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近二十多天的侦查,在兄弟部队的密切配合下,江兆虎他们圆满的完成了任务,秦皇岛九十二军的整个兵力部署、各部驻防情况、重要目标基本已经摸清。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发往后方指挥部,这为我军指挥员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可靠地保证。
与此同时,在唐山、承德、张家口等地,相似的情景上演着。我军各部的侦查员,潜入敌人严密布防的心脏地带,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甚至在天津、北平我党的地下谍报人员也是积极活动,搜集敌人的各种信息,并启用各种秘密关系,想方设法打入敌人要害部门。
当然国民党方面也不会坐以待毙,军统、中统及军队内部的情报部门,针锋相对的展开情报战,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复杂局面,让这场“地下较量”精彩纷呈亦残酷异常。谁说只有面对面的战场才是激烈的,没有硝烟、没有炮火连天同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战争形态。
坐在北平指挥部的傅重义,每天的活动极有规律。除了开会就是闭门研究地图,虽然看似非常平静的局面,其实他早已嗅到到了一丝战争的气息。“山雨欲来风满楼”,作为一名久经战阵老战士,对于战争他有着异常敏感嗅觉,每天各部各种情报雪片般飞到他这里,透过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傅重义愈加肯定的认识到,共军大规模进攻即将展开。一旦开战,将是一场空前规模的较量,双方所有兵力加起来足有一百五十万左右,这是前所未有的庞大战争,至少在国共战争中是第一次。想到这里,他感到自己的压力是巨大的。
这几天,他精心研究了共产党自1927年以来的所有战例,希望从中能够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特别对林虎的战争指挥做了更为详尽的研究。对于这个黄埔军校毕业的后辈,他一点都不敢小视。他深知在战争中从来没有常胜将军,一个人打一百次胜仗所得的荣耀,可能只需要一次惨败就化为乌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永远是战争的不二法则。
在山西抗战中,傅重义曾经与中党一些高级将领有过密切的接触,也有相对愉快的合作经历,这让他有较多的机会了解中共这些穿着朴素、性格平实的将领,也对中党领导的这支军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尽管如此,现在他对面临的强大对手总感觉有些迷茫,他不清楚共产党如何把老百姓组织起来?如何把那些拿惯了锄头、犁把的人迅速训练成勇敢的战士?他更不清楚,是什么魔力让那些穷苦的老百姓如此死心塌地的跟着共产党?
虽然这些年来,他一直潜心研究,试图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始终无法得出一个令他信服的结论。为此,他总觉得在共党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东西,让人难以了解,更难以轻易揭开,这正是感到苦恼的地方。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大战迫在眉睫,只是共军会首先从哪里下手呢?秦皇岛还是承德?按照共军一般作战规律来看,先打弱点是最惯用招式,就整个华北战区防御体系来说,秦皇岛是最危险的。
一个军的兵力略显单薄,但是再增加兵力亦是难事。兵倒是有,但是秦皇岛并不适合长期固守,大量兵力坚守于此无异于画地为牢,陷精锐主力于绝地,这样的事情傅作义是绝对不会干的。用兵之道首先是机动灵活、把握战场主动。
一味死守、被动挨打那是庸将所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长途奔袭、一击制敌,这才是真正名将的拿手好戏。
傅重义决定加强对敌侦查,搜集有力的情报,尽快共党的动向作出判断。想到这里,他拿起电话,命令参谋长负责召集各部师以上情报人员及军以上参谋人员开会,详细研究、分析各种情报、信息。对当前的敌情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并要研究下一步的反情报工作,特别对军事保密工作要具体研究对策。
对这一点,傅重义非常重视。他深知,大军作战,任何行动都关系到成败,涉及万千人的性命,一旦泄密将造成不可想象的损失。锦州的杜雨明不就是被自己最亲信的人出卖的吗?前车之鉴,教训深刻啊!
共产党谍报人员可谓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明知不管如何严密的措施都有漏洞,都会给对手以可趁之机,但是该做的还是要做,自己尽量注意一些,多张几个心眼就是了。傅重义做事非常注重全面,精于算计、心思缜密,很少出现明显失误的时候,对这一点,他还是非常自信的。
这一天,傅重义按照惯例在自己狭小的办公室,连续看了两个小时的情报汇总。这些来自四面八方、杂七杂八的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但是凭着几十年军旅生涯的丰富经验,他还是能够辨别。越来越多的情报显示,共军的大规模进攻迫在眉睫,林虎绝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会乘胜追击,挟一举吃掉二十万国军之余威,全面进攻华北。
现在的东北共军可谓兵强马壮、装备精良,无论放在那里,都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还有一点,也让他感到忧虑,华北还有聂荣清的部队,虽然兵力不强,但也是能征惯战之旅,如果让两下的敌人联手夹攻,自己一定会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的局面。
可是,面对如此危局,该怎么破解呢?想着想着,傅作义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四肢,轻轻轻捶打发痛的后背,慢慢在屋内来回踱步。但是思绪依然沉浸在刚才的问题中,停在巨大的地图前,他的目光又一下子被吸引住。广阔的华北大平原,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的地形非常适合大规模用兵,平原、山地、河流、密林、沙漠,简直就是一块设计好的演兵场。如今,这里即将上演一场国共百万大军的大战,是功败垂成还是名扬四海,即将见出分晓。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猛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自古以来哪有真正将军害怕大战,谁不想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战成名。“一将终成万骨枯”又有何妨?“流血漂橹、尸横遍野”又能怎样?
能在这样的大战中一显身手,是一个军人无上的荣耀,也是一个男人人生最大的梦想!五千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炎、黄二帝与蛮夷蚩尤展开惊天动地的“涿鹿之战”,从而决定了华夏民族成为这片广阔土地永久的主人,炎、黄则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因此不管对手多么强大,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只要抱定“放手一搏”之勇气,何惧胜负荣辱。正想着,门外一声报告,打断了他的思绪。
(本章完)
第148章 傅重义的野望(二)()
第一百五十二章傅重义的野望(二)
“进来!”傅重义稍稍稳定了一下情绪,恢复了平静,稳稳当当坐在椅子上才开口说道。在下属面前,总要拿出一副波澜不惊、冷静理智的状态,这是他一贯的风格。
屋门一响,总部情报处长匆匆走进来。
“总司令,刚刚收到一份绝密情报,请您过目。”
“嗯,放下吧!”
没有过多的言语,情报处长显然非常清楚他的习惯,恭恭敬敬的放下东西,转身迅速退出。
傅重义并没有立即拿起情报,而是重新回到刚才的思路上来。他知道,现在林虎也一定和他一样,摩拳擦掌,期待着这场世人瞩目的大战。算起来,自己与共党的好多将领都交过手,总体来说,胜多败少。
华北的聂荣清就曾多次被他击败,所以对林虎也没有什么好怕的,虽说林虎刚刚击败了杜雨明,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在他看来,锦葫作战的失利,责任并不全在杜雨明,老江才是最大的责任人。
战略上保守,一味死守,使部队丧失了应有的机动灵活,完全被动挨打。再加上救援不力,计划不周,岂有不败之理。杜雨明的最大问题在于太听话,缺乏大局观面,束手束脚,患得患失,顾虑重重,难以在关键时刻,拿出足够的勇气,真确的作出决断。
唉!这是当前国军中一些所谓精锐嫡系的通病。自以为天子门生、校长钦点,飞扬跋扈,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就知道绝对服从、誓死效忠。只要是校长命令,不管对错、不加思考,盲目执行,一旦出了问题,互相推诿、扯皮,找“替罪羊”。这哪是真正精英,完全是一群志大才疏、碌碌无为之辈。
就这样继续天马行空的想了好半天,傅重义才慢慢拿起桌上的情报,迅速看完一遍,突然站起来,快步走向地图,手指一下点到保定、张家口。这两个地方太熟悉了,在整个华北战区,这两个地方并不算特别的显眼。
但是,傅重义却十分看重其战略价值,从整体防御的角度看,这是华北战区西北、西南两个重要的门户,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张家口,还是察哈尔省的省会,无论军事地位还是政治地位都非常突出。
站在地图前,傅重义陷入沉思,就这样一直默默的思考着,整个人仿佛失去了灵动,好久过去,他才慢慢从冥思苦想中挣扎出来,迅速走到桌前,拿起电话,叫参谋长陆泽均过来一下。没过多久,陆泽均急匆匆赶来。
“总司令,发生什么事了?”
“啊,没什么,只是最近我看了许多来自各方面的情报,总觉得共军的进攻可能就要展开,我非常担心各部的战备情况,我想明天召开一个高级作战会议,有各部军长参加,主要汇报一下最近的敌情以及战备。请参谋长勿于今天下发通知,明天八时准时开会。”
“好,我立即办。”看着陆泽均匆匆离开的背影,傅重义再次陷入沉思之中。
第二天,高级军事会议准时召开。各部军长或乘车、或搭飞机,早早准时到达会场。傅重义治军极严,令下如山,所以手下的将领也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整整一天时间,会议都在紧张的进行。
说起来,会场非常单调、乏味,主要是由各军军长详细介绍各部的战备情况,诸如部队实力、武器装备、粮弹贮备、防御工事、敌情动向等等,可谓事无巨细。整个会议期间,傅重义只是稳稳地坐在那里,静静地听,几乎一言不发,偶尔问上几句,也极为简短。尽管如此,各军军长亦不敢怠慢,一五一十详尽的汇报,冗长的会议一直到下午掌灯之前才结束。
大家一起注视着一直沉默寡言的总司令,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做。傅重义依然一副极其沉稳的样子,微微颔首,环视会场一周,慢慢站起来:“各位军长的汇报,我都听得很仔细,确切的说,近来大家都非常紧张,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有很多不足和漏洞,比如说,有的前线部队军心不稳,各级部队长官各自为政,这样的状态让人非常担心。
我再次提醒各位,此次作战非同寻常,这是关乎党国命运之战,也关系到在座各位的切身利益,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只有拼命,才能保命’,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者首先送命。我傅重义平生最痛恨的就是背信弃义,既然总统把华北交给我,我就要竭尽全力完成使命,希望各位精诚合作,同仇敌忾,坚决守住华北。”
屋里的高级将领一听,立即齐刷刷站起来,大声喊道:“誓为党国效命,不成功、则成仁!”
傅重义摆摆手,让大家坐下,他从心底讨厌这一套,谁不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空喊口号有什么实际作用,都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为什么在党国这样时髦,真是想不明白。
“各位都很辛苦,会后就不要急着赶回部队了,大家的家眷都在北平,好好与家人聚一聚,明天再回去,就这样吧,散会!”
一屋子人都松了口气,紧张了一天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大家纷纷起身,快速离开。三十五军军长郭震云,走到自己的美式吉普前,刚要登车,一个人在后面轻声喊道:“郭军长等一下!”
回头一看,原来是傅重义身边的贴身侍卫,他认的。来人快速跑过来,凑上来,压低声音:“总司令让你今晚八时,着便装独自到傅公馆会谈,切记切记!”不等郭震云回答,迅速离开。
郭震云一时没有明白过味来,总司令这是怎么了,搞得这样神神秘秘,便装还一个人,难道是请自己喝酒吗?不像,琢磨了半天,也没个头绪,只好痒痒的上车离开。
天色很快的暗下来,古老的北平城,笼罩在浓浓的夜色中。往日高大的城楼、各种气派的建筑都看起来模模糊糊。尽管战火还没有开启,但是人们已经敏感的嗅到空气中一丝丝硝烟的味道,千年古都将再次面临血与火的考验。
郭震云是傅重义不折不扣的心腹爱将。自从军以来,他基本上没离开过傅重义身边,得到傅重义的赏识,也一路提拔,最终成为一军之长,晋任陆军少将,获颁四等宝鼎勋章,三等云麾勋章。
三十五军也最先成为全副美式装备部队,最近又改编成国军中少数装甲部队之一。在他看来,这一些全是拜总司令所赐,所以对总司令,他是绝对的言听计从,绝无二话。当然,郭震云也确实有本事,打仗有股子不怕死的劲头,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每一次提拔,都是靠实实在在的战功,这也是受到傅重义欣赏的主要原因。
按照总司令的要求,郭震云准时到达。一进屋,竟然看到新一军军长孙树人也在场,心里一怔,当然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赶紧上前寒暄几句。在他看来,孙树人可是老江的嫡系。此人早年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在印缅战场上战功赫赫,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仁安羌之战以一团兵力击败日军4000余人,解了7千英缅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
此战为其赢得极高的国际声誉。胡康河谷战役击毙日军3200余人。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6800余人。中国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10万9千余人,是抗日战争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
虽然孙树人的军功摆在那里,但是郭震云对此却并以为然,不管怎么说,不是总司令的心腹,就是和自己不是一路人,有什么好谈的。原本以为总司令一定是单独找自己密谈,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确实有点出乎意料。
(本章完)
第149章 傅重义的野望(三)()
第一百五十三章傅重义的野望(三)
正在这时,傅重义从外面走进来,也是一身便装。两人赶紧上前立正、敬礼,虽然没穿军装,但是该有的礼节一点都不能含糊。傅重义微微一笑,招呼他俩坐下。屋门轻轻关上,屋内只有三个人。可能是太熟悉的原因,郭震云没有像白天那样,正襟危坐,随便舒服的斜躺在沙发上,大大咧咧的说:“总司令,叫我们来干什么?难道喝酒聊天吗?”
傅重义板起脸看着心腹爱将的这副德行,略显生气的说:“郭军长,你还有点军人的样子吗?大大咧咧,成何体统?真正的军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严谨的军容军貌,这个难道不懂吗?”
郭震云没想到傅重义会抓自己的把柄,尴尬的一笑,赶紧直起身子,挺直腰杆。
“今天特意叫二位军长来到舍下,自然有重要的事情。白天,你们的战备汇报我都认真听了,非常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不过,装甲军的真实战力如何,还需在战场上检验,切勿骄傲大意。最近敌情一天紧似一天,共军不日将发动大规模进攻,二位对此有何看法?”
两人互相看看,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不要紧张,这是在家里,随便谈谈对目前战局的看法。你们都是带兵冲在第一线,最有发言权,当然必须实话实说。”
郭震云首先开口道:“总司令,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自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共军不管怎么打,我们都奉陪到底。只要总司令一声令下,三十五军保证指哪打哪,赴汤蹈火、再所不惜。”
傅重义皱皱眉头,这郭震云对自己非常忠心不假,确实为一员难得的猛将也不假,就是有点有勇无谋,说话缺少分寸,这是自己最放心不下的地方。可是除了他,还真没有更为合适的人选。三十五军可是自己起家的部队,绝不能出任何意外,看来,必须仔细斟酌,给郭震云调配合适的参谋长和副军长,到时能够帮帮他。
孙树人表面没有任何变化,但心里却是对郭震云极端的蔑视,这哪像党国高级将领的样子,纯粹一个只讲江湖义气的愣头青。这样的人竟然也能混上军长的位置,真是党国之悲哀啊!
“孙军长,你见多识广,留过学,在印缅战场上叱咤风云、战功赫赫,请你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总司令,不要再提以往的事情了,那毕竟都是老黄历了。再说当年我们面对的是我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现在面对的是共党,一切都不一样了。新一军自加入华北战区以来,还没有正经八百的和共军交手过,确实没有太多的经验。
不过,据最近的情报来看,再结合锦葫战役的过程,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共军此次进攻华北,势在必得。因为只有占据华北,才能打开南下的门户,进而攻击中原和江南地区。中党的野心是占据整个中国。据此分析,共党的作战思路极有可能是两面夹击、分进合围。敌之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分别从我两翼发起攻击,令我顾此失彼,首尾难顾,这正是目前战局对我最为不利的地方。”
傅重义边听边不住的点头,心里暗暗佩服,这孙树人果然了得,竟然一眼看到这层,确实不简单。转脸看到旁边的郭震云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郭军长,你认为孙军长的看法如何?”
“总司令,我认为,打仗吗,靠的是真刀真枪的实力,再能掐会算,也不一定就会打胜仗。”
“胡说,愚昧,难道你不知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道理吗?今后你要多和孙军长学习,光有一股子勇气怎么能打好仗,懂吗?”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