初阶水准的武将,高安昌岂能不明白这是利箭破空之声。刚才因为在思虑太史慈的目的,因此才没有注意到,现在注意到,已经来不及了。
“小心,有阴谋…”
高安昌的话还没有说完,利箭已经穿透他的胸膛。高安昌本就因为思考事情而分心,在典韦这样的猛将面前分心,简直是找死,因此,典韦这一箭毫无阻碍的穿透了他的身体。太史慈见机的快,高安昌显然已经看出了一些什么事,唯恐发生什么变故,太史慈连忙拍马上前,一枪刺过高安昌的喉咙,再拔出利剑将其首级斩下。至此,高句丽的大将高建昌的三弟,同时也是高句丽数一数二的猛将,就这样不明不白的丧命了。
太史慈和典韦二人的配合赶紧利落,只是在眨眼之间的功夫就已经完成了,高建昌等人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就看到太史慈把高安昌的脑袋给割了下来。
愣了片刻,高建昌才反应过来,悲呼一声:“三弟…”
“高安昌将军,你怎滴就这样走了!”叶赫那拉通纳一脸悲痛之色,眼中还艰难的挤出几滴泪水,心中却是在暗自高兴,“哈哈,死的好,没想到高句丽国家之中竟然还有如此武力的猛将,我濊貊一族想来无人能够抵挡,如今借中原人之手将其除去,少了一个祸害,我叶赫那拉一族想要崛起,指日可待,早晚高句丽要臣服在我濊貊一族之下。”
“中原人无耻,竟然暗箭伤人!”金太浓指着太史慈这边,破口怒骂起来。当然,他心中在想些什么,那就无人得知了,“死的好,看你高建昌平日里摆出一副联军盟主的架势,现在看到自己的兄弟死在面前,还不哭死。最好昏过去,也跟着你兄弟一起走,到时候,这联军盟主就该由本将军来担任了,哈哈。”
“高将军,人死不能复生,当务之急,是要抢回高安昌将军的尸身,免得被中原人糟蹋,然后再替高安昌将军报仇。”简丘台也连忙站出来,好言安慰道。“没想到高句丽国中还有如此武力的人物,以往却是不知,今日方才得见。不过,如今被中原人杀害,却是免了我扶余的大患,否则,还真不知我扶余国中有何人是他的对手。只可惜,若是我扶余国的猛将,那又该有多好啊!”
“高将军…”
几个国家的主将纷纷上前安慰高建昌,至于他们内心想什么,高建昌就不得而知了,此刻,他盯着自己三弟的尸体,一副茫然的表情。原本,是想带着自己的三弟来幽州捞战功,返回高句丽之后,便能够得到高句丽王的重用。然而,才第一次上场就战死沙场,沃尔顿比他还要弱小都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他的三弟比沃尔顿还要强,怎么就这样死了呢?
“啊!”
蓦然间,高建昌仰天怒吼,双眼赤红的看着太史慈这边的阵营,拔出腰间利剑,指着太史慈咬牙切齿的喊道:“中原人竟如此下作,暗箭伤人。今日,本将军便要替我三弟报仇,将尔等中原人斩尽杀绝,以慰我三弟在天之灵。来人,传本将军命令,全军出击!”
“杀啊,替高安昌将军报仇雪恨!”
“将中原人斩尽杀绝!”
高句丽的将士得到高建昌的命令,当即怒吼着犹如潮水般冲了出去,好似要将太史慈给淹没了一般。然而,出击的只有高句丽的数万兵马,南沃沮、扶余、濊貊等几个国家的兵马却是一动不动,统兵的将领全都将目光看向各自的主将,是否出兵要由他们的主将来决定,而不是听高建昌的命令。
高建昌似乎也看出来了,手握着剑柄,双眼通红的看着几人,阴森森的说道:“诸位,我等联合攻伐幽州,当共同进退,如今我高句丽的勇士已经出击,尔等为何要停滞不前,莫非有何想法?若是如此,那我等便就此解散,我高句丽勇士自与幽州交战,不需尔等相助。否则,还望诸位能下令各自兵马出击。”
此刻的高建昌,似乎因为愤怒,已经红了眼,好似他们几人不答应,高建昌就会当场拔剑把他们几人都干掉。愤怒之中的人会做些什么事,谁都不敢确定。
对于高建昌的话,几个主将心中都是不屑,即便是脾气交好的简丘台,也是如此。
此前几次战斗,特别是攻打本溪城的时候,冲锋陷阵的事情都是交给他们几个国家的士兵来执行,而他们高句丽的士兵却是在后方摆弄抛石机,根本没有多少损伤,反而是他们几个国家的兵马,推着冲车攻城,损伤了不少的士兵。现在,高建昌死了一个兄弟,就开始发怒,那他怎么不想想他们几个国家之前死的士兵?感情在高建昌眼中,就他的兄弟是人,他们几个国家的士兵就不是人了?
当然,他们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的,却也没有说出来,毕竟此刻的高建昌极为不正常,说不定一怒之后就会动手,那样就不划算了。如今好不容易打下了本溪城,有本溪城这个根据地,在慢慢推进到整个幽州,无数的好处在等着他们,他们又怎会答应联军解散?况且,几个主将里,就高建昌和简丘台有点能力,其他几人都是来浑水摸鱼的,让他们动手还行,让他们出主意那就不行了。当然,还有最关键的一个原因,高句丽有攻城器械,他们可没有这样的攻城神器,没有攻城器械,一切都是空谈。
故而,在考虑了利弊之后,简丘台第一个下达命令:“传本王子命令,扶余勇士出击!”
随后,南沃沮、濊貊等几个主将也都下达了同样的命令,现在,还是先满足高建昌的要求,让他满意才是。
见到几个主将都下令出兵了,高建昌的表情才好了些许。
另一边,太史慈将高安昌的脑袋割下来之后,就退回己方阵营,他也考虑到高建昌可能会疯狂的进攻。因此,也做好了安排。让士兵将已经准备好的拒马、栅栏等阻敌之物飞快的布在阵营前方,虽然不能完全抵挡住对方的攻势,却也能拖延片刻的时间。而后,太史慈让步兵先行后退,弓箭手居中齐射,骑兵押后,随时准备撤离。
“咻!”“咻!”“咻!”
上万的弓箭手轮番齐射,敌军又是如此的聚集,不用瞄准都能射到一个,几轮弓箭射下来,高句丽等几个国家的兵马已经损失了上万有余;当然,对方也不会就这样让幽州兵马射箭,他们的弓箭手也开始还击。只不过,他们的箭矢实在是太落后了,除了少数是用铁做的箭头之后,更多的还是木头或者竹子的箭头,这样的箭头,想要穿透幽州士兵的铠甲,无疑于痴人说梦,甚至有的还是石头做成的箭头,射在幽州士兵的身上,简直就跟挠痒一样。
幽州士兵将背后箭囊的箭矢射完,立马就开始后撤,只剩下骑兵在留在原地。骑兵同样也配备了弓箭,等己方弓箭手离去之后,骑兵纷纷搭弓上弦,对着敌军就是一通乱射,对方如此密集,怎么射都能射到人。而因为早已布下的拒马和栅栏等物,对方的骑兵根本无法冲锋过来,那样只能是送死。
拖延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太史慈这才下达了命令,骑兵也开始撤退。撤退的同时,弓箭依然没有停止,追上来的敌军也死了不少。
幽州这边的兵马已经撤退完毕,高句丽等几个国家的士兵却是在犹豫着是否要追击,统兵的将领连忙跑来向几个主将请示。
“追,无论如何都要追上,将太史慈千刀万剐!”
高建昌毫不犹豫的怒吼到,原本是想着带自己的兄弟来战场上捞战功的,谁能想到竟然战死沙场,高建昌已经完全愤怒了。
“高将军,请三思!”
死的不是自家兄弟,其他几个主将依然保持了冷静,简丘台见高建昌如此,连忙上前劝阻到:“太史慈已然撤退,如今再追击极为不妥;况且,中原人素来诡计多端,此刻追击,恐遭埋伏,故而,还望高将军莫要冲动而失了方寸,中了敌方奸计。如今当务之急,是收回高安昌将军的尸身,好生埋葬,此后再替高安昌将军报仇,莫要让他枉死。”
高建昌红着眼,脸上的表情变换个不停,显然心中也是在挣扎。良久之后,高建昌用力的吐了口气,微微闭上双眼,咬牙说道:“好,那便先依简丘台王子的建议,待将本将军三弟尸身安排妥当,再行进军斩杀太史慈!”
只是,在收高安昌尸身的时候,高建昌又是一阵愤怒。
刚才因为追击太史慈的原因,并没有先去收起高安昌的尸身,以致于兵马将高安昌的尸身践踏,没有了脑袋的尸身已然不成了人形,内脏从破陋的伤口淌出,模样极为惨烈。待将高安昌尸身收回,高建昌下令全军头戴白巾,上书报仇雪恨;而扶余、南沃沮等国的士兵为了表示对友军的情义,也都在手腕上戴了白绢。
因为高安昌的事情,高建昌自然也不再进军,决定次日再出兵。然而,在戌时,高句丽的巡逻兵抓到一个幽州探子,说是有军情相告,高建昌连忙接见。(未完待续。)
第六零九章 真假投降()
等高建昌进了营帐之中,里面早有一个披着铠甲的幽州士兵老实的站在那里,旁边两个亲兵看守着。
看到这幽州士兵的铠甲,高建昌心里没来由的一阵嫉妒。
中原不愧是最为富强的国家,随便一个小兵都能装备上如此优良的铠甲。要知道,盐、铁等物对于中原而言,是朝廷掌控的禁物,不得向周边异族国家售卖。因此,中原的周边异族国家缺盐、缺铁等物,所以,他们想要打造武器和铠甲等装备就很困难了。往往一个异族国家的大将,除了职位极高的,也根本穿不上一套完整的装备。异族国家没有铁、没有技术,想要打造出铠甲是极为困难的事,所以,他们的铠甲,通常都是从中原士兵身上扒下来的,东拼西凑才能凑出一套完整的。而高建昌身上的铠甲,便是如此得来的。现在,他看到幽州一个普通士兵都能穿上一套完整的铠甲,心里岂能不会嫉妒。
当然,高建昌自然是不会知道,中原各个势力之中,也只有幽州的士兵有此待遇,除此之外,其他势力的士兵根本没有这样的待遇。
在春秋战国之前,中原的冶铁技术还相当落后,因此,使用的也多是皮甲,除了少数的大将能用的上青铜甲。而春秋战国,因为百家争鸣,各种技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冶铁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生产了解放了,进入了封建社会,因此,铠甲的制造技术也上来了,铁甲便也能够大量生产。当然,虽然冶铁技术提升了,却并不代表铁制的铠甲就能够普及,让每个士兵都能用的上。当时,秦国在商鞅改革变法之后,国力是最为强盛,然而,披甲率也不过只有二成,也就是说,一百个人里就只有二十个士兵能够戴上铁甲,剩下的不是皮甲就是青铜甲。而在历朝历代,披甲率最高的朝代很多人都以为是在唐朝或者清朝,毕竟唐朝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经济大发展的年代,而清朝则有康乾盛世,然而,事实上鲜少有人知道,历朝历代披甲率最高的其实是宋朝。
唐朝和清朝士兵的披甲率达到百分之五十,或者百分之六十,已经顶天了;可是,在宋朝,士兵的披甲率却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七十,甚至在某些时期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士兵的披甲率其实就是与经济有关系,宋朝作为当时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披甲率能够这么高,显然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而如今,幽州的士兵披甲率虽然不敢说达到百分百,却也有百分之七十以上了。
虽然,幽州有钱,这一点毋庸置疑。袁常鼓捣出的精盐、水泥以及炼钢技术等,都能给袁常带来巨大的利润,虽然袁常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一方面,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