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初放逐-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对朱棣的误会已被沐英开解,沈越对他这等从容不迫的气度心生敬佩,估计下面就是要说一下朝廷的封赏了,不知对自己有什么安排,便随朱棣一同走回帐去。

第四十八章 危机暗伏1() 
朱棣长年在军伍,没有什么皇子的架子,军帐中布置简陋,随意招呼几人就坐。

    “殿下看我当初说的没错吧,沈兄弟不止做生意是把好手,造火药大炮更不在话下,文武双全,如今献出的这些作物又是立下一大功劳。”常茂得意洋洋的首先开口说道。

    沈越见他对朱棣说话这么随意,想必两人私交甚好,看来自己的事就是他提前跟朱棣沟通过,这常茂一肚子坏水,说话也没谱,怕是没少向他吹嘘了自己的能力,怪不得朱棣对自己这般看重,虽然他是一番好意,可自己什么有能耐心里清楚,真是误交损友啊。

    朱棣仿佛看出沈越的尴尬,笑着说道:

    “沈兄弟却有大才,孤王之前读你写的《西游记》还以为你是个说书的,后来才听说你小小年纪随军北征就立下汗马功劳,这次进献的作物已被父皇定为我大明第一祥瑞,昭示着大明为上天庇佑,为天下正统,这才有祥瑞现世,你沈家进献之功将载于史册,可喜可贺啊。”

    “殿下过奖了,在下区区一人哪敢居功,这些作物都是我家族用数十条性命换来的,还请殿下能奏明圣上,许我沈家将功折罪。”沈越听他这么一夸奖却不敢领功,忙把沈香蕴叫来,借机了解沈家与朝廷的恩怨。

    沈香蕴也跪倒在沈越旁边,低头不语,她是个聪慧的女子,知道此时无声胜有声,无欲无求的态度更能激发朱棣的同情之感。

    “你是沈家现任的当家吧,这么重的担子压在你这小姑娘身上确实不容易,有些人曲解父皇本意,做法委实过分,这次你家献宝有功,父皇已经下令,不许朝廷官员再做为难,不过难免还会有一些商贾之人不肯善罢甘休,你今后持家还须当心。”

    “小女子多谢殿下指点,圣上皇恩浩荡,能对沈家的眷顾,我族中那些死去的亲人也能瞑目了。”沈香蕴凄婉的抬头答道。

    见眼前少女梨花带雨,更显娇美,声音婉转动听,犹如天籁拨动心弦,朱棣走出座位上前扶起,

    “快快请起,你家祖业在南方,我不便插手相助,不过父皇和我提过,很快就会下旨准我就藩燕京,以后你家族尽可来这北地经商,有孤王坐镇,看谁敢难为你。”

    沈越听朱棣这意气风发的话语,第一反应是朱棣这官二代对沈香蕴动情了,果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啊,可惜药商顾铭之也对她有意,怕是难以与朱棣这等器宇轩昂的皇子相争。

    “燕王殿下,现在是否可以做粮食的食用试验,以免运到京城引起误会。这些新粮不光产量高,做的饭菜更是美味可口。”见香蕴神色紧张,沈越连忙解围,

    虽然自己穿越过来并非想开后宫,但对沈香蕴毕竟已认作姐姐,这些日的相处也是有些感情,若真是跟了朱棣,别说一入侯门深似海,就怕将来朱棣当了皇帝,那三宫六院的女人斗起来,她如何应付得了。

    “这倒不用担心,刚才我已经尝过啦,这玉米口味香糯,土豆有点脆甜,和芋头的味道差不多,确实都是极佳的粮食啊。”一个沾满的大手挑开帐帘,周王朱肃笑着走了进来。

    这王爷真是大胆,不愧是个杰出的科研工作者,在地里就已经生着尝过了。

    “既然如此,这次收获的粮食也不多,还需做种,就不宜再浪费,就先将收获的粮食封存,准备运往京城,晋献给父皇。”朱棣对他这个弟弟无可奈何,只好摆手说道。

    平兰站在沈香蕴身后却是急了,跳出来说道,

    “殿下这么做虽然是尽职尽责,却对这些作物的习性有失了解,它们都是比较适合北方耕种,京城远在南方,不说一路颠簸难免有损伤,就是好好送过去也不适合在那里生长,不如留一部分下来,交给烽火商号在这里种植,而且刚才您也说了,不久这里就是您的属地,难道您不想治下的百姓早日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吗?”

    “我这义女没有规矩,还望殿下恕罪。”沐英连忙站出来,嘴上虽然道罪,但一双大手却抚摸着平兰的小脑袋,满眼都是喜爱,显然对这个义女十分支持。

    “还是沐将军慧眼如炬,能收下这么聪慧的义女,童言无忌,再说她所言也有道理,这些粮食万万不可出差错,就分出一半,交给沈兄弟种植吧,不过烽火商号今后种子的售价当参考五谷,不可从中牟取暴利。”

    平兰所说虽然驳了朱棣的面子,但朱棣心里却乐开了花,自己确有私心,但不好明言,而且作为一方诸侯不方便求人帮忙种植,她这么一说正中下怀,也就顺水推舟,成全了烽火商号。

    出了营帐,沈越带着平兰二女去挑选粮食,这一半却也没有多少,玉米有二十来个大棒子,估计能种上一亩地,土豆也才分了五十来个,万事开头难,有了这些种子,过不了几年,这荒芜的北地定会重新焕发生机。

    “沈兄弟这次可要感谢咱啊,若不是咱当初带你出城抗敌,哪里会有这番圣眷?”常茂坏笑着凑了上来。

    谢你个大头鬼啊,你这哪里是帮忙,明明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啊,沈越心中气恼,对他不理不睬。

    常茂却是个赖皮性子,挤着一双雌雄眼,不依不饶的说道,

    “你看这是什么?为兄对你刚才说的美味十分向往,不如给兄弟露两手,让咱尝尝鲜。”

    说着,从袖子里伸出手来,竟是两个拳头大的土豆,

    “这可不是偷得啊,刚才你们收获完后,是我找手下挖地三尺,从土里刨出来的。粮食就由你们去种吧,为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咱们等夜里吃着你的好菜,再喝上几杯。”

    沈越对他这惫懒性子有些无语,不过自己确实有打算把土豆做个菜让他们尝尝,这样更有利于今后的推广,于是便答应下来。

    初秋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吹来的寒流带着些凉意,依恋在树枝上的片片黄叶渐渐剥离,在寒风中飘荡。大青山外围的一处山谷里,两个身影行色匆匆,领头的是一个白面无须的青年,后面跟着个文弱的书生。来到山崖边一处灌木丛,青年学了几声山鸡叫声,尖利的嗓音惟妙惟肖。

    灌木丛忽然从里边打来,露出黑黢黢的洞口,一个头戴红巾的汉子钻出来,

    “右使等你们多时了,快些进来。”

    进到山洞,里面却十分宽阔,数百个同样头戴红巾的壮汉分立两旁,中间一位儒衫打扮的中年人负手而立。

    “小桂子参见右使大人,这位便是沐英军中的文书周康。”青年恭敬的向中年人拜倒,从声音能听出显然是个太监。

    叫周康的书生却没有跪下,挺着脖子问道,

    “你们装神弄鬼的要做什么,别以为抓住了我的把柄就想让我听你们行事。”

    被称为右使的中年人转过身来,抬手扔出一封信,

    “刚见面别这么生分,你以为沐英之前抓奸细时漏掉你是走运,若不是我们在军中也有人帮你遮掩,你早就和你那些同党一样掉脑袋了,你先看看这封信再说。”

    周康捡起信件,疑惑的看了起来:可与此人合作,务必诛杀沈越,周泰。

    右使走到近前,一双如毒蛇般的眼睛紧盯着周康,

    “你们少主已同意和我教共谋大业,现在朱元璋的两个皇子都来了,若让他们得了祥瑞,怕是以后朝廷更难对付,正好你们要的沈越也进了山,咱们虽道不同,但却是同样的敌人,何不趁此机会将他们一锅端掉。”

第四十九章 危机暗伏2() 
等到天黑时分,常茂带着沈越躲到营地一处偏僻军帐中。

    “沈兄弟,鸡肉已经提前炖上了,就等你把土豆下锅了。”常茂猴急的催促道,一遍眉花眼笑吞着口水,毕竟只有两个土豆,不够几人分食沈越的午后便交代他,抓两只山鸡,采些野山菇过来。

    常茂当然不会做烧菜,是平兰和沈香蕴早在帐中帮忙,二女围坐在一个小火炉旁边,火上的砂锅咕嘟咕嘟的响着,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掀开盖子,鸡肉早已炖的濡烂,再加入土豆,一锅香喷喷的土豆小鸡炖蘑菇就可以出锅了,想想就流口水。

    沈越赶忙取出土豆,洗净,削皮,切块,过水,一骨碌倒进锅里。

    一炷香过后,砂锅里的土豆已经炖的金黄,一股浓厚的香气散发出来,沈越拦住常茂就要伸进去的勺子,又抓一把野葱扔进去,撒上些细盐,翻搅几下。用勺子挖一块土豆吹凉,送到平兰嘴边。

    “真好吃,又软又香。香蕴姐姐也尝尝。”平兰幸福的说道,忙用小手捂住嘴,好像怕这美味跑出去。

    常茂在一旁急得抓耳挠腮,但也不好意思和两个小姑娘争抢。

    沈越心想自己这般忙活,不能光让常茂占了便宜,这土豆的好处越多人尝到才好,于是对二女说道,

    “你们俩端一碗给你义父送过去尝尝,他身体不好,这道菜正好给他补补身子。”

    平兰早有准备,嬉笑着从身后取出一个食盒,小心的盛出一大碗,看的常茂心里直肉疼,连忙催促道,

    “满了满了,快些送去吧。”

    待送走了两位小祖宗,常茂顾不得什么礼仪,舀出一大勺土豆鸡块,一口吞下烫的直跳脚,却舍不得吐,土豆入口即化绵软浓香,又浸满鸡肉汤汁,实在是人间美味。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两位真是好兴致,我在营地中间都闻到香味了,没想到这军中的厨艺比皇宫御厨做的饭菜都香啊,加上我一个如何?”

    突然门帘挑开,却是周王朱肃提着壶酒走了进来。

    “殿下客气,俺这粗人不懂什么诗文,你这宫中御酒却是认得,快来坐下尝尝这祥瑞土豆。”常茂大笑着上前接过酒壶,这朱肃也不讲究什么王爷的威仪,大刺刺的坐到火炉边,接过沈越递过的勺子,大口品尝起来。

    “好味道,不愧是我大明祥瑞,与父皇盛赞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相比不匡多让,确实是一门好粮食,顶饱抗饿,产量奇高,又不挑地,沈兄弟真是为朝廷立下一大功劳。”朱肃摇头晃脑的称赞道,说的虽然斯文,手上的勺子却不停的向锅中舀去。

    就在三人你一口,我一口吃的忘我的时候,丝毫没发现背后又站着一人。

    “老弟鼻子倒是尖,哥哥我转了大半天才找到这来,有美食竟然都不叫我一声。”朱棣一拍朱肃的脑袋笑道。

    见是燕王过来,常茂不好意思的擦擦嘴,他挑选这么个偏僻之所就是因为朱棣白日下令不许将土豆试吃,没想到还是被他发现了。

    “燕王殿下恕罪,这土豆是末将在收完的土地里翻找出来的,都俺怪一时贪嘴,硬求着沈兄弟给做的。”

    朱棣笑着拍了拍常茂的肩膀,

    “你这鬼心眼要是多往国事上用用就好了,坐下吧,孤王又不是不讲情面,若是祥瑞足够多,何尝不想让众将士都尝尝这美味,你们为了大明抛家舍业浴血奋战,就是孤王给你们亲自下厨也愿意。今日之错就不追究了,孤也想尝尝,学学沈兄弟的手艺,等来年丰收叫将士们吃个够。”

    沈越见常茂被感动得挤出几滴眼泪,虽对朱棣这番收买人心的表演不太适应,也只好配合着又拿一把勺子双手捧给朱棣,朱棣也在锅里挖一大勺,吹凉了,一口一口品尝起来。

    “确实是人间难得的美食,有了这些高产作物,大明国力必将蒸蒸日上。”朱棣放下勺子,端起酒杯看向沈越,“沈兄弟能将这粗陋的土豆做成这般美味,厨艺也是了得,老子曾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沈兄弟以为如何?”

    沈越见朱棣突然转了话题,心中忐忑不安起来。国人一向喜欢在饭局上才谈些正事,借着酒意,互相试探。原以为白日祭天之后朱棣就会宣布对自己的安排,没想到他等到现在才旁敲侧击的暗示。

    他的言外之意自己如何听不出来,可是面对这样一步登天的机会,沈越却不敢贸然接受,虽然自己此行是想借献宝靠上朝廷这棵大树,但仅对沐英和常茂这类人还能放心结交,对于朱棣这样心机深厚之人,自己可不敢越雷池一步,伴君如伴虎,若跟了他自己今后还不任由他拿捏。

    “殿下过誉了,所谓君子远庖厨,在下却有些贪嘴,哪里懂什么治国,不过这一路吃下来却也吃出些心得,敢问殿下可知这世间什么东西最好吃?”沈越也举起酒杯,笑着问道。

    朱棣见他避而不答,反而问出这个问题,酒杯停在唇间,凝眉不语。

    常茂却忍不住焦急问道:“咱这些年走南闯北吃过的饭菜无数,也不敢说尝尽天下美味,快说是啥,让俺也尝尝。”

    “天下至味,唯一碗安乐茶饭。”沈越将酒杯一饮而尽,看向沉思的朱棣。

    “好一碗安乐茶饭,确实道尽人间的苦辣酸甜。”朱肃拍手叫好,提起酒壶,直接仰头畅饮。

    “沈兄弟能有此番感悟也是不错,但愿天下百姓有一天都能吃上这安乐茶饭吧,不过现在父皇却因母后的病情寝食难安,听说沈兄弟有活人之术,这次派我前来也是下旨将你接回京城,帮忙诊治。”朱棣听出沈越委婉的拒绝,却仍不甘心。

    唉,还是躲不过去啊,沈越心中叫苦,自己对于医术不过略通皮毛,哪里能够给人看病,即使是圣火令泡过的药水也比一定能够把将死之人救活,可这朱元璋的命令也不能抗旨不遵,否则现在就会掉了脑袋。而且之前已经和胡惟庸结下了仇,这里天高皇帝远有沐英和朱棣罩着,可到了朝廷里就是他的主场了。

    “在下虽略通医术,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皇后的病需要一些奇药或许能够治疗,我过些日子打算南下搜寻,还请殿下能容些时日,等明年初春,万物生发,正好是治疗的最佳时机,我定会前往京城位皇后医治。”

    沈越心道能拖就拖,历史上明年正月胡惟庸就会被朱元璋拿下,这样就没了威胁,而且保不齐自己能集齐五枚圣火令,提前穿越走,省得麻烦,即使不成,也争取些时间,寻找良医良药应付。

    “既然如此,那孤王就不难为你,先报请父皇宽限些时日,等到明年之期,咱们京城再会。”总算有些进展,朱棣眉头舒展开来,对于沈越这种防备心极强的人物也不好逼之过切,等到了京城就由不得他了。

    帐中紧张的气氛再次放松下来,大半锅的土豆小鸡炖蘑菇却已被朱肃和常茂吃的见底,就连汤汁也不剩,四人只好端起酒杯,开怀畅饮。

    忽然间,一声轰隆巨响传来,震得帐篷摇曳不定,常茂一骨碌爬起来,抽刀掀开帐帘,却见营中大帐方向燃起冲天火焰,无数带着火焰的碎屑漫天飞舞,一片哀嚎声传来。

第五十章 内奸() 
沈越一见外面骚乱起来,冲到帐口忧心忡忡的向远处张望,听声音像是刚才发生了爆炸,定是有人闯营暗杀,军营防守这么严密,能突破防守这么精确定位到中军帐引爆火药,一定有奸细参与,今天祭天完毕趁官兵刚一放松警惕就猛然突袭,看来是图谋已久,幸亏朱棣二人被饭菜的香味引过来,躲过一劫。

    “殿下,将士们不知你们在此怕是都去中军护驾去了,你们先在此隐蔽,我出去集合弟兄们过来。”常茂一把将沈越推回帐中,吹熄了灯火就要往外走。

    “贼人势大,我也去外围营盘去找沐将军支援。”沈越也不安心在此干等,平兰和沈香蕴出去给沐英送菜有一阵了,她二人千万不要出事。

    朱棣站起身来,淡定说道:“无需惊慌,贼人此来怕是不光想要我的性命,重点是那些祥瑞粮食,常将军随我一起去拿下这群蟊贼,保护粮食要紧,沐将军他们听到动静一定会很快赶过来,沈兄弟带我令牌去路上接应,以免贼人另有奸计。”朱棣虽然年轻却也是个久经沙场,身先士卒的大将,此时临危不惧,从容布置。

    “对。粮食要紧,还有地里没收获的那些红薯,我也一同前去。”周王朱肃也起身说道。

    情势危急,常茂也不多言,抽出一把短刀交给沈越,“你自己小心。”

    出了营帐,沈越向山下跑去,这里已修了一条两米来宽的山路,蜿蜒的通向山下的营盘,相距有两里地,因为山上不便大军驻扎,所以只有常茂的一千多人和燕王朱棣的亲随驻守,而沐英则率大军在山谷口防守。虽然夜里看不太清,但远看外营火把攒动,看来已经听到山上的动静正在整军待发。

    黑黢黢的山路看不太清,沈越忧心忡忡,跑得太急,一不小心被路上的一块石头绊了跟头,身体控制不住滚落出山道,这山坡虽不陡峭,但这么翻滚下去足以要人性命。

    “是谁这么没有公德心啊,往这么窄的山路上丢石头”沈越心中暗骂,不甘心就这么窝囊的死去,虽然现在还是个少年身体,细胳膊细腿的力气不大,难阻下落的去势,但依然咬牙坚持用手不断向地上抓去,尖利的石片划破手掌,血流不止,钻心的疼痛难抵沈越心中的坚持。

    这点伤算什么,不就是流点血,自己还有事没有做完,还有人在等待着自己。

    也许是这份坚持感动了上天,下冲的力量忽然被止住,沈越的身体重重撞击在身后的物体上,却没感到太大的撞击疼痛,抬手向身后摸索过去,软乎乎的竟是几具尸体,尚有余温。

    天色太暗,看不清这些尸体的样子,大概是山路上巡守的兵士,被敌人偷袭杀掉扔下了山坡。敌人可能已经在这山道上做了埋伏,绊倒自己的石头也许就是他们搞的鬼。眼看山下的官兵就要出营上山,自己必须马上赶去,以免被敌人阻拦中了圈套。

    沈越向尸体叩拜了一下,艰难的爬起来,找了根枯树枝支撑身体,没有再回到山路上,穿过灌木丛,踉跄着向山下跑去。

    外营中一队人马已经点起火把冲了出来,沿着山路疾行。

    沐英此时正骑在马上,刚才山上传来的的爆炸声让他心急如焚,两位皇子和祥瑞粮食都在上面,任何损失都是难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