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女穿书守则-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家、柳家、顾家的女眷们下意识的便坐到了一起,话没说几句,就见皇后宫中的大宫女亲自来请:“娘娘说许久未见,甚是想念世子妃,还请世子妃过去一叙。”

    皇后相邀,自然推脱不得,夏初欣然允诺。

    她到皇后宫中时,赵嫣然已然脱了那华丽却累赘的皇后大妆,穿着一身轻便的罗衣,卧在美人榻上等着她来。

    “参见皇后娘娘,娘娘金安。”

    “几年不见,你又客套了。”赵嫣然起身,拍了拍身侧空出来的美人榻:“坐上来吧,同我说说话也好。”不等她拒绝,就扭头去看身侧的宫人:“你们都下去。”

    ……还是这么任性,是不是证明,皇帝对她其实还算不错?

    “夏……罢了,你字元敏,我就叫你元敏吧!”夏初及笄的时候,赵嫣然还送过一份大礼,本想亲自参加的,不过皇帝拦住了她——到底只是一个小官的女儿,即便私交再好,也没有堂堂皇后娘娘亲自参加的道理。。

197 赵嫣然的疑惑() 
♂,

    三年守孝,便是尊贵如赵嫣然,都清瘦了不少。

    不过,这种清瘦却并不是消瘦,她的肤色依然白里透红,容光焕发,身量更显细长娇媚,褪去了少女时的婴儿肥,少了几分稚嫩,添了几分娇美成熟。

    她们都不是过去的她们了。

    夏初嫣然一笑,点头道:“娘娘喜欢怎么叫,就怎么叫,反正不都是我么?”她的态度并没有太过恭敬,仿佛还和从前一样,但又保持着一丝君臣之间的距离。

    并非疏远,而是因为臣乃君下,必然会产生的一种阶层差异。刚刚入宫时的赵嫣然还没有如今这浑身的皇后气度,是以这种距离感并不强烈,但是三年过去,一切都与从前不同了。

    “元敏,我有些事要问你。”纵然如此,赵嫣然直来直去的性子倒是并没有变化多少,她看着夏初的眼睛,十分认真的问道:“你是知道我的,是以我也不同你说那些客套话,只盼你能老实回答我。”

    “娘娘请问。”自她屏退左右,夏初便知道她定然是有事相询,否则只是说几句女儿家的私房话,何必连心腹都赶出去?她能这样坦白,夏初心里倒是轻松了一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自然不可能,但若是无关大碍的事情,但凡她知晓,倒是不介意说与她听的。

    “当年,挽秋妹妹曾悄悄跟我说过,要我小心防范吴婕妤。”赵嫣然正色说道。“不知晚秋妹妹同吴婕妤可有宿怨?”

    吴婕妤指的是吴卿芸,半年前,她因犯错被皇帝降了一级,还从她的未央宫正殿给挪到偏殿去了,理由是对先帝不敬,却不知具体是犯了什么事儿惹恼了皇帝——连赵嫣然这个正宫娘娘都不知晓,是皇帝亲自发落的——为此还冷落了她一段时间,不曾去过未央宫。

    不过出孝之后,皇帝宠幸的几个宫妃之中,以吴卿芸次数最多,却又不像是恼了她的样子。

    原来夏挽秋还是提醒了赵嫣然。

    夏初想起当年夏挽秋所说的‘’,吴卿芸才是正室,而赵嫣然是侧妃,还是全然被皇帝冷落,只是当做棋子的侧妃,她与吴卿芸从皇子府斗到宫中,几乎没有赢过。

    夏挽秋本就是个简单的性子,她与赵嫣然交好,又心底防备吴卿芸,下意识的就会提醒她,却不知道自己这话说出来,旁人未免会多心。

    赵嫣然算是好的,听了并不曾说出去过,一开始只当是她与这个表姐不睦。

    夏初看了两眼赵嫣然的面色,并无嫉妒愤恨之意,却不知她提起这事是什么缘故?

    莫不是吴卿芸又做了什么?

    “二姐姐从前与表姐并无交集,关系也不过泛泛,”夏初斟酌了片刻,说道:“不过表姐似乎对我娘家颇有成见,一直十分敌视,想来应该是因为这个缘故。”

    夏初这话倒也不算是谎言,便是在夏挽秋所说的里,吴卿芸也从未正眼看过她们姐妹,只将夏雪当成平生宿敌,不过用夏挽秋的话来说,夏雪在前半段就已经成了‘炮灰’,夏家也被坑的全无东山再起之日。夏挽秋和夏初只是‘配角中得配角’,自然不会看在主角眼中,不过是被带累的。

    夏吴两家乃是姻亲,缘何吴卿芸会敌视夏家?赵嫣然皱了皱眉头,百思不得其解,看向夏初的目光中有着一丝探究质疑:“只是如此么?”

    却见夏初肯定的点点头:“是的。”

    重生和‘穿越’这种事本身太过匪夷所思,她是因为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才能够接受,即便如此,也是做了好几年心理建设,才能认同,并渐渐的怀疑起身旁的人——譬如顾腾。然则若她前世遇到夏挽秋这样的女子,定然只会当她是疯了,胡言乱语的无稽之言,又怎么会接受她那些看起来压根就不靠谱的言论?

    就比如吴卿芸做正室而赵嫣然为侧妃这事,在她眼里就是极为不靠谱的!吴卿芸家世平平,娘家又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优势,继妃之位她如何坐得?赵嫣然名门出身,父亲乃是当朝异姓王,身份尊贵,又如何容得女儿给人做小?哪怕是皇子的侧妃都不可能!

    可偏偏,当今那时的确如她所言向先皇求娶了吴卿芸,只不过这一次,只是侧妃而已!

    纵然如此,这也是极为不可思议的事情!仔细想想,那时的皇帝就好像是被鬼迷了心窍一样,非要娶一个四品官之女为妃,而吴家一无人脉二无财力三无权势,他图什么?

    总不能是真爱吧?

    夏挽秋说吴卿芸有“女主光环”,那时她听得稀里糊涂,不明其意,之后才算是了解了几分。

    这一次,先帝仍旧同意他娶了自己‘心仪’的女子,但只是侧妃,并且同时当时的太后,如今的太皇太后赐下懿旨,将洛王千金许给二皇子为继妃。

    若非当初赵嫣然年纪大了些,又是庶女,便是做原配正妃也不是当不起!

    她们二人天差地别,赵嫣然为侧岂不是贬低了洛王府?洛王爷不恼怒才怪!先帝不该是那样昏了头的人,若没有别的缘故,那也就只能归结于夏挽秋所说的‘女主光环’了!

    事情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变化,就好像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将那错乱的棋局给拨乱反正了一般,让这扭曲的关系回到了它本来的位置!

    对此,夏初没有任何欣慰,反而有些隐隐的惧怕。

    因为她不知道,自己与洛子谦,是不是也是这其中的‘错误’,是否会被轻易的抹去!

    并不是死过一次就会不惧怕死亡,恰恰相反,夏初觉得,自己反而更怕死了!

    她家中父母和美,兄长宠爱,妹妹伶俐,姑嫂相处的如同姐妹一般,小侄儿们也是一个赛一个的活泼机灵,若这一切都是错的,她如何能够面对失去这些的痛楚?

    再有,便是顾家……老妇人和婆母都是慈和之人,她与公公并不熟稔,却也知道他是武将们口中战无不胜的大将,名声足以威慑敌人!而她的顾腾虽也是重生而来,却待她甚好,并没有旁的心思,两人都默契的不去追问对方的前世——知道问了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不问。

    让她舍下这一切,她做不到!

    “夏家可曾对吴家……”赵嫣然下意识将心中的猜测说出了口,但蓦然惊觉不对,歉意的对她笑了笑,道:“我不是怀疑你们家,只是这无缘无故的……总归要有个理由。”

    夏初明白她的意思,但这事儿她没法解释,便是夏挽秋也不敢说出口的,她又只是听说了夏雪与吴卿芸的“前世”纠葛,自己并不清楚。

    拿不准的事儿,她从来不会述之于口,只会让它沉淀到心底!

    “回娘娘,我并不清楚,毕竟上一辈的事儿,长辈们也不会说给我们听。”知道赵嫣然是想到了别处,夏初干脆顺着她的口风含糊说道:“不过我倒是还记得些小时候的事儿,那时候表姐常来我们家,同大姐姐关系甚是亲密,二姐姐都有些羡慕,说表姐反倒像是大姐姐的亲妹妹似的……”

    她说起当初之事,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仿佛忆起了童年之事:“那时候二姐姐总是要同表姐比个亲疏,大姐姐不甚其扰,便总是躲在祖母处,二姐姐很怕祖母,在她面前不敢闹腾。”

    这个二姐姐,却是原来的那一个了。

    原先的那位二姐,她也以为自己已经淡忘了,不想如今想起来,竟还是栩栩如生一般。她性子稍显软弱,也有些心思深沉,其实对夏雪并说不上亲近,大约也正是因此,才十分的妒忌吴卿芸总是光明正大的粘着夏雪——明明她们才是亲姐妹!

    夏初前世乃是标准的嫡出贵女,在弟妹面前十分有威严。家里虽有嫡庶之分,但也不会显露的十分明显——夏雪在洛子谦的教养之下,并不会轻视同父异母的亲妹妹,但吴氏不喜夏挽秋,夏雪自然也不会违背母亲的心意去特意关照这个妹妹。

    夏挽秋来了之后,闹腾那样大的动静,若非夏雪心疼这个妹妹被下人拿捏,有意替她遮掩一二,她也没可能那么轻松就把作死的乳母给赶出府去!

    赵嫣然打量着她的神情,她面上的怀念与笑意没有丝毫做伪,便知道她说的必是真话。只是如此一来,她心中更加糊涂了,难道真的只是夏挽秋妒忌吴卿芸同自己的姐姐关系更好,这才看她不顺眼吗?不,不对……当时夏挽秋说的时候神神秘秘的,还叮嘱她要小心,那副模样,分明就是怕吴卿芸对她做什么坏事!

    她想起夏初只是说小时候,灵光一闪,便接着问道:“那……后来呢?”

    夏挽秋看了赵嫣然一眼,果然是个通透之人,笑道:“后来表姐定了亲……就不怎么来往了。”

    定亲之后就不能老是出府走动,听起来很正常。

    但若真的是关系很好的表姐妹,怎么会就因此疏远了呢?

    定亲?赵嫣然恍然想起了这件事情,一开始她刚刚回京的时候,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吴卿芸算是哪个牌面上的人,也值得她去惦记?

    若非后来赐婚,父王又打听到二皇子……不,皇帝亲自向先皇求娶了这么一位侧妃,她根本就不知道吴卿芸是颗什么样的葱!

    打听回来的消息也十分令人震惊。

    那吴卿芸是定过亲的,定的还是京中出了名的纨绔金家大少!当然,后来金家大少闹出了那样没脸的事,就退亲了。

    不过,这退亲……似乎也有古怪!

    依照父亲的说法,吴家明显一开始就知道金家大少是个十分‘不堪’的人,毕竟他的名声可不是定亲之后才有的!却依然为自家女儿定下了这么一门亲事,可见对此是默认的。就算婢女怀了身孕,金家大少不懂事瞎闹腾,可金家的长辈可不糊涂,绝对不会在儿媳妇还没过门的时候,就让家里多出这么一个婢生子来!这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只要去了那婢女腹中的孩子,也不过就是件风流韵事罢了!

    吴家怎么会那么坚决的,就把亲事退了呢!

    那时她没留心,却记得父王冷笑着说过,吴家是心比天高!

    仔细问过,才晓得,吴卿芸退亲的时候,恰巧是在宫中选秀的旨意颁下之前!

    但问题是,当初的选秀并非百官提议,而是先帝为了自己几个未婚的儿子举办,事前并没有风声传出来……吴家,是如何得知的?

    而那婢女,先前就一直是金家大少的通房,几年来一直安然无事,如何正巧那时就有了身孕?

    莫非……有人能未卜先知不曾?

    细思极恐,赵嫣然连忙晃去脑海中出现的‘不靠谱’的想法,可心底,终究是落了根刺。

    这么说来,吴卿芸恨上夏家,应该是她定亲之后的事情。素闻那金家大少是个色胚,家中妻妾成群……那时在定亲宴上莫不是偶然的看上了哪个夏家的女孩儿?

    那时夏挽秋与夏初还小,便是姿容出众也不过是孩童之姿,唯一有可能的,便是夏雪。

    可夏雪早就定亲了不是吗?

    赵嫣然只觉得脑袋乱成了一团浆糊,干脆不再去琢磨这些夏吴两家的事儿,对上夏初沉稳的目光,不知为何心头突然就安定了不少,顿了顿,说道:“我会突然问起此事,其实也不是没有缘故的……前些日子吴婕妤被罚,我却不知原委,皇上也不曾说起,只叫我让吴婕妤迁宫,我想来想去心中不安,偷偷打探了才知道,前些日子你公爹从北疆回来,带回了一半虎符,当日皇上十分高兴,喝多了去了未央宫,半道却来了我这里……我问起原委,他却只说了一句,后宫不得干政!”

    可见……吴卿芸大概是说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当时皇帝满脸震怒,立时要她凤印下旨将吴卿芸贬谪为婕妤!可见是真恼了吴卿芸的,然而没过多久,竟复又宠爱起了来!(。)

198 后妃不得干政() 
♂,

    顾将军从北疆带回代表洛王府手中兵权的一半虎符之事,作为将军府的世子妃,夏初自然是知晓的,还不是从旁人口中听说,正是自家公爹回府之后,在议事堂说起的。

    将军府嫡系男子如今不过顾将军父子二人,是以顾将军也从来不避讳在女眷面前谈论朝堂之事——便是顾老将军还在的时候,顾老夫人和温氏也从不需要因此而回避。

    因为自己的母亲和妻子,都是聪慧且极有远见的女子,顾将军从不曾小看过她们!

    至于新进门的儿媳妇,这几年在北边与家中同性,妻子的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对她的满意,虽然不曾做出过什么格外惊人的举措,但却一直将将军府的收支维持在一个适宜的度——整个府中的收入一直都有在增长,却不会辣人眼睛,惹人注目。

    当然,这只是外人看到的。

    用温氏的话来说,看起来她们家只是比从前好了一些,但实际上,家中的生活水平直接跃上了一个台阶,吃穿比从前更精细,家具摆设也不着痕迹的换成了低调不张扬偏还贵重足以传家百年的老物件……

    看妻子信上所写的时候,他还不以为意,毕竟没有亲眼看到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可是才回来看见门前那两尊石狮子的时候,他就隐隐有种预感了。

    他年轻时四处征战,走南闯北长过许多见识,是以知道,那两尊看起来和之前的普通石料所雕铸的石狮子,瞧着没什么变化,但实则,那是来自大理南国特有的高山石料,质地更为细腻滑爽,看起来平凡普通,实则是华贵的低调……

    当然,价格上,也是普通石料狮子的百倍!

    至于进府之后什么白玉镇纸,前朝古董青花瓷鸳鸯交颈瓶,倒也不算什么……最最重要的是,他的兵器库里居然多了一把他一直很想要,但却舍不得买的寒铁重剑!

    温氏满脸不以为意的道:“你儿媳妇买的,也亏她一个女儿家,居然亲手拿了回来!”那是当然,一般人他也拎不动啊……

    温氏还真试过,真的非常的沉重!她当然不会亲手去握,否则非得把脚背给砸了不可!可府里的护卫提着,都十分吃力!她那个儿媳妇,居然跟拎着杀猪刀似的轻轻松松就拿在手里了!

    ……话说,拿杀猪刀比寒铁剑,这比喻是不是有点不靠谱啊?

    顾将军简直无语了,忍不住拿同情的眼刀子看着儿子……你媳妇儿这么能干真的好吗?

    顾腾一挺胸,满脸的宽面条泪:“爹,等我能拿的动了,您一定要让我试试!”比力气比不过媳妇儿什么的……真心伤不起!话说,床榻之上她其实都是谦让了得吧!

    ……扯远了,言归正传。

    顾将军当日回京,从皇帝亲迎这一点看,当今心里必然清楚他想要的东西已经到手……从宫里头谢恩回来时,虎符就已经不再顾将军手中了。

    但他还是跟家人说了这件事。

    其实他和洛王府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矛盾,两家无冤无仇,当然说不上对立。可是只是因为在皇帝心里他们不能站在一条线上,所以不得不互相看不顺眼罢了。

    此次前往北疆,洛王爷话里话外,都是疲倦。

    异姓王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王爷本就是皇族才能有的身份,赐予一个外姓人,说是恩宠,却也是提醒。提醒后来的帝王不要忘了洛王府曾经的赫赫战功,才能有他们如今的皇位可座……太祖这一番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对,反而他是一个重情重义胸怀宽广的帝王,这才能够将当年一同打江山的弟兄视为亲族,愿意与他们的子子孙孙共享江山。

    但他却忘了,并不是每一任帝王都能有和他一样的胸襟!

    何况,皇帝本就是一种奇怪的生物,他们坐拥江山的同时,又害怕有人夺去这锦绣山河。

    若说皇帝只是担忧,那么那些皇族的王爷们,就是赤果果的不满了!

    凭什么,一个外姓人也能与他们一样称王,凭什么,甚至地位超然,还要高出他们些许!

    人心,本就善变,也多自私。

    实际上,洛王府能绵延几代,至今不倒,已经说得上奇异了。纵然洛王府的人能够坚守本心,不为这泼天的富贵冲昏头脑,但大晋朝王室的宽宥,也可见一般。

    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可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到了如今,江山稳固,兵权虽重,但已经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了,当今皇帝想要收回兵权,也是顺理成章……更何况从先帝始,只怕就已经有了这个念头了。

    否则何必让赵氏女当皇子妃,甚至坐上皇后之位?

    先帝当初同意这桩太皇太后赐婚,并不只是因为他孝顺,甚至很有可能,这本就是他的意思,太皇太后也不过是遵循了先帝的意思罢了!

    洛王爷不是个粗莽之人,纵然一直镇守北疆,他也是从小就从四书五经学起的,寻常阴谋诡计都不在他眼中!洛王府若是有那等刚愎自用的蠢货,也不会繁衍至今而无损分毫了!

    洛王爷深知帝王忌讳,因此从上一代开始更长久的避守北疆。但他没有因此而觉得,皇帝会因为他的退让而满足,只要兵权在他手中一日,洛王府就不会被轻易忽视掉!

    这一次,顾将军的到来,更让他明白,当今想要收拢兵权的心思,已然昭然若揭。

    他着实是累了,他的父辈为了北疆这片的安宁,不知折损了多少优秀的子子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