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悔九二-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句又说得吴小正很尴尬。

    这老头子的脾气还是那么臭,根本就不会因为吴小正帮玻璃厂获得了新生而改变态度!

    “哪能呢……”

    吴小正只好又走了上去,先和他客套起来。

    好不容易把这老头给打发了,他却被李伟拉到了一边。

    “老大,姜涵让我问问你,今年的聚会你有空参加吗?”

    这是一个让吴小正意外的消息。

    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是贱贱跑到了他家,告诉了他班级同学聚会的消息。

    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过去一年了。

第878章 得失之间

    人的感情真的很奇怪。

    吴小正记得,在去年七月的那场告别宴上,他曾动情地跟大家说,如果大家想他了,可以随时来找他,只要有吴大厨食府的地方,就可以联系到他。

    可这么长时间过去,竟然没有一个人来找过他,直到这次同学聚会。

    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大家都不想他吗?

    还是因为现在的吴氏企业太出名,无形中让大家产生了距离感?

    都有可能。

    吴小正也开始反思自己。

    他发现,在这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他其实也没怎么想初二(2)班的那些同学们。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太忙碌,另一方面,是自己不停地在往前走,不停地有新的人、新的事务来填充他的生活,让他无暇去怀念。

    也许,怀念是人到了一定年龄才会产生的心态。

    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太好?

    他记得在去年的那次聚会上,因为刚重生,在再次见到那些熟悉的面孔时,他曾百感交集,并暗暗发誓要珍惜这段情谊,珍惜所有值得珍惜的人。

    现在看来,自己似乎有点迷失初心啊!

    必须纠正。

    他立即对李伟说:“你帮我通知姜涵,让他们确定好时间就立即通知我,如果他们没别的安排,地点就定在吴大厨食府,费用我来出。”

    “好,那我来安排。”李伟回了一声。

    现在的李伟,跟半年前的他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

    半年前的李伟,留着一个典型的郭富城头,见到谁都是一副爱理不理、很欠揍的样子。

    现在的他却是留着寸头,一身笔挺的西装,显得很精干、很职业的样子。

    看来,吴大厨食府经理这个位置,真的让他变得成熟了。

    可从个人感情上来说,这却不是吴小正希望看到的样子。

    他更习惯的还是前世的那个李伟,那个拽拽的李伟。

    两人的感情,就是从打打闹闹中闹出来的。

    “你怕我?”吴小正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我怕你干啥?”

    李伟虽然还是有点嘴硬,可吴小正从他的话里还是听出了心虚。

    吴小正作弄他的心思又起来了。

    “不怕我的话,就跟我打一架。”

    在前世,两人可是没少打,动不动就会较量一番。

    “别闹,马上就要杀猪了。”

    李伟却不应战。

    吴小正偷偷叹了一口气。

    看来,想要找回两人之间前世那种感觉有点难了。

    想想也是。

    在前世,他和李伟之间的感情,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打闹闹才闹出来的。

    而在这世,他和李伟还没相处几次,就变成了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不管他怎么对待李伟,李伟都会因为工作而不自觉地对他产生几分敬畏之心。

    唉,现在看来,从感情的角度来看,把朋友安排进自己的公司未必是好的选择。

    可事已至此,他已经没法反悔。

    在这世上,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两全的。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虽然失去了和李伟之间的亲密无间,却让他有了还算不错的职业发展,这应该也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最起码,他对友谊尽心了。

    吴小正很快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即将开始的杀过年猪上。

    今年刘家的这头过年猪有点大。

    以吴小正目测,估计有接近300斤肉的样子。

    很显然,这是刘志军他妈吴桂芳的功劳,此时她就一脸骄傲地看着刘海堂把猪从猪圈里撵了出来。

    吴小正忍不住问道:“桂芳姑,明年就要搬进新家了,你还打算喂猪吗?”

    “喂啊,肯定得喂啊,明年志军跟李华就要结婚了,得喂一条大猪准备摆酒啊!”

    吴小正忍不住乐了。

    他心想,刘志军好歹也是吴大厨集团的副总裁了好吧,到时他结婚,肯定很多客户甚至地方政府的官员都会来凑热闹,莫非你刘家还是按照以前的老风俗,在乡下摆流水席不成?

    那样会很丢吴氏企业的面子啊!

    于是他笑道:“桂芳姑,军哥的婚宴你就不用担心了,到时就在吴大厨食府摆,费用我全包了,当作是给军哥和华姐的贺礼。”

    他之前还在头疼,到时刘志军和李华结婚的话,他送什么好,现在想来,不如包了他们的婚姻,这样既实惠又有面子。

    而且,这还可以当成吴氏企业高层结婚的一个标准福利,不会给人厚此薄彼的印象。

    “这样啊,那多不好意思啊!”

    吴桂芳的脸上立即就乐开了花,但嘴上却客气着。

    可她接着却开始抱怨:“小正,你那新村的别墅建得确实漂亮,就是有一点不好,那就是没有喂猪的地方。”

    吴小正:“……”

    用不了几年,这里马上就会城市化了好吧!

    难不成我还在每栋别墅旁边,再额外给家家户户设计一个猪圈不成?

    倒是刘海堂说出了他的心声:“你这婆娘,都要住别墅了,比城里人还住得好了,你还成天想着喂猪不成,现在咱家还差那点买肉的钱吗?”

    这确实是大实话。

    家里养过猪的人都知道,养猪其实是个苦力活,又脏又累不说,到头算下来,去掉成本,其实赚不了几个钱,就算能赚的话,赚的也是几分辛苦钱。

    真要想赚钱的话,还得像别的村镇那样,得开养猪场,用饲料来催肥。

    当然,饲料猪在肉质鲜美这一点上,跟熟食猪是没法比的。

    吴桂芳就拿这一点在反驳。

    “买的猪肉哪有自家养的好吃啊?再说,过年如果连过年猪都不杀一只的话,哪有什么年味啊?”

    又是年味两个字。

    确实,按照响水村现在的发展形势,赚钱的门路越来越多了,养猪的人也就会越来越少,估计到明年,基本上就没几家人再辛辛苦苦去喂猪了。

    这样一来,过年杀过年猪的场面,就越来越难看到。

    吴小正忍不住又感慨起来。

    经济发展了,年味却越来越淡了,以后再想过看杀过年猪的瘾都很难。

    唉,这样的场面得珍惜啊!

    他挽起了袖子,准备亲自体验一把杀过年猪的瘾。

    他还朝李伟吼道:“李伟,去找身旧衣服,把西服换了,来拎猪尾巴!”

    想吃白食?

    没门!

第879章 新任总统

    “1993年1月20日,大选获胜的美国民主党候选人比尔克林顿在华盛顿宣誓就任美国第42任总统,正式入主白宫……”

    这天晚上,如往常一样,吴小正陪家人吃完晚饭后,带着吴小莉及庄凝文一回到城里的公寓,就被电视中这则新闻给吸引住了。

    一听到克林顿这几个字,他立即想到的就是莱温斯基。

    在前世,这位帅气的美国第42任总统,在任时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拉链门事件。

    没办法,前世当克林顿还在任时,他正在为生活而挣扎,还不怎么关心国际政治。

    直到后来他发迹后,才稍稍研究了一下克林顿的历史。

    他知道,抛开拉链门事件,克林顿其实算得上是一位里程碑式的政治人物,不管是对美国还是对中国。

    “你怎么会对美国总统的上任仪式感兴趣?跟你没多大关系吧?”

    庄凝文打断了他的思维。

    她的言下之意,是说克林顿是美国的总统,跟中国关系并不大,跟吴小正更是没毛关系。

    “当然有关系,他的对华政策,对于吴氏企业如何去美国发展有关。”

    吴小正给出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理由。

    确实有关系。

    要知道,吴小正已经有了把业务往美国拓展之心。

    吴大厨集团相关产品的出口,在美国建立食品加工厂,偷偷去美国成立计算机研究院……

    这些其实都跟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关联。

    很多人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很简单,把东西卖出去,或者把钱花出去就行了。

    其实不然。

    就好比说最近几年,中国之所以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想要重新加入关贸总协定,原因就在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针对中国所设置的贸易壁垒。

    而中国与西方的贸易纷争,尤其是与美国的贸易纷争,从布什时代开始,一直到后世的特鲁普时代,就从来没停止过。

    这对企业的制约其实是挺大的。

    比如说吴氏企业的食品、酒水,如果出口到美国,美国动不动就给你加收100%的关税,这就会导致吴氏企业的产品在美国毫无竞争力。

    又好比说吴氏企业去美国的投资。

    如果中美之间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那美国就可能限制中国资本的进入,或者动不动就对中国投资的企业进行限制、惩罚,就会让投资者欲哭无泪。

    因此,就算是企业的跨国行为,也还是跟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关联。

    “那你惨了,克林顿在竞选总统时,可是曾指责之前的几任总统对华政策不够强硬,看来他上任后,中美之间的关系会更紧张。”庄凝文笑着说道。

    她这似乎有幸灾乐祸的意思,但她的本意,却是想听吴小正在这方面的见解。

    她早就已经体会到,一旦在正式的话题上,如果能让吴小正发表见解,就能给她耳目一新的感觉。

    吴小正决定满足她这个愿望。

    “你还太年轻太幼稚了!”

    第一句话就让庄凝文很郁闷。

    你比我还小很多好吧!

    “政客的话,跟女人的誓言一样,是不可信的,关键还得看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二句话更是让庄凝文郁闷。

    政客的话,女人的誓言。

    你把这两者摆在一起来类比,绝对是对女性的侮辱!

    可她却不得不承认,这话其实还是有道理的。

    “那你的意思是说,克林顿对中国的政策不会太强硬?”

    还是正题更要紧,庄凝文放过了吴小正话语间对女性不尊重的这点小毛病。

    吴小正点了点头。

    对于历史的走向,吴小正是一清二楚的。

    确实,克林顿在竞选时,的确说前面几任总统对华政策不够强硬,这其中包括尼克松,也包括老布什。

    可是,等他登台后,经过详细的了解,他就发现,前面几任总统的政策是对的。

    中国众多的人口、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处于经济衰退阶段的美国无法拒绝的。

    美国经济的复苏,还得指望这个新的市场。

    于是,在1993年9月,克林顿就正式推出“全面接触”的对华政策,希望与中国发展一种全面的关系。

    并且,他认为,一个强大、稳定、正在现代化和繁荣的中国更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

    此时的克林顿,已经和“对中国再强硬一点”的想法告别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克林顿的任期上,虽然也一直在给中国制造麻烦,包括最惠国待遇与中国的“人权”为题挂钩,也包括向中国的南斯拉夫大使馆发射了导弹。

    但总的说来,他对中美两国关系的促进是积极的。

    在他任上,中国虽然屡遭刁难,最终还是加入了代替关贸总协定的世界贸易组织。

    而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有了大幅度的发展。

    在克林顿就职前的1992年,美中年贸易额是332亿美元,到1998年,就快速增加到了855亿美元,而到他离任时,中美之间的年贸易额已接近1000亿美元。

    数字可以说明一切。

    吴小正还知道一个趣闻。

    据说,中国针对美国总统还设置了一个特殊的待遇,叫“红地毯”待遇。

    意思是历任美国总统,只要是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就会终身享受中国的最高贵宾待遇,到华访问都会以红地毯相迎。

    在历史上,有四位美国总统享受了这样的待遇,分别是尼克松、卡特、里根、布什4人。

    而克林顿是第五位。

    中国人是讲义气的,对中国来说,“一次成了朋友就永远是朋友”。

    这足以说明了克林顿对中美关系的促进作用。

    事实上,中国能自92年开始,就有了快速的发展,其实跟克林顿也有一定的关系。

    正是因为克林顿在93年所推出的“全面接触”的对华政策,美国企业也开始大量来华投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这也正是吴小正敢大胆走出去,也积极去美国把国际知名品牌引进来的原因。

    一个发展与交流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这对吴氏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第880章 变

    不管吴小正怎么想,他还是得过完这个年再说。

    一到过年期间,所有公事都几乎停滞了,因此,吴小正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过年这件事上。

    不过这个年给他的感觉真的不一样。

    先是人的变化。

    吴小正觉得,条件的改变,和时间的推移,让自己的家人全都变了。

    先说吴长禾跟吴奶奶。

    在去年过年时,吴长禾跟吴奶奶还围着家里这一亩三分地而转悠,还在为过一个像样的年而忙碌。

    可到了今年,他们的兴趣点完全发生了转移。

    比如说准备过年物资这些事情。

    吴小正觉得,像磨豆腐、炸豆腐、做丸子、杀鸡宰鱼这些事情,吴小正觉得一定要亲手做才有年味,可两位老人却不这么想。

    他们觉得,现在吴家有了自己的饭店,而李伟和刘水根又很识趣,早就把所有的东西帮两位老人准备得妥妥当当,老人觉得这样挺好、很省事。

    可省了事的他们却不闲着。

    他们反倒在食品加工厂和响水新村的那些事上找到了成就感。

    每天一大早起来,吴奶奶吃过早餐,就匆匆奔向食品加工厂,哪怕那里已经因为过年放假停工了,她也要先转上一圈,然后扫扫地,到处抹一下,这才放心。

    在她的眼里,食品加工厂就是吴家的聚宝盆,得时刻盯着,并小心呵护。

    吴长禾也一样。

    他的兴趣点在响水新村。

    他应该是响水新村最负责任的监工。

    早在之前施工时,他就四处转悠,每一处施工的地方都盯得很仔细,哪里稍微做得不好,他就要求返工。

    有他在,刘石泉根本就无需担心响水新村的施工质量问题。

    而现在就算停工了,他也还是会守在那里,东摸摸,西动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时候把一个石墩挪上一个位置,他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对此,吴小正也很无奈,他也不想干涉。

    两位老人这是忙习惯了。

    对吴小正来说,只要他们自己觉得开心,就比什么都重要。

    然后他把关注点转移到了童秀丽身上。

    对于这位言语不多的母亲最近的表现,吴小正是满意的。

    现在的童秀丽跟以前真的不一样。

    比如说回到老家,当两位老人在外忙碌时,她会主动承担起家里的事务,洗洗衣服、做做饭、搞搞卫生之类的,家里收拾得还算整齐。

    可吴小正还是觉得有一种隔阂感。

    比如说他从纽约回来后的很多天,童秀丽就算跟他在一个屋檐下,见到他后也只是笑一笑,并不会主动跟他说什么。

    他想尝试去改变。

    “你回来后,外婆家那边的人来过吗?”

    他主动发起了话题。

    这在之前其实是一个忌讳话题。

    在当时童秀丽夫妇入狱时,童秀丽娘家的几个哥一起过来找事,问吴家要人,态度之恶劣,连好脾气的吴奶奶都跟他们翻了脸。

    而他们凶神恶煞般的表现,在吴家又是骂又是砸,更是曾给吴小正和吴小莉心里留下了重重的阴影。

    因此,吴家已经把那家人当成了仇人。

    至于吴小正,原本就对外婆家的人印象不佳,后来则更是提都不提,把他们当成了不存在。

    童秀丽也是很识趣的,在听说过那事之后,她也从不在家里提起娘家人。

    她似乎也对娘家人没太深的感情。

    现在吴小正一主动提起这事,她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开口了。

    “你大舅和二舅一起来过一次,奶奶给了我一些钱,又给了他们一些东西,打发走了。”

    说完,她似乎担心吴小正不悦,又补充了一句:“这次他们过来没闹。”

    吴小正:“……”

    他们要是再敢闹,我整惨他们。

    对于这份亲情,吴小正真的没好印象。

    不过因为童秀丽的变化,他看在母亲的份上,已经尝试着去原谅。

    “你想不想回去看看?你要是想,过完年,你就带些钱和东西去看看外公外婆,我给你安排一台车。”

    吴小正这是在表明态度。

    因为有着血缘关系,因此他可以在物质上稍稍表示一下,但并不准备亲自上门,也没说让童秀丽带吴小莉去。

    这份亲情,若是想延续,还得靠童秀丽自己。

    童秀丽犹豫了一下,回了一个字:“好。”

    她还是惜字如金。

    吴小正放弃了继续和她沟通的打算。

    他把目标盯到了吴小莉身上。

    他觉得,在这个过年时节,最能帮他感受到年味的还是小丫头。

    “小莉,咱们买烟花鞭炮去吧。”

    他记得,小丫头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就很期盼过年能放花炮,因此吴小正带她买了一大堆,让她乐不可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