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夏侯家和曹家的人都肯来帮他。如那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到后面,还有曹纯、夏侯恩等等。像他袁家就没什么出色的人才,还是靠着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声,才有文臣武将前来投靠。

    曹cao看到袁常目光扫向夏侯惇和曹洪二人,却是以为袁常不满二人态度,根本不知道袁常看二人是因为习惯性的好奇而已。

    “吾弟,为兄给你介绍、介绍,这位乃是济北相鲍允诚。允诚为人宽厚且有大才,昔日董卓入京之时,便劝说我等董卓有异心,当趁早除之,免生后患。奈何吾与本初俱未听信,其后董卓果如此,我等却是悔之晚矣!”

    董卓拉着袁常的手,热情的介绍着鲍信。

    在十八路诸侯之中,也就曹cao、孙坚和鲍信三人最为积极。而曹cao跟孙坚并没有什么关系,与鲍信的关系密切,于是二人合军一处,俱由鲍信麾下上将统领。

    夏侯惇和夏侯渊二人武力虽强,统军能力却不行,曹洪和曹仁亦是如此。虽然后来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都能独当一面,却也是因为知晓个人武力无用,才奋而苦读兵法。但是,如今三人显然还没有达到那个地步。至于曹洪,从头到尾他也只是对钱财感兴趣而已!

    “久闻鲍将军大名,今日一见,真乃三生有幸!”

    见面三分笑,虽然鲍信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如今的袁常扮演的乃是阿谀谄媚之徒。见到鲍信,自然也是一副讨好的样子,虽然很无奈,却是弱者的悲哀!

    ;

第三十六章 于禁不得不说的故事() 
“不敢,不敢,袁司马过誉了。相比之下,还是袁司马年少有为,信于袁司马这个年纪之时,尚流连欢唱,信自愧不如矣!”

    鲍信虽鄙夷袁常为人,心中亦是好奇曹cao为何对他如此热情,然则此刻对方如此熟络的跟他打招呼,他也敷衍的回应对方。

    “哈哈,鲍将军真乃实诚之人,吾甚为欢喜,今日不如你我二人结为刎颈,若何?”

    似乎鲍信的马屁让袁常很受用,乐呵呵的接受之后,似乎觉得鲍信与自己很合群,突兀的说出一句让众人无语的话语。

    鲍信更是没有想到,自己随意的敷衍话语竟然给自己惹来如此祸事,早知简单的回一句便,省却客套,也省却麻烦。

    “吾弟,护卫言,盟主令你与跟随为兄,往来救援诸位将军与太守,是也不是?”

    见鲍信境况尴尬,曹cao很是知机的跳出来给他解围。此时,袁常的言行更让曹cao觉得袁常是个纨绔公子,对他的防备更是降低了许多。

    当然,袁常也是故意那么说,好让别人觉得他荒唐无稽,从而将他列入纨绔,这样袁常行事,暴露的可能性也降低了许多。

    “是极,是极,见到兄长,却是差点忘却正事。”

    袁常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佯装不满的自责了一句,而后将目光望向先前那冲撞他的护卫,一脸笑容的说到:“说到此事,弟却是要称赞兄长治军有方。先前弟来时,这位守卫老兄便散发出慑人气势,令弟心惊不已,若诸位将军和太守的将士皆如兄长这般,董卓又有何惧?”

    “嗯?”

    曹cao一脸不解的望向那守卫,那守卫吓的“扑通”一声跪倒地上,一五一十的将前后事由说了出来,心中怒骂袁常无耻小人。先前不是已经和解了,此时又将事情说出来,岂不是故意来害他。

    “武壮,你如此不识好歹,竟是得罪袁司马,本将军若是不饿你一顿,你便不晓得厉害,先给本将军滚下去,稍后再收拾于你!”

    跟在鲍信身边的精壮汉子,闻听之后一阵劈头盖脸怒骂,便让那守卫回营等候处罚。

    其实,在场诸人都看的出来,那守卫虽然言语不善,却不过也是他的职责所在。本来是件小事,只是袁常不肯放过那守卫,要追究对方,曹cao这方自然需要表示一番。至于之后到底会不会处罚,双方都不会在意。

    “这位将军治军严谨,真乃有古之名将风范,吾兄有如此大将,弟甚为羡慕。”

    “呵呵,吾弟误会了!”

    曹cao轻笑一声,手指了指鲍信,解释道:“这位于禁于文则将军,乃是鲍贤弟麾下上将。于将军治军严谨,行事犹如风雷。cao虽有将士万余,手中却无统军之将,故此便交由于将军统帅。不过月余,将士便是被cao练的令行禁止,有如百战将士,这一切皆是于将军之功。”

    “不敢,不敢,副盟主过誉矣!”

    于禁面对曹cao的夸奖,却是淡然而处。

    历史曾有评价,曹魏有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单论统兵而言,于禁乃居首位。以曹魏如此济济一堂的人才氛围,于禁却仍能居于榜首,由此可见于禁统兵能力之强。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跟随曹cao三十年的将领,在关羽水淹七军之时,却投降了,这就有点让人纳闷了。

    其实就袁常个人而言,于禁并不怕死,而是因为他有着超前的统兵理念。

    很多人都知道,无论是在二战,抑或是抗美援朝之战时,米国的士兵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弹尽粮绝,或者救援无望之时,他们做的一件事就是投降。对于米国人来说,他们并没有什么忠义,他们宣扬的是人身ziyou,既然我的身体都归我自己,那我投降也没有什么不对?于是,当他们被救出之后,再次穿上军装,拿起武器,再和别人干上,他们的理念就是,保住命便是一切。

    而于禁,便是这样的一个念头。

    于禁跟随曹cao三十年,曹cao的大军可以说是他一手带起来的,人和动物相处尚且有感情,于禁和这些将士相处这么久了,又怎么会没有感情?他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将士丧命,于是他带头投降,那些将士自然不会顽抗到底,也跟着投降。因为于禁的带头作用,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结果除却庞德和少部分将士,竟然大部分都存活了下来,最后被吴国解救,又回去当曹魏的将士。

    由此可见,于禁投降其实相对而言是件好事。

    只是,华夏自古以来接受儒家忠义思想,于禁的行为虽然保住大部分将士的性命,他的声名损失殆尽,最后曹丕让于禁去曹cao墓穴探望,故意让画师画了一幅于禁受降的画。结果,已经年老的于禁羞愧之下,却是郁郁而终了。

    就袁常个人以为,于禁自不是怕死之人,他跟随曹cao都三十年了,领兵作战不计其数,要真的是个怕死之人,又岂能达到左将军这个位置?更何况,人生又有多少个三十年?

    当然,野史上也有记载,说明于禁投降乃是曹cao的计谋。

    当时,于禁七军缺粮,曹cao就想关羽也肯定缺粮,于是惊天计策涌上心头。曹cao派亲信密令于禁诈降,如果庞德不服就除了他。可惜于禁心软没杀庞德,结果从此没法翻身。恰好上天很配合,下了一场大雨,在关羽决堤之后,于禁就投降了,可是于禁没有将曹cao的密令告知庞德,庞德不知情,自然是跟关羽死磕,最后他带来的管材也用上了。

    于是,于禁投降之后,问题便出现了。

    首先,要知道这一次投降的人数有三万之众,三国之中哪一次战斗会有三万人投降,没有!因此,于禁和三万将士的投降,开创了首例。然而,关羽本身已经缺粮了,再加上这三万人,粮草很快就用尽了。

    而曹cao原本的计谋,便是等关羽粮尽,困守樊城配合许都派来的大军,再加上于禁里应外合,自然可以一鼓作气拿下关羽。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曹cao的头疾又发作了,许都这边没派大军,曹仁那边也没有通知,于是于禁就悲催了,成为一个变节的将领,里外不是人!

    可是,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ps:今天早上去给外婆扫墓,迟了点上传,略显伤感,哀一个!!望亲们在长辈在世的时候好好孝顺,老了也不会有遗憾!!】

    ;

第三十七章 郁闷的曹操() 
荆州之地,本是归属汉室宗亲刘表管辖。这家产按嫡长子继承制来说,本该归刘琦的,只是刘表的后妻蔡夫人把持荆州政权,蔡氏家族子弟皆担任荆州重要职位。于是,刘琦被吓跑了,刘琮接管荆州,可惜没几天,曹cao大军一到,蔡夫人和刘琮就吓得把荆州让出来了。

    之后,大耳贼刘备和腹黑男孙权狼狈为jian,yin谋夺走曹cao的荆州之地,荆州八郡(荆州八郡还是九郡等后文再提,现在暂且不论。)仅有南阳郡、章陵郡在曹cao手中,其中五郡都到了大耳贼刘备的手上,南郡、长沙、零陵、武陵、桂阳。而身为此次孙刘联军最大的出力者东吴,却仅有江夏一郡,而且江夏还有一部分地盘在曹cao的手上。这样的情形,东吴显然是不甘心的,但是为了合力对付孙刘最大的敌人曹cao,东吴也只有咽下这口气,孙刘联盟的裂缝自然也产生了。

    前文说到曹caoyin谋算计关羽,密令于禁投降。而这个时候,一心夺回荆州的东吴也在密谋,双方却是不期生出yin谋对付关羽,可怜关羽尤不自知。

    关羽将于禁和三万曹魏将士安置于江陵城中,以致于江陵城大规模缺粮。江陵城本是chun秋时期楚王行宫,后楚被秦灭,成为秦的重镇。关羽驻守荆州之时,将一家大小都安置在江陵城中。

    说到这里,袁常就感到纳闷了,江陵城中都没有那么多士兵,却放了三万曹魏降卒,也不知道这关羽是哪来的自信。但是,于禁和三万降卒也很配合,照吃照喝,于是,没有多久江陵缺粮了。

    紧接着,关羽便开始寻找粮食了,湘关两米便是首选。

    也许老天都觉得曹cao占的地方太多,忙不过来了,于是给他添了点麻烦,让他头疾发作。于是,yin谋无法施行。但是,于禁和三万大军的投降,却是给东吴带来了机会。

    中记载: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

    如果于禁不降的话,三万将士就不会带至江陵,江陵也不会大规模的缺粮,也不会要从湘大规模的运送粮食,那么东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轻而易举的渡江成功。

    按江陵城防来说,区区几千人马是不太可能在短短几天的时间攻破,想当时周瑜数万人马攻打曹仁区区几百人防守的江陵城都要历时数月。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地让人不可度测啊!人算不如天算。江陵城被破的消息传到在前方关羽,关羽硬是不相信,说实话,不是关羽傲慢,就是哪个人也不太可能会想到,看上去坚不可摧的江陵就这样没了。

    于禁的诈降谁知道成全了吕蒙!

    其实,于禁已经完全依照曹cao的吩咐,这一出戏演的够精彩了。可惜,演到高氵朝了,曹cao却是说他硬不起来了,只能望而流涕。因此,失了名节,荆州又没得到的于禁感到很失望。这一战下来,大部分功劳被徐晃拿了不说,还成全了吕蒙的大名,于是在江陵被吕蒙攻下之时,于禁便真的投降东吴。

    本来有这三万士卒当资本,于禁在东吴绝对能占据一席之地。可惜的是,悲剧紧随其后又发生了。

    听闻关羽丧命,刘备怒而尽起汉中七十万大军横扫江东。这时候孙权害怕了,于是又一次向曹魏称臣,为了表示友好,将于禁和三万士卒都还给曹魏。这下子,于禁真的是里外不是人了。

    回到魏之后,于禁便把曹cao的密令告诉给曹丕,曹丕也相信了。但是,这次战略的失败必须有一个替罪羊,曹cao都已经死了,而且为了颜面也不能说是曹cao的问题。于是,便让于禁去曹cao陵墓拜见,自己把事情告诉曹cao。

    而后,曹丕很yin险的弄了一张于禁受降的画在陵墓里面,于禁见了,心中自然明白是什么情况。于是在失望、羞愧之下,没几天于禁就得病死了。

    如此,曹氏的威严没有失去,曹丕又解决了不想看到的人,真是一箭双雕。

    不说于禁,且说袁常听到曹cao说于禁不是他的部属,当下长叹一声,惋惜道:“不想如此大才竟不是吾兄之将,实乃可惜,若吾兄有此良将,横扫董贼不在话下。”

    袁常一副替曹cao惋惜的模样,却是让曹cao、鲍信和于禁三人尴尬不已。

    曹cao爱才世人皆知,只是于禁乃是鲍信麾下大将,而鲍信虽是济北相,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算是曹cao的死忠追随者。这样算下来,那于禁其实也算是曹cao的部属了。理论上是这样,但是被袁常这样说出来,却让鲍信有一种要被挖墙脚的感觉,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危机感,下意识的对曹cao有了些许防备,也正是因为这些许防备,令鲍信在日后发现了曹cao针对他的一个惊天yin谋。

    自己追随是一回事,但是自己的部下,那就另当别论。就如自己是曹cao的人,他的妻妾难道也就成了曹cao的了?

    袁常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曹cao掐死他的心都有了。只是对方一副遗憾的表情,似乎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因此也只能捱下这口恶气。

    “哈哈,吾弟说笑矣!”

    曹cao见气氛有些许凝固,当下打了个哈哈,笑着说道:“如今正值神器蒙尘,义士皆为国效力,又何分彼此?”

    不说这句话话还好,说了这句话更让鲍信觉得曹cao觊觎自己的大将。

    而曹cao在说了之后也反应过来,这时候说这句话不更显示得他有其他想法?话既出口,却是悔之晚矣,曹cao也敏锐的发现鲍信眼中一闪而没的防备。

    心中暗恨袁常,都怪他胡说八道,给自己添堵。

    “哈哈,吾兄,几忘盟主交代之事,却是于此言这无关紧要之事,皆是弟之过,我等且先进营,待弟斟酒赔礼!”

    袁常却似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般,拉着曹cao的手连连自责道。

    而听了袁常的话,曹cao更是差点没气的吐血,既然你知道这些是无关紧要的事,为何还要说出来?

    曹cao心中大呼,早晚吾必杀之,以泄我心头之恨!

    【ps:每一本小说都不容易,都耗费了作者极大的心血。或许,一张推荐票或者一个收藏并不是很多,但是大家聚集起来就很可观了。也许,没有了亲们的肯定,作者没有动力写下去便半途而废了。而因为有了亲们的支持,作者才能坚持走完全程!!在这里,笑话再一次呼吁各位亲们:且行且珍惜!!】

第三十八章 别有深意() 
虽然心中恼怒袁常,恨不得掐死对方,但是听了袁常的话,还是适时的提醒到:“吾弟,军中不得擅自饮酒,错非我军大胜庆祝,或是盟主有令,否则便是违反了军法,轻则施以杖刑,重则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军中忒多麻烦,还是家中自在,他日兄长若来汝南,弟与兄长不醉不归。”

    袁常撇了撇嘴,不满的嘟囔了一句。不过袁常看曹cao的神色,似乎也没有打算违反军令,也就只能如此,随后袁常一脸热情的向曹cao发出邀请。

    “吾弟相邀,为兄岂能不至,待得那日,定要与吾弟喝个痛快。”

    曹cao决定赶紧把袁常打发走,不然看到对方那张脸,他真有点控制不住想掐死对方的冲动。

    “吾弟,盟主唤你来…”

    “是了,是了,兄长,弟终于想起了一件事。”袁常神色认真且急切的打断曹cao的话,不解的问到:“弟来的匆忙,未知该做些什么,兄长可否告知一番?莫不是令弟前来接管大军?这怕是不妥,弟无统兵经验,怕是难堪大任。不过,说起来,接管大军之后,必定是威风八面,到时往洛阳城中一站,无数良家少女投怀送抱,人生若此,夫复何求!不行,不行,弟经验不足,若是统领大军,怕是会累得大军丢了性命,还是算了。只是,耍威风之事…眼下委实难办啊!”

    “…”

    众人无语的看着袁常在那自说自话,一脸纠结,慎重考虑的表情,都想骂娘了。特别是曹cao和鲍信二人,都在怀疑袁常是不是袁逢亲生的了,怎么就能这么白痴呢?不要说袁绍不会下这样的命令,就算袁绍真的下这种命令,两人也只会把袁绍当傻子看待。

    这大军乃是曹cao和鲍信二人自己的人马,怎么可能会给别人统领?就算刘备跟公孙瓒是师兄弟,而且仅有三千兵马,却也是自己统领,没有交给公孙瓒。

    曹cao和鲍信的将士加起来也将近三万了,袁常究竟有何等勇气,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吾弟,此事本初已令人说明,如今你年纪尚小,便跟着为兄学习便是。”

    曹cao嘴角抽搐了半天,很勉强的压住心中的怒气,他实在是想在这里把这小子给干掉,不过,还好曹cao毅力够,最终还是忍住了。

    “即是如此,却是可惜了!”

    听了曹cao的话,袁常却是没有多说什么了,嘴角一撇,略显失望的嘟囔了两句,似乎对于自己没能够威风八面感到不满。不过,失望来的快,去的也快,不知想到什么,袁常的脸上又露出笑脸。

    “兄长,如今我们要做些什么?听说那吕布无敌,我们且去看看如何?区区一个莽夫竟然扬言天下无敌,我袁家四世三公,浩然正气若出,定要让他俯首就擒。”

    “咳咳!”

    在场诸人皆被呛到,他们实在是无法跟上袁常的思维,曹cao也怕再听袁常说下去,估计自己的寿命都会短好几年,于是连忙说到:“吾弟,我等奉盟主之令,往来救援各路将军、太守。如今战事未起,自是不能擅自离开岗位。不如待为兄令人立一营帐,吾弟且先去休息。闲暇之时,吾弟自可ziyou行动,待战事起,为兄自会差人唤你,如何?”

    “既是兄长吩咐,弟不敢不从,若有战事,兄长莫要忘了弟。”袁常的脸色又一次拉了下来,在军中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似乎让他很不爽。

    “不过,这立营之事却是无须劳烦兄长。昨日挑选护卫之时,这韩恂便说他立营之事,他若称第二,便无人敢称第一,弟觉得此人颇有能耐,这才招了他来,今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