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造共和-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从屯子的方向出现了一个黑影,渐渐的走过来,两个人几乎同时发现了这一情况,不禁互相看了一眼,露出喜悦之情,终于没有白冻了这么长时间,蛇真的出动了。纹丝不动死死盯着那个黑影,近了又近了,只见那个人浑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头上戴着厚厚的皮帽子,一条大围巾把整个脸裹住,只露出两只眼睛,小心翼翼的边走边四处观察着,很快就走了过去。

    江兆虎和王海川倒是很沉得住气,依然没有动弹,过了一会儿,两个人才互相点点头,悄悄地起身,慢慢的跟上去。两人心里明白,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一是还无法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不能冒然行动;二是可以确定这个家伙应该和谢文华有关系,跟上去看看这个人到底想干什么。

    就这样一前一后的走了约三里地的样子,这个人突然转身走向另一个方向,后面的两个人吓了一身冷汗,以为被对方发现了,赶紧停下来呆了一会儿,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才又慢慢跟上去。

    前面的人绕了一个大圈子,拐到了另外一条路上,并且从怀里掏出一个扫帚,走一步就用扫帚把脚印掩盖,江兆虎两个不知道这个家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路悄悄跟着。走着走着,江兆虎突然发现竟然又绕回了屯子,眼见这个人快步闪身进了村口,没等两个人反应过来,这个人就七拐八拐的没了踪影,两个人停下来,不知所措,互相看了看,也就只好先回去再说。

    折腾了大半夜,几组人先后回到了住宿地,除了江兆虎这一组,其他方向都没有任何动静,一排长听完江兆虎的汇报,不禁自言自语地说道:“奇怪啊!这是什么意思啊?来!大家都说说吧!”

    江兆虎首先说道:“可以肯定这个人一定不是谢文华,但是应该与谢文华的是有关系,深更半夜的出去转了这么一圈,肯定有鬼!”

    一排长听完也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俩没有贸然动手是对的,不过这个人的奇怪举动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屋子里的人们顿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好一阵子,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头绪,一排长顿时皱起了眉头。

    王海川慢腾腾站起来,看大家都不说了,才说道:“我觉得现在至少可以断定一点:谢文华肯定还藏在屯子里。”

    大家一听顿时来了情绪,一排长赶紧问道:“说说你的想法?”

    王海川早已经过深思熟虑,也就不客气地说道:“这个人大半夜出屯子转了一圈又回来,其实就是做给我们看的。白天的盘查一定惊动了他们,为了制造假象、迷惑我们,就派个人搞了这么个把戏,就是要我们相信,我们要找的人已经离开了屯子,而这不正好表明谢文华还没有离开吗?”

    大家一听都不禁暗暗佩服,王海川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心思缜密、聪慧过人,考虑问题确实不一般。

    一排长高兴的说:“海川说得好啊!就是这个理,太好了,既然谢文华还在这里,那就好办,我看这样,明天我们也来个将计就计……”

    第二天刚刚大亮,就有一个叫李庆的人跑来报信,昨晚有人从屯子跑了,留下了脚印,在屯子里人们的注视下,一排长叫起所有人,顺着脚印追了下去……

    看着一排长一伙跑远了,那个叫李庆的人嘿嘿一笑,转身就走,看热闹的人也慢慢散去,屯子里又恢复了平静,这是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经商的开门纳客,做工的开始劳作,一切显得自然、正常……

    李庆是个皮货店的小伙计,这时他正快步走在大街上,在经过一处院子时,脚步渐渐慢下来,这个院子里有三间房子,显得干净整齐,不时有三五个小孩走进院子,一位老先生站在院子里,笑容可掬的看着进来的孩子,每个孩子走到他跟前,都恭恭敬敬的鞠躬说道:“先生好!”看来这是一所私塾。

    李庆经过院子时停了一下,扭头对着院子轻轻的咳嗦两声,然后就又快步向前走了几步,直接拐进了一家皮货店。所有这一切都被后面两个穿老百姓衣服的人看得清清楚楚,这两个人慢慢走过来,停在私塾和皮货店之间,低声低估了几句,一个原地未动,另一个快步跑出屯子,过了不一会儿,一排长他们跟着竟然回来了,原来这两个人是江兆虎和王海川扮的,目的就是顺藤摸瓜,找出真正的敌人,一排长立即命人包围皮货店,然后带着江兆虎和王海川等几个人直接走进去……

    皮货店老板正在指挥伙计清点货物,突然间一群拿枪的人闯进来,吓得一头冷汗,赶紧迎上来,满脸堆笑的对一排长说道:“老总!这是怎么回事啊?我可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啊!”

    一排长哈哈一笑对老板说道:“老板啊!别害怕,我们今天是来捉土匪的!”

    老板一听吓的差点没坐在地上,哆哆嗦嗦的说:“老总!长官!我的店里那来的土匪呀!您是不是弄错了?”

    一排长没有再跟他多说废话,直接命令他把所有伙计召集起来,江兆虎一把就把刚才跟踪的李庆揪出来,一搜身果然发现了手枪,这个家伙一看大事不好,突然像一头恶狼一样挣开身子,双手握拳,恶狠狠的向一排长扑去,旁边的朴英焕一看不好,抬手就是一枪,这个家伙胸膛中弹,一歪身子倒在地上,一切发生的太突然,好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特别是老板和店里的伙计被这一切吓得哆里哆嗦,目瞪口呆,一排长查看了一下,发现李庆已经没救了,就命令大家彻底搜查皮货店……

    (本章完)

第46章 总统的滋味不一般() 
第四十五章最后的悍匪(九)

    没想到里里外外搜了个底朝天,竟然一无所获,谢文华根本没在这里。看来皮货店里除了李庆,其他人都不知情,一排长赶紧和大家商量下一步怎么办,王海川脑子里迅速把刚才的一切回忆了一遍,突然他想起了什么,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往门外跑,大家赶紧跟上……

    王海川一下子冲到大街上,指了指旁边的私塾,一排长立即心领神会,布置人手迅速把整个院子包围起来,然后几个人走进来……

    一间屋子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一排长赶紧摆摆手,大家赶紧把枪收起来,几个人轻手轻脚的走进屋子,十几个孩子正跟着老先生大声的读书,见有人进来,老先生似乎不太满意有人在这个时候打搅,略微抬一下眼皮,把书重重的一放,站了起来。孩子们立即停止了读书,一个个瞪大眼睛,扭头看着门口。

    一排长走上前,请老先生门外说话,这老先生倒是非常稳当,微微一笑,迈着四方步非常镇定的走出来,王海川是见过谢文华的,眼前这位首先在年龄上不符,谢文华有五十多岁,而这位老先生起码在六十岁开外,须发皆白,再说这相貌也不一样啊!可是整个院子除了孩子就是这个老先生,没有别的人了,这是怎么回事?一排长看着王海川的表情,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不免也着急起来。

    这老先生看着几个人,不紧不慢但又底气十足的说:“几位老总,你们今天来,可有什么事情?”

    一排长尽管心里着急,脸上还是一团和气地说道:“对不起了老先生!多有打搅,我们是来捉拿土匪的,刚才在隔壁皮货店找到了一个,我们担心还有其他的土匪,所以就过来看看,以免吓着孩子,老先生难道刚才没有听到枪声吗?”说完,紧紧盯着对方的眼睛。

    老先生不慌不忙,一脸的平静,哈哈一笑说道:“我说老总,老朽年纪大了,没有听见什么枪声,只听的见学生们‘一心只读圣贤书’,既然是来捉土匪,那你们看,我这十几个学生中有土匪啊?还是我这老朽像土匪啊?”

    老先生虽然一脸的客气但是话里却带着一种犀利,一排长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应,还是客客气气的说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左手在背后给江兆虎、王海川打个手势,两个人立即醒悟过来,悄悄地折回屋子。

    这时屋子里的孩子依然都一动不动的坐着,看来这老先生的规矩挺严的,一个一个的扫过去,并没有发现异常之处,在准备转身出来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三个孩子虽然安安稳稳的坐着,但是底下的两条腿竟在不住的抖动,这是怎么回事?两个人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但一时还想不出头绪来,只好先退出来,悄悄对一排长摆摆手。

    一排长脸色微微一沉,立即笑着对老先生说:“老先生!对不起,打扰你上课了,请多多担待,告辞了!”

    老先生还是一脸的笑容,没有再说话,只是鼻子里轻轻的“哼”了一声,一丝得意之色瞬间闪过,这一细微的变化没有逃过江兆虎和王海川的眼睛。

    大家都闷闷不乐的往外走,刚刚走到门口,江兆虎和王海川几乎同时停住脚步,互相看了一眼,同时突然大声说:“这个老先生有问题!”

    一排长一听知道有眉目了,率先转身跑回来,当又一次把老先生从屋里请出来时,明显和刚才不一样了,老先生满脸怒气,但是眼神里又有一丝隐藏极深恐慌,王海川首先发问:“老先生,你确信刚才没有听到隔壁的枪声吗?”

    老先生怒气冲冲的样子,说道:“刚才不是说过了吗?我耳朵不好,没有听见!”

    王海川一点都不着急,继续问道:“老先生!你没有听见,你的学生听见了没有?”

    老先生听到这里,脸上没有变化,但是眉头明显一皱,随即答道:“学生们都在大声读书,当然也没有听见。”

    王海川呵呵一笑说道:“老先生!你确定你的所有学生都没有听见吗”

    老先生依然坚定回答:“是的,都没有听见。”

    王海川道:“既然这样,刚才屋子里,有三个学生上身坐的好好地,桌子底下两条腿怎么会发抖呢?这应该不会是冻得吧!那你又怎么解释呢?”

    老先生眼神里明显出现一丝慌乱,但是还是坚持说:“这有什么,小孩子嘛,不知会有什么奇怪的动作,这也值得你们大惊小怪?”

    王海川道:“老先生!既然你这么说,要不咱们把那三个孩子叫出来,问一下?”

    老先生听这么一说,霎时怔在那里,一言不发,两眼发直。

    江兆虎接过话说道:“我看不用问孩子了,道理很简单,刚才皮货店里的动静,老先生一直在留心听着,枪声一响,屋子里的人都听见了,意识到会有人查到这里,于是就恐吓孩子们不许说话,继续读书,当我们出现时,那三个孩子胆子特别小,又被你的凶相吓得不轻,所以就那个样子了,老先生!说的对不对?”

    老先生现在早已没有了刚才的镇定和从容,大冷天的,脸上竟流出了汗……

    这时有几个孩子的父母闻讯赶来,其中一个人走过来,看了一眼老先生,突然说道:“咦!今天的先生怎么看着和往常不太一样呢?好像个头高了一点,脸上白了一些,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换人了?”

    江兆虎猛然大声喊道:“谢文华!你的易容术不够高明呀!”

    老先生一听,大惊之下,竟一下子坐在地上,一排长赶紧带人围上去,老先生绝望的看了看周围,抬手在自己的脸上抓了几把,一会儿工夫胡子、头发、眉毛都掉下来,皮肤上粘的东西也纷纷落下来,一副新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王海川激动地指着说:“排长!这回绝对错不了,他就是谢文华!”

    眼见骗术被拆穿,谢文华彻底做了交代。原来他逃到十里屯后,联系上了李庆,这家伙是谢文华在这里早就安下的人,经过一番密谋,决定化装隐蔽下来,两人趁着夜黑秘密害死了私塾的教书先生,然后谢文华摇身一变,成功的骗过了所有人。昨晚出屯子的人就是李庆,目的就是迷惑搜捕人员,真是机关算尽,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随着谢文华的缉拿归案,黑龙江军区经过三个多月的剿匪作战,辖区内的匪患基本肃清,极个别的漏网之鱼,也成了惊弓之鸟,再也掀不起风浪。其它军区也同样顺利地的完成各自的剿匪任务,从此“土匪”这个词在东北彻底成为历史。

    这次东北大剿匪,具有四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用三个月时间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匪患问题,极大的巩固了东北根据地各基层政权的稳固;二是赢得了东北最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戴;三是队伍中的新战士得到了初步的战火考验,部队战斗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四是我军广大基层指战员对现代战争中的一些新战法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像特种作战、狙击作战等,通过剿匪作战中涌现出的一些经典战例,已经得到我军上下一致的认可,这必将在今后的作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章完)

第47章 剿共方略(上)() 
第四十六章总统的滋味不一般

    1946年3月21日,注定成为江某人一生中最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终于完成了多年的夙愿,当上了中华民国首位民选大总统。虽然这只是一个名称的变化,其实他早已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但是“委员长”总是听起来有点别扭,特别在几次与欧美领导人会晤时,“总统”、“首相”听起来多么威风八面,气势逼人,再听“委员长”就显得有点不伦不类,这就使他在许多场合感到特别尴尬、无奈,今天,他也终于戴上“总统“的桂冠了!

    坐在宽大气派的总统府办公室里,江总统轻轻靠在椅子上,心理感受颇多,回顾自己的几十年,奋斗不止,屡遭挫折,多次被对手逼得被迫下野,但每次都能起死回生,重新崛起,今天的胜利实在是来之不易,就像这总统府一样,何尝不是历尽沧桑。

    总统府,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初年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都天京,洪秀全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天王府)。清军攻破南京后,焚毁宫殿建筑,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了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均任过两江总督。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4月,临时政府结束,在这里成立了以黄兴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1913年“二次革命”中,又成为讨袁军总司令部,黄兴、何海鸣先后任司令。

    1913年至1927年,这里先后成为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机构。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于9月移驻这里办公。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辟国民政府东院(东花园)为行政院办公处,国府西院(西花园)为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和主计处。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日军谷寿夫的第六师团在这里大开杀戒,从而使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遭遇了历史上最为耻辱最为黑暗的岁月,约三十万国人惨遭杀戮,整个城市一片瓦砾,南京成了人间地狱。

    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这里就重新成为国民政府的所在地。

    总统府建筑于民国元年六月一日开工兴建,至民国八年三月竣工,整栋建筑物是以正大门入口小楼为基础,一层一层紧密相连,结构严谨,造型对称,设计精细。总统府内随处可见高耸的圆柱,雅致的雕饰,深邃的回廊,精巧的拱门,充分表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之建筑特色。

    江总统正沉浸在无限的回忆中,一声“报告”打断了他的思绪。何应欣、顾祝光、陈峰三人依次走进来,何应欣毕恭毕敬、小心翼翼的说道:“委员长,我……”一听“委员长”老江脸色微微一变,何应欣立刻反应过来,赶紧说道:“总统!我刚才说错了,这是第三批英美军援清单,请您过目。”说完双手轻轻地把清单放在桌子上,老江微微的瞥了一眼,缓缓的说道:“敬之啊!你还是简单地说一说吧。”

    何应欣立即来了兴致,兴奋地说道:“总统!美英方面基本上满足了我们的要求,这批物资中,除了一般的武器弹药和其它军用品外,还有一批我方急需的重型武器,并且都是美英军队现役主力装备。陆军装备有M4“谢尔曼”中型坦克六十辆,155大口径榴弹炮二十四门,M7自行榴弹炮二十四门;空军装备有两个中队的P-51“野马”式战斗机,一个中队的P-38“闪电”式战斗机,两个中队的“喷火”式战斗机;海军装备有驱逐舰一艘,护卫舰三艘,扫雷艇十艘,登陆艇二十艘;此外还有五百名军事技术人员,协助我军对新装备的使用和维护。总统!这样的话,我军的海空军实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我建议,迅速从全军抽调精英人员组建新的空军战斗机中队和装甲坦克部队以及重炮部队,形成强大的突击力量,尽快形成战斗力。”

    老江听了也非常兴奋,不禁摸着自己光光的脑壳,高兴地对何应欣说道:“很好!很好!不过,敬之啊!这些还远远不够,要继续敦促英美加大后续军援的规模,特别是粮食弹药囤积量要大。现在欧洲不用打仗了,这些东西他们有的是,不要白不要,将来与共党的战争将是空前规模的,俗话说的好‘肚里有粮,心里不慌’,‘韩信带兵,多多益善’嘛!这样吧,你回去立即着手拟出第四批军援清单,要充分考虑我刚才说的意见,尽快通知美英方面,全面清剿共匪的时候不会太远了,这项工作刻不容缓,必须要快!”

    何应欣点头称是,起身走出去。

    江大总统满脸堆笑的对其他两个人说道:“墨三、辞修你们快点做吧!不要太客气。”对待自己的心腹,老江还是看得出去别的,何应欣再能干,也绝对不会得到自己的信任,毕竟当年“西安事变”中何敬之的表现太让他刻骨铭心了,而陈峰、顾祝光就不一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