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白菜呀,地里黄呀!
偏生这个世界还对她充满恶意,居然连一个疼她的亲爹都没混上!
这些且先不替,她那个便宜二叔如今又是怎么回事?
就算再怎么不记得里描写的剧情,她也清楚的记得,二房一直都只是大房的陪衬而已。二叔夏庆可是窝在京城当了一辈子的老进士,想当官想到疯魔,否则也不会将唯一的女儿嫁给那个只有家世不错的武夫中山狼!他的一生,差点都可以写一本‘范进中举’得现实版了!
而现在,他居然要去当官了!尽管开年才要去任上,尽管只是个芝麻大小的县丞,可那也是与原著大不相同了!
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出错的?
祖母?她试过了,她就是个标准的古代老太太,不管是说话行事,还是思维方式,都与这里的人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原著中的老太太那么不讲道理,偏心大房而已!
难道是祖母出手搞掉了二叔的这次差事?
她心里有些期盼,貌似马上可以近距离围观宅斗了……但又有些莫名的直觉,觉得刘氏似乎并不会那么做!毕竟,夏彦已经官居三品,远远甩了二叔一大截!
说起来,夏府这边有好多事情都和她所知道的并不一样,比起原著中不知好了多少倍!且不说大房这里步步高升的便宜爹似乎没那么宠妾灭妻,嫡母也没有妒心深重,也不提那科举白头的夏庆,性格和原著中完全不同的夏初,还有那个本不应该存在的夏瑜,就说说夏府的大家长,夏老爷子,他居然还安安生生的活着!
刚穿来的时候她没有在意,只当老爷子本就活到了这个岁数,如今仔细想想却不大对劲了!原著中,夏老太爷可是在夏雪小时候就去世了的!女主还感叹,若非夏老爷子当年去的早,夏府也不至于在刘氏这个村妇的掌控之下每况愈下!
况且因为守孝三年,直到女主重生,夏彦都没能混上三品,不过混着个五品太守的位置罢了!
要知道,在京城,便是守门的城门官都是从五品彪骑啊!
她之前一心将疑心的目光放在了身边的女子们身上,却没想过也有可能是夏家的男人……
毕竟穿越可不是女性同胞的专利!
细数一下夏老爷子的事迹,看似并没有多少穿越者的痕迹,她却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比如府里都说他一生只喜欢老夫人这个妻子,对于两个妾氏都不假辞色。当然,若是真的完全不理会也就罢了,偏偏那个故去的尉氏还为他生了一子……
不过男人都是好色的,那些男作者写的里十有**都是种马男,夏老爷子已经算得上洁身自好了!如果他是穿越来的,说不定还真是个痴情种业不一定呢!
但只凭着这一点,也不能确认对方的身份,所以夏挽秋最近一直在琢磨这事,可是她完全找不到机会去验证。就连她的亲生父亲她都难得一见,更不要提总是呆在前院的夏老爷子了!
更让她觉得不平的是:就连夏老爷子都更喜欢二叔家的夏初!还有那个不应该存在的夏瑜,刚出生就得到了老爷子的关注,可往二房那边送了好些私房——这话她也是听小丫鬟们私底下说的——心偏的没边了。
偏偏老夫人刘氏还一无所觉,就好像不知道一样!
想到这里,夏挽秋又忍不住兴奋起来,没准就是因为这个,老夫人隐忍不发,只暗地里对二房下手呢?所以二房没了小女儿,二叔的官位也没了?
夏家二房对原著来说,不过是个配角中的配角,当然也没必要将这些阴司写的太过详细啦!何况作者也不是暗示了吗?最后二房没有被牵连,对流放边陲的大房也冷淡不理,可见心里也是存了怨恨的!
不得不说……夏挽秋姑娘这脑洞开的有点大啊!
不提这厢夏挽秋心里阴暗的等着‘看好戏’,二房那边自是欣喜若狂。郑氏老早就不想跟着大房过活,她嫁妆丰厚,便是自立门户也是不碍的。可惜父母在不分家,她再厚脸皮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只在心里打算着从未提过。
如今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第一个念头就是她一定要跟去任上!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可能,夏家可是答应过夏庆不纳妾的,她头两胎都是儿子,早就满足了条件!是以这次他去任上,必然是会带她的!
只是……几个孩子怎么办?
长子夏易也就罢了,他今年已经十六岁了,两年前定下的梅翰林家的嫡长女,也已经及笄,定的开年二月二的亲事,成了亲就是大人了。
次子今年刚十四,她这两年一直在替他相看人家,因着夏庆要科考的事情,一直都没定下来。如今丈夫中了进士又举了官,她也不必再那些小户人家里挑挑拣拣的,可以考虑一些上档次一些的人家了,可她这一走,自然参与不上小儿子的婚事了!
040 关于外放这件小事()
夏瑜还小,为了避免过几年回来她都不认得自己夫妻二人,郑氏自然是要带她走的,可带上了小女儿,长女她是肯定顾不上的,难免要冷落她。
留给老夫人教养吧……她又有些不大甘愿,偏偏实在是分不出手来。
何况郑氏私心里是想将次子的婚事拖一拖,干脆一并带走的!
京城再好,一个小小的县丞家的次子,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亲事。先前易哥儿的亲事还是梅翰林看在大伯的面子上才勉强同意的,梅家可没有第二个女儿许给她的修哥儿了!
而外方的官员就不一样了。
虽然即便到了地方上,夏庆不过是个八品小官,但即便她只是个妇人,也知道像他们这样的人家的子弟,是不会在县丞这种副职上呆太久的。最多三年,他少说也能混个七品知县!若是跟这次一样是在个富饶的鱼米之乡,那可就是正六品!
正六品在京城人士眼中当然是不入眼的,可架不住外头认这个啊!父母官的说法不是白叫的,执掌一方天地,便很是了不得了!最好是她娘家祖籍的江州,那就更好了!到了那地儿,便是娶个知府的女儿,他们也算不上是高攀人家!
只是这么一来,她就更分不出神了。又要教养小女儿,还要操心次子的婚姻大事,总不能将夏初丢给夏庆吧?不说他一个大老爷们会不会养孩子,就是会,他也没时间呀!
县丞官再小,也是实职,甚至比县太爷还要忙碌呢!
可他们这一旦外方,少则三年,多则六七年也是有的,再回到京城的时候,夏初都是个大姑娘了!她这个女儿原本就与她不贴心,一别数年,怕是要更加生份了。
真真是两难!
人心都是偏得,可她也是当娘的,纵然对夏初不如其他几个孩子上心,那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能心甘情愿的让与旁人?
不是她对婆母有意见,可刘氏终究不是夏庆亲母,她心里难免有疙瘩!
一时想不出两全的法子,郑氏面上的喜色顿时消散不少。
夏初上辈子可是宅门里的人精儿,便是那后庭深宫,都难不住她,混了个贤后的名头。虽说没生孩子,却得了皇帝一世愧疚,待她终究是不差的,她也不图那几分真心,更是将各种人的心思看的清楚明白,郑氏那一点显而易见的纠结,她哪能看不出?
她两世都是如此,亲缘浅薄,其中也不是没有她自己的原因。
不是不能讨好郑氏,叫她更喜欢自己,只是她心里懒懒的,不愿意费那个功夫罢了!
若是洛子谦的身份说破之前,她也要犹豫一番的,而现在,她自是更愿意留下。
比起生身父母,她与洛子谦关系实则更加紧密。上辈子共侍一夫都能混成闺蜜,这辈子没道理会更差!何况在洛子谦身边,她也不必太拘着自己的性子,这样更自在些。
偏生这些话,她也没法跟郑氏掰开揉碎了说,只能装作不知道了。
夏庆当官之事,也算是一桩喜事。于是当晚,洛子谦令人到外头的出名的酒楼里定了两桌家宴以示庆贺——夏家这样的家底,还请不起那种专门给人做宴席的私厨。京中不管什么用度都要比别处贵上许多,他们就是稍有家底也不能这样耗费。
既是家宴,自然也用不着分什么男女,不过大人一桌,孩子们一桌。
饭菜丰盛,孩子们自然是最高兴的,一个个吃的肚皮滚圆。夏修不仅顾着自己吃,还时不时的伸长了手臂,给夏初添一些她喜欢吃却够不着的菜色。
二房之中,夏初最喜欢的是便宜爹夏庆,再来就是二哥夏修了,他们俩对她可是疼入骨,就连刚出生的小妹妹都不能分宠。
大哥夏易其实也不错,不过她才两三岁的时候他就订了亲,或许是有了未婚妻的缘故,他所有的好奇关心都泼到了还没进门的未婚妻身上,对自家妹妹也就没那么关注了。
夏初从来就是一个以心换心之人,别人给她多少疼爱,她也回报多少关心,不多不少,不偏不倚。
席上,大人那一桌也是欢声笑语,便是大伯母吴氏也笑的比旁日更添几分真心——二叔外放,家里就少了一家人的开销,便是留下几个孩子,大头走了,自然也花用不了多少。这对财政方面一向有点紧张的夏府而言,着实分去了不少压力!
她就不信,等夏庆外放了,郑氏这个一向要强的,还好意思伸手跟家里头拿花销!
这夏府迟早都是夏彦的,而且公中的花销,几乎都来自于夏彦和家里的几间铺子和庄子,夏庆一个刚点的庶吉士,一年不过二十俩银的俸禄,不过九牛一毛。
每个人都有私心,吴氏并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错。
当然,想归想,她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夏彦被刘氏教养的有点太过秉正,虽有几分钻营的本事,却绝对不会算计自家人。于他而言,弟弟夏庆小时候其实是他带大的,启蒙读书都是由他开始,自有一分不同寻常的情分。
是以,吴氏也从不在这方面触他霉头,表面上看起来对二房还算大度。
所幸郑氏也摆的正自己的身份,从不眼红嫉妒,跟长嫂争那管家之事,每有冲撞,也多会主动退开一些。这几年来,大房和二房一直相安无事,和谐相处关系还算不错。
“二弟,你这番可算是出了头,且在外头熬上两年,哥哥自会想法子叫你回来做个京官。”席罢人未散,夏彦拍着弟弟的肩头很是亲热的许诺。
吴氏心头一紧,唇边的笑意淡了些,她倒是更愿意夏庆一家子一直在外头的。
“多谢大哥替弟弟想着,倒也不必操之过急。如今咱们大晋本固邦宁,当今又是圣明天子,朝中鲜有减员。弟弟想着,现如今我外放了却是未必不如留京……哥哥别急,且叫我在外头多历练几年,积累些为官治世之道才好。”
夏彦一时有些不愿,他总想着家中只有他们兄弟二人,还是在一处互相帮扶的好,待要说些劝诫之语,却听素来寡言的夏老爷子额首道:“老二有这份心便是极好,切记到了任上,要用心做事,恪守律例,不得做些贪财枉法的事情,才能不负皇恩。”
夏庆闻言立时便立住了,认真应道:“儿子知道了,请父亲放心。”
夏彦无法,只得收住了心里头的话。
一旁夏挽秋却是听的满心别扭。
原来这才是古代父子的相处模式啊!说个话都这么一板一眼的!
041 女配是女主的纯天然出气筒?()
直到这一天,夏挽秋才真正的意识到,她穿越到了一个古人身上。
现代人写的,哪怕标明了是古代,但事实上无论是其中的主角还是配角,身上无疑都带了一些现代人才有的特质。不管是创作的作者还是的读者,将自己代入其中某个角色的时候难免还是以自己的逻辑思维在思考,他们独立又超然,思想前卫又尖锐,对不符合自己三观认知的事情带着一种天然的抨击与反感。
穿越重生是很多人天真又浪漫的梦想,梦想着重来一次活出精彩的人生,虐遍渣男渣女,成为人生赢家站在世界的最顶端。
可真正的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却通常与世界格格不入。
能够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像夏挽秋这种知道事情的起因原委,知道故事走向和结局的人,会本能的逃避现实,将剧情中出现的人定死在固有的框架之上,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围观着众生百态。
能够愉快的看着‘女配’‘男配’们在既定的道路上花样作死,却不接受他们的改变或不同。
男女主无条件是对的,男女配必须为剧情让步,任何出现的阻碍或者破坏,一定是错误的,所有的改变和变化,明明不应该存在却存在了的……一定是穿越或者重生者在搞破坏。
这是人类的思维定向。
可是这一天,夏挽秋尝到了被剧情逆袭的滋味。
原著中视夏家为鸡肋的皇帝居然加恩钦点了二房,嫡出的兄长对庶出的弟弟友爱关怀。弟弟拒绝了兄长的帮助表示要靠自己慢慢进步,年迈的父亲表示赞赏二子的志向,并期望他遵纪守法爱民如子……疑似穿越者的老头褪掉了痴情光环,退化成了食古不化忠君思想的老古板。
人生果然处处都充满了恶意!
世界在夏挽秋眼中渐渐变得可怕,她看任何人都像是穿越者,可他们全都是不折不扣的古人。
她不知道那个改变了夏家的可怕的人到底在哪里,甚至怀疑女配夏雪是不是也重生了?因为她也和剧情中不同,并没有满腹算计哪怕是亲人也不放过!
如果夏雪真的改好了……女主会放过她吗?
她认真的在心里思考这个问题,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不会。
因为,在女主的‘上辈子’,伤害已经造成,她内心的愤懑不平必然要宣泄。
所以,女配是女主的纯天然出气筒。
所以,她的目标不变,要早早的脱离夏家,跟自己挣下足够的银子,过自己的小日子。
夏挽秋毕竟是现代人,她没有古代人传统的家庭观念,没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宗族观念,认为自己只要脱离夏家这个‘漩涡’,就能够幸免于难。
她自己也知道这种想法很自私,但是她能力有限,能自保就不错了,根本救不了所有人!
**
第二天,定国将军和宋守备府上分别都遣人送来了谢仪,与之同来的,还有对夏家二老爷举官成功的贺礼。
四份礼物,两份送到了老太太的慈和堂,两份送到了二房。
夏庆举官之事,还没有在熟人圈子里传开,这两家往日里并不熟络的人家却已经知道了并适宜的打着谢礼的借口‘顺便’送了贺礼,这明晃晃的昭示着两府愿意与夏家交好的好意。
而夏挽秋再一次感到了心中那种汹涌而来的妒忌和气愤不甘:定国将军府上给老太太的那份谢礼中,居然有一小半专门指明了是给夏初的!七八岁女孩儿用的上的缎子、珠花、小女孩的玩具,样样不缺,准备的甚是齐全,连她这个内里是大人的见了,都忍不住要眼红!
当然,顾家显然不是那等不周全的人家,家中的几个不大的孩子几乎人人有份,包括已经订了亲但还没有成亲的夏易和夏雪!
夏雪的那份比她丰厚,她也没话说,谁让人家是庶女?可是夏初呢?她的甚至比夏雪还要多!
纵然价值上比不上,却以数量取胜,其中有不少精巧玩意儿,可见是费了心思的!
如果那天在老夫人车架上的人是自己的话,是不是代表这些东西就会都是她的?
早知道老夫人偏心,却没想这心不仅没偏在自个孙女的身上,偏偏去挂心一个‘外人’。
在夏挽秋的思维里,夏初虽然名义上是刘氏的孙女,但和刘氏其实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自然就该是个‘外人’的!
这也是她对刘氏最难以理解的地方。
就算是当着老爷子的面要充做贤妻良母样子,可这未免也太过了点!
洛子谦可不管夏挽秋这个孙女在想什么,她看的出她眼底的不平,可那又怎样?
人心本来就是偏的。
洛子谦亲自见了定国将军府和宋守备家来送礼的人,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谢意,然后让管事将人送出门。
宋守备也就罢了,两家的水平差不多,交好一番也无妨,定国将军府她却并不想太过亲近。
虽然她对那家人还是很有好感的。
所以一视同仁是最好的选择。
惊马事件还是在京中引起了一番热议,主要还是关于那个逃犯的身份,似乎是做了什么大案的十恶不赦的恶人。被兵马司抓住了还能逃跑,可见此人武力值之高,甚至连宫中都甚是感兴趣,同时也给五城兵马司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作为京兆尹,这种事情夏彦本来是需要出面的,官员之子受到了惊吓,虽然受伤的只是个下人,但这京中的大小事宜,他多少都是有必要知情的。
否则要是哪一日皇帝问起来,作为京城这个地方的‘父母官’他却一问三不知的话,丢的可不只是脑袋上那一顶乌纱帽了。
更何况,自己的母亲还在其中小小的牵涉了一下。
不过因为惊马的人是逃犯,到底没能将他带到京兆府中审问,不过是去五城兵马司询问了几个追兵事情的经过,并派人安抚了涉及此事的顾家和宋家。
唯独受伤的护卫无人关心。
当然,安上一个忠仆的名号是最起码的,顾家也不是那等丧良心之人,会以为下人就是为自己死了也理所当然。他们妥善的安置了那护卫和他的家人,给请了京中最好的正骨大夫,又付出了一笔安家费,还将那护卫家中的两个男孩调到了自家儿子身边。
这绝对算得上是知恩图报的行为了。
当然,若是他们家有不同的请求,只要适当得宜,他们也会同意的。
不过很显然,那护卫全家都很高兴这样的结果。
别说他们当家的只是腿折了,休养一段日子就能好,便是用断腿来换两个儿子的前程,他也未必不乐意。
夏彦在夏家说起这事之后,全家人无不感慨定国将军家有情有义。
唯独夏挽秋觉得,古代人真是奴性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