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鸿鹄高飞-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我怕我阻碍了事情的发生。”郭翼始终觉得,置身事外才能让事情朝预定的路线发展,他在雒阳掌兵,十个董卓也不够看的。这样一来,董卓乱政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郭翼或许不得不扮演起周公的角色。

    赵云不解,问道:“子鸿若为周公,岂不也能革故鼎新?”

    “因为士族。”王异自己也算是士族出身,自然很清楚这个群体的性质,无奈道:“大汉不灭,士族不绝。只有大汉灭亡,士族分离崩析之后,夫君才能招贤纳士建立自己想要的天下。”

    “这……”赵云大为惊讶,问道:“子鸿你是要成始皇汉祖之业?”

    郭翼点点头,“对。”

    庞德闻言,立刻跪伏在地,高呼道:“庞德愿为主公攻城拔寨,百死不悔!”

    范新眉头紧锁,他与郭翼之间讨论过无数次这个问题,但这笔政治帐一直算不清楚,如今郭翼贵为太傅,只要他自立,篡汉之名是绝对跑不掉的。当然,这些身后事可以暂且丢着不管,但这种身份如何处理各种关系才是最麻烦的。

    “主公,其实以目前的情况,就算我们以法立国,以科举选才,执掌大权的也是世家大族。”

    这件事情郭翼也考虑过,士族政治彻底结束是在宋朝。这时距离隋唐实行科举制已经过了三百七十多年,其中还有五代十国对士族的大屠杀。士族作为靠知识起家,最终依靠宗族关系垄断仕途的阶层,本身就不是靠制度能消灭的。

    “先不去想这些。”郭翼轻轻的敲击桌面,沉声道:“我们的目标有三个,一、天下大乱,二、起兵自立,三、建立新制度、新王朝。我们现在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我的确可以支持刘辩,但不能是现在。皇帝已经明确告诉我,他要立刘协。我不能在天下大乱之前遭受变故。”

    颜华眨巴着眼,呆萌的说:“你不干不就行了?反正你有钱有势,不必担心没法起兵。至于起兵之后的事情还用得着在这谋划?”

    “辞官?!”郭翼一拍大腿,这办法的确可行啊!

    “不行!”范新立刻反对,沉声道:“此时此刻辞官,只怕会惹得一身骚。”

    “嗨!”王异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没好气道:“不就是一篇表文么?你就写如今天下如何,国家该选立太子,至于选谁,你不指名道姓不就行了?反正是何进带头,让他去弄呗。”

    范新立刻接话,“对!主公作为太傅,就算上表,也是不能指名道姓的,这是大忌。”

    “你真是我的小心肝。”郭翼高兴的拍拍王异的脸,哈哈大笑,道:“那就这样来办。实在不行,我就找个由头要求外放去做地方官。”

    赵云一把抓住郭翼的手,非常严肃的说:“子鸿,你若要做大事,不可不施恩于家乡父老。常山国百姓可要多多照顾。”

    范新在一旁道:“主公,施恩乡野最为人主忌惮,此时尚不可为。”

    郭翼点点头,道:“暂且放置吧。常山国在那里也跑不掉。”

    赵云道:“好。”

    范新又说:“主公,王家女人的事情,是不是要处理一下?”

    郭翼道:“不要打草惊蛇,就当做我还不知道。”

    “诺。”

    翌日,郭翼将劝立太子的表文交给何进。何进看完,大笑着说:“太傅大人果然文采斐然。佩服!”

    “大将军谬赞了。”郭翼交了表文便起身请辞,“下官还要给皇子上课,暂且告退。”

    何进摆摆手,“好。事成之后,一定不会忘了太傅大人的功劳。”

    来到兰台,继续给两个皇子上课。决定调整一下课程内容,教一些具体的施政方法。刘协兴致勃勃,刘辩意兴阑珊。郭翼主讲科举制和官吏考核的内容,把自己的理念灌输给帝国未来的继承人。

    上完课,郭翼依旧去将军府处理大小军务,然后率领大军巡视宫廷一圈,浩浩荡荡气派非凡。

    袁绍在正好进宫,在马车上看到郭翼的仪仗威武,低声念了一句:“区区乡野小儿但作天人之姿,不祥之兆。”

    一旁的郭图哭笑不得,就算嫉妒也不能这么说吧?追随袁绍也有一年了,这个主公的性格已经清清楚楚。若不是四世三公的名头,只怕是连典军校尉曹孟德都比不上。以前袁绍还注意礼贤下士的姿态,但掌兵上位以来,态度就变了很多,世家子弟的习性暴露无遗。

    郭翼并未留意到袁绍的车驾,完成巡视便返回将军府。大长秋居然就在门口等着,见到他便迎上来,“太傅大人,辩皇子有诗文求解。”

    “好。”郭翼也懒得下马了,直接就掉头往长秋宫去。

    宫内气氛很沉闷,刘辩在外面院子里玩着魔方,对郭翼行弟子礼,道:“夫子,母后这会儿正在生气呢。”

    “出什么事了?”

    “今天大将军上表要立太子,父皇就把骂了母后一顿。”

    “好,你先玩。我去拜见皇后。”

    看来是今天何进的表文惹怒了汉灵帝,他立刘协为太子的意愿并没有动摇。进入皇后的寝宫,她正在训斥宫女。

    “臣太子太傅郭翼拜见皇后。”

    “太傅大人请坐。”何皇后立刻起身来迎接他,一旁的宫女给他搬椅子,何皇后则给他倒了一杯茶。

    郭翼见着屋内的情况,奇怪道:“何事让皇后如此大发雷霆?”

    “你们都下去吧。”皇后先屏退左右,亲自把门给上了门栓,快步跑回郭翼身边,直接扯开裙裾,分开腿跨坐在了他的大腿上。

    “太傅大人可要帮帮本宫啊!”

    虽然早已经习惯了官场上的风云变幻,但何皇后这前倨后恭的态度多少让他有点不爽。耳朵定位到其他人的位置,离寝宫有一段距离。便毫不客气的伸手一把扯开了皇后的衣领,露出丰满白净的双峰。

    “那就看皇后的诚意如何了。”

    何皇后挽着他的脖子,高高的挺起胸,娇声道:“全都托付给大人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没有不透风的墙() 
西园内,袁隗、袁逢、袁绍、袁术四人正襟危坐的看着汉灵帝。一旁的何进脸上怒容未去,眼睛一直盯着张让等人。尚书令卢植默不作声的观察着,拿着纸笔准备记录皇帝的命令。守宫令荀彧侍立一旁,负责给卢植研墨。

    汉灵帝把上表丢在地上,喘着粗气骂道:“你们好大的狗胆!”

    袁绍低头瞥了一眼,是劝立太子的表文。心里暗笑,“果然不出公则所料。”接下来只要依照郭图的计策行事,应该就能脱身。

    汉灵帝敲着椅背,质问道:“何进,你说说,你这是想干什么?”

    何进脸上的怒气依然未去,直截了当道:“皇上龙体欠安,宜早立太子安定天下之心。”

    “混账!咳……咳……”汉灵帝怒喝一声,气急攻心顿时剧烈咳嗽起来,脸色也变得通红,呼吸都不正常。

    何进看了袁绍一眼,示意他跟上,自己依然说:“皇上,辩皇子有陛下遗风,立为太子,正合天下万民之心。”

    袁绍也跪地恳求道:“皇上,立太子乃是国家大事,不可不早做打算,以免中宫生乱。”

    “本初!”袁隗吓得一身冷汗,赶紧开口喝止袁绍。

    果然,张让立刻开始做文章,阴阳怪气的问:“袁中郎这是要逼宫不成?”

    袁隗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急急忙忙道:“皇上息怒!中郎将绝无此意啊!”

    张让冷笑道:“哼!莫非后将军当老朽是聋子?”

    何进怒喝道:“阉竖!家国大事,哪轮得到你插嘴?”

    张让正欲反驳,却听到汉灵帝有气无力的说:“太傅呢……太傅在哪?”

    赵忠眼里闪过一丝阴狠,冷声道:“太傅正在长秋宫与皇后密谈,旁人只怕打扰不得!”

    “混……混账……”汉灵帝想骂,却怎么也提不起这口气,颤抖着手说:“去,把他找来。”

    “诺。”赵忠领命去了。张让立刻说:“皇上,太傅久居深宫之中,只怕会找来非议。掖庭之中均为天下绝色,郭太傅气血方刚,岂不是祸乱之源?”

    汉灵帝有气无力的说:“他不能人事,你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张让道:“老奴查过了。那郭贵人入宫前并未出阁,乃是处子之身。但那日皇上临幸之后,却未见落红。听说在郭贵人朝天之前,郭太傅曾在其房中逗留许久,这当中只怕猫腻不小。”

    汉灵帝问道:“那他不能人事又如何解释?”

    张让沉声道:“素闻郭太傅有一秘方,能强身健体,还能补残长缺。董卓与他共讨西凉之时,曾见其龙骑营伤患一夜之间恢复如初!想必在陛下面前压制一番浴火倒也未尝不可。”

    “真有此事?”汉灵帝顿时来了精神,急忙问:“真有这等秘方?”

    “皇上召太傅来问,一问便知。”

    长秋宫。郭翼听到赵忠靠近长秋宫的声音,赶紧推开还在享受事后温存的何皇后,急忙道:“赵忠来了!赶紧起来!”

    何皇后懒洋洋的摆摆手,“你去吧,本宫就不起了。把他挡外面就行。”

    “别胡闹了!”郭翼简直受不了她,赶紧自己把衣冠整理好,把脸上的口红印擦掉,仔细检查一番之后,才稳住心态,出门挡赵忠。

    “等等,把左边抽屉里的信拿走,跟王家寡妇有关的。”何皇后指了指自己的梳妆台,莞尔一笑,“你可要记得本宫的好。”

    郭翼也来不及看,赶紧收在衣袖里。大长秋是挡不住赵忠的,看到郭翼出来了,才松了口气。

    赵忠上下打量了郭翼一番,见他没有一丝疲态,面色如常,没有云雨后的迹象,不由得皱了皱眉。赵忠虽然不是男人,但伺候皇帝饮食起居,自然是见多了。

    郭翼笑着问:“赵公公看我作甚?”

    赵忠心里冷笑一下,掐着时间算下来,郭翼能恢复脸色,应该是个银枪蜡头。笑着说:“皇上听说太傅大人在此,特命老奴来请。”

    “请公公带路。”郭翼跟在后面,心里盘算着,自己在宫中的行踪十常侍基本掌握,看来他们眼线不少。也对,自己可是当今天下的大名人,出入宫廷自然会有人留意。看来以后要小心了,可不能因为一时好色坏了大事。

    郭翼走进殿内时,汉灵帝已经把众人骂了一圈了。郭翼见状也赶紧跪下,“皇上万岁。”

    汉灵帝示意张让开口。张让便道:“太傅大人,王连、王志兄弟的母亲,你可之情?”

    郭翼道:“当然,臣在常山时,对她们多有照顾。”

    张让摆摆手,一个小太监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放着衣物、肚兜、首饰。张让道:“这些东西,都是从郭太傅老宅找出,有王志、王连作证,这些都是他们母亲的贴身之物。太傅大人如何解释?”

    日了!赵家人到底怎么回事?居然让老子的老巢被人掀了?赵云被调到中央来才几天?郭翼盘算着是不是要处理一下常山国的事情了,总不能让这点破事挡着道啊!

    “微臣不知。”

    “哦?”张让哈哈大笑,汉灵帝的眼神已经冷了下来。袁绍、何进等人先前已经听张让说过情况,但权当是这阉竖诬陷,这听到郭翼如此无力的反驳,也起了疑心。

    “微臣饱读诗书,苦学圣人之言。这些女子贴身之物,岂是堂堂君子该过问的?在常山国时,王家被抄家,微臣见她们孤苦,故此出手相助。她们与我姬妾多有往来。女人家之间有什么东西互相赠送,我从不过问!”

    郭翼顿了顿,整理一下思绪,不仅要洗清自己的嫌疑,还要倒打一耙。“张公公区区阉竖,不男不女,自然不懂君子之风,如何晓得,这些物件凡是正人君子,都绝不多看一眼。张公公问我如何解释,我从未见过,如何解释?”

    张让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想要骂回去,又想着当务之急是指正郭翼的罪行。这可是他花了大价钱弄来的,绝不能被郭翼三言两语驳倒。道:“既如此那就传王志兄弟俩来对证。”

    郭翼朗声答道:“好。”

    不一会,王志、王连兄弟到了,此时他们也不掩藏自己的恨意了,都死死的盯着郭翼,恨不能把他碎尸万段。

    张让问道:“这些可都是你们母亲的物件?”

    “正是。”

    “你们在哪找到的?”

    “在太傅家中。”

    张让笑了笑。又问,“你们母亲是如何解释的?”

    王志道:“太傅仗势欺人,强占我母亲。皇上若是不信,可传我母亲对质。”

    汉灵帝默不作声,张让问道:“太傅大人,你还有何话说?”

    殿内的气氛一下子诡异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 犹豫不决() 
袁绍的嘴角勾起了一丝微笑,他昔日与郭翼交好,是觉得他可以利用。但自从郭翼位列九卿之后,他就发现此人不是他能用得上的。一介寒门子弟,居然比他袁家兄弟还要尊荣,他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此时郭翼就要垮台,袁绍喜上眉梢也是情难自禁。扭过头看了一眼袁术,后者已经把笑容挂在连上了。

    而袁隗、袁逢二人一脸漠然,仿佛此事与他们完全无关。他们比自己的儿子还是要淡定,在官场上混久了,见过太多像郭翼这种尊荣一时,又落得抄家灭族下场的人。

    何进的脸色阴晴不定,看不出他态度如何。卢植反倒是一脸担忧,皱着眉头。

    郭翼镇定自若的问:“可有旁证?”

    张让道:“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抵赖?”

    郭翼冷笑道:“你们说东西是从我家查出来的,但自蒙圣恩以来,两年多的时间,我从未踏足关东一步。老家宅邸中鸡鸣狗盗之辈皆可进入,要诬陷未免太过简单。其次,你们说我和王家寡妇有染,却只是他们母子一面之词。我与王家本有间隙,不过后来我看在王家落难,不计前嫌相助。我凭良心做人,他们母子是不是有良心可就不一定了。”

    汉灵帝闻言,问王志,“可有旁证?”

    王志兄弟顿时冷汗直流,哪里有什么旁证,这些所谓的证物都是他们伪造的。本来是郭翼的罪行,但因为他们伪造了证据,反倒是自己做贼心虚了。

    张让气的直咬牙,指着郭翼骂道:“你这狼心狗肺之徒,人证物证俱在还敢抵赖,欺君之罪是要诛三族的!”

    郭翼嘲笑道:“哎呀,张公公。你想要降罪与我,就得想个好办法嘛。比如说,让我去讨伐乱贼,一旦兵败,不就能把我治罪了?这种私德问题,张公公没当过男人,不了解,情有可原。你可以去打听打听,世间男子哪个不爱年轻貌美的女子?那王家两个寡妇,都人老珠黄了,我大好男儿岂能多看她们一眼?”

    张让闻言,眉头一跳,急忙道:“你府上的赵氏也是人老珠黄,又为何与你形影不离?”

    郭翼淡然道:“赵氏虽老,可于我有恩啊!我落魄之际得她救济,自然要报答。张公公怕是忘恩负义之辈,故此不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啊。”

    “你血口喷人!”张让发现今天这一番指证又被郭翼给推翻了,气的火冒三丈。

    一旁的赵忠暗自唾骂,真是蠢才一个。也不想想郭翼是何许人,能被你这么一点花招给扳倒?

    郭翼再拜皇帝,朗声道:“皇上,臣问心无愧却遭奸人诬陷,请皇上为微臣主持公道!”

    “嗯……”汉灵帝看了看张让,这出戏算是要唱完了。

    张让急忙道:“皇上,是这两个狗贼向老奴揭发太傅罪行,老奴一心为皇上排忧解难,故此未经查证,以至于诬陷了太傅,请皇上恕罪。”

    王志兄弟俩顿时就急了,这是要卖了他们啊。“张公公,你可是说了……”

    “闭嘴!这里哪有你们说话的份!”张让立刻指挥太监,“来人,把他们压下去问罪!”

    王志兄弟俩破口大骂,“张让!你这狗贼,你不得好死!我就是变成鬼也不会放过你!”

    汉灵帝一脸淡漠的看着这出戏唱完,无所谓的说:“诬陷九卿,罪在不赦,斩了吧。至于阿爸,以后可要查清楚了再说。”

    张让作揖道:“诺。”

    汉灵帝示意郭翼平身,赐坐,缓声问:“听闻太傅大人有一种灵丹妙药,能强身健体?”

    郭翼脑子里迅速搜索可能知道此事的人,此人不仅知道龙骨丹的事情,还必然和十常侍有所往来,因为汉灵帝的消息源必然是十常侍。

    龙骑营绝对不会泄露,他们的忠臣毋庸置疑。自己的家族也无需顾虑,能够得到龙骨丹的只有核心成员,就连艾丽、零零都还没有吃过,邹氏、卢贞静等姬妾就更是别想。

    剩下的可能就是战场上被人看到了,在征讨凉州时,自己的确用来给龙骑营疗伤。那么就只能是杨博、皇甫嵩、董卓等人,这其中与十常侍关系密切,十常侍会信任他提供的情报的,就只有董卓了!

    郭翼再拜道:“此事可是董卓所言?”

    汉灵帝看了看张让,点点头,“正是。爱卿又有何见教?”

    郭翼轻笑道:“此事真是误会。董卓此人心怀不轨,始终觊觎臣的人马,想要以势压人吞了臣的部队。臣奉皇上之命征讨叛贼,岂敢半途而废?为了断绝董卓的念想,故此每当有兵卒战死、重伤之际,便暗中以人替代,故此微臣的部队总是只增不减,教董卓不敢妄动。”

    “哦。”汉灵帝很失望,差点以为真的有什么灵丹妙药能治好他的病。想起董卓,的确有过吞并郭翼战马的劣迹,如今又停在河东郡不走,图谋雒阳的用心昭然若揭。比起一个意图谋反的奸臣,自然是郭翼说的话更值得信任。

    “朕累了,诸位爱卿都退下吧。”

    “臣告退。”

    “太傅留下。”

    “诺。”

    等其他人都走了,汉灵帝才忧心忡忡的对郭翼说:“太傅啊,何进图穷匕见了,朕该如何是好啊?”

    郭翼想了想,道:“皇上若要留他,自然是麻烦的。若是不留,一刀斧手足矣。”

    汉灵帝叹了口气,说起来容易,何进哪是说杀就杀的?看了看张让等人,又看了看郭翼。自己手底下支持刘协的人就这几个,结果还水火不容。“阿爸,你们也先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