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悔九二-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此时他却有些忐忑,因为他还没想好怎样来真正打动这些职工。

    这真的是个难事。

    吴小正发现,在刚才宋年华的暖场过程中,这些职工的关注点还是集中在供销公司的改革上面,对吴大厨的兴趣并不大。

    那就继续出语惊人吧!

    “大家好。”

    正规正矩的一声招呼,会场暂时安静下来。

    接下来的话就很不规矩了:“我知道,在大家心里,希望此时站在这里讲话的不是我,而是县委的戴书记。”

    真正的语出惊人。

    为达到效果,吴小正毫不客气地把戴博艺抓来当道具了。

    “原因我也知道,大家觉得能给你们未来的不是我,而是戴书记。”

    不得不说,吴小正这两句很有自知之明的话,还是成功吸引住了所有职工的注意力。

    不管怎么说,大家觉得这个吴大厨的代表说话还是很有意思的。

    因为在场的大部分都是普通职工,他们确实不太喜欢听那种官腔、套话。

    吴小正这几句特别的算是合了大家的胃口。

    有效果就好办!

    吴小正继续下猛药:“确实,我给不了在座所有人未来。但是,我却可以给在座的部分人一个很光明的未来。”

    转折终于来了。

    “我知道,大家以为我是在吹牛皮,那我就用几个实实在在的数字来跟大家说话。”

    为了说服大家,吴小正并没打算直接说吴大厨的好。

    “我先跟大家谈谈吴大厨的薪水。”

    “按照我们的待遇,我们厂的普通生产工人底薪是150元一个月,可你们知道她们上个月实际拿了多少吗?”

    一个小问题,又把大家的胃口吊起来了。

    说实在的,要说供销公司这些职工,如果完全没考虑过吴大厨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毕竟这是大家一条备用的去路。

    吴小正挥了挥手中的一份报表:“我可以实话告诉大家,在上个月,我们的生产工人,底薪加奖金加加班工资,最低的一个都拿了265元。”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数字。

    要知道,因为效益问题,现在供销公司的普通职工,一个月能拿到120元的都不多。

    可就算是这120元,也还是长时间拖欠着。

    所以吴小正宣布的这个数字,别说供销公司的普通职工动容,连戴博艺都动容了。

    要知道,如果只算工资的话,戴博艺的工资大概也就这个水平。

    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竟然比得上县委书记?

    所有人都惊呆了。

    会场内立即闹成了一团。

    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在认为民企没啥前途的话,那这份工资水平足以对所有人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吴小正的讲话不得不临时暂停。

    大家纷纷开始质疑这个数据的真实性。

    尽管会议的秩序已经乱了,可吴小正的心情却很不错。

    他知道,大家因为他的话乱了,这才说明他的话起到效果,真正打动大家了。

    当然,他也不能任由秩序一直乱下去。

    因为他挖墙角的锄头已经高高举起,正等着重重地挥下去呢。

    吴小正敲了敲麦克风,示意大家安静。

    “这样吧,我先随意给大家念几个这份工资单上的名字和数字,然后给大家传阅一下,看看是否有假。”

    “请大家放心,我们就算想作假,那也不敢当着县委书记的面作假啊!”

    吴小正又毫不客气地把戴博艺拉出来做了挡箭牌。

    他这句倒是又让大家轻松了片刻。

    安静之后,吴小正开始报名字。

    “刘志军,底薪200,奖金188,加班工资80,本月工资总数为468。”

    一个更加震爆的数据被报了出来。

    实际上,吴小正这是故意的。

    因为在这份工资单上,刘志军就是收入最高的那个,连吴敏霞都比他少一点。

    这是很正常的事。

    论对公司的贡献,吴敏霞暂时确实还不如刘志军。

    而在大部分效益不错的民企,得力的销售拿高工资也是很正常的事。

    会场的秩序又乱了。

    乱吧,越来越好!

    吴小正脸上偷偷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就不信,就算你们这些人不信任民企,那还能不相信钱不成?

    为达目的,吴小正就是要这么不按套路出牌。

    会场终于再次安静了下来。

    “哦,对了,刚才这位是我们的销售副总,在进我们公司之前,他还只是一个高中文化的退伍军人。”

    吴小正又说了听起来很随意的一句。

    在场的这么多人,只有沈默才真正明白,这样随意的一句话,接下来会给多少人造成冲击。

    他就是这么被吴小正轻易说服的。

    吴小正挖墙角的锄头已经高高挥了起来。

第357章 狠狠挖墙角(上玄语薇万赏加更)

    会场乱了,人心也乱了。

    可这正是吴小正所想要的效果。

    连戴博艺脸上都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难怪杨贵平说这小子最善于干煽动人心的事。

    确实,对于供销公司的这些职工们来说,没有什么比钱或者说收入给他们的刺激更大。

    戴博艺甚至在考虑一个问题,为啥政府这边给职工们做思想工作这么难?

    很快他就想明白了原因。

    从工作方式上来说,政府部门给职工们做思想工作时,必须把重点放在为国家着想、为人民着想、为企业着想这些大道理方面,不能**裸地用金钱去刺激。

    这种做思想工作的方式,在过去是行之有效的,可在现在却行不通了。

    唉,时代变了,人心也变了!

    戴博艺忍不住想,现在国家要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市场经济之路,在这种形势下,政策在变,人心也在变,那政府的工作方法是不是也该变一变了呢?

    可以说,吴小正刚才的这些数据,不仅给了供销公司这些职工巨大的冲击,同样也给了戴博艺巨大的冲击。

    会谈还在继续。

    吴小正的锄头已经高高挥起,是该挖下去的时候了。

    “刚才的这份工资单,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位都看过了。可能有人会问,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我可以很自豪的告诉大家,我们用不着作假,因为我们企业的盈利足以支撑我们给予我们的员工们这样的回报。”

    接下来,吴小正又报给了大家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一个仅有40人不到的小小食品加工厂,现在一个月的营业额竟然高达上百万!

    确实,有这么高的营收,员工们的这点工资确实就不算什么负担了。

    很多人开始动摇了。

    大家开始认真考虑一个问题:瓷饭碗真的不如铁饭碗吗?

    很显然,这个道理在吴大厨这里已经站不住脚了。

    一个效益这么好的企业,待遇又这么好,虽然是民企,但其发展前景却要比大多数的国企要好得多。

    就冲着这样的待遇,也比死气沉沉的供销公司值得选择啊!

    很多人真的已经动心了。

    可吴小正还在发力。

    为了达到他挖人才的目的,他准备继续给予重重的一击。

    “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已经心动,有的人可能还在犹豫,犹豫的人可能在想,这样一家民企真的稳定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无法直接回答大家,不过我提出几点意见给大家参考。”

    吴小正并没有跟大家谈民企稳不稳定的问题,而是把问题指向了国企稳不稳定这一点。

    他先谈的是住房问题。

    在以前,体制内的干部及国企的职工,只要大家干的时间足够长,住房问题是有保障的,因为单位会分房。

    可从前两年开始,国家已经开始进行住房改革。也就是说,从今以后,大家不管干得有多长,也没法分到免费的房子了。

    说明这一点后,吴小正接着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对于在座的还没分到房子的年轻人来说,如果你们继续呆在国企,凭你们的那点工资,你们买得起房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鸡贼,吴小正特意是针对在座的年轻职工们去的。

    这个实在是太尖锐了,让在座的宋年华听得很是冒火。

    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来问这么尖锐的问题,这不是在制造矛盾吗?要是以后大家跟我来闹待遇、闹房子,这叫我怎么来做工作啊?

    气归气,可宋年华还没法说出来,因为在座的戴书记都没说什么。

    吴小正才不管这么多,他还在继续。

    “再说,大家还在想民企稳定不稳定的问题,可你们还没意识到,国家已经在砸你们的铁饭碗了,我今天站在这里就是证明。”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如果大家还不思变,还想挤在一起吃大锅饭,只要供销公司的效益不见好转,那大家的铁饭碗迟早会被打破。而错过今天这个机会,你们讲很难再有机会进吴大厨这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

    吴小正又一语点醒了梦中人。

    对在座的职工们来说,他们之所以一直在犹豫,一直还对供销公司抱有指望,就是不相信铁饭碗真的会被打破。

    可他们没意识到,今年开始的深化企业改革政策,目的就是为了打破铁饭碗,只是国家在宣传上暂时还没说这么直接而已。

    可以说,职工们之所以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是因为供销公司是湘水县的第一家准备破铁饭碗的企业,大家一时还接受不了这一点。

    吴小正就这么把这事直接说破了。

    对于自己再次所制造的骚动,吴小正没有再理会。

    他要把锄头重重地挥下去了。

    “接下来,我给大家说说什么叫机会。”

    “吴大厨是一家刚起步的公司,因为刚起步,我的的各个管理岗位都是人才急缺。”

    “打个比方说,现在我们的总经理,年龄仅有30岁,学历也只有高中程度。而我们的销售副总,学历也只是高中程度,年龄更是只有20出头。”

    “从我说的这个例子里面,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

    无需大家多加思考,吴小正直接给出了答案。

    “人才,我们需要人才。在我们这里,只要是人才,我们并不注重年龄、学历、资历这些,我们不论资排辈,只要你有真本事,你就有机会一跃而成公司的管理阶层,享受更好的待遇跟回报。”

    接下来,吴小正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大家如果不信我的,我再给大家举一个很熟悉的例子。”

    “沈默这个人,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在前次的动员大会里,报名选择吴大厨的只有三人,而沈默就是其中的一个。”

    “今天在开会之前,我跟他谈了很久,对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我发现,这个人虽然年轻,但还是很有想法和才干的,因此我决定给予他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大家的胃口又一次被吊了起来。

    对于吴小正之前所提的吴敏霞和刘志军,大家并不熟悉,因此大家还在怀疑吴小正说的是不是真的。

    可沈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人啊!

    大家静静地等待吴小正宣布答案。

    可等吴小正把他的决定说出来后,会场立即就炸了锅。

    在供销公司一直被边缘化的沈默,如此年轻,竟然有机会出任规模庞大的吴大厨食府的总经理。

    这简直就是鲤鱼跳龙门啊!

第358章 戴博艺的无奈(好书还有木有万赏加更)

    会谈结束后,沈默心情非常复杂。

    事实上,作为当事人,他知道的比吴小正公布出来的还要多得多。

    按照吴小正的建议,他确实将担负起筹备吴大厨食府的重要职责,并且,如果他能干得出色的话,接下来吴大厨食府总经理的位置也是他的。

    毫无疑问,这对沈默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他算了一下,供销公司仓库的那栋门市大楼,整栋楼都用来做食府的话,足有一千多个平方,这么大的规模,连现在的湘水大饭店都比不上。

    与此同时,一旦沈默能坐稳这个位置,待遇也是水涨船高。

    按照吴小正的承诺,他光是底薪就可以拿200块一个月,如果效益好,工资、奖金加提成足以超过400块一个月。

    这样的待遇,就算他去南方,也是拿不到的。

    不仅如此,他所关心的住房问题,吴小正也承诺,只要他安心干,公司可以掏钱帮他租个两室一厅先住着,干得好的话,几年之后可能还有住房奖励。

    这样的待遇哪里还能找到?

    对于吴小正的话,沈默并不抱有太大的怀疑,因为吴小正拿刘志军做了活生生的例子,而且他那种“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待遇回报理念,也深受沈默认同。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让沈默动心的是,吴小正还向他描画了一副宏伟的蓝图。

    吴大厨食府是要连锁的!

    沈默还知道,吴小正说的连锁并不是说着玩的。

    这要湘水这边的旗舰店一上轨道,省城那边就立即会开分店,而且分店还不止一家。

    沈默之所以相信这一点,是因为吴小正报出了省城那边合作商的名号,正德公司的熊总。

    对于正德公司,沈默是知道一点的,因为他有个学妹就在正德公司,好像还升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

    这个消息稍稍一打听,就能确定真假。

    这绝对是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

    而沈默之所以心情复杂,是因为他在担心自己能否抓住这个机会、担当起如此大任。

    吴小正也跟他把话说得很明白,这个位置也不是牢不可破的,能不能坐稳,就看他自己能否坐稳。

    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沈默握紧拳头,下定了决心。

    然后他就被前来打探消息的同事们给围住了。

    ……

    会谈结束后,吴小正等人也跟着戴博艺走向了宋年华的办公室。

    这次动员大会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光看职工们的反应,大家就已经无需担心,接下来要讨论的是职工交接的细节问题。

    宋年华现在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当着戴博艺的面抱怨起来:“吴老板,你这样做很不厚道啊,这样一来,我们供销公司的年轻人才估计全部会被你挖走了。”

    宋年华现在确实在担心这个问题。

    大会刚一结束,供销公司这边负责接受分流报名的工作人员,立马就被一大堆职工给围了起来。

    尽管报名的具体名单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出来,但结果已完全可以想象。

    这小子太会煽动人心了!

    作为供销公司新的管理者,宋年华尽管也希望下岗分流的事情尽快解决,但他同样不希望自己手下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

    可从吴小正刚才煽动的效果来看,供销公司这边,只要有点真才实干的,尤其是年轻一点、职位低一点的,估计都会动心。

    吴小正岂是那种在正事上把话柄留给他人的人,尤其是当着戴博艺的面。

    他笑道:“宋总,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今天是特意来帮你解决大麻烦的,你这样说很是有过河拆桥的嫌疑啊。”

    宋年华一下就被哽住了。

    吴小正又说道:“再说,我这么做,可是在为供销公司着想的。”

    宋年华:“……”

    你还有这样的好心?这是在强词夺理吧!

    “对于供销公司来说,现在重要的不是开拓,而是守成,是把现有的业务巩固下来,创造新的效益。因此,把富有经验的老职工留在供销公司,对你们的帮助更大。”

    “而对吴大厨来说,我们的任务是开拓,在这样的情况下,供销公司老职工的经验对我们的用处不大,那我们还不如要一些更有冲劲的年轻人。”

    “这样两全其美的事,你怎么就想不清呢?!”

    吴小正这话说得是在是太漂亮了。

    被倒打一耙的宋年华还想反驳,却被戴博艺制止了。

    “小正说得没错,留不住人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你现在做的事情不是抱怨,而是考虑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让供销公司重新焕发出活力。”

    戴博艺的话说得很委婉,但批评的意味很明显。

    他又说道:“至于人才,如果你能建立有效的机制来留住人才,根本就不用担心没人可用,到了七月份,又有大把大中专毕业生到来,到时任你挑选。”

    这就是国企的底气。

    在这个年头,大学分配还没实行双向选择,每年还会有不少的大中专生会被分回湘水县。

    政府和国企真的不缺人才,他们头疼的反而是如何来安置这些被分配回来的大中专毕业生。

    其实,戴博艺何尝不知道吴小正打的那点小算盘?

    可人家用的是正正当当的明谋,事情做得让人无话可说。

    并且,站在戴博艺的角度,他也能理解吴小正的想法。

    毕竟人家是做企业的,而不是做慈善的,不可能来帮政府来消化那些老弱残兵。

    而站在政府的角度,老职工为国企效力这么多年,对国家的贡献自然比年轻人要多,政府也理应优先照顾和保障他们,确实不适合把他们推向保障没那么完善的民企。

    坐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高度也不一样。

    总体来说,戴博艺这个县委书记还是很有大局观的。

    其实今天戴博艺受吴小正的冲击也很大。

    他知道,在现有的形势下,国企将会越来越留不住人才,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论资排辈的上位方式,没法给年轻人太多的机会。

    而他对此也是无能为力的。

    他可以破格提拔一个杨贵平,却无法破格提拔所有有才华的年轻人。

    对于体制内约定俗成的规则,戴博艺也深感无能为力。

第359章 还有后招(1/4)

    今天又是满满的收获。

    或者说,这是吴小正在公司运作方面最满意的一次收获。

    在今天以前,吴大厨虽然发展顺利,但一直是瘸着腿在走路,原因就在于缺少人才。

    就好比说吴小正想开吴大厨食府,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