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狼烟深处-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九月

内容提要:
  军人没有和平年代,身负特殊使命的军人则一直战斗在敌我边界模糊的秘密战线上。
  他扮演过不同的角色:高材生、流氓、程序员、军人、服刑人员、高级工程师等——听到“特工”这个词,很多人会联想到神出鬼没、无所不能的超人、英雄。
  他只是一个同样有血有肉的男人,无数普普通通军人中的一员。因为他还活着,很幸运地活着。只有那些悄无声息死去的人才有资格称之为英雄。


目录
第一卷后院失火
第01章少尉同志
第02章恐怖袭击
第03章一封家书
第04章三部七处
第05章海啸行动
第06章首都政变
第07章耀武扬威
第08章度假胜地
第09章宾馆惊变
第10章东方铁流
第11章苍狼断齿
第二卷失踪人员
第01章被遗忘的角落
第02章笔记本电脑
第03章部落仇杀
第04章首领的尊严
第05章热血东归
第三卷上半辈子
第01章嫌疑解除
第02章我的童年
第03章红颜祸水
第04章十七中
第05章复读日志
第06章九号公寓
第07章病号
第四卷15天假日
第01章中国昆明
第02章假日第一天
第03章假日第二天
第04章假日第三天
第05章假日第四天
第06章假日第五天
第07章命令
第五卷丛林之狐
第01章918工程
第02章苍茫丛林
第03章中尉先生
第04章狐狸咬人
第05章肖杨
第06章澜沧江之魂
第07章泣血落人谷
第08章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第09章清晨九时
第10章天网恢恢
第11章蓝色密令
第12章王牌对决
第六卷街头仓鼠
第01章英雄的女人
第02章缅甸香草
第03章K9吧
第04章五叔
第05章代号仓鼠
第06章怀才不遇
第07章愿者上钓
第08章鼠爷
第09章时小兰
第10章青春几年祭
第11章漫长的一天
第12章生与死的距离
第13章局
第14章停车场
第七卷南海谍影
第01章武装押运
第02章群鬼乱舞
第03章特工手记
第04章8。28专案
第05章特殊的审讯
第06章贾溪
第07章依依酒店
第08章男人的筹码
第09章国家机密
第10章手提箱
第11章螳螂捕蝉
第12章黄雀在后
第13章默契
第14章南仓号上
第15章亡命天涯
第八卷都市迷雾
第01章红叶
第02章世纪大骗局
第03章屋檐下
第04章住在心上
第05章凄迷雨夜
第06章圈套
第07章云暗风厥
第08章魔爪
第09章劫机事件
第10章仇恨
第11章善与恶的距离
第12章赎罪
第13章暗无天日
第14章出乎意料
第九卷重返旧地
第01章潜伏
第02章袭击
第03章断指
第04章尚未结束的结局


第一卷后院失火
第01章少尉同志
  (一)
  中亚JiErji共和国境内。中俄驻中亚JiErji共和国联合空军基地,中方气象中心驻地。
  紧急集合号。宛如甜甜入睡的婴孩被鞭子狠狠抽醒,满世界沸腾起来。
  2号雷达塔楼窗口略伸出半个头,目视操场。全副武装的官兵*由各个黑暗中的营房内跑向操场列队,探照灯雪亮的光束四处穿梭。令人诧异的是:队列中没有一个列兵(两年义务兵),清一色是士官(职业军人),从二十岁到三十多岁不等;所有人员都是陆军,并非空军地勤或警卫人员。大门外驶来三辆挂着醒目五星红旗的“猎鹰”吉普车。脚步声、队列口号、枪械撞击地板声,一如往常,仿佛上帝打了个呵尔。又是演习。
  那个脑袋缩回去。这是一个身材瘦小、肩扛一杠一星的少尉军官,他是今晚的技术值日员,按条令,紧急集合号响起后,他不但不用集合,反而要按相关规定强化值班职责。
  习以为常的嘈杂中传来一声枪响。
  塔楼控制室内另一名上尉军官从座位上跳起来,惊惶失措地跑过来向外张望,“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他是今晚的值日官,枪声对于军人而言并不陌生,然而这里不在中国境内,这个属于中方的“气象中心”早在半月前就宣布进入二级战备状态,地处异国之隅,要时刻警惕着中亚恐怖势力的可能的袭击,值日官的失态表现并非事出偶然。
  约莫两三分钟后,少尉说,“枪走火。陈杨,没事的。”说罢,挪一下椅子,将头挤在电脑显示器和各类仪器之间继续铺开信纸。
  “你怎么知道只是走火?”
  “没拉警报,有人骂娘,司令从山下上来也没带多少警卫。”少尉巴眨一下眼睛,闪出一丝玩世不恭后异常平静地说。
  “值日员庭车常同志!”
  “到!”庭车常跳起来立正。
  “现在是二级战备状态,作为要害枢纽人员要时刻警惕,不得有一丝松懈!何况现在你是值日员!”
  “是!”
  “稍息。”
  陈杨上尉狠狠瞪了他一眼,踱回自己的位置。高大的身影掩饰不住微妙的颤抖,即便如此,他仍铭守本职地挺直了腰面对闪烁着不同光线的电子监控屏。
  皎洁的月光撒落在19平方米的控制室的地板上,一切影像如同憩睡的婴孩微颌嘴唇。
  庭车常少尉继续写信。
  (二)
  信件内容:
  “亲爱的古珊:
  你好吗?
  从上周开始,我已经无法确定离开昆明的确切天数。我一直想用“离开你”一词,或许这会让我记得这些数字。
  这是我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的第63天。
  两个月前,我获准由文职干部转为陆军现役军官,授予少尉,来到了这个地方。一个仅接受过20天大学军训及五周加强急训的文职人员突然转为现役军人,这在和平年代里是不太可能的,与其说令我如愿于偿,不如说这预示些什么。
  除了太阳、月亮和星星,没有任何能让我联想到昆明乃至整个中国的物景。忙碌的时候,我会长达八天不曾想你;紧张的时候,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你。这使我悲哀地发现这样的现实:相比如今,此前,那六年间,我对你的所有思恋竟是渺小、幼稚,甚至可忽略不计的。参军前我所挂念的一些人,在无法面对你时让我移情别恋的其它女性,无一不是微不足道的玩笑。
  我目前有可能会面临一些危险,当它相对于整个国家的危机,同样微不足道。
  我是怕死的,所以我竭力把一切崭露头角的危险因素看得平常无奇。刚才有一个宪兵的枪走火了,我宁可认为他是一个新兵蛋子,而不承认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因心理压力而失手。
  有时候我偶尔会怀疑一些曾经很自信的东西,起因可能会是:看到俄国人吃着比我们差的伙食,拿陈旧的武器,由此对条件优越的中国军人隐隐产生忧虑。
  我们已经快有二十年没打真正意义的仗了。何况二十年前只是一个底气十足的老师在教训顽皮的学生而已。
  如果说我曾向你表露过的“心迹”,那就是我强烈的从军意愿。
  你和那些只知道玩手机和爱情的女大学生不一样,对我而言,我最乐意将此类的信息告知你。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女孩,即便是不感兴趣的话题,你永远都会耐心地倾听朋友的陈述,报以会心的笑容,偶尔给予鼓励。记得05年8月份我去你那里时,你说过我是“战争偏执狂”,你露出了我所见识过的最美丽的笑容。
  我不知道能否再见到你,即便如此,也不曾因为参军前一天未见你一面而后悔,何许我注定只能是一个路过的人,曾为你而悸动,然后走完自己应该走的路。
  我不曾想过做一个为多数人所知的人。
  如今,我是一位军人,我所想并所能做的是,要么默默地终身为之铭守本职,要么在随机的时候如同所有平凡的军人一样一个在最后的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看到胜利的旗帜升起!
  先写到这里,祝你幸福。”
  (三)
  陈杨提醒道,“司令一会可能就到这里检查了。”
  庭车常收起信纸,将中性笔扔进抽屉。重新审校一遍要存档的雷达数据,起身绕到武器柜,逐一检查五支装满弹匣的95式短突击步枪的保险栓,到陈杨的左手边按住断路键,将13个预警按钮分别摁一下,黄灯均正常,方回到桌位。
  12日凌晨5时整。联合基地副司令长官、中方司令员郑少钧少将准时进入2号雷达塔。
  “值日官,陈杨专业技术上尉!”
  “值日员,庭车常专业技术少尉!”
  “稍息。”
  少将转了一圈,在武器柜前停下,拉开柜门,捡起一支弹匣。随口问道:“为什么没有放在指定位置?”
  “对不起,首长,是我的错。”庭车常冒出一身冷汗。
  “嗯,直属上级没有明确提醒过吗?”
  “提醒过了,首长。”
  “报告首长。”陈杨紧张地说,“庭车常原是文职人员,两个月前才转为现役军人并从国内调来的。参军前是地方高校GIS(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持有国家软件水平考试系统分析师资格证书,07年8月招收入伍做文职。。。。。。没有经验,军事素质不足。。。。。。”
  “少尉?”少将偏过头,身后参谋补充道,“按常规,转现役时,如果他有学士学位证的话,应该授中尉。”
  “小伙子,怎么没拿到学位证?”少将眯着眼问庭车常。
  “报告首长,本人因个人思想态度问题,没能完成指定的科目。”
  “所以才来参军。”
  “报告首长,本人从小就想参军,因体质问题一直未能如愿。去年特招调低了文职标准,所以没来得及修够学分就报名了。怕以后没机会。。。。。。”
  “家庭情况怎么样?给你三分钟。”少将饶有兴致地坐下来,继续问道。
  “都是教师,原来是农民。父亲早年在山村代课,获得大专文凭后调到县中学,民革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母亲是幼儿园教师,中共党员。报告首长!本人祖父原是国民党军起义军官,已经去世。”
  “继续,继续……”
  “本人家乡在云南东南部,中越边境线上。本人幼时曾生活在农村,喜欢阅读历史军事书籍。依法服兵役是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尽的义务和权利,父母支持我参军,本人要求参军,去年8月报名入伍,因不符合条件,转申请作为文职人员加入部队。本人没有对象,没有思想负担。报告完毕,请首长指示。”
  “没思想负担?独子吧?”少将似乎别有用意。
  “报。。。。。。告首长。本人是独子。。。。。。父母亲今年都还不到五十岁。”庭车常小心地看了他一眼,“他们还可以再生一个!”
  “扯蛋!”
  这时,一个参谋突然跑进来在少将耳前说些什么,少将头也不回地出去了。
  陈杨面无表情地望着缓缓合上的防弹门。揶揄地笑笑,拍一下庭车常的肩膀,“换班了,一会你去向主任做例报吧。”
  庭车常走出塔楼,向哨兵交还通行证后,径直向地下通道走去。6时55分,此时的昆明应该能看到一丝晨曦。
  “口令!”
  “无口令!”
  “通过!”扛着五级士官肩章的宪兵开启闸门。庭车常向前验毕指纹后钻进旋即敞开的通道。
  来到地下二十米的指挥中心入口,向值班参谋通报后,庭车常走进总值室。
  向当值首长“气象观测中心”副主任何丽大校作完例行值班简报后,庭车常转身正要回去。
  “你等一下”何丽微微扬扬手,以慈母的口吻问道:“你叫庭车常的是吧?”
  “是的。”
  “8点钟后到基地人事处报到,这边不用交接了,直接去。上头要调你。”
  “啊?”
  “啊什么啊,还改不了臭学生啤味!”
  “是!”
  “去吧!”
  “是!”
  庭车常摸着后脑勺钻出地下中心,到宿舍里发了一会呆,将方前写的信录入笔记本电脑,关机,装进防电磁护套内,拿起装着两套便服、一套冬礼服、两套冬常服、一套作训服的旅行包,一路碎步小跑钻进等候在大门前的吉普车。
  (四)
  开车的是个奔四十的中年士官,姓吴,据说曾是第39集团军大比武的搏击季军,不知何故自愿调来做驾驭员。他目光平和,举止一般,没有任何令人印象很深的地方。唯一能令我引起注意的是,他的腋下似乎总是别着手枪—普通士官(士官也是士兵)不会配发手枪,平常也不会藏在腋下。所以我断定他另有别的身份,比如特工、警察,这里的一切都有令人费解的地方,比如一个空军基地下属的气象中心里却清一色是陆军人员。我开始为自己的异想天开感到可笑。
  一如往常,车停在基地外围警戒哨前,吴士官叭地向我敬了军礼后,驾着“猎鹰”吉普车转弯朝着气象观测中心的方向而去。
  “少尉同志,请通过!”哨兵检查完证件和手续,大声说道。
  我整理一下武装带,检查92式5。8mm口径半自动手枪套上的扣子,走进混杂着各种肤色的军营。


第一卷后院失火
第02章恐怖袭击
  (一)
  驻Ji国的中俄联合空军基地英文简称TRCA。TRCA下属的“气象中心”简称TPR,实为中方所独有。
  TRCA是依据上海合作组织关于反对“三股势力”联合反恐怖机制的相关协定建立的,距J国克凯什比市54公里,距俄方原按独联体相关协议建立的永久性军事基地(简称TRL)210公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均有使用权,平时由中俄两方共同管理、维持与驻守。
  平时,俄方长期布署有7架苏…30重型战斗机,11架米…28、4架V…80直升机,中方由国内轮换布署有1架预警机、3架歼…10制空战斗机。并驻扎有俄军的空降部队一个加强连(100…150人),中俄联合警备部队一个营(约五百人)。
  TPR中心依照相关协议实质上是中方的永久性驻外军事设施,我只是一个两月前才调来从事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的少尉,只知道其地下设施中还有一个情报机构。
  (二)
  调来基地后,每周一、三、五,我被安排在俄空降连中进行军事素质加强训练,周二、四、六在基地网络控制处打杂,譬如维护计算机、检查线路等。
  2月20日,农历大年初三,5时30分。
  联合基地内的混凝土地铺上,斜风细雨过后,冷热不调的气息沿着地表爬进空荡荡的普通军官单人宿舍,窗棂上,大年三十晚帖的窗花纸间隙渗着微小的水滴,那是一个漂亮的鼠。我恍地想起,今年是我的本命年鼠年。
  科伊拉维斯夫送给我鼠形小台钟的指针指向5时55分。我一边诅咒着这位细心的俄国兄长,一边完全挣开双眼。
  起床,跑步经由地勤专用道前往训练场,向高出我两个头的俄军武器管理员领取武器,今天是……俄制7。62mm口径DragonovSVD狙击步枪,开什么玩笑,把技术军官当成狙击手?
  “庭同志,见过这玩意儿吧?”基地战训处的科伊拉维斯夫上尉狡黠地说。他是俄共党员,据说有1/4的中国血统,一口流利的汉语中还夹着东北腔,不时还冒出几句中国地方上的口头禅。
  我明白他的意思,笑着故意说道:“翻版的85式。”
  /*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中国从越军缴获了苏制SVD狙步枪,后仿制成功命名为79式,投产型号85式*/
  “狡猾的中国人,明明是贵国盗版,嘿嘿。”
  “谁让你们那时没有知识产权法。”我眨眨眼。
  俄军的训练很有个性,先让我瞄准500米外人型靶打五发,结果全部脱靶。他过来纠正,“太臭了,用AK都能打得中的。抵肩不对,姿势不对。”
  “都是95式惹的祸。”
  “冒昧地说,贵方的95式不应该做为野战制式装备,用于特种用途倒是很牛。”
  “的确,瞄准基线太高,容易露头,防御战时很吃亏。射击习惯也和81、56不一样。我参军前经常笑话你们还用AK74,后来才发现实战效能决定一切。”
  “再试试,这次打1000米的人字靶。”
  “啊?”
  “啊什么啊,执行命令!”
  丫的老毛子欺负偶不会用SVD,我心里嘀咕着,修正姿势后,用4倍定焦瞄准镜内的左斜线测距后,加了一格瞄准基线,一枪,两枪,三枪,四枪。嘿,五枪!
  科伊拉维斯夫傻眼了,8环、5环、7环、7环、9环,太阳升起前光色很暗,一个半路出家的书呆子用特种枪械在此距离上打出这样的成绩已经算优异了。
  我退膛起身,眨眨眼。
  “你知道怎么瞄准,你不是用中心直接瞄准的?你们的郑司令告诉我,你原来是文职人员,转为现役时只受过五个周的加强急训。”
  “听说过OperationFlashpoint吗?”
  “电脑游戏?我儿子玩过的游戏?”
  “嘿嘿,军校没上过,游戏还是玩过滴,500米外要先测距然后换格瞄准。只不过刚开始时我姿势不对。”
  “狡猾的中国人。嗯,还是这个距离,今天教会你风向修正和目标速度修正。”
  由于转现役前曾在国受过专门急训的缘故,我上手很快。科伊拉维斯夫干脆叫勤务兵撤下SVD专用弹,换来普通7。62*54mm机枪弹。
  “实战中专用弹不够时,机枪弹也可以凑合用。对于你来说,不要求像狙击手那么专业,所以可以用数量弥补精度不足。现在教你速射。好了,准备前有意见就说。”
  “如果方便的话,我想问问贵方为什么不换装专业狙击步枪。说实话,SVD只算是AK的改良放大版,属于极好的班组型延伸射程兵器。”
  “狡猾的中国人。就因为你最后一句话。”
  我愣了一下,狡猾的俄国人。
  “回去多练一下臂力。”
  午后二时。我暗骂战训处某位规定训练前不得进食的人,拍拍屁股准备走。
  “庭车常!”
  “到!”
  我激灵一下,立刻跑回来,避开科伊拉维斯夫恶毒的眼神,小心翼翼地捡起弹壳、拾缀枪械。科伊拉维斯夫抱着手臂,奚落道:“真搞不明白怎么会把你调到这来,既然是技术员就应该整天和仪器呆在一块,为什么还要搞特殊训练,让我亲自调教。”
  地面发生微弱却密集的颤动,东南方旋即传来混乱的爆炸声、枪声。
  东南方?气象中心!
  与此同时,机场各处拉起凄厉的警报。
  “战斗准备!”
  科伊拉维斯夫喝道,夺过SVD和弹袋疾跑向营地。我这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