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能出现在敌人后方,请后续部队迅速跟进!”
郭震云哈哈大笑,跳上吉普车,大声命令:“传令,步兵一零一师留下一个团牵制这里的敌人,大队人马立即向前突击。”
与此同时,双方的战机早已在空中杀成一团,战鹰穿梭,炮弹呼啸,对制空权的争夺,暂时无法有力的支援地面战斗。两军都拼尽全力,一批批军机接踵而至,空中战斗的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整个唐山上空乃至更远的空域,都有双方战机的踪影。这是一场标准的立体式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没有任何保留实力的必要,只有全力争胜才是最好的结果。
(本章完)
第185章 鏖战华北(三十四)()
第一百八十八章鏖战华北(三十四)
郭震云先头部队一马当先,发展很快,前锋已经接近唐山泉河头地区,只要占领这个地方,全军就可以调转方向,急转南下,包抄唐山后路,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围攻唐山之敌一举全歼,就算达不到这个目的,也要把共军彻底击溃,从根本山上解除唐山的威胁。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就在三十五军眼看大功告成之际,我军的装甲部队终于赶到了战场。国民党军冲在最前面的坦克车车长,从嘹望镜中突然发现前方腾起大片烟尘,那是什么?步兵不可能产生这么大的动静,难道是敌人的炮兵还是骑兵?
犹豫间,整个车队继续高速前进,五分钟过去,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不到一千米,车长瞪大眼睛,紧紧地盯着前面,终于他突然明白了,惊恐地喊道:“共军坦克!共军坦克!前方是敌人坦克,立即准备穿甲弹。”
消息迅速一级一级传上去,郭震云大吃一惊,情况太突然了,战前他根本没有得到共军配备装甲部队的情报,怎么办?是立即撤退还是咬牙打下去?郭景云迅速作出了决定,三十五军不可能被敌人装甲部队吓倒,更重要的是必须完成任务,否则无法向上级交代。打,坚决打!共军的坦克来得正好,如果能够一举消灭敌人装甲部队,就算放跑了其它敌军也是值得的。
由于受地势所限,不能一下子投入过多的兵力,郭景云决定首先让前锋坦克团与敌接战,看看情况再说。
战场上,双方的坦克越来越近,已经接近八百米,在这个距离上,双方的坦克都已经进入了有效射程,”开火!开火!”几乎同时,双方的第一轮炮弹飞出炮膛,一场意料之外的坦克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这是即锦州外围坦克战以来双方又一次大规模较量。上一次,由于性能上的差距,M4谢尔曼坦克完全被我军的苏式T…34/85坦克压制。战后,鉴于国民党的强烈要求,美国紧急援助一部分M26型坦克,也就是潘兴坦克,这是一种在二战中美军为了抗衡苏德先进坦克而研制的重型坦克。
它重达41。5吨,乘员5人,配备着一门90MM Gun M3的火炮,备弹70发。两挺30 caliber MG M1919A4机枪和1挺50 caliber MG HB M2高射机关炮。其坦克炮在914米的距离上能够射穿122毫米厚度的装甲。M26的Ford GAF型号发动机最大功率500马力,最大速度48千米/小时。
自从装备M26以后,国民党军士气又有了巨大的提升,虽然每个坦克团只是配备了两个连十辆,但是其较强的火力,先进的防护能力还是让国军坦克兵大为振奋。今天这是第一次真正投入实战,对M26的能力充满了期待,这也是郭景云敢于挑战我军苏式坦克的底气。
国民党军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八辆M26,粗大的炮管吐出一团团火焰,90MM坦克炮的威力确实是M4七十五MM坦克炮所没法比拟的。第一轮八发炮弹打出去,命中四发,两辆T…34/85厚实的车体直接被轰开一个大口子,瞬间丧失了战斗力,另外两辆也好不到哪里去,履带被直接炸烂,再也无法动弹。
面对这样突然猛烈的打击,我军冲在最前面的坦克团团长也感到震惊。按说国民党装备的M4谢尔曼根本不具备这样的火力,这只能说明敌人装备了更新式的坦克,但是现在不可能再详细研究对策了,只能咬牙冲上去。
在指挥员大声命令下,我军几十辆T…34/85开足马力以最大速度,向敌人坦克扑上去,只要和敌人近身肉搏,就能最大限度减少敌人装备上的优势。
两支坦克部队一边急速开火一边迅速靠近,尽管战场有些崎岖不平,但是对于越野性极强的坦克来说,影响并不算大。只是起伏不定的地势,导致坦克上下摇摆的厉害,人在里面特别难受,射击精度也非常差,好在这样的情景在平时训练中经常遇到,还是可以承受的。
双方的战车终于绞杀在一起,这是真正的短兵相接,近身搏杀,坦克巨大的身躯相互冲撞着,仅仅相隔几十米的距离,就敢开炮射击,这绝对是同归于尽的架势。如果让欧美的装甲指挥官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定会破口大骂“这简直就是疯子”才能干出的事情。因为这完全违背了坦克战最基本的战斗条例,这纯粹是拿装备和士兵的生命开玩笑,但是在中国战场上,这样的事情却是在寻常不过了。
说起来,这就体现了东西方观念上的巨大差别。东方传统的教育思想中,杀身取义、以死为荣。而在西方,强调人的生命最宝贵。中国士兵可以为了夺取敌人的一挺机枪而前赴后继,即使搭上几条人命也值得,而外国士兵只要能够保住性命,就算举手投降也不丢人,这就是理念上的不同。
这完全是一场不讲战术的混战,典型的“坦克上刺刀”。在这样情境下,T…34/85的灵活机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一辆编号为385的战车,盯住了一辆M26,双方相距不过三十米,谁也不敢轻易开炮,几乎就是贴身在一起,贸然开炮,轻则同归于尽,重则会误伤自己人。
在火力上、吨位上M26都占据绝对上风,385号车长一个大脚,狠狠踩下油门,T…34/85发出巨大的吼叫声,车体突然后撤,加大马力向旁边一个小山坡冲去,M26以为对手怯战逃跑,毫不犹豫追上去,两辆坦克在不大的空间内展开了一场追逐赛。
M26气势汹汹,连续打了几发炮弹,试图一下干掉对方,可是385号就像一条狡猾的泥鳅,凭着灵活的身躯,总能躲过一劫。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不可思议,按说M26在一千米距离之内命中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在这样近的距离下,却老是失手,真是奇了怪。其实,这主要是人的心理在作怪,越是在这种紧张的境况下,人的神经绷得越紧,相反越容易出错,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M26好像一头被激起野性的斗牛,发起狠来,不再轻易开炮,开足马力恶狠狠地扑上来……385号虽然连续躲过敌人的炮击,但也是异常紧张,这就像“在刀尖上跳舞”一样,稍有不慎,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车长是一位老兵,虽说老,其实也不到三十岁,但是经历过锦州坦克大战,具备了一定的作战经验,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没有一丝慌张,一边控制着车体做着极速运动,一边紧张的观察着周围地形,他要把敌人引入一个陷阱,再把敌人干掉。
两辆车一前一后爬上山坡,这里地势平坦,但是非常狭小,385号没有任何犹豫,一个急转身,掉头、吼叫着冲下山坡。M26略一停顿,也紧跟着冲下去……借着下坡的力度,385号再次加大马力,车子像飞起来一样,急速向前,人在车里颠簸的特别难受,犹如一叶扁舟飘在汹涌的海面上,搞的人头晕目眩、翻江倒海。
车里的所有成员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成败在此一举,无论如何也要咬牙坚持住……前面出现一大片茂密的灌木丛,车长眼前一亮,操控着车体一头窜进去……果断停车,调转炮塔,炮口指向后方,然后关闭发动机,周围顿时安静下来。
M26由于车身较重,速度稍微慢些,一路赶下来,突然发现没了对手的踪影,大惊之下,赶紧降低速度,缓慢的控制着车辆,小心翼翼的向前搜索前进。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对手是耍个花招,故意引自己到这个地方,看来敌人一定隐藏在某个秘密的地方,必须格外提防。对M26的火力和装甲防护能力还是非常自信的,只要发现对手踪迹,只要一炮,就能干脆利索的干掉敌手。
(本章完)
第186章 鏖战华北(三十五)()
第一百八十九章鏖战华北(三十五)
M26不知道的是,本来追击的猎物,现在已经是猎人,正在悄悄的等它上钩。385号车长小心翼翼的打开车顶盖,探出半个脑袋,首先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家情况,再仔细观察前方动静,以判断对手的准确位置。尽管这样做非常危险,但是由于周围全是枝枝叉叉,严重阻碍了视野,也只能这样。
看见了,终于看见了,M26庞大的车体就在左前方三百米处,正在缓缓向这边靠过来,怎样才能一炮打在敌人要害之处呢?从炮火威力上显然不占优势,如果不能首发命中,就会暴露自己的位置,敌人只要一炮,就能轻松打掉自己,所以必须选择最佳的时机。
面对近在咫尺的危险,M26浑然不知,依然缓慢地搜索着周围,炮塔警惕的旋转着,炮口指向前方,车里的所有人都高度戒备,一旦发现目标,就要在第一时间内开火,决定命运的时刻往往就在这短暂的一瞬间,谁能首先发现对方就等于掌握了主动权。
三百米……二百五十米……二百二十米,看着对手非常缓慢地靠过来,385号全体人员万分紧张,这个时候开炮,可以非常轻松的击中对手,但是却没有把握做到一击致命,只要给敌人留下还手的机会,哪怕就是仅仅一次,就足以给自己带来致命的打击或者灭顶之灾。所以一定要沉住气,等待一个最佳的机会。
在385号车长注视下,M26已经靠近到一百多米的地方,要不是关闭发动机,恐怕早就被发现了。突然,M26巨大的车身不由自主的慢慢抬起来,炮管更是指向了天空,怎么回事?385号车长脑子里急速思索着,平时训练的场景快速闪过,猛然意识到坦克只有在开始上坡时才出现这样的姿态,机会来了!
385号车长果断挺直身子,大声下达命令:“点火开车!炮口左转,十点钟方向,穿甲弹一发,预备!放!”在车长冒着巨大危险探出车外直接指挥下,385号的发动机猛然吼叫起来,一股黑烟冲天而起,百米开外的M26也感到了巨大的震动,“不好!敌人就在眼前”。
可是此时的M26正好慢慢爬上坡顶,根本无法开炮,更要命的是,整个坦克防护最薄弱的部位——底盘暴露出来,在正常情况下,底盘位置一般没有遭到攻击的可能,可是现在的情况竟让这种不可能变成了现实,感到一股死亡的气息扑面而来……
“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过,刚才还威风凛凛的M26一头栽倒在地,穿甲弹穿透薄薄的底盘在坦克内部爆炸,瞬间车内乘员全部死亡,然后车内又发生了二次爆炸,这是车内所载的弹药被引爆,几十发大口径坦克炮弹在同一时刻爆炸,引起了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
可怕的“殉爆”将整个车体炸的七零八落,巨大的炮塔被直接抛到几百米以外,各种零部件在方圆几百平米范围内散落的到处都是,夹杂着许多碎肉、残肢也随之四处飞溅,周围一片树木枝叶上满是血腥……
过了好长时间,这起惨案的制造者们才慢慢爬出坦克,心有余悸的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却没有半点喜悦之情,太惨了,实在太惨了!整辆M26犹如被开膛破肚,完全成了一堆废铜烂铁,除了炮塔,其它部件没有一件还是囫囵的。钢铁尚且如此,人的血肉之躯可想而知,现场根本找不出一块人的完整肢体,浓重的血腥气混合着呛人的火药味,让人难以忍受。
几个人不禁暗暗叹口气,不管怎么说,死的都是中国人,尽管信仰不同,但是却始终生活在一块土地上,同样的黄皮肤、黑头发,“相煎何太急”啊!
385号急匆匆赶回战场,仅仅半个多小时,这场坦克大战就已经告一段落。双方两个坦克团近百辆车,除了少数全身而退,大部分都躺在了这里,场景绝对让看到者震惊不已。方圆几平方公里内,形成一个巨大的坦克坟场,各种战车横七竖八摆满一地,几乎每辆车都冒着滚滚黑烟,还夹杂着一声声震天的爆炸,一具具已经烧得焦黑的尸体,或趴在车顶或仰卧在车内,一股人肉焦糊的气味弥漫在四周,让人根本无法喘息,难以忍受。
385号的成员们赶紧下车,四处寻找自己熟悉的战友,许多人已经被烧成一段段焦炭状,仅从容貌和服装上根本无法分辨,几个人分散开来,一边大声呼喊一边四处翻找,希望还有幸存者。好一阵子,几个人失望的聚拢在一起,相视无语,默默流泪……
得到前锋团几乎全军覆灭的消息,郭震云惊讶不已,好久说不出话。他第一次感到真真切切的心疼,那可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上千弟兄啊!就这么一会功夫,就没了,此时的郭震云真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损失实在太大了。
下一步怎么办?继续进攻还是立即收手,郭震云非常纠结。眼前的境况非常明显,敌人的装甲部队已经扑上来了,而且战斗力一点不比自己差,接下来的仗实在难打。虽然手里还有两个坦克团,但是面对的共军也一定不弱,郭震云一贯胆大果断,此时却是犹豫不决起来。
这场坦克战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震动,战况之激烈、损失之惨重都是空前的。作为军队中的精锐之师,技术含量最高的部队,一下子损失一个坦克团,这是难以让人接受的。
不过双方也都清楚,眼下的战斗绝对不可能就此打住,夺取最后的胜利,达到最终的目的承担一定的损失在所难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再好的部队,也要在战场见真章。“好钢也要用在刀刃上”,如果培养的是“绣花枕头”部队,那可是“中看不中用”,纯粹成了“摆设”。
郭震云思前想后,决定还是要坚持进攻,既定的目标必须不计一切代价实现。战前,他在全体军官面前信誓旦旦,岂能轻易放弃,自乱军心,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三十五军再次投入新锐部队,企图一举打开局面。坦克第一团作为主攻部队,再次冲上来。我军也再次投入主力部队,坚决阻止敌人的攻击,同样的惊天动地,一样的血流成河,只不过换了个地方而已。郭震云为了加强进攻,除了不断投入新的坦克部队,还投入大量的装甲步兵,妄图在战场上一举压倒我军,打开缺口,快速推进。
于是,双方不断的投入更多的兵力,战线也随之不断扩大,国共两个精锐的装甲兵团在这里展开了一场空前惨烈的激战。地面上炮声隆隆,战车横冲直撞,步兵也不甘示弱,绞杀在一起。空中双方的战机最初只是为了支援地面的战斗,随着双方的部队缠斗在一起,空中也逐渐演变成一场名副其实的空战。
唐山的战况一直牵动着傅重义的神经,接二连三的各种战报搅得他心神不宁,情况变得越来越危机。三个军的兵力投进去,结果并没有如希望的那样,共军显然在唐山有所准备,兵力非常雄厚。
北侧的佯攻没有奏效,正面的反击也根本起不到效果,只能寄希望于三十五军。可是现在看来,情况非常不妙,郭震云的秘密突袭变成了强攻,久攻不下现在打成了消耗战,这样下去,整个唐山前线就会再次陷入僵局,四个军只能困在这里,动弹不得。更为可怕的是,一旦共军发起大规模反攻,要么损兵折将被迫后退,要么十几万人被团团包围,那一个结局都是他绝对不愿看到的。
想来想去,还是先开会商议一番再说。与会的一众高级将领或低头沉思或紧紧盯着傅重义,一言不发,场面非常尴尬。傅重义沉吟良久,缓缓说道:“诸位,现在唐山的战况大家想必都非常清楚,不容乐观啊!希望大家群策群力,从整个华北的大局出发,精诚团结,共赴危难。”
人们忍不住互相看看,心里其实都非常清楚,打仗谁也不怕,军人那有怕上战场的,关键是目前的形势实在复杂,可谓内外交困,这共产党是越打越强,有目共睹,而国军内部又纠缠不清、派系林立,这怎能说得清楚?弄不好,搞个灰头土脸,里外不是人,难啊!
看大家都面面相觑,谁也不想开口,傅重义重重地敲敲桌子,生气的说道:“诸位,不要有何顾虑,现在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如果还有什么私心杂念,我看,不等共军打过来我们就已经垮了。大敌当前,最忌讳的就是这个,难道你们不明白?”
(本章完)
第187章 鏖战华北(三十六)()
第一百九十章鏖战华北(三十六)
话说到这个份上,终于有人开始发言了。大家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有的主张继续派出援兵,坚决守住唐山;有的主张立即放弃唐山,保存实力;还有的主张立即倾全力反攻,不管怎样成败在此一举。傅重义阴沉着脸,默默的听着,心里确实已经翻腾开来,关键时候,还是要依靠自己人,没有充足的实力,就等于“寄人篱下”,这是绝对不能出现的情况。
见一时也没个满意的结果,再这样下去,只能贻误战机,可是不这样做也不行,到时就会有人在老江面前说自己独断专行,既然会都开了,也集体讨论了,总能堵住有些人的嘴。
傅重义缓缓站起来,声音不大,却不容置疑地说道:“好了,大家不要在讨论了。我决心已定,唐山方面的所有部队立即撤出,转进到板桥、苗庄、汉丰一带,占领有利阵地,组织新的防线,准备迎击敌人的下一步进攻。同时,天津、北平之守军立即集结待命。”
对于这样的命令,好多人早就预料到了,也有的人明白,既然傅重义下达了命令,任何反对意见都是没有用的,干脆来个闭口不说,装聋作哑。
傅重义知道需要解释一下:“对于这样的决定,我也是非常痛苦的。唐山之重我是知道的,但是经过反复权衡,只能‘两害取其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