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造共和-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法。

    布置完成,江兆龙喊一声“走!”三个人一起猛烈射击,把所有敌人都吸引过来,然后压低身姿,急速跑出二三十米的样子,立即卧倒,这时后面果然响起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夹杂着一声声惨叫,赶上来的敌人吃了大亏,死伤一大片,被迫停止追击。

    三个人利用这个机会,迅速转回到原来的路线,很快就接近了我军的防线,突然前面有出现了一伙人,三个人一惊,赶紧隐蔽、准备射击,等走近了,江兆龙发现原来是朴英焕和王海川带人接应来了。

    见到路胜,江兆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AK46交还,路胜一把抱住他,激动地说:“江兆龙好样的,你们立大功了!了不起!真是了不起!”此时的江兆龙倒显得有点腼腆了,一句话不说,只是嘿嘿的傻笑,其实他也没想到任务完成的这样顺利,也许是自己运气好吧!

    战斗夜以继日的进行,功城部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守住了阵地,但是一线连队基本失去了战斗力。各攻城集团军显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接下来的一天时间,大批齐装满员的精锐部队调入城内,各种物资也源源供应上来

    路胜的连队因为伤亡严重,被替换下来,撤到城外营地补充休整。经过充分准备,新一轮大规模进攻开始了,这次解放军除了投入大量炮兵火力,还增加一部分坦克部队,增强进攻能力,克服敌人坚固堡垒,锦州全城再次陷入激战中……

    一支解放军部队顺着街巷攻击前进,这是一条只有百十米长、四五米宽的普通街道,两边分布着高高低低的房屋,大都是砖木结构。战士们分成两行,沿着墙角快速前进。街口有一座三层楼房,那就是他们攻击的目标。

    漆黑的夜晚,到处炮声隆隆、火光闪闪,如果不是遍地的喊杀声,真以为这是大年除夕的鞭炮焰火。悄然间,房顶、墙头、街道两边的墙壁里,伸出无数黑洞洞的枪口,一瞬间枪声大作、火力全开,密密麻麻的子弹喷出一道道火焰。

    这是一种立体交叉式打击,几乎没有火力死角,短短一分钟时间,一个排近四十余人,全部躺在地上,血流满了整个街巷,倒下的人很快被流出的血冻住,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中枪没死的人,在这样的天气里很快流血、昏迷,然后就是无声无息……

    一辆T34晃动着庞大的身躯,掩护着一群战士向敌人地碉堡进攻,坦克车身子一抖,一发炮弹脱膛而出,远处的钢筋水泥堡垒“轰”的一声,炸开一个巨大的口子,里面疯狂射击的轻重机枪顿时没有了声息,战士们紧跟在坦克侧后加速冲锋,突然从两边房顶砸下无数的手榴弹、炸药包,居高临下的火力,让下面的战士防不胜防,坦克周围顿时成了血腥的屠宰厂,断臂残肢、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T34感觉不妙,不忍倒车碾压战友已经残破的躯体,只好加足马力吼叫着冲向前面,然而一发火箭弹喷着火舌从上面飞过来,直接命中坦克的发动机,“轰!”的一声,坦克瞬间便成了一团巨大的火球,随即“殉爆!”里面的人员根本来不及逃出……

    这样的场景在锦州各处不断的重复上演……

    看着近在咫尺的战友突然死去,想着刚刚还说说笑笑的大活人瞬间没有了生命,血肉之躯变成了冰冷的尸身。在这种强烈的刺激下,有的人吓傻了,丢下枪转身就跑,有的人精神崩溃了,趴在地上变成了一滩烂泥。更多的人反而被激发出人性中最原始、最野蛮的那部分特质,一下子变得不惧生死,瞪着血红的眼睛,踏着战友的身躯,义无反顾冲向血火战场,那种狂热、兴奋、激动,不像赴死,倒像情人赴约……

    打红眼的双方将士死命拼杀,前面人倒下,后面的眉头不皱照样冲上去……锦州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磨坊,填进去的是一批批血肉之躯,出来的是一具具残缺不全的尸身……都说人的生命最宝贵,然而此时却变得一文不值、微不足道……

    林虎一动不动地坐着,好半天一言不发,桌子上的战报让他非常烦躁,这是很少出现的情况。“怎么办!前线部队已经打红了眼,仗打到这个份上,实在是没想到的情况,继续打下去?可是自部队进城以来,五天时间伤亡逾万,好几个主力团已经打残,是该下决心的时候了!”

    林虎猛然站起来,果断下达命令:攻城部队停止进攻,全部撤出锦州!

    虽然各级指挥员对这份明令不理解也不情愿,但是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攻不易,退亦难!”眼睁睁看着亲密的战友、老乡消失了、不见了。许多战士嚎啕大哭,死也不退。最后只有硬生生被拖下阵地。

    激烈的战斗,使大批伤员无法及时抢救,“对死伤者的全力救治,就是对生者最好的安慰”,东北方面军政治部门下达命令,提出“不丢弃一个战友!”的号召,野战军后勤部门紧急动员起来,几百辆卡车冒着纷飞的弹雨往返城内外,战斗部队也抽出大量人员参与救治伤员、搜寻牺牲者。许多战士的遗体已经被牢牢的冻在了地上,人们只好含着泪用刺刀一点点撬出来……

    大量的伤员首先被送到城外野战医院,进行初步的分类:轻伤员就地治疗;重伤员立即用汽车、火车转送各大中城市;少数危重伤员动用运输机直送沈阳。

    东北这部巨大的战争机器已经全力开动了……

    林虎叫上政委罗荣连夜驱车赶往梨树沟屯……

    一零一一边大口的吸着烟,一边听着林虎的陈述“主席!锦州战役打得不顺,责任在我,主要是没有估计到敌人顽强的抵抗决心,自部队进城以来,遇到了敌人前所未有的抵抗,五天时间,我们就付出了伤亡万人的代价,仅仅控制了锦州不到二十分之一的区域,考虑到由此产生严重的后果,我才决定部队停止进攻,撤出城外,待进行必要的休整、补充后再行作战。”

    一零一眉头一皱,吐出一阵烟雾,说道:“前线情况我已知晓,你们下一步如何打算?”

    林虎急切的说道:“主席!我希望中央军委能够批准我们立即实施‘雷霆’计划,尽快拿下锦州!”

    一零一没有回答,依然一口接一口的吸着烟,罗荣也在吞云吐雾,屋子里显得烟雾弥漫,林虎禁不住咳嗽了几声,他是不吸烟的,并且也很讨厌别人在面前吸烟,当然在主席面前他是不敢有任何不快反应的。

    沉默,还是沉默,一帅两将就这样不言不语,各自想着心事……

    (本章完)

第84章 首战锦州(三十三)() 
第八十三章首战锦州(二十八)

    林虎表示很善于揣摩主席心理的,但是现在却无法从主席的神态上,看出任何端倪,对自己的意见是赞同还是……不得而知,越是这样,对林虎来说越是一种难挨的煎熬,心里没底越发紧张不安,不知不觉额头竟然渗出一片汗珠……

    主席敏锐的捕捉到林虎的这一变化,不禁微微一笑,掐灭烟头,大声地说:“怎么了?这么紧张干吗!”

    林虎被主席看透心思,略显尴尬,随即调侃道:“主席!战况如此艰难!身负中央重任,我确实有点紧张!”

    主席转脸问罗荣:“你是怎么看待当前状况的?”

    罗荣虽然是政委,但实际上他是军政全才。全面抗战开始后,他临危受命,率领一一五师极少部分主力部队开赴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他军政一肩挑,硬是在敌人重兵防守的地域打开了局面,在没有任何给养、武器装备的情况下,依靠消灭敌人补充自己的方式,力量有小到大、由弱到强。

    到抗战胜利前,山东八路军主力已经发展壮大到八个师,近十万人的规模,且装备精良、英勇善战,论综合实力,山东已成为我党在抗战期间建设的最大、最强的敌后根据地。罗荣功不可没。正因为这样,主席对他格外器重,更为可贵的是,罗荣为人谦逊、居功不自傲,大局观念特别强,往往能站在较高的立场看待问题。

    见主席发问,罗荣赶紧灭掉烟,说道:“主席!我是这样想的,中央既然决定拿下锦州,东北方面军就必须完成任务,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这一点不容置疑。关键是如何让完成,近几天的战斗不顺,我认为主要原因不仅仅是敌人工事坚固、严防死守的问题,还有我们自身的问题。”

    “嗯!继续说下去!”主席一听来了兴致,催促道,

    罗荣一五一十的继续说道:“主席!我军现在战士的基本构成是老战士少、新战士多,关内带来的老部队,有技术、有能力的一部分去了海空军,一部分去了兵工厂、军校,留在野战部队的并不多。新战士热情有余经验不足,前期的训练虽然也想了不少办法,但是实战和演练毕竟不是一回事,所以真刀实枪的一打,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士兵训练不足,实战经验缺乏,战术应用不当,机械的执行命令,不会灵活机动,一味死打硬拼,伤亡大不说,还打成了夹生饭。

    再有就是我军基层指挥员普遍存在轻敌现象。许多同志认为。我们现在装备了那么多先进武器,火力更是提高了好几倍,仗应该好打了。只要大炮一响,部队一冲进城,敌人就会垮了。当年红军对付白军就是这样,八路军对付鬼子的炮楼也是这样。可是一个小县城、一个炮楼怎么能和一个十几万人的大城市相提并论,用老经验解决新问题,能行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现在的国民党军已经不是二十多年前的白军,美英的援助已经使敌人快武装到牙齿,再加上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常常以中国政府军自居,十分顽固,并不好打。认识不到这些问题的存在,自然就会吃大亏、触霉头。

    还有,我军现在的政治思想工作也存在不足。随着部队急剧扩大,政工人员严重不足,许多部队的思想教育工作跟不上,好多战士不知道为什么参加队伍?到底为谁打仗?队伍成分很不纯洁,兵痞、恶霸、流氓,甚至一些国民党特务也混入了部队。虽然这样人的仅占极少数,可是产生的坏影响却极大。

    部队里有的人抱有投机思想,有的人革命意志薄弱,一到关键时候,这些问题就显露出来,这几天的战斗中,各参战部队几乎都出现了逃兵,甚至有的人携枪投敌,临阵退缩、拒不执行命令,自伤、打黑枪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都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主席、林司令员,我认为以上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我们的目标就很难顺利实现,为了中国革命、为了解放全中国,我们应该沉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当前的问题,做出一个更为长远的打算。”

    主席、林虎都在认真的倾听,不时点点头表示认同,作为一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同志,有着坚定信仰的无产者,罗荣以高风亮节、胸怀坦荡、大公无私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道。

    主席凝重的脸色和缓了一些,再点上一支烟,大步走到窗户前,猛然一把推开,外面寒风呼的一声闯进来。主席眉头不皱,大口大口的呼吸着寒冷而有清新的空气,若有所思的说道:“罗荣同志说得好啊!切中问题的要害,很深刻!你们都是老革命了,应该知道自古打仗就特别注重‘兵不在多而在精’。那些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兵家,无不讲究此道。

    北魏尔朱荣以七千契胡骑兵,大破敌军几十万,生俘葛荣;梁朝陈庆之以七千白袍将士横扫北魏;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匡胤也都有‘以一敌百、以千破万’的冲天豪气。十二年前,我中央红军八万余众,历时一年,到达陕北,仅余万人。

    然而大浪淘沙,胆怯怕死者走了,意志薄弱者跑了,悲观失望者溜了,更有甚者叛变投敌。可是我党我军的精华还在,就是靠着为数不多的精华,在八年艰苦卓绝抗战中,我们得以快速发展壮大。我们的力量有了几何倍数的增长。正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要革命的火种还在,哪怕是‘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

    主席说得有些激动,一把扯开棉衣上的纽扣,转过身,对着林、罗继续说道:“现在关内我各解放区正遭到敌人优势兵力的疯狂围攻,解放区力量受到了一些损失,但是由于执行了灵活的战术,地方虽丢了一些,但也却消灭了敌人的一些有生力量,形势正在一点点好转起来,老江妄想一口吃掉我关内部队,现在他的大批精锐反而被我军牢牢牵制住。

    东北部队是我军最精锐、最强大的力量,现在锦州打得不顺,说明这支部队还不够成熟。还存在诸多问题,该怎么办呢?我看从长远着想,现在吃点苦头反而是好事。

    你们想想,如果说一个锦州就不好打,那么将来北平、天津、济南、西安就好打吗?还有郑州、长沙、南京、武汉、广州哪一个又好打呢!这些大城市哪个不比锦州大!哪个不比锦州重要!哪个又可以唾手而得!

    未来的城市攻坚战规模会越来越大,争夺会越来越激烈,现代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正因为如此,我党我军迫切需要精兵良将,需要一支善于攻坚、敢于攻坚的拳头部队,将来可以在中国的任何城市,横扫顽敌,势如破竹。东北方面军将在这一伟大革命战争中担负起更多、更为艰巨的任务。

    你们要把现在的锦州看作是一个大熔炉,把我们的好钢、好料统统投进去,千锤百炼,才能打造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让一切敌人闻风丧胆的钢铁雄师。不要怕伤亡、损失,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总要忍受些痛苦。我党我军最不怕的就是吃苦,从国民革命到十年内战,再到八年抗战,我们何时惧怕过挫折、失败、牺牲,共产党人哪一次不是从地上爬起来,掩埋好战友的尸体,揩干身上的血迹,继续战斗!这正是人民军队打不垮、拖不烂的根本所在!”

    林虎被主席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大视野、大格局所深深折服,不禁站起来激动地说:“主席!我的眼光确实有点短,现在明白中央的意图了,您看,下一步还有什么具体指示?”

    主席轻轻地吐出一口烟,爽快的说道:“你们应该感谢江大总统,安排了杜雨明到锦州,这可是一个重量级‘陪练’啊!要好好利用,可不要辜负了人家一片苦心啊!”

    主席的幽默风趣惹得林、罗哈哈的笑,屋子里的紧张气氛顿时轻松里许多。

    (本章完)

第85章 首战锦州(三十四)() 
第八十四章首战锦州(二十九)

    主席继续说道:“关于下一步的作战,我提几点意见,具体的你们回去仔细商量:

    一是改变战略思想,不要急于求成,各攻城集团军、师、团要轮流入城参战,一遍不行,要多轮几遍,在实战中总结经验,再在实战中检验经验。锦州有二十万国民党军,估计老江还会增兵。好嘛!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二是下大力气总结城市巷战的规律和特点,尽快形成一套基本战法,既能取得较大的战果又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伤亡,血不能白流啊!

    三是在恰当的时候,再执行‘雷霆’计划。锦州战役不仅要使陆军各兵种得到锻炼,我们的海空军经此一战也要在战力上有一个极大的提升。总之要准备充分,从容不迫,稳扎稳打!”

    林、罗一边认真听一边用心体会,力求领会到位、落实得力。

    主席最后说道:“还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们,军械部的同志讲,苏军援助的第一批新式冲锋枪已经在沈阳兵工厂装配完成,该枪最终命名为‘JF—1式’冲锋枪,‘J、F’分别是‘解、放’二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很快这批枪就可以装备前线部队了,如果顺利的话,将来该枪可以由我们自主生产,那样就可以大批量装备人民军队了。”

    林、罗听完更是喜出望外,前期AK46在部队秘密试用,获得了战士们的极高评价,如果现在东北的部队每连能装备十支左右,就可以形成极强的突击火力,特别在巷战中,帮助我军在短促火力交锋中占据明显上风,那样锦州战役就更有把握了。

    锦州一下子平静下来,枪炮声消失了,喊杀声没有了,似乎又回到了以往安宁,城里的老百姓大着胆子从躲藏处跑出来,满眼都是断壁残垣,熟悉的家园已经是面目全非,人们在瓦砾中寻找着、扒拉着,希望能从中发现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老江得到锦州的战报,大喜过望,立即指示中央各大报纸,头版头条发布重大消息:“锦州大捷!国军击败****数十万人的进攻,杀伤共匪三万余众!锦州岿然不动、稳如泰山!”

    不仅如此,老江还连电嘉奖锦州各有功人员,杜雨明及下属各军军长均获“青天白日勋章”一枚,奖金美元一万,杜雨明由陆军中将提升为陆军上将,以下各师、团官佐各有封赏。

    杜雨明再次直飞南京,在总统府,老江亲自把“青天白日勋章”佩戴在杜雨明胸前,盛情款待后,两人开始密谈。杜雨明详细地向老江介绍了锦州之战的情况,听完后,老江的脸色慢慢阴沉起来。

    杜雨明不是那种专门报喜不报忧的人,他特别向老江强调了两点,

    一是此次锦州之战仅仅是开始,单从这一阶段来看,虽然国军初战告捷,但实际上自身伤亡也很大,死伤近八千,应该算是一个惨胜;

    二是通过作战,发现****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最重要的是火力空前加强,仅在攻击锦州城垣的战斗中,估计****动用的重炮不下一千门,其它轻型火炮数量更是惊人,并且还拥有苏式飞机、坦克等技术兵器,已经有了初步的战斗力。杜聿明略带悲观地讲,如今与共军作战,国军已经在火力上不占一点优势,实际上往往被敌人火力压制。

    老江心里虽然发愁,但是在表面上还是很乐观的样子,他告诉杜雨明,不要怕,今后美英的援助还会加强,装备问题会得到解决的。中央将优先供给锦州部队,并且兵力还可以增加。两人商议,立即把五十三军全部调入锦州,再组织两个军,一个军沿着绥中、山海关、秦皇岛、唐山一线梯次配置,另一个军集中于山东烟台、青岛,以上两军可以随时从陆、海两路增援锦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