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顿,李世民继续说道:“虽然他们到了要之官的年龄,但朕觉得他们还太小,不打算让他们之官。”
高明听后,觉得李世民对青雀有些恩宠过分了,青雀的封地高达22州,可李恪只有8州。同样是皇子,李恪还是哥哥,封地却相差甚远。更别说老五李佑了,只封了个刺史,连封地都没定下来。
哪怕青雀是长孙皇后的孩子,是嫡子,高明也觉得李世民有些过分的偏心了。
虽然普通人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毕竟孩子多了,总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但在皇家,怎么明年上也该公平一点啊。李世民将他们的封地封的相差那么多,谁会满意啊?
这不是制造家庭矛盾呢嘛!关键是李世民还给起了个“好头”,那他的儿子们造反就不让人意外了。李世民的皇位不就是他自己“争取”过来的吗?那他的儿子要是不满意他的决定了,还不有样学样。
高明虽然心中吐槽李世民的决定,但在皇子封地这件事上,他身为太子确实不好说话。要不然让李世民怎么想,反正以后时间有的是,不必急于一时。
“这些事父皇决定就好,不过儿臣也认为弟弟们不用去之官,毕竟他们现在还处于学习的年龄。等学有所成再去之官也不迟。”高明说道。
李世民眼睛一亮,他对几个儿子的喜爱程度虽然不同。但怎么说都是他儿子,父子之情难以割舍。高明的话给了他一个很好的理由,可以用来应付朝臣了。虽然不合礼制,大臣也会反对,但总算是给这些皇子不之官找了个合理的理由。
李世民满意的看着高明,不仅是刚刚高明给他的理由,更是高明对青雀等皇子封王的态度。
通过这些天高明的变化,尤其是高明能将那些勋贵联合起来。虽说有他在暗中出力,但也不能否认高明的能力,尤其是高明现在才十岁。可以说高明的能力手腕远远超其他皇子。
幸好高明是太子,要不然他更加担心,他可不想玄武门事件在他的儿子身上重演。
正是因为高明的出色,他才格外在意高明的看法。
不过他问完心中还是有点后悔的,如果高明不满意他对青雀等人的封赏,也不能说明什么,还会让他心中有根刺,完全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幸好高明的回答让他满意。
旁边的长孙皇后也松了口气,作为枕边人,她可以说是最了解李世民的人了。李世民问出那话,她就在担心,还特意解释了一下李世民改封皇子的原因,生怕高明乱说。
“殿下,膳食已经准备好了。”这时冬雪向高明禀报道。
李世民大笑两声,说道:“观音婢,走,咱们去尝尝高明所说的新菜。”
第34章李泰的挑衅()
高明说的新菜,也就是古代贵族阶级都不吃的猪肉。还有炒菜,虽然如今的植物油很少,但以高明的身份地位,想找到植物油还是很容易的。不过是大豆油,而不是后世最常用的花生油,这时花生还没传过来呢。
高明带着李世民夫妇和一群皇子公主来到了殿内。宫女已经将食物摆放好了。唐朝时聚会吃饭,食物都是分开的。每人面前一个小桌子,上面放着等量的食物。
高明平时自然不注意这些,不过从小就受到礼仪培训的冬雪四人自然会尊礼行事。
众人落座,长孙皇后看着桌上的食物,不由口舌生津。看惯了煮菜,炒菜确实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东宫的厨子也是能人,后世普普通通的炒青菜,都能做出艺术品的感觉。
其余的皇子公主也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食物,每人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神色。尤其是蒸肉散发出的香味,让暗咽口水。
不过皇家聚会时规律可不少,就算是普通贵族家庭,也是一家之主首先动筷。更有一些家规森严的世家,女子不能和男子同桌而食。
李世民看着眼前色香俱全的食物,食欲大增。不过在看到肉食之后,他的眼神顿了一下,饱含深意的看了高明一眼。弄得高明有些莫名其妙。
李世民动筷后,其他人才开动。不过他们的吃相都很文雅,完全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高明感觉很是别扭,连吃饭都没了胃口。
皇家的礼仪,高明自然也懂,但让他一个后世人适应这种礼仪,还真是难为他了。那么多年的习惯怎么能说改就改?更何况,吃个饭都不能放松,这古代贵族阶级也太累了吧。
高明也和长孙皇后一起吃过几次饭,也没有这种拘束的感觉。毫无疑问,让这些皇子公主变成这样的就是高坐上首的李世民了。
偏偏李世民还毫无所觉,自以为这样的场景很正常呢。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皇子公主,对李世民感情深厚才不正常。
他们老李家可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传统,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在饭桌上谈事情的习惯。
李世民享受着美食,逮到空闲就对高明说道:“高明,朕看你的身子也好的差不多了,明天开始就正常学习吧。太子太师李纲已经向朕谏言好几遍了,还几次三番要来看望你。朕已经拦了几次了,实在拦不住了。”
“什么?”高明被这句话一下子拉回了神,一想到李承乾曾经过的日子,心里打了个突。眼睛一转,找了个理由。
“父皇,儿臣还要忙盐场的事呢,这可是国家大事。儿臣的学业不急于一时,等先将盐场建立起来了再说。”
李世民可不会让高明这么简单的糊弄过去,嗤笑着说道:“你的盐场建在海边,你还想亲自去指挥?”
“儿臣觉得这样的大事,还是儿臣亲自去的好。”
李世民毫不留情的打断了高明的幻想,“别想了,你想离开长安,不仅朝中大臣不会同意,你母后也不会舍得的。”
长孙皇后立刻附和道:“嗯,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高明你才多大,让我怎么放心的下。”
高明一脸悲痛欲绝,仍不死心的问道:“父皇,儿臣在东市还有大事需要做呢,时间不够用,能不能过段时间在学习?”
李世民见到高明一副“厌学”的模样,训斥道:“高明,不要以为你有着很多独有的知识就可以目空一切。但那只是奇淫技巧,真正的治国大道都在那些书籍中呢,身为太子,这是你必须学的东西。”
见到李世民是真的发怒了,高明也就没了继续争取的心思,他果断的怂了。看李世民的样子高明就知道,给他讲什么科技兴国他也不信,越自信的人就越固执,还多费唇舌干嘛。只要让李世民看到成果,总会慢慢改变他的想法的。
哪成想李世民一说就停不下来了,“你看看青雀,文采比你好多了,还聪敏好学……”
正吃饭的李泰听到李世民的夸奖,骄傲的抬起头来,胖乎乎的小脸转向高明。眼中满是得意的神色,还带着丝丝示威的意味。
这样的场景在李承乾的记忆里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当然高明可不会认为李泰如今就对他的太子位有了想法,李泰还没有建府开衙。一直都是长孙教导的,八岁的李泰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野心。
李泰这样的做法更想是和高明竞争谁更得李世民的喜爱。他在这方面一直很出色,高明一直都处于被打击的状态。
可能李世民是想鞭策高明,不过明显李世民鞭策的过分了。历史上的李承乾都日夜担心会被李泰赶下太子之位。
李泰接触的人多了,自然不乏一些野心家的怂恿,再加上李世民的纵容。生出取代太子的想法很正常。
这完全是李世民纵容的结果,不得不说,李世民的教育方法确实大有问题。
高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到李泰脸上得意、炫耀的神色。心中总有一拳砸过去的冲动。可能是受到原本李承乾记忆的影响。不过高明还是忍住了,但脸上的不爽是难免的。
细心的长孙皇后自然看到了两人的表情,眼中不由的露出了担忧的神色。见李世民仍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忍不住说道:“陛下,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再多也要看实际的能力怎么样。这方面他们可比不过高明,看看高明弄的游乐场,盐场。”
正在兴头上的李世民被长孙皇后打断,下意识的说道:“些许手艺怎么能和治理国家的能力相比。朕要可不是工匠,而是能掌控朝堂,治理国家的太子。”
李世民这话明显说的有些重了,但这确实是他心中的真实想法,高明做出的事确实让他刮目相看。但他心中的太子,最重要的还是在朝堂上的能力和手腕。
“李世民啊李世民,哪怕你真的这么想,也不要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吧!私下里和长孙皇后说不好吗?”高明心中疯狂的吐槽着,尤其是看到李泰和李恪若有所思的时候。心中对李世民处理子女问题的能力不抱任何希望了。
第35章新任务()
李世民在政治军事上确实果敢英武,但在处理处理家事和教育子女方面就让人不敢恭维了。
不说李承乾和李佑造反还有说出“杀子传弟”的李泰。就是他最后选定的继承人李治都和李世民的武才人搞在了一起,武才人就是后来的武则天,本来是李世民的女人,李治仍旧将她纳进了后宫。
不得不说,成为李世民的儿子也够惨了,除了继承皇位的李治,就没有一个善终的。还大多数死于造反。
“高明,明天上午的时间你要在东宫学习,下午可以去忙盐场等事。”长孙皇后看到几位皇子眼中就露出的神色,眼中闪过担忧的神色。制止了李世民继续说下去,对高明说道。
幸好李世民娶到了长孙皇后,要不然他的后宫可不会这么安稳。就是后来李承乾性情大变,图谋造反也是长孙皇后去世后了。
李世民咂了咂嘴,意犹未尽的说道:“就按你母后说的办吧。”
“儿臣知道了。”高明答道。
长孙皇后松了口气,和李世民谈起了其他事,直到吃完饭。李世民一直都和长孙皇后聊天。
少了李世民的关注,皇子公主们也放松了许多。时不时的也谈笑几句,总算没让这顿饭在怪异的气氛中度过。
等到侍女将餐具收拾好,长孙皇后就靠在椅子上揉了揉额头,打了个哈欠。说道:“陛下,臣妾有些累了,咱们就回去吧。”
孕妇嗜睡,李世民也没多想,点点头说道:“那就走吧,你们几个也都赶紧回去,想要到东宫玩必须请示你们母后,没有得到允许,谁都不能私自来了。”
又转过头对高明说道:“朕会询问李纲你学习的进度的,如果比不过青雀……那你就得老老实实待在东宫,别想在出去乱跑。”
“这绝对为李泰稳稳的拉了一波仇恨,完全是在坑儿子嘛。”幸好高明有着成人的思维,对李世民的比较不怎么在意。不过看到李泰得意的小脸,高明觉得以后有机会还是要教训教训他,让他知道尊敬兄长。省的他误入歧路,也避免大唐皇子兄弟相残。
长孙皇后脑仁有些发痛,她现在是真想休息一下了,李世民着明显是给她找事做,难度还是不一般的大。
李世民交代完,就见到长孙皇后疲惫的神色,关切的问道:“观音婢,怎么了?是哪不舒服吗?”
“没事,我们走吧。”长孙皇后说道。
等李世民等人离开后,高明看了看天色,说道:“冬雪,去将金华叫过来。”
“是。”
不一会儿,金华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高明有些意外的问道:“金华,这是初春吧,也不怎么热啊,你怎么满头大汗的。”
金华擦了擦汗,说道:“殿下,皇后娘娘派来人取钱,四十多万贯需要清点。奴婢不怎么放心其他人,就亲自下手了。”
“母后他们刚走,就派人过来了?”
“不是。”金华苦笑这说道:“他们是和陛下娘娘一起过来的,殿下用膳的时候就开始清点,刚刚交割完毕。”
高明暗自撇了撇嘴,既然同意了,他自然不会反悔,用得着这么着急吗?
“殿下有何吩咐?”金华问道。
“金华,你派人去通知一下入股的家族,就说我明天下午要宴请他们的公子。顺便商量一下建立盐场的事。”
“奴婢这就交代下去。”金华说完,就退了出去。
金华刚走,夏芒就进来通报道:“殿下,皇后娘娘传话,说让您半个时辰后去见她。”
高明愣了一下,随后就明白过来了,这明显是长孙皇后要安慰他。也难怪原本的李承乾那么孝顺长孙皇后,有这么个善解人意的母亲,感情怎么会不深厚。
半个时辰后,高明来到了长孙皇后的寝宫,门口的侍女可能得到了长孙皇后的吩咐,并没有进入通报。就放高明进入了。
高明走进寝宫,发现长孙皇后皱着眉头躺在软榻上,并没有侍女服侍。
可能是高明进门发出的响动惊醒了长孙皇后,她睁开眼见到高明,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说道:“高明,你来了。”
“母后是有什么烦心事吗?”高明走到长孙皇后身后,按摩着她的头部。
高明的按摩手法虽然不怎么样,但他的行为让长孙皇后心中暖意升腾。长孙皇后微眯着眼睛说道:“高明,你是你父皇的长子,是太子。你父皇对你的期望很高,所以要求严厉了一些……”
听着长孙皇后絮絮叨叨替李世民解释的话,高明心中失笑,但看到长孙皇后脸上的疲惫,高明心中不忍。
“母后,儿臣在那个世界见到过类似的事呢,别人的父母也拿我作为教育他们子女的对象,让他们的孩子向我学习。父皇的意思儿臣明白的。”
长孙皇后听后,心中也松了口气,本来她还担心高明乱想,想开解他呢。
不过高明这里是没问题了,青雀那里问题却不小。本来李恪、李泰和李佑都改封了,也到了开府的时候了,李恪和李佑都没问题。关键是李泰,哪怕是开府了,府邸李世民也赏赐了,却没有让李泰去府邸居住,仍然留在宫中。
刚刚她和李世民争辩了一番,可最后不欢而散,李世民也知道他的决定逾制了,但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
虽然她心中也希望儿子能陪在身边,但熟读史书的长孙皇后知道,她在太子的问题上立场必须坚定,要不然很容易出现兄弟相残的惨剧。
哪怕心中不舍,她仍旧希望李泰和其他皇子一样,不要恩宠过盛。
这时候高明的脑海中传来了久违的系统提示声。
“随机任务:太子的威信。”
“作为一名未来的大亨,怎么能看着竞争对手成长呢?!”
任务要求:李泰开府,搬出皇宫。
任务奖励:初级宝箱一个。
失败惩罚:狂翻白眼三个月。
“我觉得我的系统取错了名字,明明是大亨系统,老抓着太子的身份不放干什么?!”高明吐槽道。
“此背景世界,没有太子或是皇帝的身份,不可能达到系统承认的大亨。”
“那怎么不让我穿越成皇帝呢?省的受限制。”高明嘀咕道。
“宿主水平过低,不足以管理国家。”
“我……系统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
第36章太子杀手李纲()
高明对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务有些头痛,因为不管用什么理由去说服李世民,都会被怀疑兄弟不和。
“不能劝服李世民,只能想办法让青雀自己拒绝李世民了。”高明暗暗想到,不过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怎么“劝说”青雀。
长孙皇后并没有发现高明的异常,也没说出她的忧虑,反而一直在安慰着高明。还亲手缝制了一件衣服给高明。
陪着长孙皇后呆了许久,高明才回到东宫,穿着长孙皇后亲手缝制的衣服,高明心中一阵感动。心中更是打定主意,要早点完成系统的任务,治好长孙皇后的疾病。
第二天一大早,高明就被秋霜叫了起来。在秋霜等人的服侍下,迷迷糊糊的洗漱完毕,就进了书房。
今天是他上学的日子,高明也没想到他还有上学的机会。还是精英教育,好多名全国闻名的大儒教导他一人。这样的待遇恐怕也就他能享受到了。
跪坐在书桌前,高明叹了口气,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日子恐怕一去不复返了。
没多久,一名身材消瘦,胡子有些花白的老者走了进来,
“臣李纲,参见太子殿下。”老者行礼道。
高明赶紧回礼:“高明见过李师。”
李纲点了点头,摸着胡子问道:“臣听说殿下前些日子病了,可曾痊愈?”
“高明谢李师挂念,已经无事了。”高明回道,心中却有些别扭。文绉绉的说话很难受。不过原本李承乾也是这样和李纲交流的。高明也不能改变的太过突兀。
不过李纲虽然有些古板,但绝对有真才实学,行事也不迂腐。能历经三朝四皇却仍能身居高位,品行和能力绝对是值得认可的。
不过对高明来说,李纲最让他记忆深刻的还是他和太子这个名号天生相克。
李纲,经历北周、隋、唐三朝,与太子很有缘分。先后担任过隋朝时太子杨勇的太子洗马、唐初太子李建成的太子詹事、还有就是现在的太子高明的太子少师,一生教导过两朝三位太子,结果三位太子两位被废、一位被杀,李纲绝对称得上是“太子杀手”。
不过李纲能在辅佐李建成后,仍被李世民赋予教导太子的重任,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对李纲的认可了。
此时的李纲已经七十多岁了,精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再加上在朝廷中还有任职,倒也不可能一直监督着高明,仅仅考校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幸好高明有原本李承乾的记忆。还比较深刻,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要不然面对李纲考校的四书五经绝对会抓瞎。
李纲考校完,满意的说道:“殿下掌握的不错,不知殿下有何不解之处需要老臣解惑?”
高明对脑海里的知识还处于死记的状态,没有深入的研究,怎么问?只能尴尬的说道:“李师,我这几天生病,没怎么研究过学问。暂时没有问题。”
李纲的眉头皱了皱,说道:“臣听说殿下前段日子曾流连东市。”
顿了顿继续说道:“臣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