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字嫡一号-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镛?”端亲王讷了讷。“是那小子给世子吹的耳边风?”

    “虽不敢肯定,但恐怕也差不远矣。”伍云修谆谆道,“据佥事院那边查得的消息,世子在来跟王爷请示之前。曾经从属下两名都事的手上及时得到了一份有意进卫所的子弟的名单。世子就是凭的这份名单最后定下的鲁伯诚。而这份名单,却正是在徐镛授意下整理的。”

    端亲王轻嘶了一声,手里茶放在桌上,“徐镛这小子居然这么有心机?”

    “这还没完。”伍云修说到这里忽然笑了,“前儿个捉拿梁冬林这事,据商虎他们交代,主意也是徐镛出的。世子不听徐镛劝说中了梁冬林陷阱,险些被梁冬林埋伏的人打伤。是心细如发的徐镛窥破机巧,救出了他们然后反制了梁贼。”

    端亲王站起来。“此话当真?”

    “这是世子爷昨儿亲自跟皇上亲代的。”伍云修微笑颌首。接着,又把从商虎他们那里套来的前后经过一五一十跟他说了。

    端亲王张着嘴,半日才回过神来:“这徐镛真是神了!像他这个年纪能有这样胆色心计的不多呀!”

    “正是。”伍云修笑叹道:“原先王爷跟下官夸赞他时下官并未放在心上,这次亲耳听得商虎他们说来,真叫人不得不赞句长江后浪推前浪。那徐镛看上去文文弱弱,不像是个安份的,但其心思之灵巧,谋略之周全,于他这样的年纪,实属不易了。”

    端亲王呵呵捋起须来:“本王早说过那小子不错!”

    说完他忽然又笑不出来了,搞了半天这都是徐镛的功劳,他那傻儿子还差点给人当水鱼捉了,那他大清早跑去内阁乐呵个什么劲儿?再想想宋澈原先见着徐镛便跟见了前世仇人似的,如今出个差都带着他,他徐镛还出了这么多主意,心里就有点七上八下。

    他凝眉沉思了会儿,便就意味深长地说道:“世子跟徐镛,没什么别的吧?”

    伍云修微微一笑,说道:“王爷以为还有些什么呢?”

    端亲王的老脸上就有了些不适。

    伍云修又微笑:“据下官所知,世子与徐镛之间至今并无逾举之处。”

    端亲王咳嗽着,摆摆手表示够了。敢情是这阵子他老听人传宋澈跟徐镛之间不清不楚,自己也变得疑神疑鬼起来了。宋澈是什么人他不知道么?他要是断袖,他宫里那么多小厮宫人,也有模样不比徐镛差的,不早就有动静传出来了?

    他怎么能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信呢。

    这么一想他心里就敞亮了,沉思了会儿又说道:“要这么着,徐镛留在他那儿不是屈材了?这回荣耀都给澈儿那小子冒领了,徐镛啥也没得着,本王可不能亏待他。你说本王赏他点什么好呢?”

    “这是要赏谁呢?”

    这里正说着,门外忽然传来道慵懒的男音,伍云修抬头望去,只见四十上下保养得极好的一位男子,头束玉冠身穿常服,身后只带了个慈眉善目的老仆,就这么逛大街似的迈进这军机衙门大都督的公事房来,不由立刻躬身,跪了下去:“微臣参见皇上。”

    端亲王也站起来:“皇上。”

    皇帝笑呵呵地唤他们起来,走到上首坐下,说道:“瞧着天气好,出来走走。”

    伍云修沏了茶上来。

    端亲王挥挥手让他退下,然后道:“蒙古国使节回去了?”

    “回去了。还不回去难道要在朕这里养老么。”皇帝抖开扇子,浏览了一遍四下,又说道:“你手下不是有个叫徐镛的小吏么?他在哪儿呢?”(未完待续。。)

079 朕很担心

    端亲王一听这话,顿时就明白他来意了。

    宋澈和徐镛先前因断袖的绯闻闹进了宫里,虽说是个乌龙,但皇帝却是把徐镛这名字给记住了,当初宋澈提到徐家人时要死要活,现在不但把徐镛要走,居然又还在他帮助下伸手往中军营下面卫所里布起了局,将梁冬林人赃并获,他当然会对徐镛感兴趣。

    端亲王这里正好想把徐镛找回来,便就说道:“澈儿把他给要过去了,我这就人把他叫过来。”

    皇帝听说徐镛居然又去了宋澈身边侍侯,更是暗地里吸了口气。

    本来宋澈就是小辈里的异类,他打小就严肃害羞,对那些歪门邪道以及恶习简直深恶痛绝。

    所以当初徐少泽说宋澈跟徐镛有什么,然后被他打,皇帝也并不觉得多么意外。他也以为宋澈老早就跟徐镛划清了界线不相往来,谁知道他不但带着他去沧州,还早早地就把他挖到了身边,这这这,这还能不让人跌下巴么!

    他伸手拦住端亲王:“不必让人去,干脆朕自己去瞧瞧!”

    徐滢从宋澈房里出来就直接回房收拾东西。

    她真是一刻也不想在那混帐跟前呆下去了。自大狂妄,目中无人,不识好歹,愚蠢迂腐,而且还人面兽心,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当她的上官!

    她边办着交接边与同僚们告别,不出半柱香时间就拾辍好了。

    来的时候没带什么东西,回去的时候也没什么。只手拿着那块铁券边走边看。

    出了院门拐到浓密到如同在廊下搭了天然荫棚的湘妃竹下,忽然就有个人在前方咳嗽。

    徐滢抬了头,面前站了个风度翩翩的锦衣男子。胸脯挺得高高的,胡子修得齐齐的,一把大折扇随着清风摇得自如极了,徐滢略略颌首,便绕过一点准备继续往前走。

    这人也随之侧转了身:“敢问这位小哥,你手上拿的这是什么?”

    徐滢站了站回过头,微笑道:“先生。我这拿的是衙门机密。”

    因着这一问一答,她也多看了他两眼。

    此男气度不凡,肤色红润面相俊美。执扇的五指修长而光洁,只无名指上落了点朱砂,其次冠服虽是简单低调,但质地均极佳。还能够独自一人出现在这里。必然不是什么寻常人。而徐滢正好眼尖,他腰上挂着的璎珞结的玉珮数数正好九条五爪龙,再看看他的脸,嘿,这不是皇帝么!

    龙舟赛上她给宋澈送录分册子的时候正好暗地里觑见过啊。

    皇帝跑这里来搞什么鬼?

    不过既然他这身打扮,徐滢就是瞧见了也不能戳穿他,人家当皇帝的可都是好面子的。他想装就让他装吧,谁让他不是她爹呢。

    “机密?”皇帝轻哂了声。“不就是块铁券么。”

    这铁券还是他让人去制的,又不是不认识。不过在小辈面前充这些能显然也太低级了。他摇摇扇子。又说道:“你是中军营衙门的人,我听说你们衙门有个叫徐镛的,本事不小,不但是宋佥事身边的智囊,这次还助他一起捉拿了贪官?”

    徐滢这才知道这位皇帝阁下竟然是为自己而来。

    她略想了下回道:“先生,并没有这样的事情,这次捉拿贪官梁冬林乃是宋佥事一手筹谋策划,我们经过几番波折,最后才在宋大人引领下成功捉住梁贼。”

    皇帝道:“可是宋佥事怎么说是徐镛的功劳?”

    “那只是佥事大人谦虚而已。”徐滢道。她本来就没想居这个功,先前也不过是被小吏们缠的太夸张了才以为是宋澈吹嘘出去的,后来知道不是,眼下当着人家伯父的面,她当然更得把这份功劳让给他啦。

    皇帝眉头轻轻挑了挑。宋澈从来没说过胡话,是他的功劳就是他的功劳,不是他的功劳他绝不会占人便宜。要不是这样,他又何必自己跑来衙门看这个徐镛?不过面前这个看上去秀秀气气女孩子一般的徐镛居然能有这么一副胸襟,也算是难得了。

    不禁就有了些笑容:“听你的口气,跟这位徐都事很熟?”

    徐滢看着他一脸的狐狸笑也微微笑道:“不瞒先生说,我就是徐镛。”

    皇帝更是忍不住点头了,坦坦荡荡大大方方,真有大家之风。一想到他的身世,不由又点起头来,他外公不就是杨若礼么,那可是他的老师,杨家家风不错,子弟也成器,外孙遗传了外公家里的风骨气质也保不准有的。

    但是一想到他跟宋澈……

    算了,看他一双眼亮得跟小狐狸似的,免得被看出破绽,还是先回去再说。

    就点点头,收了声,执了扇子往来路上去了。

    徐滢望着他进了端亲王那边,脚步也挪不动了,皇帝假模假样儿来套他的话,肯定是不想人知道的,她再跟着进端亲王那里撞破了倒也不好,看看天色虽早但也近午饭时分,索性拐去公厨,先打了饭菜吃起来。

    端亲王在院门这边翘首等待,见皇帝匆匆回来连忙迎上去:“怎么样?”

    皇帝扇子指着房里:“进屋说进屋说。”

    兄弟俩进了房,小吏们重新置了茶果,皇帝便就两手比划着道:“在廊下就见到了,拿着武举那免试铁券,得啵得啵地走过来,得意得跟小狐狸似地,朕就这么这么问了他几句,那小子气定神闲,言语利索,脑子又转得快,倒是个伶俐人儿。”

    “我就说嘛!”端亲王抚着桌子嘿嘿道:“你弟弟我的眼光可不差!”

    皇帝冷哼着,眼角斜溜着他:“你确定是你的眼光不差,还是澈儿的眼光不差?”

    端亲王差点被茶水呛了,“什么意思?”

    皇帝冷哼了声,深吸了一口长气说道:“朕瞧过了,那小子长得细皮嫩肉五官清秀,一双眼睛水灵灵也跟会说话似的,跟他接触一番下来,让人也难以不对他心生亲近之意。澈儿先是排斥他,后来主动问你要了他过去,现在俩人又互相吹起对方的好,要说真没点什么,你信吗?”

    端亲王屏息片刻,讷然道:“我信啊,我儿子我为什么不信?”

    宋澈笨是笨点儿,但品行是正的呀,刚才他不都还跟伍云修论证过这点了?没想到皇帝也这么八卦。

    “儿子也是会长大的。”

    皇帝斜瞪着他,“你瞧太子小时候多可爱呀,粉嘟嘟圆鼓鼓的,一见了朕就缠着要吃糖,还偷偷告他母后的状,说不该戒他所有零嘴儿。

    “可现在一点都不可爱了,精明得很,成天只知道国事政事,朝廷律法他背得比朕都熟,拿捏人的手段比起朕来也层出不穷。——哎哟,朕现在只盼着皇长孙能快些生出来。”他摇摇头,叹息道。

    端亲王啧了声说道:“会背律法怎么了,只知道国事政事又怎么了,这不就该这么着么。皇上当初搁太子这么大的时候不也成天这个那个的,这会儿清闲了,倒怨起太子来了。说正经的,我可不认为澈儿跟徐镛有什么,他俩干净着呢。”

    “朕也希望他俩干净啊。”皇帝支着扇子在桌上,说道:“真要是成了真,扰乱朝纲,媚惑亲王世子这样的行为,朕可不能轻饶。”

    宗室子弟素有些坏毛病哪朝哪代都免不了,先帝时期就曾有皇子闹出私养娈童的丑闻来,虽然没乱政,到底影响了宗室形象。

    当今坐上皇位的他本身虽然也三宫六院充盈得很,但他驭妻有术,雨露均分,又敬重皇后,后宫十分太平。而且除此之外他也没什么别的毛病,宋澈是他最亲的侄儿,如果真惯出这坏毛病来,他会严惩是很正常的。

    端亲王听出来他的话意,虽说罚的肯定不会是宋澈,但徐镛因此无辜受罚也有失公允,因而道:“这件事,臣弟敢拿性命担保。”

    “朕要你命作甚?”皇帝望着他,“朕这是为你好,提醒你。”

    端亲王缓下神色,赧然道:“我知道皇兄的心意。但他们俩都真不是那种人。”

    说着他便把两人结怨的前前后后全跟皇帝说了个遍,末了道:“我让徐镛去他那儿也是因为徐镛办事靠谱,而且澈儿急躁脾气又臭,身边属官们个个怕他,难得徐镛机灵又善于应付各种状况,我就想调他过去兴许能有个互补。这不,这次廊坊这事就看出来了。”

    皇帝此次还真不知这层。当下听得一愣一愣的,端亲王要是不把这些说出来,谁知道贵为亲王世子的宋澈会跟个小吏之间有这么多恩怨?

    忽一下就恼起宋澈来了,他放着好好的差事不做偏想着驱赶人家出衙门,他吃饱了撑的吧他!

    “真是不像话!”他沉脸道:“他世子爷的胸襟呢?气度呢?”

    端亲王连忙顺毛:“他那个臭脾气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回头就让他进宫来领罚!”

    皇帝气消了点儿。

    抿了口茶,便就起身道:“既然你担保没事儿,那就继续让他们呆着吧。底下卫所也实在是闹的太不像话,中军营若不整,别的四营更不敢整。且由着澈儿折腾,朕就睁只眼闭只眼。徐镛若是把他的才智发挥好了,在这事上立了功,朕也自会少不了他的好处。”

    端亲王笑道:“遵旨。”(未完待续。。)

080 登门赔罪

    徐滢这里吃得肚子滚圆回到端亲王这里,皇帝已经走了,端亲王也正打算回府。见她晃晃悠悠到了这儿,端亲王便道:“你怎么来了?”

    徐滢含笑揖首:“回王爷的话,是宋佥事放下官回来的。他说用不着下官了。”

    “用不着?”端亲王道:“怎么会用不着呢?这次拔除了梁冬林,接下来还有多少事啊,你得回去,马上回去!”

    徐滢不明白了,“王爷,真是宋佥事说的。”

    “让你去那可是皇上说的。”端亲王走出公案来,看了她两眼后笑嘿嘿说道:“小子啊,好好干,这次捉拿梁冬林你是首功,本王已经跟皇上说过了,皇上也答应了,只要你配合好宋佥事办好差事,锦绣前程少不了你的。”

    皇上……

    徐滢郁闷了。

    早知道皇帝来端亲王这里嘀咕这事儿,她还去吃啥饭啊她!好不容易才从虎口逃生出来,他们又合伙把她赶了回去,她不升官了成不成?

    ……好像不成。不升官哪来的底气分家?

    她无语地看了眼端亲王,跪地称了声谢,怏怏出去了。

    崔嘉狼狈回府,被崔伯爷狠揍了一顿,又被崔夫人狠骂了一顿,这两日老实了。

    崔伯爷却觉心浮气躁犹豫不决。

    婚姻乃是为缔结两姓之好,崔嘉这么做莫说是在权贵之家,就是在平民家里也是极其过份的,徐滢当面忍受这般梅辱。没有即刻寻短见的消息已经是很了不起了,眼下这婚约又要怎么办呢?是续,还是不续?

    若是不续。那就等于是承认崔家德行有亏,而且日后再也没脸见徐家人面了。

    虽然崔家身份高出徐家许多,但在这种事上缺了德,街坊百姓可不会在乎你身份高不高,有可能身份越高被骂得还越惨。

    可若是要续,他又有什么脸去续?

    昨日里想到恨处,不由又指着崔嘉臭骂了一通。

    到今日终于觉得坐不住。让夫人备了重重几份礼,夫妻俩亲自带着到了徐家。

    徐少泽休养得差不多,打算这两日回朝。正在书房写着本子,忽听说崔伯爷夫妇带着厚礼来了,连忙扔笔迎了出去。

    如今徐家长房当家,崔家虽是与三房有婚约。但徐少川已不在世。徐镛这会儿又定去了衙门,崔伯爷也只好来寻徐少泽。

    冲着徐少泽对人脉关系的渴望,他也只能从徐少泽这里下手。

    双方寒暄过后,崔伯爷就简单说明了来意,把崔嘉干坏事的细节抹去,只说他年少冲动,做了些不该做的事,得罪了徐滢。今日是特地过来陪罪的云云。

    他这里说得轻松,徐少泽与冯氏心里却是咯噔响起来了!

    崔嘉居然不想跟徐滢成亲?

    徐少泽听来是个坏消息。冯氏心里却禁不住冷笑起来。崔嘉不想娶这就对了!哪个长了眼的权贵子弟会想娶爹死娘弱的徐滢呢?成不了才好,成不了最好!

    屏风后的徐冰听了也立刻热血沸腾,三房总揽着这门婚事当宝,没想到人崔嘉压根就不想娶徐滢!这真是她最近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从前她想拿徐滢出气的时候徐少泽总是百般阻拦,等徐滢没了这门婚事撑腰,看她还能在她面前趾高气昂?

    等冯氏出来张罗午饭的时候她就追上去:“母亲可定要把门婚事弄黄不可。凭什么崔家这么好的人家要落到徐滢头上呀?”

    崔嘉新近揽了实缺,崔伯爷夫妇看上去也不是会拿捏人的公公婆婆,否则他们就不会为这点事亲自上门来了。

    冯氏点她的额头:“急什么,这是迟早的事。”

    说完便就下了厨房。

    这里当然会请出杨氏和徐滢来见。

    杨氏早就听到了消息,在屋里也慌了神。徐滢能装徐镛,徐镛总不能装徐滢罢?崔家理亏是一回事,可来了不见总也不像话。何况崔夫人明摆着是为崔嘉那事来的,徐滢都有把崔嘉赶回伯府的魄力了,要说她害羞腼腆就说不过去了。

    还是徐镛拿了主意:“母亲自己去见他们便是,妹妹不必去,只告诉他们如果这门婚约还算数,便让崔嘉自己到徐家来,如果不打算践诺,那也没有见面的意义。你就说这是滢姐儿的意思便是。”

    为这事徐镛也挣扎过许久,若要退亲,真是再难碰上崔家这样的人家,崔嘉虽蠢笨,但崔伯爷夫妻却是好的,何况他们家这些年该做的礼数全都做到了。可若不退,万一崔嘉将来再出什么夭蛾子又如何是好?他可只有这一个妹妹。

    莫说徐滢眼下不在,就是在,被崔嘉欺侮成这样,也得拿出番姑娘家的姿态来。

    所以也才拟了这番话让杨氏带去。

    杨氏满腹心思到了上房,崔夫人一见她便起身迎上去了,嘘寒问暖再加厚厚一略的礼物,已令冯氏母女从旁看得酸水直冒。杨氏也还是撑着把徐镛交代的那番话说出来了,“这事本不该由滢丫头作主,无奈她自打从寺里回来便茶饭不思,我这心里也跟刀绞似的,这才问了她。”

    崔夫人自知理亏,只得反过来劝慰。

    冯氏道:“三弟妹总该见好就收,滢姐儿配崔世子本就高攀了,如今伯爷和夫人又亲自到府,你们怎地还如此拿矫?世子年轻气盛是常理儿,滢姐儿那脾气也差不到哪里去,我相信世子不会无缘无故这么对滢姐儿的。”

    这话挑的可够明了,崔嘉当然是行为正常的,你徐滢要是不去撩拨他他难道会对你下手?

    崔夫人再明理,眼下论的也到底是她的儿子,冯氏这么一说她就留了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