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造共和-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隙,敌人的大口径舰炮急速向葫芦岛开火,一批批炮弹飞越海面,结结实实的砸在目标上。

    几天来的连续轰击,已经对葫芦岛各种重要设施造成较大的破坏,人员伤亡也在不断加剧,必须尽快遏制敌人肆无忌惮的炮击!否则,葫芦岛危险!

    天空传来了轰鸣声,一个波次六架战机呼啸着飞过来。国民党官兵赶紧严阵以待,准备对空射击。现在他们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信心也越来越足。对付这些技术粗糙的飞行员,他们显得十分自信。

    六架俯冲轰炸机在空中两两编队,前后拉开一定距离,向国民党舰队猛扑过来。还是老一套。国民党海军官兵,不紧不慢的开始射击,炮弹一串串飞向空中。当然这对于速度极高的战机来说,威胁实在有限。轰炸机编队根本没有理睬这些不痛不痒的骚扰,一边急速盘旋,一边寻找合适的目标。

    一圈、两圈,突然各机编队忽的分散开来,对准各自选定目标,一头扎下来。时机、方位、角度选得恰到好处。飞机航速瞬间加速,机体与空气剧烈摩擦发出尖利的叫声,凶狠的向下俯冲,直冲目标扑去……

    有些经验的国民党海军老兵,立即意识到不好,大声发出警报。然而一切都太晚了,飞机冲破一道道并不严密的火力拦阻,迅速冲到最佳攻击位置。一颗重磅炸弹脱离挂架笔直的扎下来,不偏不倚正中一艘护卫舰,在船的锅炉处发生剧烈的爆炸。

    护卫舰立即失去动力,刚才还是不可一世的样子,转眼间面目全非,如同一条死鱼无奈的漂在水面上,动弹不了。船上的武器系统也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就在船上人员手忙脚乱地展开救援时,另一架轰炸机已经再次冲到眼前,一颗炸弹准确的投在弹药室。先是一声并不太大的爆炸声,间隔几秒,整个船体一下子被巨大的爆炸生生劈成两半,殉爆——这是舰艇最可怕的情况,船上残余人员根本来不及弃船逃生,就一同随舰沉没在一片茫茫海水中……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周围舰船眼睁睁看着这艘护卫舰不到三分钟就被击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好几天来,共军扔了那么多炸弹也没有炸沉一艘军舰,然而就在国民党官兵还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时。厄运接踵而至,另外两组编队也同时发起凶猛的攻击,重磅炸弹准确投在两艘军舰的要害部位,连续的巨大爆炸过后,又有一艘驱逐舰、一艘护卫舰葬身海底……

    完成任务的六架轰炸机升空编队准备返航,机舱中,飞行员摘下头盔,露出一头金黄的头发和一双蓝色的眼睛,互相竖起大拇指,以示庆祝。原来这一个中队的飞行员全部来自苏军。这是林虎想到的办法,鉴于我军飞行员的技术欠佳,为了扭转战局,也只能这样做了。苏军为此精心挑选王牌飞行员,并且直接驾机从苏联机场秘密转场到前线,为安全起见,他们都身着解放军制服。

    桂永清两眼发呆的看着眼前的情景,脑子里一片空白,三艘主力战舰不到十分钟全部。沉没,上面近五百海军官兵无一生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共军飞行员为什么突然间就如此厉害起来,是侥幸碰巧了还是另有隐情?桂永清感到脑子里一片乱糟糟,想不出个头绪,还是先撤吧,再这样打下去,损失只能更大。

    国民党舰队这次真的有点害怕了,竟一下子退出二百海里开外,才逐渐稳住阵脚。下一步怎办,桂永清也没了主意,只好据实向老江汇报。江大总统接到告急,也是大吃一惊。一下子损失三艘军舰,这可不是小事。不仅影响以后的战局发展、影响部队士气,还会让英美盟军对国民党军队的战力产生怀疑。

    他立即让人叫来戴笠,严令在最短的时间内,弄清葫共党空军隐藏的秘密,查清对手的底细。同时命令海军再次调集第二波增援舰队,两天内开赴战区。蒋介石绝不会轻易丢弃锦州。

    近来,已经从关内陆续调集大批运输机,集结于秦皇岛、唐山、天津一线十几个机场,准备从空中开辟一条新的运输线,以维系锦州十几万部队的作战所需。虽然他知道这样做可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毕竟,十几万军队一天所需的粮弹等物资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空投解决不了太多问题。但是老江还是坚持这样做,因为他心里明白,如果此时对锦州坐视不管,就等于告诉杜雨明放弃锦州了,那样锦州就会军心大乱。十几万党国精锐部队很快溃散,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结局。

    在老江的心里,已经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锦州恐怕凶多吉少了。从共军前所未有作战规模、不惜代价的持续攻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气势,可以看出共党一定要坚决拿下锦州。

    唉!今日之共军绝非往年八路、红军可比,自己在这一方面还是低估了对手的实力。想到这里,他就特别痛恨一个人——S,要不是苏联的鼎力援助,共党怎么会发展这样神速,现在这种被动局面也就不会发生。果真是“赤祸不除,国无宁日”,看来必须加大对美英等国的压力。一个中党已经够他受得了,再加上苏共这个庞然大物,岂是他国民党一家能够顶住的。

    不行!得想尽一切办法把美英拉进战争,至少也要把美国拖进来。那样才有战胜对手的希望!从历史来看,一战、二战都是由于美国的加入,才扭转了战争的走向。当然美国也从中受益匪浅,从一个二流国家一跃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最强大的国家。对于中国这潭浑水,想必也有趟一下的必要。毕竟美国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国家,在整个远东地区,没有比中国更有吸引力的了!

    对于眼下锦州的战局,老江心里有一个不能对任何人说的腹案: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杜雨明能够坚持住。按照既定战略,先关内在关外。这一战略方针的关键点就是锦州。一旦锦州有失,整个战局将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恐怕所有计划都要从新考虑。那样的话,一统中华的愿望就要无限期搁置,未来最终结局就很难说了。

    鉴于目前的形势,又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首先要做出全力支援锦州的架势,让杜聿明及全体将士感觉到还有希望,坚持作战,把东北精锐共军死死拖住。能拖一月是一月,能坚持一天是一天。

    从整体情况来看,锦州再坚持两个月应该没问题。到那时,关内战局有可能会出现对己方较为有利的局面。真到了无法支撑的时候,锦州十几万军队的玉碎,即使不能把东北共军完全拖垮,至少也能把敌人拖瘦。

    尽管这样对忠心耿耿的杜雨明来说,可能是残酷无情的。但是老江不得不站在更高的角度考量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无不深谋远虑。最终功成名就者,谁有儿女情长!与中党的较量、博弈,是一盘无比巨大的棋局,作为统帅看重的是最终的结局。冲锋陷阵的棋子,该舍弃时就要义无反顾,绝不能因小失大!

    表面的文章该做足的一点都不能含糊,老江非常注意这一点。两天后,他秘密直飞秦皇岛。一方面督促空军的行动,另一方面也要对六十二军的地面攻击进行必要的视察。一下飞机,老江立即赶往前线。

    这一下林伟华害怕了,因为之前他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绝没想到老头子会不打招呼直接赶来。调整部署是来不及了,只能硬着头皮战战兢兢的跑来汇报。

    (本章完)

第116章 首战锦州(六十六)() 
第一百二十章首战锦州(六十六)

    一到前线,老江就全明白了。毕竟他也是行伍出身,排兵布阵这一套并不陌生。一股无名怒火在心里腾腾燃烧。没想到自己的得意门生竟这样阴奉阳违,搪塞敷衍自己的命令,并且还欺骗自己。大战当前,该整肃一下军纪了!

    见到满头大汗跑来的林伟光,老江冷笑一声,没有给他任何狡辩的机会,直接命令拖出去枪毙!随即下达命令:以六十二军副军长廖汉光为军长,带领部队即可展开对葫芦岛的进攻;唐山之九十二军加快向锦州靠拢,以华北战区副司令官李文为总指挥,统一指挥六十二、九十二两军之作战行动,严令三天内攻到葫芦岛外围。

    关键时刻,杀一儆百、振奋军心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老江对此自然驾轻就熟,谙熟于心。对于国民党内部的贪污腐化、假公济私的一些恶习,他非常清楚。但是俗话说“法不责众”。虽然对这样的问题他也非常痛恨,但更多的是无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古就是这样,谁又能改变的了呢?

    因此,平时遇到这种事情,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算了。但是现在不行,“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对于这种贪生怕死、欺上瞒下的将领绝不能手软,该杀,杀!该罚,罚!不能有丝毫的恻隐之心。

    渤海湾的海空大战暂时停歇,双方经过十几天的拼杀,都已经疲惫不堪。更重要的是伤亡实在太大,已经难以再战。我军海军力量已经基本失去战斗力,残余舰船只有两艘驱逐舰、三艘护卫舰勉强可以航行,在夜幕掩护下,悄悄撤回大连军港休整补充。国民党海军虽实力依然还在,但也是筋疲力尽,无力再战,只能就地等待援军到来。

    六十二军经此巨大变故,上上下下已经心如寒蝉,再也不敢偷奸耍滑。廖汉光迅速调整部署,以两个师齐头并进,所有重火器全部展开。天刚刚微明,就迫不急待全线展开猛攻。炮声惊天动地,宣告一场残酷的战斗开始。

    虽然我第二军早已准备多时,但是敌人的炮火之猛,进攻之凶悍还是对阵地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我军所有炮火指向敌人进攻集结地、前线散兵壕、屯兵洞、指挥部等,展开大规模地毯式轰击。空军战斗机、轰炸机部队,也乘着国民党舰队停止进攻之际,从空中支援地面的战斗。一枚枚重磅炸弹从天而降,剧烈的爆炸声中,任何坚固的堡垒都像面团、麻花一样,扭曲、变形、崩塌直至荡然无存。

    兴城也叫宁远,位于锦州市西南部,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段。东南濒临渤海,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北与东北毗邻葫芦岛市,兴城市境内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为松岭山脉延续分布丘陵地带。最高山峰黄顶山海拔701。8米,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是沟通关内外的重要通道。较大河流有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等。

    兴城虽小,但在历史上却也是名声在外,最辉煌的记录无疑是明末书生将领袁崇焕一手制造的震惊海内的“宁远大捷”。使这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关外小镇一下声名鹊起,一代枭雄——努尔合赤在这里折戟成沙、含恨而逝。这一历史事件无疑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宁远大捷”,满清八旗铁骑极有可能提早入关,大清王朝的历史就要重新书写了。

    从地形上看,兴城并不适合防御战。在冷兵器时代这一点可能不太明显,但是在现代战争面前,这显然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西北高,东南低,而兴城在正好坐落在中间。作为进攻一方来说,既可以先行占领西北高地,以居高临下之势攻击城市,也可以选择从东南低地强行突破,或者两面夹攻,易攻难守的态势非常明显。

    但是第二军别无选择,只能在这里固守,才能抵挡敌人的进攻。因为这里距离葫芦岛太近了,一旦这里失守,葫芦岛西侧将无险可守。敌人一个冲锋就将直抵城下。第二军的三个师一字排开,分别坚守左、中、右三个方面,四师固守兴城城垣,五师牢牢控制黄顶山制高点,六师则在东南低地布防,预备队控制于兴城城内。

    应该说面对敌人一个军的进攻,防守部队的压力还是比较小的,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守方显然更轻松些。更加上我军地面、空中火力的强大支援,尽管六十二军倾巢出动、死命攻击,但是依然无法撼动我军的阵地,在猛烈火力的打击下,阵地前沿,遗尸累累、纵横交错,惨不忍睹。许多士兵被气浪直接扔出老远,浑身上下一丝不挂躺在那里……

    一轮疯狂进攻下来,两个团只剩下不到两个连,廖汉光尽管心疼不已。但是老江还在后面盯着,就是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轻易停止进攻。稍事休整,索性一下子撒出全部六个团。一团在前、另一团紧跟在后,以波浪式队形反复冲击,力求突破一点。

    廖汉光知道李文带着九十二军已经抵达曹庄,即使六十二军拼光了,九十二军还会接着干。反正都是老江的部队,打光了,自己就是光杆司令,也比林伟华的下场强得多。至少还能被老江重视,说不定还会因此飞黄腾达,士兵有的是,大不了再招一批,几万人的生命在高层那里算得了什么!

    在指挥官不正常的心态下,国民党数万官兵被迫冒着密集的火力一次次冲锋。廖汉光为了逼迫士兵前进,还组织了许多支战场督战队。发现退缩者,当场格杀勿论!兴城前线全面陷入苦战,国民党士兵在前有敌人后有枪口的情况下,要想活命要么拼死向前,要么举手投降。各个阵地都出现激烈的争夺,许多要害阵地几易其手,双方士兵已经拼杀在一起,叮叮当当的搏杀中,人群一片片倒下,尸体一层层叠压在一起,已经很难分出敌我……

    在战斗最紧急的时刻,肖司令员打来电话,鼓励第二军全体将士不要被敌人死打硬拼的架势吓倒,要敢于与敌人刺刀见红、敢于针锋相对的发动反击、敢于分割包围大量敌人,在阻击战中打出大量歼敌的战绩。同时派出大量军工部队,及时供应弹药补给,保证前线的一切所需。最后,肖司令员告诉第二军张家林军长,增援部队马上出发,务必坚守阵地,确保兴城。

    张家林早在红军时期就是有名的敢死队队长,越是大战、恶战越是兴奋。他的手里还有三个团的预备队没有动用,即使前线阵地反复争夺,他都丝毫不为所。激烈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天,虽然阵地已经完全被打烂,但是大部分主阵地还在我军手里控制着。

    对于这一点张家林很满意,夜幕降临,敌人的拼劲已经完全耗尽,士兵们有气无力的躺倒在阵地上,任凭军官如何打骂,就是不起来,鼾声响成了一片……

    唉!就是睡死过去也比被打死、炸死好上百倍,人这一辈子怎么就这么苦啊!能够粗茶淡饭、终老一生怎么就这么难吶!

    凌晨三点钟,沉寂的战场突然炮声隆隆,我军的大规模反击开始了。上百门大口径重炮、几百门小型火炮一起全速射击。所有炮口吐出一团团火焰,炮弹出膛的瞬间发出耀眼的火光,弹丸被急速的抛向空中,灼热的弹体凶狠撕裂着沉闷的空气,发出让人不寒而栗的尖啸声。

    睡梦中的敌人被铺天盖地的炮弹、巨大的爆炸惊醒,惊恐的目光中透出绝望的神情。整整一个小时的高密度、无死角的火力覆盖,上万发各型炮弹把敌人的阵地用钢铁犁了一遍,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在这样的火力下完好无损。许多国民党士兵果真在睡梦中永远失去了生命,这样的结果对他们来说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炮击刚刚结束,三个预备团的上万生力军,按照各自攻击目标,向敌人发起凶猛的反击。枪声在黑夜里显得格外脆响,子弹像刮风般一阵阵卷向敌人阵地。残存的国民党守军在这震天动地地喊杀声中,彻底失去了战斗意志。

    (本章完)

第117章 首战锦州(六十七)() 
第一百二十一章首战锦州(六十七)

    求生的本能终于占据了上风,大批人转身就跑,督战队的机枪也不能阻止,眼看共军冲到眼前,督战队的士兵也跟着逃跑。兵败如山倒,“决堤的洪水,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也有少数聪明的士兵,干脆放下武器,呆在原地不动,甘心做俘虏,至少这样能够保命!

    佛晓时分,天色渐渐转亮,一夜的激战,让整个兴城地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停尸场。在山麓两侧、城墙里外直到海边,到处是残破不全的尸身,以各种各样的姿势摆在那里,让人触目惊心。

    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弥漫了整个战区,国民党六十二军已经不复存在。不到千把人的残兵败将在廖汉光带领下,丢弃所有武器装备还有伤残的战友,仓皇逃跑,一口气跑出百十里。正好碰上九十二军部队,才稳住神智。

    对六十二军的迅速溃败,李文也是大吃一惊。他对六十二军还是比较了解的,虽然总体来说,算不上能够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但是至少也算二流部队中实力较强的,装备一水的美式,全军两万余人,算是兵强马壮,怎么会一天一夜就完了呢?看来共军确实强大,本来是两个军联合作战,现在六十二军已经不能指望了,不关从哪方面说,单凭一个军力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突破兴城防线。

    李文赶紧命令九十二军暂时停止前进,立即向老江汇报。

    老江在秦皇岛这几天,已经忙的焦头烂额。兴城的战事根本没有时间关注。因为各种告急电报雪片似的飞来。首先杜雨明再三叠电求援,一方面由于补给线被拦腰截断,武器弹药已经开始短缺。另一方面共军在锦州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动用了前所未有的重型火器。

    杜雨明在电报里说,敌人出动了包括飞机、坦克、装甲车、火箭炮在内的大量技术兵器,投入锦州的巷战,火力之猛史无前例。特别提到,共军一线部队已经普遍装备一种新式冲锋枪,具体型号不清。但是火力凶猛,在实战中表现出的综合性能,已经完全压制了现在国军装备的所有步兵轻武器。

    可以说,共军无论在重型武器还是轻型武器的装备,都已经全面超越国军。锦州一半的城区已经被共军掌控,国军在敌人绝对优势火力面前死伤极其惨重。更严重的是,现在前线将士士气低落,后援不济,军心不稳。下层官兵出现了较多的逃亡或携械投敌现象。

    总之,锦州现在形势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恳请总统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救援力度。当前最急迫的是重占葫芦岛,打开锦葫之间的联系,确保后方补给线的安全。

    最后杜雨明悲观的告诉老江,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