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子里的人们互相看了看,面色凝重的盯着杜雨明。大战以来,战事起起伏伏,时刻折磨着人的毅力、考验着人的耐心,杜雨明曾经红润光泽的面庞,已经明显苍老了许多。大家心里十分清楚,这就是战争的摧残。作为掌握这几十万人生死的主官,为了全局,耗尽心智、鞠躬尽瘁,其中的滋味又哪是一般个人能够体会到的?
大家对杜雨明还是由衷信赖和赞赏的。所以在眼下这种情况下,不约而同、发自内心的点点头,表达了对他的充分信任。
杜雨明点点头:“好!既然大家还这样信任我,那我就下决心。诸位,我决定不待南京命令,立即展开突围行动!现在的战局大家都明白,其实锦州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我们现在虽然还有六个军的番号,但是几经苦战,伤亡极大。到目前为止,真正还能够作战、建制还算完整的部队,只有四五个师的样子。再加上一些特种部队,满打满算也就仅能凑齐两个军的实力。弹药、粮草已经耗尽,继续坚守,撑不过三天,最后只能全军覆灭。
因此,只有突围才有一线希望。我已经派人提前侦查好了撤退路线,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杀开一条血路,或许还能保存各军一部分实力。虽然南京没有明确指示,但为了十数万将士生死,为了给各部保留一点血脉,我决心违抗上级意图。‘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危急时刻,管不了那么多了。如果有一天,江总统怪罪下来,有我一个人承担,大家只是执行我的命令而已,与各位无干!”
人们不禁感到一阵悲凉,想来都是抱着为国效命、建功立业的信念,慷慨奔赴战场,没想到最后落到这步田地。屋子里的各位高级将领,历经多少生死关头,可是从未像今天这样感慨万千。许多人已经暗下决心,如果能够突出去,一定解甲归田,离开军界,再不踏足,这次真的伤透心了!
(本章完)
第122章 首战锦州(七十二)()
第一百二十六章首战锦州(七十二)
七十一军陈军长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热血汉子,实在憋不住了,强忍着眼泪大声说:“杜长官,我们大家跟着你不是一天半天了,都敬重您的人品,都明白您的良苦用心。既然您说大家是一个整体,那就必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锦州打了好几个月了,弟兄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付出了多少牺牲,为党国我们都尽心尽力,也算对得起总统了。
今天走到这步田地,我们都听您的,绝对服从您的指挥。不管将来结果如何,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责任承担者。如果有哪个吃里扒外、背地里下黑手,做出不仁不义的事,我一定不会放过他,就是豁出这条命,也要让他付出惨重代价,我这个人说到做到,绝不含糊!”
屋子里的人们此时已是群情激昂,纷纷随声附和,表明立场。杜雨明非常感动,尽管他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但至少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这就足够了!
杜雨明再次严肃的扫了所有人一眼:“我命令,锦州所有部队在三个小时内完成突围准备,待命行动。具体部署如下:
甲,五十二军以两个主力师的兵力,从锦州西北方向坚决打开缺口,然后接应六十、五十四军向西北方向急进。过大凌河,经凌源、平泉撤到承德,再相机转到平津地区。此为第一路;
以七十一军两个主力师,从锦州西南突围,打破敌人阻击,接应十三、五十三军部队经汪家屯,绕过兴城,沿绥中、临榆到秦皇岛,这是第二路。
这两条路线各有利弊,第一条路虽然路途遥远,但是沿途敌军阻击兵力不多。我判断,只要突破敌人防线,部队基本就安全了。第二条路线相对比较直接,从锦州到秦皇岛不过二百公里左右。但是敌人在这个方向的兵力十分雄厚,估计会有较大规模的战斗。关键在于突击部队要迅速冲破汪家屯,只要绕到绥中,有九十二军的部队接应,就算突围成功了。
已,在两路突击部队打开退路以前,其他各部实施收缩防线,但绝不可擅自撤退。给前线部队的命令还是坚决守住。还要适当展开反冲锋,以最大限度的迷惑敌人,迟滞共军的追击。何时撤退要听我命令,这一点大家务必注意。其中的利害想必都清楚,对于那些不听命令、擅自行动者要施以最严厉的军法。还是那句话,我们必须拧成一股绳,无论突击部队还是防守部队,同进同退、协同一致,这次行动才有成功的希望。
丙,现在各部都有较多的伤病员,带上他们一齐行动显然不现实的。这样吧,能够自由行动的轻伤员可以带上,重伤员一律留下,安排专人照顾,共产党优待俘虏,应该不会难为这些弟兄。我知道,这样的命令会让许多人寒心,但是也是在没有太好得办法。告诉弟兄们,抗战时期,面对凶残的鬼子,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把自己的伤员带走,现在是国内战争,中党也是中国人,伤员会得到救治,我们也就安心了。”
说到这里,屋子里的许多将领忍不住潸然泪下,许多人明白,经此一劫,好多曾经的战友再也见不到了。有些或许还能在战场上相遇,但是那时可能就已经变成对手了!唉,世事无常,生死难料啊!
停了一会,杜雨明最后说:“总部机关将随七十一军行动,大家抓紧时间回去准备吧!”或许都知道这次离开,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所有将官不约而同地起身向杜雨明郑重敬礼,杜雨明竟笑了一下,轻轻摆摆手,脸上露出异常轻松的神态,显然是做出最终决定后,不再纠结、不再伤神,事事都曾努力,成败不必在我!听天由命吧!
三个小时后,国民党两路突围部队同时展开了行动,数万精锐部队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死信念、破釜沉舟的气势,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像两个方向拼死突击。与此同时,城内的部队也按照部署,倾全力向我军阵地猛烈反扑,锦州之战陷入最后的疯狂!
对于敌人的一切举动,林虎早已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一方面以第一集团军主力全力阻止敌人突围,其中第一军直插锦州西北,负责阻断敌人这个方向的突围行动;第三军两个主力师从葫芦岛急进至红螺岘、台集屯地区坚决堵住这个方向敌人。
第二军在兴城地区,除了防备华北敌人进攻,还要兼顾锦州方向,以二分之一的兵力在兴城与凌南一线展开,形成一道巨大的外围阻击线,截击来自锦州的一切逃敌。另一方面,锦州城内三个方面的攻城部队,立即展开全线大规模进攻,迅速投入最强大的预备队,击垮敌人的所有抵抗,以尽快占领整个锦州。
锦州之战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虽然我军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部队也得到了极大的锤炼,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士气。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是最后的决战,绝不能让对手轻易跑掉,一定要干净、彻底的消灭所有敌人。
试图突围的国民党军为了打开一条生路,用最后的火力猛烈轰击,许多火炮打完最后一发炮弹,炮手被迫拿起步枪参加冲锋。爆炸声如滚雷般震耳欲聋,喊杀声响彻四方。“究竟鱼死还是网破”在此一战!
第一集团军部队早就准备就绪,面对敌人的凶猛火力和疯狂进攻,以更加猛烈的炮火和更加高昂的士气坚守在各个阵地上,绝不放过一个敌人。我空军战机也全部投入到这个方向,以极大的火力支援地面战斗。
在不到一千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双方几十万人纠缠在一起,无论城里还是城外,都处于激烈的交火中。大大小小的炮口、枪口喷射着炙热的火舌,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大批人倒下,山河为之变色,大地皆被染红,“雪冷血热、雪白血红”……
国民党突击部队不计伤亡、不惜血本的疯狂进攻,经不住我军立体式猛烈火力的打击。在坦克、大炮、飞机面前,再多的血肉也是徒劳。尽管这种几乎绝望的进攻也给我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是敌人的损失更大。
五十二、七十一军拼尽全力,甚至团长、营长带头冲锋,连续三次进攻,都遭到了惨败。大量士兵被无情的火力如割稻子般一片片扫到,兵力已经失去了近三分之二,遍地的尸山血海、断臂残肢,吓呆了许多人,终于敌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不管指挥官如何训斥、威胁,士兵们掉头就跑。人群如雪崩般席卷而下,兵败如山倒,任何力量都无能为力,两个军的军长此时已无力回天,只好随着溃兵撤下来……
突围部队惨败、退路无门,这个可怕的消息如瘟疫般在锦州守军中蔓延。许多人彻底失去了希望和理智,锦州国民党军逐渐失去了控制,乱成一团……
杜雨明听到这样的消息,并没有责怪任何人,其实他的心里早就有这样的预感,如果换了自己,怎会让到手的猎物轻易逃脱呢?何况对手是林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副听天由命的架势,各军不断打来电话,询问下一步如何行动,杜雨明不禁苦笑,哪里还有下一步,他命令手下参谋人员一律回复四个字“相机行事!”
六十、五十三军军长知道大势已去,再抵抗下去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干脆直接下令放下武器,缴械投降。残存的国民党士兵战战兢兢、衣衫褴褛,面无表情的举起双手,主动走出阵地。在他们的心里或许还不相信自己竟然还活着,终于结束了,噩梦般的日子结束了,这下彻底解脱了!
另外几个军的军长还心存侥幸,下令“分散突围”,其实就是各自逃命,能逃出一个算一个,就看谁命大了。
(本章完)
第123章 首战锦州(七十三)()
第一百二十七章首战锦州(七十三)
杜雨明的指挥部也已经彻底乱套。各机关人员各自逃命,参谋们也跑得没了人影,杜雨明彻底成了光杆司令。杜雨明并不想当俘虏,特别是不想当林虎的俘虏,不管怎么说,他是黄埔一期,败在四期的学弟手下实在没有面子。还是想办法逃出去,其实他还有一个心思,如果能再次见到老江,一定向他提出许多革新建议,否则国民党一定败的很惨。
换好便衣,走出地下室。外面依然枪声大作,流弹漫天横飞,非常危险。正不知向哪个方向行走,林高参带着几个警卫人员匆匆赶来,二话不说,架起他就走。杜雨明好不感激,关键时刻还是自己人才行,其他人都靠不住。
林高参没有说什么,在这种场合下也没法交流,巨大的枪炮声震耳欲聋,根本听不到别人的说话……
一行人紧张的七绕八绕,躲过好几处还在激烈交火的战场。有些国民党死硬分子,不甘心失败,仍在困兽犹斗,尽管这样改变不了结局。所谓“杀身成仁”有的人只是把它在嘴边,表表忠心、说说而已。有的人却把它视为自己最高信仰、莫大荣耀!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忠君事主思想灌输下,哪朝哪代都不缺这样的“名人”,视名誉重于生命,一门心思做“青史留名”的好梦。明成祖时,更有方孝孺之辈,以自己“十族皆灭”的壮举而笑傲史册!
问题是明以后的历史,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对朱棣说三道四、多有责难,反而对成祖迁都北京、征服大漠、威仪四方、永乐大典等津津乐道。因而,你在历史上做了什么并不重要,是流芳百世还是默默无闻,关键看你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书写者的意愿!人活一世,难逃一死,为何那么在乎身后之名,而不注重生前之事,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历史!
锦州城里几经战火,早已面目全非。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已经分不出方向,杜雨明只能被动的跟着走,他也不清楚自己最终走到哪里。一行人走了好长时间,林高参带着大家走进一所房子里,虽然不大但还算完整,桌椅板凳什么都有。
一坐下杜雨明就累得站不起来了。林高参嘱咐大家抓紧时间休息,连日的焦急不安、废寝忘食,已经过多的耗尽了他的精力,再加上长途跋涉,杜雨明半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睡过去……
这一觉不知睡了多长时间,终于睁开了眼,外面的枪声似乎小了许多,屋子里静悄悄,周围一个人都没有。杜雨明站起来,走到窗户前,望出去,立即惊得目瞪口呆,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院子里站着几个军人,从军装来看,赫然是解放军。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林高参和他们站在一起,一脸轻松的交谈着。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说:“林青峰同志,这次你可为我党立下大功了,不仅在最紧要时传出绝密情报,还把杜雨明毫发无损的保护下来,真是了不起!”
林高参哈哈一笑:“刘部长,没什么,这就是我的工作。二十多年了,终于归队了,真好啊!当年组织上就交代,让我长期潜伏、坚定信念,一定坚持到革命成功的那一天。没想到这一天真的来了!”说完两人哈哈大笑……
杜雨明此时已经完全明白,这个自己一直以来视为最可靠的心腹,竟然是共党谍报,真是天大的笑话,让人难以想象。难怪自己输得这样惨,越想越难受,只觉眼前一黑,扑通一声栽倒在地……
1947年4月28日下午三点钟,锦州全城的枪炮声终于彻底停歇,锦州战役全面结束。
得到战斗结束的报告,林虎在第一时间向中央军委告捷,同时连续下达三道紧急命令:
一,各攻城部队立即划分防区,打扫战场,迅速清剿残余敌军,保护一切城市设施;
二,立即派出大量医护人员,进入战区展开紧急救,包括国民党伤病员和老百姓,都要最大限度的救治,以减少死伤;
三,各部抓获的俘虏和缴获的物资一律登记造册,运出城外,转运至指定地点。
林虎的命令让锦州再次忙碌起来,大量的人员按照各自的分工,从锦州各个城门进进出出,穿梭往来。大量的工作需要做,人们尽量赶在天黑以前完成。尽管还是冬天,天气寒冷,但是许多人还是跑得满头大汗,所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一支国民党俘虏队伍,急匆匆向城外开去,俘虏们一个个衣衫褴褛,有的还扎着绷带,人群低着头一声不吭走着。队列两边约一个排的解放军战士持枪押解,带头的排长大声催促着人群快走,这样的场景在锦州城里实在是太平常了,没人会注意这样的队伍。经过一个多小时行军,队伍先是拐了几个弯,然后一直向西北方向开去……
这时天色渐渐暗下来,一路上遇到不少的岗哨盘查,负责押解的解放军排长流利的答复,无论从语气还是神态、一举一动都看不出任何异常。出城以后,天色完全黑下来,突然从俘虏队列中跑出一个人,大声喊:“弟兄们,呈四路纵队,加速前进,侦察排前面探路,大家跟上不要掉队!”整个队伍竟然迅速按照命令动作起来。
“解放军排长”几步跑到这个人面前,随手摘掉军帽,兴奋的说:“团长,我们真的混出来了,没想到这样顺利。”
原来这是五十二军的方天朔和龙兴云。突围不成,龙兴云的部队伤亡极重,全团仅剩下三百多人。在上峰下达分散突围的命令后,两个人一商量,觉得带领这几百残兵败将根本不可能突破共军的包围,最终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还是方天朔急中生智,想出一个妙计,全团大部分人扔掉所有武器,扮成俘虏的摸样,由方天朔带领几十个人扮成解放军押解人员,一路蒙混过关,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逃了出来。
龙兴云他们不敢直接奔秦皇岛,他猜测这一路共军的盘查一定很紧。所以决定绕一个大圈,从锦州一路向西北。不走大路专挑僻静的乡间小道,经翠岩镇、沈家台、七道岭再掉头向西,目标是承德。
因为那里是华北国民党军重兵守卫之地。一路上,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好在方天朔和龙兴云平时对手下官兵极好,士兵们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愿意跟着他们的长官。整个队伍情绪稳定、人心思齐。尽管困难重重,行军速度依然保持较高的水平。
不仅如此,沿途许多被打散的溃兵看到这支国军,军容严整、士气犹在,纷纷主动加入进来。龙兴云基本做到来者不拒,等队伍走到凌源以南的松岭子,已经壮大到两千多人,五百多条枪,接近一个正规团的兵力。经过二十多天的艰苦跋涉,克服无数苦难,过平泉到达承德甲山镇,终于碰上了国军部队。
在承德休整了三天,基本恢复了元气。南京下达命令,龙兴云带领着两千多人全部赶赴北平。
从1946年11月11号锦州外围战开始,到1947年4月28号锦州解放,历时五个半月,一百六十八天。规模空前、异常惨烈的锦州大战尘埃落定!
1947年5月5号,东北方面军总部对外公布锦州大战的战果:
1:此次作战,解放锦州、葫芦岛及周边大片土地,整个东北地区已经完全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
2:共消灭国民党一个剿匪司令部﹙锦州﹚,一个港口司令部﹙葫芦岛﹚,七个军部﹙计有十三、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六十、七十一、六十二军﹚,二十二个师部,共二十三万八千余人,其中毙敌两万二千五百余人,伤六万四千余人,俘十四万七千余人;
3:生俘国民党将校级军官二百六十余人,计有:上将杜聿明一人,中将军长四人,少将师长十八人,校官以下二百余人;
4:缴获各种枪支五万七千余枝;各型火炮两千余门,其中大口径火炮三百余门;坦克装甲车二百余辆;飞机二十三架;军车八百多辆,弹药及其它各种军用物资无数;
5:在多次海空战中,共击沉敌驱逐舰八艘,护卫舰十二艘,击伤二十余艘,歼灭敌海军官兵五千余人;击毁敌飞机一百余架,击落九十余架,击伤七十余架,消灭敌空军人员一千余人;
(本章完)
第124章 首战锦州(七十四)()
第一百二十八章首战锦州(七十四)
除了这些明确的战果,更为重要的是,从此以后,东北全境解放。我党我军有了一个巩固强大的大后方,这是继大革命时期的中央苏区、抗战时期的陕甘宁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