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他既然已隐藏身份混迹于普通老百姓中,顺带从老百姓口中听点真话,了解一下大家的生活状况是他必须做的事情。
可他这话却让刘水根等人给愣住了。
搞了半天,这位廖老板竟然连主家是谁都不知道?
如果这两人不是吴小正亲自带过来的,刘水根肯定会把他们当成蹭吃蹭喝的骗子。
这下好了,廖宏才被刘水根抓住了话柄:“廖老板,你这样可不行啊,都坐上酒桌半天了,连主家是谁都还没弄明白,先罚酒一杯再说。”
小小村支书,竟然逼市委书记罚酒了!
这事想起来就好笑,郁子轩忍不住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廖宏才陷入了尴尬之中。
他也知道,酒桌上确实不能犯错,被人揪住小辫子就没好下场。
不过他看郁子轩这么不厚道,有点不甘心:“刘支书,这可不能怪我,我是郁老板叫过来的,他死活都不说主家是谁。”
刘水根可不是这么好打发的,他直接来了一句:“哦,那就两人一起罚吧。”
第289章 豪气大发的廖老板
在乡下人的眼里,城里来的客人尊贵是尊贵,但他们不会把这种尊贵太当一回事。
道理很简单。
乡下人最关心的,永远是自家的那一亩三分地,城里来的客人虽然身份尊贵,可这种尊贵并不难惠及到他们,所以他们也不会太当一回事。
于是两位大老板就这么被村支书给罚酒了。
两人喝完之后,无奈地相视一笑。
不过刘水根是很会把握分寸的,他知道细水要长流。
因此两人喝完之后,刘水根暂时没有再出幺蛾子了,而是耐心地解释起来:“今天的主家就是刚才带你们过来的小正,今天是他家工厂开业大喜的日子,特意摆三天三夜流水席与乡亲们同乐。”
刚才那个俊朗少年家工厂开业大喜的日子?
廖宏才稍稍一愣,追问道:“他家开的什么工厂啊?”
刘水根等人又是很惊讶。
大家都没想到,这个奇怪的客人连吴大厨都不知道,就这么过来蹭饭了。
而且这位客人可恶的是,明明来了响水村,却竟然连村里新冒出来的招牌工厂吴大厨都不知道!
好在廖宏才刚被罚过,刘水根这次原谅了他。
但他的脸色却有点不好看了。
他用筷子一指那两碗下饭菜,没好气地说:“看到没,你一直吃过不停的菜,就是咱们吴大厨食品生产的。”
堂堂地委书记竟然被村支书给甩脸子了?
郁子轩一听又乐了,再次很不厚道地笑了出来。
廖宏才很是不满地瞪了这个损友一眼。
他发现,财神爷好像是故意在作弄他,好等着看他的笑话。
不过他现在的关注点可不在这里,因为他又一次听到了吴大厨这三个字。
廖宏才第一次对吴大厨产生印象,自然是在之前的农商合作签约仪式上。
可说实在的,就算他对这家工厂已经有了好感,但这么小的一家乡镇企业还是入不了他这个地委书记的法眼。
但现在不同了,廖宏才心中有了疑惑。
郁子轩这位大厅长放着农商合作的签约仪式不去,却一大早出现在这里,应该就是为了这家工厂而来的!
而杨贵平选择的合作商家也是这家吴大厨食品!
两者关联在一起,廖宏才就开始猜疑:这家工厂跟郁子轩有什么关系?他为啥这么看重这家工厂?
廖宏才百思不得其解。
他很想找郁子轩侧面打听一下,但现在却并非好时机。
不过他对吴大厨的兴趣确实是起来了,他决定先侧面打探一番。
“哈哈,各位抱歉,吴大厨食品这么有名我当然知道,只是没跟小正联系起来。”
廖宏才也是人精,众人的反应他自然看在眼里,因此他赶紧说好话,先把气氛缓和再说。
这话取得了效果,刘水根等人的脸色立即变得好看了很多。
廖宏才却因此有了新的惊疑。
大家对吴大厨食品好像很有维护之意,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廖宏才对农民们的心态还是很了解的。
他知道,对农民们来说,要想让他们真心维护某个东西,那就是那个东西对他们有较大的好处。
说白了,就是利益关系。
于是他开始试探:“我再冒昧地问一句,吴大厨食品对在座的各位好处大不大啊?”
这下刘水根又有话说了。
“好处大着呢!”
刘水根开始扳着手指说起来:“先说招工,现在吴大厨食品招的工人大部分都是村里人,工资给得比国营单位还高。”
他用手一指刘海堂:“比如说海堂老弟家的儿子,就在工厂当销售副总,这个月才干了20多天,听说工资加奖金估计能拿到四五百。”
他再指刘建国:“又好比说建国老弟,他儿子原来是个懒汉,现在也进了厂,一个月工资加奖金起码也有二百多。”
……
廖宏才又惊到了。
他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一家工厂,工资待遇竟然给得这么高。
这个待遇确实比很多国营单位要高啊!
刘水根还在继续:“再说蔬菜采购。去年蔬菜销路不好,大家萝卜白菜差点就要烂地里,是吴大厨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价格给得还不低……”
廖宏才再次震惊。
在之前的签约仪式上,他本来就已经对吴大厨食品有了些微的好感,现在刘水根的话再次证明,这确实不是一家唯利是图的企业,而是很有社会责任心。
这样的企业很得人心啊!
廖宏才对吴大厨食品的好感进一步增加。
“再说那个今天在镇里举办签约仪式的农商合作项目,要不是吴大厨食品,咱们村里哪有机会得到上面的政策扶持啊?这些都会是看得见的好处啊!”
刘海堂、刘建国等人虽然没有刘水根能说回道,但应声附和还是会的。
“是啊,有了吴大厨食品,咱们家的收入比往年就要高多了。”
“我特别感谢小正那娃子,要不是因为他,我家学文哪有今天!”
“刘支书说得没错,咱们村自从有了吴大厨工厂之后,咱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
廖宏才听得出来,大家都是发自内心的,根本就没有作伪的痕迹。
再说,这些人又不知道他的身份,也没有作伪的必要。
看来吴大厨食品确实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啊!
杨贵平走的这条路是对的!
廖宏才终于感觉到,他这次来参加农商合作签字仪式算是来对了,现在来响水村蹭饭也大有收获,最起码在如何提升地方经济方面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廖大书记觉得收获满满的。
刘水根又开始搞事了:“廖老板,我说了这么多,口水都说干了,你是不是得敬我一碗酒啊?”
郁子轩又是很不厚道地笑了起来。
心想,村支书要求地委书记给他敬酒,这种趣事还是头一次碰上。
出乎他意料的是,感觉大有收获的廖宏才,这次竟然没有推脱,真的端起了酒碗。
不仅如此,他还拉上了郁子轩,豪气大发地说:“来,郁老板,咱们一起来敬刘支书一杯。”
……
酒桌的气氛开始起来了,大家的话也开始多了,两位大老板开始真正融入了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
第290章 特别的新闻报道
机会总是会更多地留给努力和有准备的人。
《湘南日报》的首席记者程若柳便是这样一个人。
农商合作签字仪式结束后,其他记者要么走人,要么留下来准备在招待宴上果腹,程若柳却没有这么做。
当其他记者在考虑吃饭问题的时候,程若柳在考虑的却是本次报道的重点问题。
重点报道廖书记的行程?
不合适。
廖书记出席的是一个乡镇的项目签字仪式,讲话内容也非常简短,很难成为重点。
重点报道农商合作项目?
似乎也不合适。
这个农商合作项目规模不大不说,还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看到成绩。
当然,如果再深入了解一下,也许能发现更为有价值的内容。
重点报道农商合作项目的主导企业吴大厨?
必须深入了解才行!
基于这些考虑,程若柳决定放弃城关镇的招待宴,继续去寻找重点和亮点。
她开始从活动发放的礼品袋里寻找线索。
礼品袋里除了本次活动提供的一些小礼品之外,还有农商合作项目的介绍资料,以及吴大厨食品的介绍资料。
程若柳发现了一个值得考察的地方:响水村。
于是她立即离开了签字仪式现场,来到了距离城关镇政府不远的响水村。
很快,她就在响水村找到了她想要的报道内容。
在响水村的田垄间,来自省农科院的专家正在指导施工队搭建蔬菜大棚,大家干得正热火朝天。
在采访和拍摄照片后,程若柳获得了不少有用的报道内容。
接着她从热情的老乡们嘴里了解到,响水村里正在举办流水席、唱人戏,主办方正是吴大厨食品,并热情地邀请她去吃流水席。
这确实是值得了解的事情。
程若柳正准备了解吴大厨食品这家企业呢!
于是她在老乡的指点下,抵达了流水席的举办现场。
单是这流水席的规模就让程若柳觉得震惊。
这也是非常值得报道的事情啊!
这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兴旺发达、老百姓其乐融融的新景象吗?
程若柳拿着相机狂拍起来,并且对在场老百姓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又获得了不少有用的新闻线索。
接下来,她立即又发现了本次新闻报道的亮点。
在靠近响水村村小学一侧的一个饭桌上,她发现了一个让她感到非常意外的人。
这不是湘南地委的廖书记吗?
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还与老百姓聊得火热、一起喝酒?
廖书记这是在微服私访、与百姓同乐?
这个内容绝对值得报道!
程若柳不动声色地按下了快门。
很可惜,她来得还是有点晚,廖书记在又和老乡们干了几杯之后,在秘书的搀扶之下,和另一位中年男子摇摇晃晃地离开了流水席县城。
哦,廖书记好像喝得有点高了!
不过程若柳却为此感到敬佩。
如果廖书记是和干部或者商人喝高了,程若柳会鄙视。
但这是和老百姓喝高了,是一直值得钦佩的行为。
堂堂地委书记,和一群普通老百姓喝得这么开心,不值得钦佩是什么?
不过程若柳并没有惊动廖书记,而是走向了和廖书记一起喝酒的老乡们。
“你们好,我是湘南日报的记者程若柳,请问廖书记刚才在跟大家聊什么?聊得这么开心。”
程若柳的出现有点突兀,刘水根等人还没反应过来。
“廖书记?什么廖书记?”
“刚才和你们喝酒的那位是湘南地区地委书记廖宏才啊,你们不知道?”
“什么?你说刚才那位廖老板是地委廖书记?”
刘水根有点懵。
哦,天哪,地委廖书记竟然被我罚酒了,而且还罚得不止一次!
刘海堂、刘建国等人也懵了一下,然后立即狂笑起来。
“哈哈,水根哥,你厉害啊,你竟然把地委书记给灌趴了。”
“刘支书,这下你要出名了,你一个破村支书,竟然罚了地委书记的酒,厉害。”
“地委书记要是按老规矩算,起码是五品大员吧!”
……
在乡下人的眼中,地委书记是个官,但大家并没有太强的敬畏之心,反而把这事当成了笑谈。
程若柳总算明白,廖书记确实是在微服私访。
于是她坐了下来,开始询问之前廖书记所跟大家聊的内容。
大家也没藏私,七嘴八舌地把刚才的谈话内容回忆了出来。
程若柳又有收获了。
她发现,廖书记特别关注这家叫吴大厨的食品加工厂。
廖书记之所以关心这个,应该是想了解这家企业是不是真的具备带动老百姓共同致富的能力!
廖书记确实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程若柳很快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她决定也为此做点什么。
程若柳干脆也坐定了下来,在匆匆吃了一点东西之后,也跟大家了解起了吴大厨食品加工厂,在大家的指引之下,还进了临时工厂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程若柳发现,这确实是一家很有前景、也很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最起码在响水村这边,大家对这家企业都是一溜的好评,认为吴大厨在帮大家增加收入、提升生活水平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回到湘南市后,程若柳却有点犯难了。
面对一大堆亲手的来的采访资料、录音、照片等,该如何来进行报道呢?
在她看来,这一天的收获,有太多东西值得报道了。
比如说新型农商合作方式对于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意义,又比如农科院技术下乡、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再比如吴大厨食品与菜农的合作模式……
因为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程若柳觉得有太多的重点和亮点来进行报道。
想了想,她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标题:《地委书记微服私访记》。
在程若柳看来,其它任何角度的报道,都不如先报道一位一心为民的好官,并且这个角度的报道,只有她掌握了一手的资料。
这绝对是一个很具特色的独家新闻!
程若柳下笔如有神。
很快,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跃然纸上。
完成新闻稿后,程若柳把稿件和相关照片准备了两份,一份提交给了《湘南日报》,一份提交到了《湘省日报》。
第292章 最后的疯狂
看了《地委书记微服私访记》这篇报道之后,肖荣华稍微有点慌。
别的人看到这篇报道时,看到的是廖书记的务实、亲民。
肖荣华不一样。
他在报道里面看到了吴大厨的影子。
吴大厨这家企业竟然连廖书记都在关注!
由此,肖荣华想到了吴大厨对于供销公司仓库的收购方案。
这事有点棘手了!
如果这事引起了某些领导的关注,很可能会影响那个仓库的售卖,因此也会影响自己的个人利益!
没错,肖荣华之所以不愿意按照吴大厨的收购方案来谈,是因为他准备在这上面玩小动作。
这种小动作肖荣华玩过很多次,已经玩得非常溜了。
只要这个仓库卖的是现金,肖荣华就有办法把这笔钱的大部分装入自己的口袋,并且还不会引发太严重的后果。
对于这点,肖荣华是有把握的。
并且,已经有相关领导提醒过肖荣华,因为供销公司最近几年经营不善,他在供销公司总经理这个位置上已经干不长了,准备给他换个位置,否则不好交代。
也就是说,这是肖荣华在供销公司总经理这个位置上最后的捞钱机会了。
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肖荣华决定尽快将那个仓库出手。
接手的客户他是不用担心的,有人对那个仓库已经心动很久,只是价格出不到40万而已。
便宜卖就便宜卖!
为了防止夜长多梦,肖荣华看了那篇报道之后,立即就联系了那位有意向的客户,答应他的出价之后,把他约到了供销公司,签署了仓库的收购意向书。
当然,因为那个仓库是属于国有资产,这种大规模的国有资产变卖,是需要通过国资办的审核的。
这方面肖荣华也不怎么担心,因为售卖那个仓库的计划,他早已向国资办报备,并且已经得到了国资办的许可。
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份具体的收购意向弄成报告向国资办报备,得到国资办的许可后就可以实施。
肖荣华似乎看到了大量钞票在向他招手,那份收购意向书签署后,他立即向国资办提交了售卖申请报告。
这应该是肖荣华在供销公司总经理这个位置上最后的疯狂。
这确实是最后的疯狂。
肖荣华想不到的是,有太多的因素影响着这件事,注定他的目的难以实现。
马德贵也很快就看到了那篇报道。
尽管已经被闲置在家,但《湘南日报》这种党报,在供销公司的系统内比比皆是。
身为国营单位的职工,大家都早已习惯了看报纸,因此一份《湘南日报》很快就流传到了马德贵的手中。
和肖荣华一样,马德贵对这则报道的关注点也在吴大厨食品加工厂上。
不过肖荣华看到这则报道的反应是担心,而马德贵看到这则报道的反应则是惊喜。
竟然连地委书记也在关注这家企业!
这家企业铁定有大好前途!
一定要去告肖荣华的状,如果在湘水县告不下来,那就找地委书记去告!
经过这几天的悄悄联系,马德贵已经找到了几位对肖荣华也有很大意见、并掌握了一定证据的同事,只不过那几位同事对于能否告倒肖荣华并没多大的信心。
马德贵拿着这份报纸,给那几位同事吃了一颗定心丸。
看到没,这是地委书记关注的企业!
那几位同事终于下定了决心。
于是乎,一封有实有据的联名举报信寄到了湘水县纪委。
这封举报信到达纪委的时间,只比肖荣华的报告抵达国资办的时间晚了不到半天。
……
肖荣华最后的疯狂之所以注定会失败,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杨贵平的那篇文章,或者说在于湘水县的县委书记戴博艺。
作为湘水县的干部,并且文章写的又跟湘水县的企业有关系,所以杨贵平的文章在正式投稿前,他特意复印了一份,递到了湘水县委书记戴博艺的手中。
因为杨贵平的背景,并且得知这篇文章将被投稿到《湘省日报》之后,戴博艺特别重视起来。
又是关于供销公司仓库收购案的!
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