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悔九二-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真的还是太年轻了一点啊!

    “那进来吧,里面什么都没有了,就一个空场地。”

    将信将疑的老头终于打开了大铁门上的小铁门,把吴小正放了进去。

    里面确实是什么都没有,入眼是一个空荡荡的大停车坪。

    这个停车坪方方正正的,四周被围墙包了起来。

    因为曾经是全县供销系统的物质仓库,这个停车坪倒是够大的,足以停放几十台大卡车。

    吴小正仔细看了看,停车场的右手边是一排钢结构的建议车库,估计还兼有露天货场的作用。

    而在停车场的后面,则是一排单层的简易仓库,现在也是大铁门紧闭。

    吴小正算了一下,这个院子的纵深起码也有四五十米,如果在算上那栋小楼,整个院子占地估计得有近2000平方。

    可这个地方真的值40万吗?

    吴小正决定向老头套套话。

    “大爷,您贵姓啊?”

    吴小正再次把烟递向了警惕性很高的老头。

    “免贵,姓马。”

    马大爷这次终于接了烟,然后又问了一句:“你们真要买这个地方?”

    听马老头的语气,似乎挺期待这里被卖掉?

    吴小正留心起来。

    “嗯,有这个意向,关键看看价格能不能谈得拢。”吴小正没把话说得太死。

    “哦,那估计又没戏。”马大爷嘟哝了一句。

    吴小正又听出了一些信息。

    看来马老头也知道这里的报价。而且,听他话里的意思,这里应该有很多人来看过了,但真正谈成的一个都没有。

    难怪马老头那么不情愿,估计是无用功做多了!

    这个价格绝对贵了!

    吴小正又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过他还是没打算轻易放弃。

    “马大爷,这里具体有多大你知道吗?”吴小正继续套话。

    “这里横向40米,纵向50米,算下来正好占地2000平方。”

    “那栋楼共三层,每层420平方,共1260平方。”

    “那排仓库总共大约600平方。”

    ……

    马老头如数家珍,看来是看的人多了,这些数字他早就滚瓜烂熟了。

    数据和吴小正目测的差不多。

    他开始算起数来。

    按照湘水县城现有的商品房价格,位置好一点的地方,砖混结构的毛坯房大约150块一个平方。

    如此算来,那栋三层小楼大概价值20万左右,但十几年的楼龄,起码得再打个八折左右。

    至于那栋楼的装修,基本就不值什么钱了。

    然后就是那排简易仓库,那个值不了多少钱。

    如此一算下来,这个1600平方左右的停车坪加建议仓库,价格大概在二十四五万啊!

    确实贵了,整体价格算下来30万左右还能勉强接受。

    难怪这里一直卖不出去!

    吴小正准确地做出了判断。

    在湘水县这种小地方,一次性能拿得出40万、并且还愿意来买下这个地方的人并不多。

    并且,按照吴小正的观察,这个地方最有价值的应该就是那栋三层小楼。

    但那栋楼看起来确实有点陈旧,如果不能巧妙利用的话,还不如另外买个地方新建大楼。

    那该怎么办呢?难道就此放弃?

    吴小正真的有点不甘心。

    他其实真的挺喜欢这个地方的,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位置,也因为他现在没钱。

    吴小正没钱另外去买地方,而这里,因为供销公司的状况,他感觉另有方法可以拿下。

    纠结了,吴小正纠结了!

    他在考虑,这个地方到底值不值得拿下,拿下后又该怎么利用?

    他本能地觉得,还是应该再试一试。

第251章 吴大厨食府

    这地方到底值不值?

    仔细考虑了一番之后,吴小正还是觉得值的,因为他知道,再过几年,这里的价格起码可以倍增,越往后就越能升值。

    当然,能不能拿下,还得看他的方案有没有可能实现。

    吴小正决定顺着这个方向再跟马老头套套话。

    “马大爷,你在这里干了多久了啊?”

    吴小正没想到,他很随意的一句问话,他竟然被马老头当成了吐槽的对象。

    这是个有故事的人。

    马老头叫马德贵,今年已经55岁了,按照国家所规定的,再过几年,马德贵就可以退休了。

    按照他的说法,他是在五几年就进了刚成立不久的供销系统,算是见证过供销社兴衰的老人,对供销社的历史门清。

    马德贵还是习惯性地把供销公司叫成供销社。

    “这栋楼是78年建成的,当时是这一带最好的建筑,供销社的领导们都在这里上班,我就在楼下的门市干了多年的营业员,年纪大了才开始管仓库。”

    马大爷说起了供销社的往事。

    “那时候的供销社真有钱,这里盖后之后没几年,办公楼就容不下了,就又在县政府斜对面建了一栋新的大楼,下面开设了百货公司,楼上就做了新的办公场地。”

    “当时的供销社,是所有事业单位里面待遇和福利最好的,工资奖金高不说,逢年过节还能发很多东西。可你看现在,穷得连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很多人已呆在家里没事干。”

    ……

    马老头完全把吴小正当成了诉苦的对象。

    吴小正倒是很乐意如此。

    马老头不愧是供销系统的老人,很多事情都一清二楚,吴小正想问的他基本都能答得出来,而且还没什么顾忌。

    “我们职工希不希望这里卖掉?当然希望啦,不卖掉的话钱从哪里来啊,一百多号人还等着发工资呢,听说还要下岗分流,没安置费怎么下岗怎么分流?”

    马老头一口气又说了很多。

    吴小正终于明白供销公司为啥守住40万的报价不肯让步了。

    肯定是因为缺钱给逼的!

    根据马老头提供的信息,他甚至已经可以推测出供销公司的发展轨迹来。

    在计划经济时代,向农村分配生产资料如农药、化肥,以及生活资料如柴米油盐等,这些物质和商品全部由供销社来运作,供销社相对于垄断经营。

    在这样的情况下,供销社肯定效益良好、资金充足。

    在国内,效益良好的国家企事业单位都会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单位职工大量冗余,这些冗余人员都是各路关系人物削尖脑袋想办法塞进来的。

    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亲属去到一个效益良好、福利待遇上佳的单位呢?

    可是国营单位养人是需要很重的成本的,比如说工资福利,又比如说职工住房,又比如说医疗费用等等。

    在效益良好的情况下,这些成本还能承担,但一旦效益变差,这些冗余人员就会变成沉重的负担。

    供销社就严重存在这样的问题。

    按照马老头提供的信息,现在供销公司总共有在职员工一百多号人,还不包括临时工,以及下属各乡镇的非正式职工。

    而供销公司现在唯一还能盈利的单位就只剩下一个百货大楼。

    在这样的情况下,入不敷出早已成为事实,在国家财政又承担不起的情况下,现在连职工的工资都发不起了,职工们的工资都拖欠了数月。

    在这样的情况下,下岗分流成了必然。

    下岗分流是需要安置费的,拖欠的工资也是需要钱的,在钱没法变出来的情况下,供销公司只好售卖固定资产,并且还不能贱卖,否则解决不了问题。

    估计这个供销仓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迟迟没有成交。

    这个地方的位置实在是太好了一点,吴小正很想把它拿下来。

    当然,不是以付现金的方式,而是按照他所希望的收购方案。

    他本能地觉得,自己预想的方案稍稍调整一下,应该还是有很大的机会。

    所以他开始考虑这个地方的用途。

    这个地方如果只是用来当成一个仓库和公司的办公用地,实在是太可惜了,特别是临街的那栋小楼。

    也许在这里开一个饭店更合适!

    吴小正本能地冒出这样一个念头。

    这样的念头确实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因为在前世,吴小正就是从开饭店起家的,在他重生前,他名下还拥有一家大型的饮食连锁集团。

    对于经营饭店,吴小正比经营食品加工厂还要熟悉。

    他也非常清楚,那个行业如果运作良好的话,到底有多赚钱。

    吴小正其实早就有这个念头了,早在他去刘水根的小饭店兼职当厨师的时候。当时他所想的发家致富门路,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开食品加工厂,而是开饭店。

    只是当时一无所有的他,并不具备开饭店的条件。

    吴小正想开的饭店,当然不是刘水根所开的那种街边小排档,甚至连梁老鼠家那样的湘水大饭店都入不了他的法眼。

    没办法,前世把经营饭店这事差不多已经做到极致了的他,眼界自然要高了很多。

    如此一来,在当时的情况下,一没资金,二没场地,三没人手的吴小正,自然只能暂时绝了开饭店的念头。

    如果能把这个供销仓库拿下,那这个条件就已经具备了。

    然后他又为这个想法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一个连饭店都没有的吴大厨品牌怎么能名正言顺呢?

    吴小正越想越兴奋。

    他甚至连饭店的名字都想好了:吴大厨食府!

    唉,又要开始折腾了!

    兴奋过后,吴小正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是要当一个甩手掌柜,悠闲地在学校当一个问题学生,享受几年安逸的校园生活的,可没想到供销公司的一个仓库,却又让他折腾出如此疯狂的一个念头。

    可能是学校的生活还是太平静了一点,前世折腾了一辈子的自己还有点不习惯。

    也可能是自己放不下曾经熟悉和喜欢的行业,潜意识里就想再来一次。

    吴小正只能把原因归结于这两点。

    那就折腾吧!

    现在他只剩下一个念头,如果吴敏霞他们知道了自己这一新的想法,会不会又要说自己又疯了?

第252章 谈判崩了

    周二下午四点多,一中还没放学,杨贵平就坐着他的北京吉普出现在了一中门口。

    在来一中之前,他也跑去供销公司那个仓库看了一下。

    不得不承认,那个位置是相当不错的,就是价格贵了一点。

    但杨贵平又觉得,吴小正的那个收购方案绝对是奇思妙想,如果他真能把这事办成,并且安排妥当的话,绝对能给他的工作也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这就是杨贵平决定亲自陪吴小正去供销公司的原因。

    他想亲眼见识一下,看这个神奇小子怎样去说服供销公司。

    放学后,吴小正也准时出现在了校门口。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上车,而是惊讶地看了一下马路上方。

    他忍不住感慨:刘志军他们的动作还真快啊!

    吴小正看到,此时学府路靠近一中的这个地方,马路的上方已经挂上了一条大大的横幅,上面写着:好吃就找吴大厨,湘水名优企业。

    呵呵,湘水名优企业都出来了,真能吹。

    如果是在后世,这就是不实广告,会被相关部门查处的。

    不过在这个年代的小县城,倒是不用担心这一点,很多企业都打着名优的牌号。

    “看到这个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啊?”杨贵平下车走了过来。

    “一点点吧,等吴大厨真的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称赞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会更大。”

    这是一个目标,是食品公司需要努力的方向。

    感慨了几句之后,两人上了车。

    杨贵平问起了正事:“怎么样,那个地方你还想要吗?”

    “为什么不要?30万和40万,这个价格对我来说有什么区别?”吴小正自信满满地说。

    “祝你好运。”

    杨贵平也不多说,发动车,往供销大楼那边开去。

    两人顺利地见到了供销公司的负责人,总经理肖荣华。

    这是一个40来岁的中年人。

    “杨镇长,这就是你要给我介绍的买方?”

    一见到吴小正,肖荣华就有点不满意。

    年轻的杨镇长不是在儿戏吧?哪有这么年轻的买方?这不是在逗我玩吗?

    要不是看在杨贵平的份上,肖荣华真想直接撵人,现在忙得焦头烂额的他根本就没时间来陪小年轻胡闹。

    可是肖荣华却不能不给杨贵平这个面子,因为最近湘水县的官场私下里都传遍了,这个年轻的杨镇长来头很大,很多人都想着怎么和他把关系拉近一点。

    这个圈子就是这么现实。

    面对肖荣华稍微有些不客气的询问,杨贵平笑了笑,对吴小正说道:“你自己跟肖总说吧。”

    杨贵平是来看热闹的,所以根本就不想过多插手。

    吴小正自然不会胆怯,他上前一步,向肖荣华伸出了右手:“肖总你好,我叫吴小正,是代表吴大厨食品过来的?”

    肖荣华迟疑了一下,还是和吴小正蜻蜓点水般地握了一下手,然后公式化地说:“来,先这边坐。”

    他把吴小正和杨贵平二人引到了会客椅坐下。

    看在杨贵平的份上,他算是勉强接纳吴小正了。

    “吴大厨食品是干什么的?是开饭店的还是开工厂的?”

    肖荣华先问了一句,他总觉得吴大厨这个名字似乎有点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

    不过这并不重要,肖荣华所关心的是,这家吴大厨食品到底有没有诚意购买供销仓库。

    肖荣华现在正为资金的问题在发愁,他恨不得立马就有一大笔资金入账来打开销。

    “开食品加工厂的。”吴小正先回了一句。

    为了不浪费时间,肖荣华单刀直入:“怎么样,你们真的有诚意购买供销仓库吗?”

    “当然有。”

    “必须得40哦,这个价格没得谈。”

    “我们没钱。”

    肖荣华惊呆了。

    “没钱你来跟我谈什么?逗我玩吗?”肖荣华终于忍不住说出了这句话。

    没钱还有什么好谈的?纯粹是浪费时间!

    现在的肖荣华相当不满。

    杨贵平也快笑哭了,他没想到吴小正还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竟然一开始就把自己没钱的底牌给亮了出来。

    这小好玩了,看这小子还怎么玩!

    杨贵平幸灾乐祸地想。

    “准确地说,是现在缺钱。”吴小正又冒出来一句。

    肖荣华生气地回道:“现在没钱也没得谈,我们不做赊账生意。”

    谈判眼看就要陷入僵局。

    杨贵平好奇地看向了吴小正,想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没钱当然可以谈啊!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谈。”

    吴小正还是那么沉着。

    “怎么谈?”肖荣华没好气地问道。

    虽然供销公司现在经营困难,可肖荣华再怎么说也是一个正科级的总经理,他没必要太给这个小年轻好脸色看。

    吴小正对此倒不在意。

    他知道,国企的领导大多就是这个德性,这种不该有的姿态是因为长期的优越感所形成的。

    “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供销公司现在应该资金紧张,很长时间没发工资了吧?”

    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吴小正开始转移话题。

    “这关你什么事?”

    被揭了短的肖荣华更加没好气。

    “当然跟我有关啊,因为我就是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的。”

    杨贵平不得不承认,吴小正在谈判方面还是很有耐心的,他的情绪并没有受肖荣华的影响,还是那么冷静。

    事关自己的难题,肖荣华终于冷静了一点,好奇地问道:“没钱怎么解决?”

    “没有钱照样能解决。”

    吴小正先下了一个结论,然后开始说方法:“你们现在不是等着钱来安置职工下岗吗?我们虽然没有钱,但可以帮你们安置一批职工,这算不算解决问题呢?”

    肖荣华似乎有了一点点兴趣:“你的意思是把我们的闲散职工安置到你们吴大厨食品去?”

    “没错,被安置的职工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这不等于省了一笔安置费吗?我们可以用这笔省下的安置费来抵扣仓库的收购款啊。”

    吴小正终于说出了他的用意。

    肖荣华冷笑了一声,然后直接翻脸了。

    “呵呵,你们倒是会打如意算盘。不过我问你一句,你们是国企吗?你们能解决职工的编制问题吗?”

    谈判似乎崩了。

第253章人心又可用

    吴小正已经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他知道,他确实是在打如意算盘,而这个算盘在思想僵化的国企面前,是不那么容易打响的。

    不过轻易放弃不是他的风格。

    尽管肖荣华已经翻脸,但吴小正还想坚持一下:“肖总,我们虽然不是国企,但我们未来的发展和效益,都可以给你们这批分流过来的职工与国企一样的保障,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这事没得谈了,你们走吧!杨镇长,抱歉了!”

    肖荣华站了起来,直接赶人了,连杨贵平的面子都顾不上再给。

    这下真的谈崩了。

    杨贵平无奈地看了一下吴小正,意思是问:怎么办?

    吴小正倒是很光棍,他站了起来,对肖荣华说:“肖总,那咱们下次再见。”

    明明已失败的他,脸上还是有着魔一般的自信。

    杨贵平不知他哪来的底气。

    “没钱的话,没必要再来了,我没那么多时间陪你玩。”肖荣华真的很不给面子。

    吴小正笑着跟杨贵平走出了供销大楼。

    “这下死心了吧!”杨贵平幸灾乐祸地说道。

    说实在的,他一开始听到吴小正的这个收购方案时,也觉得很惊艳,但根据他的经验判断,真要用这个方案去说服一个国企的领导,真的有点难,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人为的因素。

    这样也好,这小子就该受点挫折,免得他太骄傲了!

    杨贵平如此想着。

    “谁说我死心了?杨哥你信不信?这事我一定能办成。”吴小正脸上魔一般的自信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